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维米尔及其绘画艺术特征
- 格式:pdf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2
维米尔油画艺术特色分析论文维米尔油画艺术特色分析论文摘要:作为十七17世纪典型的荷兰风俗画家,维米尔的油画以独特的色彩、光线及结构创造了一个形象、自然的现实世界。
维米尔的油画作品艺术特色鲜明,其绘画语言的运用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本文将在阐述维米尔的生平及时代背景基础上,结合维米尔的油画作品,分析维米尔油画艺术构思,并进一步探索维米尔与伦勃朗等油画家的区别,以为维米尔的油画艺术研究提供更加积极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维米尔;油画;艺术构思;用光一、叙述维米尔的生平和时代背景维米尔是17世纪中后期独具特色的荷兰画家,1632年,维米尔出生于荷兰的德尔福特,该城市是荷兰著名的艺术中心,由于17世纪荷兰采取的财富战略,使得荷兰社会富足稳定,然而维米尔一生清贫,他曾向伦勃朗的弟子法布里乌斯油画,维米尔早期的油画创作,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维米尔油画技艺的不断深入,维米尔的风俗油画在结构及内容上都有了较大的变化。
十六16世纪拜托西班牙统治的荷兰,不仅在政治上获得了独立,还通过海上殖民取得了经济水平的迅速提升,物质的富有进一步刺激了艺术的发展,尤其在新教的影响下,荷兰的绘画艺术逐渐进入现实生活,传统的宗教油画失去统治地位,取而代之的是风俗、风景、肖像等题材的绘画,维米尔一生都生活在德尔福特这一古老而繁荣的城市,维米尔的《德尔福特景色》就是一幅描绘这座美丽港口城市的名作,由于维米尔生前并未出名,他的少年及中年时期的生平非常少,1653年,维米尔在德尔福特的行业协会登记为画家,并在分别1662-1663、1671-1672年两次当选为行业协会的主席,维米尔的父亲是一位商人,买卖画作是生意的一项内容,维米尔或许从小在父亲的生意过程中接触不同形式的绘画作品,进而对绘画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关于维米尔何时学会、师从何人及绘画历程均没有相关的资料,从相关资料来看,维米尔早期可能在马姆斯特丹或乌特勒克学过绘画,也可能到法国、意大利游学过,维米尔早期与后期的绘画风格存在较大差异,从他的绘画艺术来看,早期的绘画或许受到收到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的影响,绘画上运用了一些具有强烈戏剧性明暗对照法的技巧。
浅析维米尔的绘画特点——以《倒牛奶的女仆》为例在17世纪初期,荷兰的经济贸易得到繁荣发展,富有“海上马车夫”的称誉,由于该国在这一年代中约有全球75%的商船。
当时荷兰并无富丽堂皇的宫殿,宏达的教堂,建筑雕刻也相对落后,但绘画是服务市民的一个重要艺术表现形式,自然受到大众地欢迎与重视。
这一现象与国情是密切相关的,在这个年代中,荷兰的国家性质是商业资产阶级特性,基于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该国人民的生活也变得非常安详与富裕,所以,对于一般民众来说,其也处在一个消费潜能极大的群体中。
大众能够懂得享受精神生活,他们懂得利用绘画来点缀房屋,这变成一个时尚潮流,也就是说,在17世纪的荷兰绘画,也慢慢地融入到普通大众的生活中。
在那个年代中,荷兰绘画艺术家并非像之前强调宗教题材的创作,却是实实在在地融入到普通大众的生活中来,将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更直观地体现出来,作品中富含朝气的生活气息和人性的精神支撑。
同时,在那个年代中,荷兰的风景画也划分成若干个分支,且和肖像话、历史画等凸显出极其关键的地位,促进了欧洲风景画的萌发。
比如,“荷兰小画派”。
(二)维米尔生平概况1633年,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 )在荷兰德尔夫特市的一个普通的家庭中顺利诞生。
在他长大之后,他继承家业,开始管理父亲留下的画廊生意,当然,另外也开始进行文艺创作。
他一度经历过穷困潦倒的生活,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债务,他在世间留下11个孩子和爱人,世人说有一位餐饮店的老板为了能够拿到维米尔欠下的债务还多次带走了他的作品,甚至在最后的时候,因为维米尔的妻子一度破产所以并没有将其作品成功赎回,在维米尔一生中,能够在存世于人间的作品一共有35幅。
二、以《倒牛奶的女仆》为例分析维米尔的绘画语言维米尔和其处于相同年代的画家相比,其具备的独特之处是,其通过独特、极端乃至颤抖的感光度来折射出光线,一般会选择蓝色、橙黄等进行色调搭配,以此能够体现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谈维米尔作品的图像特质维米尔(Jean-Honoré Fragonard)是18世纪法国洛可可艺术家,以其轻盈、优雅、浪漫的风格而闻名。
他的作品充满了柔和的色彩、丰富的细节和动感的线条,表现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以下是维米尔作品的图像特质的讨论。
维米尔作品的图像特质之一是柔和的色彩。
维米尔的绘画以明亮、柔和的色调为主,色彩鲜艳但不刺眼。
他运用了大量的淡色调,如淡黄、淡蓝、淡粉红等,使整幅画面散发出迷人的温暖和柔和的气息。
这种柔和色彩的运用使观者感到轻松愉快,仿佛沉浸在一个梦幻般的世界中。
维米尔作品的图像特质之一是丰富的细节。
维米尔非常注重画面的细节处理,无论是人物的服饰、家具的图案还是自然景观的描绘,都展现出极高的艺术造诣。
他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精确的线条表达,刻画出每个细节的丰富纹理和形状。
这些细节给观者带来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画面中的情感和情节。
维米尔作品的图像特质之一是动感的线条。
维米尔的画笔线条流畅、优雅、准确,具有很强的动感。
他善于捕捉人物的姿态和动作,通过线条的流畅表现出人物的动态和活力。
他能够通过线条的形状和流动来传递情感和表达情节,使观者能够感受到画面中的运动和生机。
维米尔作品的图像特质还体现在他对自然的描绘。
维米尔热爱大自然,经常描绘花卉、树木、园林等自然景观。
他善于捕捉自然的美丽和细腻之处,并运用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来表达。
他的自然描绘常常呈现出一种浪漫、优雅的氛围,给人以宁静和放松的感觉。
维米尔作品的图像特质充满了浪漫、柔和、轻盈的特点。
他运用明亮、柔和的色彩,注重细节和线条的表达,善于捕捉自然之美。
维米尔的作品给人一种愉悦、轻松的感觉,展现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上的魅力,而且也是他时代风格的典范,对后来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探析再现生活之伟大的画家——维米尔作品的艺术特征维米尔(JanVermeer Van Delft)是一位荷兰历史上沉寂了一百多年的画家。
他的重现光华虽只是近百年的事, 我们对这位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画家了解得少之又少。
唯一能解开维米尔之迷的钥匙就是他留存下来的36幅传世名作。
17世纪的荷兰恰逢盛世,信仰新教的荷兰商人过着简朴而充实的富裕生活。
他们的审美趣味与当时的欧洲北部国家的贵族们截然不同。
他们反对放纵浮华的巴洛克式艺术,而崇尚简单平和的自然主义作品。
朴素的民间习俗,宁静的乡间风景,生动的花卉静物,都成为荷兰小画派画家笔下富有情感和生命力的题材。
在美术史上,荷兰小画派与维米尔之间一直有着一种微妙的关系。
而今,这位画家已与荷兰同时代的画家伦勃朗和哈尔斯齐名。
然而,关于维米尔其人、其画,大家却始终不甚了解。
他一生没有画很多画,其中也很少表现什么重大的场面,很难论述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这样简单而平实的画成为古往今来最伟大的杰作之一。
它们的神奇特点大概就在于平凡之中显伟大。
一、题材的平实掩盖不住伟大的寓意维米尔的绘画给人一种真实性,除了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之外,还使人感到一种信仰上的真实感。
这位在德尔夫特土生土长、很可能从未出过国门一步的画家,画的是自己身边的生活和女性。
有一幅名为《写信的女人与女佣》的作品,描绘的是在房间的一个角落,光线从窗户照射进来,两位女子站在一帧大幅油画前--在桌旁写信的女子和婷立远眺的女佣。
人们会注意两位女子间的差别:女主人和卖弄风情的女佣,上下两个不同的阶层。
女主人低头写信, 而另一个并未侍侯她的主人,却抬头往别处张望。
人们也许会想到:绘画的艺术促使维米尔考虑到一个女人的两面性而把她分解成两个造形来表现。
但她们都体现出了女子在青春期里对爱情的一种深切的渴望。
在另一幅作品中,这种寓言性的东西体现得更为明显。
《画家及画室》女模特的形象被视为名声的象征,也可被视为九个艺术女神之一。
她手上抱着希罗多德的著作,正注视着放在桌上的其他缪斯们的象征物。
谈维米尔作品的图像特质维米尔(Vincent van Gogh)是荷兰著名的后印象派画家之一,他的作品在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画风独特,富有强烈的情感表达,深受人们喜爱。
维米尔作品的图像特质可以说是其艺术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将从线条、色彩和构图三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线条线条是绘画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它能够表现出画面的形态和结构,维米尔的画作特点之一就是具有非常突出的线条特征。
在他的画作中,线条常常是笔势粗犷,自由而富有张力,它们的格式常常是簇状的,组成了整幅画的挥洒性线条。
比如在《星夜》中,维米尔运用了大量交织的弯曲线条,形成了如同涌动的液体般的画面效果,形象地表现出星空中黑色天幕和繁星点点的夜景。
同时,维米尔的线条还有一种短而重的表现形式,体现出细节和形态。
这些线条多与整幅画面的背景融合在一起。
在他的自画像中,用急剧涨势的线条勾勒了脸部的轮廓,表现出传神的面部表情。
这样粗犷、富有张力的线条,成为了维米尔作品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传达出他内心深处的强烈感受和冲动。
二、色彩色彩是维米尔作品的重要特色之一,他在色彩运用方面有着独特而鲜明的风格,具有浓郁的情感表达力。
维米尔在作品中经常运用鲜艳的色彩,这些色彩通常是非常鲜明的色彩,大胆而明快。
比如在《向日葵》中,透过大胆的色彩运用,创造出生动而轻松的氛围,展现出艺术家的热情和激情。
此外,维米尔也善于运用对比色来增强画面的冲击力。
他借助暖色调和冷色调、亮色和暗色的对比,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强烈度。
在《星夜》中,艺术家运用的黄色、橙色等暖色调和蓝色的对比,使画面的对比格外强烈,产生了视觉冲击力。
三、构图维米尔的构图特点是独特而清晰的,他善于运用一些简洁的手法,让画面产生极强的冲击力。
他通过对局部的放大和对某些元素的放置来调整画面的比例和形态。
比如在《向日葵》中,艺术家将花朵放置于画面的中央位置,让画面呈现出一股强烈的凝聚力,让人无法移开目光。
维米尔的构图也常常是运用掩盖和遮盖来创造出一种神秘感和深度感。
荷兰小画派维米尔作品赏析欢迎订阅『斖斖艺术』芥子纳须弥,绘画如生生不息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1632—1675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之一维米尔的作品大多是风俗题材的绘画,基本上取材于市民平常的生活。
他的画整个画面温馨、舒适、宁静,给人以庄重的感受,充分表现出了荷兰市民那种对洁净环境和优雅舒适的气氛的喜好。
维米尔流传下来的作品只有40幅左右,其中多数都是绘画精品。
被称为“荷兰小画派”的代表。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44.5×39cm1665荷兰海牙毛利斯博物馆藏《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为维米尔最伟大的作品,被誉为荷兰的《蒙娜丽莎》。
此画面世三百多年来,世人都为画中女子惊叹不已:那柔和的衣服线条、耳环的明暗变化,尤其是女子侧身回首、欲言又止、似笑还嗔的回眸,唯《蒙娜丽莎》的微笑可与之媲美。
画中女子的真实身份,亦如《蒙娜丽莎》一样,是一个千古遗谜。
德尔夫特风景布面油画98×17.5cm1660年海牙博物馆维米尔一生都在捕捉光的微妙变化,光中的色彩,似乎是他沉静内心的思考,窥见了光辉中的栖居者,然后在画面中表露出来,再穿透每一个观者的心。
倒牛奶的女仆45×41cm1685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倒牛奶的女仆》体现了一种新的艺术风格和新的艺术成就。
画家不仅真实精确地描绘出人物所在房间的空间感,而且人和景物都好像沐浴在极度纯净的光线之中,女工穿的裙子的蓝色和上衣的柠檬黄色用得恰到好处,强烈的光感使这幅画的色彩显得特别的明净和细腻,使人感到十分平易、亲切。
与对色彩的选择和对物体尺寸与位置的调整一样,维米尔经常也把光和影作为一种联系整个构图和呈现画面氛围的重要因素。
或许,维米尔是在观察物体时被它们表面的光与色感动了。
为了捕捉到一种充满灵动感的气氛,他在自己的作品里反复描绘光线从窗子射进室内空间后的强度和分布,同时研究不同质地的物体在光线照射下的反映,如果放大观察,他画中的所有受光最强的部分都闪烁着如珍珠般明亮的高光。
浅析维米尔绘画的艺术特色摘要17世纪,是西方美术发展的兴盛期,经济发展迅猛,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艺术形式多种多样。
荷兰作为当时欧洲最自由开明的土地,前后涌现出了多位艺术大家。
新兴的资产阶级引导着人们的审美,决定着荷兰美术黄金时代的独特风貌。
当时荷兰兴盛的画种有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等,而风俗画因顺应人们的要求成为了画家们作画的首选题材,并得到了极大限度的发展。
[1]伦勃朗、哈尔斯、维米尔等许多画家被人们所熟知。
其中,维米尔用他平凡却又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他对于风俗画的理解。
本文通过三个部分概述了维米尔的绘画艺术生涯,又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他绘画的特点和他向世人传达的精神内涵,以及他的绘画给后世带来的影响。
虽然目前研究他的学者渐渐增多,但还是有深入挖掘他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的必要性。
所以,通过这篇文章,我想对维米尔本人和他的作品进行探究分析,感受维米尔对艺术、对生活的热爱。
关键词:维米尔;风俗画;风格特征AbstractIn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western art is prosperous development perio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people thought of an unprecedented liberation, art forms. Holland as Europe was the most liberal land, and emerged many art. All the emerging bourgeoisie to guide people's aesthetic, determines the unique style of art in Holland. The golden age painting Holland has flourishing portraits, genre painting, landscape painting and genre painting, for people to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s has become the preferred theme of painters painting, and obtained the Rembrandt.[1], which greatly limits the development of HALS, Vermeer and many other artists are known. Among them, Vermeer He showed his understanding of genre painting with his ordinary but unique perspectiveThe three part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Vermeer's art career,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 paintings and he to convey the spiritual connot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his painting to later bring. Although his research scholars gradually increased, but there are still dig the necessity of his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So, through this article, I want to explore the analysis of Vermeer himself and his works, Vermeer feel about art, love of life.Key words: Vermeer; genre painting; style characteristics目录TOC \o "1-3" \h \u 摘要IAbstract II目录III前言1一、维米尔的艺术生涯2(一)17世纪的维米尔2(二)荷兰小画派2(三)维米尔与艺术结缘2二、维米尔绘画的风格特征3(一)生活化的题材31.平凡生活的真实写照32.朴实单一的室内场景43.作品充满神秘感5(二)柔和温暖的光线51.被光笼罩的作品52.光与影的完美结合63.画面中跳跃的光点7(三)明亮的色彩8(四)严谨的构图9(五)先进工具的辅助10三、维米尔对后世绘画产生的影响11结语12参考文献13谢辞14前言因遍地是风车和充满郁金香花味而闻名的荷兰,诞生出了一位伟大的画家——维米尔。
维米尔油画作品的艺术特点及隐喻性表达作者:宋凯来源:《收藏与投资》2024年第04期摘要:油画之美离不开艺术家的引领,画家通过油画创作来润泽心灵和寄托情感。
维米尔作为荷兰黄金时代的绘画大师,其画风亲切、自然、朴实,散发着令人沉醉的宁静舒适感。
文章以维米尔油画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其油画创作生平历程;从主题取材、造型技巧、色彩表现等层面总结了其艺术特点;结合其代表作分析了其油画艺术中的隐喻性表达要素,旨在为探索维米尔艺术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维米尔;油画;隐喻性;光与影;内涵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以下简称“维米尔”)最擅长人物肖像画、生活风俗绘画,作品大多是在小画幅中表现精巧传神的生活场景,创造性地将光线、色彩以及透视这三种绘画要素较好地融合在一起,使得其绝大多数油画作品既体现了客观生活的真实性、亲切感和艺术化审美趣味,又展现了舒适、温暖、宁静且具有隐喻性的意境之美[1]。
维米尔不仅是荷兰历史上最为优秀的风俗画家,还是世界油画界艺术大师,被称为“荷兰小画派”的最具代表性画家。
作为荷兰最为传奇的画师之一,维米尔这个名字,沉寂了两百多年才被世人所关注。
作为“荷兰小画派”代表画家,大众对维米尔的油画作品虽然熟悉,但是对其生平知之甚少,更无从知晓维米尔艺从何来。
由于其没有延续其脉络的学徒,甚至连与其生平相关的日记、信件和资料都无留存,“特立独行、与世隔绝和伶仃孤苦”似乎成为这位神秘画家的主要特征,艺术史家托雷·伯格称维米尔为“代尔夫特的斯芬克斯”[2],其原因就在于他作品的神秘感和隐喻性的艺术化表达。
维米尔(1632—1675年)出生于荷兰代尔夫特,1648年,维米尔在代尔夫特的画家利伯雷希特·冯·阿尔斯特的指导下学习绘画,后又在海牙的画家卡雷尔·法布里提乌斯的工作室中作为学徒学习。
1653年,其与卡特琳娜·博尔内斯结婚,并育有十二个孩子。
谈维米尔作品的图像特质维米尔(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画家,他的作品以其精湛的绘画技巧和独特的图像特质而闻名于世。
维米尔作品的图像特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维米尔的作品注重画面的平衡和对称。
他在构图上善于运用对称和反射的手法,尤其是对人物的刻画,通常采用正面或侧面的视角,形象直接、明确。
他注重画面的整体稳定和和谐,追求完美的平衡感,让观众在观赏时产生一种舒适的和谐感。
维米尔的作品画风细腻,特别擅长描绘细节。
他注重表现人物的皮肤质感和纹理,通过精细的笔触和明暗的对比来表现形体的丰腴和动感。
维米尔善于运用光影效果,通过温暖的色调和柔和的光线来打造一种柔美、温暖的氛围。
他对于细节的刻画力求精确细腻,既有写实的风格,又不乏一些浪漫主义的元素,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维米尔的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一种优雅而端庄的风格。
他熟练地运用线条和色彩的组合,创造出充满韵律感的形体轮廓。
他在人物刻画上注重捕捉每个人物的特征和气质,不仅通过细腻的面部表情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还通过身姿、动作和服装来展示人物的身份和地位。
这种细腻的人物刻画给人以既庄重又光彩照人的感觉。
维米尔作品的图像特质还表现在他对绘画题材和寓意的把握上。
他的作品涵盖了历史题材、神话题材、肖像等多个领域,通过精心的构思和创意,赋予作品以深刻而独特的寓意。
他以优雅的方式表现了爱和美的主题,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和谐的画面语言,营造出一种纯净、高尚的艺术氛围。
维米尔作品的图像特质饱含了他对于艺术的追求和对于美的理解。
通过精湛的绘画技巧和独特的创作风格,他创作出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杰作,对后世的艺术影响深远,被誉为法国绘画史上的一位重要艺术大师。
简析从维米尔作品探究绘画创作中的情感表现绘画创作中如何传达出人物的情感以及反映出其时代精神是艺术家共同的使命和追求。
虽然维米尔的作品距离当代已久远,但其作品堪称瞬间的凝固,永恒的遐想。
其作品中的人物传达出穿越时空的强烈的真实感,如《戴珍珠耳环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1665~1666) 中少女转过头来,眼睛凝视着画外,嘴唇微微开启,似乎被什么事物所吸引,倾听到什么而欲言又止,少女专注凝视的眼神仿佛穿透画面与观者对话。
维米尔表现了许多弹琴、凝视、读信、交谈等场面,画面中人物似乎都专注于自己的思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这些经典的瞬间凝固、真实的空间塑造是维米尔在照相机发明之前一百多年对透视、空间、光影等画面因素的准确把握。
其浓郁、真实的生活气息,把人们带回到17世纪荷兰德尔夫特那个安静的小城。
在绘画创作中我们可以从以下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分析。
一、空间感的真实绘画创作中人物的表现需要环境空间的烘托,这种空间或许是真实的空间塑造,或许是抽象的形式构成,都是需要艺术家精心构思的,而维米尔正是通过真实的空间感烘托出人物的环境。
首先,通过平静的、真实的自然光感来体现真实的环境,真实的自然光感赋予画面中的人物生命的节奏,犹如流淌在人物内心的生命的光芒。
如《倒牛奶的女佣》(The Milkmaid 1658)中,清晨柔和的自然光从窗户照射进来,清新的空气是微微偏冷的感觉,女佣低头倒着牛奶,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她无关,她的眼睛凝视着手中的牛奶罐,似乎可以听到牛奶流下去的声音。
而《窗前读信的女子》(Girl Reading a Letter at an OpenWindow 1657~1659) 中是柔和的暖光,让人想到午后或者黄昏。
这些光感给人以真实可信的感觉,不同于同为荷兰画家伦勃朗的聚焦某一点的强烈的光线,伦勃朗的画面多是主观加强的强烈光感而表现出惊心动魄的气氛,维米尔塑造的光感是柔和、漫射的光,有着丰富的层次感。
艺术论坛++TEXT/孙斯淼走进维米尔和他的《绘画艺术》一、维米尔的绘画风格及流派17世纪是荷兰绘画的黄金时期,很多画家摆脱了对宫廷和天主教的依附,绘画内容也从描绘宏大或高贵的题材转变为市民阶级艺术,开始专注于身边的人物、风景,以及静物的小尺寸画作,这些画家被后人亲切地称为“荷兰小画派”。
而维米尔就是荷兰小画派的代表人物,他是一位道德化的风俗画专家。
作品题材几乎全是表现家居女人干活的情景,这些闲雅温柔的女性给人带来无比清淡的诗意,维米尔的画清澈如泉并能帮助人们发现日常生活之美。
他的画光线并不太多,但却给人以明亮的感觉,虽然缺乏些深刻的社会内容,没有过多的波澜和喧哗、骚动和不安,但是画中这种平凡而真实的情感却起到了净化人心灵的作用。
维米尔的作品所表现的全都是17世纪荷兰舒适、悠闲的生活,吸引着每一位渴望得到宁静的人,是一种静入极致也含蓄到极致的美。
可能因为这些原因,维米尔成了“小众画家”,保留作品非常少,不超过35幅。
而与同时代画家的大幅巨作相比,不同之处在于作品可谓“细腻而又精巧”。
当时荷兰画派三位著名的画家有很多类似之处和不同风格,而只有维米尔与伦勃朗常用强烈的明暗对比,维米尔喜欢运用漫射的光来表达出一种温暖而明净的氛围,能让每一种东西都静静地告诉你什么是生活的真味,我们究竟要追求的是什么。
二、维米尔的艺术特点1、光和色的微妙变化如果说伦勃朗的用光、用色、用笔都充满激情,以潇洒豪放的大笔触取胜,那么维米尔便与其相反,他以宁静、平和、温馨,和内敛的小笔触取胜。
对画面非常讲究,不论是画面构图、人物比例、光影变化都精致得跟照片一样逼真。
不过,在维米尔的精细中,又暗含着一种自信和肯定,这是维米尔大师风范的根源。
2、作品充满神秘感,维米尔创造了北欧最珍贵的艺术杰作,《戴珍珠耳环的女孩》与达·芬奇《蒙娜丽莎》齐名的杰作。
此画面世三百多年来,世人都为画中女子惊叹不已:那柔和的衣服线条、耳环的明暗变化,更为惊世的是女子侧身回首、欲言又止、似笑还嗔的回眸,正是由于她直接凝视着观众,因而引发起观众观赏的好奇心,把她视为一个难解的谜。
浅析维米尔绘画艺术特征摘要:维米尔是17世纪“荷兰小画派”的代表画家之一,也是荷兰美术史上最重要的画家之一。
2001年在伦敦举办的维米尔画展吸引了近2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前往观赏,这说明人们对维米尔画作的重视程度,即使是在当今世界,仍然有其影响力。
本文通过对维米尔现存的36幅传世名作中的部分画作的解读,探讨他极具特色的绘画艺术特征和艺术风格。
关键词:维米尔绘画艺术特征维米尔是17世纪荷兰的优秀风俗画家,常被认为是“荷兰小画派”的代表画家,但他的画又不同于当时荷兰的风俗画家,他创造了一种观者和画面之间的微妙的关系,他的画不以情节取胜,多描绘人们日常生活的生活情景,从生活中的细节出发,给人以宁静、安详、纯朴的视觉感受。
在维米尔的绘画中,平实的情感起到了净化人们心灵的作用。
他的每一幅画,漫射着柔和的光线,烘托着宁静、静谧的氛围,每一幅画,观者都能感受到一种温情。
1.维米尔简介维米尔全名约翰尼斯·维米尔,1932年出生于荷兰德尔夫特市。
遗憾的是,历史上关于维米尔的文献记载几乎寥寥无几,从稀缺的文献中,我们了解到1632年的秋天,约翰尼斯·维米尔出生在荷兰德尔夫特市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当过织布工人的老维米尔名叫雷伊尼埃·扬宗,娶妻丁格鲁恩·巴尔塔扎尔。
在他们生下第二个孩子维米尔时,老维米尔正经营着一家“米什兰”客店,并兼做卖画生意。
17世纪,维米尔所处的时代,也是荷兰的“黄金时代”。
维米尔一生留下的作品不多,甚至在他死后被世人遗忘了将近两个世纪之久。
直到1849年,经法国批评家迪奥杜尔多方考证后才能以让这位画家重见天日。
关于他的生平和资料的缺失使以至于对其绘画作品的研究只能从他的作品入手。
二、维米尔绘画的艺术特征1.、打动人心的选材维米尔画中的室内景物始终是围绕着“米什兰”老屋及新居的房间、画面左侧的窗子、土耳其桌毯、蓝天鹅绒靠背的椅子、镌刻着“音乐是欢乐的伙伴、是医治忧伤的良药”一语的那架古钢琴及其它几件乐器、墙上挂着的荷兰地图,以及不同质地的日用器皿等等。
浅析维米尔《绘画的艺术》画家维米尔(Vermeer)的最爱也是他最骄傲的杰作——《绘画艺术》。
维米尔的杰作在荷兰艺术的黄金时代完成,这幅作品充分发挥了他的绘画技巧。
他的《绘画艺术》展现的简单而温暖的主题不再是一种虚幻的语言或神话,而是一种真真切切的真情实感的显露,就这样他将历史世界带入了普普通通的每一个荷兰人的房屋里。
这张绘画似乎不是一般的家庭生活,而是一组升华于平凡家庭的布景。
尽管这张照片是在相机诞生前两百年诞生的,但它仍然使现代导演对其赞不绝口。
一、光与影构成诗一般的情调这幅画是在几百年前照相机问世时完成的,但它和照片一样真实,准确。
在拿起画笔之前,维米尔在构思这幅画的总体规划中就早已做了很多神秘工作。
例如,画家和模型的焦点很清晰,但是前景中的对象(例如窗帘,桌子上的布料等)却十分模糊了,对于现代人而言,只能通过相机看到这种效果,比如说当焦点位于作为主角的对象的前景,它将开始模糊。
自1620年代以来,荷兰艺术家一直使用一种称为“暗箱”的设备,暗箱的原理就是,光线通过木箱前面的透镜进入暗箱,当光线进入木箱时,内部镜子反射的图像会出现在暗箱上方的一块玻璃上。
这种相机在维米尔的时代早已非常先进,它不仅可以随身携带,而且玻璃镜片产生的图像,色调和色彩也相对清晰生动。
维米尔在那个时代,利用类似的原理,大胆的进行光与色的结合,将光与影进行协调,构成了诗一般的情调。
二、手法表现形式的特殊性维米尔常将作品的视觉消失点设置为他希望观众关注的部分。
在《绘画艺术》中,它放置在模型手附近。
画中的模特穿着中国服装,头戴月桂花环,拿着书和喇叭。
直到1950年,法国艺术评论家无意间发现了这一业务的真正含义。
解密的主要线索是凯撒·利帕的《肖像画》,该画于16世纪出版,并于1644年被翻译成荷兰语,并迅速成为当时画家的符号词典。
用于指导画家绘制历史人物。
有一段文字描述了历史的女神:“她戴着月桂花环,拿着一个小号和一本书,月桂花环象征着荣耀和永生,小号象征着声誉,而书则代表了历史记录。
美术时空ART EDUCATION RESEARCH一、维米尔的生平及其时代背景维米尔与哈尔斯、伦勃朗被并称为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的三大画家。
虽然维米尔的艺术作品得到了后人的认可,但是他的艺术道路充满坎坷。
在17世纪,维米尔很少得到人们的关注,直到19世纪,他才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维米尔生活的那个时代,最为流行的是巴洛克式的奢华风,所以当时他的绘画作品很少得到认可,他的很多绘画作品是在他离世很久后才被卖出的。
有关荷兰美术的著录中也几乎找不到他的名字。
一直到1866年,法国艺术评论家迪奥菲?杜尔经过很长时间的钻研,编写出一本关于维米尔的研究文集,这才使维米尔得到西方美术界的重视,让这位消失了将近两个世纪的艺术大师的名字重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维米尔将古典与现实融合到一起,在他的作品中,到处透露出一种纯粹、温馨、平和的艺术美。
17世纪,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当时的荷兰经过长期的斗争,获得了独立。
由于战争的胜利,人们的思想获得了自由,人们越来越乐意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美的事物。
这也促使了画家在选取绘画题材时不再以神话题材或宗教题材为主,而是把现实生活作为绘画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
荷兰是一个典型的商业资产阶级国家,随着海上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阶层人民的生活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绘画作为一种商品也迅速发展起来。
这样一来艺术慢慢趋向于市场化。
当时许多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为了满足顾客的要求而放弃了艺术的初衷,但维米尔并没有随波逐流,他始终秉持自己的艺术观点,不为世俗所动。
维米尔这种对艺术始终如一的精神对后世的艺术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维米尔的绘画艺术特征维米尔是17世纪伟大的艺术家,他观察生活极其细致,能够捕捉到人们一瞬间神情的多种变化,然后用高超的绘画技巧描绘出来。
他能够创作出优秀的绘画作品,与他当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是有关系的。
17世纪,荷兰的艺术家创作取材十分广泛,但最主要的还是风俗题材,因为当时市民阶层已经涌入艺术消费行列,画家为了生存就必须迎合大众的审美需求。
因此,在维米尔的画中,大多是一些平凡的、普通的形象,作品中的人物总是在做着一些最为平常的事情,作品表现的是人们最为朴素的一面。
在维米尔的众多作品中,《倒牛奶的女仆》是描绘日常生活的经典之作,这幅画是维米尔在1658年到1660年之间花了大量的精力完成的。
在这幅画的整个画面中,一位身着蓝黄色调衣服的妇人手拿瓦罐正在慢慢地倒牛奶,外面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形成一种散射光线,在这种光线的映衬下,人物的轮廓显得更加分明、清晰,整个画面具有非常强的层次感。
这幅作品所营造的气氛让人感到亲近,画中没有奢华的环境,没有高傲的主人公,有的只是令人感动的平凡的人性之美。
在维米尔的画面中,主人公大多数是女性,只有极少部分画作以男性为画面的主要角色。
在17世纪以前,很多艺术类型就将女性形象当作艺术素材,如岩画中就有女性劳作的形象。
在某种程度上,自然与生命就是依附于女性的,因此,女性形象是人类审美的载体。
希腊神话中的维纳斯、雅典娜等频繁地出现在画家的作品中,成就了很多不朽的作品。
维米尔画中的妇女,没有神圣的光环,没有绝美的传说,但以自己的形式在诉说着平凡的故事。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维米尔在1665年到1666年之间创作的。
这幅作品的画面中心为少女所戴的珍珠耳环,在整个画面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光线从人物的左侧照射过来,在少女的脖颈处形成了阴影,衬托出珍珠的光泽。
珍珠在维米尔的画作中的寓意是圣洁和纯洁。
维米尔很好地表现出少女侧身向左的瞬间微妙的眼神变化,少女的眼神中满是真诚,好像在向观者诉说着什么,深深地吸引着观者。
在《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这幅画中,维米尔将背景用重色表现出来,这样一来,画面中的人物更加突出且带有一种神秘感。
在绘画时,维米尔不仅具有超强的写实能力,而且能够表现出一种前人不可比拟的艺术境界。
构图是维米尔在绘画中最关心的,画面中每一个部分的位置安排都经过了深思熟虑。
在他留存下来的一些画中,用X光照射时,会发现所呈现的画面并非最初的,很多地方被删改了。
从这也可以看出,维米尔是一位非常严谨的艺术大师。
在维米尔的作品《读信的蓝衣女人》中,一位身穿蓝色衣服的女性正在读手中的信,画面中虽然没有窗户,但是透过女子的面部表现我们可以推测出在她的前方应该是有一扇窗户的。
女子旁边的桌子上摆放着一些生活杂物,女子背后的墙面上放置着一张地图。
曾有人认为,这张地图喻示着女子手中的信来自遥远的地方。
这幅画就是描绘生活中常见的景象,简洁而不简单,观者在观赏这幅画时,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画面中的一切都近乎完美。
浅析维米尔及其绘画艺术特征□胡美娇摘要:17世纪是荷兰小画派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家。
维米尔是其中之一,他也是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画家的典范。
维米尔以独特的艺术技巧和绘画风格使作品透露出一种静谧、安逸的气息,他对光与彩的特殊处理使作品透露出一种静谧且神秘的气氛。
人们在观赏维米尔的画作时总能产生严肃、宁静的感觉。
维米尔的画作所体现出的特点反映了当时荷兰民众对舒适安逸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他的画中所表现出的那种朴实无华的情感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
关键词:维米尔艺术特征荷兰小画派19(上接第18页)锡绘画的面面俱到,似乎是无一处精到,没有个性和思想情感表露的艺术是苍白无力的,因而他要追求有个性、更自由的艺术。
这是李鱓对文人画传统的秉承坚持,他耻于与工匠为伍。
所以他从大自然中汲取养分,他的画以花卉为主,除“四君子”题材之外,还包括芭蕉、青松等。
他在作品《喜上眉梢图》中题道:“滕阳解组,寓居历下四百余日矣。
红日当空,清风忽至,秋气爽皑,作《喜上眉梢图》以自贺。
禁庭侍直,不画喜鹊,性爱写梅花,心恶时流之庸俗,眼高手生,又不及古人……”显示出他对涤尘去俗的传统文人画意境的追求。
在石涛生活的年代,文人画家卖画是有悖于传统文人画观念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大量的书画交易使文人卖画成为一种亦雅亦俗的行为。
2.对“以画为业则陋”商业画民风的潜变转换李鱓属于文人画家,在他之后的绘画作品呈现出在一种特定的社会背景下的文人画的新面貌,在某种程度上大大扩展了文人画的表现形式。
“以画为业则陋”的文人画传统观念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
自明代中期至清末,文人画盛行,某些传统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当时商品经济崛起,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商人的地位大大提高,但商人又要靠附庸风雅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明清大多数文人画家都卖画,他们的作品又被称为商业画。
由于扬州繁荣的商品经济和市民阶层的审美需求,书画作品自然流入市场,成为商品,文人画的审美趣味也趋于世俗化。
此时的李鱓具备文人画家和职业画家的双重身份,其雅俗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以画为娱则高,以画为业则陋”的传统文人画观念由此被打破,同时开启了文人画坦然走向市场的新风气。
四、李鱓绘画风格的开拓意义在近现代,中国美术史的发展升腾跌宕、汹涌澎湃,这一时期的中国美术在纵横开阖的格局中,上承晚清视觉文化曲折演进的线路,下启千禧年以来中国美术振兴之态势。
而花鸟画逐渐实现了从古典雅致的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
李鱓雅中带俗的绘画风格开启了清末海派写意花鸟画和近代写意花鸟画的先河。
清末海派画家吸收李鱓的绘画营养,描绘喜闻乐见的民间题材,将大写意水墨技巧与强烈的色彩相结合,形成雅俗共赏的绘画新风貌。
在当下,我们仍能从“扬州八怪”的绘画作品中得到启发,他们的绘画所表现出来的意识形态,可以称得上一种时代精神和一种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
李鱓在不断变法中创造了不同于前人亦有别于同代画家的艺术成就,他的可贵之处在于继承了徐渭、八大山人和石涛等画家在扩大题材中刷新立意的个性派新传统,拓宽了写意花鸟画的取材领域。
李鱓的绘画作品中表达了有别于传统文人画家遗世独立、不关心民间疾苦的立意,令人深思。
李鱓以富有变化和创新意味的艺术语言抒发内心感受,彰显个人艺术魅力。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编辑伍宝三、维米尔的时代影响维米尔生前并不为人所知,但他的作品不会被世人遗忘。
维米尔的作品曾经被这样描述过:“宛若一层轻纱从我们面前撩起,日常世界透出宝石般的新鲜感,我们从来未曾见过如此之美。
”维米尔的作品静谧、朴实、和谐。
他的作品吸引我们的正是这种平和之美,这种平和之美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为之感动。
在维米尔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艺术的追求不仅仅是外表的形似,更多的是探索绘画艺术本身的绘画性。
维米尔以传统的写实手法表现物象,但又超越了客观的细节表现,他用他所特有的视觉语言将物象表现出来,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这种表达出来的静谧、永恒,是经过他深思熟虑和精心推敲的。
维米尔的画表现出来的物象永远都是最接近事物本身的面目的。
他所描绘出来的物体无论是什么,呈现出的都是一种罕见的天然混成的效果,都是以小见大,从细节入手,将各种细腻的情感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在细节中表现大家之笔的挥洒。
维米尔一直坚持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画画时没有一点成见和偏见,没有一点观念和模式。
他不仅有着独特的观察方式,而且有着精湛的绘画技巧,他的绘画作品以巧妙的构思、精确的构图、柔和的漫射光线、单纯和谐的色彩、简洁朴素的人物形象让世人折服。
虽然维米尔只活了短暂的43年,但是他从未放弃对艺术的追求与热爱,他的生活中处处充满艺术的气息。
他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代人或一个国家,他影响着世界美术的发展。
在他的画中,所有的情感都是自然而深刻的。
他对光线与色彩的探索和掌握令人难以想象,他这种强大的艺术能力对后来出现的印象派美术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后世艺术家被其折服。
维米尔画中表现出来的宁静、自然以及浓浓的温情使人们着迷,不断地感染着人们。
在丰富多彩的美术史长河中,对于维米尔的描述往往一笔带过,但越是这样,越增强了他的神秘感,使更多的人有兴趣研究他和他的作品。
维米尔作品中沉稳有序的表达方式和传达的温情意境,都是现代生活中人们迫切需要的。
可以这样说,在现今到处充满快餐式艺术的时代,我们回头看看容易被人忽视的古典艺术和一些古代艺术家,会深深地感到他们对艺术的真诚。
在充满浮躁气息的现代社会里,解读和研究维米尔的油画艺术,会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宁静和心灵的回归。
参考文献:[1]何平.西方艺术简史.四川文艺出版社,2007.[2]张桂烨.论维米尔绘画中的宁静与固守.中国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3]马兰.试论维米尔绘画的风格特点.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4]徐紫迪.重读维米尔.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5]于欣伟.维米尔的方式.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作者单位: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编辑伍宝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