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和寄生虫伤寒菌痢流脑乙脑
- 格式:ppt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64
细菌性痢疾病原学痢疾杆菌属于肠杆菌科的志贺菌属,革兰染色阴性,有菌毛。
志贺菌属分群及特点目前发达国家以D(宋内菌群)群为主,我国以B(福氏菌群)群为主,近年来D群有增多趋势。
A群B群(福氏菌群)C群D群(宋内菌群)记忆:中国人民多财多福!关于细菌性痢疾哪项正确A.我国以福氏菌群为主B.我国以鲍氏菌群为主C.我国以志贺菌群为主D.我国以宋内菌群为主E.各群发病率基本相同[答疑编号700883206101]答案:A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属于A.沙门菌属B.志贺菌属C.弧菌属D.福氏菌属E.宋内菌属[答疑编号700883206102]答案:B志贺菌属→菌群致病因素:内毒素各群、型痢疾杆菌均可产生内毒素,内毒素是致病的主要因素小结:内毒素和外毒素内毒素外毒素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流脑√总结: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霍乱弧菌——外毒素为主要致病因素流脑球菌,菌痢,伤寒——内毒素为主要致病因素记忆:外面闯祸以外毒素为主要致病因素的是A伤寒B菌痢C霍乱D流脑E乙脑[答疑编号700883206103]答案:CA群还可产生外毒素(包括细胞毒素、肠毒素和神经毒素),临床症状较重。
关于细菌性痢疾,哪一群可以产生外毒素:A.A群B.B群C.C群D.D群D.E群[答疑编号700883206104]答案:A记忆:利刃出鞘刺杀外敌A群感染症状最重,D群感染最轻,B群介于二者之间,但易转为慢性。
小结:各群特点关于细菌性痢疾,哪一群临床表现最重A.A群B.B群C.C群D.D群E.各群基本一样[答疑编号700883206105]答案:AA.志贺痢疾杆菌B.舒密次痢疾杆菌C.福氏痢疾杆菌D.宋内痢疾杆菌E.鲍氏痢疾杆菌我国近年来引起菌痢最常见的病原菌是[答疑编号700883206106]答案:C所引起菌痢多数症状轻,非典型病例较多者[答疑编号700883206107]答案:D能产生神经毒素的痢疾杆菌是[答疑编号700883206108]答案:A生存能力外界的生存力较强尤以D群菌最强,B群菌次之,A群菌最弱耐低温,在水果、蔬菜中可存活1~3周。
我国法定传染病的种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简称《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三类39种。
甲类2种,包括: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雪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碳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百日咳、白喉、新生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钩端螺旋体病、雪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11种,包括: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诊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
有些传染病,防疫部门必须及时掌握其发病情况,及时采取对策,因此发现后应按规定时间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称为法定传染病。
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9种。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
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幼儿常见传染性疾病及预防(手足口病、乙型脑炎、脑脊髓膜炎、细菌性痢疾)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幼儿传染性疾病,又称为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
多发生于5岁以下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可导致死亡。
1.病因肠道病毒感染。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
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口腔在内的整个化道,通过污染的食物、饮料、水果等经口入体内,并在肠道增殖。
2.流行特点患儿主要传染源,另外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也传播此病。
患儿的水疱液、咽喉分泌物、粪便均可带有病毒,可以通过接触带有这些污染物的毛巾、手绢、牙具、玩具和食物传播,也可经口传播。
3.症状潜伏期4~6日。
患儿早期出现轻微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有的患儿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发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口腔内在舌、硬腭、颊粘膜,齿龈上发生水疱;有时在手足、臀部发生红色的斑丘疹,很快发展为水疱。
4.预防及护理注意使患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
若发现可疑患儿,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流行期间,家长应尽量少让幼儿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的机会。
患儿发热应卧床休息,多饮水。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以流质、半流质为主。
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隔离患儿,患儿的餐具、日常用品应专用,用后消毒。
密切与患儿接触但未发病的幼儿无需隔离,但应注意观察有无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若发现及时上报。
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可在家中治疗、休息,避免交叉感染。
患儿痊愈后才可返回幼儿园。
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伸进系统的传染病。
1.病因乙型脑炎病毒感染。
经蚊虫传播,多见于夏秋季。
2.流行特点乙脑是人畜共患疾病,受感染的人或动物都可成为本病的传染源。
2020年卫生法规考试资料:传染病的分类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卫生法规是考试的重点内容,也是经常容易混淆的考点,中公教育的医考专家对这部分进行归纳总结,辅以口诀记忆技巧,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进行复习。
首先我们来看一道考题:1.【单选题】下列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A.艾滋病B.狂犬病C.霍乱D.非典型肺炎E.黑热病1.【答案】C。
可以看出,这道题目的考点就是传染病的分类。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关于传染病分类的知识点。
根据传染病病种的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我国将列为法定管理的39种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实行分类管理。
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口诀】破麻布,百钩悬,飞禽集合吸脑肝。
灰犬热,红梅寒,白米登临艾滋坛。
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口诀】留守儿童塞马蜂,谢班长红眼包师黑。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另外,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如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
1、钩虫,有勾子,即农民易感,农民在田里干活,即疫水传播,农忙,夏秋多,所以钩体病,夏秋多发;农民没钱,青霉素最便宜,所以钩体病选青霉素。
赫氏反应,赫有钩,即钩体病才有赫氏反应。
乙脑和钩体病都是夏秋多发)细菌性菌痢的病原学:A群(志贺菌群);B群(福氏菌群);C群(鲍氏菌群)D群:(宋内菌群)(福气,就是好的意思,就首选,我国B群为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季节:冬春季节多发。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通流感——呼吸道传播——季节春夏;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治疗:青霉素。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最常用-青霉素)磺胺药,基层医院治疗轻型、普通型的首选(基层_基用来做房子,即磺,黄通磺)伤寒的治疗:喹诺酮类(首选)(寒有宝盖头,就是回子,发生部位即回肠,喹的左边也有口,即通盖)(病变部位:回肠,寒是由穴宝盖组成的,即回的意思。
)日本血吸虫病首选治疗:吡喹酮。
(吸——对吡,都有口)皮下肌囊尾蚴病首选:吡喹酮伤寒首选治疗:喹诺酮囊尾蚴:脑囊尾蚴的首选治疗。
脑囊尾蚴病严重要减少剂量流行性出血热—流行—传染源鼠性—生活多—肾损害—蛋白尿流行性出血热—热-淋巴结肿大_异型淋巴细胞确诊:IGG、IGM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脑子就大—就猪—即传染源猪—IGM(M—即母猪—M通母)流行性乙型脑炎—IGM可确诊。
肥大反应:1、o抗体凝集价在≥1:80;H抗体在1:160有诊断意义2、疾病中,抗体效价上升4倍以上有诊断价值。
3、若只O抗体凝集价上升,H抗体不升高,为疾病早期。
(3、记忆技巧:OH,发现新的东西,为早期)4、若只H抗体凝集价上升,0抗体不升高,为从前患过伤寒或有伤寒菌苗接种史。
即现在没有菌体感染;(4、记忆技巧,HO—通NO即非)5、若H和O抗原都升高,则为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