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Fluent对一种同步电动机的温度场进行优化

基于Fluent对一种同步电动机的温度场进行优化

基于Fluent对一种同步电动机的温度场进行优化
基于Fluent对一种同步电动机的温度场进行优化

LTE网络优化经典案例-重要

1 LTE优化案例分析 1.1 覆盖优化案例 1.1.1 弱覆盖 问题描述:测试车辆延长安街由东向西行驶,终端发起业务占用京西大厦1小区(PCI =132)进行业务,测试车辆继续向东行驶,行驶至柳林路口RSRP值降至-90dBm以下,出现弱覆盖区域。 问题分析:观察该路段RSRP值分布发现,柳林路口路段RSRP值分布较差,均值在-90dBm以下,主要由京西大厦1小区(PCI =132)覆盖。观察京西大厦距离该路段约200米,理论上可以对柳林路口进行有效覆盖。 通过实地观察京西大厦站点天馈系统发现,京西大厦1小区天线方位角为120度,主要覆盖长安街柳林路口向南路段。建议调整其天线朝向以对柳林路口路段加强覆盖。 调整建议:京西大厦1小区天线方位角由原120度调整为20度,机械下倾角由原6度调整为5度。 调整结果:调整完成后,柳林路口RSRP值有所改善。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问题描述:测试车辆延月坛南街由东向西行驶,发起业务后首先占用西城月新大厦3小区(PCI= 122),车辆继续向西行驶,终端切换到西城三里河一区2小区(PCI =115),切换后速率由原30M降低到5M。 问题分析:观察该路段无线环境,速率降低到5M时,占用西城三里河一区2小区(PCI =115)RSRP为-64dBm覆盖良好,SINR值为2.7导致速率下降。观察邻区列表中次服务小区为西城月新大厦3小区(PCI =122)RSRP为-78dBm,同样对该路段有良好覆盖。介于速率下降地点为西城三里河一区站下,西城月新大厦3小区在其站下应具有相对较好的覆盖效果,形成越区覆盖导致SINR环境恶劣,速率下降。 调整建议:为避免西城月新大厦3小区越区覆盖,建议将西城月新大厦3小区方位角由原270度调整至250度,下倾角由原6度调整为10度。 调整后 调整结果:西城三里河一区站下仅有该站内小区信号,并且SINR提升到15以上,无线环境有明显提升。

LTE网络优化经典案例

1 LTE 优化案例分析 1.1 覆盖优化案例 1.1.1 弱覆盖 问题描述:测试车辆延长安街由东向西行驶,终端发起业务占用京西大厦1 小区( PCI =132 )进行业务,测试车辆继续向东行驶,行驶至柳林路口RSRP值降至-90dBm 以下, 出现弱覆盖区域。 问题分析:观察该路段RSRP 值分布发现,柳林路口路段RSRP 值分布较差,均值在-90dBm 以下,主要由京西大厦1 小区( PCI =132)覆盖。观察京西大厦距离该路段约200 米,理论上可以对柳林路口进行有效覆盖。 通过实地观察京西大厦站点天馈系统发现,京西大厦1 小区天线方位角为120 度,主要覆盖长安街柳林路口向南路段。建议调整其天线朝向以对柳林路口路段加强覆盖。 调整建议:京西大厦1 小区天线方位角由原120 度调整为20 度,机械下倾角由原6 度调整为5 度。 调整结果:调整完成后,柳林路口RSRP 值有所改善。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1.1.2 越区覆盖 问题描述:测试车辆延月坛南街由东向西行驶,发起业务后首先占用西城月新大厦3 小区( PCI= 122 ),车辆继续向西行驶,终端切换到西城三里河一区2小区( PCI =115 ),切换后速率由原30M 降低到5M。 问题分析:观察该路段无线环境,速率降低到5M 时,占用西城三里河一区2 小区(PCI =115) RSRP 为-64dBm 覆盖良好,SINR 值为2.7 导致速率下降。观察邻区列表中次服务小区为西城月新大厦3 小区(PCI =122 )RSRP为-78dBm ,同样对该路段有良好覆盖。介于速率下降地点为西城三里河一区站下,西城月新大厦3 小区在其站下应具有相对较好的覆盖效果,形成越区覆盖导致SINR 环境恶劣,速率下降。 调整建议:为避免西城月新大厦3小区越区覆盖,建议将西城月新大厦3 小区方位角由原270 度调整至250 度,下倾角由原6 度调整为10 度。 调整后 调整结果:西城三里河一区站下仅有该站内小区信号,并且SINR 提升到15以上,无线环境有明显提升。 1.1.3 重叠覆盖 问题描述:测试车辆延长安街由西向东行驶,终端占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2 小区 ( PC=211)进行业务,随后切换至海淀京西大厦1(PC=133)小区,业务正常保持。车辆继续向东行驶,终端又回切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2小区( PC=211)发生掉话。 问题分析:观察该路段切换过程,终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2 小区( PC=211)正常切换至海淀京西大厦2 小区后又出现回切情况导致掉话。两小区RSRP 值相近,相差3dBm 以内,造成该路段为无主覆盖路段,发生频繁切换最终导致掉话。 调整建议:针对该路段无主覆盖问题,建议调整京西大厦2小区功率由原15 降低为5,使其不会对长安街路段实行有效覆盖。 调整结果:调整后,SINR 值有明显改善,保持在20 左右,多次测试该路段不会出现频繁切换情况,避免掉话等异常事件发生。 1.2 切换优化案例

机械优化设计案例分析

优化设计案例分析 优化设计是在给定的设计指标和限制条件下,运用最优化原理和方法,在电子计算机上进行自动调优计算,从而选定出最优设计参数,使设计指标达到最优值。该最优设计参数就是一个最优设计方案。所谓设计指标,就机械设计而言,一般是指重量轻、能耗小、刚性大、成本低等;所谓限制条件,是指强度要求、刚度要求、尺寸范围要求等。 设计变量选择 一个设计方案可以用一组基本参数的数值来表示,这些基本参数可以是构件尺寸等几何量,也可以是质量等物理量,还可以是应力、变形等表示工作性能的导出量。在设计过程中进行选择并最终必须确定的各项独立的基本参数,称作设计变量,又叫做优化参数。在充分了解设计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各设计参数对目标函数的影响程度分析其主次,尽量减少设计变量的数目,以简化优化设计问题。注意各设计变量应相互独立,避免耦合情况的发生,否则会使目标函数出现“山脊”或“沟谷”,给优化带来困难。 目标函数与约束的确定 对于一般机械,可按重量最轻或体积最小建立目标函数;对应力集中现象突出的构件,以应力集中系数最小为目标;对精密仪器,应按其精度最高或误差最小的要求建立目标函数。约束条件是就工程设计本身而提出的对设计变量取值范围的限制条件,目前尚无一套完整的评价方法来检验哪些约束是必须,哪些约束是可忽略的,通常是凭经验取舍,不可避免会带来模型和现实系统的不相吻合。在最优化设计问题中,可以只有一个目标函数,称为单目标函数。当在同一设计中要提出多个目标函数时,这种问题称为多目标函数的最优化问题。在一般的机械最优化设计中,多目标函数的情况较多。目标函数愈多,设计的综合效果愈好,但问题的求解亦愈复杂。对于复杂的问题,要建立能反映客观工程实际的、完善的数学模型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有时甚至比求解更为复杂。这时要抓住关键因素,适当忽略不重要的成分,使问题合理简化,以易于列出数学模型,这样不仅可节省时间,有时也会改善优化结果。 数学模型确立 数学模型越精确,设计变量越多,维数越大,建模越复杂,优化进程越慢;但数学模型忽略过多元素,则难以确切凸现结构的特殊之处。故要结合工程实际和优化设计经验,把握与研究目标相关程度大的因素,尽可能的建立确切、简洁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基于统计理论的检验方法———t 检验/F 检验/ X2检验/ 拟合优度检验等,分析模型的置信区间,对模型有效性进行评价,提高模型的准确度。 下面以机票销售策略案例进行说明 某航空公司每天有三个航班服务于A, B, C, H四个城市,其中城市H是可供转机使用的, 三个航班的出发地-目的地分别为AH, HB, HC,可搭乘旅客的最大数量分别为120人, 100人, 110人, 机票的价格分头等舱和经济舱两类. 经过市场调查,公司销售部得到了每天旅客的相关信息, 见表1. 该公司应该在每条航线上分别分配多少头等舱和经济舱的机票?

TD-LTE网络优化经典案例汇编

1概述 (1) 2D频段优化案例 (1) 2.1重叠覆盖优化 (1) 2.2PCI优化 (4) 2.3邻区列表优化 (7) 2.4切换优化 (9) 2.4.1切换参数优化 (9) 2.4.2同步参数与切换 (12) 2.5功控参数优化 (16) 2.6天面问题整改 (18) 2.6.1天线抱杆 (18) 2.6.2楼层阻挡 (20) 2.7干扰问题排查 (23) 3F频段优化案例 (25) i

ii

1概述 TD-LTE无线网络要实现系统的高性能指标, 需要有合理的网络规划设计、稳定的产品性能、良好的施工工艺以及高质量的网络优化,几者缺一不可。本报告收录了XX市TD-LTE试验网建网以来遇到的一些典型优化案例,旨在为后续优化工作提供帮助和参考。 2D频段优化案例 2.1重叠覆盖优化 【问题描述】 在华兴街靠近中和路区域测试时,UE驻留在华安证券_3(频点:38050,PCI:88),RSRP: -71dBm左右,SINR:25dB左右,但DL Throughput=31Mbps。 1

【问题分析】 分析路测数据,发现在华兴街靠近中和路的区域,华安证券_2、华安证券_3小区RSRP电平值较接近,如上图所示,对该路段形成了重叠覆盖。而该区域规划的主覆盖小区为华安证券_3,现场勘察发现,华安证券_2信号经周边楼宇反射至该区域,2、3小区形成重叠覆盖,造成吞吐速率降低。 【解决措施】 调整华安证券_2方位角由120°调至155°,机械下倾角由12°调至6°。 【处理效果】 调整小区方位角后,重叠覆盖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下载速率明显提升。 小区名称方位角PCI RSRP SINR 下载速率(Mbps) 华安证券3 调整前88 -71.1 25.9 31.5 2

lte网络优化经典案例重要

1LTE优化案例分析 1.1 覆盖优化案例 1.1.1 弱覆盖 问题描述:测试车辆延长安街由东向西行驶,终端发起业务占用京西大厦1小区(PCI =132)进行业务,测试车辆继续向东行驶,行驶至柳林路口RSRP值降至-90dBm以下,出现弱覆盖区域。 问题分析:观察该路段RSRP值分布发现,柳林路口路段RSRP值分布较差,均值在-90dBm以下,主要由京西大厦1小区(PCI =132)覆盖。观察京西大厦距离该路段约200米,理论上可以对柳林路口进行有效覆盖。 通过实地观察京西大厦站点天馈系统发现,京西大厦1小区天线方位角为120度,主要覆盖长安街柳林路口向南路段。建议调整其天线朝向以对柳林路口路段加强覆盖。 调整建议:京西大厦1小区天线方位角由原120度调整为20度,机械下倾角由原6度调整为5度。 调整结果:调整完成后,柳林路口RSRP值有所改善。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1.1.2 越区覆盖 问题描述:测试车辆延月坛南街由东向西行驶,发起业务后首先占用西城月新大厦3小区(PCI= 122),车辆继续向西行驶,终端切换到西城三里河一区2小区(PCI =115),切换后速率由原30M降低到5M。 问题分析:观察该路段无线环境,速率降低到5M时,占用西城三里河一区2小区(PCI =115)RSRP为-64dBm覆盖良好,SINR值为 2.7导致速率下降。观察邻区列表中次服务小区为西城 月新大厦3小区(PCI =122)RSRP为-78dBm,同样对该路段有良好覆盖。介于速率下降地点 为西城三里河一区站下,西城月新大厦3小区在其站下应具有相对较好的覆盖效果,形成越区 覆盖导致SINR环境恶劣,速率下降。 调整建议:为避免西城月新大厦3小区越区覆盖,建议将西城月新大厦3小区方位角由原270度调整至250度,下倾角由原6度调整为10度。 调整后 调整结果:西城三里河一区站下仅有该站内小区信号,并且SINR提升到15以上,无线环境有明显提升。 1.1.3 重叠覆盖 问题描述:测试车辆延长安街由西向东行驶,终端占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2小区(PC=211)进行业务,随后切换至海淀京西大厦1(PC=133)小区,业务正常保持。车辆继续向东行驶,终端又回切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2小区(PC=211)发生掉话。 问题分析:观察该路段切换过程,终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2小区(PC=211)正常切换至海淀京西大厦2小区后又出现回切情况导致掉话。两小区RSRP值相近,相差3dBm以内,造成该路段为无主覆盖路段,发生频繁切换最终导致掉话。 调整建议:针对该路段无主覆盖问题,建议调整京西大厦2小区功率由原15降低为5,使其不会对长安街路段实行有效覆盖。 调整结果:调整后,SINR值有明显改善,保持在20左右,多次测试该路段不会出现频繁切换情况,避免掉话等异常事件发生。

机械优化设计三个案例

机械优化设计案例1 1. 题目 对一对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以体积最小为目标进行优化设计。 2.已知条件 已知数输入功p=58kw ,输入转速n 1=1000r/min ,齿数比u=5,齿轮的许用应力[δ]H =550Mpa ,许用弯曲应力[δ]F =400Mpa 。 3.建立优化模型 3.1问题分析及设计变量的确定 由已知条件得求在满足零件刚度和强度条件下,使减速器体积最小的各项设计参数。由于齿轮和轴的尺寸(即壳体内的零件)是决定减速器体积的依据,故可按它们的体积之和最小的原则建立目标函数。 单机圆柱齿轮减速器的齿轮和轴的体积可近似的表示为: ] 3228)6.110(05.005.2)10(8.0[25.087)(25.0))((25.0)(25.0)(25.02221222122212222122121222 212221202 22222222121z z z z z z z z z z z g g z z d d l d d m u m z b bd m u m z b b d b u z m b d b z m d d d d l c d d D c b d d b d d b v +++---+---+-=++++- ----+-=πππππππ 式中符号意义由结构图给出,其计算公式为 b c d m u m z d d d m u m z D m z d m z d z z g g 2.0) 6.110(25.0,6.110,21022122211=--==-=== 由上式知,齿数比给定之后,体积取决于b 、z 1 、m 、l 、d z1 和d z2 六个参数,则设计变量可取为 T z z T d d l m z b x x x x x x x ][][21165 4321 == 3.2目标函数为 min )32286.18.092.0858575.4(785398.0)(26252624252463163212 512612312321232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f 3.3约束条件的建立 1)为避免发生根切,应有min z z ≥17=,得

4G移动网络优化案例分析

题目:4G移动网络优化案例分析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回顾历史每次人类社会的飞跃进步都是由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的,其中通信技术的发展更是为社会的整体发展作出了无数的贡献.在中国我们的老百姓享受到了移动通信技术从模拟移动通信到数字移动通信4G技术所带来的便利和对生活的改变.对于通信网络运营商而言,如何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网络服务始终都是主要的运营方向,它是一切运营的基础,是电信运营商运营与发展的生命线.要把网络运营做强做精,除了基本的解决网络覆盖问题以外关键是要做好网络优化。 关键词:移动通信4G,网络运营,网络优化 毕业论文外文摘要 Title: 4G Mobile Network Optimization Case Study Abstract: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recalling the history of the progress of human society, every leap is trigger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whic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but also for the ov erall development of society has made numerous contributions in China our people enjoy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from analog to digital mobile communication 4G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 hnology brings convenience and change of life. for th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operators, how to pr ovide quality customer service has always been the main network operational direction, which is the f oundation of all operations, is the lifeblood of Telecom Operator and development. network operators should do fine and stronger, in addition to the basic problem solving network coverage is essential t o do network optimization. Key words: 4G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operators, Network Optimization 目录 1 引言 (4) 2 通信的发展史 (5) 3 4G移动网络优化的特征 (6) 3.1 4G的特性7 3.2 4G网络的基本特征决定了他的网络优化特征7 3.3 4G移动网络优化特征7

机械优化设计实例讲解学习

机械优化设计实例 压杆的最优化设计 压杆是一根足够细长的直杆,以学号为p值,自定义有设计变量的 尺寸限制值,求在p一定时d1、d2和l分别取何值时管状压杆的体积或重 量最小?(内外直径分别为d1、d2)两端承向轴向压力,并会因轴向压力 达到临界值时而突然弯曲,失去稳定性,所以,设计时,应使压应力不 超过材料的弹性极限,还必须使轴向压力小于压杆的临界载荷。 解:根据欧拉压杆公式,两端铰支的压杆,其临界载荷为:I——材料的惯性矩,EI为抗弯刚度 1、设计变量 现以管状压杆的内径d1、外径d2和长度l作为设计变量 2、目标函数 以其体积或重量作为目标函数 3、约束条件 以压杆不产生屈服和不破坏轴向稳定性,以及尺寸限制为约束条件,在外力为p的情况下建立优化模型: 1) 2)

3) 罚函数: 传递扭矩的等截面轴的优化设计解:1、设计变量: 2、目标函数

以轴的重量最轻作为目标函数: 3、约束条件: 1)要求扭矩应力小于许用扭转应力,即: 式中:——轴所传递的最大扭矩 ——抗扭截面系数。对实心轴 2)要求扭转变形小于许用变形。即: 扭转角: 式中:G——材料的剪切弹性模数 Jp——极惯性矩,对实心轴: 3)结构尺寸要求的约束条件: 若轴中间还要承受一个集中载荷,则约束条件中要考虑:根据弯矩联合作用得出的强度与扭转约束条件、弯曲刚度的约束条件、对于较重要的和转速较高可能引起疲劳损坏的轴,应采用疲劳强度校核的安全系数法,增加一项疲劳强度不低于许用值的约束条件。

二级齿轮减速器的传动比分配 二级齿轮减速器,总传动比i=4,求在中心距A最小下如何 分配传动比?设齿轮分度圆直径依次为d1、d2、d3、d4。第一、二 级减速比分别为i1、i2。假设d1=d3,则: 七辊矫直实验 罚函数法是一种对实际计算和理论研究都非常有价值的优化方法,广泛用来求解约束问题。其原理是将优化问题中的不等式约束和等式约束加权转换后,和原目标函数结合成新的目标函数,求解该新目标函数的无约束极小值,以期得到原问题的约束最优解。考虑到本优化程序要处理的是一个兼而有之的问题,故采用混合罚函数法。 一)、优化过程 (1)、设计变量 以试件通过各矫直辊时所受到的弯矩为设计变量: (2)、目标函数

LTE网络优化经典案例重要

L T E网络优化经典案例 重要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1LTE优化案例分析 1.1覆盖优化案例 1.1.1弱覆盖 问题描述:测试车辆延长安街由东向西行驶,终端发起业务占用京西大厦1小区(PCI =132)进行业务,测试车辆继续向东行驶,行驶至柳林路口RSRP值降至-90dBm以下,出现弱覆盖区域。 问题分析:观察该路段RSRP值分布发现,柳林路口路段RSRP值分布较差,均值在-90dBm以下,主要由京西大厦1小区(PCI =132)覆盖。观察京西大厦距离该路段约200米,理论上可以对柳林路口进行有效覆盖。 通过实地观察京西大厦站点天馈系统发现,京西大厦1小区天线方位角为120度,主要覆盖长安街柳林路口向南路段。建议调整其天线朝向以对柳林路口路段加强覆盖。 调整建议:京西大厦1小区天线方位角由原120度调整为20度,机械下倾角由原6度调整为5度。 调整结果:调整完成后,柳林路口RSRP值有所改善。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1.1.2越区覆盖 问题描述:测试车辆延月坛南街由东向西行驶,发起业务后首先占用西城月新大厦3小区(PCI= 122),车辆继续向西行驶,终端切换到西城三里河一区2小区(PCI =115),切换后速率由原30M降低到5M。 问题分析:观察该路段无线环境,速率降低到5M时,占用西城三里河一区2小区(PCI =115)RSRP为-64dBm覆盖良好,SINR值为导致速率下降。观察邻区列表中次服务小区为西城月新大厦3小区(PCI =122)RSRP为-78dBm,同样对该路段有良好覆盖。介于速率下降地点为西城三里河一区站下,西城月新大厦3小区在其站下应具有相对较好的覆盖效果,形成越区覆盖导致SINR 环境恶劣,速率下降。 调整建议:为避免西城月新大厦3小区越区覆盖,建议将西城月新大厦3小区方位角由原270度调整至250度,下倾角由原6度调整为10度。 调整后 调整结果:西城三里河一区站下仅有该站内小区信号,并且SINR提升到15以上,无线环境有明显提升。 1.1.3重叠覆盖 问题描述:测试车辆延长安街由西向东行驶,终端占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2小区(PC=211)进行业务,随后切换至海淀京西大厦1(PC=133)小区,业务正常保持。车辆继续向东行驶,终端又回切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2小区(PC=211)发生掉话。 问题分析:观察该路段切换过程,终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2小区(PC=211)正常切换至海淀京西大厦2小区后又出现回切情况导致掉话。两小区RSRP值相近,相差3dBm以内,造成该路段为无主覆盖路段,发生频繁切换最终导致掉话。 调整建议:针对该路段无主覆盖问题,建议调整京西大厦2小区功率由原15降低为5,使其不会对长安街路段实行有效覆盖。 调整结果:调整后,SINR值有明显改善,保持在20左右,多次测试该路段不会出现频繁切换情况,避免掉话等异常事件发生。

VoLTE优化经验总结及案例分享 (1)

VoLTE优化经验总结及案例分享 2015-09-22网优雇佣军 本文部分内容源于网络整理,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微信号lte678删除! 1 优化经验总结 1.1 日常优化总结 日常优化工作主要从无线覆盖优化、参数优化、系统内外邻区优化,功能优化四个方面着手,与ATU路网、工程建设紧密配合,提升整体网络质量。

1.2 RLC优先级优化 现象:呼叫建立与切换过程冲突,专载被MME释放。呼叫建立过程中专载建立与切换几乎同时发生,MME未收到NAS专载完成消息导致释放专载,终端回复invite580(也有上发CANCLE 的情况),专载丢失形成未接通事件。

原因分析:QCI5设置的RLC优先级为2,高于SRB=2(传送NAS层消息)配置为3. 导致NAS的层3消息已经比MR要早,但是因为优先级比MR和SIP低,未及时发送。 优化措施:降低QCI 5优先级,确保SIP消息及时上传,修改后此类问题改善明显。

1.3 QCI 5 PDCP DiscardTimer时长优化 现象:终端业务建立过程中,出现SIP信息传递丢失的问题,导致收到网络下发的 INVITE500或者580等原因值释放。 原因分析:UE在无线信道较差的情况下,SIP信令发送或接收不完整或者无法及时传递,导致IMS相关定时器超时而发起会话cancel。经过分析,由于QCI5的pdcp 丢弃时长过小,在无线覆盖较差的地方,上行时延会变大,容易导致QCI5信令丢包。

优化措施: QCI5 PDCP DiscardTimer由300ms修改为无穷大 优化效果: VoLTE无线接通率提升明显

机械优化设计案例

机械优化设计案例1 1.题目 对一对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以体积最小为目标进行优化设计。 2.已知条件 已知数输入功 p=58kw,输入转速 n1=1000r/min,齿数比 u=5,齿轮的许用应力[ ]H=550Mpa,许用弯曲应力[ ] F=400Mpa。 3.建立优化模型 问题分析及设计变量的确定 由已知条件得求在满足零件刚度和强度条件下,使减速器体积最小的各项设计参数。由于齿轮和轴的尺寸(即壳体内的零件)是决定减速器体积的依据,故可按它们的体积之和最小的原则建立目标函数。 单机圆柱齿轮减速器的齿轮和轴的体积可近似的表示为: v b(d d)b(d d)(b c)(D d) d c l(d d)7d 8d [m z b db m z ub db (mzu 10m) (mzu 10m )dl 28d 32d] 式中符号意义由结构图给出,其计算公式为 d mz,d mz D umz 10m d ,d (umz 10m ) c 由上式知,齿数比给定之后,体积取决于 b、z1、m、l、d z1和d z2六个参数,则设计变量可取为 x [x x x x x x][b z m l d d] 目标函数为 f(x)x 85xx x 85xx xx xx x x x x 28x 32x)min 约束条件的建立

1)为避免发生根切,应有z z17,得g(x)17x0 2)齿宽应满足b d,和为齿宽系数的最大值 和最小值,一般取 =, =,得 g(x)x(x x)0 g(x)x(x x)0 3)动力传递的齿轮模数应大于 2mm,得 g(x)2x0 4)为了限制大齿轮的直径不至过大,小齿轮的直径不能大于d,得 g(x)x x3000 5)齿轮轴直径的范围:d d d得 g(x)100x0 g(x)x1500 g(x)130x0 g(x)x2000 6)轴的支撑距离l按结构关系,应满足条件:l b2(可取 =20),得 g(x)x x400 7)齿轮的接触应力和弯曲应力应不大于许用值,得

案例集-TD-LTE网络优化经典案例

TD-LTE网络优化案例

目录 1概述 (1) 2D频段优化案例 (1) 2.1重叠覆盖优化 (1) 2.2PCI优化 (3) 2.3邻区列表优化 (5) 2.4切换优化 (7) 2.4.1切换参数优化 (7) 2.4.2同步参数与切换 (9) 2.5功控参数优化 (12) 2.6天面问题整改 (14) 2.6.1天线抱杆 (14) 2.6.2楼层阻挡 (16) 2.7干扰问题排查 (18) 3F频段优化案例 (20)

1概述 TD-LTE无线网络要实现系统的高性能指标, 需要有合理的网络规划设计、稳定的产品性能、良好的施工工艺以及高质量的网络优化,几者缺一不可。本报告收录了XX市TD-LTE试验网建网以来遇到的一些典型优化案例,旨在为后续优化工作提供帮助和参考。 2D频段优化案例 2.1重叠覆盖优化 【问题描述】 在华兴街靠近中和路区域测试时,UE驻留在华安证券_3(频点:38050,PCI:88),RSRP: -71dBm左右,SINR:25dB左右,但DL Throughput=31Mbps。 【问题分析】 分析路测数据,发现在华兴街靠近中和路的区域,华安证券_2、华安证券_3小区RSRP电平值较接近,如上图所示,对该路段形成了重叠覆盖。而该区域规划的

主覆盖小区为华安证券_3,现场勘察发现,华安证券_2信号经周边楼宇反射至该区域,2、3小区形成重叠覆盖,造成吞吐速率降低。 【解决措施】 调整华安证券_2方位角由120°调至155°,机械下倾角由12°调至6°。 【处理效果】 调整小区方位角后,重叠覆盖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下载速率明显提升。

机械优化设计实例教学文稿

机械优化设计实例 压杆是一根足够细长的直杆,以学号为p值,自定义有设计变量的 尺寸限制值,求在p 一定时d i、d2和丨分别取何值时管状压杆的体积或重量最小?(内外直 径分别为d i、d2)两端承向轴向压力,并会因轴向压力达到临界值时而突然弯曲,失去稳定 性,所以,设计时,应使压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弹性极限,还必须使轴向压力小于压杆的临界载 荷。 解:根据欧拉压杆公式,两端铰支的压杆,其临界载荷为: I ――材料的惯性矩,EI为抗弯刚度 1、设计变量 现以管状压杆的内径d i、外径d2和长度l作为设计变量 2、目标函数 以其体积或重量作为目标函数 3、约束条件 以压杆不产生屈服和不破坏轴向稳定性,以及尺寸限制为约束条件,在外力为p的情况下建立优化模型: min F〔孟)=oiia 右詡异)=—一和)J 2) ' 压杆的最优化设计

也㈤皿也2亟刍-皿。 4 勿(忙)=韵佃1 dJ = P -卩匕 型—瘩辽(茁—町) I2~M? 嵐二(工)==止皿_£]玉o 血(兀)=呂.SJ =右 ~ ^lmax —° 3) .3 ■■' -J」j -工—二. g$ (光)~ & (£) —^2 2JHK—"」 ^W = ^W = U-/^o gO劭刘 罚函数: 反耐皿上严)二7寓-町)f +円{[诡[o,[cr]-+ mm[ Q@『+nun[鸥『+min[ 0,?]3 + ■■■) 传递扭矩的等截面轴的优化设计 2、目标函数JT 讪(為4-d「)―^—胡 解:1、设计变量: 冈区 I

3、约束条件: 式中:――轴所传递的最大扭矩 勿(匿)二內⑴二兰拿-罔空 J7EZ 2)要求扭转变形小于许用变形。即: 式中:G――材料的剪切弹性模数 32M T1 3)结构尺寸要求的约束条件: 若轴中间还要承受一个集中载荷,则约束条件中要考虑:根据弯矩联合作用得出的强度与扭转约束条件、 弯曲刚度的约束条件、对于较重要的和转速较高可能引起疲劳损坏的轴,疲劳强度校核的安全系数法,增 加一项疲劳强度不低于许用值的约束条件。 Jp ――极惯性矩,对实心轴: 以轴的重量最轻作为目标函数: a = = --- Ip 4 1)要求扭矩应力小于许用扭转应力,即: 抗扭截面系数。对实心轴 16 应采用

机械优化设计案例

z z g g 2 z z z z 2 z 2 z z z z z 2 2 2 2 2 2 2 2 2 2 2 机械优化设计案例 1 1. 题目 对一对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以体积最小为目标进行优化设 计。 2.已知条件 已知数输入功 p=58kw ,输入转速 n 1=1000r/min ,齿数比 u=5,齿轮的许用应力[ δ ]H =550Mpa ,许用弯曲应力[ δ ] F =400Mpa 。 3.建立优化模型 3.1 问题分析及设计变量的确定 由已知条件得求在满足零件刚度和强度条件下,使减速器体 积最小的各项设计参数。由于齿轮和轴的尺寸(即壳体内的零件) 是决定减速器体积的依据,故可按它们的体积之和最小的原则建 立目标函数。 单机圆柱齿轮减速器的齿轮和轴的体积可近似的表示为: v = 0.25πb (d 12 - d 21) + 0.25πb (d 2 - d 22 ) - 0.25(b - c )(D 22 - d 22 ) - πd 0 c + 0.25πl (d 21 + d 22 ) + 7πd 21 + 8πd 22 = 0.25π [m 2 z 1 b - d 21b + m 2 z 1 u 2b - d 22b - 0.8b (mz 1u -10m )2 + 2.05bd 22 - 0.05b (mz 1u -10m -1.6d z 2 ) + d 22l + 28d 21 + 32d 22 ] 式中符号意义由结构图给出,其计算公式为 d 1 = mz 1, d 2 = mz 2 D g 2 = umz 1 -10m d g 2 = 1.6d z 2 , d 0 = 0.25(umz 1 -10m -1.6d z 2 ) c = 0.2b 由上式知,齿数比给定之后,体积取决于 b 、z 1 、m 、l 、d z1 和 d z2 六个参数,则设计变量可取为 x = [x 1 x 2 x 3 x 4 x 5 x 6 ]T = [b z 1 m l d z 1 d z 2 ]T 3.2 目标函数为 f (x ) = 0.785398(4.75x 1x 2 x 3 + 85x 1x 2 x 3 - 85x 1x 3 + 0.92x 1x 6 - x 1x 5 + 0.8x 1x 2 x 3x 6 -1.6x 1x 3x 6 + x 4 x 5 + x 4 x 6 + 28x 5 + 32x 6 ) → min 3.3 约束条件的建立 1

机械优化设计实例人字架优化

人字架的优化设计 一、问题描述 5N。已知人字架跨度×10如图1所示的人字架由两个钢管组成,其顶点受外力2F=3510?× 8E=2.1p=7.MPa,材料密度2B=152 cm,钢管壁厚T=0.25cm,钢管材料的弹性模量3和失稳临界应δMPa。求钢管压应力δ不超过许用压应力10=420 kg/m,许用压应力δyy m为最小。h 和钢管平均直径D使钢管总质量力δ的条件下,人字架的高c 二、分析 设计变量:平均直径D、高度h 三、数学建模 所设计的空心传动轴应满足以下条件: (1)强度约束条件即 ????≤??y??经整理得 1??22hBF?2????y hTD?稳定性约束条件:)(2 ?????c1????22222D?EhBFT??2???22hTD?hB?8 3()取值范围:

D120?10? h1000??200 ??2?3xxfx?10min577600.5224??122则目标函数为:2124x??1057760062Xg?420(?)?0约束条??42x2?5776006?10x2532726.?259078.2g10???(?) 件为:1x?Tx21 22xTx?x?577600212gXx0?)?10(?13gXx0120??(?)14gXx 0200?(?)?25gXx?1000?(0)?26四、优化方法、编程及结果分析 1优化方法 ??T xXx;数学模型为:;得述综合上分析可优化)(xminf,?21??。考察该模型,它是一个具有2个设计变量,6个约束条件的有约0s.x?t.g i束非线性的单目标最优化问题,属于小型优化设计,故采用SUMT惩罚函数内点法求解。 2方法原理 内点惩罚函数法简称内点法,这种方法将新目标函数定义于可行域内,序列迭代点在可行域内逐步逼近约束边界上的最优点。内点法只能用来求解具有不等式约束的优化问题。 对于只具有不等式约束的优化问题 )(xminf)m, ,20(j?1,s.t.g(x)?j转化后的惩罚函数形式为 ??? r??f(x)r(x,)g(x)1j?j m????)xln?g)r)?f(x?r(x(,或j1?j式中r——惩m1 罚因子,它是由大到小且趋近于0的数列,即012。0? ?r?r?r mm1????。—障碍项x)—或?lng(j)xg(1?j1j?j由于内点法的迭代过程在可行域内进行,障碍项的作用是阻止迭代点越出可行域。由障碍项的函数形式可知,当迭代靠近某一约束边界时,其值趋近于0,而障碍项的值陡然增加,并趋近于无穷大,好像在可行域的边界上筑起了一道“围墙”,使迭代点始终不能越出可行域。显然,只有当惩罚因子r?0时,才能求得在约束边界上的最优解。 3编程

案例集LTE网络优化案例

案例集L T E网络优化 案例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TD-LTE网络优化案例 目录

1概述 TD-LTE无线网络要实现系统的高性能指标, 需要有合理的网络规划设计、稳定的产品性能、良好的施工工艺以及高质量的网络优化,几者缺一不可。本报告收录了XX市TD-LTE试验网建网以来遇到的一些典型优化案例,旨在为后续优化工作提供帮助和参考。 2D频段优化案例 2.1重叠覆盖优化 【问题描述】 在华兴街靠近中和路区域测试时,UE驻留在华安证券_3(频点:38050,PCI:88),RSRP: -71dBm左右,SINR:25dB左右,但DL Throughput=31Mbps。 【问题分析】 分析路测数据,发现在华兴街靠近中和路的区域,华安证券_2、华安证券_3小区RSRP电平值较接近,如上图所示,对该路段形成了重叠覆盖。而该区域规划的主覆盖小区为华安证券_3,现场勘察发现,华安证券_2信号经周边楼宇反射至该区域,2、3小区形成重叠覆盖,造成吞吐速率降低。

【解决措施】 调整华安证券_2方位角由120°调至155°,机械下倾角由12°调至6°。 【处理效果】 调整小区方位角后,重叠覆盖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下载速率明显提升。 2.2PCI优化 【问题描述】 在九华中路测试中,UE驻留在新都快捷酒店_1(频点:38050,PCI:51),RSRP:-74dbm左右,SINR:5db左右,下载速率:7Mbps左右。【问题分析】

分析路测数据,覆盖该路段的小区为新都快捷酒店_1和盛峰商贸_3,二者的PCI分别为51和18,经计算,两小区间存在模三冲突。 【解决措施】 将盛峰商贸_2与盛峰商贸_3的PCI对调。 【处理效果】 调整PCI后,模三冲突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下载速率明显提升。 2.3邻区列表优化 【问题描述】

无线网络优化四大典型案例分析

1.千兆以太网技术优势 在局域网中为了维持直径为200米的最大碰撞区域,最小CSMA/CD载波时间,以太网时间片已从目前的512比特扩展到512字节(4096比特),最小信息包大小仍为64字节。载波扩展特性在不修改最小包尺寸的条件下解决了CSMA/CD固有的时序问题。虽然这些改变可能会影响到小信息包的性能,然而这种影响已经被CSM/CD算法中称作信息包突发传送的特性所抵消。千兆位以太网最大的优点在于它对现有以太网的兼容性。 同100M位以太网一样,千兆位以太网使用与10M位以太网相同的帧格式和帧大小,以及相同的CSMA/CD协议。这意味着广大的以太网用户可以对现有以太网进行平滑的、无需中断的升级,而且无需增加附加的协议栈或中间件。同时,千兆位以太网还继承了以太网的其它优点,如可靠性较高,易于管理等。 千兆以太网相比其他技术具有大带宽的优势,并且仍具有发展空间,有关标准组织正在制定10G以太网络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同时基于以太网帧层及IP层的优先级控制机制和协议标准以及各种QoS支持技术也逐渐成熟,为实施要求更佳服务质量的应用提供了基础。伴随光纤制造和传输技术的进步,千兆位以太网的传输距离可达百公里,这使得其逐渐成为构建城域网乃至广域网络的一种技术选择。 主干采用千兆以太网的好处在于:千兆位以太网将提供10倍于快速以太网的性能并与现有的10/100以太网标准兼容。同时为10/100/1000Mbps开发的虚拟网标准802.1Q以及优先级标准802.1p都已推广,千兆网已成为构成网络主干的主流技术。 1998年六月已制定完成的第一个千兆位以太网标准802.3以使用光纤线缆和短程铜线线缆的全双工链接为对象。针对半双工和远程铜线线缆的标准802.3ab于1999年内出台。 千兆位以太网将提供完美无缺的迁移途径,充分保护在现有网络基础设施上的投资。千兆位以太网将保留802.3和以太网帧格式以及802.3受管理的对象规格,从而将使企业能够在升级至千兆性能的同时,保留现有的线缆、操作系统、协议、桌面应用程序和网络管理战略与工具。 千兆位以太网相对于原有的快速以太网、FDDI、A TM等主干网解决方案,提供了另一条改善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骨干连接和交换机与服务器之间连接的可靠、经济的途径。网络设计人员将能够建立有效使用高速、任务关键的应用程序和文件备份的高速基础设施。网络管理人员将为用户提供对Internet、Intranet、城域网与广域网的更快速的访问。 千兆位产品提供商,具有完整的千兆以太网产品线,可契合用户需求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从核心的网络主干交换机到边缘的客户机服务器千兆接入,有针对用户需求设计的高性能的产品。千兆以太网交换机的部署,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技术。目前,许多厂商的交换机把第2层交换和第3层交换融于一体,不论交换还是路由,都能提供至少1000万pps的转发速率,甚至有的产品还可达到2000万pps。这些高性能的特点对于Intranet来讲已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传统的局域网流量80/20自然法则(即80%的流量在本地工作组网络内和20%的流量流向骨干网)已经过时。 千兆以太网高速的多层数据包转发能力是千兆以太网技术能提供最好的性能价格比的有力例证。不仅如此,千兆以太网技术对于降低网络的长期拥有成本也是大有裨益的。 2.千兆网交换技术 从1996年底开始,有些公司陆续推出集成了第2层交换和第3层路由的交换机产品,这种技术称之为“多层交换(multilayerswitching)”。它为第2层交换技术增加了路由层服务,支持有选择的广播和组播抑制,支持VLAN及VLAN之间的数据包转发和防火墙功能,全面支持TCP/IP和IPX路由。 经过将近4年时间的发展,这些功能不断地得到了完善和加强,使得多层交换机比传统的路由器的性能价格比高出8至16倍。而新一代多层交换机以千兆以太交换技术为核心,可以提供更加吸引人的性能价格比,是部门级网络和数据中心网络中替代传统路由器的最理想的可以提供多层交换的交换机。同时,其直接传输距离目前已达到130公里,完全可以实现以千兆以太网为骨干的大的企业局域网,骨干传输速率为2Gbps(全双工模式)。 推动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推动高速多层交换技术发展的最大因素是采用廉价的10/100M自适应网卡的Internet和Intranet的大量部署。目前的网络已经离传统的c/s计算模式的层次结构越来越远,传统的c/s 模式的80/20流量法则已成为过去。在网络设计方面,传统的路由器加Hub或第2层交换机的网络部署模式也将变成历史。 另外,Intranet支持更加复杂的和对带宽敏感的各种多媒体数据流,如数据、文件、图片、动画、声音和视频等。一个Intranet最终用户对带宽的要求至少要比非Intranet用户多50%~100%。同时,宽带接入已成为发展趋势。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为用户提供快速以太网连接可以提供更多的带宽余量来处理突发的交通量,这点是10BASE-T技术无法比拟的。突发流量是IP网络应用的特点之一。廉价和高带宽使得快速以太网不论在用户端还是服务器端都得以广泛的应用。 为了在无阻塞和处理突发交通流量的能力之间取得平衡,新一代交换机平台必须提供高于用户请求连接的8~16倍速率的主干连接,而以千兆以太网为主干正好满足了用户端的快速以太网连接的服务请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