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粤教版初中化学第四章单元测试
- 格式:docx
- 大小:52.33 KB
- 文档页数:8
新课标、新理念第四章生命之源-水单元试卷九年级化学课练班级_______ 座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分。
1-10小题各1分;11-20小题各2分)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地球表面积约有3/4被水覆盖着B在地层里、大气中都含有大量的水C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D地球上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2.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A空气B液态氧 C水 D金属汞3.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改变的是()A物质的种类B分子的数目 C元素的种类 D原子的数目4.海水中含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A.H B.O C.Na D.Cl5.下列工业、农业、生活用水方式不宜提倡的是()A园林喷灌 B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C口杯接水刷牙 D不间断地边注水边洗衣6.下列关于水的组成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是氢、氧元素组成的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C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D水是混合物7.下列各选项中,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A.O2 B.Cl- C.2H D.Fe8.下列物质中,所含氯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A.KClO3 B.KCl C.Cl2D.ClO29.有关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正极产生可燃烧的气体 B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正极产生气体体积的2倍C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两极产生的气体都比空气轻10.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Mg+O2点燃 MgO2 B.2H2O2 MnO2 2H2O+O2C.2KClO3 == 2KCl+3O2↑ D.2HgO △ 2Hg+O2↑11.某水域中鱼类大量死亡,调查得到可能的结论如下:⑴居民向该水域排放含磷洗涤剂;⑵有大量的运输船在水里航行;⑶水域中有适量的水草;⑷上游化工厂向水域排放废水;⑸鱼类把水中的氧气消耗光了;⑹鱼呼吸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⑺水域沿岸的农民种植作物时施用了大量化肥和农药。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测试题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2.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Ο”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3.石英钟、电子表使用石英晶体代替传统钟表中的摆和游丝,提高了钟表计时的精确度。
已知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02),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2 B .+3 C .+4 D .+66.有关于Na 2O 2、MnO 2、O 2、H 2O 2四种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含有两个氧原子 B .都含有一个氧分子 C .都含有氧元素D .都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5.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 )A.物质种类B.分子的种类C.分子的数目D.原子的种类 6.在某化学反应 2XY + Y 2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Z 中,Z 物质的化学式为( ) A.XY 2 B.X 2Y C.X 2Y 2 D.X 3Y 27.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 水 + 二氧化碳 −−−→光叶绿素淀粉 + 氧气, 生成物淀粉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C 、H 、OB.C 、HC.C 、OD.O 、H8、已知反应A+B=C+D ,且A 与B 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4:3,若反应后生成C和D共2.8g ,则消耗的反应物B 的质量为( )g A 1.6 g B 1.2 g C 0.3 g D 0.9 g9、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文字表达式为:磷 + 氧气→五氧化二磷 据此,有下列说法:①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②生成物是氧化物 ③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④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各类都不变 ⑤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正确的一组是()A ①②③⑤B ①②④⑤C ①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10.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 + O2点燃 CO2↑ B.4Fe + 3O2点燃 2Fe2O3C.2Mg + O2点燃 2MgO D.2P + O点燃 P2O511.a b克二氧化锰混合, c克残余物, 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 (a-c)克B. (a + b-c)克C. (a-b + c)克D. (a-b-c)克12.在反应 2Mg+O2点燃2MgO中,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是()A.2:1:2B.48:32:80C.24:32:40D.24:32:5613.化学方程式2H2+O2点燃2H2O的正确意义是()A.氢原子和氧原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分子B.2份质量的氢气和1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份质量的水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D.氢元素和氧元素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元素14.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了()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停运动 D.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15.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A.过氧化氢(H2O2) B.二氧化锰(MnO2) C.二氧化碳(CO2) D.空气16.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D.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17.用右图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河水,下面对该净水器分析正确的是A.能杀菌消毒 B.能把硬水变为软水C.能得到纯净水 D.活性炭主要起吸附杂质的作用18.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A.水分子运动速度快,撞开壶盖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隔增大,体积膨胀D.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后粒子数目增多19.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
绝密★启用前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章检测试卷(附答案)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 .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改变C .该反应可能为 2H 2 + O 22H 2O D .该反应的生成物为两种2.一瓶无色透明的液体,经分析只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有关这瓶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可能是混合物 ②一定是氧化物 ③可能是化合物④一定含氢分子 ⑤可能是单质 ⑥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有氧气产生A .①②③⑥B .①③④⑥C .①②③D .①③⑥3.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震后灾区人民须将河水净化成生活用水,常见的净水操作有①过滤、②加明矾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
应选用的净化循序为( ) A 、①②③④ B 、 ②④①③ C 、 ②①④ D 、 ①③④ 4.5.。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合理开采地下水资源B 、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C 、推广使用节水型器具D 、加强对水资源的综合性统筹规划 6.下列图像中,不能正确反映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电解水B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D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7.下图为某一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 是化合物,Z 、W 是氧化物B .该反应中反应物X 、Y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3C .X 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0%D .点燃X 前,要先检验其纯度,以防止爆炸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离子都是带电的原子B .质量守恒定律可以解释一切物质的变化C .C 、H 2、CO 都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氧化铁发生置换反应D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改变9.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明矾具有一定的净水能力B .将河水经过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等净化处理后,所得的水是纯水C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发生了物理变化D .在活性炭净水器里,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和过滤水中杂质10.尿素[CO (NH 2)2]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A 、B 、C 、D 四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B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 .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D .反应中A 、B 物质的质量比为17:2211.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是我县濒胡公园的生动写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春天的公园花香四溢,沁人心脾,说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 .将赤东湖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C .用肥皂水不可以区分公园人工湖内的水是硬水和软水D .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功能,部分工业污水可直接向人工湖内排放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镁铝合金mg 和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0.1g H 2,则m 可能是1B. 要使SO 2、SO 3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则SO 2与SO 3的分子个数比2:3C. 将质量分数为20%的KNO 3溶液90g 配制成40%的溶液,需加入45gKNO 3固体D. 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质量为120g,将其高温煅烧至碳酸钙完全分解,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g 。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4.3 质量守恒定律同步测试题(新版)粤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4.3 质量守恒定律同步测试题(新版)粤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4.3 质量守恒定律同步测试题(新版)粤教版的全部内容。
4。
3质量守恒定律一、单选题1。
有两份质量相等的碳,其中一份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ag的二氧化碳;另外一份碳先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再将生成的一氧化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bg 的二氧化碳,则a和b的关系是()A。
a<b B。
a >b C. a= b D. 无法确定2。
根据反应3NO2 + H2O → 2HNO3 + X,推断X的化学式为()A。
N2B. NOC。
N2O3D. N2O53。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X Y Z W反应前的质量/g103900反应后的质量/g 3。
23待测3.2A。
W可能是单质B。
Y可能是催化剂 C.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 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
4g4。
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加热,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NaOHNH4Cl NaClH2O X反应前质量/g 8.010.7000反应后质量/g 0011。
73。
6a①表中a的值为2.8②X不一定是化合物③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④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⑤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⑥X中一定含氢、氮元素,其质量比为2:7⑦X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82。
第四章:生命之源——水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2009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
下列认识和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B)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D)淡水资源丰富,所以淡水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2.“人离不开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在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不能加入或通入的物质是()A.明矾B.漂白粉C.臭氧D.硫酸铜3.下列各项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无关..的是()A.吸附B.沉降C.电解D.消毒4.化学符号“N”除表示氮元素外,还能表示( )A、氮原子B、氮分子C、氮离子D、氮气5. 下列化合物中,铁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是()A . FeOB . Fe2O3 C. Fe3O4 D.FeS6.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不发生变化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变化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发生变化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一定不发生变7.下列硫的单质和化合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S B.SO2 C.H2S D.H2SO48.下列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9.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现象是()A.煤炭燃烧后变成煤灰B.红磷燃烧后生成的白烟的质量大于燃烧前红磷的质量C.汽油瓶的塞子没有拧紧,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了D.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了10.关于化学方程式2H2+O2点燃2H2O的读法中,正确的是( )A、氢分子加上氧分子点燃等于水分子B、氢气加氧气点燃等于水C、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D、每两个氢气和一个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两个水11.下列实验装置不能用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是()12.孔雀石俗称铜绿,主要成份是碱式碳酸铜,其化学式为Cu2(OH)x CO3,其中铜显+2价,则x的值为()A.1B.2C.3D.413.下列物质中,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A.(NH4)2SO4 B.NH4HCO3 C.NH3.H2O D.CO(NH2)214.下图中四位同学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A.点燃=====+2OC2CO B. 点燃=====+22OCO22COC.点燃=====+222OH OH22 D. 点燃=====+242OCH OHCO222+A B C DCuSO4溶液NaOH溶液315.新型净水剂铁酸钠)(42FeONa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A.+2 B.+3 C.+5 D.+6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6.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粤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生命之源水单元测试(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1.依据化学方程式不能取得的信息是〔〕A. 该反响的反响物和生成物B. 各反响物和生成物的微粒个数关系C. 化学反响的快慢D. 反响发作的条件2.O2和Cl2都是生动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甲烷反响,氧气和甲烷充沛反响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断氯气和甲烷充沛反响后的生成物是〔〕A. C和HClB. CH2Cl2和HClC. CCl4和HClD. CCl4和H23.修建〝娄新高速〞公路是我市〝十一五〞时期的严重树立项目,在修建公路的土石方爆破中要用到黑火药,黑火药爆炸时反响如下:S+2KNO3+3C =K2S+X+3CO2。
其中X的化学式为〔〕A. N2B. NO2C. NOD. N2O4.如图是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作化学反响的微观表示图:由图可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①该反响属于化合反响②生成物能够是氧化物③反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④反响前后分子和原子种类都不变⑤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A. ①②③⑤B. ①②④⑤C. ①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5.以下两幅微观表示图提醒了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
相关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两幅图表示的化学反响类型相反B.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C. 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D. 反响前后原子的种类发作变化6.区别以下各组物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选项是( )物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A 空气和氢气燃着的木条B 葡萄糖和绵白糖灼烧看颜色C 氧气和二氧化碳通入廓清石灰水D 硬水和软水肥皂水A. AB. BC. CD. D7.以下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选项是〔〕A. Mg + O2MgOB. 4Fe + 3O22Fe2O3C. 2HgO△2Hg + O2↑D. Cu+2HCl═CuCl2+2H2↑8.化学方程式是世界通用的化学言语,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A. Mg+O2MgO2B. 2KClO32KCl+O2↑C. 2NaOH+SO2→Na2SO4+H2OD. BaCl2+Na2CO3→BaCO3↓+2NaCl9.化学方程式aC2H2+bO2cH2O+dCO2配平后a、b、c、d之和为〔〕A. 15B. 14C. 13D. 1010.以下做法可以维护水资源的是〔〕A. 生活渣滓深埋地下B. 用喷灌方式浇灌农田C. 运用含磷洗衣粉D. 用化肥替代农家肥11.一定条件下,以下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响一段时间,测得反响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X Y Z W反响前质量/g 10 2.2 16.2 0.9反响后质量/g a 4.4 8.1 1.8依据上表信息判别,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X、Z是反响物,Y、W是生成物B. a=15C. 反响中Y、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D. Z为化合物12.河水污染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步骤Ⅰ可出去难溶性杂质B. 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 步骤Ⅲ可杀菌、消毒D. 污染后的水是纯真物二、填空题13.写出配平以下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 C2H2+________O2________CO2+________H2O②________ Al+________O2________Al2O3.14.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污染物,有毒.金属加工废切削液中常含此物质,人们常用以下方法来处置:第一步:NaNO2+NH4Cl=NH4NO2+NaCl 第二步:NH4NO2X↑+2H2O,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5. 请回答有关电解水的效果〔1〕右图为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假设用VA和VB区分表示试管A和试管B中生成气体的体积,那么VA:VB约等于________ 。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四章综合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16 Cl 35.5 K 39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单一操作净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是( ) A .吸附B .沉淀C .过滤D .蒸馏2.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活中软化硬水的常用方法是煮沸B .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所以不必节约用水C .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D .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2:1 3.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B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 .水分子很小,在化学变化中不可以再分D .电解水实验中,得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1:24.浑浊的海水经如图净水器处理后,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消灭了水中的细菌B .所得的水一定是软水C .有减少海水的异味D .能得到纯净水5.纯净物M 在密闭容器中微热就分解为3NH 、2H O 和2CO ,根据这一实验事实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M 由四种元素组成 B .M 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C .M 中有氨气D .M 可能是碳酸氢钠6.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B .镁条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大C .酒精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D .纸燃烧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7.在化学反应22C+O CO 点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B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C .反应前后元素的数目不变D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22Mg+O MgO点燃B .32KClO KCl+OC .2525P+O P OD .22222H O O 2H 通电9.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2224Ag+2H S+O 2X+2H O ,则X 的化学式为( ) A .SB .2SOC .2Ag SD .3SO10.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元素化合价 ⑥原子质量 ⑦物质的总质量 ⑧元素种类 A .①②⑥⑦B .①⑥⑦⑧C .①②D .⑦⑧11.实验室用天平准确称量11.6g 的食盐(1 g 以下用游码),发现称量时“左物右码”颠倒了,则实际称得的食盐的质量为( ) A .11.6gB .10.0 gC .10.4 gD .9.6 g12.丙烷 38C H 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粤教版初三上册化学第四章生命之源水单元检测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2CO+O22CO2”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A.若56gCO参加反应,则消耗O2的质量一定是32gB.若16gO2参加反应,则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44gC.若有10gCO2生成,则消耗的CO 和O2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gD.若5gCO与2gO2混合点燃,则生成的CO2的质量一定是7g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依照质量守恒定律,1L氢气与1L氧气反应能生成2L水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大于铁丝的质量,因此该反应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1克硫粉和2克氧气反应可生成3克二氧化硫D.蜡烛完全燃烧后,尽管蜡烛没有了,但生成了新物质,因此满足质量守恒定律3.区分硬水与软水最简便的物质是()A.石灰水B.食盐C.肥皂D.猪油4.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常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绿色食品”、“白色污染”、“赤潮”要紧都不是在说颜色B.生活污水、农药和难分解的有机物等会造成水体污染C.“酸能够除锈”、“洗涤剂能够去油”差不多上发生了化学变化D.许多合金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5.依据下图所示,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是2:1B.A试管中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C.B试管中移近火焰发出爆鸣声D.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6.如图是过滤操作图,该图存在的错误是()A.漏斗下端管口处于烧杯中间B.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边C.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D.滤液烧杯紧靠在玻璃棒上7.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A.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C.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8.为了测定某硫酸钙晶体CaSO4•XH2O中的x值,做下列实验:将含结晶水的硫酸钙晶体放在坩埚中加热至不再含结晶水:CaSO4•XH2O Ca依照测得数据,得x值为()A.1B.2C.3D.5二、填空题9.磷在氧气中燃烧那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其中P,O2 ,P2O5之间的质量比是________.若参加反应的P的质量为12.4g,则生成的P2O5的质量为________;若生成的P2O5的质量为142g,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10.2.4gH2和CO的混合气体与15gO2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在冷却至室温,测得容器中混合气体的质量为8.4g,若反应后氧气有剩余,在原混合气体中H2的质量为________,反应后新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为________ .11.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续进展,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请回答:(1)水体污染的来源要紧有有________ ;(2)生活中你节约用水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 .12.某同学对浑浊的河水进行过滤时,发觉滤液仍浑浊,分析可能的缘故(至少答两点)________;________.13.化学让水更洁净①生活污水截流处理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采纳的净水方法有________(写出一种).②图2是从海水中猎取淡水的一种装置,请从能源角度指出其优点:_____ ___.三、解答题14.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华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九年级粤教版初中化学第四章单元测试生命之源―水1.对在水的电解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正极产生氢气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大C.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8D.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比为1∶2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电解水实验及实验现象这两个知识点,解决本题的关键:①要注意实验现象是你通过感觉器官能够感知出来的,而不是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②要注意与实验事实相符合。
答案:D2.用两根玻璃棒分别在浓氨水和浓盐酸中蘸一下,然后将这两根玻璃棒靠近(不要接触,如图4-16),可观察到产生大量白烟。
这种白烟是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化合生成的微小的氯化铵晶体。
请完成:图4-16(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这个实验你能获得的信息是(任写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通过题目给予信息:已知反应物是氨气、氯化氢,生成物是氯化铵,依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不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所学知识依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关于分子、物质及有关化学反应的多条信息。
答案:(1)NH+HCl====NHCl43(2)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浓盐酸,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发生了改变等3.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许多材料达到纳米(1-9米)级的大小时,纳米=10会产生许多让你料想不到的、奇特的光、电、磁、热、力和化学等方面的性质。
如:将金属制成纳米粉末后就变成了黑色,且不导电,机械强度也大幅度提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纳米碳虽然质地柔软,但强度却很大B.纳米氧化锌能吸收电磁波C.金黄色的金粉应该属于纳米材料D.在空气中能自燃的铁粉应该属于纳米材料思路解析:根据题目信息:纳米材料“会产生许多让你料想不到的奇特的光、电、磁、热、力和化学等方面的性质。
第四章测试(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4分,共36分)1.(2014,某某某某葛店中学12月调考)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B.50mL水和50 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C.在100 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 g过氧化氢和70 g水2.(2013,某某某某,改编)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
由此判断,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A.氯化物 B.硫化物 C.氢化物 D.硫、氢和氧3.(2013,某某)精美的雕花玻璃可以通过氢氟酸(HF)对玻璃的腐蚀作用制成.氢氟酸与玻璃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4HF═X↑+2H2O,则X的化学式为()A.F2 B.O2 C.SiH4 D.SiF44.现将2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反应,20gA完全反应后生成16gC和9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A.1:1 B.2:1 C.4:1 D.5:15.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4-1(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4-1A.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B.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C.图中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6.(2014,某某某某九中期中)通电分解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电极上有气泡产生,两支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B.有氢气和氧气生成,且体积比约为2:1C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的气体能够燃烧D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7.(2014,某某某某永和期中)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 .雨水是天然蒸馏水,所以是纯净物C .水能溶解许多物质,因此自然界几乎不存在纯净水D .因为硬水中溶解有许多的“钙”,因而饮用硬水可以给人体补钙8.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P+O 2====P 2O 5B .2H 2O=2H 2↑+O 2↑C. 2KMnO 4==== K 2MnO 4+MnO 2+O 2↑ D .S+O 2===== SO 39.(2014某某呼和浩特敬业学校二次月考)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4-1:表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与丙变化的质量之比为17︰8B.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 反应后甲的质量为8gD. 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3分)10.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填空。
九年级粤教版初中化学第四章单元测试
生命之源一水
1.对在水的电解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正极产生氢气
B.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大
C. 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 : 8
D. 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比为 1 : 2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电解水实验及实验现象这两个知识点,解决本题的关键:①要注意实验现象是你通过感觉器官能够感知出来
的,而不是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②要注意与实验事实相符合。
答案:D
2•用两根玻璃棒分别在浓氨水和浓盐酸中蘸一下,然后将这两根玻璃棒靠近(不要接触,如图4-16),可观察到产生大量白烟。
这种白烟是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化合生成的微小的氯化铵晶体。
请完成:
图4-16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从这个实验你能获得的信息是(任写两点)
思路解析:通过题目给予信息:已知反应物是氨气、氯化氢,生成物是氯化铵,依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不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所学知识依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关于分子、物质及有关化学反应的多条信息。
答案:(1)NH 3+HCl====NH 4Cl (2)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浓盐酸,浓氨
水具有挥发性,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发生了改变等
3. 纳米材料被誉为21 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许多材料达到纳米(1 纳
米=10-9米)级的大小时,会产生许多让你料想不到的、奇特的光、电、
磁、热、力和化学等方面的性质。
如:将金属制成纳米粉末后就变成了
黑色,且不导电,机械强度也大幅度提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纳米碳虽然质地柔软,但强度却很大
B. 纳米氧化锌能吸收电磁波
C. 金黄色的金粉应该属于纳米材料
D. 在空气中能自燃的铁粉应该属于纳米材料
思路解析:根据题目信息:纳米材料“会产生许多让你料想不到的奇特的光、电、磁、热、力和化学等方面的性质。
如:将金属制成纳米粉末后就变成了黑色,且不导电,机械强度也大幅度提高”。
要充分运用这些新知识去对各选项进行审查,从中找到符合题意的选项。
选项A属于纳米材料力”方面的奇特性质,选项
B属于磁”方面的奇特性质,选项D属于热”和化学”方面的奇特性
质,它们的说法都正确。
普通的金粉显金黄色,把金制成纳
米粉末后应为黑色,故选项C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C
4. (2010江苏南京中考)科学家发现,细胞膜中存在着某种只允许水分
子出入的通道一一水通道。
图4-17是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
者彼得阿格雷公布的世界上第一张水通道蛋白的示意图。
水通道
图4-17
(1) 图示水通道中的每个“”表示: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
(2) 根据示意图,由于水通道中间的正电荷对H+离子有作用,所
以H+离子不能通过该水通道。
思路解析:本题为图示信息给予题,该题以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彼得阿格雷公布的世界上第一张水通道蛋白的示意图,创设了新的问题情景,问题比较开放,考查学生对分子、原子、离子等知识的理解情况以及对新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分率只有63.6%,区分度较好。
由于题目新颖,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的真实水平,强调要培养自学迁移能力。
答案:(1)①水分子②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⑵排斥
5. 澄清石灰水长期敞口放在空气中会变浑浊,这是因为空气中含有()
A. 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 —氧化碳
思路解析:主要考查了空气的成分以及二氧化碳的鉴别方法。
在空气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它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是二氧化碳的特性。
答案:B
6. 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
为防止水体
污染,下列措施中可以采用的是() ①控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生活污水先净化后排放③禁止使用化肥、农药④工厂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的污染与防治问题,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的随意排放,以及农业上滥用农药和化肥都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因此,我们应该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生活污水先净化后排放,处理工业“三废”。
答案:B
7. 不能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的事实是()
A. 炒脆的瓜子放一段时间后变软
B .夏天打开电冰箱看到有白雾产生
C. 夏天在室内放一杯冰水,发现杯壁上出现小水珠
D. 澄清的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色物质思路解析:A 、B、C 选项都能证明空气中含有少量的水蒸气,而D 项中澄清的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色物质,是因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答案:D
8.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水、氢气
B.铁、氧气
C.氯化钠、铜
D.氯化钠、水
思路解析:由于金属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B 中有铁、C 中有铜是错的;由于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所以D 也是错的。
答案:A
9•葡萄糖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其化学式为C6H12O6,下列有关葡萄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葡萄糖属于有机物
B. 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C. 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 : 2 : 1
D. 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思路解析: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為):(1 X2) : (16 為)=6 : 1 :8,故C 错。
答案:C
10.大蒜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同时又有药用的价值。
大蒜中大
蒜新素的化学式为C6H10S2,它由 ___________ 中元素组成,分子中
思路解析:从大蒜新素的化学式可以看出,大蒜新素中含有三种 兀系。
答案:三3 : 1 11物质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钙CaOHB •硫酸HSO 4
C.三氧化硫SO s
D.硝酸铵NH 3NO 3
思路解析:书写化学式时要正确书写原子团,D 项中铵根离子为 NH 「而不是NH s ;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A 项中 2 - - 1 1 _2 CaHO ,正确化学式为 Ca (OH )2,B 项中HSO 4,正确化学式为 H 2SO 4O
答案:C
12.由A 、B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A 与B 的质量比为3 : 1,A 与
B 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12 : 1,贝惟表示此化合物化学式的是 ()
A.AB
B.AB 3
C.AB 4
D.A 2B
答案:C
13.在实验室里,把点燃的镁带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可以看到镁带继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氧化镁)和一种黑色 固体(炭黑),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该实验回答:
(1) 金属镁着火时能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2)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只与氧气发生反应吗?
碳、 硫的原子个数比为
思路解析:
化合物的化学式中, A 与B 的原子个数比为
12 1
(3) 是不是一切物质燃烧都要在空气(或氧气)中才能进行呢?
思路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了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分析题意知:
镁不仅能在空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说明二氧化碳虽然对一般燃烧来说不助燃,但能支持像镁这样的特殊物质的燃烧,从而得出燃烧不一定非要氧气参加的结论。
答案:2Mg+CO2」^ 2MgO+C
(1)不能⑵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还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⑶不是14•图4-18是市售某品牌牙膏包装盒的部分说明。
其主要活性成分单氟钠(Na z PO s F)是牙膏的常用添加剂,实验表明牙膏中单氟磷酸钠的质量分数达到0.76%—0.80%时,防龋齿的效果较好。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面两位)
4-18
(1) 求单氟磷酸钠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
(2) 通过计算判断,该牙膏是否有较好的防龋齿效果。
思路解析:本题以生活日用品为背景,通过问题巧妙地考查物质的纯度
计算。
首先根据单氟磷酸钠的化学式可求出其中氟元素的
质量分数,然后利用牙膏中氟元素的质量计算出Na2PO3F的质量,进而求得牙膏中Na z PQF的质量分数(即纯度)。
计算过程中应注意单位的转换及对计算结果的要求。
答案:解:(1)w(F)二匹X1OO%=13.19%
144
(2)m(Na2PO3F)=114 >10-3g"3.19%=0.864g
w(Na2PO3F)=°^864X I00%=0.79%(介于0.76%~0.80%之间)110g 故该牙膏有较好的防龋齿效果。
答:氟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19%,该牙膏有较好的防龋齿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