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反搏对冠心病近远期临床疗效的研究PPT参考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36.00 KB
- 文档页数:38
体外反博对冠心病患者治疗的临床研究目的:比较体外反博与常规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疗效。
方法:回顾符合诊断标准的100例冠心病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反博组(50例)和常规组(5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血压、心率、EF值及NT-proBNP,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缓解率及冠脉侧枝循环生成率。
结果:两组患者血压、心率、FF值、NT-proBNP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160/100 mm Hg);⑤除早搏外尚有其他严重心律失常;(5)有出血倾向者;(6)下肢动、静脉栓塞性病变者;(7)膝关节、髋关节疼痛不能耐受反搏者。
入选100例患者按预先编号及数字表随机分为反搏组(50 例)与常规治疗组(50 例)。
反搏组男28 例,女22例;年龄(69 ±7.0)岁;病程(4.5±1.8)年;常规治疗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70 ±6 .5)岁;病程(5 .0 ±1.5)年,两组年龄、病程、心功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案两组组患者均给予瑞舒伐他汀片10 mg,口服,1 次/ 晚,拜阿司匹林片100 mg,口服,1 次/d,替米沙坦40mg,口服,1 次/d,倍他乐克缓释片47.5mg,口服,1 次/d,硝酸酯类药物据患者心绞痛程度应用;反博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EECP,反搏气囊充气压力取0.35~0.45 kg/cm2,1 次/d,1 h/次,12 d 为1 疗程,连续治疗3 个疗程,观察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改善和血压、心率、EF值、NT-proBNP变化以及冠脉侧枝循环生成,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监测方法由专人操作心脏彩色超声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
心功能分级采用N YHA 心功能分级法。
所有患者抽静脉血3ml,离心分离出血浆,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A)测定血浆NT-proBNP。
文章编号:1007-4287(2019)07-1269-03体外反搏在冠心病诊疗中的机制及研究进展高丽华1,马光朋2,费运微2,王智慧2*(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线科;2.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吉林长春130041) 冠心病(CAD)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
尽管对其已有多种治疗方式,如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心脏搭桥手术等,但仍有高达1/3有症状的冠心病患者不适合或不能完全血管化。
体外反搏(EECP)作为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一种有效无创治疗方法,已被证明对心血管系统有各种有益的作用,如增加冠状动脉灌注压和动脉壁切应力,减少心绞痛的发生和硝酸脂类药物的使用,增加运动耐受性,提高良好的心理社会效应和生活质量等。
AHA和ESC先后将体外反搏以Ⅱ类级别纳入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指南。
我国体外反搏专家委员会也发布了《中国体外反搏专家共识》[1]。
近几年国内外对体外反搏的相关研究虽越来越多,但仍未有对其完全细致的阐述,现对体外反搏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相关机制和应用做一综述。
1 体外反搏(EECP)的定义及工作原理体外反搏治疗,是我国医学界自主研发的一种治疗全身缺血性疾病的方法,具有无创伤性、无痛苦的特点,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心脏体外反搏治疗的运行部件主要包括包扎于臀部、大腿部和小腿部的三组气囊。
患者平卧在治疗床上,胸部粘贴心电电极,指尖夹有指脉氧,两者与EE-CP仪器的计算机系统相连,计算机屏幕可获得患者的单导联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运行后的反搏波和收缩波波形。
EE-CP工作时,首先通过心电图上的R波后触发工作,在心脏进入舒张期始,三组气囊自下而上以约50ms时差依次进行序贯充气加压,在心脏舒张期末,三副气囊同时放气,完成一次治疗,然后循环进行。
在心脏的舒张期,EECP挤压人体臀部和下肢动脉系统和静脉系统,挤压动脉系统,将下肢的动脉血驱返至人体腹主动脉和胸主动脉内,提高了主动脉舒张期的压力,冠状动脉内血流量和血流速度均升高,改善了心脏心肌的缺血缺氧情况,同时也增加了脑、肾等重要脏器血流灌注;挤压下半身静脉系统,增加了回流至右心的血流,根据Frnk-StarliIlg机制,EECP增加了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
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护理效果观察【摘要】本文主要是对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价。
在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即针对体外反搏治疗在冠心病中的应用进行评估。
正文部分详细介绍了体外反搏治疗的原理和临床应用现状,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观察了护理效果和防范并发症的措施。
在结论中对体外反搏治疗在冠心病护理中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护理效果的观察和评价,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关键词】体外反搏、冠心病、护理、治疗效果、观察、并发症、临床应用、评价、发展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严重时可引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传统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心脏介入手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然而这些治疗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风险。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具体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水平和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全面了解体外反搏治疗的护理效果,为未来的冠心病治疗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向。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探讨该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及其对患者的影响。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评估体外反搏治疗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现状;分析该治疗方法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总结体外反搏治疗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具体措施及护理效果;探讨并发症的防范措施以及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进一步完善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并为临床实践中的冠心病治疗提供更多有益信息。
2. 正文2.1 体外反搏治疗原理体外反搏治疗是一种通过外部设备对患者进行心脏辅助的治疗方法。
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在心搏开始前将气囊充气,从而增加动脉舒张期血流量,提高冠状动脉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