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 力专一……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 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这反映 出作者( ) ①主张重农抑商 ②倡导以法治国 ③力求社会稳定 ④维护农民利益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作者认为人民从事 农业则“公法立”,社会就会安定;相反,如果人 民“舍本(农业)而事末(工商业)”,就会招惹很多 是非,故①③正确。 答案: A
深入学习:1、历代重农抑商的表现
①历朝统治者沿袭“重本轻末”的治国理财思想。 ②统治者实施专卖制度,独占专利,限制了民营商 业范围。 ③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重税。明清两代对民营商 业征税不仅税率高,税目繁多而且关卡林立。 ④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 ⑤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 专卖制度是指国家对某种产品的买卖、生产 进行垄断的一种制度。汉代盐铁官营,明清两代 由官府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限制了民 营商业的经营范围,从而阻碍了工商业发展。
必修2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栏目导引
沉重的历史课题
▲明清时期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转为落 后的原因是什么?
必修2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栏目导引
第四课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重视农业
抑制工商业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
含义: 商业 和手工业的发展 强调重视发展农耕,限制______ 。 是历代中国封建王朝推行的一种重视农业、以农 为本,限制工商业,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的 政策和指导思想。 目的: (1)经济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小农经济)。 (2)政治目的:确保赋税和兵役徭役的征派;安定 政治 稳定,巩固 人心,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______ 君主的统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