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齿的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1
叩齿的好处这地方一天咬36次寿命长10年你知道吗?常常叩齿对于身体是有许多好处的,但是叩齿会有许多的留意事项的?那么叩齿的好处有哪些呢?如何叩齿比较好呢?下面大家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如何叩齿比较好吧!常常叩齿好处多,常常叩齿的人寿命长10年,齿可使牙齿结实,预防牙病。
由于牙齿的牙腔内有由血管等维织构成的牙髓,是牙的养分通道。
牙所需要的养分在血液里,叩齿振动牙髓及牙床,加速血液循环,改善牙齿的营荠供应,使牙齿更结实。
叩齿早晨醒来后,先不说活,心静什凝,摒弃杂念,全身放松,口唇徽闭,心神合一,闭目,然后使上下牙齿有节奏的相互叩击,铿锵有声,次数不限。
刚开头熬炼时,可轻叩20次左右,随着熬炼的不断进展,可渐渐增加叩齿的次数和力度,一般以36次为佳。
力度可依据牙齿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
此为完成一次叩齿。
吞津从传统中医养生之道来看,叩击结束,要辅以赤龙搅天池,即叩击后,用舌在腔内贴着上下牙床、牙面搅动,用力要严厉自然,先上后下,先内后外,搅动36次,可按摩齿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牙龈部的养分血供。
当感觉有津液(唾液)产生时,不要咽下连续搅动,等唾液慢慢增多后,以舌抵上腭部以聚集唾液,鼓腮用唾液含漱(鼓漱)数次,最终分三次缓缓咽下。
常常叩齿有什么好处吗?1.叩齿能健脾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中医养生叩齿能健脾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叩齿能健齿。
齿健,则食物易被嚼细,胃负减轻,从而养胃;二是脾在液为涎与胃相表里,涎为口津是唾液中较轻清稀的部分,具有关心食物消化的功能。
叩齿催生唾液,咽之有助于胃腐熟水分(饮食物)和脾的运化、升清(把水谷化为精微物质并将之浇灌四旁、布散全身),减轻脾胃的负担,达到健脾胃的目的。
2.叩齿能补肾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
中医养生叩齿健肾的机理有二:一是齿者,肾之标,由肾中精气所充养,肾中精气充足,则牙齿结实而不易脱落;肾中精气不足,则牙齿易于松动,甚至早期脱落。
衣食住行科学健身牙,是用来吃东西的,是食物进口的第一关。
如果牙齿健康,咀嚼充分,可反射地引起胃液分泌增多,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
所谓“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
祖国医学还认为,肾主人的寿夭,骨为肾所生,齿乃骨之余。
因此,人们常将牙齿的好坏(特别是是否脱齿)作为是否衰老的标志。
所以长期坚持进行一些牙齿锻炼和按摩,有健肾固齿、强身祛病的作用。
下面介绍几种牙齿锻炼和自我按摩方法。
1.叩齿法人经过一夜休息以后,由于神经中枢的抑制过程刚过去,故全身肌肉仍处于松弛状态。
牙齿也不例外,所以一般人在清晨总觉得牙齿有些松动。
如果这时进行叩齿,既巩固了牙根和牙周组织,又兴奋了牙神经、血管和牙髓细胞,这对牙齿的健康是有很大好处的。
叩齿方法是先叩臼齿36下,叩门牙36下,再错牙叩犬牙各36下,最后用舌舔牙周3 ̄5圈即告结束。
每天只需用2分钟的时间,即可收到强健牙齿的效果。
2.舌头按摩牙龈法运用携带唾液的舌头自上而下,自左而右,自内而外舔压牙龈和牙齿,上下内外四个面舔压各10余次,每日1次。
舔压方向横竖均可,最好自牙根向牙冠方向,舔压力量的大小视牙齿牙龈周的病情而定,健康情况越差用力越小,反则反之。
长期坚持这种方法对牙周炎、牙周脓肿有消炎止痛止血的作用,对牙龈萎缩有治疗作用,对减少龋齿发生亦有好处,对无牙病者能起到防病作用。
3.唾液按摩牙龈法方法是闭拢口唇,咬紧牙齿,用两腮和舌头做漱口动作,使口内唾液逐渐增多,分3口慢慢咽下,意送丹田,久练则津液增多。
经常做此动作,有引津助送、增液润喉、滋阴降火、灌溉五脏的功能,对治疗口干舌燥、牙龈肿痛、咽喉肿痛、消化不良有良效。
4.口外手指按摩法口唇轻轻闭拢,用右手或双手手指压在上下唇和腮部作揉捏动作。
共分上下左右4个象限,每个象限又分前、中、后3个部位,即相当于前牙、前磨牙、后牙区的牙龈,每个部位按摩10余次,每个区域按摩时最好是从根向冠方向顺序,此法只能按摩牙齿的唇颊侧牙龈。
确实对人有帮助一招就是晚上11点之前睡觉。
一式就是双手握空拳,由臀部开始沿腿的外侧敲打至膝盖处,每天3次,每次300下。
不分什么时间都可以做二式就是用右手大拇指按压左侧腋窝最深处100次,其余4指在腋窝外侧,左右手轮做叩齿百物养生,莫先口齿”。
牙齿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承担着保护消化道的重要任务。
古代养生家对护齿很重视,总结出许多有关固齿保健的方法。
其中,“叩齿”和“咽唾液”是其中重要的两项。
《修齿要旨》中介绍长寿经验时说:“每晨醒时,叩齿三十六遍。
”中医认为,牙齿与肾脏关系密切。
“肾主骨,齿为骨之余”。
意即肾脏能支持骨骼生长和骨髓的生成。
牙齿是人体骨骼的一部分,牙齿松动,与肾气虚衰及气血不足有关。
常叩牙齿,能强肾固精,平衡阴阳,疏通气血,畅通经络,从而增强机体的健康。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叩齿能对牙周组织进行生理性刺激,可促进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兴奋牙神经和牙髓细胞,增强牙周组织的抗病能力和再生能力,使牙齿变得坚硬稳固,整齐洁白。
叩齿方法很简单:精神放松,口唇微闭,心神合一,默念叩击:臼牙三六,门牙三六,轻重交替,节奏有致。
叩齿,每日早晚各做一次。
从传统养生观点来看,叩齿结束,辅以“赤龙搅天池”,即叩齿后,用舌在腔内搅动,先上后下,先内后外,搅动数次,可按摩齿龈,加速牙龈部的营养血供,然后可聚集唾液,分次吞咽。
中医认为,唾液能维持口腔的清洁,帮助浸湿、软化食物以利吞咽,其中含有淀粉酶,对食物有消化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唾液中含有免疫球蛋白、氨基酸、各种酶和维生素等,这些物质能参与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增强免疫机能。
养生学家把唾液称之为“金津玉液”,同精、血一样,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黄帝内经》曰:“脾归涎,肾归唾”。
唾液与脾、肾二脏密切相关,对人体健康长寿、摄生保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李时珍认为唾液有促进消化吸收,灌溉五脏六腑,滋阴降火,生津补肾,润泽肌肤毛发,滑利关节孔窍等重要作用,《红炉点雪》指出:确实对人有帮助一招就是晚上11点之前睡觉。
我对于四关穴的理解2009年1月14日四关,即合谷与太冲,左右共四穴,合称四关。
首先,让我们侧方向上举起上肢,横分开双腿,站立。
这样的体位更便于分析四关。
关者何?是门户,是关卡,是一个通行的地方。
什么东西在这个关卡通过呢?我想应该是气吧。
也就是说,关首先是气之关,是气之门户。
四者,四肢,居于人体的四个侧位:左上,右上,左下,右下。
(四正位是上下左右,上者,头顶天,上焦心肺,通天气;下者,中下焦,通地气;左者,肝胆少阳左升,右者,肺胃大肠阳明右降。
)我们来详细地分析这四个穴位的功用,或对于人体气机运动会有更清晰的认识,或对这四个穴位有更明确的认识。
合谷属大肠经,属阳明,我们再看合谷所属的大肠经的属性,属金,即此穴为阳明燥金,以降为顺。
合谷位于上肢的末端,上举及天,居于天位,本穴又处于阳经。
其所禀者,天气之降也,从天气而下降于地。
太冲属肝经,属厥阴,其所属肝经属木,即此穴为厥阴风木,以升为顺。
太冲位于下肢的末端,下踏于地,居于地位,本穴又处于阴经。
其所禀者,气之气也,从地气而上升于天。
观人体诸经,阳经下行,阴经上行。
皆禀天气地气而或降或升,循行于自然天地之中。
合谷之气在阳,禀天气自然下降;太冲之气在阴,禀地气自然上升。
这就是天地阴阳,是自然之道。
合于自然则长全,天地已经给了我们可以长全的物质基础了。
我们如果善加利用,岂不是可以呼吸于天地之间了嘛。
人身有左右,即阴阳之道路也。
厥阴居左,禀气之升;阳明居右,禀气之降。
四关正好适合了厥阴与阳明的升降属性,主我们机体的左升右降。
中药里有柴胡法,那是讲的左路的升的问题,由此产生了众多的柴胡剂,都是调理的这个左升的问题;中药里还有承气法,有白虎法,那是讲的右路的降的问题,都是调理的这个右降的问题。
也就是说,左升右降,就是一个左与右的平衡与协调问题。
这个问题处理好了,我们的气机就能左右升降了,气不通的病自然就没有了。
气不通会生什么病呢?百病皆生于气。
气在经络里运行,气不通则痛,气通则不痛。
具体动作:首先轻闭双目,盘腿而坐。
轻闭双目,是为了防止看到眼前的事物而扰乱心神难以入静。
若闭目时仍有杂念,可以目露一线之光,所谓目视鼻端,鼻观心,借此以集中精神,以达到排除杂念心无所想之境界。
但一般情况下,仍以轻闭双目为宜。
盘坐的方法有单盘、双盘、自然盘三种姿势,初练时,可采取自然盘,待功力稍有进境再单盘,渐至双盘,其要求各不相同。
一般情况下以单盘为宜,以右脚跟抵精门进行练习。
盘坐好后,可以将大拇指轻扣于四指中,两手握成拳状(此道家谓之握固),分别置于双膝上,静静地盘膝而坐。
握固的目的,一方面使掌心劳宫穴,气之出入不至疏泄;另一方面可使手太阴肺经与心经相接通,使心肺二脏得到较好地锻炼,此道家秘术,不传六耳矣。
盘坐时以床上为佳,不但柔软舒适,而且使杂气不易侵入人体,使海底常处温暖之中。
盘坐时脊柱要伸直,大椎穴稍前顶(此亦秘术),自然会拉起人身之龙骨,使百会穴与会阴穴成一线,便于养丹炼丹。
否则,综得千百法门,亦是枉然,故须切记!坐好后,将舌尖微微上挑,轻抵于上腭之上,此即道家上搭鹊桥。
搭鹊桥的目的是为连通人体内的任督两脉,形成小周天。
从经络学上来讲:任脉能够总任一身的阴经,有“阴脉之海”之称;督脉能够总督一身之阳经,有“阳经之海”之称。
平时两脉断开,只有上、下鹊桥相搭,才可相连相通。
道家修真搭鹊桥至关重要。
故《内功经》云:前任后督,气行滚滚。
在这里还要谈下撮谷道的问题,提撮谷道(道家称:搭下鹊桥),使会阴穴得到锻炼,同时尾闾上翻,加强了督脉的疏通,以便于更好地实施小周天运行。
然后,随之呼吸,很自然地用意念将吸入之生气缓缓地压入腹部,汇集于丹田,以达养丹炼丹之目的。
待心神完全安定下来后,方可进行下一段的修炼。
第二段: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原注:上下牙齿,相叩作响,宜三十六声。
叩齿以集身内之神,使不散也。
昆仑即头,以两手十指交叉,抱住后颈,即用两手掌紧掩住耳门,暗记鼻息九次,微微呼吸,不宜有声(图2)。
如何爱护牙齿爱护牙齿的12个小常识如何爱护牙齿养成定时刷牙的习惯。
每天比较合理的是早晚各刷牙一次,对于牙齿很有好处。
在刷牙时要注意控制在三分钟,一般饭后三五分钟刷牙比较适宜。
在刷牙时不可过度用力,顺着牙缝上下刷比较好。
根据情况进行窝沟封闭。
窝沟封闭是指不损伤牙体组织,将窝沟封闭材料涂布于牙冠咬合面、颊舌面的窝沟点隙,当它流入并渗透窝沟后固化变硬,形成一层保护性的屏障,覆盖在窝沟上,能够阻止致龋菌及酸性代谢产物对牙体的侵蚀,以达到预防窝沟龋的方法。
一般在孩子五六岁时做比较好,能很好的起到保护牙齿的作用。
每天进行叩齿。
叩齿就是空口咬牙,是一种较常见的牙齿保健方法,现代医学认为这样可增加牙齿的自洁作用,发挥咀嚼运动所形成的刺激,增强牙体本身的抵抗力。
比较合适的每天叩齿2到3次,每次十五分钟。
不要过多吃甜食过多吃甜食容易使牙齿蛀牙,应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增强口腔粘膜的抗病能力,同时对牙齿起到机械洗刷和摩擦的作用。
适当使用漱口水。
每隔3天使用一次含氟的漱口水,漱口水可以深入到牙膏难以企及的牙缝深处,清除牙垢和牙菌斑。
但是无需多用,漱口水刷嘴后要彻底的冲洗干净才行。
不要过分美白牙齿。
牙齿健康就好,不要追求过分美白。
大部分美白产品都是化学药物,会使牙齿变脆。
健康的牙釉质本来就是淡黄色的,过分洁白反而有害。
爱护牙齿的12个小常识一、刷牙是爱护牙齿的第一步每天起床后和临睡前分别刷牙一次,能够有效清除口腔内的细菌,防止形成牙菌斑,保护口腔健康。
二、晚上临睡前刷牙比早晨刷牙更重要唾液可以冲走细菌并抑制细菌繁殖。
人在睡着后唾液分泌会减少,食物残渣在细菌作用下会很快发酵,加上唾液减少后不能中和细菌产生的酸,牙齿很容易受到腐蚀,日久引发龋齿。
所以,在睡前刷牙,刷完牙后不再吃任何东西,就可以维护一夜的口腔卫生。
三、刷牙应该从第一颗牙齿萌出时开始当宝宝萌出第一颗牙齿时,父母就要开始为宝宝刷牙。
使孩子平躺,父母清洗双手,一手固定孩子,另一只手食指缠上纱布或指套牙刷,温水沾湿,放在牙齿表面轻轻擦拭。
祛病延年小周天行动功法曹洪忠小周天行功法是一种完全在自我意识控制下进行锻炼的气功保健方法,具有易学、副作用少、祛病延年效果显著的特点。
由于本功法综合应用了古代“吐纳”、“导引”、“按跷”方法,既能保健养生,又可祛病疗疾。
笔者曾受尤松鑫老师指教练习此功,现将尤老师所传之功介绍于下:行动歌诀周天行功效卓绝,自然自静是妙诀。
坐卧务令安马适,叩齿搅舌神乃集。
调息绵绵着意处,养得丹田暖暖热。
功中慎用回字诀,任督贯通莫急切。
收功更宜徐缓行,诸般揉擦勾草率。
功法要领一、自然松静我国气功源于道教,其鼻祖老子曾说“道法自然”,故“自然”两字在气功中被贯彻始终,而“松静”则是使功法归于“自然”的首要措施。
行动一开即应着意让全身筋肉松弛,并排除杂念,力求“身心镇定”。
为此,可于坐定或卧稳之后,结合呼吸默念“松”、“静”数遍,即吸时念“静”,呼念“松”。
促使行功之初,在身心两方面都趋近所谓“清静无为”的境地。
达摩《易筋经·内壮功》所称“逸静其身而勿劳,锁其意而勿施,”也指此而言,可见“自然松静”也是各种气功均需遵循的法则之一。
二、存想不离丹田,明代养生专书《尊生要旨·存想篇》把“存想”的含意解释为“默会神解”,实际上就是一种通过设想让自己处于某种意识状态的方法类似于“自我暗示”。
但气功中的“存想”必须恪守功法要求,循序渐进,而且无不以“丹田”(本功法以脐下气海处为丹田部位)为核心而与之密切联系。
如“呑津”时之“以意,肋同津送至脐下丹田”,调息中出现经气流动时之“从任脉撮过各道,到尾闾以意运送……而至气海”,都符合这种“存想”要求的。
三、撮抵闭吸掌握火候功法练至一定深度,会产生任督两脉经气周流贯通的自我感应。
对这种自我感应,练功者一般应预作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将有利于功法的步步深入。
本功法中有所谓“撮抵闭吸”四字诀(下洋),可以促进上述自我感应的产生,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急于求成。
附:小周天行功法经气循行线路为易于了解掌握,且查考有据,现将功法中可能出现的经气循行线路均改用针灸经穴表示(实际上经穴仅为标记,而经气循行是呈束带状的,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宽度)。
叩齿运动名词解释
叩齿运动是一种面部咬合肌和牙齿间的小范围运动,通常是指习惯性小开闭运动,是一种无意识进行的开闭口运动,与口颌系统下颌运动中神经肌肉记忆型的反复强化有关。
其运动的频率、稳定性以及速度大小反映了该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性,是判断功能稳定性的指标之一。
叩齿运动能够强化牙床、牙龈、牙根,锻炼肌肉力量,保护牙齿健康,还可以促进口腔唾液分泌,帮助消化。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关于叩齿运动的资料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调整呼吸,天人合一在健康的道路上,我要飞得更高精正扶元固本法——六字诀六字诀是一种祛病延年的呼吸吐纳法,又称踵息法。
根据四时、五行与脏腑经络之间的关系,协调脏腑,平衡阴阳,祛病延年。
此功法用“嘘、呵、呼、呬、吹、嘻”六字,分别与肝、心、脾、肺、肾、三焦等脏腑经络相应,某经有病即用相应之字治之,可防患于未然,治疗于方始,简便易行,疗效显著。
南北朝时代,陶弘景在他的《养性延命录》一书中说:“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行之名曰长息。
纳气有一,吐气有六。
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嘻、呵、嘘、呬,皆为长息吐气之法。
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风,呼以去热,嘻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
唐代著名养生及医药学家孙思邈的《四季行功养生歌》云:“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心呵火自阑,秋呬定致金润肺,肾吹惟要坎中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长呼脾化餐。
切忌出声闻口耳,共功尤胜保神丹。
”六字诀通过人体呼吸吐纳之方法,吸入自然界之清气,呼出体内之浊气以祛邪,为进一步扶养脏腑之元气打下基础。
顺腹式呼吸在做六字诀的时候,采用的是顺腹式呼吸,和我们平常的呼吸方法不同,顺腹式呼吸的做法是:鼻吸气,肚子慢慢鼓起,口呼气,收腹提肛。
初学者可能不易掌握,可先躺在床上做练习,待呼吸自如之后,再站立配合练习六字诀。
温馨提示:顺腹式呼吸是六字诀动法和静法的基础,不管是做静法还是动法都是配合着顺腹式呼吸来的,所以先练好顺腹式呼吸是关键,呼吸一定要做到位,才会发挥其充分功效,否则效果会打折扣。
初学者,吸气不易吸入丹田(即肚子鼓不起来),这里有一个小窍门,在吸气的时候可以用舌头顶着上颚,这样气就比较容易吸入丹田。
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气的长短也不一样,练习的程度也不一样,所以吸气呼气顺其自然即可,切忌急吸急呼,产生等气、憋气的现象(容易产生头晕的现象),呼吸要平、要缓,顺其自然最好。
六字诀的静练法时间:早上5点——7点,晚上9点左右,饭前或饭后两小时空腹。
爱牙护牙小知识简短1.关于爱牙护齿的小知识牙齿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器官,它是构成咀嚼器官的主要部分,也与语言、容貌和健康有密切关系。
保护牙齿除了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众所周知的方法外,还有一些行之有效的自我保健措施。
一、剔牙。
在咀嚼食物过程中,牙齿间隙经常夹进食物的纤维(如韭菜、芹菜、瘦肉等),它们对牙齿和牙周组织都有损害,应及时剔出,但要注意不要过于经常剔牙,这样牙缝有被撑大的可能。
二、经常叩齿。
自古以来,善养生的人都强调“齿宜常叩”。
清晰,饮食未进,牙和牙龈经脉未充,轻轻叩齿,能促使其血脉畅通,用以保护牙齿。
“清晰叩齿三十六,到老牙齿不会落”。
其方法是“口唇微闭,先叩臼齿50下,次叩门齿50下,再错牙叩齿50下,每日早晚做一次。
三、正确咀嚼。
咀嚼的正确方法是双侧或两侧交替使用牙齿。
四、纠正不良习惯。
有些婴幼儿由于有吮拇指、舔牙、咬牙、张口呼吸、咬嘴唇等习惯,造成牙齿的错畸形。
纠正不良习惯有利于牙齿保健,牙齿排列不齐应尽早娇正。
2.爱牙护齿小常识有哪些1每天坚持刷牙两次,早晚各一次!最好用含氟牙膏刷牙牙菌斑是产生龋齿的主要原因,它含有大量的细菌,与食物中的糖份或淀粉发生化学作用产生酸。
久而久之,牙釉质被酸破坏,形成小的龋斑,进而形成牙洞,即我们所说的龋齿。
注意了:应每三个月更换一次牙刷,因为牙刷容易滋养细菌引发感冒,如果牙刷过早变形的话不到三个月就应更换。
还有刷牙的姿势要正确!2少吃甜食频繁地吃、喝含糖或酸性的食品和饮料,对您的牙齿有害。
吃糖多容易使牙菌斑内糖量增多,使致龋菌的生长活跃,细菌代谢旺盛的结果导致产酸量升高,酸对牙齿的攻击能持续20分钟,菌斑下面的牙齿就更容易被酸侵蚀而发生龋病;吃酸性食品多能腐蚀牙齿并引起牙齿过敏症状。
专家建议:保持口腔卫生,尽量少吃甜品和含糖饮料,特别是晚上睡觉前。
如果您很想吃甜的食品或饮料,那就在每餐后吃,这样对牙齿的害处就比较小。
如果您非常爱好在餐间吃零食,建议选择松脆的蔬菜(如胡萝卜、芹菜)、水果(如苹果、桃子、葡萄)、面包、普通的爆米花、不含糖饼干、低脂点心,没有加糖的酸奶注意了:果汁或果汁饮料也因为带有糖或酸性,不是您牙齿的最佳选择。
叩齿就是空口咬牙,是一种较常见的牙齿保健方法,现代医学认为这样可增加牙齿的自洁作用,发挥咀嚼运动所形成的刺激,增强牙体本身的抵抗力。
以往的养生论述各有出入,总之,叩齿每日早晚各作一次,每次叩齿数目多少不拘,可因人而异。
叩齿的力量也不求一律,可根据牙齿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
但必须持之以恒,从不间断,方可见成效。
有一种说法叫"叩齿三十六",就是每天早晚起床睡觉前叩齿三十六下,同时将产生的口水咽下,从小坚持一直到老,可以使牙齿坚固,不生牙病,相传这还是达摩祖师传下来的方法。
现代科学认为叩齿能兴奋牙体和牙周组织的神经、血管和细胞,促进了牙体和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其抗病能力。
力量
叩齿是轻微的力量,叩齿震动牙根周围的组织,有利于提高牙根抵抗疾病的能力。
咀嚼力量可大可小与咀嚼的食物种类、软硬度有关;
作用效果
叩齿效果是健齿、固齿,减少疾病发生,具有预防效果。
咀嚼不具有叩齿效果,如果长期使用一侧牙齿咀嚼可产生牙合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