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 格式:ppt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7
§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二)学习目标 1.理解数列的几种表示方法,能从函数的观点研究数列;2.理解递推公式的含义,能根据递推公式求出数列的前几项(重、难点).预习教材P30-31完成下列问题:知识点一数列的函数性质1.数列可以看成以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1,2,…,n})为定义域的函数a n=f(n),当自变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取值时所对应的一列函数值.2.在数列{a n}中,若a n+1>a n,则{a n}是递增数列;若a n+1<a n,则{a n}为递减数列;=a n,则{a n}为常数列.若a n+1【预习评价】1.从定义上看,数列是特殊的函数,因此,表示数列除可以用通项公式外,还可以有哪些方法?提示还可以用列表法,图象法.2.数列单调性与函数单调性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提示联系:若函数f(x)在[1,+∞)上单调,则数列f(n)也单调.反之不正确,例如f(x)=(x-52,数列f(n)单调递增,但函数f(x)在(1,+∞)上不是单调递增.4)区别:二者定义不同,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函数f(x)的定义域为D,设D⊇I,对任意x1,x2∈I,当x1<x2时,若f(x1)>f(x2),则f(x)在I上单调递减,若f(x1)<f(x2),则f(x)在I上单调递增,定义中的x1,x2不能用有限个数值来代替.数列单调性的定义:只需比较相邻的a n与a n+1的大小来确定单调性.知识点二数列的表示方法1.数列的递推公式:如果数列{a n}的第1项或前几项已知,并且数列{a n}的任一项a n与它的前一项a n-1(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式子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2.数列的表示方法:数列的表示方法有通项公式法、图象法、列表法、递推公式法.【预习评价】1.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3,a n +1=2a n +1,则数列的第5项a 5=________,由此归纳出{a n }的一个通项公式为________,可以求得a 8=________.解析 ∵a 1=3,∴a 2=2a 1+1=7,a 3=2a 2+1=15,a 4=2a 3+1=31,a 5=2a 4+1=63,∴a 5=63.可以看出a n =2n +1-1, ∴a 8=29-1=511.答案 63 a n =2n +1-1 5112.数列的通项公式与递推公式有什么区别? 提示 不同点相同点通项公式 要根据某项的序号,直接用代入法求出该项都可确定一个数列,都可求出数列的任何一项递推公式可根据第1项或前几项的值,通过一次或多次赋值逐项求出数列的项,直至求出所需的项都可确定一个数列,都可求出数列的任何一项题型一 数列的函数特性【例1】 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是a n =(n +1)⎝ ⎛⎭⎪⎫1011n,试问该数列有没有最大项?若有,求出最大项和最大项的序号;若没有,请说明理由.解 法一 a n +1-a n =(n +2)⎝ ⎛⎭⎪⎫1011n +1-(n +1)⎝ ⎛⎭⎪⎫1011n=(9-n )⎝ ⎛⎭⎪⎫1011n11,当n <9时,a n +1-a n >0,即a n +1>a n ; 当n =9时,a n +1-a n =0,即a n +1=a n ; 当n >9时,a n +1-a n <0,即a n +1<a n . 则a 1<a 2<a 3<…<a 9=a 10>a 11>a 12>…,故数列{a n }有最大项,为第9项和第10项,且a 9=a 10=10×⎝ ⎛⎭⎪⎫10119.法二 根据题意,令⎩⎪⎨⎪⎧a n -1≤a na n ≥a n +1,即⎩⎨⎧n ×⎝ ⎛⎭⎪⎫1011n -1≤(n +1)⎝ ⎛⎭⎪⎫1011n (n +1)⎝ ⎛⎭⎪⎫1011n ≥(n +2)⎝ ⎛⎭⎪⎫1011n +1,解得9≤n ≤10.又n ∈N *,则n =9或n =10.故数列{a n }有最大项,为第9项和第10项,且a 9=a 10=10×⎝ ⎛⎭⎪⎫10119.规律方法 1.由于数列是特殊的函数,所以可以用研究函数的思想方法来研究数列的相关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值、最小值等,此时要注意数列的定义域为正整数集或其有限子集{1,2,…,n }这一条件.2.可以利用不等式组⎩⎪⎨⎪⎧a n -1≤a n ,a n ≥a n +1,找到数列的最大项;利用不等式组⎩⎪⎨⎪⎧a n -1≥a n ,a n ≤a n +1,找到数列的最小项.【训练】 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nn 2+9(n ∈N *),写出其前5项,并判断数列{a n }的单调性.解 当n =1,2,3,4,5时,a n 依次为110,213,16,425,534,a n +1-a n =n +1(n +1)2+9-nn 2+9=-n 2-n +9[(n +1)2+9][n 2+9]. ∵函数f (x )=-x 2-x +9=-⎝ ⎛⎭⎪⎫x +122+374在[1,+∞)上单调递减,又f (1)=7>0,f (2)=3>0,f (3)<0,∴当n =1,2时,a n +1>a n ,当n ≥3,n ∈N *时,a n +1<a n , 即a 1<a 2<a 3>a 4>a 5>….∴数列{a n }的前3项是递增的,从第3项往后是递减的.方向1 由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项【例2-1】 已知数列{a n }的第一项a 1=1,以后的各项由递推公式a n +1=2a na n +2给出,试写出这个数列的前5项. 解 ∵a 1=1,a n +1=2a na n +2,∴a 2=2a 1a 1+2=23, a 3=2a 2a 2+2=2×2323+2=12,a 4=2a 3a 3+2=2×1212+2=25,a 5=2a 4a 4+2=2×2525+2=13.故该数列的前5项为1,23,12,25,13. 方向2 由数列的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例2-2】 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a n =a n -1+1n (n -1)(n ≥2),写出该数列前5项,并归纳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 解 ∵a 1=1,a n =a n -1+1n (n -1)(n ≥2),∴a 2=a 1+12×1=1+12=32,a 3=a 2+13×2=32+16=53,a 4=a 3+14×3=53+112=74,a 5=a 4+15×4=74+120=95.故数列的前5项分别为1,32,53,74,95.由于1=2×1-11,32=2×2-12,53=2×3-13,74=2×4-14,95=2×5-15,故数列{a n }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 n =2n -1n =2-1n . 方向3 构造数列法求通项公式【例2-3】 设{a n }是首项为1的正项数列,且(n +1)a 2n +1-na 2n +a n +1a n =0(n ∈N *),则它的通项公式a n =________.解析 法一 (累乘法):把(n +1)a 2n +1-na 2n +a n +1a n =0分解因式,得[(n +1)a n +1-na n ](a n +1+a n )=0. ∵a n >0,∴a n +1+a n >0, ∴(n +1)a n +1-na n =0, ∴a n +1a n =n n +1,∴a 2a 1·a 3a 2·a 4a 3·…·a n a n -1=12×23×34×…×n -1n ,∴a n a 1=1n .又∵a 1=1,∴a n =1n a 1=1n . 法二 (迭代法):同法一,得a n +1a n =nn +1,∴a n +1=nn +1a n ,∴a n =n -1n ·a n -1=n -1n ·n -2n -1·a n -2=n -1n ·n -2n -1·n -3n -2·a n -3…=n -1n ·n -2n -1·n -3n -2·…·12a 1=1n a 1.又∵a 1=1,∴a n =1n .法三 (构造特殊数列法):同法一,得a n +1a n =nn +1,∴(n +1)a n +1=na n , ∴数列{na n }是常数列, ∴na n =1·a 1=1, ∴a n =1n . 答案 1n规律方法 1.由递推公式写出通项公式的步骤 (1)先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至少是前3项).(2)根据写出的前几项,观察归纳其特点,并把每一项统一形式. (3)写出一个通项公式并证明.2.递推公式的常见类型及通项公式的求法(1)求形如a n +1=a n +f (n )的通项公式.将原来的递推公式转化为a n +1-a n =f (n ),再用累加法(逐差相加法)求解,即a n =a 1+(a 2-a 1)+(a 3-a 2)+…+(a n -a n -1)=a 1+f (1)+f (2)+f (3)+…+f (n -1). (2)求形如a n +1=f (n )a n 的通项公式.将原递推公式转化为a n +1a n =f (n ),再利用累乘法(逐商相乘法)求解,即由a 2a 1=f (1),a 3a 2=f (2),…,a na n -1= f (n -1),累乘可得a na 1=f (1)f (2)…f (n -1).课堂达标1.下列四个命题:①如果已知一个数列的递推公式及其首项,那么可以写出这个数列的任何一项; ②数列23,34,45,56,…的通项公式是a n =n n +1;③数列的图象是一群孤立的点;④数列1,-1,1,-1,…与数列-1,1,-1,1,…是同一数列.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1 B.2 C.3D.4解析 只有③正确.①中,如已知a n +2=a n +1+a n , a 1=1,无法写出除首项外的其他项.②中a n =n +1n +2,④中-1和1排列的顺序不同,即二者不是同一数列. 答案 A2.数列2,4,6,8,10,…的递推公式是( ) A.a n =a n -1+2(n ≥2)B.a n =2a n -1(n ≥2)C.a 1=2,a n =a n -1+2(n ≥2)D.a 1=2,a n =2a n -1(n ≥2)解析 A ,B 中没有说明某一项,无法递推,D 中a 1=2,a 2=4,a 3=8,不合题意. 答案 C3.数列{x n }中,若x 1=1,x n +1=1x n +1-1,则x 2 017等于( )A.-1B.-12 C.12 D.1解析 ∵x 1=1,∴x 2=-12,∴x 3=1, ∴数列{x n }的周期为2,∴x 2 017=x 1=1. 答案 D4.已知数列{a n },对于任意的p ,q ∈N *,都有a p +a q =a p +q ,若a 1=19,则a 36=________.解析 由已知得a 1+a 1=a 1+1=a 2,∴a 2=29, 同理a 4=49,a 8=89,∴a 9=a 8+1=a 8+a 1=89+19=1, ∴a 36=2a 18=4a 9=4. 答案 45.求数列{-2n 2+29n +3}中的最大项. 解 由已知,得a n =-2n 2+29n +3=-2⎝ ⎛⎭⎪⎫n -2942+10818.由于n ∈N *,故当n 取距离294最近的正整数7时,a n 取得最大值108, ∴数列{-2n 2+29n +3}中的最大项为a 7=108.课堂小结1.{a n }与a n 是不同的两种表示,{a n }表示数列a 1,a 2,…,a n ,…,是数列的一种简记形式.而a n 只表示数列{a n }的第n 项,a n 与{a n }是“个体”与“整体”的从属关系.2.数列的表示方法:①图象法;②列表法;③通项公式法; ④递推公式法.3.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区别:通项公式直接反映a n 和n 之间的关系,即a n 是n 的函数,知道任意一个具体的n 值,就可以求出该项的值a n ;而递推公式则是间接反映数列的式子,它是数列任意两个(或多个)相邻项之间的推导关系,不能由n 直接得出a n .基础过关1.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2,a n +1-a n +1=0(n ∈N *),则此数列的通项a n 等于( ) A.n 2+1 B.n +1 C.1-nD.3-n解析 a n +1-a n =-1,利用累加法可以求得a n =3-n .选D. 答案 D2.已知数列{a n }中的首项a 1=1,且满足a n +1=12a n +12n ,此数列的第3项是( ) A.1 B.12 C.34D.58解析 a 1=1,a 2=12a 1+12=1,a 3=12a 2+12×2=34.答案 C3.数列{a n }中,a n =n - 2 011n - 2 012,则该数列前100项中的最大项与最小项分别是( ) A.a 1,a 50 B.a 1,a 44 C.a 45,a 44D.a 45,a 50解析 a n =n - 2 011n - 2 012=1+2 012- 2 011n - 2 012.∴当n ∈[1,44]且n ∈N *时,{a n }单调递减, 当n ∈[45,+∞)且n ∈N *时,{a n }单调递减, 结合函数f (x )=2 012- 2 011x - 2 012的图象,可知(a n )max =a 45,(a n )min =a 44. 答案 C4.数列{a n }中,a 1=2,a n =a n +1-3,则14是{a n }的第________项.解析 a 1=2,a 2=a 1+3=5,a 3=a 2+3=8,a 4=a 3+3=11,a 5=a 4+3=14. 答案 55.数列{a n }中,a 1=2,a n =2a n -1(n ∈N *,2≤n ≤10),则数列{a n }的最大项为________.解析 ∵a 1=2,a n =2a n -1, ∴a n ≠0,∴a na n -1=2>1,∴a n >a n -1,即{a n }单调递增,∴{a n }的最大项为a 10=2a 9=4a 8=…=29·a 1=29·2=210=1 024. 答案 1 0246.已知数列{a n }中,a 1=1,a 2=23,1a n -2+1a n =2a n -1(n ∈N *,n ≥3),求a 3,a 4.解 由a 1=1,a 2=23且1a n -2+1a n =2a n -1,知当n =3时,1a 1+1a 3=2a 2,∴1a 3=2a 2-1a 1=3-1=2,∴a 3=12.当n =4时,1a 2+1a 4=2a 3,∴1a 4=2a 3-1a 2=4-32=52,∴a 4=25.7.根据下列条件,写出数列的前四项,并归纳猜想它的通项公式.(1)a 1=0,a n +1=a n +2n -1(n ∈N *);(2)a 1=1,a n +1=a n +a n n +1(n ∈N *); (3)a 1=-1,a n +1=a n +1n (n +1)(n ∈N *). 解 (1)a 1=0,a 2=1,a 3=4,a 4=9.猜想a n =(n -1)2(n ∈N *).(2)a 1=1,a 2=32,a 3=42=2,a 4=52.猜想a n =n +12(n ∈N *).(3)a 1=-1,a 2=-12,a 3=-13,a 4=-14.猜想a n =-1n (n ∈N *).能力提升8.已知数列{x n }满足x 1=a ,x 2=b ,x n +1=x n -x n -1(n ≥2),设S n =x 1+x 2+…+x n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x 100=-a ,S 100=2b -aB.x 100=-b ,S 100=2b -aC.x 100=-b ,S 100=b -aD.x 100=-a ,S 100=b -a解析 x 1=a ,x 2=b ,x 3=x 2-x 1=b -a ,x 4=x 3-x 2=-a ,x 5=x 4-x 3=-b ,x 6=x 5-x 4=a -b ,x 7=x 6-x 5=a =x 1,x 8=x 7-x 6=b =x 2,∴{x n }是周期数列,周期为6,∴x 100=x 4=-a ,∵x 1+x 2+…+x 6=0,∴S 100=x 1+x 2+x 3+x 4=2b -a .答案 A9.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a n +1=⎩⎨⎧2a n ,n 为正奇数,a n +1,n 为正偶数,则其前6项之和是( ) A.16B.20C.33D.120解析 a 1=1,a 2=2a 1=2,a 3=a 2+1=3,a 4=2a 3=6,a 5=a 4+1=7,a 6=2a 5=14,∴前6项之和为33.答案 C10.已知数列{a n }满足:a 4n -3=1,a 4n -1=0,a 2n =a n ,n ∈N *,则a 2 010=________,a 2 015=________.解析 依题意,得a 2 010=a 2×1 005=a 1 005=a 4×252-3=1,a 2 015=a 4×504-1=0.答案 1 011.在数列{a n }中,a 1=1,a n +1=a n 1+a n (n ∈N *),试归纳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________.解析 由a 1=1,a n +1=a n 1+a n得a 2=12,a 3=13,a 4=14,…,所以可归纳出a n =1n . 答案 1n12.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2,a n a n -1=a n -1-a n ,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解 ∵a n a n -1=a n -1-a n ,∴1a n -1a n -1=1. ∴故n ≥2时,1a n =1a 1+⎝ ⎛⎭⎪⎫1a 2-1a 1+⎝ ⎛⎭⎪⎫1a 3-1a 2+…+⎝ ⎛⎭⎪⎫1a n -1a n -1=2+=n +1.∴1a n =n +1,∴当n ≥2时,a n =1n +1.a 1=12也适合上式,∴a n =1n +1(n ∈N *). 13.(选做题)设f (x )是定义在实数集R 上的函数,且满足f (x +2)=f (x +1)-f (x ),对数列f (n )(n ∈N *),若f (1)=lg 32,f (2)=lg 15,求f (2 016).解 f (3)=f (2)-f (1)=lg 15-lg 32=lg 10=1,f (4)=f (3)-f (2)=1-lg 15=lg 23,f (5)=f (4)-f (3)=lg 23-1=lg 115,f (6)=f (5)-f (4)=lg 115-lg 23=lg 110=-1,f (7)=f (6)-f (5)=-1-lg 115=-1+lg 15=lg 32=f (1),f (8)=f (7)-f (6)=lg 32+1=lg 15=f (2).∴f (n )是周期为6的周期数列.∴f (2 016)=f (336×6)=f (6)=-1.。
第二章 数列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一、 知识点 (一)数列的定义1、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项都和它的序号有关,排在第一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1项(通常也叫做首项)排在第二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2项,…,排在第n 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n 项。
2、数列中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因此,如果组成两个数列的数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是不同的数列,例如,数列4,5,6,7,8,9,10与数列10,9,8,7,6,5,4,3,是不同的数列。
3、在数列的定义中,并没有规定数列中的数必须不同,因此 ,同一个数在数列中可以重复出现4、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12,,...,,...n a a a 此数列可简记为{}n a 例如;把数列1111,,,...,,...23n 简记作1n ⎧⎫⎨⎬⎩⎭5、数列的项通常用字母加右下角标表示,其中右下角标表示项的位置序号、我们还应注意到这里{}n a 与n a 是不同的:{}n a 表示数列12,,...,n a a a ;而n a 只表示这个数列的第n 项,这里{}n a 是数列的简记符号,并不表示一个集合。
(二)数列的分类根据数列的项数可以对数列进行分类 1、 项数有限的数列叫有穷数列 2、 项数无限的数列叫无穷数列补充说明:按照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系、数列的增减性,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递增数列:一个数列,如果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前面的一项(即1n n a a +>),这样的数列叫做递增数列。
2、 递减数列:一个数列,如果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前面的一项(即1n n a a +<), 这样的数列叫做递减数列。
3、 摆动数列:一个数列,如果从第2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这样的数列叫做摆动数列。
4、 常数列:一个数列,如果它的每一项都相等,这个数列叫做常数列。
2.1.2.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学习要求】了解数列的递推公式,明确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的异同;会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 出数列的前几项;理解数列的前n 项和与n a 的关系.【自学指导】1. 递推公式与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区别是:(1)通项公式反映的是项与项数之间的关系,而递推公式反映的是相邻两项(或n 项)之间的关系.(2)对于通项公式,只要将公式中的n 依次取 ,4,3,2,1即可得到相应的项,而递推公式则要已知首项(或前n 项),才可依次求出其他项.2.用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的方法:观察法、累加法、迭乘法.【典例分析】例1.已知数列}{n a 的第一项是1,以后的各项由公式111(1)n n a n a -=+>给出,写出这个数列的前五项.例2: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242n S n n =-+,求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例3: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a 1=1,113n n a S +=,n =1,2,3,……,求 a 2,a 3,a 4的值及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知识方法提炼】1.根据所给数列的前n 项求其通项时,需仔细观察分析,抓住其几方面的特征:分式中分子、分母的独立特征;相邻项变化的特征;拆项后的特征,各项符号特征和绝对值特征,并由此进行化归、归纳、联想2.定义:已知数列{}n a 的第一项(或前几项),且任一项n a 与它的前一项1n a -(或前几项)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 .3.若记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则11 (1) (2)n nn S n a S S n -=⎧=⎨-≥⎩ 【自学检测】A 组1.在数列{}n a 中,21n n n a a a +++=,12a =,25a =,则6a 的值是 ( )A .3-B .11-C .5-D .192. 数列}{n a 满足13(1,)n n a a n n N ++=≥∈ ,已知32a =,则2008a =( )A .1B .1-C .1±D .03. 已知数列{}n a ,满足112a =,121(2)1n n a a n n -=+≥-,则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是 .4. 已知数列{}n a 前几项为(1)2,5,8,11⋅⋅⋅则数列{}n a 的递推公式是 .(2)1,1,2,3,5,8,13,21, 则数列{}n a 的递推公式是 .5.求数列}{3922++-n n 中的最大项.6.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2(1)2;(2)32n n n S n n S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B 组1.已知数列{}n a ,满足113,3n n a a a -==求 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迭乘法)2.已知数列{}n a ,满足110,2n n a a a -==-求 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累加法)3.已知数列{}n a ,满足112a =,121(2)1n n a a n 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4.根据数列{}n a 的首项和递推关系==+11,1n a a 1+n n )(*N n a n ∈,求其通项公式.【探索研究】定义“等和数列”:在一个数列中,如果每一项与它的后一项的和都为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和数列,这个常数叫做该数列的公和.已知数列{}a n 是等和数列,且a 12=,公和为5,那么a 18的值为______________.【学后反思】。
第二章 数列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学习目标】1. 理解数列概念,了解数列的分类;理解数列和函数之间的关系,会用列表法和图象法表示数列;2. 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概念,并会用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会根据简单数列的前几项写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提高观察、抽象的能力. 【知识梳理】1.数列的定义: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叫做数列(sequence of number).【注意】⑴数列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因此,如果组成两个数列的数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是不同的数列;⑵定义中并没有规定数列中的数必须不同,因此,同一个数在数列中可以重复出现. 思考:简述数列与数集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term). 各项依次叫做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第2项,…,第n 项,…. 3.数列的分类:按项数分类: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按项与项间的大小关系 4.数列的通项公式:如果数列{}n a 的第n 项与 序号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 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the formula of general term ).注意:⑴并不是所有数列都能写出其通项公式,如数列1,1.4,1.41, 1.414,…;⑵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有时是不唯一的,如数列:1,0,1,0,1,0,…它的通项公式可以是2)1(11+-+=n n a , 也可以是|21cos |π+=n a n . ⑶数列通项公式的作用:① 求数列中任意一项; ②检验某数是否是该数列中的一项5. 数列的图像都是一群孤立的点.从映射、函数的观点来看,数列可以看作是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 *(或它的有限子集{1,2,3,…,n})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数列的通项公式就是相应函数的解析式,因此,数列也可根据其通项公式画出其对应图象. 6.数列与函数的关系从函数观点看,数列可以看作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 *(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该函数对应的一列函数值就是这个数列. 7.数列的表示形式: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8.a n 与S n 的关系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通项公式为a n ,则a n =⎩⎪⎨⎪⎧S 1, n =1 ,S n -S n -1, n ≥2 .【典例精析】:【例1】下面的数列,哪些是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摆动数列? (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