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绘画的表现图式与艺术特征 一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2
尤恩·乌格罗绘画图式分析20世纪初的西方现代艺术,以一种全新的姿态突破了传统的艺术规范和审美价值,侧重客观再现的古典艺术被主观、个性化的现代艺术所取代,各种文化思潮、艺术流派风起云涌,绘画逐渐从对客观世界的复制过渡到艺术家对自身个性的展现和对抽象概念的表达,艺术开始迈入多元化时代。
“新艺术运动”的兴起,使英国艺术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巨大转变,法国人达盖尔摄影术的问世,对于绘画艺术的发展和变革起了重要的催化和促进作用。
而其中的自然科学、哲学也为现代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艺术家们逐渐从传统主题、技法的表现转而关注理念、形式和个人情感的表现,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大师,如弗兰西斯·培根、卢西恩·弗洛伊德、大卫·霍克尼、尤恩·乌格罗、亨利·摩尔等艺术家,他们的成功也导致了大批年轻习画者投身到现代艺术的创作中,由此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其波及范围之广、影响之深犹如意大利文艺复兴一般,席卷全球。
身处在时代变革中的乌格罗也从中获益汲取了塞尚、毕加索等诸多现代主义艺术家的养分。
当代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对古代艺术的探究与传承,对于艺术史中各种画风不拘一格的使用,出生于20世纪初期现代主义绘画蓬勃发展之时的尤恩·乌格罗,没有盲目跟风完全投身到现代主义的浪潮中去,而是在学习、研究传统绘画的基础上,融合现代主义绘画的艺术理念、表现手法,结合自身优势,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样式,使他日后成为继卢西恩·弗洛伊德和弗朗西斯·培根之后英国当代画坛公认的大师之一。
乌格罗追求作品中各要素的和谐统一,不断调整相互关系,并为此奋斗一生,不过他这种和谐不仅基于文艺复兴早期均衡、稳定、简洁的理念,也是对古希腊艺术精神的诉求。
因此,古典艺术所崇尚的单纯与静穆在他的画中得到了完美诠释,并蕴含新的构成意味,呈现出了坚实与纪念碑式的高贵与永恒。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尤恩·乌格罗的时代背景及成果深入分析,以期能从宏观上较全面系统地把握他的绘画样式和艺术魅力,对他在具象表现绘画领域的创造性表现和其作品的独创价值予以重新认识。
第四课西方绘画的表现图式与艺术特征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绘画的第四课。
本课教材分为古代的西方绘画、近代的西方绘画、现代的西方绘画三部分。
古代的西方绘画部分主要介绍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欧洲绘画的表现图式与艺术特征。
近代的西方绘画部分介绍从欧洲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西方绘画的各种艺术特征。
现代的西方绘画部分则介绍了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个主要流派的绘画艺术概况。
学生分析:对于我校高中部二年的学生来说,学习本节课内容并不困难,一方面因为他们都是美术特长生,长时间学习绘画技巧,对于美术语言有一定的认识,另一方面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对于整个西方美术的脉络已经有所了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西方绘画从客观具象写实到主观抽象表现的发展演变概况。
了解西方绘画的主要艺术特征和常用艺术语言,能够欣赏和理解古代到现代的西方优秀绘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与交流,通过感受西方绘画的主要成就和优秀传统,欣赏和理解古代到现代的西方优秀绘画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东西方绘画的差异,懂得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及文化交流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西方绘画从客观具象写实到主观抽象表现的发展演变概况难点:对于现代西方绘画的欣赏与评价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与方法:探究式教学模式、适当运用多媒体设备▲幻灯片-古埃及绘画《捕禽图》&古希腊绘画《宴罢》的不同之处(组织学生分析,得出分析的结果)教师总结:从西方绘画的发展历史来说,中外的学者都认为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是西方写实性美术产生的源头。
古希腊、古罗马绘画在真实生动地描绘日常生活和神话故事方面,达到了西方写实性绘画的第一个高峰。
▲幻灯片-《采花少女》&《蒙娜丽莎》对比(学生谈感受)教师讲解:以意大利为主的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画家们开始根据自然科学原理来研究自然物象,几何学、解剖学、透视学、光学等领域的发现,被应用于绘画的写实方法,促使西方写实绘画达到了新的高峰。
西⽅艺术史:⽴体主义的艺术-毕加索【121】⽴体主义的艺术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 (Pabol Picasso,1881-1973)西班⽛画家、雕塑家。
从⼗九世纪末从事艺术活动,⼀直持续到⼆⼗世纪七⼗年代最具有影响⼒的现代派画家。
⼆⼗世纪艺术中最引⼈注⽬的现象,⼆⼗世纪的⼤部分艺术史都可以按照他的成就来写。
⼀⽣画法和风格迭变。
早期画近似表现派的主题;后注⽬于原始艺术,简化形象。
1915-1920年,画风⼀度转⼊写实。
1930年⼜明显的倾向于超现实主义。
晚期制作了⼤量的雕塑和陶器等,亦有杰出的成就。
他的作品对现代西⽅艺术流派有很⼤的影响。
《亚威农少⼥/亚维农少⼥》由毕加索创作于1907年,是第⼀张被认为有⽴体主义倾向的作品。
毕加索以他青年时代在巴塞罗那的“亚威农⼤街”所见的妓⼥形象为依据。
这条街以妓院林⽴⽽闻名。
画上的⼥⼈形象,就是这条街上的妓⼥们。
过去的画家都是从⼀个⾓度去看待⼈或事物,所画的只是⽴体的⼀⾯。
⽴体主义则是以全新的⽅式展现事物,他们从⼏个⾓度去观察,从正⾯不可能看到的⼏个⾓度去观察,把正⾯不可能看到的⼏个侧⾯都⽤并列或重叠的⽅式表现出来。
在《亚威农少⼥》中,五个裸⼥的⾊调以蓝⾊背景来映衬,背景也作了任意分割,没有远近的感觉,⼈物是由⼏何形体组合⽽成的。
画家把这五个⼈物不同侧⾯的部位,都凝聚在单⼀的⼀个平⾯中,把不同⾓度的⼈物进⾏了结构上的组合。
看上去,就好像他把五个⼈的⾝体先分解成了单纯的⼏何形体和灵活多变、层次分明的⾊块,然后在画布上重新进⾏了组合,形成了⼈体、空间、背景⼀切要表达的东西。
就像把零碎的砖块构筑成⼀个建筑物⼀样。
⼥⼈正⾯的胸脯变成了侧⾯的扭曲,正⾯的脸上会出现侧⾯的⿐⼦,甚⾄⼀张脸上的五官全都错了位置,呈现出拉长或延展的状态。
画⾯上呈现单⼀的平⾯性,没有⼀点⽴体透视的感觉。
所有的背景和⼈物形象都通过⾊彩完成,⾊彩运⽤的夸张⽽怪诞,对⽐突出⽽⼜有节制,给⼈极强的视⾓冲击⼒。
人教版高中美术教材分为欣赏、绘画、雕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电脑绘画/电脑设计、摄影/摄像九个模块编写共 9 册。
1.教材结构。
绘画共 7课,18课时。
绘画本来是美术学科中的一个基础性的,门类相当繁多且应用十分广泛的模块,为了适应高中学生的选修实际情况,必须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和要求,进行慎重的精选与合理的编排。
第一课《认识绘画艺术》:前一节讲绘画的含义及特征和绘画的种类这两方面,先了解绘画的范围和它的普遍特征;后一节从内容、形式和深层意蕴三方面分析绘画的内在要素。
这一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绘画的内涵与外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形成一个正确的概念。
第二课《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力图结合作品分析,对中国画的艺术特征、中国画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概念原理进行分析和解释,以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中国画的优秀传统和艺术成就,培养他们热爱民族绘画艺术的思想感情。
第三课《尝试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学画中国画》:是中国画的实习作业课,本课教材安排的学习活动较多,共需完成4幅作业,建议从中选择完成2幅作业。
第四课《西方绘画的表现图式与艺术特征》:比较全面而概括地介绍了西方绘画的艺术特征和艺术语言。
为了加深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可以和中国绘画作品对比着进行欣赏与研究。
第五课《简捷地捕捉物象的方法 ----线描写生》:(1)对中西方绘画(主要是素描)中的线描造型作了介绍和分析;(2)对线描写生的实践活动作了提示和安排,学生可从静物、景物和人物写生中选择两项进行练习。
本课最后编排的“拓展内容----自由想象”,是为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艺术个性而作的尝试,可以作为选修教材使用。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美术》教材总体介绍刘冬辉摘自:《天涯论文网》一、教材的主要特点----认真实施新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加以具体化,使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课程价值观、课程模式得到创造性的体现,既遵循又有探索,因此,开拓性、探索性是本教材的首要特点。
高中美术“绘画”领域教学策略研究---- 绘画模块课程设计一、认识模块教学的特点制定模块课程实施方案新的高中美术课程提出模块教学方式,其理念和内容 ,是一个新的课题。
近几年来,美术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结制定出合理的模块课程实施方案,可以使理想课程现实化,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模块化课程的特点:“在教法上强调知能一体,在学法上强调知行一致,集中开展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操作技能以及活动方式、方法、方案的同步式一体化的教与学,以实现具体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
(一)模块教学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模块教学可以理解为一个教育“专题”,如工艺专题、绘画专题等。
学习内容相对集中在一种表现形式上。
教师要对一个学期的教学进行统筹安排,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习作和创作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和教学进度。
教师要自主地按需组合教学内容,使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
(二)模块教学强调学生的实际体验以往的高中美术课,在一本教材中囊括欣赏课和各种实践类课程,学生很难留下几张完整、像样的作业。
高中模块课程的开展,使学生有较为充分的时间,围绕一种美术形式进行深入的学习,为学生认识、理解美术知识和初步掌握一种美术技能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
美术模块教学中,鉴赏占 20%,教师应重视将欣赏的效果作用于创作,提高作业质量。
(三)模块教学使高中美术课程更具魅力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能有一两幅相对完整的绘画作品挂在家中,学会美化生活、装饰环境的本领,学生能掌握一门美术技能,培养一种爱好。
教师能为学生的爱好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引领和指导。
二、如何制定绘画模块课程实施方案(一)把握原则,明确教学目标1. 保证课时,才使学生有选择的可能,才能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的过程。
2. 巧定内容,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愿望。
(选择与学生生活结合密切的内容或主题吸引学生)3. 教材作为参考,重要的是发挥教师自己的创造性。
(二)把握资源,因地制宜1. 教师资源:发挥教师自身专业特长,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和资源,大展身手。
西方绘画的表现图式与艺术特征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在上学期我们大家一起欣赏了一些外国美术作品,也对西方美术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我们从另一个方面来了解西方绘画。
(出示课题:西方绘画的表现图式与艺术特征)图式:指西方艺术家在艺术表现和造型活动中的不同于东方艺术家的心理定势和认识结构,包括他们的艺术理想、创作方法、观察方法、造型观念、艺术语言、绘画技巧以及艺术个性等方面。
首先我们来欣赏一段音乐,在听音乐的同时请大家看本P41—P52页并思考一个问题:西方绘画一共经历了几个时期?生:……二、讲述新课师:西方绘画分为三个时期:古代西方绘画、近代西方绘画、现代西方绘画下面我们就分别来看一看不同时代的西方绘画的不同表现图式与艺术特征1、古代西方绘画古代西方绘画包括:古罗马希腊绘画和中世纪欧洲绘画①古罗马希腊绘画a、欣赏:古代西方绘画的代表作品——希腊瓶画以及罗马壁画《采花少女》(欣赏的同时请观察一下这些绘画都是以什么内容为题材的?)生:……师:都是以日常生活内容为题材进行的绘画师:大家有没注意到我们刚欣赏希腊的这些图片,它们的绘画都是画在什么地方?生:……师:在瓶上面进行的绘画,这些作品就是古代西方绘画的代表作品——希腊瓶画b、瓶画的介绍希腊瓶画分为黑绘式瓶画和红绘式瓶画黑绘瓶画上的图像是黑色的。
红绘瓶画上的图像是赤褐色的。
从黑绘到红绘,反映出古希腊画家的追求,其中的发展变化,充分体现着他们把绘画看成是一面镜子,要复现自然的形态,使观画者注视画出来的图像时,觉得跟真实的事物和景象相似。
这种模仿自然,再现对象的态度和方式,成为古希腊美术的基本特点之一。
我们可以从下面一则报道中更加体现出古希腊美术的这一基本特点。
图片插入师:由此可见古代绘画的特点也给我们现今的人类带来了不限的财富,它让我们现今的人类看到了从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4年的古代奥运会的样子。
②中世纪绘画当人类在近千年的中实际时期,希伯来文化影响下的基督教艺术,把描绘重点转向了能象征性地显示上帝的美与神圣力量的对象,形成了和写实的古典艺术概不相同而又缓慢的融合的另一种艺术文化传统,并且取得了重要成就。
浪漫主义绘画的名词解释浪漫主义绘画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艺术运动中一种重要的艺术风格,以强调情感表达和个人创造为特点。
它追求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个体主义的艺术观念,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情感的表达能力。
本文将就浪漫主义绘画的特点、代表作品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解释分析。
一、浪漫主义绘画的特点1. 情感的直观表达:浪漫主义绘画强调感觉和情感体验的表达,通过绘画的形式和色彩搭配等来展示艺术家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艺术家们试图通过主观的表现手法将他们的情感直接传递给观众,以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2. 对自然的崇拜:浪漫主义绘画对大自然的景色赋予了浓厚的神秘色彩和精神性,将自然的美与艺术家的情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艺术家们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宏伟、壮丽和神秘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
3. 个体主义的艺术观念:浪漫主义绘画强调艺术家个体特质的独特性和个人创造力的追求。
艺术家们试图通过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来展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从而塑造他们个人的艺术形象。
4. 色彩的运用:浪漫主义绘画以明亮、鲜艳的色彩为特征,通过色彩的组合和对比来构建画面的氛围和情感的表达。
艺术家们常常运用夸张的色彩和对比,使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感染力。
二、浪漫主义绘画的代表作品1. 华兹·华金斯的《自由引导人民的大路》:这幅画描绘了一个巨人手持火炬引导着人民走向自由之路的场景。
画中的人物形象高大威猛,背景中的瀑布和山川景色令人印象深刻。
这幅作品表达了个体主义和对自由的向往。
2. 庞特米尔的《电闪雷鸣的景象》:这副画以暴风雨和雷电交加的景象作为背景,描绘了一位疯狂的艺术家在画布前跳跃创作的场景。
他融入了巨大的自然力量,并将其融入到他的创作中,表达了浪漫主义绘画对情感和创造力的追求。
3. 康斯太布尔的《孤独的海洋》:这幅画描绘了一个沉默、孤独的人物站在海边的景象。
画中的海洋和云彩呈现出宏伟壮丽和无垠辽阔的感觉,与人物的孤独形成鲜明的对照。
西方绘画的表现图式与艺术特征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绘画的第四课。
本课教材分为古代的西方绘画、近代的西方绘画、现代的西方绘画三部分。
古代的西方绘画部分主要介绍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欧洲绘画的表现图式与艺术特征。
近代的西方绘画部分介绍从欧洲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西方绘画的各种艺术特征。
现代的西方绘画部分则介绍了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各主要流派的绘画艺术概况。
学生分析:对于我校高中部二年的学生来说,学习本节课内容并不困难,一方面因为他们都是美术特长生,长时间学习绘画技巧,对于美术语言有一定的认识,另一方面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对于整个西方美术的脉络已经有所了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西方绘画从客观具象写实到主观抽象表现的发展演变概况。
了解西方绘画的主要艺术特征和常用艺术语言,能够欣赏和理解古代到现代的西方优秀绘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与交流,通过感受西方绘画的主要成就和优秀传统,欣赏和理解古代到现代的西方优秀绘画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东西方绘画的差异,懂得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及文化交流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西方绘画从客观具象写实到主观抽象表现的发展演变概况
难点:对于现代西方绘画的欣赏与评价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与方法:探究式教学模式、适当运用多媒体设备
导入:在学习绘画艺术的过程中我们反复追问着绘画的理想、绘画的观察方法、绘画创作方法、绘画的技巧及语言、绘画的个性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其实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对于绘画该怎样认识它的源头在哪里它的方向又在何处今天我们就将通过对西方绘画的表现图式的分析,进一步的理解绘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