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复旦大学微观经济学真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06.50 KB
- 文档页数:9
微观经济学练习题一一、判断题1.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量经济问题。
()2.序数效用论分析消费者均衡运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方法。
()3.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倒”需求曲线(价格与需求同向变化)。
()4.市场均衡状态是供给与需求相等的状态。
()5.离原点约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
()6.微观经济学中,生产者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
()7.生产函数为Q = 0.5L0.6K0.5时,厂商处于规模报酬不变的状态。
()8.厂商短期生产的第三阶段是劳动的边际产量(报酬)为负的阶段。
()9.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10.外在不经济会使企业的LAC向上方移动。
()11.面临两条需求曲线的是寡头厂商。
()12.斯威齐模型又被称为“拐折的需求曲线模型”。
()13.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以劳动为例)的需求原则是:VMP = W 。
()14.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也可能是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15.不具有排他性和竞用性的物品叫做公共资源。
()二、单项选择题1.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A.个体经济单位B.社会福利C.利润最大化D.资源稀缺性2.墨盒的价格上升会使打印机的需求:()A.不变B.上升C.下降D.不能确定3.需求曲线右移,表示在同一价格水平下供给()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能确定收入增加的同时,4.以下关于价格管制说法不正确的是:()A.限制价格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B.支持价格总是高于市场均衡价格C.只要价格放开,商品的供给就会增加D.对农产品而言,为防止“谷贱伤农”,可使用支持价格的策略5.商品在消费者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高,则商品的需求弹性()A.越小B.越大C.与之无关D.不确定有无关联6.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会增加销售收入A.提高价格B.降低价格C.提价和降价都D.提价和降价都不会7.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水平()A.越不能达到B.越不能确定C.越低D.越高8.边际产量(报酬)递增的阶段,往往对应的是厂商()的阶段A.规模报酬递减B.规模报酬递增C.规模报酬不变D.规模报酬如何不能判断9.决定TP L曲线的形状特点的是()递减规律A.边际效用B.边际产量C.边际技术替代率D.边际替代10.同一坐标平面内的两条等产量曲线:()A.永不相交B.一定相交C.相交与否不确定D.相交与否取决于厂商11.生产者的均衡条件是()A.MC = MR B.AC = MR C.AC=MC D.AP = MP12.完全竞争厂商处于长期均衡时:()A.处于LMC的最低点B.产量最大C.处于生产的停产点D.LMC = LAC13.竞争最公平的是()市场A.完全竞争B.寡头C.垄断竞争D.垄断14.垄断厂商实施一级价格歧视会占有()的消费者剩余A.100% B.50% C.50% D.不同市场不同比率的15.以下属于“引致需求”的是:()A.居民对绿地的需求B.儿童对教育的需求C.补鞋者对胶水的需求D.人对水的需求16.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是:()A.MP B.MRS C.MC D.VMP17.基尼系数越高,收入分配越()A.平等B.不平等C.难以确定是否平等D.与其无关18.以下关于一般均衡(分析)与局部均衡(分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局部均衡分析把市场“抽出”来单独研究B.把皮鞋市场与皮革市场联系考察,得到均衡的就是一般均衡C.无论是一般均衡还是局部均衡,主要都属于实证经济学的部分D.法国经济学家里昂.瓦尔拉斯最先充分认识到一般均衡问题的重要性19.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是:()A.MRS XY= MRT XY B.MRT A XY = MRT B XYC.MRS A XY = MRS B XY D.MRS XY = MRT LK20.解决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普遍思路是:()A.效率与公平并重B.公平为基础,效率后行C.谁重要,以实现社会福利的增加为决定因素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三、多项选择题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包括:()A.经济人B.利己主义的人C.完全信息D.公平竞争2.以下会使圆珠笔供给增加的有:()A.生产者税收增加B.纸张价格下降C.生产圆珠笔的技术提高D.圆珠笔油墨价格下降3.以下关于消费者均衡的均衡条件:MRS X1X2 =P X1/P X2说法正确的有:()A.当MRS X1X2>P X1/P X2时,应该增加X1的消费,减少X2的消费B.表示在维持同等效用水平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X1的消费所能替代的X2的消费数量>市场价格决定的一单位X1所能替代出来的X2量C.几何意义是无差异曲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D.也可以说,该均衡状态表示既定预算下的最大效用满足状态4.以下关于成本的说法正确的有:()A.TFC是总固定成本B.LMC与LAC相交于LAC的最低点C.SAC=AFC+AVCD.MC一般总是先减少后增加5.对商品的市场价格有控制能力的有()厂商A.垄断B.寡头C.垄断竞争D.完全竞争四、简答题1.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2.什么是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它决定了哪条曲线的什么特点?3.什么是规模经济(报酬)?有那几种情况?4.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状态有哪几种情况?5.市场失灵的原因有哪些?(6分)6.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被称为“最好的市场”?(7分)五、计算题1.假定有供给函数Q d = 1200 —200P(1)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2分)(2)根据给出的需求函数,P =5元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2分)2.已知某消费者每月用400元购买两类食品:粮食X1,平均每磅4元,蔬菜X2,平均每磅2元(1)写出预算方程,并画出他的预算线(2分)(2)如果他的效用函数为U(X1,X2)= X1.X2,为使效用最大化,该消费者应分别购买多少X1、X2?(3分)3.在一个完全竞争的行业中单个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为:LTC = Q3-20Q2 + 200Q,市场的产品价格为P =600。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2章均衡价格理论二、选择题题号答案题号答案三、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 B 2 AC 3 B 4 C 5 C 6 A 7 A 8 B 9 D 四、分析题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需求曲线向左移动;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供给减少,均衡价格提高,需求量减少,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消费者偏好发生变化,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供给增加,均衡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需求曲线向左移动;第3章弹性理论二、选择题题号答案 1 D 2 D 3 C 4 BD5 C6 C7 B8 D9 ABD 注:选择题1:此题是求弧弹性,公式为Ed=(△Q/Q)÷(△P/P)=(△Q/△P)·(P/Q)=(△Q/△P) ·(P1+P2/Q1+Q2) ,所以此题答案为Ed=(200/﹣2) ×(10+8/1000+1200)=﹣三、判断题题号答案1 ×2 √3 ×4 ×5 √6 ×7 ×8 √9 × 10 ×四、计算题1、Q=250-2P → P=125-1/2Q,因此当Q=100时,P=75. 根据弹性公式Ed=(△Q/Q)÷(△P/P)=(△Q/△P)·(P/Q),△Q/△P 可得Ed=×75/100=﹣所以,在此弹性值上,如果价格下降1%,需求量则上升%。
2、Q=2000+→ I=﹣10000+5Q→△Q/△I=1/5 根据需求的收入弹性公式EI=(△Q/Q)÷(△I/I)=(△Q/△I)·(I/Q),可得当I=5000元,Q =2000+×5000=3000时,EI=(△Q/△I)·(I/Q) =1/5×5000/3000=当I =15000元,Q=2000+×15000=5000时,EI=(△Q/△I)·(I/Q) =1/5×15000/5000=当I=30000元,Q=2000+×30000=8000时,EI=(△Q/△I)·(I/Q) =1/5×30000/8000=3、需求的交叉弹性公式Exy=(△Qx/Qx)÷(△Py/Py)=(△Qx /△Py)·(Py / Qx),可得,Exy=(△Qx/Qx)÷(△Py/Py) =/10000÷(-5%)=4 1 第4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二、选择题题号答案题号答案 1 B 1 × 2 B 2 × 3 B 3 √ 4 C 4 √ 5 B 5 √ 6 D 6 × 7 A 7 ×8 C 8 × 9 D 9 √ 10 B 10 √ 三、判断题四、计算分析题消费者均衡的条件:1410=50×Q甲+70×Q乙+90×Q丙+100×Q丁MU甲/P甲=MU乙/P乙=MU丙/P丙=MU丁/P丁商品甲单位1 2 3 4 5 6 7 边际MU甲效用/P甲400 350 250 200 150 110 80 8 7 5 4 3 单位1 2 3 4 5 6 7 商品乙边际MU乙效用/P 乙490 420 370 320 280 240 210 7 6 37/7 32/7 4 24/7 3 单位1 2 3 4 5 6 7 商品丙边际MU丙效用/P丙570 380 270 200 180 150 120 19/3 38/3 3 20/9 2 5/3 4/3 单位1 2 3 4 5 6 7 商品丁边际MU丁效用/P丁360 340 320 300 280 260 200 3 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MU甲/P 甲=MU乙/P乙=MU丙/P丙=MU丁/P 丁=3时,商品甲的消费单位为5,商品乙的消费单位为7,商品丙的消费单位为3,商品丁的消费单位为4时,消费者实现了均衡,即在现有收入条件下,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微观经济学》习题第一单元绪论习题一、单选题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0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B、资源的充足性;C、资源的稀少性;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2、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主体是()。
A、居民户;B、厂商;C、劳动者;D、政府;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均衡价格理论;B、消费者行为理论;C、生产者行为理论;D、分配理论;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0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D、宏观经济政策;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6、解决“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7、以个别居民与厂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9、()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基础。
A、亚当•斯密;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10、()为首的经济济学家把个量分析为主的微观经济学和以总量分析为主的宏观经济学拼和在一起形成了主流经济学派。
A、亚当•斯密;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二、判断题1、自由取用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2、经济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4、假设就是对两个或更多的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阐述,也就是未经证明的理论。
()5、通过验证证明正确的假说就是理论。
()6、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7、“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8、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9、实证经济学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习题集第一章导论一、判断1.以萨缪尔森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把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二、选择题3.21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经历的第二次修改和补充ACDA.出现于1936 年B.涉及垄断问题C.代表人物是凯恩斯D.为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奠定了理论基础三、简答题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2.试述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及两重属性。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一、解释概念均衡价格需求需求价格弹性比较静态分析需求收入弹性供给二、判断1.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
∨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在内的个体经济单位。
∨3.若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Ed =0.6,卖者提高价格肯定增加销售收入。
∨4.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5.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6.当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7.Ed>1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
∨8.若某商品的Ed<1,表明当该商品价格下降20% 时,该商品需求量减少小于20%。
×9.卖者提高价格肯定会增加销售收入。
×10.在几何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
∨11.在几何图形上,需求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12.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
×13.某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需求弹性往往就越大。
∨14.商品用途越广,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
∨15.任何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都是反方向变化的。
×16.当对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时,粮食丰收,粮价下跌,农民收入反而会减少。
复旦大学860微观经济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回忆版)共六题,每题25分,合计150分。
一、已知需求函数NQ MP -=M 代表收入,P 代表价格,N 是常数,N>0,计算需求价格点弹性和收入点弹性。
二、某人某年用在商品1和商品2上的收入是540,1220,30P P ==,效用函数2123U X X =,问此人每年购买商品1,商品2的数量分别是多少?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三、某公司用两个工厂生产同一种产品,总成本函数22121212,C Q Q QQ Q =+-是第一个工厂的产量,2Q 是第二个工厂的产量,求该公司生产的总产量是40时,应如何在两个工厂之间分配产量,使总成本最小。
四、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3220200,600LTC Q Q Q P =-+=,求;(1)实现利润最大化时厂商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
(2)厂商是否处于长期均衡,为什么? (3)长期均衡时厂商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
(4)判断(1)中的产量是处于规模经济还是规模不经济。
五、假设某垄断厂商的反需不仅与价格有关,而且还取决于该垄断厂商的广告活动(广告费用支出用A 表示),需求曲线为2(20)(10.10.01)Q P A A =-+-。
垄断厂商的成本曲线为 六、成本递减的完全竞争行业原先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如果市场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在极短期、短期、长期内是调整产量还是调整价格?作图说明。
4.9.1 复旦大学860微观经济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已知需求函数M 代表收入,P 代表价格,N 是常数,N>0,计算需求价格点弹性和收入点弹性。
NQ MP -=解;根据题意得到,两个弹性分别如下:二、某人某年用在商品1和商品2上的收入是540,1220,30P P ==,效用函数2123U X X =,问此人每年购买商品1,商品2的数量分别是多少?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 解:此人的效用最大化模型为总效用是3888。
一、选择题:1. 如果MP L/MP K > w/r,那就应该(上财2003) ( A )A.用更多的劳动替代资本B.用更多的资本替代劳动C.降低工资D.降低利率2.下列判断哪一句是错的(上财2001)( C )A. 经济租金属于长期分析,而准租金属于短期分析B. 经济租金是对某些特定要素而言,而经济利润则是对整个厂商来说的C. 厂商存在经济利润,则其要素存在经济租金D .一种要素在短期内存在准租金,并不意味在长期中也存在经济利润经济租金属于长期分析,准租金是短期分析,因其是对供给量短期固定的要素的支付。
准租金=固定成本+超额利润(经济利润) ,故准租金存在不等于经济利润的存在,如果是完全竞争市场,无论如何厂商长期经济利润都为0。
厂商存在经济利润是,TR —TC>0,其TC可能很小,即要素收入很小,此时要素租金完全可能不存在,故C错。
3. 边际成本可用下列哪一项表示( B )A. 平均成本的变化B. 总可变成本对产量的导数C. 要素价格D .平均可变成本的变化4. 边际生产力理论认为( D )A. 总产值等于所有要素报酬之和B. 要素报酬取决于要素所生产的边际产量C. 如果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那么,资源配置就是有效率的D .上述说法全都正确E.只有A和E正确5. 下列哪一项不是进入一个垄断行业的壁垒(A )A. 垄断利润B. 立法C. 专利权D .资源控制6. 当消费者收入提高时,下述哪条曲线必然向右上方移动( A )A. 预算线B. 无差异曲线C. 成本曲线D .供给曲线7. 在下列情况中,何种情形将会使预算约束在保持斜率不变的条件下作远离原点的运动?( C )A. x 的价格上涨10% 而y 的价格下降10%B. x 和y 的价格都上涨10%而货币收入下降5%C. x 和y 的价格都下降15%而货币收入下降10%D. x 和y 的价格都上涨10%而货币收入上涨5%&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是因为( D )A. 外部经济问题B. 内部经济问题C. 规模收益问题D •边际收益(报酬)问题9.一家影院垄断了一部电影的首轮放映权,他知道成人与儿童对这部电影的需求弹性分别为-2和-4。
复旦大学经济学综合基础历年考研试题微观经济学一、名词解释:1、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2、需求弹性(价格弹性)和供给弹性3、要素报酬递减和规模报酬递减4、科斯定理5、平均利润二、选择题:1、经济学家讨论"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时小一点好"这一问题属于( )所要研究的问题A实证经济学 B规范经济学 C宏观经济学 D微观经济学2、若X和Y两产品的交叉弹性是-1,则( )A X和Y是互补品B X和Y都是正常商品C X和Y都是劣质品D X和Y是互补品3、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MRSxy递减,则MUx和MUy必定( ) A递增 B递减 CMUx递减,MUy递增 DMUx递增而MUy递减4、如果等成本曲线在坐标平面上与等产量曲线相交,那么要生产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水平:——A、应增加成本支出;B、不能增加成本支出;C、应减少成本支出;D、不能减少成本支出5、某工人在工资率为每小时2美元的时候每周挣80美元,每小时3美元的时候每周挣105美元,由此可以断定:——A、收入效应起着主要作用;B、替代效应起着主要作用C、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都没有发生作用;D、无法确定6、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_______A 失业B 通货膨胀C 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物品生产下降7、按照蛛网原理,若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均为直线,则收敛性摆动的条件是:_____A 供给曲线的斜率大于需求曲线的斜率 B供给曲线的斜率小于需求曲线的斜率C 供给曲线的斜率等于需求曲线的斜率 D以上都不正确(此处斜率均指其最大值)8、如果政府大力提倡的及其替代劳动,这将导致:_______A 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B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C 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D 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9、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在于:_____A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B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C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D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10、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已知某厂商的产量是500单位,总收益是500美元,总成本是800美元,总不变成本是200美元,边际成本是1美元,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它应该:______A 增加产量B 停止生产C 减少产量D 以上任一个措施都采取11、下列效用函数中,与u=xy小时的偏好次序相同的是:A,U=(X+5)*(Y+5) B,U=(X/5)*(Y/5)C,U=(X+5)*(Y-5) D,U=(X-5)*(Y-5)12、某一经济活动存在外部不经济是指该活动的:——A、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B、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C、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D、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三、判断题:1、短期成本函数中的最低平均成本就是短期生产函数中的最高平均产量水平上的平均成本。
微观经济学习题集及参考答案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经济人”法则2、稀缺3、微观经济学4、宏观经济学5、实证经济分析6、规范经济分析7、经济物品8、萨伊定律9、混合经济10、生产可能性边界二、判断题1、如果某种资源免费供应时社会成员所需要的多于现有的,那末这种资源就是稀缺的。
2、当某种理论是实证的,并不意味着它必然是正确的。
3、“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这一说法属于实证经济学命题。
三、选择题1、经济学可定义为()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研究厂商取的利润的活动C、研究合理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D、研究人们怎样靠收入生活2、下列不属于实证经济学的命题是()A、联储在上月把贴现率降到10%B、去年失业率超过8%C、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已超过30万元D、国有企业18%的增值税率显得过高3、由市场配置资源意味着()A、每个社会成员均能得到想要的任何物品B、稀缺的物品卖给那些出价最高的人C、政府决定每个人应得多少物品D、要得到需要的物品必需排队四、问答题1、怎样理解“经济学是研究合理配置使用稀缺资源以满足人们无限的需求”?2、经济学中均衡的含义是什么?3、实证经济学(分析)规范和经济学(分析)有什么区别?4、为什么说“稀缺”是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市场均衡价格一、名词解释1、需求弧弹性2、恩格尔定律3、比较静态分析4、需求的交叉弹性5、替代品和互补品6、内生变量7、外生变量8、均衡价格9、需求点弹性10、需求函数11、供给函数12、需求量和需求13、价格机制二、判断题1、对于任何商品,只要降低价格,销售量必然增加,从而收益也一定增加,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薄利多销”。
2、如果商品价格和总收益呈现同方向变化,则需求是富有弹性的。
3、如果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为正值,则这两种商品为替代品关系。
4、对厂商征税,会使厂商生产的商品的供给曲线左移,从而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下降。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描述的是:A. 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带来的满足度逐渐减少B. 商品价格越低,消费者购买的数量越多C. 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成本逐渐减少D. 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收益逐渐增加答案:A2. 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是由以下哪个因素决定的?A. 消费者偏好B. 生产者成本C. 市场供求关系D. 政府规定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 自由进入和退出B. 价格由市场决定C. 政府对价格的干预D. 私有财产制度答案:C4. 消费者剩余是指:A. 消费者购买商品支付的价格B. 消费者购买商品获得的总效用C.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D.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成本答案:C5. 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需求曲线向右移动?A. 商品价格上升B. 消费者收入增加C. 商品价格下降D. 消费者收入减少答案:B6.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供给的因素?A. 生产成本B. 消费者偏好C. 技术水平D. 相关商品的价格答案:B7. 垄断市场中,厂商的定价策略通常会导致:A. 市场价格低于边际成本B. 市场价格高于边际成本C. 市场价格等于边际成本D. 市场价格与边际成本无关答案:B8. 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供给曲线向左移动?A. 生产成本上升B. 消费者需求增加C. 技术水平提高D. 政府补贴增加答案:A9. 价格弹性的定义是:A. 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B. 供给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C. 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D. 供给量对成本变化的敏感程度答案:A10. 以下哪项不是市场失灵的原因?A. 外部性B. 公共品C. 完全竞争D. 信息不对称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答案: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包括:市场上存在大量买家和卖家,产品是同质的,市场信息完全透明,进入和退出市场没有障碍,没有交易成本,不存在政府干预。
复旦大学860微观经济学专业课考研资料主要参考书目:高鸿业《微观经济学》平狄克《微观经济学》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860微观经济学全套资料包括:1、微观经济学1996--2002,2004,2007-2011年全部真题(09-11年真题为回忆版)2. 微观经济学2008-2009,2009-2010期末试题(新增)3. 微观经济学真题详解1996年-2011年真题以及答案内容充实,解析详细,是考研好帮手,共99页打印版(新增)4. 微观经济学复习指南分章节系统阐述,每章必有(a.重点难点b.典型例题精析c.历年试题评析d.同步强化练习题e.练习题参考答案及解析)是考研必备资料,共183页打印版(新增)5、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共20页),有助于把握学习重点,构建复习框架。
6、复旦大学微观经济学辅导班笔记(手写)最新辅导班上课笔记,记录了辅导班中授课精华,总结了考研中的重要的考点,对知识进行了梳理,十分有价值;7、2011年复旦经综五月预备班——微观经济学辅导班内部讲义8、2011年复旦大学经济学综合基础考研复习指南-微观经济学篇,共166页,涵盖:(1).命题规律(2).命题趋势(3).应试技巧(5).各章重点难点(5).各章历年试题评析(6).同步强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和解析9、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超级无敌考研笔记,配有大量的彩****表,以及逻辑推理,并且摘抄了书本中很多的核心知识点,便于背诵,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对课本的把握能力,从而帮助同学们顺利考取(精心整-123P)-电子10、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手写版本的经典笔记,研究生整理,针对微观部分做了重要的总结和归纳,非常细致,是人大考研的经典复习整理(清晰手写板,绝非网上下载,独家最新更新!纸张)11、高鸿业《微观经济学》考研复习重点提要(6页)(纸质版);注:重点复习纲要,对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各章节作了详细的要点归纳,并标明了各要点的重要程度,凭此复习可以合理分配各章节复习时间,将最重要的时间放在最常考的章节上,大大提高复习效率;1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视频教程(刘文忻教授讲解,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编著者)-电子13、高鸿业《微观经济学》人大经典讲义,超全经典课件,667PPT;-电子14、高鸿业《微观经济学》讲稿,有目录,精心整理,72P,比较权威,超全经典!15、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笔记和习题详解-电子版;16、独家更新:平新乔十八讲全套资料,复旦历年考研中曾考过18讲的原题,很多人都咨询过我们,所以在此我们特意更新了平新乔的大量资料,以供同学们参考,(此项为电子版)包括:17、平新乔微观经济十八讲教材-电子18、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课后习题和强化习题详解金圣才版.-电子19、平新乔十八讲答案-电子20、平新乔十八讲课后练习详解-电子21、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笔记-电子2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微观经济学部分)-电子版23、《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尹伯成)微观部分》-电子版24、复旦大学微观经济学考研复习提纲(周慧中讲授提纲,该提纲按章节,整理了各章重要的,考试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点,覆盖面广,总结性强,权威性强,强烈推荐)及本科手写讲义,共11页)25、复旦大学微观经济学讲义及自用讲稿,周惠中版,共42页,是非常珍贵的一份老师使用的内部讲义,讲义概括性强,非常有条理,对考研有重要参考作用,可以为大家在短期建立一个微观经济学的复习框架,重点突出,强烈推荐复习时作为重要参考;26、复旦大学微观经济学复旦本科生复习笔记,最新复旦本科生手写笔记,共60页27、(张军老师)微观经济学笔记、共100页,是根据张军老师上课的内容做的一份清晰的笔记28、复旦大学微观经济学(平狄克)本科讲义PPT(1217页ppt),复旦860微观经济学不但考初级微观的内容,也考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内容,所以平狄克的本科生讲义,对应付复旦860微观经济学的中级宏观部分的题目,是十分有效的,能够帮助同学们复习好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内容,是十分有用的;-电子29、平迪克《微观经济学》,第4版和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纸张,原书328页,非常经典的配套教辅,最新更新!!)30、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电子31、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笔记-电子32、曼昆经济学原理答案(微观部分)-电子33、曼昆经济学原理学习体会和笔记-电子34、微观经济学相关案例阅读(共7页)35、复旦经院考研相关问题集锦——学长点拨(共5页)36、提供本专业近年报考录取情况37、复旦管院管院860微观经济学参考书目分析。
1.一个消费者,收入为120元,购买两种商品,效用为2121121),(X X X X U =。
(1)设商品价格分别为P 1=12,P 2=10,求消费者均衡;(2)商品1的价格下降为P 1=10,求商品1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华中科技2004研) (1)消费者效用最大化21221121),(x x x x MaxU = t s . m x p x p =+2211 即:t s . 120101221=+x x 消费者均衡时:1221MU MU P P =,即11212112212211221012x x x x --= 101212=x x解得:51=x ,62=x 30=u(2)当商品1价格下降为101=P 时,消费者均衡时:同理:621==x x 现求价格下降所造成的替代效应:此时:30212211=x x 12212111x xP P MU MU === 解得:3021==x x 替代效应为:530-,收入效应为:306-点评:此题应用希克斯替代效应解题。
实际上就是应用消费者的对偶性:在效用不变的情况下的成本最小化。
2.均衡的特殊形式(不相切情况下的角点解问题-完全替代)一个消费者每月用200元购买两类食品:肉制品1Z 平均每磅4元,豆制品2Z 平均每磅2元。
(角点解)(1)划出他的预算线;(2) 如果他的效用函数为21212),(Z Z Z Z U +=,为使效用最大化,1Z 与2Z 各是多少?(3)如果商家对商品2采取买20磅送10磅的销售办法,试画出新的预算线。
(4)如果商品2价格提到4元,并取消优惠政策,那么新的预算线又怎样?效用最大化的1Z 和2Z 各是多少?(1)该消费者预算约束为:2002421=+Z Z 即100212+-=Z Z(2)由消费者的效用函数21212),(Z Z Z Z U +=,可得其无差异曲线为直线,斜率为21-,小于预算线的斜率。
如图中的321U U U 、、。
微三、计算与证明1.已知社会生产函数为x2+y2=100,效用函数为u( x, y )=x1/2+y1/2,求(1)社会均衡价格(可设P x=1)(2)社会总产值(北大2002)2.已知消费者对商品x和在其它商品上的开支y的效用函数为u( x, y)=x﹣1/2x2+y1)市场上有完全同样的消费者100人,写出市场需求函数。
2)该如何定价使销售收入最大?此时价格弹性是多少?3.给定需求函数p(y)=2000﹣100y,成本函数c(y)=1000+4y1)在垄断的市场下,价格、产量和利润分别为多少?2)如果企业按照竞争市场定价,价格、产量、利润分别为多少?(北大课堂作业)四、问答题1.(北大97)在一个市场中有两组消费者,他们对某一种商品的反需求函数分别为p1(y1)和p2(y2),这里y1和y2分别为两组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需求量,p1和p2为对应的价格,这两组消费者的价格弹性分别为ε1(y1)和ε2(y2),∣ε1(y1)∣>∣ε2(y2)∣。
如果这个市场被一个厂商垄断,而且它可以实行第三级差别定价,它将对哪一组消费者定较高的价格?为什么?五、论述1.试述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2.如何理解垄断竞争,垄断竞争形成的条件是什么?与完全竞争相比,垄断竞争条件下需求曲线如何?微观经济学试卷(二)二、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劣质商品一定是吉芬品,但吉芬品不一定是劣质品。
(北大96)2.短期总成本总是不小于长期总成本。
(上财02)3.如果A点不是怕累托最优,而B点时怕累托最优,则从A点到B点的移动必然是怕累托改进。
三、计算与证明:1.假设利润为总收益减总成本的差额,总收益为产量和产品价格的乘积,某产品总成本(单位:万元)的变化率即边际成本是产量(单位:万台)的函数C'=4+Q/4,总收益的变化率也是产量的函数R'=9-Q,试求:(1)产量为1万台时,总成本与总收入各增加多少?(2)产量为多少时利润极大?(3)固定成本FC=1(万元),产量为18时,总收益为0,则总成本和总利润函数如何?最大利润为多少?2.假定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D1:P=4-0.05Q,厂商边际成本保持在1的水平上。
第一章答案二、选择题1.B2.D3.C4.C5.D6.B7.C8.A三、简答题1.微观经济学的假设前提是什么?答:微观经济学有四个假设前提:资源稀缺性、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完全信息2.微观经济学有什么特点?答:微观经济学的特点:(1)用数学语言描述经济现象与规律;(2)以价格理论为核心;(3)以均衡为目标;(4)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3.微观经济学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答: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三大基本问题是: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4.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
具体从三个层面展开的:第一个层面:分析单个消费者、单个要素供给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
第二个层面:研究单个市场的价格决定(局部均衡)。
第三个层面:研究所有市场的价格同时决定。
四、论述题1.请介绍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
答: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体现在理论上新发展、方法上新发展和微观经济学发展的新趋势三个方面。
理论上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1)提出了新消费理论,包括显示性偏好理论、风险条件下的选择理论、消费也是家庭生产的理论;(2)提出了现代企业理论,包括企业的性质、最大化模型与委托——代理问题、内部组织效率与非最大化厂商理论;(3)博弈论改写了微观经济学;(4)信息经济学成为微观经济分析的主流。
方法上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计量经济学的崛起,二是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大规模运用,三是博弈论引入到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发展的新趋势包括:(1)假定条件多样化,(2)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3)学科交叉的边缘化。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有何区别?答: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体现在:(1)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而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资料来源:复旦考研考博网 复旦经综经济学复习典型问题 微观经济学部分 1. 动态模型:蛛网模型 蛛网模型是描绘周期性生产的商品价格和产量的波动和调整的动态过程的市场化模 型。
蛛网模型实质上是探讨均衡的稳定性问题, 即经济能否在偏离均衡状态后自动恢复的问 题。
假设 Qs t = f (Pt −1 ) = − a + bP −1 (注:这里隐含地表达了厂商以上一期的实际价格作为 t 本期价格的预期,这种预期又称为天真预期) Qd t = f (Pt ) = c − dP ,当 b < d ,经济可恢 , t ,且 Pe = 复均衡,均衡时有 P −1 = P = P (指均衡价格) t t ea+c ;当 b ≥ d ,经济无法自动 b+d恢复均衡。
复旦大学微观经济学考研平狄克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名词解释1吉芬商品[中山大学2017研]答:吉芬商品是指需求与价格之间成正向变化的一类商品,由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提出而得名。
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即价格越低,购买的越少,价格越高反而购买的越多。
如图1所示,横轴OX1和纵轴OX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其中,商品1是吉芬商品。
消费者最初选择a点,随着商品1价格的下降,消费者选择b 点,吉芬商品1价格的下降反而导致了对该商品需求的减少。
商品1价格下降的效应可以被分解成替代效应X1″X1‴和收入效应X1‴X1′。
吉芬商品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同方向变动。
这也就是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
图1 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外部性[中山大学2018研;武汉大学2019研]答: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未经补偿影响。
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正外部性,又称外部经济,指一个人的行为增加了旁观者福利却没有得到报偿。
外部经济可以视经济活动主体的不同而分为“生产的外部经济”和“消费的外部经济”。
当存在正外部性时,物品的社会价值大于其私人价值。
因此,市场均衡数量小于社会最优数量。
负外部性,又称外部不经济,指一个人的行为减少了旁观者福利却没有为此付费。
外部不经济也以视经济活动主体的不同而分为“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当存在负外部性时,物品的社会成本大于其私人成本。
因此,市场均衡数量大于社会最优数量。
外部性纠正办法主要有:使用税收和津贴;企业合并;规定财产权。
3合作博弈[厦门大学2012研;中山大学2013研]答:合作博弈是指各博弈方可以谈定能使它们设计联合策略的有约束力的合同的博弈。
厂商之间进行的经济博弈既可以是合作的也可以是非合作的。
《微观经济学》课后复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导论1.什么是经济学,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性假定的意义何在?参考答案: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到相互竞争的用途之中以使人类欲望得到最大满足的科学。
或者说,经济学就是研究选择问题的一门学科,即经济学是研究个人、企业和政府如何进行选择,才能把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地配置和有效地利用的一门学科。
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而言,再多的经济物品总是不足的。
由于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人们只能对资源的利用作出选择。
选择就要有标准,在微观经济学中这个标准就是消费者满足程度的最大化和厂商利润的最大化。
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性假定提出了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存在稀缺性、或不存在稀缺性的案例。
参考答案:根据自己生活中的体验举例说明(略)。
3.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参考答案: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是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生产什么涉及资源在产品之间的配置;如何生产涉及要素在生产中的配置;为谁生产涉及生产出来的产品在社会成员之间的配置(收入分配)。
4.试举例说明你身边存在的交替关系。
参考答案:略。
5.计算一下你学习的机会成本。
参考答案: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s)就是在既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人们把某一既定资源投入于某一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利用该资源在其他用途中可能给选择者带来的最大收益。
选择上大学,直接花费(成本)包括4年学杂费和生活费,放弃的机会是4年时间所能够挣到的收入。
假定4年学杂费约3万元,4年生活费约4万元,则直接付出的货币为7万元左右;如果这4年时间参加工作,可以挣到4万元。
合计上4 年学的机会成本是11万元。
6.市场中的那只“看不见的手”能够做什么?参考答案: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是指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调节资源配置。
具体体现在:通过市场价格信号,使市场经济主体做出反应和选择(3W),使得经济资源在部门和企业间流动;同时,“看不见的手”还能够决定收入分配,如工资和利息分别是劳动力和资本的价格。
复旦大学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数量经济学专业考试科目:微观经济学一、(每题10分,共50分)1.一个处于边际报酬递减的企业,分成等规模的两个小企业,问利润总量会有什么变 化?请说明理由。
2.有人提出“市场上衬衫的品牌太多了,对消费者不利,应该减少品牌数。
”也有人 反对这种提法,请分别说明这两种观点的理由。
3.证明效用函数的正单调变换不改变边际替代率。
4.如果一个厂商处于亏损状态,那么它就应该停产,请问这种说法对么?说明理由。
5.需求函数为40/Q P =,成本函数为2C Q =,问这个厂商的最优产量。
(以下每题20分,共100分)二、假设有汽车和其他两种商品,政府准备提高税收收入,有两种备选方案,1、征收 收入税,2、对汽车消费征收数量税(即消费每辆汽车征收一定量的税)。
请说明哪 种方案对消费者较有利。
三、有两个生产函数0.250.751Q AL K =,25.075.02K AL Q =,L 的价格为1,K 的价格为k P ,问:(1)当k P 为何值时,厂商认为两种生产函数是没有区别的。
(2)若K 的价格大于k P ,则厂商应采取那种生产函数。
四、一个垄断者在一个工厂中生产产品而在两个市场上销售,他的成本曲线和两个市场的需求曲线方程分别为:21212()10()TC Q Q Q Q =+++,11320.4Q P =-,22180.1Q P =-。
如果实行差别定价,则他在每个市场上的价格、销售量和获得的总利润为多少。
五、一个市场上有A ,B 两个厂商,他们的需求曲线分别为11220Q P P =-+ 22120Q P P =-+假设边际成本为0,(1)若两厂商同时定价,问均衡价格、产量、利润分别是多少?(2)若A 厂商先定价,此时均衡价格、产量、利润又分别是多少?(3)先定价,后定价,同时定价,你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六、请说明不同市场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及趋向一般均衡的过程。
参考答案复旦大学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数量经济学专业考试科目:微观经济学一、(每题10分,共50分)1.一个处于边际报酬递减的企业,分成等规模的两个小企业,问利润总量会有什么变化?请说明理由。
答:(1)边际报酬递减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的生产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某一特定值后,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假设只有一种生产要素投入量变动,涉及是短期生产理论。
然而,企业全部生产要素变动,亦即变动生产规模——本题中指企业被拆分为两个小企业,涉及长期生产理论,具体说来是规模报酬的问题。
(3)规模报酬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见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动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企业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为: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分别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等于、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4)显然,规模报酬变动情况决定该企业拆分为两个小规模企业后企业利润的变化情况。
当企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拆分将使企业利润减少。
相反地,企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拆分将使企业利润增加。
也就是说,企业拆分后利润变动情况由其规模报酬情况决定,而非边际报酬量决定,不能依据企业的边际报酬递减判断其利润变动情况。
因而,拆分后,企业的利润可能增加、减少或者不变。
2.有人提出“市场上衬衫的品牌太多了,对消费者不利,应该减少品牌数。
”也有人反对这种提法,请分别说明这两种观点的理由。
答:市场上衬衫的品牌太多,其经济学含义是该市场中厂商众多,竞争激烈。
支持的理由:(1)衬衫市场品牌太多,容易产生过度竞争,从而使导致资源无效利用,从长期看,对社会福利有影响。
(2)激烈的竞争容易引发价格战,从而使企业利润率下降,这一方面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从而影响消费者福利;另一方面,可能会导致企业负利润率生产,从而导致大部分企业退出市场,最终形成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从而影响消费者福利。
反对的理由:(1)垄断竞争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
垄断竞争市场通常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行业中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第二,厂商提供有差异但彼此接近的替代品;第三,厂商进入或退出是自由的。
衬衫市场品牌多、消费者多,竞争激烈,信息充分,在目前没有政府限制的情况下,要素自由流动,各种品牌的衬衫是有差异的替代品。
可以判定,衬衫市场是垄断竞争市场。
(2)作为垄断竞争市场的衬衫市场具有其自身的优势:第一,消费者可以得到有差别、有特色的衬衫,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这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经济体中是重要的;第二,从长期看,垄断竞争市场上的激烈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有利于社会的技术进入和社会福利的增长,也就是说,激烈的竞争能够使服装及相关技术的提高,从而为消费者提供质量更好的衬衫,从长期看会使服装价格下降。
从上面的分析可见,存在众多品牌的衬衫市场对消费者是有利的。
3.证明效用函数的正单调变换不改变边际替代率。
证明:设存在两种商品,x y ,价格分别为,x y P P ,某一消费者拥有的货币量为M ,其对,x y 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为 (,)U x y 。
则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有 max (,)U x y..x y s t P x P y M += 根据拉格朗日函数(,)()x y L U x y P x P y λ=-+ 求导 (,)0x L U x y P x x λ∂∂=-=∂∂ (,)0y L U x y P y y λ∂∂=-=∂∂解得 (,)/(,)/x y U x y x P U x y y P ∂∂=∂∂即 x x y y MU P MU P =现在设效用函数为((,))f U x y ,其中)(⋅f 为正单调变换。
同样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可以得到拉格朗日函数。
((,))()x y L f U x y P x P y λ=-+求导,解得 (,)0x L f U x y P x U x λ∂∂∂=-=∂∂∂(,)0y L f U x y P y U y λ∂∂∂=-=∂∂∂同样可得其边际替代率为 x x y yMU P MU P =得证。
4.如果一个厂商处于亏损状态,那么它就应该停产,请问这种说法对么?说明理由。
答:(1)当一个厂商处于亏损状态时,它是否应该停产,一个已经投入生产的企业是否必须关闭的条件不在于它是否盈利,而在于它关闭后的亏损与生产时的亏损哪种情况更大。
如果关闭后的亏损比生产时的亏损更大,则应继续生产;如果生产时的亏损比关闭后的亏损更大,则必须关闭。
实际上关闭后也是有亏损的,其亏损就是固定成本。
因此,是否关闭就视生产时的亏损是否大于固定成本,若不大,就可继续生产,若大,就必须停止营业。
图中N 点即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也就是企业停止营业点。
当企业达到停止营业点,则必须停产,否则, 可以继续生产,因为此时生产可以弥补已经投入的固定成本。
(2)当市场确定的价格为P 1时,均衡产量为Y 1,小于N 点所代表的产量。
这时,总亏损为面积AGHE ,大于总固定成本面CGHS 。
当市场决定的价格为P 2时,均衡产量为Y 2,恰好等于N 点所表示的产量。
这时,总亏损为面积BFJN ,即等于总固定成本面积BFJN 。
当市场决定的价格为P 3时,均衡产量为Y 3,大于N 点所代表的产量。
这时,总亏损为面积ZLKT ,小于总固定成本的面积DLKR 。
5.需求函数为40/Q P =,成本函数为2C Q =,问这个厂商的最优产量。
答:(1)经济学原理:任何理性厂商的行为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润,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
厂商在生产经营决策时,都要力图使自己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得到的收益等于其所花费的成本,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西方经济学通常把它称为利润最大化原则。
可用厂商的产量选择来说明:厂商每增加生产一定量产品,一方面会带来一定的收益,另一方面会耗费一定的成本。
如果厂商增加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收益大于所花费的成本,即MR>MC ,说明还有潜在利润还没有被得到,厂商就会继续增加产量;而随着产量增多、价格下降,边际收益趋减而边际成本趋增,直至两者相等。
如果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得到的收益小于所花费的成本,即MR<MC ,说明厂商生产多了反而使收益少了,缩减生产还可减少亏损,厂商自然会自动缩减生产,直至MR=MC 。
有理性的厂商才会维持这种生产,既不扩大也不缩减,所有厂商都会按照这一原则来确定产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2)由题知,厂商的总收益为TR=PQ=40也就是说,不论厂商生产多少,只要生产(Q>0),总收益恒为常数,此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只要是成本最小化即可。
若产品单位是离散的,则厂商应选择生产Q=1,这时总利润为39140=-=-=C TR π;若产品单位是连续的,则应在生产许可范围内生产最小的单位,假设为δ(10 δ),则厂商利润为240δπ-=。
(以下每题20分,共100分)二、假设有汽车和其他两种商品,政府准备提高税收收入,有两种备选方案:1.征收收入税,2。
对汽车消费征收数量税(即消费每辆汽车征收一定量的税)。
请说明哪种方案对消费者较有利。
答:1.在政府税收收入相同的条件下,收入税比消费从量税给消费者带来的福利损失小,因此对消费者较有利。
2.设某消费者的收入为OA,预算线为AB,消费点为C,效用为U 0 ,分析如下:若政府对汽车X 课税(即课消费税),引起汽车的价格上涨,使预算线向左移动(如图AB ,),而消费点会移至点C ,,效用会减至 U 1 ,此时的消费者会以EC ,来购买OG 的汽车,则只需付出FE 的收入,这其中的差额FC , 即是消费者所付出消费税的金额。
但假使消费者以同样的金额FC , 该以所得税的方式付出,则预算线将由AB 平移向左移至AB(因为物价不会变动);此时的消费者会在点C 消费,其效用为U 1,;这比起课征消费税后的效用水平要大,因此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在消费者所缴纳的税额相同的情况下,消费者会比较偏好所得税,因为其税后的效用水平要高些。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消费者所缴纳的税款相同之下,其可支配的收入自然一样,但由于消费税的课征会引起物价的上涨,而所得税则不会,因此课消费税比课所得税对消费者的实际可支配收入要来的少,当然消费者比较偏好所得税了。
三、有两个生产函数0.250.751Q AL K =,25.075.02K AL Q =,L 的价格为1,K 的价格 为k P ,问:(1)当k P 为何值时,厂商认为两种生产函数是没有区别的。
(2)若K 的价格大于k P ,则厂商应采取那种生产函数。
解:(1)设厂商生产Q ,由题设知,是比较两种生产函数下的生产成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