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和内能复习教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94.02 KB
- 文档页数:2
初三物理期中复习教学案机械能和内能2006-11-2设计:李三成审核:颜廷浩初三姓名学号评价一、课标解读: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二、本章知识网络:三、基本知识点温故: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动能;物体的_____越大,运动的______越大,动能就________。
2.势能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重力势能,物体________的越大,被举的_______,重力势能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弹性势能。
物体的_______越大,弹性势能就_______。
3.动能和势能统称为__________。
动能和_______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机械能与_______之间也能相互转化。
4.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_______。
物体的温度越高,它的_________就越大。
5.物理学中,把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叫做___________。
6.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_________。
7.汽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活塞经历四个冲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曲轴旋转_____圈,活塞往复____次,对外做功_____次;在压缩冲程中,_______转化为________,在做功冲程中,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
机械能与内能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掌握机械能和内能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3.能够比较机械能和内能在物理实验中的区别和联系。
二、教学内容1.机械能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内能的概念及计算方法;3.机械能和内能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4.机械能和内能的比较。
三、教学重点1.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机械能和内能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1.内能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机械能和内能的比较。
五、教学方法1.结合实验和讨论的方法;2.演示计算公式的方法;3.认真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六、教学内容与方法1.机械能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机械能是指物体能在机械运动过程中所具有的能量,它表示为E_m,公式为E_m=K+U_g。
其中K为物体的动能,U_g为物体的重力势能。
在教学中,可以分别利用小球滑动和重物抛出到空中两个实验,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计算机械能,并在实验中观察它的变化。
2.内能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内能是指物质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等)在其自身运动过程中具有的能量,它表示为E_i。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金属加热膨胀实验来展示内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对内能有更深刻的理解。
3.机械能和内能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教学中的实验可以通过小球滑动和重物抛出到空中,以及金属加热膨胀的实验,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机械能和内能在实际物理实验中的应用,并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机械能和内能的基本概念,以及计算方法。
4.机械能和内能的比较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互动讨论,使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机械能和内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七、教学评价机械能与内能的教学需要深入细致地进行,教师应该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获得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如果有不足之处则要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机械能和内能复习教学案(二)【复习目标】1.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
2.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4.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5.了解热量的概念,会简单的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自主复习】一、内能1.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_____ 和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
2.任何一个物体都___ _内能。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_____。
3.当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______时,就会发生热传递。
热传递时,能量从_____处转移到_____处,直到温度,高温物体内能______,低温物体内能________。
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是_______和______,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_____ 的。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_____;物体对外做功,物体本身的内能会______。
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_____,物体放出热量,内能_____。
二、热量1.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_______________ 叫做热量,其符号是___,国际单位是_____。
2.物体吸热公式:;物体放热公式:。
3.在热传递过程中,如果物体没有和外界发生热传递,也没有对外做功,则一定有: Q吸=Q放。
三、热值1.________某种燃料________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2.热值的大小只与燃料____ 有关,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
3.热值的单位是。
4. 焦炭的热值是3×107J/kg,表示:。
5.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为:。
6.燃料燃烧是获得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此过程中燃料的能转为能。
四、热机1. 热机的共同特点是将燃料燃烧时的____能转化成____能,又通过___ _ ,把内能转化为_______能。
2.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个冲程组成。
个性化教案(内部资料,存档保存,不得外泄)海豚教育个性化教案编号:教案正文:机械能和内能重点:机械能的概念、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能用比热容解释某些自然现象、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难点:功和能的联系、能用比热容解释某些自然现象一、基础知识回顾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就说这个物体具有。
2、动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运动物体的越大,越大,动能就越大。
3、势能分为和(1)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
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重力势能就越大。
(2)弹性势能:物体由于而具的能。
物体的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4、机械能:和的统称。
5、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
6、内能: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和的总和。
物体的内能与有关:对同一个物体而言,越高,分子越快,它的内能就越。
7、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和,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的。
8、热容: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表示。
比热容的单位是,读作;水的比热容为,它表示:。
热量的计算:Q = ,(其中c 是,单位是;m是,单位是;△t 是,单位是;Q 是,单位是。
)10、热值(q ):某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
单位是:。
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 ;(q代表,单位是:;m代表,单位是:; Q放代表,单位是:。
)11、热机是利用内能来的机器。
热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分为个冲程即:冲程、冲程、冲程和冲程。
在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二、重点内容分析(一)机械能1、动能和势能(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理解: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
2014初三物理中考复习教学案之12章《机械能、内能》中考目标要求: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1、知道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
知道动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解释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实例,举例说明机械能和其它形式能的转化。
2、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知道温度与内能的关系,能列举有关温度与内能关系的实例。
了解热传递现象,能列举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例。
3、理解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定义、和单位。
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说出水的比热容,了解其他常见物质的比热容的大小分布。
会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4、了解热量的概念,会运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理解燃料热值的概念和物理含义,会分析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
5、了解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知道日常生活中改变物体内能的具体做法。
6、知道什么是热机和热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了解汽油机的基本原理和在现实中的重要应用。
本章知识结构框架:本章中考题型:1、(13泰安)12.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2、(13•日照)如图所示,下列汽油机的冲程示意图中,属于压缩冲程的是3、(13•黑河)关于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C.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D.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4、(13龙岩)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比热容大,是水B.甲的比热容大,是煤油C.乙的比热容大,是水D.乙的比热容大,是煤油5、(13广州)下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4 时刻物体内能为零B.t2、t3 时刻物体内能相等C.t2 时刻物体内能比t3 小D.t1 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 时大6、(13乐山)在我国西藏高原,有一个羊八井地热区,地热电厂担负着拉萨市一部分电力供应。
11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机械能和内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1.2 教学内容机械能和内能的定义。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现象。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及相互转化现象。
互动法:提问学生关于机械能和内能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
第二章:机械能的转化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2.2 教学内容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电能等。
实例分析: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实例,如摩擦生热现象。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机械能转化的原理和实例。
实验法:进行摩擦生热实验,让学生观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
第三章:内能的转化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3.2 教学内容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原理和实例,如热机的工作原理。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原理和实例。
实验法:进行热机实验,让学生观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现象。
第四章:能量守恒定律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4.2 教学内容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和解释。
能量守恒定律在机械能和内能转化中的应用。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应用。
互动法:提问学生关于能量守恒定律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机械能和内能相互转化的规律。
激发学生对机械能和内能相互转化的进一步探究。
5.2 教学内容回顾本章内容,总结机械能和内能相互转化的规律。
提供一些拓展阅读材料和思考题,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5.3 教学方法讲授法:回顾本章内容,总结机械能和内能相互转化的规律。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拓展阅读材料,完成思考题。
第六章:生活中的机械能与内能转化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能与内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能量转化现象。
6.2 教学内容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机械能与内能转化实例,如洗衣机、汽车等。
教案: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单元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的复习课。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内能的概念、内能的改变方式(做功和热传递)、热机的工作原理、热机的效率以及燃料的热值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内能的概念,掌握内能的改变方式。
2. 掌握热机的工作原理,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理解热机效率的概念,学会计算热机效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内能的概念、内能的改变方式、热机的工作原理、热机效率的计算。
难点:热机效率的提高方法,内能与机械能的转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冬天搓手取暖的原理。
2. 知识点回顾:内能的概念、内能的改变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3. 例题讲解:分析热机的工作原理,解释热机效率的概念。
4. 随堂练习:计算简单热机效率问题。
5. 知识点拓展:热机效率的提高方法,内能与机械能的转化。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2)完成练习册第十四章相关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1. 内能的概念2. 内能的改变方式:做功、热传递3. 热机的工作原理4. 热机效率的计算七、作业设计1. 简答题:请简述内能的概念及其改变方式。
答案: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的改变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2. 计算题:一台热机的热效率为30%,消耗了2000J的热量,请问这台热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答案:有用功 = 热效率× 消耗的热量= 30% × 2000J = 600J。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内能的概念、内能的改变方式、热机的工作原理和热机效率的计算,使学生对内能的利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讨论、例题分析和随堂练习,掌握了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分析实际问题。
2021年中考复习第12章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复习教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2章,主要包括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的相关知识。
具体章节内容如下:1. 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计算;2.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3.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4. 内能的概念及其与机械能的关系;5. 热传递与热机的工作原理;6. 能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机械能、内能的概念及其转化原理;2. 掌握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3. 能够运用能量转化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内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热机的工作原理;2. 教学重点:机械能、内能的概念及其计算,能量转化原理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一个关于滑梯的实例,让学生思考滑梯上下滑行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情况。
2. 知识讲解:(1)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计算;(2)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3)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4)内能的概念及其与机械能的关系;(5)热传递与热机的工作原理;(6)能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即时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机械能、内能的概念及其计算;2. 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3. 内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化;4. 热传递与热机的工作原理;5. 能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1)扔铅球时,为什么铅球上升过程中速度减小?(2)冬天,为什么在暖气片附近感觉更暖和?2. 课后练习题:(1)一块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高度h=10m的地方自由落下,求物体落地时的动能。
(2)一个弹簧振子在上止点释放,经过时间t=2s到达最低点,求振子的速度。
§12章机械能和内能复习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学生已经了解了机械功、分子运动的概念,本章提出了机械能.内能、热量等概念,并对动能势能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能量之间的转化进行了研究,是学生对前面力学和热学的学习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框架。
机械能知识是机械功知识的延伸,是对前面知识的提高和深化。
内能是学生在学过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能、机械能知识的基础上,从分子理论出发,运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了解改变内能的方式。
它是一个中要的热学概念,为今后学习热学起铺垫作用。
二、学情分析本节复习内容分为三部分,一部分为“机械能”,另一部分为“内能”,最后是“能量的转化”。
学生基本掌握能量的概念,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物质的比热容,但设计探究影响机械能大小的因素,热量的计算是复习的重点难点。
要突破难点,必须充实相关的练习,加上教师点拨、同伴互助,方可水到渠成。
三、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1)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和内能间的相互转化。
(2)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4)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5)了解热量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学讨论,回顾本章知识点。
(2)组织学生通过分析、练习、讨论,掌握机械能、内能的概念和能量间的相互转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感受各种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2)能用能量转化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四.复习重点、难点复习重点:能量的概念,相互转化、转移,热量的计算。
复习难点:影响机械能大小的因素,热量的计算五、复习策略及教法设计针对复习内容的特点决定以“自学--探究-讨论-训练”为教学模式,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
在探讨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
机械能和内能总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他们的转化以及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
2.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4.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了解热量的概念。
自主复习
合作探究
考点一:动能与势能及其转化
1.(2013常州)2013年2月15日,一颗数十吨的陨石被地球俘获,在加速下落的过程中,陨石与大气剧烈摩擦,迅速升温,猛烈燃烧。
则陨石在下落过程中其能量转化过程是()
A重力势能--动能--内能 B动能--重力势能--内能
C重力势能--内能--动能 D内能--重力势能--动能
2.(2012常州)把上紧发条的玩具车放置在桌面上,玩具车由静止开始加速跑动,此过程中() A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B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减小
C弹性势能增大,动能增大 D弹性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3.(2014扬州)两相同小球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
该实验是探究动能与的关系,通过比较比较动能的大小,木块受到最终静止。
考点2:内能
4.(2014无锡)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的冰没有内能B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物体内能减少,一定对外做功。
5.(2014南京)在点火爆炸实验中,点燃盒内酒精,盒盖被打出去,这是因为酒精燃烧
产生的燃气对外,燃气的能转化为盒盖的能,这与四冲程汽
油机的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考点3:热机
6.(2014扬州)关于热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技术改进,热机效率可达到100%。
B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热机常用水作为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沸点高。
D火箭发动机属于热机。
7..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某一冲程示意图,该图表示的是什么冲程()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考点4:比热容、热值
8.(2014徐州)把常温下装满水的玻璃杯与一个空玻璃杯同时放入冰箱冷藏室中,过一会了, 发现空玻璃杯比装水的玻璃杯要冷的多,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水的( )
A 凝固点低
B 凝固点高
C 比热容大
D 比热容小
9.(2014常州)阿根廷科学家设计了一款“牛屁收集器”,在牛背上装有一个塑料袋,通过导管收集牛体内排放出的气体,从一头成年牛平均每天排放出的气体中可提取0.21Kg 甲烷,这些甲烷完全燃烧放出多少热量?如果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可使多少Kg 的水从20℃升高到70℃?(甲烷的热值为5.6×107J/㎏,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
当堂测试
1.(2014镇江)“好奇号”探测器在接近火星降落的初始阶段,“好奇号”加速下降, 此时势能 动能 (填增大或减小)。
2如图,单摆在竖直平面内左右摆动,滚摆在竖直平面内上下往复运动,逐渐降低,请回答:
(1)两个实验说明同一个问题: 。
(2)滚摆上升到顶端时, 能最大, 能最小。
(3)若不计摩擦阻力,滚摆在下落的过程中, 能保持不变。
3.(2013淮安南通)滑雪运动员从山顶加速下滑的过程中,他的( )
A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
B .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
C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
D .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
4.2014(宿迁)关于功和能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相同时间内,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 物体的机械能越多,物体的内能就越多
C 在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5.(2014南京)下表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 •℃)]: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B .100g 水的比热容是50g 水的比热容的两倍 C .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 D.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主要是
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6.(2014苏州)燃气灶烧开水时,把质量为2㎏、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共燃烧了0.02m 3的天然气(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
天然气的热值为8.4×107J/m 3,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
求:1、水吸收的热量
2、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燃气灶烧水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