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长春版七年级语文单元试题-第四单元A卷
- 格式:doc
- 大小:87.50 KB
- 文档页数:5
第四单元B卷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根据原文填写诗词:(2分)城阙辅三秦,。
,夕贬潮阳路八千。
2、在《送杜少府之蜀川》一诗中,与“同是天涯沦落人”相似的一联诗是,。
(2分)3、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中,表达作者不惜年纪已大,仍念报效国家的诗句是:,。
(2分)4、古“友情”与“亲情”、“爱情”并称。
请你运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写一段话,表达纯真的友情。
(不少于50字)(3分)5、你还能写出一句除本单元中的,描写“友情”的诗句,。
(2分)6、仔细揣摩下面两个语段的内容和写法,再仿写一个150字左右的语段。
(不得引用本试卷中的有关内容作为答题材料。
)(3分)有一个人去应征工作,随手将走廊上的纸屑放进了垃圾桶,被考试官看到了,他因此得到了这份工作。
——原来获得赏识很简单,养成好习惯就可以了。
有个小弟在脚踏车店当学徒。
有人送来一部坏了的脚踏车,小弟除了将车修好,还把车子擦拭得漂亮如新。
车主将脚踏车领回去的第二天,小弟被挖到他的公司当了领班。
——原来出人头地很简单,吃点亏就可以了。
7、《骆驼祥子》的主人公是他从事的工作是。
(2分)第二部分阅读训练(一)阅读《与朱元思书》,完成下列各题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8.选出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
(2分)A.蝉则千转不穷(尽) B.负势竞上(凭依C.横柯上蔽(隐蔽) D.好鸟相鸣(美丽) 答:[]9.选出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不同的一项。
(2分)A.风烟俱净B.猛浪若奔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在昼犹昏C.一百许里D.急湍甚箭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答:[ ]10.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
吉林省长春市语文初一上学期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憧憬(chōng jǐng) 粗犷(kuàng)B. 脊梁(jíliáng) 倔强(juéjiàng)C. 静谧(mì) 模样(múyàng)D. 挑剔(tī) 贮藏(zhùcáng)【答案】C 【解析】选项A中的“粗犷”应读作“guǎng”,不是“kuàng”。
选项B中的“脊梁”应读作“jǐ liáng”,不是“jí liáng”。
选项D中的“贮藏”虽然读音正确,但是由于选项C全部正确,因此最佳答案为C。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句子中,使句子通顺合理: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 ______ 在体育方面也很有天赋。
A. 并且B. 因此C. 反而D. 而且【答案】D 【解析】本句意在表达他在学习和体育两方面都表现出色,前后句之间为递进关系。
选项A“并且”虽也可表示并列关系,但不如“而且”常见于此类语境;选项B“因此”表示因果关系,不符合句意;选项C“反而”表示转折关系,也不符合句意。
因此,最恰当的选择是D项“而且”。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春华秋实B. 阴谋诡计C. 一愁莫展D. 美轮美奂答案:C 解析:正确的表达应该是“一筹莫展”,其中“筹”指的是计策或者办法,整词的意思是指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而“愁”在这里是错误的写法。
4、选择正确的关联词填入下面句子中的空白处:他 _________ 身体不好, _________ 仍然坚持每天早起锻炼。
A. 虽然……但是……B. 因为……所以……C. 不仅……还……D. 如果……就……答案:A 解析:这句话表达的是转折关系,即尽管有某种情况存在,但结果却与之相反。
长春版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综合试题四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每空1分)1.我报长路嗟日暮,□□□□□□□。
(李清照《渔家傲》)2.□□□□□,雉从梁上飞。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3、望西都,意踌躇。
□□□□□□□,□□□□□□□。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4.盈盈公府步。
□□□□□(汉乐府《陌上桑》)5.《迢迢牵牛星》中,借牵牛星织女星,表达人间分离的夫妇的哀愁怨恨情思的句子是:□□□□□,□□□□□。
6.《虽有嘉肴》中阐述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贫乏的句子是:□,。
7.白居易特别擅长抓住人物复杂的心理,用满腔的热忱去书写百姓的疾苦。
在《卖炭翁》中“□□□□□□□,□□□□□□□”两句就关注人物反常而复杂的内心世界,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下层民众的同情。
8.“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
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就以寥寥数语勾画出了悲情四溢的“游子思归图”。
其中,真切的表达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马说》,回答问题。
(10分)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干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9.本文作者是,是代文学家。
(1分)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1)骈.死于槽枥之间()(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3)食之不能尽其材.()(4)执策而临.之()11. 作者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指明了千里马与伯乐的什么关系?(2分)答:12.不懂得千里马的习性,不会驱使,不会喂养,更不懂得千里马的语言。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语文初一上学期模拟试卷及答案指导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请根据拼音写出下列词语的正确汉字:(1)chǎn zhěng()(2)fú bēi()(3)jìng bèi()(4)liè liàn()答案:(1)铲正(2)佛贝(3)静谧(4)练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汉字的书写能力。
要求学生在掌握拼音的基础上,正确书写相应的汉字。
在做题时,要注意区分形近字、同音字,避免写错。
2、请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惊慌失措(cuò)B. 呼啸山庄(xiào)C. 情不自禁(jīn)D. 峰回路转(f ēng)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
在选项中,A项“惊慌失措”的“措”应读作cuò,C项“情不自禁”的“禁”应读作jìn,D项“峰回路转”的“峰”应读作fēng。
只有B项“呼啸山庄”的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演绎(yì)悠扬(yōu)拓展(tuò)B. 疙瘩(gā)荷塘月色(hé)梦寐以求(mèi)C. 比喻(bǐ)轻蔑(miè)比翼双飞(yì)D. 漫步(màn)拓展(tuò)漂泊(bó)答案:A解析:A选项中,演绎(yì)、悠扬(yōu)、拓展(tuò)的注音均正确;B选项中,“疙瘩”应读作“gē”,不正确;C选项中,“比喻”应读作“bǐ”,不正确;D选项中,“拓展开”应读作“tuò kāi”,不正确。
因此,选A。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昨天晚上熬夜,所以今天早上精神很好。
B.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最近却突然下滑。
C. 我最近在锻炼身体,已经连续三天没有吃晚饭了。
吉林省长春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南湖澎湃,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
南湖红船,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与梦想。
中国共产党从这里dàn shēng①,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
已经成立即将百年的中国共产党,秉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了永远年轻的生命力、朝气péng bo②的生机活力。
红船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传承着中国共产党的根脉。
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甲)——(A.百折不挠B.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爱党爱国,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请在甲处选择合适的短语3.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4.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不经意带火了一部作品——美国影片《传染病》。
B.无论是谁,只要他发奋图强、持之以恒、充满正能量,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C.遭受痛苦,我就用喊叫和泪水来回答;遇到卑鄙,我就愤慨;看见肮脏,我就憎恶。
D.说文学是“诚实的自白",远不如说文学是“精巧的虚构”。
5.古诗文默写。
(1),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2),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3)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哲理的句子是“,”。
(4)古诗文中经常运用叠词来强调特殊的感情。
“,”(《木兰诗》)以黄河流水声来村托木兰对爹娘的思念:“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运用叠词来表现天地广阔、历史悠远。
二、阅读理解(4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壮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吉林省长春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语段阅读,回答问题在卡塔尔世界杯这场足球盛宴中,“中国制造....”的身影无处不在。
其中,决赛场地卢赛尔体育场正是由中国铁建国际集团甲(A.承包 B.承建),中方参建人员超千人。
远观卢塞尔体育场,它的整体外形呈马鞍状,波浪形膜结构,外幕墙是铜色圆形玻璃,配上内部灯光,使得它在夜间格外璀璨,像极了沙漠中一只“大金碗”。
无论是施工设备,还是制造技术;无论是中国设计单位,还是专业施工企业,卢塞尔体育场的每个细节都在彰显....中国智慧。
中方总工程师李白自豪地说:“卢塞尔体育场丙。
”此外,在首都多哈街头,一辆辆满载球迷,乙(A.五彩斑斓B.五花八门)的大巴车不时驶过。
这些大巴中的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中国的新能源客车。
世界杯结束后,从中国进口的这批纯电动客车将成为卡塔尔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服务..于当地路网交通。
中企海外营销副总监彭旭说:“我们将在卡塔尔开展校企合作..卡塔尔的新能源技术专业人..,培养才,助力卡塔尔实现绿色公共交通转型..。
”1.为文中甲、乙两处选择正确的词语。
(只填序号)甲:乙:2.结合语段内容,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A.“中国制造”中引号的作用是特定称谓。
B.“彰显”“服务”“培养”“满载”“合作”“转型”,这些词语的词性都是动词。
C.“外幕墙是铜色圆形玻璃,配上内部灯光,使得它在夜间格外璀璨,像极了沙漠中一只‘大金碗’。
”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D.“无论是施工设备,还是制造技术;无论是中国设计单位,还是专业施工企业,卢塞尔体育场的每个细节都在彰显中国智慧。
”一句中的关联词“无论……还是”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
3.下列填入文中丙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也是中国企业首次执行世界杯主体育场设计建造任务②更是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建造的规模最大、容纳人数最多的专业场馆③是中国企业第一次以设计施工总承包的身份,参与建设国际足联最高标准的专业足球场A.③②①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①②4.默写诗文(1)水何澹澹,。
长春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A.母校校庆,小王短信回复老师:“我因故不能按时光临母校参加庆典,深表歉意。
”B.小明不小心弄坏了小强的新书,小强对他说:“你简直像只老鼠,啃书真给力!”C.李英同学在创新大赛中获得省一等奖,校长对她母亲说:“令爱真不错,为我校争了光!”D.阿花因体育训练致脑部受伤去住院,朋友安慰说:“你这点伤死不了的,安心养病吧!”2 . 下列各组生字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布署挡箭牌黯然失色在劫难逃B.寒暄下脚料相辅相承黄粱美梦C.慰藉哈蜜瓜顾名思义无暇顾及D.账号田径赛委曲求全旁征博引3 .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假如在睡前我解去皮带,那就难免被它们撕成碎块吞下肚去”一句中,“假如……就……”连接的两个分句之间是假设关系。
B.“我慢腾腾地在床上走来走去”--句中,“在床上”充当的句子成分是状语。
C.“几乎”的词性是副词,“凶猛”的词性是形容词。
D.“大功告成”是并列短语,“恢复精神”是动宾短语。
4 .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B.他的这段孔雀舞真是跳得入木三分,连杨丽萍都动容不已。
C.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D.遵义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5 . 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院试、乡试、会试、殿试是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
解元、会元、状元分别是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
B.古代用地名称人,柳宗元又称柳河东;以官职称人,所以杜甫称杜工部;也用字称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乐天”就是刘禹锡阔别多年的诗友白居易。
2023-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质量检测模拟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10分)孔子有一句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知”,这最后一个“知”字,究竟是指智慧□还是指知识□如果是指智慧,那就是一种理性精神或能力;如果是指知识,那就是一种特殊的知识,而不是通常所谓知识。
其实,两种解释有相通之处。
苏格拉底说,“我知道自己无知”。
这同孔子的说法很相近。
知道自己无知,才能不断求知;越是不断求知,越知道自己无知。
“无知”是获得知识的基础和动力,孔子有这种智慧或“自知”,所以才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也才能要求学生在求知的道路上永不停息,更不能以有了知识而沾沾自喜。
1.准确、工整地抄写下面的句子。
(2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你认为文中加点的“知”应解释为:,读作:。
(2分)3.填入文中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2分)A.,,B.,。
C.,?D.??4.下列与读书学习有关的成语,不是出自《论语》的一项是()(2分)A.学而不厌B.温故知新C.不求甚解D.不耻下问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龙须沟》,话剧《四世同堂》《茶馆》等。
B.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C.孔子,名丘,字仲尼,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D.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等。
6.古诗文默写(7分)(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2)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4)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吉林省长春市第四十七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4月月考试题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挚.痛(zhì)懊.悔(ào)澎湃.(bài)田垄.(lǒng)B. 祈.祷(qí)镐.头(gǎo)嗥.鸣(háo)斑斓.(nán)C. 哺.育(bǔ)亘.古(gèng)污秽.(huì)默契.(qì)D. 土壤.(rǎng)屏.障(píng)怪诞.(dàn)谰.语(lán)【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
D项正确。
其他各项错误的应更正为:A项中“湃”应读“pài”。
B项中“斓”应读“lán”。
C项中“亘”应读“gèn”。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2)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课了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3)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着血液一样。
(4)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A. 气概懊恼喷涌吵闹B. 气概懊恼喷发喧闹C. 气魄懊悔喷涌喧闹D. 气魄懊悔喷发吵闹【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
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
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
C项正确,本题注意熟悉课文内容就能准确找到合适的词语。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
B. 国王听了,立即调集军队,山调达带路,浩浩荡荡....地向着九色鹿的住地进发了。
2023.11月考七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与应用(共15分)1.(4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滑稽(jī)废墟(xū)懒惰(duò)惊慌失措(chuò)B.忧郁(yù)纯碎(cuì)气概(gài)混为一谈(hùn)C.附和(fǔ)拼凑(còu)轻捷(jié)刨根问底(páo)D.狭隘(ài)庇护(bì)羞怯(qiè)参差不齐(cēn)2.(4分)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所谓书卷气,是一种诗书后形成的高雅的气质和风度,是良好素质的表现。
书卷气,采自于书,得益于地读书。
人通过读书,在幽幽书香潜移默化的熏陶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淡泊,促狭可以变为开阔,偏激可以变为。
打开书,便打开了一面生命的镜子,那扑面而来的真善美,令人陶醉,长此以往,你便会体现出浓郁的书卷气了。
A.饱读孜孜不倦平和审视B.阅览孜孜不倦和蔼正视C.阅览锲而不舍平和正视D.饱读锲而不舍和蔼审视3.(7分)诗文填空。
(请规范书写)(1) ,险躁则不能治性。
(2)水何澹澹, 。
(3) ,巴山夜雨涨秋池。
(4)杨花落尽子规啼, 。
(5) ,受降城外月如霜。
(6)《次北固山下》中蕴含着时令变化、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的哲理句是: , 。
二、阅读(共45分)4.(14分)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第四单元A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汉字注音:(4分)
朗润.()窠.()巢发髻.()眸.()子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yùn()niàng ()情sù()束fù()
3、解释下列词语:(8分)
赶趟儿:卖弄:
扰攘:寂寥:
4、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主要作品有散文集《
》诗文集《》。
(5分)
5、老舍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话剧《》。
(2分)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从这次考试的成绩中,反映出一个大问题。
B 广州百货大厦从市场需要出发,不断扩大商品经营。
C主席在汽车边站定,慈祥地望着全体送行的人。
D 农忙季节,蔬菜班经常抽出人员为兄弟连队插秧及其他工作。
7、你能写出一则农谚吗?。
(2分)
第二部分阅读训练
(一)阅读《春》,回答下列问题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
藏。
,。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8、春天到来之际,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几幅图画:(4分)
9、将文中的空缺出补充完整:,。
10、“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句引自南宋和尚的《绝句》全诗的内容是:(5分)
1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12、精读课文结尾三句,回答问题。
三个比喻形象新颖,含意深刻。
请分别指出各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并说明它是从哪个方面赞美春天的。
(6分)
第1句:本体______,喻体______,赞美了______。
第2句:本体______,喻体______,赞美了______。
第3句:本体______,喻体______,赞美了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我的四季
生命如四季。
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着我锈钝的犁。
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磕绊着我的犁头,消耗着我成倍的体力。
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
可我懂得我没有权利逃避,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所给予我的
责任。
我无须问为什么,也无须想有没有结果。
我不应白白地耗费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该自艾自怜命运怎么这样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
我要做的是咬紧牙关,闷着脑袋,拼却全身的力气,压到我的犁头上去。
我绝不企望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夏日,我曾因干旱,站在地头上,焦灼地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云朵。
那是怎样的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呐!盼着、盼着,有风吹过来了,但那阵风强了一点,把那片载着雨滴的云朵吹了过去,吹到另一片土地上。
我恨过,恨我不能一下子跳到天上,死死地揪住那片云,求它给我一滴雨。
那是什么样的痴心妄想!我终于明白,这妄想如同想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
于是,我不再妄想,我只能在我赖以生存的这块土地上,寻找泉水。
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
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
但我并不因我的谷粒比别人干瘪便灰心或丧气。
我把它们捧在手里,紧紧地贴近心窝,仿佛那是新诞生的一个自我。
富有而善良的邻人,感叹我收获的微少,我却疯人一样地大笑。
在这笑声里,我知道我已成熟。
我已有了一种特别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
我的邻人不知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
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细细想来,便知晴日多于阴雨,收获多于劳作。
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尽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到了冬日,那生命的黄昏,难道就没有什么事情好做?只有隔着窗子,看飘落的雪花、落漠的田野,或是数点那光秃的树枝上的寒鸦?不,我还可以在炉子里加上几块木柴,使屋子更加温暖;我将冷静地检点自己,我为什么失败,我做错过什么,我欠过别人什么……但愿只是别人欠我,那最后的日子,便会心安得多!
但我还是有事情好做,我将把这一切记录下来。
人们无聊的时候,不妨读来解闷;怀恨的人,也可以幸灾乐祸地骂声:活该!聪明的人也许会说这是多余;刻薄的人也许会敷衍出一把利剑,将我一条条地切割。
但我相信,多数人将会理解,他们将会公正地判断我曾做过的一次。
在生命的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是我!
13.作者以“生命如四季”领起全文,层次分明,寓意深刻,请在下面横线上进行填写,以完整地显示全文的脉络和内容。
(4分)
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青年时期,浇灌人生;
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晚年时期,品味人生。
14.在生命的春天里,作者面对自己的“不毛之地”是怎样做的?(2分)
15.如何理解“我”收获的欢乐是“又酸又苦”的?(3分)
16.为什么“在生命的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是我”?(3分)
17.作者把生命比作四季,想一想,还可以把生命比作什么,请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
(3分)
作文(40分)
18.阅读下面一首小诗,从“盼望”“出发”“到达”三个话题中任选一个,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盼望
艾青
一个海员说,
他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第四单元A卷
1-4略5、《骆驼祥子》《茶馆》 6、C 7略 8、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9-10略11、利用拟人、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展现了春天到来百花怒放的美景,体现出春天的热烈与美丽 12、春天、娃娃、春天的新;春天、小姑娘、
春天的美;春天、青年、春天的力量。
13.少年时期,耕种人生;中年时期,收获人生.(每空1分,共4分)
14.咬紧牙关,闷着脑袋,拼却全身的力气,压到我的犁头上去(2分)
15.经过春夏的艰辛和磨难,收获得却很微少(2分)
16.晚年回想一生,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现在仍在努力做事(2分)
17.比喻新颖贴切,表述清楚(3分)有比喻,表述较清楚(2分)有比喻,表述不清楚(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