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3
常见的传播疾病类型有哪些传染病的最大特点是具有传染性,人畜之间或人与人之间均可造成感染传播。
那么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接下来店铺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传染病是什么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且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过程,称为传染。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
有些传染病,防疫部门必须及时掌握其发病情况,及时采取对策,因此发现后应按规定时间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称为法定传染病。
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9种。
传染病是一种可以从一个人或其他物种,经过各种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或物种的感染病。
通常这种疾病可借由直接接触已感染之个体、感染者之体液及排泄物、感染者所污染到的物体,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土壤传播、垂直传播等。
常见的传染病类型按类型分: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
2、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与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诊伤寒、黑热病、丝虫病、包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按传播途径的1、水与食物传播病原体借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和食物,易感者通过污染的水和食物受染。
菌痢、伤寒、霍乱、甲型毒性肝炎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2、空气飞沫传播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
流脑、猩红热、百日咳、流感、麻疹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103羊常见传染性疾病与寄生虫病的防治桑杰措(泽库县泽曲镇畜牧兽医站,青海泽库 811499)摘 要:本文主要内容是对羊群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和常见的寄生虫病的预防手段和措施进行分析,讨论采取措施对羊群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进行深入探讨研究以提出对抗疾病的对策。
为了能够保证羊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向上发展,提出了关于防疫制度疫苗接种养殖场地等相关防范措施。
关键词:羊;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预防措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益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因此人们对于肉食的需求量也变得更多,这就要求我国的畜牧业需要不断提高发展水平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而羊畜牧业就是我国畜牧业中的重要一环。
为了更好地发展羊畜牧业就要求我们更好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以确保羊群的健康。
而羊痘和羊羔痢疾就是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吸虫病和绦虫病则是常见的寄生虫病。
肉羊市场的交易流动性也增大了疾病感染的几率。
当羊群出现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会直接影响生长发育和繁殖,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这种情况十分不利于羊畜牧业的发展。
1 羊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1.1 羊一般性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说明病原体是引发羊传染病最主要的因素,这种羊的传染病甚至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甚至是存在于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
这些可以导致疾病的病原体中,主要是微生物和寄生虫两大类。
而寄生虫病就是由羊体内的寄生虫所引发的。
我们生活中的空气、接触、水、土等因素都可以作为传播媒介,将这种传染性疾病通过一个物种传染给另一个物种[1]。
1.2 羊传染性疾病与寄生虫病预防工作落实的真正意义要想要控制传染性疾病大规模传播就需要对疾病提前发现提前控制提前治疗,通过提前预防的手段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羊畜牧业是我国在家畜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第一产业之一。
而羊群的传染病不仅会造成羊群死亡带来经济损失,还有可能通过个性传播媒介造成人感染传染疾病,造成更大的损失。
由于社会的发展,环境变化越来越快,这就给羊群的传染病带来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及预防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可以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接触传播的疾病。
它们可能由细菌、病毒、真菌或者寄生虫引起。
了解常见传染病的种类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及其预防方法。
1. 流感(Influenza)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它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鼻塞、肌肉疼痛和疲劳。
为了预防流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接种流感疫苗:每年接种一次流感疫苗可以大大降低感染流感的风险。
- 避免接触患有流感的人:尽量避免与患有流感的人密切接触,特殊是在他们咳嗽或者打喷嚏时。
- 时常洗手:用肥皂和水彻底洗手可以防止流感病毒的传播。
- 咳嗽和打喷嚏时遮住口鼻:用纸巾或者肘臂遮住口鼻,以防止病毒通过飞沫传播。
2. 感冒(Common Cold)感冒是一种由多种不同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它的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咳嗽、喉咙痛和轻微发热。
以下是预防感冒的一些方法:- 时常洗手:用肥皂和水彻底洗手可以防止感冒病毒的传播。
- 避免接触患有感冒的人:尽量避免与患有感冒的人密切接触,特殊是在他们咳嗽或者打喷嚏时。
- 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充足睡眠、均衡饮食和适度锻炼,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感冒的风险。
3. 肺结核(Tuberculosis)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
它主要影响肺部,但也可以侵犯其他部位。
肺结核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痛、乏力和体重减轻。
以下是预防肺结核的一些方法:- 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是一种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可以在婴儿时期接种。
- 避免与患有肺结核的人密切接触:肺结核是通过空气中飞沫传播的,尽量避免与患有肺结核的人长期接触。
-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营养和免疫力,提高身体的反抗力,有助于预防肺结核的发生。
4. 腹泻病(Diarrheal Diseases)腹泻病是一组由细菌、病毒或者寄生虫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及预防常见传染病是指在人群中广泛流行、易于传播的疾病。
这些疾病通常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或者寄生虫)引起,并通过接触、空气传播、食物或者水传播等途径传播给其他人。
了解常见传染病的种类以及预防措施对于个人和公共卫生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及其预防方法:1. 流感(Influenza)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它通过飞沫传播,当一个感染者咳嗽或者打喷嚏时,周围的人可以通过吸入病毒而感染。
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
此外,避免与患有流感的人密切接触,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
2. 肺结核(Tuberculosis)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它通过空气传播,当一个患者咳嗽或者打喷嚏时,周围的人可以吸入细菌而感染。
预防肺结核的关键是接种卡介苗,这是一种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
此外,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卫生环境,避免与患有肺结核的人密切接触也是预防措施之一。
3. 腹泻(Diarrhea)腹泻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通常由细菌、病毒或者寄生虫引起。
它通过食物或者水传播,当人们摄入受污染的食物或者水时,会感染病原体。
预防腹泻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煮沸水和食物的彻底烹饪。
此外,避免食用生的或者未经处理的食物,特殊是在旅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
4. 肺炎(Pneumonia)肺炎是一种由细菌、病毒或者真菌引起的肺部感染。
它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当一个患者咳嗽或者打喷嚏时,周围的人可以吸入病原体而感染。
预防肺炎的关键是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患有呼吸道感染的人密切接触,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也是预防措施之一。
5. 痢疾(Dysentery)痢疾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肠道。
它通过食物或者水传播,当人们摄入受污染的食物或者水时,会感染细菌。
预防痢疾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饮用安全的水源和食用洁净的食物。
寄生虫病知识点整理一.概述1.寄生虫作为病原引起的疾病,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
2.寄生对宿主的损害●夺取营养:营养不良、贫血.●机械性损伤:压迫、阻塞、坏死●毒性作用:脓肿、溃疡●变应原作用:肉芽肿,过敏性休克二.血吸虫病 Schistosomiasis1.概述●血吸虫病俗称"大肚子病",是由于人或牛、羊、猪等哺乳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2.类型●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间插血吸虫●湄公血吸虫●马来血吸虫3.现状●在我国,血吸虫病流行于长江流域以南的各省区。
湖南省主要疫区为环洞庭湖的岳阳、常德和益阳市。
●近年来,由于对防治工作的松懈,血吸虫病有泛滥之势,疫区在扩大,患病人数估计到100万,防治形式非常严峻。
4.病因及感染途径●虫卵●成熟虫卵呈椭圆形,淡黄色,卵壳厚薄均匀,卵壳一侧有一小棘。
卵内含有一毛蚴,毛蚴与卵壳之间常有大小不等圆形成长圆形油滴状的头腺分泌物,为可溶性蝴抗原(SEA)。●尾蚴●血吸尾蚴属叉尾型,由体部及尾部组成,尾部又分尾干和尾叉。
体部前端为特化的头器,头器中央有单细胞腺体,称头腺。
在体的中后部有5对单细胞钻腺,分左右两束导管穿过头器开口于体部前端。
●成虫●血吸虫雄虫的身体自腹吸盘以后变宽变扁,两侧边向腹侧卷屈,形成抱雌沟,雌虫通常是处在这个抱雌沟内,形成雌雄合抱状态。
●钉螺5.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尾幼、童虫、成虫及虫卵均可引起病变。
●损伤机制●机械性损伤●变态反应性损伤:GAA、MAA、SEA●尾蚴性皮炎●发病机制●由IgG介导的I型和IV型变态反应性炎症●发病时间●尾蚴钻入肤后数小时至2~3天内●肉眼●皮肤红色丘疹或寻麻疹●镜下●真皮充血,出血及水肿,开始为中性粒和嗜酸性粒细胞侵润,之后主要为单核细胞浸润●临床表现●奇痒,持续数日后可自然消退。
●童虫引起的损害●肺部病变●充血、出血、水肿,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浸润、血管炎或血管周围炎●临床表现●发热、咳嗽、痰中带血●成虫引起的损害●一般无明显致病作用●病变●静脉内膜炎及静脉周围炎、贫血、肝脾肿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脓肿●机制●机械性损伤及毒性作用●血红素样色素沉积●成虫吞噬RBC→血红蛋白被珠蛋白酶(虫体内)降解→形成血红素样色素(血吸虫色素)→被肝、脾、肠等增生的巨噬细胞吞噬后沉积在局部组织内●虫卵引起的损害●引起机体损伤最重要的因素●病变部位●乙状结肠、直肠、肝脏●机制●未成熟虫卵:病变轻微●成熟虫卵:毛蚴分泌SEA →●细胞免疫→肉芽肿●体液免疫→抗原抗体复合物●急性虫卵结节●肉眼观:灰黄色,粟粒至黄豆大小结节●镜下观:嗜酸性脓肿●成熟虫卵●虫卵周围:红染的放射状火焰样物质(Ag-Ad) -Hoeppli现象●外周:坏死组织、大量嗜酸性粒细胞聚集、Charcot-Leyden结晶●慢性虫卵结节●急性虫卵结节经10天后形成假结核结节●假结核结节●中央:卵内毛蚴死亡,虫卵及坏死物质被清除、吸收或钙化●周围:上皮样细胞|异物多核巨细胞●结局:结节纤维化和玻变,但卵壳碎片或钙化的死卵长期存留。
传染病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中国目前的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3类,其中甲类2种、乙类28种,丙类11种,共41种。
一、甲类1、鼠疫鼠疫(plague)是鼠疫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多借由鼠蚤传播。
鼠疫存在于疫源地的野生啮齿动物中,是一种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
鼠疫在世界历史上曾有三次大流行,自1992年全世界报告发生人间鼠疫的国家有巴西、中国、马达加斯加、蒙古、缅甸、秘鲁、美国、越南及扎伊尔共9个国家,发病总数共1582例,病人大多集中在非洲。
2、霍乱霍乱是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由O1血清群和O139 血清群霍乱弧菌引起。
19 世纪初至今已引起7次世界性大流行。
近些年来,全球霍乱,尤其是在非洲、南美洲和亚洲,流行更趋严峻。
二、乙类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以下简称新冠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新冠病毒属β属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性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人群普遍易感,传染源主要是新冠病毒感染者;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能造成感染。
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已成为国内外流行优势毒株,其潜伏期缩短,多为2-4天,传播能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致病力减弱,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
2、猴痘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感染所致的一种病毒性人兽共患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
其既往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病死率为1%-10%,2022年1月以来,全球共有111个国家和地区向世卫组织报告了超过8.7万例猴痘病例,死亡病例达到140例。
2022年7月23日WHO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3年5月12日WHO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传染病分类及临床表现在人类的生存发展中,传染病一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据统计,历史上约有三分之一的死亡与传染病有关。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传染病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将其分为多种类型,并根据其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从传染病的分类和临床表现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传染病的分类1. 消化道传染病这类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物、水等途径传播,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有霍乱、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等。
2. 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等途径传播,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等。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肺结核、麻疹等。
3. 血液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
常见的血液传染病有艾滋病、疟疾、乙型肝炎等。
4. 接触性传染病接触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
常见的接触性传染病有狂犬病、破伤风、沙眼等。
5. 性传播疾病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
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有淋病、尖锐湿疣、艾滋病等。
6. 寄生虫病寄生虫病主要通过寄生虫传播,病原体包括原虫、嚅虫等。
常见的寄生虫病有疟疾、血吸虫病、绦虫病等。
二、传染病的临床表现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因其病原体类型、传播途径、感染部位和程度等因素而异。
下面分别介绍各类传染病的常见临床表现:1. 消化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
严重时,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并发症。
2. 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咳嗽、发热、乏力、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
严重时,可导致肺炎、肺结核等并发症。
3. 血液传染病血液传染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盗汗、乏力、皮肤损害等全身症状。
严重时,可出现出血、器官损害等并发症。
4. 接触性传染病接触性传染病的临床表现与感染部位有关。
如皮肤感染可表现为红肿、疼痛、脓疱等;神经系统感染可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
牛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牛是家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品种,它们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肉类和乳制品,还可以作为农业劳动力,对农村经济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牛常见的传染病给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因此牛的常见传染病的防治问题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牛的常见传染病及其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病毒性疾病1. 口蹄疫口蹄疫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传染病,会严重影响牛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患病的牛会出现口腔、蹄部溃疡等症状,导致牛只能站立,不能行走和进食。
为了防止口蹄疫的传播,养殖户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洁圈舍和饲料槽;(2)加强检疫工作,对进入牛场的牲畜进行严格的检疫;(3)加强消毒工作,对工具、饲料槽及牛舍等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2. 病毒性腹泻病毒性腹泻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患病牛只会出现腹泻等症状。
预防病毒性腹泻的方法包括:(1)合理饲养,保证饮水卫生;(2)加强圈舍清洁和通风工作;(3)加强饲料卫生管理,避免饲料发霉或污染;(4)定期开展疫苗接种,提高牛只的抵抗力。
3. 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肺炎会给牛只的呼吸系统带来严重的影响,患病的牛只会出现呼吸困难、鼻塞、鼻泪和咳嗽等症状。
预防病毒性肺炎的方法包括:(1)保持牛舍的通风和清洁;(2)控制牛只的运输和接触;(3)定期对牛只进行健康检查,及时治疗患病的牛只。
二、细菌性疾病1. 结核病结核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传染病,会对牛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持续的影响。
预防结核病的方法包括:(1)开展结核菌皮内试验,筛查患病牛只;(2)定期对牛只进行结核菌检测;(3)加强牛舍和饲养环境的卫生管理。
2. 牛羊痘牛羊痘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传染病,容易在牛只之间传播。
预防牛羊痘的方法包括:(1)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牛只的抵抗力;(2)避免牛只与患病动物的接触;(3)加强牛只的营养和管理,提高免疫力。
三、寄生虫病1. 肠道寄生虫病肠道寄生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会严重影响牛只的消化和营养吸收。
常见传染病诊断与治疗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医生,我经常会遇到各种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
在这里,我想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分享一些关于常见传染病诊断与治疗的经验。
我们要了解传染病的定义。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具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一、流行性感冒(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诊断流感通常依据临床表现,如发热、咳嗽、喉咙痛、肌肉酸痛等。
治疗流感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如退热药、止咳药等。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
二、乙型肝炎(乙肝)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
诊断乙肝通常需要检测血清中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等。
治疗乙肝的目标是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防止肝硬化。
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
三、肺结核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诊断肺结核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治疗肺结核需要联合使用多种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等。
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完成规定疗程。
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引起的传染病。
诊断COVID19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如核酸检测)和影像学检查。
治疗COVID19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如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剂等。
接种COVID19疫苗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手段。
五、疟疾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
诊断疟疾通常需要检测血液中的疟原虫。
治疗疟疾主要使用抗疟药物,如氯喹、阿莫地喹等。
预防疟疾的关键是避免前往疟疾流行地区,使用蚊帐、驱蚊剂等。
六、梅毒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
诊断梅毒通常需要检测血清中的梅毒抗体。
治疗梅毒主要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防梅毒并发症至关重要。
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因素。
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及预防传染病是指通过接触、飞沫传播、空气传播等途径传播的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注意预防各种传染病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及预防方法。
一、呼吸道传染病1.1 流感-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 预防方法:接种流感疫苗、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1.2 感冒- 感冒是由不同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也通过飞沫传播。
- 预防方法:保持室内通风、避免过度疲劳、注意个人卫生。
1.3 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 预防方法:接种卡介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二、肠道传染病2.1 腹泻病- 腹泻病是由细菌、病毒等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物、水传播。
- 预防方法:饮用安全水源、食用熟食、保持个人卫生。
2.2 传染性肝炎- 传染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传播。
- 预防方法:接种乙肝疫苗、避免共用注射器、安全性行为。
2.3 肠道寄生虫病- 肠道寄生虫病是由寄生虫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物、水传播。
- 预防方法:饮用开水、食用熟食、避免生吃蔬菜水果。
三、皮肤传染病3.1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皮肤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 预防方法:接种水痘疫苗、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3.2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皮肤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 预防方法:接种麻疹疫苗、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3.3 疱疹- 疱疹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 预防方法:避免与患者接触疱疹病变、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
四、性传播疾病4.1 艾滋病-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 预防方法:安全性行为、避免共用注射器、定期进行HIV检测。
4.2 梅毒-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山羊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山羊作为一种常见的畜牧动物,被广泛地养殖和利用。
然而,山羊也存在着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对于农民而言,及时识别和预防这些疾病对于保障山羊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山羊常见传染病及其防治措施。
1. 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病是山羊常见的传染病之一,通过细菌的感染引起。
它是一种严重的动物疾病,能够对山羊的生殖、乳汁品质等产生负面影响。
布鲁氏菌病又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其症状表现与人类的流感类似。
山羊感染后容易出现乳汁分泌异样、头痛等病症。
1.1 预防措施要预防布鲁菌病的发生,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1.1 规范饲养规范饲养是防治布鲁氏菌病的关键,要特别注意档案资料的齐全和养殖场卫生条件的整洁度。
适当增加饲料营养成分,强化山羊体质,提高其抵御菌病的能力。
1.1.2 定期检测定期检测山羊的健康状况是防治布鲁氏菌病的重要环节,通过定期检测山羊的血清学、细胞学等,检测是否感染了布鲁氏菌病。
1.1.3 减少交叉感染因为布鲁氏菌病对于多种畜牧动物都有感染风险,所以要对不同品种的畜牧动物进行隔离,并保持养殖场卫生的健康情况。
减少交叉感染是防治布鲁氏菌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1.2 治疗措施当山羊感染上布鲁氏菌病后,应该及时进行治疗,一般推荐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但是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饮食和生活的卫生情况。
治疗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药物的有效期和正确使用方法。
2. 蹄瘤病蹄瘤病是一种常见的山羊传染病,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或蹄部压力过于强烈而引起。
蹄瘤病能够导致山羊出现行走困难、蹄部水肿等症状,对于山羊的健康状况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2.1 预防措施要预防蹄瘤病,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2.1.1 定期剪蹄定期剪蹄是防治蹄瘤病的关键措施之一,剪蹄可以有效预防蹄部细菌的滋生,防止蹄瘤病的发生,保持山羊蹄部的整洁度,减少细菌滋生的环境。
2.1.2 饲养环境整洁饲养环境整洁也是防治蹄瘤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养殖场和疫病预防所要保持清洁整洁,增加山羊抵御力,避免细菌的环境污染,减少蹄瘤病的发生。
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及预防传染病是指通过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
这些疾病可以通过空气、水、食物、接触等途径传播。
了解常见传染病的种类以及预防措施对于保护个人和社区的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及其预防方法:1. 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肌肉疼痛等。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流感疫苗、勤洗手、避免接触病人和避免拥挤的场所。
2. 感冒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常见症状包括鼻塞、流鼻涕、咳嗽、喉咙痛等。
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避免接触病人、避免拥挤的场所、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 肺结核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痛、乏力等。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卡介苗、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4. 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包括腹泻、痢疾等疾病,常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
预防措施包括饮用安全的水源、食用熟透的食物、勤洗手、保持厨房和卫生间的清洁。
5.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幼儿园儿童。
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手脚出现水泡等。
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避免接触病人的分泌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6. 登革热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蚊媒传染病。
常见症状包括高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等。
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蚊虫叮咬、清除蚊虫滋生的环境、使用蚊帐和驱蚊剂。
7. 肺炎肺炎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
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胸痛、发热等。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勤洗手、避免接触病人、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8. 乙型肝炎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感染。
常见症状包括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乙肝疫苗、避免与感染者共用针具、勤洗手、安全性行为。
9. 艾滋病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免疫系统损害疾病。
预防措施包括使用安全套、避免与感染者共用针具、接受艾滋病检测和咨询、提高对艾滋病的认识。
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考纲」
1.结核病:(1)基本病理变化;(2)原发性肺结核的病理变化和结局;(3)继发性肺结
核的类型和病理变化。
2.细菌性痢疾:(1)病理变化;(2)临床病理联系。
3.伤寒:(1)肠道病变;(2)临床病理联系。
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病理变化;(2)临床病理联系。
5.流行性乙型脑炎:(1)病理变化;(2)临床病理联系。
6.血吸虫病:(1)基本病理变化;(2)肝、肠的病理变化及后果。
「考点」
1.结核结节是结核病的特征性病变。由干酪样坏死类上皮细胞、郎格罕巨噬细胞、淋巴
细胞及少量成纤维细胞构成。
2.原发综合征病变及各型肺结核的病变特点。
3.原发性肺结核病与继发性肺结核病有何不同。
4.细菌性痢疾、伤寒、肠结核在发病部位形态学特征及预后有何异同。
5.结核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病因、发病部位,病理变化有何区别。
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为化脓性炎,乙型脑炎为变质性炎。
「试题」
1.在结核病发生起着特别重要作用的是
A.感染的细菌数量大
B.机体与结核病患者接触
C.机体对结核菌缺乏免疫力或处于过敏状态
D.细菌毒力强
E.病人年龄小
答案:C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病变部位在
A.大脑皮质
B.丘脑及基底节
C.硬脑膜
D.蛛网膜下腔
E.脑室内
答案:C
3.结核结节中有诊断意义的细胞成分是
A.郎格罕巨细胞和淋巴细胞
B.郎格罕巨细胞和上皮样细胞
C.淋巴细胞和上皮样细胞
D.上皮样细胞和异物巨细胞
E.异物巨细胞和纤维母细胞
答案:B
4.结核病的细胞免疫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为
A.T细胞
B.B细胞
C.NK细胞
D.巨噬细胞
E.嗜中性粒细胞
答案:A
5.下列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理改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B.血管套形成
C.软化灶
D.蛛网膜下腔有脓性渗出物
E.胶质细胞增生
答案:D
6.血吸虫虫卵引起的病变主要发生在
A.大肠壁和肝脏
B.肠系膜静脉
C.门静脉
D.肺和肠
E.肝和脾
答案:A
7.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时的脓液主要聚集于
A.软脑膜与脑皮质之间的腔隙
B.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腔隙
C.蛛网膜与硬脑膜之间的腔隙
D.蛛网膜本身的疏松纤维组织间
E.软脑膜本身的疏松纤维组织间
答案:B
8.细菌性痢疾肠道病变最显著的部位是在
A.升结肠
D.横结肠
C.降结肠
D.乙状结肠
E.乙状结肠和直肠
答案:E
9.流行性乙型脑炎不具有的改变是
A.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和血管套形成
B.筛网状软化灶和脑水肿
C.蛛网膜下腔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渗出
D.胶质结节形成
E.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出现噬神经细胞和卫星现象
答案:C
10.全身粟粒性结核病常常是肺结核经哪种途径播散的结果
A.淋巴道
B.血道
C.支气管
D.潜伏的病菌重新繁殖
E.沿组织间隙蔓延
答案:B
11.肠结核溃疡的肉眼形态是
A.椭圆形,溃疡的长轴与肠的长长轴平行
B.口小底大烧瓶状
C.不规则地图状
D.呈带状,其长径与肠长轴垂直
E.火山喷口状
答案:D
(12~13题共用备选答案)
A.变质性炎
B.浆液性炎
C.纤维素性炎
D.化脓性炎
E.增生性炎
1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变性质为
答案:D
13.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性质为
答案:A
(14~15题井用备选答案)
A.溃疡呈环形与肠的长轴垂直
B.溃疡呈长椭圆形与肠的长轴平行
C.溃疡呈烧瓶状口小底大
D.溃疡边缘呈堤状隆起
E.溃疡表浅呈地图状
14.肠伤寒的肠溃疡特征
答案:B
15.细菌性痢疾的肠溃疡特征
答案: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