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娃哈哈企业发展史与企业文化

娃哈哈企业发展史与企业文化

娃哈哈企业发展史与企业文化
娃哈哈企业发展史与企业文化

娃哈哈企业发展史与企业文化

一、娃哈哈创业历程

艰苦创业1987年,娃哈哈前身-------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成立,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带领两名退休老

师,靠着14万元借款,从卖4分钱一支的棒冰,

开始了创业历程。1989年,娃哈哈营养食品厂成立,

开发生产以中医食疗“药食同源”理论为指导思想

的天然食品“娃哈哈儿童营养液”。娃哈哈甫一诞

生,就一炮打响,“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

广告轰动了大江南北,娃哈哈取得了巨大成功。

1991年,创业只有三年的娃哈哈产值已突破亿元大

关,发生在小学校园里的经济奇迹开始引起了社会

和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

历史转折1991年在杭州市政府的支持下,仅有100多名员工但却有着6000多万元银行存款的娃哈哈营养食

品厂,毅然以8000万元的代价有偿兼并了有6万

多平方米厂房、2000多名员工,并已资水抵债的全

国罐头生产骨干企业之一的杭州罐头食品厂,组建

成立了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从此娃哈哈逐步开始

步入规模经营之路。

西部之光1994年,娃哈哈投身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兼并涪陵三家特困企业,组建了涪陵分公司,累计实

现利税17659万元,成为三峡库区最大的对口支援

企业之一,跻身重庆市工业企业15强。1997年以

来,娃哈哈再接再厉,在三峡坝区湖北宜昌、国家

级贫困区湖北红安、四川广元、吉林靖宇及沈阳、

长沙、天津、河北高碑店、安徽巢湖、广东曲江分

别成立娃哈哈控股子公司。目前除吉林刚投产外,

所有外地公司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成了当地

的利税大户。娃哈哈的对口支援、对口扶贫工作受

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肯定和赞赏,江泽民、李鹏、

吴邦国、温家宝、邹家华等领导同志先后莅临视察。

战略合作1996年公司以部分固定资产作投入与法国达能等外方合资成立五家公司,引进外资4500余万美元,

随后又引入追加投资2620万美元,先后从德国、

美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引进大量具有

九十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流水线,通过引进资

金技术,发展民族品牌,娃哈哈再次步入了高速发

展的快车道。

全球竞争1998年,娃哈哈集团公司产量、利润、利税、资产规模等主要经济指标已名列行业榜首。为迎接

WTO的挑战,培养全球竞争力,1998年6月,公

司适时推出中国人自己的可乐──非常可乐系列

碳酸饮料,挑战世界饮料巨头。在同洋品牌的短兵

相接中,企业的管理水平、经营水平进一步得到提

升。非常系列也以其优良的品质,频具竞争力的价

格,富有亲和力的品牌形象,取得了年产销量40

万吨的好成绩,为娃哈哈新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公司非常系列碳酸饮料的成功问世,不但

改写了国产可乐被两乐水淹七军的历史,而且激发

了民族饮料工业奋发图强挑战外国品牌的勇气和

信心。

世纪回眸1999年,公司生产饮料176万吨,完成产值45.1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5.06亿元、利税12.40亿元,

分别比去年增长89%、45.53%、57.27%和71%。饮

料产量约占全国饮料总量的15%,占全国“饮料十

强“产量的37%。主导产品娃哈哈果奶、AD钙奶、

纯净水、营养八宝稳居全国销量第一,其中乳酸奶

饮料、瓶装饮用水的产销量已跻身世界大厂行列。

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在全国十省市建有25家全资或

控股子公司、总资产36亿的中国最大食品饮料企

业。在公司骄人业绩的背后,更是浓缩了公司多年

经营与奋斗所形成的综合实力与竞争优势,以及多

年经营所形成的良好环境。

二、娃哈哈获得的主要荣誉

●娃哈哈是全国最大的饮料企业

●娃哈哈从1998年开始连续四年荣获全国饮料十强之

●娃哈哈首次位列中国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前20位

●娃哈哈位列中国食品20大著名品牌之首

●娃哈哈是全国饮料企业中产品最齐全的企业

娃哈哈的产品系列包含:乳饮料、饮用水、碳酸饮料、茶饮料、罐头食品、医药保健品等六大类30多个品牌,其中主导产品娃哈哈纯净水、娃哈哈含乳饮料、娃哈哈八宝粥的销量均保持连续多年稳居行业第一的良好势头。

●娃哈哈产品的质量最值得信赖

●娃哈哈连续三年获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称号

●全国消费者心中的理想品牌

●中国驰名商标●中国优质产品

●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

三、娃哈哈提倡的企业精神

●励精图治振奋精神,治理企业;理想崇高,

信念坚定;积极进取,勇往直前。

●艰苦奋斗埋头苦干,勤勤恳恳;居安思危,

富贵不淫;忘我奉献,不懈追求。

●勇于开拓不安现状,敢占先机;身处逆境,

●卧薪偿胆;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自强不息、自我加压,自觉努力;不甘落后,永不

言败;自求上进,永不停息。

四、对企业精神的理解

励精图治

励精图治,意即:振奋精神,治理企业。伟大的创业实践,

需要有伟大的创业精神来支持和鼓舞。毛主席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如果我们身处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肩负创业的重任,却没有一种创业者的精神状态,就不可能冲破种种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敢闯敢试,积极进取;就不可能勇敢地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层层困难和障碍,奋力开拓,勇往直前;就不可能在物质基础相对薄弱的条件下克勤克俭,艰苦奋斗;就不可能抵御物质享受的诱惑保持节操,甘于淡泊。总之,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先振奋精神。因而,“励精图治”是娃哈哈价值观系统的核心之核心,统驾全局,最为紧要。振奋精神,首先是要有一种高尚的精神,这种高尚的精神是指我们办企业的崇高信念和理想,在十多年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理想和信念,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一个人有了崇高的理想,就能排除万难,自强不息地执蓍奋斗;一个企业有了共同理想,就能齐心协力励精图治。邓小平同志说过:理想和信念,“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娃哈哈所以能在短短的13年时间内,从3个人,14万元借款起家发展成为如今的行业龙头,

也是靠一种信念和理想。那么我们信念和理想是什么呢?我们的信念和理想是要大力推动民族食品饮料行业的发展,要成为民族工业的骄傲,要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要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占有一席地位。优良的传统和作风也是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传统和作风是在经济建设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更具有感染力,更能够激励人。高远的目标、理想与优良的传统、作风之间并不矛盾,是互相统一的。只有很好地继承优良传统,将优良的作风发扬光大才能够实现高远的目标。任何一个具有远大目标的团体、组织、政党或者企业,都不能也不会丢掉好的传统,而是要薪尽火传,将其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娃哈哈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既体现了娃哈哈人的特色,又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既凝聚了娃哈哈“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二次创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等各个时期艰苦创业的宝贵经验,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我们公司继续取得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全体员工必须树立起理想和信念,继承传统,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风貌,不能放纵懈怠,萎靡不振。“三军可以夺帅,匹

夫不可夺志”,遇到任何困难,精神永远不败。其次,要求时时刻刻,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能稍有松懈。特别是在成绩面前要经得住考验,不能骄傲自满,沾沾自喜,贪图享受,丧失斗志。在利益面前要经得住诱惑,不能见利忘义,违法乱纪,放松警惕,腐化变质。第三,要求凡为企业所倡导的各种精神全面振奋,具体而言,企业所倡导的各种精神很多,时代所需要的精神也非常多,如助人为乐,团结友爱,无私奉献等等,娃哈哈员工必须在各方面有较好的精神风貌,不能有所偏废。只有全体员工,时时处处表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种种精神,全面振奋,企业才能秩序井然,快速发展。

娃哈哈SWOT分析

1.娃哈哈集团简介: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目前为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全球第四大饮料生产企业,仅次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这3家跨国公司。在中国26个省市建有100余家合资控股、参股公司,在全国除台湾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建立了销售分支机构,拥有员工近2万名,总资产达121亿元。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以及先进的食品饮料研发检测仪器和加工工艺,主要从事食品饮料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主要生产含乳饮料、瓶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罐头食品、医药保健品、休闲食品等八大类近100个品种的产品,其中瓶装水、含乳饮料、八宝粥罐头多年来产销量一直位居全国 第一。?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8亿元,娃哈哈在资产规模、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等指标上已连续10年位居中国饮料行业首位,成为目前中国最大、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食品饮料企业。娃哈哈坚持诚信经营,二十年来累计向国家上交税金68亿元,资助教育和各类社会公益事业2亿多元;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二十年累计采购各类农副产品价值达78亿元,直接和间接解决了40万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在中西部、贫困地区、革命老区,东北老工业区投资建厂近40家,为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娃哈哈企业文化(“家”文化):

娃哈哈“家”文化的主要内容: 1、娃哈哈宗旨: 娃哈哈健康你我他欢乐千万家 2、娃哈哈精神: 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自强不息3、娃哈哈经营哲学: 凝聚小家发展大家报效国家 1 / 5 4、娃哈哈座佑铭: 先将诚信施于人才能取信于人 5、娃哈哈工作要求: 认真严格主动高效 6、娃哈哈行为准则: 忠诚创新负责亲情 7、娃哈哈工作作风: 拉得出打得响过得硬 8、娃哈哈人才观: 唯德唯才有用即才人皆为才 9、娃哈哈团队意识: 道相同心相通力相聚情相融 10、娃哈哈核心价值观:

娃哈哈国际战略分析

娃哈哈国际战略分析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饮料消费量迅速上升,全球饮料业进行了高速的产业集约,而且消费地域差别也更加明显。改革开放以后,几乎世界上所有的饮料巨头都在逐鹿中国。目前,中国软饮料市场比重最大的碳酸饮料市场一直被百事可乐、可口可乐两大企业占据。如何与国际品牌巨头进行市场竞争,如何在开拓国内生存空间的同时向国际化迈进,是我国饮料业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 娃哈哈企业成立十几年来,从最初的校办工厂发展为我国饮料行业的民族支柱,成为在国内为数不多的向国际大品牌挑战的领头企业。 虽然其与世界饮料食品前五强的法国达能集团合资建厂,并向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家出口产品,但娃哈哈始终将目标重点放在国内市场,并没有真正地向国际化企业发展。本文将对国际饮料行业市场进行分析,探寻娃哈哈企业的国际化之路,对中国饮料业开拓国际市场构建一种战略设想。 一、娃哈哈国际战略分析 企业制定公司层的国际战略,是在内外环境分析基础上,确定拟进入的国家和地区,而企业制定经营层的国际战略则需要确定具体如何进入所选定的市场。 企业经营层通用战略分为三种类型: 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专一化战略。 总成本战略可以用波特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通用战略矩阵来表示。(图1) 与此相关涉及到对市场进入和市场扩张战略的研究。由于娃哈哈集团尚属较为年轻的企业,且国际业务经验有限,在国际化初期应该选择瀑布模式的市场进入,可以用图2表示。 (图2) 就目前而言,娃哈哈进入美国市场有一定的贸易根基和营销关系,且美国市场需求量大、开放程度高,故首先打开美国市场是比较可行的。

综合娃哈哈的低成本战略优势、国际战略初期目标以及选定的市场进入模式,本文认为该企业可以选择专一化和成本领先战略。那么,究竟娃哈哈应该用什么样的专一化产品去征服美国市场呢? 二、娃哈哈产品国际营销条件与SWOT分析 由于我们目前只考虑到美国市场,综合衡量国家、地区因素,产品因素和企业因素和市场行情,本文认为应该提供适合美国消费者的差异化新产品,新型茶饮品会是一个较好的选择。下面将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娃哈哈在美国市场的茶饮料营销策略选择进行分析。 (一)优势与机遇 1、产品因素——茶业及其发展趋势。茶叶、咖啡、可可并称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科学研究证明,茶叶富含人体有益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于保健防老、治病解乏、保健美容、降压抗癌等具有其他饮料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而可可会增肥甚至可能引起某些儿童疾病;咖啡因对人体也有副作用。现在美国咖啡消费量只有1957年的65%,与其相反,茶叶消费量近年来显著增长:1960年美国人均每年消费茶叶 0.31公斤,现在人均每年消费茶叶量增加到1公斤左右。另外,美国业界长期以来组织过多次“茶叶与健康”的科学研究和宣传活动,使茶叶有益健康且可防病治病的观念日益为更多的人所接受,茶叶的“身价”也越来越高。 从消费趋势看,随着消费人群年龄结构及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对茶叶的消费方式和结构也在发生改变,人们更加崇尚快速、方便的饮茶方式,这也预示着茶饮料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 2、企业因素——娃哈哈的市场竞争力。在国内茶饮料生产上,各家企业都有其主打品牌。进入21世纪后,康师傅、统一和娃哈哈始终占据前三甲地位,但我们也可以发现,康师傅的市场份额略有下降趋势,而娃哈哈则呈逐年上升趋势。这表明娃哈哈企业在茶饮料产品上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且发展前景良好,其开拓国际市场有较好的技术、经验支持与实际开发能力。(表1)

娃哈哈企业案例分析

娃哈哈企业案例分析 (一)企业发展历程 娃哈哈成立于1987年,是宗庆后带领两名退休老师,靠着14万元借款,从卖4分钱一支的棒冰开始创业的。1989年,娃哈哈营养食品厂成立,开发生产以中医食疗“药食同源”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天然食品“娃哈哈儿童营养液”。产品一炮打响,“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传遍大江南北。1991年,创业只有三年的娃哈哈产值已突破亿元大关。1996年,公司引进外资,先后从德国、美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引进大量具有九十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流水线。2000年,公司生产饮料22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4亿元,利税亿元,利润9亿元,饮料产量约占全国饮料总量的15%,占全国“饮料十强”产量的37%。2012年,娃哈哈年产饮料达到了1266万吨,拥有了160多种产品,170家子公司,8000多经销商,上百万的零售商。 (二)成功分析: 1.独特的营销策略 娃哈哈营销提速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新产品研发和推广的速度显著加快。一般来说,饮料行业的新产品研发推广周期一般为6个—12个月,产品形成上亿元规模一般需要3年—5年。娃哈哈原有新产品

推广的周期大致为5个—10个月,而现今娃哈哈将这个周期缩短到3个月左右。在营销上,宗庆后注重节奏和速度,善于御势、蓄势、造势、借势和乘势,他明白以速度抢时间,以时间换空间的重要性。在价格体系上,一直以“利益有序分配”为分销基本原则的娃哈哈,悟到了一个新境界———价格体系。娃哈哈采用消费者能够接受的价格定位,倒推到零售、二批、经销商、销售人员,留够各级最有竞争力的价位空间,不仅确保了产品成功,而且获得了丰富利润。在注重速度与节奏的营销战略思想指导下,娃哈哈在新产品推广上有战术创新。因为价差体系的有效运用,公司有足够的营销费用空间,娃哈哈一改过去全国统一的促销政策(公司给2%左右的促消费),让各地市场自己设计、申报促销费用额度(一般8%左右)。 娃哈哈的成功,并不只是简单的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的速度,其背后是企业营销战略的一种转变,营销体系和执行系统整体的升级和提速。 2.多领域探索经营,不惧失败 自从这家企业进军饮料以来,就已经开始不断将“触角”伸向各种饮料之外的领域。这家企业似乎想做一个全能选手,在所有的行业中都能大展拳脚:从瓶盖、瓶坯以及设备的加工制造,到果冻、瓜子、童装、矿业等产品的批量入市,娃哈哈的产品无处不在。由此可见,娃哈哈的多元化扩张“历史”已经很多年了,但遗憾的是,无论前几

娃哈哈场环境分析

. 娃哈哈市场环境分析简介一、 前身为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年,杭州娃哈哈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万元借款起价,现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饮14公司从3个人、亿元,150余家分公司,拥有总资产300省市建有料企业。在全国2958个基地年来,公司以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服务,打造30000人。24员工多亿元从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引出一流的品质,先后投资100 余条世界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主要生产含乳饮料、饮用水、碳酸饮料、进360多个品种的产大类100果汁饮料、茶饮料、保健食品、罐头食品、休闲食品等8年位居中国饮品。集团饮料产量、销售收入、利税、利润等各项指标已连续1364500强141中国企业500强位,中国制造业企业料行业守位。公司位列2010位,中国企业效益200佳第25位,饮料加工业第1位。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娃哈哈营业收入居第8位、利润第1位、纳税第2位。 二、宏观市场环境分析 a)政策和社会环境分析 1)政府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凡是法律、行政法规未明确限制的投资领域,都允许民营企业进入;凡是承诺向外资开放的领域,都向民营经济开放;凡是法律、行政法规未做明文规定的,不得另行设置注册登记的前置条件。鼓励民间资本在水利、交通、能源、通信、城建、环保和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旅游、社会福利、社区服务等领域投资发展。《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国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由公有制经济垄断的行业和领域,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提出,“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浙江省政府也积极引导浙江经济模式转型,浙江成为全国首批实施名牌战略的省份。1992年省政府提出了宣传和发展名牌产品的战略部署,名牌战略围绕重塑浙江产品质量新形象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基本目标,坚持突出重点,扶优扶强,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服务业发展指导目.. . 录的品牌产品,从财税、信贷、土地和价格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促进品牌建设的政策体系;加强对重点服务业行业内龙头服务企业的服务品牌培育支持力度,在财税方面给与一定优惠;调整城市用地结构,对省级及以上的服务业品牌企业的建设项目,在供地安排上给与倾斜;政府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引导资金,对服务业品牌企业的建设项目原则上可优先予以支持。对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驰名商标”和全国性商业老字号的服务企业,由省政府给与奖励;对认定为“浙江名牌产品”、“知名商号”、“著名商标”和地方性商业老字号的服务企业,由当地政

娃哈哈集团“家”文化

娃哈哈集团“家”文化 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业始于1987年,由宗庆后同志带领两位退休老师,靠借款14万元起家。作为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所属的一家校办企业,创业之初,以为学校提供服务,卖些纸张、文具、冷饮为主营业务。后来,在宗庆后同志的倡导并带领下,成功开发出国内第一只儿童保健品,企业由此驶上快速发展的轨道,经济发展一日千里。经过18年时间的努力经营顽强拼搏,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已经成为国内饮料行业的龙头。2003年娃哈哈饮料产量达到370万吨,占全国饮料总产量的17%左右;实现营业收入102.28亿元,利税19.47亿元,利润13.67亿元,是饮料行业中规模最大、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企业。饮料产销量除了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和柯特等4家著名跨国公司外,在全球排名第五。 18年来,娃哈哈公司共生产饮料1530万吨,相当于为全国13亿老百姓平均每人提供了41瓶饮料;18年中,娃哈哈公司销售收入年均增速高达74%,共实现销售收入456亿元,相当于每天创造价值756万元;上交税收28.4亿元,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8年来,娃哈哈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校办企业成为全国饮料行业的龙头;企业净资产、利税、利润、上缴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增长了上万倍;企业从代销代加工起步通过独立自主开发,形成了10大类近300个品种的产品大家族;“娃哈哈”品牌走出里巷走向全国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品牌之一。 娃哈哈公司所以能在短短18年时间里各方面取得飞速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各级政府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以及企业自身善于把握机遇等等。此外,正如宗庆后同志所说,文化是企业大厦的地基。从创业之初就一直始终不懈努力培育、建设的娃哈哈“家”文化,鼓舞着娃哈哈人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困难,激励着娃哈哈人在缀满鲜花的征程中不满足不骄傲,凝聚了娃哈哈团队,打造了娃哈哈品牌,指明了娃哈哈发展方向,是推动娃哈哈腾飞的强大动力。 一、娃哈哈“家”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完善 娃哈哈公司创始人宗庆后总经理从创业之初就十分重视精神面貌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18年来始终不懈地着意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丰沃土壤中,娃哈哈“家”文化经历了起源、发展和逐渐完善的历史进程,最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家”文化系统。 1、起源阶段 娃哈哈文化的起源可追溯到企业的初创时期。作为一家区教育局的校办企业,创业初期的是非常艰苦的:百余平方的营业用房,14万元的借款和两位已经退休的教师,可谓一穷二白,就这样娃哈哈开始创业起家。 创业之初,企业以为区属中、小学提供服务,卖些纸张、文具、冷饮为主营业务。区属学校来一个电话,就要蹬着三轮车将货送上门,有时候,冒着严寒酷暑送一车货去却只能赚取

娃哈哈企业文化

娃哈哈企业文化 企业和文化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总经理宗庆后说:企业是树,文化是根;企业是大厦,文化是地基;企业是躯体,文化是灵魂。这是宗庆后同志长期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体会和总结。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业始于1987年,由宗庆后同志带领两位退休老师,靠借款14万元起家。作为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所属的一家校办企业,创业之初,以为学校提供服务,卖些纸张、文具、冷饮为主营业务。后来,在宗庆后同志的倡导并带领下,成功开发出国内第一只儿童保健品,企业由此驶上快速发展的轨道,经济发展一日千里。经过18年时间的努力经营顽强拼搏,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已经成为国内饮料行业的龙头。2003年娃哈哈饮料产量达到370万吨,占全国饮料总产量的17%左右;实现营业收入102.28亿元,利税19.47亿元,利润13.67亿元,是饮料行业中规模最大、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企业。饮料产销量除了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和柯特等4家著名跨国公司外,在全球排名第五。 18年来,娃哈哈公司共生产饮料1530万吨,相当于为全国13亿老百姓平均每人提供了41瓶饮料;18年中,娃哈哈公司销售收入年均增速高达74%,共实现销售收入456亿元,相当于每天创造价值756万元;上交税收28.4亿元,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8年来,娃哈哈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校办企业成为全国饮料行业的龙头;企业净资产、利税、利润、上缴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增长了上万倍;企业从代销代加工起步通过独立自主开发,形成了10大类近300个品种的产品大家族:“娃哈哈”品牌走出里巷走向全国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品牌之一。 娃哈哈公司所以能在短短18年时间里各方面取得飞速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各级政府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以及企业自身善于把握机遇等等。此外,正如宗庆后同志所说,文化是企业大厦的地基。从创业之初就一直始终不懈努力培育、建设的娃哈哈“家”文化,鼓舞着娃哈哈人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困难,激励着娃哈哈人在缀满鲜花的征程中不满足不骄傲,凝聚了娃哈哈团队,打造了娃哈哈品牌,指明了娃哈哈发展方向,是推动娃哈哈腾飞的强大动力。 一、娃哈哈“家”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完善 娃哈哈公司创始人宗庆后总经理从创业之初就十分重视精神面貌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18年来始终不懈地着意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丰沃土壤中,娃哈哈“家”文化经历了起源、发展和逐渐完善的历史进程,最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家”文化系统。 1、起源阶段 娃哈哈文化的起源可追溯到企业的初创时期。作为一家区教育局的校办企业,创业初期的是非常艰苦的:百余平方的营业用房,14万元的借款和两位已经退休的教师,可谓一穷二白,就这样娃哈哈开始创业起家。 创业之初,企业以为区属中、小学提供服务,卖些纸张、文具、冷饮为主营业务。区属学校来一个电话,就要蹬着三轮车将货送上门,有时候,冒着严寒酷暑送一车货去却只能赚取几元钱的利润。宗庆后同志虽然名义

娃哈哈战略分析及选择

娃哈哈集团战略分析及战略选择 一、集团简介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五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在资产规模、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等指标上已连续11年位居中国饮料行业首位,成为目前中国最大、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食品饮料企业。2010年,全国民企500强排名第8位。本文将通过PEST分析和SWOT分析两种方法对娃哈哈集团的内外部环境及所面对的机遇挑战进行分析,总结娃哈哈的战略选择。 二、PEST分析 1.P(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十一五期间,我国提出要重点发展茶饮料、果蔬汁饮料,降低碳酸饮料的比例,培育大型食品饮料企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近年来,由于苏丹红、三聚氰胺等问题的出现,我国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大力开展I S 09000和HACCP等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加强对食品、饮料安全的监督和管理。 2.E(经济环境分析) 据初步统计,2012年全年我国GDP总值为5193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1年增长了7.8%,2012年末,全国规模以上饮料制造业企业达1582家,总资产达3217.74 亿元,同比增长16.53%。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会推动中国食品、饮料行业的发展,促进其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3.S(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品位都发生的变化,如今,更多的人们愿意选择绿色、健康、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对于食品和饮料的选择也更加理性,食品饮料企业为了迎合这种生活理念开发各种新口味新品种,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4.T(技术环境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饮料产品的生产与包装技术不断升级。PET无菌冷灌装包装、无菌纸盒包装等在饮料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这不仅保证了饮料保存的安全和质量,为企业发展产品的差异化提供了空间。 三、SWOT分析 娃哈哈集团SWOT矩阵 内部环境外部环境S(优势)W(劣势) 1、健全的营销网络; 2、品牌知名度高,企业形象好; 3、产品种类多,覆盖面广; 4、融资能力强,信誉好; 5、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先进的食品 饮料研发检测仪器和加工工艺; 6、较强的公关能力,领导人能力强势。 1、带着家族式产业的痕迹,成 为规范化管理的瓶颈; 2、与达能的产权风波; 3、产品组织混乱,质量问题时 有发生。 O(机会)l、广阔的国内市场; 2、我国饮料行业的快速增长; 3、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刺激经济发展 SO战略WO战略 1、利用自身优势继续抢占市场,开发 新产品; 2、巩固技术壁垒,加速发展; 1、引入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 提高管理效率; 2、降低制造的销售成本;

娃哈哈的案例分析

娃哈哈的案例分析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目前为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 生产企业,全球第四大饮料生产企业,仅次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这3家国公司。在中国29个省市建有100余家合资控股、参股公司,在 全国除台湾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建立了销售分支机构,拥有员 工近3万名,总资产达268亿元。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以及 先进的食品饮料研发检测仪器和加工工艺,主要从事食品饮料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主要生产含乳饮料、瓶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罐头食品、医药保健品、休闲食品等八大类近100个品种的产品,其中瓶装水、含乳饮料、八宝粥罐头多年来产销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2010年,娃哈哈集团营业收入达到550亿元,纳税45亿元,利润60多亿元。娃哈哈 在资产规模、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等指标上已连续10年位居中国饮料行业首位,成为目前中国最大、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食品饮料企业。 娃哈哈坚持诚信经营,泽被社会。二十年来累计向国家上交税金68亿元,资助教育和各类社会公益事业2亿多元;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二十年累计采购各类农副产品价值达78亿元,直接和间接解决了40 万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在中西部、贫困地区、革命老区,东北老工业区投资建厂近40家,为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教父——宗庆后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因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经营能力,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企业家、2002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2005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袖等荣誉,并光荣当选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并连任十一届人大代表。 宗庆后先生是娃哈哈的“教父”,“灵魂”。没有宗庆后就没有娃哈哈。有关宗庆后与娃哈哈的最新资料,可参见新书《宗庆后与娃哈哈一个著名企业的深度研究》。 2010年,宗庆后更是创造了中国福布斯榜的第一位。 最近动态 法国达能集团和娃哈哈集团2010年08月宣布,双方已达成友好和解 方案,将终止其现有的合资关系,该方案目前尚须得到中国有关政府部门的

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内部控制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内部控制 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总经理宗庆后说:企业是树,文化是根;企业是大厦,文化是地基;企业是躯体,文化是灵魂。这是宗庆后同志长期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体会和总结。 娃哈哈公司创始人宗庆后总经理从创业之初就十分重视精神面貌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18年来始终不懈地着意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丰沃土壤中,

娃哈哈“家”文化经历了起源、发展和逐渐完善的历史进程,最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家”文化系统。 娃哈哈的企业内部环境: 1.娃哈哈的组织结构简而言之是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制度。决策之前,充分发扬民主,大家可以充分发表意见。公司在广泛听取各种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决策,决策之后,要求各个环节必须认真执行。公司采取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一支笔,党委在企业中参与决策,起到政治核心作用。这样的领导制度与娃哈哈文化中强调高效,执行的理念是相通的。 2.娃哈哈的组织结构是高度扁平化的,总经理直接控制各个部门和分公司,没有任何中间环节。总经理对各部、分公司采取分级授权管理,各部、分公司直接对总经理负责。这样的组织架构同样为强调高效、执行的文化理念服务。 3.娃哈哈组织结构在长期的经营管理中制定了大量的各类制度。生产中有工艺要求,岗位有岗位职责,科研有开发程序,各项管理都有管理制度,亲情有员工关怀制度等等,这些制度即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4.只是除了组织结构文化理念外,娃哈哈还有自己个性独俱的组织结构企业标识、组织结构卡通形象、组织结构企业歌曲、组织结构企业旗帜等等,这都是对组织结构精神文化理念的完善。 娃哈哈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艰苦创业阶段 娃哈哈成立时,可以选择作为个人独资企业,缴纳个人所得税,也可以选择作为一般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但是作为个人独资企业采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而且最高的一档是5万元以上就达到35%的税率,税负对比作为一般小型微利企业而言的20%税率来说是很重的,即使在曾庆后缴纳企业所得税后再缴纳个人所得税(有免征额等税前扣除项目)加总起来的税负也比个人独资企业的税负轻。 2.历史转折阶段 娃哈哈收购了杭州资不抵债的罐头厂,获得了必需的设备厂房,同时吸收国企资产、负债和企业员工等为娃哈哈带来诸多好处。全部接受资不抵债的国企,低价收购,减少成本;承担了国企的负债,用娃哈哈的税前利润弥补,减少企业所得税甚至不用交税;娃哈哈吸纳下岗职工包括高级技工,熟练工人以及高管,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实力;还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在契税方面,国有企业出售,买受人安置企业30%以上职工的,对其承受的所购企业的土地、房屋权属,减半征收契税,全部安置原企业职工的,免征契税,同时在企业所得税、营

娃哈哈集团战略分析完整版

娃哈哈集团战略分析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娃哈哈集团战略分析 指导教师苏醒职称讲师学生姓名陈文强学号 专业工商管理 班级国际企业管理1班 院(系)___商学院工商管理系 完成时间 2015年4月5 号

娃哈哈集团战略分析 摘要 伴随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以及科技的快速进步,中国大陆的软饮料行业飞速发展,成为我国饮料行业及私营企业的榜样,娃哈哈集团是如何制定发展战略、如何规划战略结构值得我们关注。 本论文以娃哈哈集团为分析对象,针对其集团战略和战略结构的实际情况,运用一般部环境分析、业务组合分析法分析工具得出娃哈哈集团面临的潜力和劣势,从而得出集团战略的改进方向。 本文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文章选题目的、背景、意义进行简要说明;第二部分介绍娃哈哈企业的发展竞争环境,主要根据公司现阶段情形、内外部环境,做出PEST分析。第三部分对娃哈哈集团总体战略结构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为本论文的结论部分,概述本文运用的相关理论知识探索的具体事项以及论文写作方面的不足、未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娃哈哈/集团战略/PEST分析法

ANALYSIS OF THE WAHAHA GROUP STRATEGY ABSTRACT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market economy and the rapid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s soft drink industry rapid development, has become China's beverage industry and the private sector advertised, Wahaha Group is how to formulat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how to plan strategy structure worthy of our attention. In this paper, the Wahaha Group to analyze the object,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group's strategy and strategic structure, the use of the general portion environmental analysis, portfolio analysis analysis tools to identify Wahaha Group faces potential and weaknesses, to arrive at the direction of improvement group strategy . This article consists of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of the article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topic on purpose,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the second part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Wahaha, mainly based company at this stage circumstances,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make PEST analysis. The third part of the overall strategy of Wahaha Group structure were analyzed. The conclusion of the fourth part of this thesis, and outlines specific matters related to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the exploration of this paper, writing paper shortage, the problem is not in-depth study. KEYWORDS Wahaha,Group strategy,PEST analysis

娃哈哈战略模式分析

娃哈哈战略模式分析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 年,目前为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全球第五大饮料生产企业,仅次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柯特这4 家跨国公司。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以及先进的食品饮料研发检测仪器和加工工艺,主要从事食品饮料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主要生产含乳饮料、瓶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罐头食品、医药保健品、休闲食品等八大类近100 个品种的产品,其中瓶装水、含乳饮料、八宝粥罐头多年来产销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2007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8 亿元,娃哈哈在资产规模、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等指标上已连续10 年位居中国饮料行业首位,成为目前中国最大、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食品饮料企业。 2010年9月,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宗庆后以财富800亿元成为2010年中国首富。 下面我将从企业总体战略、业务单位战略、职能战略三个层面分析。 一.企业总体战略 2008年,娃哈哈实现营业收入328亿元,同比增长27.2%;利润5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50.36%。国家统计局2008年统计,娃哈哈位列中国最大500家企业集团第155位,制造业500强第120位,大企业竞争力500强第51位。 娃哈哈集团2009年营业收入为432亿,2010年销售额目标是700亿。 繁荣时代,不断发展的战略几乎是所有奋发进取企业的唯一选择,更何况娃哈哈现在的业绩蒸蒸日上,想要实现2010 年营业规模达700 亿元的战略目标,采取成长型战略无疑是娃哈哈集团的明智选择。 1.密集型战略 娃哈哈从保健食品——儿童营养液起家,1991 年,娃哈哈兼并杭州罐头厂后推出了果 奶、八宝粥等食品饮料,自此在食品饮料业尤其在饮料业专注发展了10 余年。 2001 年,宗庆后提出实施“三全战略”,即“全面开发市场、全面开发品种、全面启动 市场”,继续巩固并提升娃哈哈在饮料业的“霸主”地位,成为“全方位饮料公司”。(1)产品开发(新产品和现有市场) 1998年,娃哈哈推出“中国人自己的可乐”--非常可乐,粉碎了洋可乐不可战胜的神话。2005年,娃哈哈自主开发的“营养快线”,创下上市当年实现销售近8亿元的奇迹。 2007 年,娃哈哈接连上市了思慕C、呦呦奶茶、泡泡乐茶系列。 (2)市场开发(现有产品和新市场) 过去几年,娃哈哈采取的联销体模式主攻的是二、三级市场,但我国的农村地区经济落后、消费能力有限。2005 年开始,“营养快线、爽歪歪、非常咖啡可乐”等城市型产品强势上市,娃哈哈集团吹响了“农村包围城市,攻占大城市,解放全中国”的战斗号角。2.多元化战略 2003年5月21日,宗庆后在北京突然宣布:娃哈哈与在国际服装界享有盛誉的香港达利集团强强联合正式进军中国儿童服装市场,通过“零加盟费”的形式计划年内在全国开设2000家娃哈哈童装连锁专卖店,这标志着娃哈哈集团正式迈进行业经营,多元化发展第一步。但他低估了跨行业经营运作的艰难性。当年的娃哈哈童装目标销售额为10 亿元,但至今却仅在1 亿元上下徘徊,处于一种进退维谷,处境尴尬的状态。除此之外,虽然娃哈哈与达能合资11年来,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大的饮料企业,但是2007年初,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引爆了合资双方的商标所有权之争。 2003年9月17日,娃哈哈在山东泉城宣布正式进军乳业,结果娃哈哈果汁和娃哈哈牛奶等品种从来就没有在市场上取得过话语权,而且主要品种的盈利能力也在下降。 2004 年推出的娃哈哈香瓜子由于行业运作不熟悉、销售渠道不重视,结果没有到达预

娃哈哈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何谓企业文化?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按照我的话简单来说,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企业的灵魂,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核心。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下面几个原因: 一.企业文化能激发员工的使命感。不管是什么企业都有它的责任和使命,企业使命感是全体员工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是企业不断发展或前进的动力之源。 二.企业文化能凝聚员工的归属感。企业文化的作用就是通过企业价值观的提炼和传播,让一群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共同追求同一个梦想。 三.企业文化能加强员工的责任感。企业要通过大量的资料和文件宣传员工责任感的重要性,管理人员要给全体员工灌输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团队意识,要让大家清楚地认识企业是全体员工共同的企业。 四.企业文化能赋予员工的荣誉感。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工作领域,多做贡献,多出成绩,多追求荣誉感。 五.企业文化能实现员工的成就感。[4]一个企业的繁荣昌盛关系到每一个公司员工的生存,企业繁荣了,员工们就会引以为豪,会更积极努力的进取,荣耀越高,成就感就越大,越明显。 而在二十一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直接体现在了人才的竞争上面,只有员工有了使命感,归属感等,企业才会有活力,企业才能更加持久地生存壮大。 我所欣赏的企业文化之一是杭州娃哈哈集团的企业文化。 娃哈哈公司发展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校办企业成为全国饮料行业的龙头;企业净资产、利税、利润、上缴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增长了上万倍;企业从代销代工起步通过独立自主开发,形成了10大类近300个品种的产品大家族;“娃哈哈”品牌走出里巷走向全国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品牌之一。娃哈哈集团是饮料行业中规模最大、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企业。饮料产销量除了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和柯特等4家著名跨国公司外,在全球排名第五。 它所拥有的这些成就,发展速度之快,发展势头之迅猛,是什么原因呢?是什么力量呢?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当然是企业文化的奠基作用和正确的经营理念的向导作用。那么,娃哈哈集团的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什么呢?又有哪些是各类企业发展值得借鉴的呢? 企业和文化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总经理宗庆后说:企业是树,文化是根;企业是大厦,文化是地基;企业是躯体,文化是灵魂。这是宗庆后同志长期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体会和总结。 “家”文化的企业理念是支撑娃哈哈集团走向今天的发展动力和发展原则,是娃哈哈最重要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家”文化鼓舞着娃哈哈人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困难,激励着娃哈哈人在缀满鲜花的征程中不满足不骄傲,凝聚了娃哈哈团队,打造了娃哈哈品牌,指明了娃哈哈发展方向,是推动娃哈哈腾飞的强大动力。 “家”文化的提出,具有明显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为企业的团队意识做了指示作用。 “家”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娃哈哈企业的宗旨、精神经营哲学、座右铭、工作要求、行为准则、工作作风、人才观、团队意识、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有本企业特色,并适合于企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主要围绕“健康你我他欢乐千万家”的理念,认真,严格,主动,高效,创新,负责的自我要求,使娃哈哈企业一步步迈向新纪元,走向

娃哈哈企业战略分析培训课件

娃哈哈企业战略分析 一、企业简介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目前为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全球第五大饮料生产企业,仅次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柯特这4家跨国公司。在全国27个省市建有100余家合资控股、参股公司,在全国除台湾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建立了销售分支机构,拥有员工2万余名,总资产达178亿元。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以及先进的食品饮料研发检测仪器和加工工艺,主要从事食品饮料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主要生产含乳饮料、瓶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罐头食品、医药保健品、休闲食品等八大类近100个品种的产品,其中瓶装水、含乳饮料、八宝粥罐头多年来产销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200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8亿元,娃哈哈在资产规模、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等指标上已连续10年位居中国饮料行业首位,成为目前中国最大、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食品饮料企业。 二、环境分析 (一)外部环境分析 1、一般环境分析 (1)政治环境 企业只有顺应国家的政治大环境,才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食品工业是与实现国家“三农”政策息息相关的产业,饮料行业被列为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其未来将更加辉煌灿烂。我国《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指出重点发展饮料制造业。在十一五期间继续提高饮料生产总量,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展果蔬汁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茶饮料等产品,适度发展瓶(罐)装饮用矿泉水,降低碳酸类饮料的比例,发展并规范功能性饮料的生产;鼓励通过兼并、重组、融资等手段,培育大型饮料企业集团,实现产业升级。“十一五”期末,建立一个产品结构更趋合理、产业集中度更高的现代饮料加工体系。今年来食品安全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我国政府加大对食品行业的监管力度,饮料在生产、包装方面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及公众的关注。 (2)经济环境 改革开放三十年里,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举世瞩目的巨大转变。30年里,我国人均GDP成倍增加。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将进一步推动中国软饮料行业稳步健康发展。软饮料行业需求不断提高,产能不断扩大,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和优化。在产销规模继续扩大的同时,饮品不断推陈出新,将衍生出更加广阔的细分市场空间。中国饮料产品的消费市场之大,是任何国家不能比拟的。 但随着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对于广大的投资者来说,原料成本的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食品饮料行业的发展。成本上升,商品加价在所难免,但对于消费者而言,商品价格上涨必然或多或少影响其消费量,这将影响饮料的销量,对饮料业而言是个不利的经济环境。 (3)技术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饮料产品的生产与包装技术不断升级。PET无菌冷灌装包装、HDPE(中间有阻隔层)奶类包

娃哈哈企业财务分析报告

娃哈哈企业财务分析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娃哈哈财务分析报告 一、公司简介 杭州娃哈哈集团成立于1987年,前身为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公司从3个人、14万元借款起家,现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饮料企业。目前在全国29省市建有58个基地150余家分公司,拥有总资产300亿元,员工30000人。24年来,公司以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服务,打造出一流的品质,先后投资100多亿元从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引进360余条世界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主要生产含乳饮料、饮用水、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保健食品、罐头食品、休闲食品等8大类100多个品种的产品。 2010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50亿元,利税112亿元,上交税金46亿元。23年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缔造了娃哈哈在饮料行业难以撼动的霸主地位。集团饮料产量、销售收入、利税、利润等各项指标已连续13年位居中国饮料行业首位。公司位列2010中国企业500强141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64位,中国企业效益200佳第25位,饮料加工业第1位。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娃哈哈营业收入居第八位、利润第一位、纳税第二位。 24年来,娃哈哈始终坚持以创新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实力,在瞬息万变的竞争中牢牢把握市场主动权,娃哈哈开发出的产品不仅引导了消费潮流,丰富了人民的生活,也推动了中国饮料工业健康快速发展。目前,娃哈哈已拥有通过中国合格认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强大的食品饮料自主研发

娃哈哈营销战略及企业文化概述

娃哈哈实施营销文化战略 娃哈哈公司创办于1987年,前身是杭州的一家小学的校办工厂,3个人14万元起家,经过11年的努力,发展成为今天拥有总资产30多亿元的国家大型企业,1998年完成产值31亿元,生产饮料93万吨,占全国饮料产量的十分之一,成为中国最大的饮料企业之一。娃哈哈品牌(如图6.10所示)产品1996年被国家技术监督局认定为”12l计划·全国首批重点保护的11个品牌之一,1997年通过ISO9001国际认证,l999年“娃哈哈”商标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有关资产评估部门评估其无形资产价值达22.48亿元,公司总资产达28.8亿元。 1.娃哈哈推出“非常可乐”并致力于打假 1998年6月,中国最大的民族饮料企业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投入巨资推出了意在向世界饮料巨头美国“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挑战的娃哈哈“非常可乐”,备受多方瞩目。 一年之后的事实呈,·非常可乐”己日渐在激烈的竞争中声誉鹊起,势头颇为红火。然而,国内一些地方仿冒、侵权行为也随之四起,愈演愈烈。山东聊城一位署名“一个支持你们的中国人”的消费者在给娃哈哈公司的来信中气愤地说,非常可乐,是中国厂家开辟可乐市场景成功的产品,为中国人争了口气但如今各地市场上“李鬼”横行,它们像蛀虫一样侵蚀着“非常可乐”。我真的很痛心,我不想看到中国人刚挺起的腰杆又被中国人自己的冷枪暗箭打倒了。 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经过12年的艰苦创业,获得了超常规的发

展,1998年,饮料总产量达93万吨,居同行之首,年实现利税7.25亿元,已连续4年登上全国食品制造业利税第一位,注册商标“娃哈哈”被国家工商局评为“中国驰名商标”。1998年,经过决策层再三分析研究,原以生产乳酸饮料、纯净水、营养八宝粥三大类产品为主的娃哈哈公司决定生产碳酸类可乐饮料。此举可谓平地激起三尺浪。创建于一个世纪前的美国“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是全球公认的饮料界“霸主”,年销售总额超过150亿美元。80年代初,它们先后抢占中国市场,并分别在国内设立21家和12家生产企业。田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天府”、“少林”、“黄山”等一大批民族品牌可乐向”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发起了第一次冲击。但几年间,在强大对手所构筑的收购、兼并浪潮中,无一例外地败下阵来。10年后的今天,“娃哈哈”是否会重蹈覆辙,猜忌和怀疑纷纭。“娃哈哈”人却对此信心满怀,公司董事长、冠有劳动模范和经营大师之称的宗庆后介绍说,“娃哈哈”总资产近30亿元,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实力和经验今非昔比。为了上马可乐产品,公司做了两年苦心准备。先后投资1亿多美元,从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引进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制瓶和罐装生产线,设备不亚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产品原浆配方也是与国外几家著名公司合作,根据国人口味,进行了几千次的改进。早在1998年3月,“娃哈哈”公司就为自己的可乐产品正式申请注册‘非常’商标,并获得了产品整体瓶装的平面设计图与彩色的专利保护。美国“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目前在中国的年销售量分别为194万吨和77万吨,而娃哈哈“非常可乐”从零

浅析哇哈哈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浅析哇哈哈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 院 (系):工商学院 专业:工商企业管理 姓名:张祖源 学号: 080160 指导教师:李建英 二〇一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表

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记录表

浅析哇哈哈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 作者:张祖源 摘要 企业文化的兴起和研究,反映了企业经营管理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发展。标志着企业经营管理从物质制度的层面向文化层面的趋势发展。研究企业文化,建立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价值观念、企业形象、企业精神、风尚道德等等,有助于激发企业发展与变革的内在驱动力,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哇哈哈集团文化建设 目录 引言 加强建设,能够科学整合企业生产要素,引导企业形成共同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贯彻落实,构建和谐企业,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不同企业更要建设不同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 第一章哇哈哈集团的简介 第一节哇哈哈集团的规模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企业,目前在全国24个省市建有50余家合资控股、参股公司,拥有员工上近2万名,总

资产达60亿元,至今尚未有银行贷款。公司拥有占地3200余亩、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和价值4亿美金的70余条世界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已形成年产饮料500万吨的生产能力及与之相配套的制罐、制瓶、制盖等辅助生产能力,主要生产含乳饮料、瓶装水、、热灌装饮料、、医药保健品六大类30多个品种的产品,其中、、八宝粥罐头多年来产销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 第二节哇哈哈集团的发展 16年来娃哈哈共为国家创利税84亿元,上交税金25亿元,累计销售产值410亿元,并连续五年荣获中国饮料行业资产规模、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第一,成为非但是中国最大亦是效益最好的食品饮料企业。 2002年,公司生产饮料32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8%,约占全国饮料总产量的16%,占饮料十强企业总量的38%;完成销售收入88亿元,实现利税17亿元,在全国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优势地位,乳饮料、瓶装水、八宝粥市场占有率仍稳居第一。娃哈哈的发展得到了社会和国家的高度肯定,被国务院认定为“520家国家重点企业”,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520家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并多次荣获“全国质量效益型企业”、“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中国食品工业优秀企业”、“中国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全国食品工业科技进步优秀奖”、“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工程移民工作先进单位”等殊荣,连续二年荣获“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称号。“娃哈哈”商标亦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第二章娃哈哈集团的企业文化分析 第一节娃哈哈精神文化 一、“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的企业精神。 娃哈哈的创业是在一无资金,二无技术的艰难条件下开始的。1987年,娃哈哈前身——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成立。企业创始人宗庆后带领两名退休教师,靠着14万元借款,以代销其它企业的汽水、棒冰及文具纸张等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历程。练习册、棒冰的利润微薄,但宗庆后等人从小做起,实现了“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