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的案例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35.38 KB
- 文档页数:6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娃哈哈案例分析一、本文概述1、背景介绍:介绍娃哈哈公司的发展历程和行业环境。
1、背景介绍:介绍娃哈哈公司的发展历程和行业环境。
娃哈哈公司成立于1987年,由创始人宗庆后带领仅有三名员工的团队,从校办企业起家。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娃哈哈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饮料生产和销售企业之一,产品涵盖了瓶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等多个品类。
在这个过程中,娃哈哈凭借着准确的战略定位、创新的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策略,逐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行业的佼佼者。
娃哈哈所处的饮料行业是一个竞争激烈、市场饱和度高的行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者对饮料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娃哈哈凭借着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和灵活应对,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逐渐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2、战略管理分析:对娃哈哈公司的战略管理进行深入分析。
(1)战略目标:娃哈哈公司的战略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饮料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这一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娃哈哈始终坚持创新、优质、安全的产品理念,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战略定位:娃哈哈公司在战略定位上,选择了以瓶装水和果汁饮料为主打产品,同时兼顾碳酸饮料、茶饮料等其他品类的策略。
这一战略定位的优点在于,瓶装水和果汁饮料是消费者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广阔的品类,而娃哈哈在这两个品类中都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同时,多元化的产品线也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3)核心竞争力:娃哈哈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品牌影响力、渠道建设和研发创新能力。
首先,娃哈哈通过持续的品牌推广和营销活动,树立了“健康、年轻、时尚”的形象,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其次,娃哈哈在渠道建设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优势,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和物流体系,确保产品的及时供应和销售。
最后,娃哈哈重视研发创新,不断推出新品种和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案例名称娃哈哈——品牌延伸战略专业班级10工商3班组队成员冯莉钧(10409117)刘雨萱(10409118)张玥轩(10409119)刘朦朦(10409120)苑美玉(10409121)张月娇(10409122)冉超(10409123)2013年6月1.集团简介 (3)2.品牌的建立 (3)3.品牌的延伸之路 (4)3.1品牌延伸 (4)3.1.1从营养液到果奶 (4)3.1.2突入纯净水 (5)3.1.3挑战“两乐” (5)3.1.4拓展童装市场 (5)3.1.5进入其他市场生产大厨艺牌方便面 (5)3.2娃哈哈集团品牌延伸的成功经验 (6)3.2.1 企业注重品牌延伸要进行品牌资产的积累 (6)3.2.2以同类产品的延伸为主 (7)3.2.3积极规避品牌延伸风险 (7)3.3娃哈哈品牌延伸的好处 (8)3.3.1拓宽了产品线,化解风险 (8)3.3.2巩固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 (8)3.3.3有利于企业更好的发掘自身的资源,降低成本 (8)3.4 娃哈哈品牌延伸中存在的问题 (8)3.4.1企业的多元化延伸给企业的品牌带来了危机。
(8)3.4.2企业现有品牌的内涵不足以满足品牌延伸的需求 (9)3.4.3单一品牌下的品牌延伸空间狭小 (9)4.娃哈哈集团品牌延伸的优化对策 (9)4.1适度延伸,防止跨度延伸引发品牌危机 (9)4.2拓展企业品牌内涵,开发新品牌 (9)4.3加强对企业品牌的法律保护 (9)4.4完善现有的营销网络 (9)5.总结 (9)5.1第一步 (9)5.2第二步 (10)5.3第三步 (10)1.集团简介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目前为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全球第五大饮料生产企业,仅次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柯特这4家跨国公司。
在全国26个省市建有100余家合资控股、参股公司,在全国除台湾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建立了销售分支机构,拥有员工近2万名,总资产达 121亿元。
目标市场选择定位、sword分析、4PS分析(产品策略、定价策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产品定位及其原因1988 年是娃哈哈的初创期,而它却将产品首先定位在儿童营养液这个少人问津的产业市场调研,确认潜在的竞争优势,有效地、准确地向市场传播定位信息。
众所周知,中国人口众多,而其却放弃了这个巨大的市场,仅仅将产品的目标市场定位在 3 亿的儿童市场。
这样做的理由有三点:第一,当时社会上营养保健品有上千种,但大多数都是生产中老年营养品,唯独缺少一种针对儿童的营养品;第二,与此同时,家长们普遍存在着让孩子吃饭难的问题;第三,市场调研表示,大部分孩子缺铁、缺锌、缺钙问题严重。
在当时,科研机构对3006 名小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有1336 名患有程度不同的营养不良症,缺锌,缺钙,缺铁等营养元素的竟占44.4%。
SWOT 分析4PS 分析三、营销渠道策略 劣势 Weaknesses ① 员工没有专业的培训,没有专业的知识。
并且员工的工资较低,导致员工的积极性不高,生产效率降低。
② 季节的差异,夏季与冬季差异大,导致销量的不稳定,出产量不能确定,导致浪费,减少收益。
③ 气温的不稳定会导致销量的不稳定,会有一些存货无法销售出去,过期变质。
威胁 Threats①国内市场不稳,外商威胁大 :巨大的市场潜力引来数家饮料巨头的垂青,形成多方资本扎堆有很多商家竞争。
如百事、可口可乐、康师傅等一系列的产品导致娃哈哈的销量减少。
②公司内部不稳定,员工的辞职率比较高,影响出产的进程,新的员工又要重新的熟悉产品的制造,导致产量减少。
网络建设的成功在过去的15 年里,让每个中国人都掏钱买过的品牌不会超过三种,而娃哈哈也可能是其中的一个。
这种“恰巧”却绝非巧合、偶然。
娃哈哈产品几乎覆盖了中国的每一个乡镇。
这是娃哈哈无与伦比的、独有的绝对优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与娃哈哈交过手的品牌有无数个,其一一溃败的原因并非因为娃哈哈有多强大,而正是因为娃哈哈这遍布全国城乡、无以匹敌的强势销售网络。
产品开发与管理案例娃哈哈娃哈哈是一家中国饮料和食品制造巨头,成立于1987年。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娃哈哈通过产品开发与管理实现了快速增长和持续发展。
以下是一个关于娃哈哈产品开发与管理案例的详细分析。
1.产品开发策略娃哈哈采用了创新的产品开发策略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他们通过市场研究和消费者调查来了解消费者需求,并根据这些需求开发新产品。
娃哈哈注重研发技术和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2.产品线扩展娃哈哈不仅致力于开发新产品,还通过产品线扩展来满足消费者需求。
他们在饮料、酸奶、儿童食品等多个品类推出了多个不同口味和包装的产品。
通过扩展产品线,娃哈哈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多样化选择的需求。
3.品质管理娃哈哈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他们投入大量资源进行产品研发和创新,并建立了严格的品质管理体系。
他们使用高质量的原材料,并且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4.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娃哈哈通过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来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他们通过广告、促销活动和赞助体育赛事等手段来宣传产品,并建立了强大的品牌形象。
他们通过持续投入市场营销活动,不断提升产品和品牌的认知度,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和信任他们的产品。
5.供应链管理娃哈哈的成功也离不开良好的供应链管理。
他们与供应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确保及时供应高质量的原材料。
他们还通过建立先进的物流和分销网络,确保产品能够及时送达市场和消费者手中。
6.产品适应市场需求娃哈哈能够快速适应市场需求,并迅速调整和改进产品。
他们通过市场研究和消费者反馈来了解市场动态,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创新和改进。
这使得娃哈哈能够及时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并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总结起来,娃哈哈通过产品开发与管理实现了快速增长和持续发展。
他们采用了创新的产品开发策略,扩展了产品线,并注重产品品质管理。
他们还通过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良好的供应链管理,以及及时调整和改进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
娃哈哈启力广告案例分析目录一、广告背景分析 (2)1. 行业背景与市场现状 (2)2. 品牌定位及发展历程 (3)3. 广告目标与目的 (5)二、广告策略分析 (5)1. 目标受众分析 (6)(1)年龄分布 (7)(2)性别比例 (8)(3)消费习惯与偏好 (9)2. 产品特点与优势分析 (10)(1)产品主要功能 (11)(2)与竞品对比的优势 (11)3. 创意与表现手段 (13)(1)广告创意的提出 (14)(2)广告视觉元素分析 (14)(3)广告标语及口号的应用 (16)三、广告实施过程分析 (17)1. 广告制作环节 (18)(1)拍摄制作团队介绍 (19)(2)制作过程详解 (20)2. 广告推广渠道选择 (22)(1)线上推广渠道 (23)(2)线下推广渠道 (25)四、广告效果评估与分析 (26)1. 消费者反馈与满意度调查 (27)2. 销售数据分析 (29)3. 广告传播效果评估 (30)五、广告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31)1. 广告中遇到的问题 (33)2. 应对策略与实施效果 (33)六、广告案例分析总结 (34)1. 成功经验总结 (35)2. 教训与反思 (36)3. 对未来广告的启示与展望 (37)一、广告背景分析娃哈哈启力作为娃哈哈集团旗下的重要饮品品牌,其广告策略一直备受关注。
在竞争激烈的饮料市场中,娃哈哈启力通过不断创新和调整广告策略,成功塑造了品牌形象,并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日益关注,饮料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为了迎合这一趋势,娃哈哈启力积极调整产品定位,推出了一系列健康、营养的饮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广告宣传也作为品牌推广的重要手段,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和挑战。
在此背景下,娃哈哈启力的广告背景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市场环境、消费者需求、竞争对手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娃哈哈启力广告策略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以及其在市场竞争中所取得的成效。
娃哈哈成功案例分析之一:赢在执行一、金融危机中逆势飘红的娃哈哈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杭州娃哈哈集团可谓风波不断,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之上。
外有雪灾、地震、通胀压力等众多不利因素影响着消费品市场,内有达能—娃哈哈纠纷的不断干扰。
尤其是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的金融危机,已经开始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实体经济。
然而,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娃哈哈集团却一路上扬,逆势飘红。
2008年底,娃哈哈的营业收入、销售收入等经济指标相比去年,增幅达到30%以上,销售总额已逾300亿元。
根据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饮料行业10强数据,2008年“娃哈哈”的产量占了10强总量的55.57%、销售占了65.84%、利税占了73.16%,均超过其余9强的总和。
至此,“娃哈哈”已经连续十年成为中国饮料行业“王者”。
娃哈哈在金融风暴当中表现出的优秀业绩,引起了众多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超强的执行力是娃哈哈迈向辉煌的基本保证与关键所在,正如娃哈哈总裁宗庆后本人所说:“做企业就像打仗,抓住了机会就能一举成功,而要迅速抓住市场商机,必须确保“决策”和“执行”两大关键管理环节的有效和迅捷,减少管理中间环节。
”而在娃哈哈集团的领导层当中,不设置副总,管理机制采取扁平化管理,就是为了减少管理的中间环节,提升企业的执行力。
由此可见执行力在娃哈哈管理当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如何提升执行力执行力对于娃哈哈集团重要至极,那么如何提升自身的执行力,就成为了娃哈哈日常管理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在娃哈哈的日常管理运营中,高效的工作指令的管理,构成了娃哈哈日常工作的基础与核心。
而对于工作指令的绩效考核则是员工考核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过去,娃哈哈采取传统的工作指令管理方式方法,存在着诸多的弊病与缺点:(1)效率低下。
无论是工作指令的下达、反馈与评价,都要通过传统的电话、邮件、MSN等方式进行,造成了工作效率低下,且增加成本,容易造成铺张浪费;(2)缺乏实时性。
娃哈哈的创意广告案例分析
引言
娃哈哈作为中国知名饮料品牌,其广告在市场上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娃哈哈的创意广告进行深入解析,探讨其成功之处。
广告形式
视频广告
娃哈哈通过制作生动有趣的视频广告,吸引了广大受众的注意。
其视频广告往往通过搞笑、幽默的方式,传达产品信息,引起观众共鸣。
明星代言
娃哈哈常常邀请知名明星作为产品代言人,借助明星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广告创意
创意概念
娃哈哈广告注重创意,常常以荒诞可笑的情节吸引目标受众,让人印象深刻,达到品牌露出的效果。
趣味设计
娃哈哈广告中常常运用趣味设计,如搞笑的角色设定、夸张的情节设置,让观众在笑声中留下对品牌的记忆。
广告效果
品牌认知度提升
娃哈哈的创意广告传播范围广泛,受众覆盖多元,品牌认知度得到明显提升。
市场销量增长
娃哈哈创意广告在吸引消费者的关注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产品销量,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商业回报。
结论
娃哈哈的创意广告成功之处在于其独特的创意概念、趣味设计和明星代言等因素的综合运用,为品牌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果。
以上是对娃哈哈的创意广告案例分析,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娃哈哈成功案例分析之一:瀛仪执行一、金融危机中逆势飘红的娃哈哈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杭州娃哈哈集团可谓风波不断.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之上。
外有雪灾、地赵通胀斥力等众女不利因素影响着消费品市场.内有达能一娃哈哈纠纷的不断T•扰。
尤其是在全球范困内迅速孩延的金融危机,已经开始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实体经济c然而,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娃哈哈集团却一路上扬,逆势飘红。
2008年底,娃哈哈的营业收入. 销售收入等经济扌斤标相比去年.増幅达到30%以上.销售总额已逾300亿元。
根据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饮料行业10强数据.2008年〃娃哈哈”的产址占f 10强总址的%、销皆占f%.利稅占r%, 均超过其氽9强的总和。
至此.“娃哈哈"已经连续十年成为中国饮料行业〃王者化娃哈哈在金融风暴T中表现出的优秀业绩.引起了众多业界人七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超强的执行力是娃哈哈迈向辉煌的基木保证与关键所在,正如娃哈哈总裁宗庆后木人所说:“做企业就像打仗.抓住了机会就能一举成功.而要迅速抓住市场商机.必须确保〃决策"和“执行"两大关键管理环节的有效和迅捷,减少管理中间环节。
"而在娃哈哈集团的领导层、彳中,不设宜副总.管理机制采取朋平化管理.就是为了减少管理的中间环节,提升企业的执行力。
由此可见执行力在娃哈哈管理、"I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如何提升执行力执行力对干娃哈哈集团重要至极.那么如何提升自身的执行力.就成为了娃哈哈日常管理帰为关心的问題之一。
在娃哈哈的日常管理运营中.商效的工作抬令的管理•构成了娃哈哈日常工作的基础与核心。
而对于工作指令的绩效考核则是员L:考核最为重要的一个方而。
过去,娃哈哈采取传统的丄作抬令管理方式方法,存在着诸多的舲病与缺点:(1)效率低下。
无论是匸作指令的下达、反馈与评价•都要通过传统的电话、邮件、MSN等方式进行,造成了工作效率低下,且增加成本,容易造成铺张浪费:(2)缺乏实时性。
一、娃哈哈的目标市场
1、娃哈哈运用市场细分化原理对我国当时的营养品市场,按年龄标准进行细分。
细分的结
果是,中老年营养品市场已有生产厂家38家,其产品也较多。
但是当时的厂家生产的产品没有进行市场细分,儿童营养品市场是空白,无生产者,无产品。
2、市场信息反映全国有3.5亿儿童和中小学生中有1/3营养不良,这是一个极大的市场机
遇。
二、娃哈哈如何创立品牌
1、一流的产品质量、严格的质检制度。
2、“权威+媒体,树立品牌形象”的营销策略。
专家的专业肯定让消费者放心购买产品,媒体的配合宣传使品牌的知名度扩大,两者相得益彰。
3、广告费的适量投入,黄金时段的反复出现。
三、启示:
1、企业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现代社会信息的流通迅速,三鹿的毒奶粉事件是三鹿集团一夜倒闭,这使我们提高了对食物安全的关注,食物产品生产企业尤其要关注食品质量问题,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2、市场竞争中市场细分很有必要
现代社会企业都自由竞争,市场的空白能在很短时间内被填补,极少企业的产品能很好的覆盖整个消费群体,这就为进行市场细分的企业提供了机会,取得在一定消费群体中的竞争优势。
3、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兼并和和扩大规模
所有投资者都希望扩大企业规模,其目的在于利用企业的规模效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扩大规模,首先需要有相应的市场需求和技术支持;其次需要企业能严格保护投资者利益,合理处理企业的内部利益关系,创新体制,增强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最后,还需要社会法律法规的完善。
黎健斌。
娃哈哈渠道案例分析小组成员姚苗苗 201190328崔宇微 201190332 专业市场营销班级 09级娃哈哈渠道案例分析——娃哈哈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一、渠道管理知识点:1、渠道定义:一种产品或服务从生产者到最终消费者所移动的路径。
2、《娃哈哈联销体协议简介》内容:协议中规定联销体成员的责任:①结清历史欠款。
②给娃哈哈打一定金额的保证金(一般为年预计销售额10%)。
③在保证金额度内订货,每月可分两次结清货款,超过保证金额度的订货必须先打款。
④不得以低于公司规定的最低价格出货。
⑤保证特定区域内的铺货、配送。
娃哈哈方的责任:①区域内独家供货。
②根据对方保证金金额,按月返还略高于银行利率的返息(如当年银行月息为1.2%,则娃哈哈的返息为1.5%;若银行月息为0.8%,则娃哈哈的返息为1%)。
③保证金金额内最优惠价供货。
④产品紧张,保证金金额内优先发货。
⑤年底根据对方销量和公司利润状况,给予一定比例的返利(俗称模糊返利)。
⑥负责广告促销等市场支持工作。
3、娃哈哈的《保证金制度》内容:(1)保证金制度--经销商先付货款,企业后交货;(2)保证金=年任务/10X1.17;(3)年初缴纳;(4)优惠政策:高于银行利率。
4、销地产定义,在产品的销售区域组织生产,然后在当地销售。
利用销地产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销售环节。
二、娃哈哈企业简介(一)娃哈哈企业概况娃哈哈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浙江杭州人,生于1945年10月,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浙江大学MBA特聘导师。
1987-1991年,任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厂长;1991年至今,任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2010年9月,宗庆后以财富800亿元成为2010年中国首富,这是中国第一次有“饮料大王”成为全国首富。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建于1987年,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全球第三大饮料生产企业拥有总资产300亿元,员工近30000人,2009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32.14亿元,同比增长31.62%;实现利税125.67亿元,增长82.61%,上交税金38.01亿元。
分销渠道案例分析之娃哈哈娃哈哈是中国知名的食品饮料企业,成立于1987年,是国内最大的饮料生产企业之一、娃哈哈的成功得益于其强大的分销渠道。
一、传统线下分销渠道:1.连锁超市:娃哈哈通过与各大连锁超市合作,将产品摆放在超市货架上供消费者选购。
这种分销方式可以提高产品的曝光率,并且能够覆盖到各个城市和乡镇。
2.零售店:娃哈哈与各个零售店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将产品供应给零售店进行销售。
这种分销方式可以提高产品的销售量,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小型零售店中,娃哈哈产品具有很高的市场份额。
3.饭店酒楼:娃哈哈通过与各类饭店酒楼合作,将产品供应给餐饮行业。
这种分销方式可以通过与消费者的直接接触,增加产品的销售机会,并且能够通过饭店酒楼的品牌形象提升产品的知名度。
4.代理商:娃哈哈与各地的代理商签订合作协议,将产品批发给代理商进行销售。
代理商作为娃哈哈产品的地区销售代表,负责拓展市场和推广产品。
这种分销方式能够将产品快速扩散到各个地区,并且能够与各地的消费者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二、电商分销渠道:2.第三方电商平台:娃哈哈与各大电商平台合作,将产品上架销售。
通过与电商平台的合作,娃哈哈能够借助电商平台的流量和品牌声誉,实现更大规模的销售。
同时,电商平台的数据分析能力也为娃哈哈提供了更加精准的市场定位和产品推广。
三、海外分销渠道:娃哈哈通过与各国的经销商合作,将产品引入海外市场。
通过选择适宜的海外市场和合作伙伴,娃哈哈能够迅速扩大海外销售规模,进一步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以上是娃哈哈的分销渠道案例分析。
娃哈哈通过传统线下分销渠道、电商分销渠道和海外分销渠道的组合运用,实现了产品的广泛分销和销售网络的建立,进一步巩固了娃哈哈在食品饮料市场的地位。
通过与各类合作伙伴的合作,娃哈哈得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
企业治理哇哈哈案例分析系别:信息工程系班级:14广告3班姓名:林淑榕学号:140112080通过一学期的理论学习和聆听教师对一个一个企业案例的剖析,咱们对企业治理有了必然的了解。
同时也激起了我对一些成功的公司充满好奇。
比如哇哈哈集团的成功。
通过度析咱们才能知道一个公司成功的背后所隐藏的庞大的艰辛与机智。
娃哈哈集团市场营销案例娃哈哈前身是杭州市上城区的一家校办企业,成立于1987年,是宗庆后率领两名退休教师,靠着14万元借款,从卖4分钱一支的棒冰开始创业的。
1989年,娃哈哈营养食物厂成立,开发生产以中医食疗“药食同源”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天然食物“娃哈哈儿童营养液”。
产品一炮打响,“喝了娃哈哈,用饭确实是香”的广告传遍五湖四海。
1991年,创业只有三年的娃哈哈产值已冲破亿元大关。
同年,在杭州市政府的支持下,仅有100多名员工但却有着6000多万元银行存款的娃哈哈营养食物厂,毅然以8000万元的代价有偿兼并了有6万多平方米厂房、2000多名员工,并已资不抵债的全国罐头生产骨干企业之一的杭州罐头食物厂,组建成立了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从此娃哈哈慢慢开始步入规模经营之路。
1996年,公司以部份固定资产作投入与法国达能等外方合伙成立了五家公司,引进外资4500余万美元,随后又引入追加投资2620万美元,前后从德国、美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引进大量具有九十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流水线,使娃哈哈进入高速进展的快车道。
2000年,公司生产饮料22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4亿元,利税12.70亿元,利润9亿元,饮料产量约占全国饮料总量的15%,占全国“饮料十强”产量的37%。
主导产品娃哈哈果奶、AD钙奶、纯净水、营养八宝粥稳居全国销量第一,其中乳酸奶饮料、瓶装饮用水的产销量已跻身世界大厂行列。
娃哈哈市场的规模,2003年近100亿元、2004年120亿元、2005年140亿元、2006年180亿元。
2005年年初,娃哈哈成功推出了“营养快线”,昔时全国销售额8亿元,2006年1-7月销售额冲破15亿元,同比增加300%。
娃哈哈的案例分析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目前为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
生产企业,全球第四大饮料生产企业,仅次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这3家国公司。
在中国29个省市建有100余家合资控股、参股公司,在
全国除台湾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建立了销售分支机构,拥有员
工近3万名,总资产达268亿元。
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以及
先进的食品饮料研发检测仪器和加工工艺,主要从事食品饮料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主要生产含乳饮料、瓶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罐头食品、医药保健品、休闲食品等八大类近100个品种的产品,其中瓶装水、含乳饮料、八宝粥罐头多年来产销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
2010年,娃哈哈集团营业收入达到550亿元,纳税45亿元,利润60多亿元。
娃哈哈
在资产规模、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等指标上已连续10年位居中国饮料行业首位,成为目前中国最大、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食品饮料企业。
娃哈哈坚持诚信经营,泽被社会。
二十年来累计向国家上交税金68亿元,资助教育和各类社会公益事业2亿多元;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二十年累计采购各类农副产品价值达78亿元,直接和间接解决了40
万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在中西部、贫困地区、革命老区,东北老工业区投资建厂近40家,为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教父——宗庆后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因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经营能力,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企业家、2002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2005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袖等荣誉,并光荣当选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并连任十一届人大代表。
宗庆后先生是娃哈哈的“教父”,“灵魂”。
没有宗庆后就没有娃哈哈。
有关宗庆后与娃哈哈的最新资料,可参见新书《宗庆后与娃哈哈一个著名企业的深度研究》。
2010年,宗庆后更是创造了中国福布斯榜的第一位。
最近动态
法国达能集团和娃哈哈集团2010年08月宣布,双方已达成友好和解
方案,将终止其现有的合资关系,该方案目前尚须得到中国有关政府部门的
批准。
达能已同意将其在各家达能-娃哈哈合资公司中的51%的股权出售
给中方合资伙伴。
和解协议执行完毕后,双方将终止与双方之间纠纷有关的所有法律程序。
发展历程
1987年,娃哈哈集团前身-----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成立,
42岁的宗庆后以代销汽水、冰棒及文具纸张赚一分一厘起家。
1988年11月,中国第一支儿童营养液——娃哈哈儿童营养液诞生。
“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一下打开了市场。
1994年,娃哈哈对口支援三峡库区,成立涪陵分公司,加快了娃哈哈开
拓全国市场的步伐,迅速扩大了市场占有率,推动了娃哈哈高速发展。
1996年,公司以部分固定资产作投入与世界500强、位居世界食品饮
料业第六位的法国达能集团等外方合资成立五家公司。
1998年,娃哈哈推出“中国人自己的可乐”--非常可乐,粉碎了洋
可乐不可战胜的神话。
2002年5月,娃哈哈宣布将向童装行业进军,产品愈发多元化。
2003年,娃哈哈实现销售超100亿元,瓶装饮用水产销量达到202万吨,超过世界排名第一的达能集团,成为新的世界“水冠军”
2005年,娃哈哈自主开发的“营养快线”,创下上市当年实现销售近
8亿元的奇迹。
2007年,娃哈哈已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40多个生产
基地,100多家合资和控股子公司,拥有200多条世界一流的全自动生产线。
通过20年的发展,2007年娃哈哈实现营业收入258亿元
2008年,娃哈哈实现营业收入328亿元,同比增长27.2%;利润5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50.36%。
国家统计局2008年统计,娃哈哈位列中国最大500家企业集团第155位,制造业500强第120位,大企业竞争力500强
第51位。
2010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50亿元,利税112亿元,上交税金46亿
元。
公司位列2010中国企业500强141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64位,中国企业效益200佳第25位,饮料加工业第1位。
在中国民营企业500
强中,娃哈哈营业收入居第八位、利润第一位、纳税第二位。
艰苦创业
1987年,娃哈哈前身--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成立,娃哈哈创
始人宗庆后带领两名退休老师,靠着14万元借款,靠代销人家的汽水、棒
冰及文具纸张赚一分一厘钱起家,开始了创业历程;第二年为别人加工口服液,第三年成立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开发生产以中医食疗“药食同源”
时一些人的"非常可乐,非死不可","非常可乐,非常可笑"的预言,也打
破了可口可乐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广大民族品牌参与国际竞争的勇气和信心。
非常可乐的开发、推广成功进一步稳固了娃哈哈的发展基石,提高了娃哈哈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娃哈哈的新世纪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领域。
多元发展
2002年,娃哈哈继续秉承为广大中国少年儿童带去健康和欢乐的企业
宗旨,选择了与孩子们生活、成长紧密相关的童装业作为跨行业发展的起点。
引进欧美的设计人才,以一流的设备,一流的设计,一流的面料,高起点进入童装业,按国际"环保标准"组织生产,并采取零加盟费的方式吸引全国客商加盟,在全国首批开立了800家童装专卖店,一举成为中国最大的童装
品牌之一,初步显示了娃哈哈跨行业经营的信心和决心,为开创企业发展新支点,进一步向多元化企业进军奠定了基础。
三次创业
进入新世纪后,娃哈哈已拥有了雄厚的产品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在雄厚的资金保障下,通过引进国际最先进的生产设备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使公司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能力。
同时,通过自主开发营养快线等系列创新产品,广开销路,实现科学发展,行业龙头地位日益稳固。
目前,娃哈哈正在不断扩大投资规模,不断自主创新,向着世界500强企
业的目标阔步前进!
企业文化
娃哈哈“家”文化的主要内容:
1、娃哈哈宗旨:娃哈哈健康你我他欢乐千万家
2、娃哈哈精神: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自强不息
3、娃哈哈经营哲学:凝聚小家发展大家报效国家
4、娃哈哈座佑铭:先将诚信施于人才能取信于人
5、娃哈哈工作要求:认真严格主动高效
6、娃哈哈行为准则:忠诚创新负责亲情
7、娃哈哈工作作风:拉得出打得响过得硬
案例分析
我认为哇哈哈是我国企业中的一个经典,它不仅仅捍卫了本国的饮料市场份额,而且其中的产品“非常可乐”敢于和国外大的饮料企业争市场份额。
饮料市场的环境分析
国际名牌和本土饮料企业各有各的优势,前者有雄厚的资金、科研等实力,还有品牌方面的优势,但是后者也有熟悉国情、与消费者文化相通等优势。
在国际化竞争中,国际品牌可能是“狼”,也可能是“纸老虎”,关
键是看本土企业能不能扬长避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而抑制对方的长处。
营销思路的选取
选取了了一个众人都可以记住的名字——哇哈哈。
利用广告效应,疯狂的播放孩子们熟悉而且喜欢的“哇哈哈”歌曲,
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在饮料的名字上,采取绝对的“跟风”,不同的饮料满足不同顾客,细分市场很准确:
哇哈哈跟进AD钙奶,针对儿童
非常可乐模仿可口可乐,针对男性
非常柠檬模仿雪碧,针对女性
产品路线
娃哈哈在与“两乐”为主的国际饮料名牌竞争中,就通过销售重心下移,利用广大农村消费者品牌意识不强的有利因素,以价格优势抢占农村市场从而获得了成功。
非常可乐从上市之初就没有正面与两乐展开攻坚战,而是瞄准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袤的广大中西部市场及广大农村市场,通过与两乐的错位竞争,通过娃哈哈强大的营销网络布局,把自己的可乐输送到中国的每一个乡村与角落地带。
非常可乐依靠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一举成功。
眼下,娃哈哈正逐步实施“推拉相结合”的营销策略组合,从最初的利用传统渠道策略推广产品,走向市场的终端零售,特别是在城市终端市场与两乐展开直面竞争
对于中西部许多城市和乡村的广大群众来说,娃哈哈的非常可乐先入
为主,就是正宗的可乐产品。
另外,非常可乐从诞生的那天起,配料、制瓶、制盖、灌装,都是全自动化、封闭式生产流水线,平均每瓶非常可乐的成本都比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低0.5元,零售价格自然也比两乐低0.5元,占
据了很大的市场优势。
品牌多元化国际化发展
哇哈哈企业注重产品多元化,注重新产品的开发。
走国际发展之路,扩大自己的资金投入,赢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但是合作中有完美的保护自己,在面对利于冲突时,要捍卫自己的利益。
面对奶粉市场的萧条时,他的领导人发挥独特的想象力,敢于挑战市场,在近期内打算开发出自己的奶粉品牌。
这一举措调研目标与对象是弥补了
0到3岁儿童的产品缺陷,使得它的产品占年龄段增大,上至小孩的奶粉,到哇哈哈,下至孩童的衣服。
他都面面俱到,符合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