第13课: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
- 格式:doc
- 大小:437.00 KB
- 文档页数:6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13-17课。
第十三课:五四运动。
1. 背景。
国际上呢,一战结束后巴黎和会召开。
列强们在这个会上可没干好事,他们打算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这就好比从一个坏蛋手里抢了东西,又送给另一个坏蛋,太不公平啦。
国内,北洋军阀统治黑暗,民族工业发展缓慢,人们的生活苦不堪言,老百姓心里都憋着一股气呢。
而且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让民主和科学的思想传播开来,就像给大家的脑子开了窍,年轻人更渴望改变国家的命运啦。
2. 经过。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学生们可就坐不住了。
他们就像一群愤怒的小狮子,喊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口号,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
他们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这可把北洋政府吓坏了。
后来呢,6月5日起,上海的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他们罢工、商人罢市,这就像给北洋政府来了个“组合拳”。
全国好多地方都响应起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3. 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这就好比一场大扫除,要把国家里那些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腐朽的东西都清扫出去。
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就像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以前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现在无产阶级开始走上领导革命的舞台啦。
第十四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1. 条件。
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就像播撒种子一样,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大地上开始生根发芽,很多进步青年都开始学习和接受这种新思想。
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就像一支不断成长的大军,人数越来越多,力量也越来越强。
组织基础呢,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就像搭起了一个个小堡垒,为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做准备。
2.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后来因为有特务干扰,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
就像一群怀揣着伟大梦想的勇士,在秘密的地方谋划着改变中国的大事。
大会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活动一:南昌起义
材料一:南昌起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
革命大旗擎在手,终归胜利属人民。
材料二: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
材料三: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净打光。
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1)材料一所指事件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的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怎样的著名论断?会后领导了什么起义?
(3)材料三的歌谣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情况?表现了红军什么样的精神?
▲拓展探究
材料三体现的这种精神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拓展探究答案
活动二: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进军
了南昌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