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格式:doc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13
高中生物2019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第二章旁栏问题及课后练习答案高中生物2019新人教版第一章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问题探讨1.如果让你提供证据说明大熊猫和XXX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你将如何获取和提供证据?【答案】可以将大熊猫和冷箭竹几种器官、组织制成装片或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组织是否由细胞构成;或者查阅科学研究文献,利用科学家已经获得的研究结果为证据。
2.与同学相互评价各自的证据是否正确和充分。
【答案】评价时注重证据获取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思考讨论4.通过火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你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哪些特性?[答案]通过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领悟到的科学发现具有以下的特点。
(1)科学发现需从观察入手。
(2)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3)科学理论的形成需要观察与归纳概括的结合。
(4)科学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竭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思考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也是一个系统吗?如果是,它们是不是生命系统?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谜底】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不是一个生命系统,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都要有多个组成成分,每个组成成分都执行一定的功能,它们之间彼此配合完成生命举动;而一个分子或原子不具有生命系统的功能。
思考•讨论请结合图1-3,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1.叶的表皮细胞和心肌细胞各有什么功能?【答案】叶的表皮细胞主要起保护作用;心肌细胞是心脏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1心肌细胞收缩、舒张使得心脏得以搏动。
2.XXX的光合作用是在哪些细胞中举行的?大熊猫的血液运输氧的功能是靠哪种细胞完成的?【答案】冷箭竹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叶肉细胞中,因为这些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大熊猫的血液运输氧的功能靠红细胞完成。
3.大熊猫和XXX繁殖后代关键是靠什么细胞?【谜底】大熊猫和XXX繁殖后代关键是靠生殖细胞完成的。
(通过上面3个题目的讨论可以看出,动植物体的生命举动是靠一个个细胞完成的。
)4.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是不是与地球上所有生物细胞的生命活动都有关系?为什么?【答案】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与地球上所有生物细胞的生命活动都有关系,因为基本上每个细胞都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和释放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细胞和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
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病毒的生命活动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如草履虫的运动、分裂、摄食、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
(1)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2)生命活动的基础 ①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细胞代谢。
②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细胞增殖、分化。
③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基础:细胞内基因的传递与变化。
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1)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2)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3)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单细胞生物。
考点01 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典型例题】细胞学说与生物进化论、能量守恒定律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以下与细胞学说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学说是由罗伯特·胡克、施莱登、施旺等科学家建立的B .细胞学说的提出主要运用了观察、完全归纳法和推论等科学方法C .“细胞的结构基础是各种分子”也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D .细胞学说揭示了整个生物界在结构上的统一性【答案】D【解析】ABC 、施莱登和施旺主要运用观察法分别对植物、动物的细胞进行独立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建立了细胞学说,“细胞的结构基础是各种分子”不是细胞学说的内容,ABC 错误; 知识清单考点突破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相互关系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D、从细胞学说的内容可知,细胞学说可以说明一切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构成,阐明生物界的统一性,D正确。
故选D。
【易错分析】解答与细胞学说有关的试题时必须明确以下几点:(1)发现细胞≠创立细胞学说。
(2)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构成≠一切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3)细胞学说并未揭示细胞的多样性。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描述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能描述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了解细胞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认识到生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 教学难点:理解细胞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能够进行物质的运输和能量的转化。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视频和图片,包括细胞的显微镜图片、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的动画。
2. 准备实验器材,包括显微镜、染色剂、载玻片、盖玻片等。
3. 设计课堂讨论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细胞的复杂性和生命活动的本质。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讨论及师生互动,同时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演示教学。
具体如下:(一)引入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多幅有关细胞图片,包括动植物、真菌和细菌等不同类型的细胞,同时介绍细胞的形态、结构等基本知识。
接着提出问题:“细胞为什么成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它又是如何进行生命活动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二)细胞的基础知识通过展示各种细胞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并巩固细胞的基础知识,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等概念。
(三)探究实验:观察细胞结构1. 教师准备实验材料和试剂,如显微镜、装片、染色剂等,并向学生详细介绍实验步骤和方法。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细胞结构并记录观察结果。
3. 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发现,同时提出疑问和困惑。
4.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和讨论内容,进行总结和补充。
(四)细胞的生命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细胞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命活动过程,如新陈代谢、生长、分裂、分化等。
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如何通过基因表达和调控来实现这些生命活动。
生物必修一第1章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细胞学说(施莱登、施旺)及其建立过程(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注意:①一切动植物≠一切生物 ②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 ③科学方法:归纳法 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 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非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注意:①植物没有系统的层次 ②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层次,又是个体层次 ③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生命系统≠系统 ④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鸟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 ⑤种群:在一定的区域中,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群落:在一定的区域中,所有的种群构成了群落。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区域中,由生物群落与其生活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注意:①② 物像偏向哪个方向,装片向哪个方向移动(同向移动) 2、放大倍数相关的归纳①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离越近;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②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放大的是长度或宽度,不是指面积)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①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各种生理活动②以细胞的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发育③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低倍镜用法取镜→安放→对光→放玻片标本→调焦→观察 高倍镜用法找: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并调节至清晰 移:在低倍镜下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转: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 调: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1)分类依据: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2)原核生物①细菌:绝大多数营腐生或寄生生活,为异养生物。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了解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功能和作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教学难点: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功能和作用。
三、教学准备:1. 准备PPT课件,包括细胞结构图、细胞器功能图等。
2. 准备实验器材,如显微镜、切片等。
3. 准备案例素材,用于解释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性。
4. 布置学生预习课本,提前思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首先通过一些关于细胞作用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细胞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渴望了解细胞是什么,如何存在,以及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影响。
2. 基础概念讲解:让学生了解细胞的定义,描述它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生命单位,是生物体结构与代谢的基本单位。
同时,也向学生介绍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让他们明白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细胞类型和功能。
3. 实验展示:进行一些基础的细胞实验,如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和失水、动物细胞的分离和培养等,让学生亲眼看到细胞的生命力和特性。
这些实验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胞是如何参与生物体的代谢和生长的。
4. 讨论与互动:让学生分组讨论细胞的重要性,以及细胞如何影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疾病和衰老。
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解答这些问题。
5. 课堂小结:在课程的最后,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注意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6.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查找更多关于细胞的知识,并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7. 延伸阅读:推荐一些关于细胞研究的书籍和网站,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细胞科学的发展和未来可能的应用。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根据有关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的叙述,分析并判断正误。
(1)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 )(2)列文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 )(3)植物学家施莱登利用完全归纳法提出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2.根据有关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的叙述,分析并判断正误。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 )(2)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也是一个生命系统。
( )(3)病毒能增殖产生后代,所以病毒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
( )(1)细胞学说的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 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起作用;③新细胞是由老细胞产生的。
(2)细胞学说的意义:揭示了,从而阐明了;使生物学的研究随之由进入细胞水平;细胞学说中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后来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3)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原因:①无论从上看,细胞这个生命系统都属于最基本的层次;②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形成、维持和运转都是以细胞为基础的,就连生态系统的也不例外。
因此,可以说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图1-1-1是某种病毒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与病毒有关的问题。
图1-1-1(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般是由和组成的。
但是,病毒的生活离不开细胞,营生活,只能借助活细胞进行增殖。
(2)病毒尽管没有细胞结构,但病毒中生活,依靠细胞中的物质来合成自己需要的物质,离开了细胞,病毒就不能长时间存活,因此,病毒的生活是离不开的。
用完全培养基(填“能”或“不能”)培养病毒。
细胞学说的要点及其意义1.[2021·江西余干黄金埠中学期中]下表中有关科学家及其所做贡献(或提出的理论)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科学家所做贡献(或所提出的理论)A罗伯特·胡克发现并命名了细胞B施莱登、施旺建立了细胞学说C魏尔肖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D维萨里器官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2.[2022·福建莆田七中月考]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内容标准要求核心素养对接学业质量水平1.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简述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1.生命观念——运用生物学观点认识生物的统一性。
水平一2.科学思维——归纳与概括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水平二研读教材·梳理探究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知识梳理———————————————1.建立过程1665年英国的罗伯特·虎克用显微镜观察、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观察到的是死细胞17世纪,荷兰的列文虎克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
观察到的是活细胞19世纪,德国的施莱登、施旺提出细胞是构成动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2.提出者施莱登、施旺3.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不是“一切生物”,如病毒没有细胞结构(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施莱登、施旺未发现细胞分裂。
4.建立意义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没有揭示生物界的多样性[典例1]在“细胞学说”最初创立时,下列关于其主要内容的叙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A.一切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具有自己的生命C.细胞对与其他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D.从老细胞核中长出一个新细胞,或者是在细胞质中像结晶那样产生新细胞解析施莱登和施旺初始建立的“细胞学说”提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细胞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从老细胞中产生,后来魏尔肖又进行补充,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故D项叙述不准确。
答案 D[变式训练] (2019·大庆实验中学高一期中)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A.它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B.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C.显微镜的发明是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重要一环D.是多位科学家在探索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而建立的解析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并未揭示动物和植物细胞的多样性,A错误;细胞学说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B正确;显微镜的发明让人们直接观察到了组成动植物的结构单位——细胞,进而得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C正确;细胞学说是多位科学家在探索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而建立的,D正确。
答案 A联想质疑★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知识梳理———————————————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生物类型与细胞的关系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2.生命活动的细胞基础(1)生物各种生理活动的细胞基础是细胞代谢。
(2)生物生长发育的细胞基础是细胞增殖和分化。
(3)遗传与变异的细胞基础是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写出图中各数字表示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名称:①细胞;②组织;③系统;④种群;⑤群落;⑥生物圈。
(2)生命系统各层次的关系:①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
②最大的生命系统:生物圈。
③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单细胞生物。
[典例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繁殖B.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繁殖等C.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D.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解析病毒无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其生命活动必须在宿主活细胞内进行。
答案 D[典例3]若下图代表与生命系统相关概念的范围,则表格中内容与其相对应的是()解析生活在同一区域中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所有的种群组成群落,群落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答案 C【一题多变】(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它们是否也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请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提示不是。
生命系统必须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细胞是有生命的,细胞是一个生命系统,故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细胞,而蛋白质和核酸只是细胞的组成成分。
(2)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的哪一结构层次?提示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联想质疑【知识拓展】病毒(1)病毒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3)病毒营寄生生活,即只有在活细胞中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相互关联,构成更大的整体——生物圈。
课堂小结随堂检测1.下列能完成各项生理功能的细胞是()A.变形虫B.人的红细胞C.人的口腔上皮细胞D.根毛细胞解析变形虫属于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一个细胞就能完成该个体所有的生命活动。
答案 A2.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列文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B.所有生物都由细胞构成C.细胞具有相对独立性D.动植物细胞结构是一样的解析细胞的发现者是英国的罗伯特·虎克。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答案 C3.生态学家研究可可西里的藏羚羊数量变化和繁殖情况。
他们的研究对象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A.个体B.群落C.种群D.生态系统解析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组成种群,因此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属于种群。
答案 C4.观察分析下列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以刺槐为例),回答有关问题:叶肉细胞→叶肉→叶→刺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1)以上生命系统中属于“器官”层次的是________。
(2)在生命系统各个层次中,能完整地表现出生命活动的最微小层次是________。
(3)一片刺槐林应属于________层次。
解析(1)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六大器官。
(2)细胞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的层次,也是最小的层次。
(3)一片树林属于一个生态系统。
答案(1)叶(2)细胞(3)生态系统课时作业(时间:30分钟)知识点1细胞学说的建立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内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B.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一个细胞或多个细胞组成的C.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活细胞产生的D.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旺解析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不是细胞学说的内容。
答案 A2.恩格斯曾经把“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细胞学说、进化论”并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其中细胞学说创立的重要意义在于()①将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结构统一起来②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③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了唯物主义基础④证明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之间存在着统一性和差异性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解析细胞学说说明了动植物在结构上的统一性,没有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答案 B知识点2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3.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动物心脏的搏动是通过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来完成的。
上述事例说明()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通过生物体来完成C.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具复杂性D.单个细胞就能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解析据题意可知,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答案 A4.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理由是()①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②病毒虽然无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③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④多细胞生物也必须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切生命活动都必须依赖于活细胞,但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如病毒。
答案 B5.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并通过蚊媒传播的一种急性疾病,下列关于寨卡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物B.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C.能引发传染病,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可以生存D.能引发传染病,通过细胞分裂繁衍后代解析寨卡病毒能够繁殖,属于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生存;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通过细胞分裂繁衍后代。
答案 B6.一棵柳树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A.细胞→个体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C.细胞→组织→器官→个体D.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个体解析柳树是植物,没有系统层次,所以柳树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个体,C正确。
答案 C7.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列属于种群的是()A.池塘中的一群鱼B.培养基被污染后除大肠杆菌外,又滋生了别的细菌和真菌C.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D.在一棵枯树枝上生活着蚂蚁,长满了苔藓解析种群是指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属于一个种群。
答案 C8.一段朽木,上面长满了苔藓、地衣,朽木凹处聚积的雨水中还生活着水蚤等多种生物,树洞中还有老鼠、蜘蛛等。
下列各项中,与这段朽木的“生命结构层次”水平相当的是()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害虫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C.一片松林里的全部生物D.一间充满生机的温室大棚解析题干描述的为一个生态系统,一间充满生机的温室大棚既包括大棚里的所有生物,又包括无机环境,故为一个生态系统,D正确。
答案 D9.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既层层相依,又有各自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分子都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每种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C.池塘中的水、阳光等也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D.草原上的羊属于种群层次解析细胞是生命系统的基本单位,原子和分子仅仅是细胞中的成分,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错误;病毒属于生物,但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系统层次,B错误;从生态系统开始,无机环境部分也是生命系统结构中的组成部分,C正确;草原上的羊不是一个物种,所以不能构成一个种群,D错误。
答案 C10.如图所示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菌为单细胞生物,只属于结构层次中的①B.最大的生命系统是⑥C.绿色开花植物无结构层次③D.噬菌体属于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解析绿色开花植物无系统这个结构层次,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