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本科微观经济学Lecture 19 2.24.06student
- 格式:ppt
- 大小:156.50 KB
- 文档页数:26
□微观经济学讲稿周惠中版第一章导论:经济学和经济思维“经济”的含义:1、指节省、效率,即以较少的耗费获得较大的效果;2、统称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交换等活动,以及组织这些活动的制度、系统等。
英文“经济”一词economy最早源于古希腊,原意指家计管理。
后来又出现了“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的说法。
“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最早出现于17世纪的法国,指对国家事物的公共管理、政策和经济活动。
19世纪,该说法出现了分歧,有的认为它范围太窄,有的认为它太宽。
19世纪末,“经济学”基本上取代了“政治经济学”。
但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又重提“政治经济学”一词。
现代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是探讨人类社会如何有效率地利用各种资源来满足自己的需求的科学。
具体而言,经济学研究人类在生产、消费、交换和分配中的行为和相互关系。
一、经济理性和资源的相对稀缺性经济学有两个基本假设:人的经济理性和资源的相对稀缺性。
1及时性、和无代价的假定。
二、方法论1.经济模型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是采用经济模型的研究方法。
经济模型就是对经济现实关系的某种主观抽象和概括,用来解释和预测现象的。
经济模型一般都要经过检验才能加以肯定或者否定。
经济模型有两种检验方法:一是直接检验,即检验理论模型的基本假设和描述是否有合理的现实依据。
二是间接检验:即检验经济模型所揭示的规律或论断与实际经验是否相符合。
要注意的是,任何经济理论和模型都只是大致上从某种角度对经济现实进行简化和描述。
因此,某一理论或模型很可能会简化掉持不同观点的理论所特别强调的因素。
这样一来,经济理论和模型的检验常常是很困难的事。
2.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研究有限的资源在某一经济中是如何被配置和使用的,它试图如实地描述经济活动并揭示其客观规律。
它一般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不涉及经济学家的个人价值观念。
规范经济学:回答“应该如何”的问题,往往涉及经济学家个人的价值观念。
微观经济学复旦1. 简介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的行为,以及他们在市场上的相互作用。
复旦大学作为中国顶尖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其微观经济学课程提供了深入理解经济学原理及其应用的知识。
2. 课程内容复旦大学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涵盖了以下主要内容:2.1 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课程将介绍供给和需求曲线的概念,并讨论如何通过价格来决定市场的均衡状态。
学生将了解到价格变动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2.2 供给和生产成本本部分将讨论企业的供给决策以及生产成本的概念。
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来确定企业的产量和利润最大化的策略。
2.3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各个经济主体的数量和相互关系的组合。
本部分将介绍不同的市场结构,如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等,并讨论在不同市场结构下的市场行为。
2.4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本部分将探讨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后果,并讨论政府在市场失灵情况下的角色和政策工具。
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政府干预来纠正市场失灵,并提高市场效率。
2.5 风险与不确定性风险和不确定性是经济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因素。
本部分将介绍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概念,并讨论个体和企业在面临风险和不确定性时的决策策略。
3. 教学方法复旦大学的微观经济学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授课讲解:教师通过详细讲解经济学理论和概念,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实例分析:教师将真实的经济案例引入课堂,通过分析这些案例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经济学原理的应用。
•小组讨论:学生将分成小组,进行经济问题的讨论和分析,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堂练习与作业:教师会提供一些练习题和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应用到实际经济问题中。
4. 课程评估与考核复旦大学的微观经济学课程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平时成绩:包括参与课堂讨论、小组作业、课堂练习等。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理解进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