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微观经济学课件】微观经济学-第八章
- 格式:ppt
- 大小:890.50 KB
- 文档页数:6
微观经济学《第⼋章分配理论》第⼋章分配理论总体介绍:本章的中⼼是⽤价格理论来解决为谁⽣产的问题,即解决收⼊分配问题。
经济学家认为,劳动、资本、⼟地、和企业家才能这四种⽣产要素共同造了社会财富。
分配就是把社会的财富分配给这四种⽣产要素的所有者。
劳动得到⼯资、资本得到利息,⼟地得到租⾦,企业家才能得到正常利润。
收⼊分配理论就是要研究各种⽣产要素的所有者所得到的收⼊到底是如何决定的。
⽣产要素的收⼊取决于两个⽅⾯:⼀是要素的数量.⼆是要素的价格,当拥有的要素数量既定时,要素的价格越⾼,则得到的收⼊也就越多。
和普通商品⼀样,⽣产要素价格也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因此,分配理论实际上就是⼀般价格决定理论在收⼊分配中的运⽤。
第⼀节⽣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产要素的需求★(⼀)⽣产要素需求性质1.派⽣需求(也叫引致需求)⽣产要素的需求是⼀种派⽣需求。
需求者是⼚商不是消费者2.联合需求。
即对⽣产要素的需求是⼀种联合的需求或相互依存的需求。
★(⼆)影响⽣产要素需求的因素1.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及产品的价格。
2.⽣产技术状况。
3.⽣产要素的价格。
分析⽣产要素需求时要注意这样⼏个问题:第⼀,产品市场的类型是完全竞争还是不完全竞争。
第⼆,⼀家⼚商对⽣产要素的需求与整个⾏业对⽣产要素需求的联系和区别。
第三,只有⼀种⽣产要素变动与多种⽣产要素变动的情况。
第四,⽣产要素本⾝的市场结构是完全竞争还是不完全竞争的。
(三)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产要素需求★1.⼚商对⽣产要素的需求原则。
⼚商对⽣产要素的需求就是要实现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与价格相等。
即:MC=MR=P。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对⼀家⼚商来说,要素价格是不变的。
⼚商对⽣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产要素的边际收益。
★2.⽣产要素的边际收益取决于该要素的边际⽣产⼒,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单位某种⽣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
如果以实物来表⽰⽣产要素的边际⽣产⼒,则称为边际物质产品(MPP),如果以货币来表⽰⽣产要素的边际⽣产⼒,则称为边际收益产品。
第八章一般均衡与帕累托最优第二节帕累托最优教学要求:掌握:帕累托最优及其条件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知识点:重点:帕累托最优及其条件方法及手段:课堂理论讲授、板书、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基本内容(教学过程)一、福利经济学在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下,研究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与个人福利的关系,特别是市场经济体系的资源配置,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政策问题。
即研究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
二、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 )是指这样一种状况:如果在某种配置下不可能由重新组织生产和分配来使一个人或多个人的效用增加,而不使其他人的效用减少。
帕累托最优回答的是效率问题。
从社会福利角度出发,用效率来评价总体经济运行有其合理性,因为如果资源配置未达到帕累托最优,那么,总有一些人能改善境况而没有人会受损,也就是说,社会福利总量肯定能上升,那么通过一种恰当的分配或补偿措施,能使所有人的境况都有所改善。
四、福利经济学定理第一定理: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的一般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保证了竞争市场可以使贸易利益达到最大,即一组竞争市场所达到的均衡分配必定是帕累托有效配置。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竞争能够通过价格有效率的协调经济活动,从而配置有限的稀缺资源。
第二定理:任何一个帕累托最优配置都可以从适当的初始配置出发,通过完全竞争市场实现。
第二定理表明市场经济可以实现反映社会意愿的任何一个帕累托最有配置。
这在政策方面的启示实际上是要求政府不必用干预市场的方法来达到政策目的,而可以通过再分配的方法来达到同样的目的。
因为市场收到政府的干预就会导致价格的扭曲而改变了实际决策行为,造成效率损失。
作业和思考题1. 整个经济原处于全面均衡状态,如果某种原因使商品X的市场供给(Sx)增加,试考察:(1)在X 商品市场中,其替代品市场和补充品市场会有什么变化?(2)在生产要素市场上会有什么变化?(3)收入的分配会有什么变化?2. 假设:(1)一个简单经济最初处于全面的长期的完全竞争均衡;(2)L和K是仅有的两种生产要素,各具有一定的数量;(3)仅有两种商品X和Y,X 的劳动密集程度(即L/K 的比例)大于Y;(4)商品X 和Y 互为替代品;(5)X 行业和Y行业是成本递增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