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东山岛地下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235.22 KB
- 文档页数:4
福建省节水农业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摘要:福建省多山,森林覆盖率高,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1668mm,人均在全国较高,但也仍存在着区域性和季节性缺水。
福建省目前解决农业灌溉用水的水源主要有库区水、引水和开采地下水。
本文结合福建省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为提高农田作物的灌溉保证率,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提出福建省的节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应着重于“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山地节水灌溉水利工程建设”两方面内容。
关键词:节水农业灌溉技术持续发展1 福建省节水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1 沿海地区缺水严重福建省沿海突出部陆地面积(包括岛屿面积)比例不大,占全省面积6.23%,但水资源需求增幅较大。
由于福建省降水量年际丰枯悬殊,时空分配也不均匀。
沿海地区平均降雨量较少,仅为900~1600mm,但是平均年径流深在450~1240mm,加上灌溉设施陈旧落后,区域性水旱灾害经常发生。
特别是部分滨海地区,如连江、莆田、惠安等多个县(市),人均水资源不足1000m3,为全国人均的43%,全省的27%。
典型的如东山岛,2001年9月至2002年4月连续8个月无降雨。
总的来说,福建省沿海地区缺水十分严重。
2004年夏秋大旱,有150个乡镇,近200万人口饮水困难,受旱耕地1000多万亩,所以福建省沿海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1.2 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据统计,全省已建各类水库2963座,总库容110亿m3,供水总量169.15亿m3,用水量达164.40亿m3。
根据福建省水资源中长期计划,到2015年供水保证率为75%时,总用水量将达到270.19亿m3,因此,现有的水资源配置能力和利用水平很不相称。
福建省水库灌区目前多数为盘山渠道,土质差,衬砌率低,渠道渗漏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偏低,而且中型灌区骨干工程建筑物老化损坏率达到40%,特别是许多泵站设备、水闸、渡槽等损坏十分严重,多数已经超过了使用年限,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地下水资源保护措施地下水是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人类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可避免,地下水资源正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
本文将从减少污染源、合理利用、监测手段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
一、减少污染源地下水污染是地下水资源受到威胁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减少地下水的污染,我们应该从源头上加强污染物的控制。
首先,工业企业应该严格遵守环境保护规定,安装和使用污染物处理设备,防止废水直接排放至地下水。
其次,农业乃至个体农民应该合理利用农药和化肥,避免过度使用造成的地下水污染。
另外,要加大对城乡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和改造力度,确保污水经过有效处理后再进入地下水系。
二、合理利用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我们需要合理利用并保持水循环平衡。
一方面,要加强节水意识,引导公众科学用水。
在家庭中,我们可以通过多角度使用水资源,比如收集雨水进行冲洗和浇灌;在工作场所,可以采用节水设备和思维,在用水过程中尽量避免浪费。
另一方面,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地下水开发和利用的规划,确保合理利用和保护并举,避免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
三、监测手段监测地下水的质量和水位是保护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手段。
建立一套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网络,可以及时掌握地下水的动态变化。
同时,应加强地下水的监测与评价,及时发现并修复可能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的风险和问题。
这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和科学的监测方法,加强数据共享和分析,提高监测效果。
四、法律法规地下水资源的保护需要依靠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和约束。
政府应加强立法工作,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确保地下水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措施的落地实施。
同时,要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公众对地下水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此外,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有力的法律约束。
总结起来,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是社会全体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减少污染源、合理利用、监测手段和法律法规的综合应用才能有效地保护地下水资源。
保护水资源的方法措施一、加强水资源管理1.制定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法规和政策,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2.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监测系统,了解水资源的状况和变化。
3.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例如,建立水源保护区,限制对水源区的开发和污染。
4.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先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需求。
5.建立治理流域的机制,加强流域内各地的合作,共同保护水资源。
6.加强水资源管理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二、推行节水措施1.提倡社会节水意识,倡导节约用水的行为习惯。
2.改进农业用水的方式,使用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
3.推广低水耗的工业生产方式,提高工业用水的效率。
4.在城市建设和排水系统设计中考虑节水因素。
5.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例如,开展水资源回用项目。
三、加强水环境保护1.强化水污染的监测和监控,防止水污染的发生。
2.建立和完善废水处理设施,减少废水排放。
3.鼓励企业执行环境保护措施,限制工业废水的排放。
4.加大对非法排污行为的执法力度,严惩违法者。
5.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防止农业面源污染。
6.提倡绿色生活方式,减少个人废水和垃圾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
四、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1.开展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2.加强媒体的报道,宣传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在学校开展水资源保护知识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扩大普及节水设备的宣传,鼓励公众购买和使用节水设备。
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1.加强国际间水资源保护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水资源问题。
2.参与国际水资源保护组织的活动,分享经验和技术。
3.开展水资源保护的国际会议和研讨会,探讨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方案。
综上所述,保护水资源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只有通过加强水资源管理、推行节水措施、加强水环境保护、加强宣传教育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才能有效保护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每个人都应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改变不良水资源利用习惯,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我们宝贵的水资源。
保护水资源的建议有关保护水资源的建议
1.提倡勤俭用水:人们应该养成勤俭用水的习惯,避免浪费水资源。
例如,使用淋浴器取代浴缸,优先选择高效节水的家用电器等。
2.推广水资源回收利用:通过建设废水处理厂或采用新技术,将废水
处理后用于农业灌溉或工业生产等用途,以减少对淡水资源的需求。
3.加强水资源管理:政府应该加大对水资源管理的投入力度,建立完
善的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并加强对违规开采和污染水源行为的惩处力度。
4.保护水源地环境:水源地的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水质的好坏,因此
需要划定水源地的保护区,并加强对水源地的环境监测和保护措施。
5.加强农业用水管理:农业用水是水资源消耗的主要领域之一,应该
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改善农田排水系统等途径,降低农业用水消耗。
6.发展水资源替代技术:水资源替代技术包括海水淡化、水资源再生
利用等,可以提供额外的水资源供给,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7.加强公众宣传教育:政府和媒体应该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
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引导公众采取环保行动。
8.鼓励水资源价格调节:适当提高水资源的价格,可以促使人们更加
珍惜和合理使用水资源,避免浪费和滥用。
9.加大水资源技术研发投入: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水资源技术研发
的投入力度,推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
10.加强国际合作:水资源是全球性的问题,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
保护和管理好水资源,共同应对水资源短缺和污染等挑战。
综上所述,保护水资源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各方的参与和合作。
只有通过采取综合措施,才能保护好水资源,确保其可持续利用。
福建省地下水资源评价及保护对策研究作者:陈文坚来源:《海峡科学》2011年第06期[摘要] 通过对福建省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地下水可开采资源、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地下水环境质量的调查和评价,分析地下水开采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保护地下水环境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质量评价保护对策福建省1 福建省地下水资源概况1.1 全省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全省多年平均(1956年~1999年)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307.79×108m3/a。
其中第四系孔隙水天然补给资源量8.04×108m3/a,基岩裂隙水天然补给资源量290.70×108m3/a,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天然补给资源量9.05×108m3/a。
频率为75% 的偏枯年,全省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274.90×108m3/a。
各年代天然补给资源量在20世纪70、80、90年代分别为 304.19×108m3/a、308.44×108m3/a和318.60×108m3/a。
1.2 全省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全省地下水(矿化度各类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中第四系孔隙水12.62× 108m3/a,基岩裂隙水75.15×108m3/a,碳酸盐岩类岩溶水8.85×108m3/a。
全省沿海平原和山间第四系盆地、岩溶盆地及沿海台地区,宜于开采地下水。
其可开采资源量合计33.23×108m3/a;其中山区盆地和沿海平原下伏基岩裂隙水可开采资源量10.74×108m3/a,沿海台地区下伏基岩裂隙水可开采资源量1.02×108m3/a。
合计占全部可开采资源量的34.4%。
1.3 各行政区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设区市中,南平、三明、龙岩3个内陆行政区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较大,合计占全省总量的62.77%,补给资源模数也大,均大于25×104m3/km2..a。
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非常重要的,这涉及到人类生存和生态平衡的问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提倡节约用水,人们应该意识到水是宝贵的资源,因此应该采取节约用水的措施,比如修复漏水管道、使用节水器具、减少浪费等。
2. 加强水资源管理,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包括水资源的调配、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规定,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3. 发展水资源替代技术,研发和推广水资源替代技术,比如海水淡化技术、雨水收集利用技术等,以减轻对地下水和河流水的过度开采。
4. 加强水环境保护,加强水环境保护工作,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水质,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5. 增加水资源投入,增加对水资源的投入,包括修建水库、水
利工程、水资源调配设施等,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6. 宣传教育,开展水资源保护和节约用水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7.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跨境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挑战,推动跨国流域的水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
总之,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企业和公众都应该积极参与其中,共同维护好我们共同的水资源。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措施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人类的生命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首先,我们应该改进农业灌溉方式,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
这些技术可以减少农田水分蒸发和土壤浸泡损失,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要加强城市供水管理,提高供水系统的输配水效率,并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减少浪费。
2. 加强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保护是确保持续供应的重要手段。
首先,要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调查,及时掌握水资源的流量、水质等信息,为科学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
其次,要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水污染,防止水生态系统的退化。
此外,还应制定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力度。
3. 发展水资源多元化利用除了对地表水的利用,我们还应开发和利用地下水、雨水和海水等多种水资源。
对于地下水,要合理开采,防止过度抽取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地下水污染。
对于雨水,要加强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的建设,利用雨水灌溉农田和补充城市水源。
海水淡化是另一种重要的水资源开发途径,可以通过海水淡化技术将海水转化为淡水,解决部分地区缺水问题。
4. 促进水资源国际合作水资源是跨境流动的自然资源,国际合作对于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各国应加强信息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水资源问题。
可以通过稳定的水资源供应和互助援助等方式,促进地区间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此外,还应加强国际间的水法规划和管理,确保水资源的公平合理分配。
5. 加强水资源教育与宣传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不仅仅是政府和组织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加入到水资源保护的行动中来。
因此,需要加强水资源教育与宣传,提高公众对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
可以通过开展水资源节约知识普及活动、推广用水科学管理的方法等手段,引导公众形成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良好习惯。
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措施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关于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的一些措施。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地球上的生物就无法生存。
所以,我们要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我们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比如,洗澡时可以先把水放在桶里,用的时候再把水倒进去;刷牙时可以用杯子盛水,而不是一直开着水龙头;洗菜时可以用盆子装水,而不是直接把水龙头开到最大。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实都是节约用水的重要举措。
我们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
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水资源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制度,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还要加强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比如,可以建设更多的水库、水厂等设施,提高供水能力;在农业、工业等领域推广节水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我们还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
保护水源地是保护水资源的关键。
我们要加大对水源地的保护力度,禁止在水源地周边进行污染性生产活动;加强对水环境的治理,减少水污染;加大对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维护水生态平衡。
只有这样,我们的水资源才能得到有效保护。
水资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政府和相关部门也要加大对水资源的管理力度,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最重要的是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让我们的后代也能享受到美好的水资源。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保护水资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漳州东山岛海洋污染防治对策
推进海洋环境保护法的深入贯彻实施,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贯彻实施“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高度出发,加大对《海洋环境保护法》、《渔业法》、《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力度。
增强全民海洋环保意识,扎实推进海洋环境保护法制制度的全面、正确顺利实施。
★综合整治陆源污染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陆源污染物排放申报、陆源污染物达标排放、对造成海洋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业限期治理、对严重污染海洋环境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的淘汰等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入海量,减轻对海洋环境的污染程度;防止陆源污染引发的海洋污染事故。
★强化海洋环境保护行政执法。
环保、海洋与渔业、海事、军队环保等有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化和完善海洋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机制,加大对陆源污染、海洋倾倒废弃物、海岸与海洋工程建设、水产养殖、船舶和海上其他作业活动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海洋环境保护违法行为,维护海洋环境保护管理秩序。
★注重海洋生态体系建设。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抓好漳江口与九龙江口红树林保护区、东山珊瑚保护区、九龙江口湿地保护区及东山湾、诏安湾多样性海洋生物生存区的保护和建设。
对己遭到破坏的海洋生态要加以整治和恢复。
要积极创造条件,在近海海域建设人工渔礁,开展人工增殖放流和封岛栽培,改善和恢复海洋
生态系统。
★建立健全海洋环境监测体系。
要加大对漳州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的队伍、装备和手段建设,提高监测能力和水平。
沿海县(市)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海洋环境监测站(点),定期、不定期对重点海域海洋环境进行监测监视,形成市、县两级海洋环境监测网络。
矿山水资源的治理与保护措施随着矿业的快速发展,矿山水资源的治理与保护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矿山对水资源的污染和过度利用,不仅给当地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也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产生了长期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理与保护措施。
一、矿山降低用水量的措施为了减少矿山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水资源的回收利用率。
矿山可以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对废水进行处理和净化,将符合要求的废水进行回收利用,以减少对外部水资源的需求。
2. 优化水资源的利用方式。
矿山可以采取节水技术,如安装节水设备和控制系统,合理配置和利用水资源,以减少在生产过程中的浪费。
3. 实施水资源的管理制度。
矿山可以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对用水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并对不合理的用水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二、矿山减少水污染的措施为了减少矿山对水质的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完善矿山废水处理设施。
矿山应配备完善的废水处理设施,对废水进行全面的处理,确保排放的水质符合相关的环保标准。
2. 加强矿山固体废物的管理。
矿山产生的固体废物,如矿渣和尾矿等,要进行有效的处理和综合利用,以减少对水质的影响。
3. 推广矿山绿色开采技术。
矿山应采用先进的矿山开采技术,减少开采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避免对水资源造成污染。
三、矿山水资源的保护措施为了保护矿山周边的水资源,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落实环境保护责任。
矿山应严格按照相关环保法规,履行环境保护责任,保障水资源的持续供应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2. 加强生态保护。
矿山应加强生态修复和植被建设,恢复和保护矿区周边的生态系统,以保护水资源的生态功能和生存环境。
3. 推进矿山可持续发展。
矿山应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实现矿山可持续发展,以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结:矿山水资源的治理与保护措施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任务,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除了矿山企业应承担起环保责任外,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也应加强监督和参与,共同推动矿山水资源的治理与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