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章 现代生活与化学》知识点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94.22 KB
- 文档页数:3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汇总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
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
Cu2(OH)2CO3—6、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空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水)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
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中考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知识点1.1社会生活与化学一、化学课的学习内容1、生活中的化学知识2、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3、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4、科学探究的方法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相关连接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1.2化学实验室之旅一、参观实验室1、了解化学实验室规则2、固体和液体化学药品的摆放规律:按物质的类别进行摆放。
3、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2)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3)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a)先调整零点(b)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c)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d)砝码用镊子夹取。
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e)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
砝码放回砝码盒。
(4)加热器皿--酒精灯(a)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九年级化学粤教版知识点归纳总结在九年级化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有关化学知识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我在这里对九年级化学粤教版的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一、物质的内部结构1. 原子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绕原子核运动。
2.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只包含一种原子的物质,而化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元素化合而成的物质。
3. 分子结构:化合物的分子由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形成,包括共价键和离子键。
二、物质的性质1. 溶解度:物质在特定温度下在水中的溶解程度,涉及饱和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等概念。
2. 密度: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比,可以根据密度求解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
3. 燃烧性:物质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的性质,包括可燃物质和不可燃物质的区别。
三、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包括化学方程式、反应物和生成物等基本概念。
2. 反应类型: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等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
3. 反应的判断:通过观察物质的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方法来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
四、酸碱中和与盐的反应1. 酸和碱的性质:酸有酸味、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等性质,碱有碱味、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等性质。
2.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产生中和反应。
3. 盐的性质与应用:盐不具有酸碱性质,广泛应用于食用、工业、农业等领域。
五、金属与非金属1. 金属的性质: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韧性等特点。
2. 非金属的性质:非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差,常见的非金属有氧气、氮气、碳等。
3.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发生反应,形成不同的化合物。
六、有机化合物1.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以及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 烃的分类:根据化合物中碳原子的结构和方式进行分类,包括烷烃、烯烃、炔烃等。
3. 有机化合物的应用:有机化合物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燃料、溶剂、润滑剂等。
第九章现代生活与化学9.1 有机物的常识一、有机物的特征1.化合物的分类(1)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及少量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2)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大多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甲烷、乙醇等。
2.有机物的特征(1)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
(2)多数有机物受热易分解,且容易燃烧。
(3)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此外,有机物一般还含有氢元素,并可能含有氧、氮、氯和硫等元素。
(4)绝大多数有机物是非导电体,熔点和沸点较低。
二、几种简单有机物1.甲烷(CH4)——最简单的有机物(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不溶于水。
(2)化学性质—可燃性甲烷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CO2+2H2O 。
2.乙醇(C2H5OH)——俗称: 酒精(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
(2)化学性质—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2H5OH+3O22CO2+3H2O 。
(3)工业酒精中常含有少量的甲醇(CH3OH),甲醇是一种无色易燃的液体,有毒。
3.乙酸(CH3COOH)——俗称: 醋酸(1)纯乙酸是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具有强腐蚀性。
(2)用途:生产醋酸纤维、喷漆、香料、染料和医药等的重要原料。
9.2 化学合成材料一、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1.常见的合成材料: 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
2.合成高分子化合物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制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3.常见有机合成材料的性质(1)塑料①热塑性:加热时软化,冷却后硬化,加热后又可以软化(如聚乙烯塑料)。
②热固性:一经加工成型,受热也不再软化(如酚醛塑料)。
(2)合成橡胶①橡胶可以分成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
②合成橡胶的弹性、绝缘性、耐磨性等性能比天然橡胶优越,广泛用于轮胎和制鞋工业等。
(3)①合成纤维优点: 耐磨、耐腐蚀、不缩水,用它做的衣服,不易褶皱,结实耐穿。
《第九章现代生活与化学》知识梳理一、有机物的常识1.有机化合物是指,简称,如:、、等。
无机化合物是指,简称,如:、、等。
注意:有少数含有碳的化合物(如CO、CO2及碳酸盐),它们的和跟无机物相似,所以把它们归属于无机物。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及俗称或学名:(1)酒精(学名:)(2)甲烷(存在于、、、等物质中)(3)醋酸(俗称:)(4)甲醇。
3.有机物的特征:(1)多数有机物溶于水,但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2)多数有机物易分解,且容易燃烧;(3)有机物都含有元素;此外,有机物一般还含有元素,并含有氧、氮、氯和硫等元素;(4)绝大多数有机物是体,熔点和沸点较。
4.写出酒精、甲烷、甲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5.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甲烷的密度比空气,溶于水。
乙醇是无色有特殊味的液体。
工业酒精中含有少量的甲醇,甲醇,饮后会使人失明,甚至死亡。
食醋的主要成分是。
食醋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成色,使无色酚酞溶液变成色。
二、有机高分子材料及新材料1.三大合成材料是指、、。
2.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它是由许多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有机物聚合形成的化合物。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如增塑剂、抗氧化剂、稳定剂、着色剂、润滑剂和填充剂等。
塑料可根据受热后的变化,可分为和。
塑料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
聚乙烯塑料和聚丙烯塑料毒,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塑料毒。
3.合成橡胶是利用低分子物质合成的一类特强的化合物。
与天然橡胶相比,、、等性能优越。
4.合成纤维是用某些低分子物质经化学反应合成的化合物,其优点有、,缺点是、比较差。
5.鉴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合成纤维的方法是:。
6.白色污染防治措施:、、。
7.生活中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有、、等。
复合材料是将一种增强材料合理地在另一种材料中,可使各材料的优点互补,缺点相消,从而制造出具有特殊优异性能的材料。
常见复合材料有、、。
1nm= m.三、化学能的利用1.社会常用的能源主要是,此外还有、、、等。
不同形式的能量可相互转化,如化学能可转化为其他能量:、、等。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1.1社会生活与化学一、化学课的学习内容1、生活中的化学知识2、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3、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4、科学探究的方法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相关连接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1.2化学实验室之旅一、参观实验室1、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锥形瓶、烧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2)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3)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a)先调整零点(b)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c)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d)砝码用镊子夹取。
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e)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
砝码放回砝码盒。
(4)加热器皿--酒精灯(a)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知识点1.1社会生活与化学一、化学课的学习内容1、生活中的化学知识2、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3、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4、科学探究的方法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相关连接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1.2化学实验室之旅一、参观实验室1、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锥形瓶、烧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2)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3)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a)先调整零点(b)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c)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d)砝码用镊子夹取。
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e)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
砝码放回砝码盒。
(4)加热器皿--酒精灯(a)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有机合成材料
一、有机化合物
是否含有碳元素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不包括CO、CO2和Na2CO3、CaCO3等碳酸盐)
1、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C2H5OH(乙醇,俗名:酒精)、
CH3COOH(乙酸,俗名:醋酸)、C6H12O6(葡萄糖)、蔗糖、蛋白质、淀粉等
2、有机物数目庞大的原因: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有机物有机小分子如:CH
4、C2H5OH 、CH3COOH、C6H12O6等(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如:蛋白质、淀粉等
二、有机合成材料
1、有机高分子材料
(1)分类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棉花、羊毛、蚕丝、天然橡胶等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
(三大合成材料)合成纤维:涤纶(的确良)、锦纶(尼龙)、晴纶
合成橡胶
(2)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链状结构热塑性如:聚乙烯塑料(聚合物)
网状结构热固性如:电木
(3)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烯塑料。
(4)鉴别羊毛线和合成纤维线:
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线,不易断的为合成纤维线;
化学方法:点燃,产生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线;无气味,易结球的为合成纤维线。
2、“白色污染”及环境保护
(1)危害:①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②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
③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2)解决途径
①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②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④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3)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碍
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一、蛋白质
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
2、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
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氧化
4、人体蛋白质代谢
摄入胃肠道尿素+CO2+H2O,放出热量
蛋白质人体氨基酸
合成
水解 人体所需各种蛋白质
5、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 2+)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O 2和CO 2的载体
血红蛋白+ O 2 氧合血红蛋白 CO 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 结合能力比与O 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 、尼古丁、焦油等
(2)酶: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淀粉酶 麦芽糖酶
例 :淀粉(能使碘变蓝) 麦芽糖 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变质的因素 物理:高温、紫外线等
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 2+、Hg 2+、Cu 2+、Ag +等)等 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二、糖类 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
1、组成: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
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2、常见的糖
(1)淀粉(C 6H 10O 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
如稻、麦、马铃薯等。
酶
(C 6H 10O 5)n C 6H 12O 6 血糖 淀粉(肌肉和肝脏中)
水
(2)葡萄糖C 6H 12O 6 ( 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呼吸作用:C 6H 12O 6+6O 2 6CO 2+6H 2O 15.6KJ/g 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
光合作用:6CO 2+6H 2O C 6H 12O 6+6O 2
(3)蔗糖C 12H 22O 11: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三、油脂
1、分类 植物油脂:油 动物油脂:脂肪
2、功能:提供大量能量 39.3KJ/g 每日摄入50g-60g
3、脂肪: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糖类和脂肪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热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的体温提供能量。
四、维生素 多数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
1、存在:水果、蔬菜、鱼类等
2、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缺V A :夜盲症 缺V C :坏血症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一、组成人体的元素 50多种
常量元素(11种) 在人体中含量>0.01% O>C>H>N>Ca>P>K>S>Na>Cl>Mg
微量元素 在人体中含量<0.01% Fe 、Zn 、Se 、I 、F 等
二、人体中的常量元素
1、钙 99%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1)成人体内约含钙1.26g ,主要以C a 10(PO 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
(2)来源:奶类、绿色蔬菜、水产品、肉类、豆类
(3)钙 过多:结石、骨骼变粗
酶 酶
过少:青少年佝偻病、发育不良
老年人骨质疏松
(4)补钙产品:钙中钙;葡萄糖酸钙;
2、钠和钾
(1)Na+存在于细胞外液人体内含钠80g—120g
K+ 存在于细胞内液成人每千克含钾约2g
(2)作用: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如血液的pH7.35-7.45)
三、人体中的微量元素必需元素(20多种)Fe、Zn、Se、I、F等
对人体有害的元素Hg、Cr、Pb、Ag、Ba、Al、Cu等
元素对人体的作用摄入量过高、过低对人体的影响
Fe 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氧气的运输缺铁会引起贫血
Zn 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
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Se 有防癌、抗癌作用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
如摄
入量过高,会使人中毒
I(碘)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
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
过量也会
引起甲状腺肿大
F(氟)能防治龋齿缺氟易产生龋齿,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
氟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