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庄惨案
- 格式:doc
- 大小:811.50 KB
- 文档页数:9
灵丘旅游资源概况灵丘是革命老区,历史悠久,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汉高祖时置县,以“胡服骑射”着称的战国第六位国君赵武灵王就埋葬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灵丘因此而得名.境内文物名胜众多,自然景观迷人,可分为以下三大类:一是文物古迹.1、赵武灵王墓是战国时期赵国国君武灵王之墓,灵丘也因此而得名.它原位于灵丘县城西,现在随着县城的扩张,已经处于中心地带新华西街了.原占地面积60000平方米,现保护面积10900平方米,墓冢巍峨,碑石林立,是研究战国时期历史文化以及一代英君赵武灵王生平的重要历史文物.现在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修建于唐代天宝元年的曲回寺石佛冢群.位于独峪乡曲回寺村,又称哭回寺.据曲回寺遗址千斤大铁钟记载,该寺为五台山佛寺下院.开元二十一年由北京的大禅师“慧感”奉诏创建,“旨赐曲回山寺”,并且在建寺十年后,从天宝元年开始至天宝十一年间,雕刻了大批花岗石佛像,修筑360座佛塔,埋于曲回寺方圆几十里的地下,其规模宏大实为罕见.目前已查明43座石佛冢,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寺院辽、金、元、明历代均有较大规模重修,清代依旧维持,最后于1939年被侵华日军焚毁.现在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觉山寺,位于灵丘县红石塄乡觉山村,又称普照寺,北魏皇家寺院.创建于北魏太和七年483年,是孝文帝拓跋宏为报母恩而敕建的.该寺历代屡有重修,时至五代,战火连绵,觉山寺开始衰落,庙宇毁败,辽代又重加修葺.明天启六年1626灵丘七级大地震,全寺庙宇全部倒塌,惟有辽代重修的砖塔仍巍然屹立.明崇祯三年1630重建寺庙.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行修葺,后又倾颓.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五年1885—1889,寺僧龙诚在本县大儒杜上化等全力支持和四乡民众资助下重建佛寺,除砖塔为辽大安六年重建外,现存庙宇为清代光绪年间重修建筑.寺院座北向南,依山就势,寺内建筑有一井一塔七殿一堂一厅六楼二阁.布局为三条轴线,五个院落,相对独立又相互贯通,房屋共计134间,占地8100平方米.寺院西北山崖上悬一洞,称为悬钟岩舍利洞,亦称翠云洞.洞深14米,洞口宽19米,建有观音殿,面阔三间,“文革”后期被毁,2000年动工,现已修葺一新.西南突兀一山,顶置小砖塔,总高5.33米,实心,平面呈方型,背西面东,属寺院附属建筑,是晋北地区最小的砖塔.东北矗立笔架山,交错中显稳定,自然景色与古建筑相映成趣.自古被人们称为“井塔山齐——觉山寺”. 属灵丘“九景”之一.觉山寺辽代砖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砖塔位于觉山寺内,为全寺建筑中的精华.北魏创建,后倾圮,辽大安五年重建,八角密檐式,十三层,高44.23米.塔基由须弥座、平座、仰莲组成.下层束腰每面施壶门三间,内雕人物,门间雕兽面,八角为力士;上层束腰壶门内雕佛、菩萨、歌舞乐伎,门侧立侍女或飞天,门上为二龙戏珠,门间雕力士,转角金刚两侧施龙.砖雕采用剔地突起或圆雕镂刻手法,造型丰满,刀法流畅、洗炼,是砖雕艺术和音乐文物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塔身第一层有塔室,南北为板门,东西为格扇假门,其余四面为砖雕假窗.室内八面存辽代壁画62平方米,内容为菩萨、明王、飞天,为壁画中的瑰宝.其上十二层均为实心,木椽砖飞,每层收分7厘米,每层每面悬铜镜,每椽每梁挂风铃.塔刹由镂空天球、相轮、宝盖、仰月、宝珠及刹杆组成.天球可转动,兼起风速风向标的作用.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是革命纪念地.平型关战役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灵丘县白崖台乡白崖台村、东河南镇小寨村、蔡家峪村一带, 1937年9月25日,林彪、聂荣臻率领八路军115师在此歼灭日寇1000余人,沉重打击了日寇的猖狂气焰,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人民的抗日信心.平型关之战是八路军出师抗日的首战大捷,也是全面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大胜利,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声威,在中国共产党史、中国抗日战争史和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平型关大捷遗址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现有战场旧址、战斗指挥所、林彪、聂荣臻临时住所、平型关战役纪念馆等.1、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位于灵丘县平型关景区乔沟南侧约一公里的山坡阶地上,坐东面西,建筑面积825平方米,由杨成武老将军题写馆名.该馆于1969年由北京军区主持修建,1971年10月闭馆.1986年8月10日,聂荣臻元帅为纪念平型关大捷赋诗一首,次日致信山西省委、省政府,指出“平型关大捷意义重大,修复纪念馆是必要的”.省委、省政府遵照聂帅的指示拨款修复了纪念馆.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前夕,灵丘县委、县政府又筹资将纪念馆整修一新,恢复了展览.2001年,灵丘县委、县政府对大捷展览进行了大幅度地充实修改,展版面积扩大到508平方米,增加了一批图片知历史资料,真实地再现了平型关大捷的战斗过程和可歌可泣的战斗场面.2、平型关大捷纪念碑位于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东侧1公里的石灰岭上,建于1997年平型关大捷60周年前夕.碑阳刻有杨成武老将军题写的“平型关大捷纪念碑”八个大字,碑阴的碑文记述了平型关大捷的战斗过程及重大意义.纪念碑碑基高1.15米,意喻参战部队八路军115师,碑座、碑体高分别为1.37米和9.25米,表示平型关大捷发生的时间为1937年9月25日.巍峨耸立在山顶上的平型关大捷纪念碑,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可侮的英雄气概和不畏强敌、英勇奋斗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3、驿马岭阻击战腰站战斗遗址位于灵丘县落水河乡腰站村东驿马岭与河北省涞源县交界处,是一个重要的隘口,距县城30公里,海拔1384.9米.1937年9月25日,115师杨成武独立团根据师部统一部署,在此成功阻击了由涞源增援平型关的日军.战斗共歼敌400多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保证了师主力平型关伏击战的胜利,是平型关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战斗,装备简陋的我军两个营击溃了武器精良的日军近两个联队团,创造了抗日战争初期我军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现有杨成武将军亲笔题词“腰站战斗纪念碑”一通立于村南1公里处,1995年县委、县政府筹资修建纪念碑亭一座.下关杨庄村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旧址经修缮保存完好,现内设白求恩在灵丘活动事迹展览.县城东郊的烈士陵园,陈列着110多位在雁北地区工作过的党政军领导的骨灰,24座烈士墓安放在平型关大捷等战役牺牲的556位烈士遗骨.此外还有刘庄“三·一八”惨案纪念馆,腰战阻击战遗址,白草湾烈士纪念馆,359旅旅部及兵工厂旧址等.三是自然景观,农业乡村旅游景观.1、空中草原风景区位于灵丘县柳科乡刁泉村东与河北涞源、蔚县交界处,海拔2151米,顶部草甸面积3万亩,东西狭长,南北广袤,属亚高山草甸,为山西七大绿地之一.甸子梁周长20.7公里,四周长满桦树,山顶为平坦的大草甸.草甸土壤为亚高山草甸土,生草层发育,产草率高,草质好,为肥沃的天然牧场.每到夏季,草甸上数十种野花盛开,黄、红、紫、白、兰等各色花朵点缀在碧绿的草甸上与斑澜起伏的蝴蝶群及蓝天上朵朵的白云交相辉映,绘成一幅巨大美丽的画面.区内有一景点被称作“脚踏三县”,即游客站在这一点上,脚下踏的是山西灵丘、河北涞源、蔚县三个县的土地,不少游客在此驻足踩踏,笑谈一步走遍二省三县.在西甸子梁南侧有不化,称作“万年冰洞”.居其上,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无边无垠,坦荡如砥.南眺涞源群山峻岭,北望蔚县峡谷连川,西看灵丘云山雾罩,令人心旷神怡.2007年12月被山西省旅游局评定为省级农业旅游点.2013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美丽田园“十大草原景观”之一.2、桃花溶洞风景区.桃花溶洞位于灵丘县桃花溶洞景区桃花山海拔1900米处.桃花山地处太白巍山南麓,海拔近2000米,山势逶迤,草木葱郁,因每年春季满山遍开山桃花而得名.春天桃花烂漫,夏季绿树成荫,秋天满山灌木红黄相间,层林尽染,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桃花溶洞主洞深233米,洞内钟乳林立,形态各异,距今已有170万年历史,目前洞内钟乳石仍处于生长期.蝙蝠洞位于桃花溶洞景区桃花山海拔900米处,该洞洞内高大空旷,洞中有洞、洞洞相连,共有六个出口.数以千万计的蝙蝠一层又一层的相互勾挂倒吊在洞壁、洞顶,昼伏夜出,蔚为壮观.蝙蝠内洞还有一座观音洞,洞内有3尊天然形成的佛像,栩栩如生,玲珑剔透,天凿地雕,精美无比.桃花泉位于灵丘县桃花溶洞景区桃花山下,为山西省十大泉域之一.水温常年保持在摄氏12度左右,日流量8000吨,落差146米,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瀑布群.泉水清凉甘醇,经化验属高锶低钠优质天然矿泉水.3、花塔民俗村风景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位于灵丘县独峪乡,花塔村是大同市海拔最低的地方,海拔550米,四面环山,河水绕村.春秋两季鸟语花香,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故称之为“世外桃源”.这里有人类居住近3000年历史,全村现有人口400人左右,大部分房屋为清代建筑,这里人们生活方式古朴,居民热情好客,传统古老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造就了一方水土一方人.花塔村由于海拔高度低,无霜期长,气候适中,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山上花草树木100余种,盛产花椒、核桃、柿、黑枣、桃杏等经济作物.尤以大面积世界珍稀树种——青檀最为着名, 1993年被山西省政人民府批准为“灵丘青檀自然保护区”.要进入景区首先要经过红沙岭隧洞,该洞开凿于1965年,隧洞高3.5米,宽5米,全长1000米.红沙岭隧洞的开凿不失为花塔村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创举,当年在没有风枪、风钻、凿岩机等现代化工具的情况下,人们自行设计,自行施工,一钎一镐的开凿了红沙岭,建成了如今畅通无阻的隧洞.近年来村里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努力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旅游业,使花塔民俗村初步形成了集休闲、度假、游览、娱乐、餐饮、住宿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农家乐”乡村旅游区雏形.村中现有农家餐馆7家,家庭旅店20家,从业人员100余人.旅游业已逐步成为花塔村的经济支柱产业,2007年12月被山西省旅游局评定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4、花果之乡——北泉村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位于灵丘县东南,距县城25公里,远观山峦起伏,近观流水潺潺,村内万亩林地郁郁葱葱,花果飘香,素有“塞北小江南”美称.走进北泉村,街道干净整洁,路桩、树干粉刷一新,一条人工河环村而过,柳枝依依,白杨参天.漫步在乡村街道,红墙碧瓦旁,塔松与花卉高低错落,红绿相间,可以泛舟、运动,抑或留恋于小桥流水,落叶田田,无不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和村民聊天,总有自信的笑容浮现,不时有鸟儿绕身嬉戏此时心灵会变得宁静而惬意,一种超脱城市的喧嚣与浮华,回归田园的情悸涌动全身.虹鳟鱼场泉水清冽流动,鱼儿成群觅食.有的池中鱼身全部是褐色的,黑压压的一大片,统一游动,左冲右突,翻滚跳跃,有的池中鱼身全部金色的,映得池水一片金黄.挨挨挤挤的鱼儿肥硕顽皮,时而舞蹈于水中,阿娜多姿;时而跃出水面,在空中划出一条金色的弧线.临池观鱼,心会留在水中随鱼儿舞动.天鹅湖碧波荡漾,四围的绿柳指摆如烟.微泛涟漪的湖面,一只白天鹅舒展双翅,展示着它优美高贵的身姿,旁边有几只水鸭也跟蹁跹婆娑.2005年春天,这只天鹅来到这里呆了二个月,以后每年春天都会如期而至,留恋忘返,村里人说,天鹅是因为眷恋这里的景色才留了下来.村前是200亩优质速生杨,整整齐齐,密密麻麻,每一株亭亭玉立,绿盖如伞,它像一道绿色的墙,将整个村庄遮挡得风和气爽,绿意融融,做一个深呼吸,你会感到丛林中散出的气流分明是绿色的,直沁心脾,沿着逶迤的山道而上,曲径通幽,花里飘香,万亩风景林、生态林、经济林遍布沟梁山坡,林海茫茫,硕果累累,森林公园村已经形成.夜晚,4公里的街灯华光绽放,整个村庄青山绿水中愈加玲珑宁静,晶莹祥和,这个连白天鹅都眷恋的地方,更是都市人回归田园的好去处.北泉村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打造成一条龙服务体系.有“农家乐”20家,路边饭店25家,从业人员120人,餐饮、住宿年接得能力8万人次,有当地“巧媳妇”为游客做农家小吃,招牌菜有“虹鳟鱼”、“清炖汤”、“中华鳖”,还有纯绿色食品荞麦面凉粉、藕根等任游客选用.游客可居住农家、饭店,也可回县城住宿.有传统大花轿供游客环村游走,游客在游玩之中,可亲手摘一些绿色的、新鲜的桃、李、杏、苹果、山楂、梨等果食,也可采上两串新鲜的藕根、钓虹鳟鱼,带上一点核桃、花椒等土特产品回去.荷塘垂钓,鱼池泛舟,与天鹅嬉戏拍照,花果山赏花、采果,让视线与心灵栖憩在茫茫林海,都能让游客回归田园,融入自然,流连忘返.北泉村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把“旅游兴村、生态兴村”作为加快发展的战略之一,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开发旅游资源,初步形成了融自然生态、人文景观、人文资源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度假型旅游村.如今,每一个来这里的人,都会被这里优美纯净的自然风光所深深吸引,洁净的村道、整齐的屋舍、成片的树林、如镜的水面,都给人唯美的观感,充满着恬然诗意.这里优良的生态环境,吸引了数十种珍禽异兽来此栖息.近年来,更是开展了味道鲜美的虹鳟鱼和鲟鱼的养殖,成了山有果树,水有鲜鱼的生态村.北泉村有持续春、夏、秋三季的采摘园,六月至七月为采摘最佳时节.花果山,花果飘香,风景林、生态林、经济林遍布沟梁山坡,林海茫茫,硕果累累.在这里你可以采摘新鲜的桃、李、杏、果、山楂、梨以及核桃,花椒等土特产.让视线与心灵栖息在茫茫林海,采摘鲜果,品尝果味,惬意而有趣.采摘之后,在鱼塘寻一尾鲜鱼,配上当地甘甜的泉水,或蒸或煮,享受大自然的馈赠.为把北泉村打造成具有山水民俗特色的文化艺术景区,丰富观光旅游的内涵,经过长期的编排,该村向游客推出一道色味韵皆醉人的文化大餐——实景演出山水北泉.演出者均是当地村民,参演人员近200余人.整台演出分五章十七个节目,第一章山风,展示山村的婚俗、年作、耕耘、绣纺等情形.第二章水赋,以当地的红石塄秧歌戏表演为主体,主要展示水乡的水之灵鱼之乐.第三章绿韵,着重表现山水之乡的春柳剪韵等绿色美,其间还有老乡们剪纸、叠花的生活情形……整场演出近两个小时,让人意犹未尽,如今.山水北泉已连续演出多场,好评如潮,反响强烈.5、木佛台生态旅游渡假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木佛台村位于下关乡东南部,南隔铁岭与河北省阜平县为邻,现有跨省公路与阜平县相通,过去曾是晋冀两地相通的重要关隘.海拔750米,全村山环水抱、气候温润、植被良好.村前有谢坪河穿过,河内常年溪水淙淙、源源不断、清澈见底、没有污染,举之可饮,入之能浴,素有“天然氧吧”之称.1、自然景观1康泉浴池:天然形成清泉池溏,大的有三处,小的有数处,是供游人野浴的理想场所,夏日置身其中,能够使人洗去一身疲劳,荡涤心中之烦恼.2林荫长廊:耳听小河流水,享受清凉世界,供游人野餐、休憩和娱乐.3擎天一柱:上指蓝天,下置大地,前临溪水,背靠青山,给人以奋发向上的精神.4攀岩坡:登上攀岩坡,既能舒展筋骨,又能享受征服苍山的快意.5卧牛石群:河床怪石争巧,形态各异.小的如鹅卵,大的如狮鳄,仿佛狮子下山,鳄鱼横河,共饮一河水,赋予人以生命的遐思.平滑洁净的卧牛石可供游人日光浴,休息和戏水.6老人山:像一个久经世故的老人,默默注视着人世苍桑的变迁.8迎客松峰:百年迎客松,自然生成,立于谢坪山峰之巅.游人可登峰远眺,一览崇山绿树,倍感心旷神怡.9黑鹳寻踪:因谢坪河天然纯洁无污染,这里时有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黑鹳游栖,游人可沿河畔追寻黑鹳踪迹,一睹黑鹳风姿.2、人工景点1南铺鱼塘.人工建成养殖场,以养殖虹鳟鱼、甲鱼、鸭鹅为主,同时供游人垂钓和游玩.2水上游乐园.与南铺鱼塘相连,建成蓄水湖一座,供游人划船、游泳.3、古文化遗址.下关长城是古燕赵长城的一部分,它依托高山险壑而建,两座烽火台哨卡保存完好,雄关漫道,遥遥相望,扼晋冀要塞,举往来礼仪.4、周边旅游景点.邻近木佛台村西、北处,有龙堂会瀑布群、杨庄“白求恩八路军特种外科医院”旧址、女儿沟禅庵寺等景点,与木佛台自然生态旅游风景区共同构成下关乡“绿色·红色·古色”三大旅游体系,可同时供游人观光赏玩.木佛台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不断加大开发的力度,加强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项目建设,积极改善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这里山青水秀的清凉世界吸引了众多游客,住农家院,吃农家饭,唠农家嗑,大大地解放了村民思想,扩大了村民就业,增加了经济收入,旅游业已逐步成为木佛台村继畜牧业之后的又一大的支柱产业.2007年12月被山西省旅游局评定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汉明帝刘庄怎么死的?汉明帝刘庄的墓在哪
导语:汉明帝刘庄怎么死的?汉明帝刘庄的墓在哪汉明帝刘庄(公元28年-公元75年),初名刘阳,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母光烈皇后阴丽华,东汉第二位皇
汉明帝刘庄怎么死的?汉明帝刘庄的墓在哪
汉明帝刘庄(公元28年-公元75年),初名刘阳,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母光烈皇后阴丽华,东汉第二位皇帝,公元57年―公元75年在位。
刘庄初封东海公,后进封东海王。
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立为皇太子。
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即皇帝位。
汉明帝即位后,一切遵奉光武制度。
汉明帝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权不借下。
他严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与政,对贵戚功臣也多方防范。
同时,他也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胁。
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命窦固征伐北匈奴。
其后,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诸国皆遣子入侍。
次年,复置西域都护。
此外,随着对外交往的正常发展,佛教已在西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汉明帝将佛教引进入中国重始佛教开始在中国流行。
汉明帝在位期间,吏治清明,社会安定。
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汉明帝去世,时年四十八岁。
庙号显宗,谥号孝明皇帝,葬于显节陵(今河南洛阳市东南)。
汉明帝显节陵,位于河南省洛阳市邙山以南,俗称“大汉冢”。
史书记载,地宫用虚文画着日、月、鸟、龟、龙、虎、连壁、偃月等,非常壮观。
可惜的是显节陵曾经被盗,丢失了很多奇珍异宝。
现在陵前留有龚松林所立的“汉明帝显节陵”石碑一通。
生活常识分享。
“九一八事变”纪录片观后感2011年10月30日,我们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的实践课上,观看了“九一八事变”的纪录片。
从之前对九一八大案略有所知到深入了解,让我看到了一个民族的血泪史,一个国家的永远无法磨灭的耻辱!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制造了“柳条湖事件”。
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
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
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吞并中国、称霸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而采取的一个蓄谋已久的重要侵略步骤。
而这一阴谋在日本的大地震以及经济危机造成的国内恐慌和混乱的引导下,终于爆发了。
日本希望通过霸占东北来转移国内人民的注意力,缓和经济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日本妄图利用张作霖侵占东北的计划失败后,日本炸毁了张作霖所乘坐的列车,张作霖重伤不治身亡,他的儿子张学良接替他的职位后,于1928年12月宣布易帜。
张家父子爱国的愿望却在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下破灭。
正是因为南京政府的一味退让,帮助日军用极少的人力物力轻易地攻陷沈阳,继而导致了整个东北的沦陷。
日本占领东北后,在我国的土地上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制造了无数惨案,千千万万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无家可归。
东北大量资金、武器、木材和丰富的矿产资源被运到日本,帮助他们再去杀害更多的中国人。
日军在东北建设了731细菌部队,用几千名中国人做活体实验,制造出的生化武器更是对中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伤害。
日军为了抵抗苏联建设了军事防线,在建设时抓捕了大量中国人做劳工,在非人的待遇下强迫他们高强度地工作,有人反抗就进行杀害,用活人喂狼狗,为了保密,他们将剩余的3000多名劳工赶入山洞,将洞口封死,至今还未找到他们的尸骨。
32纵横 2016年两会专刊在抗日战争这场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和前途命运的残酷战争中,山西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深刻地反映在大量抗战歌曲之中。
抗战期间,问世于山西的抗战歌曲不下百首,广泛流传的抗战歌曲则更多,如《游击队歌》《在太行山上》《左权将军之歌》《牺盟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等。
这些歌曲以不同形式全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广大军民进行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战争,并最终取得胜利的绚丽的历史画卷,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呐喊与呼唤,是华夏九州慷慨悲壮的救亡曲、正气歌和民族魂,也是20世纪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光辉典范。
用歌曲控诉侵略者在山西的暴行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一路南下,9月9日,阳高沦陷;10月26日,日军攻陷娘子关;11月8日,太原失守;12月10日,伪“山西省自治政府”在太原成立。
1938年2月,日军又接连攻占长治、临汾;3月,日军攻抗战歌曲与山西张 兵 张子凡占运城、风陵渡,至此,山西全面沦陷。
铁蹄下的山西军民,用特有的山西民间歌谣,控诉日本侵略者的暴行。
《黄水谣》是一首经改编后的混声合唱曲,选自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我国现代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中的第四首,创作于1939年。
1938年11月,著名诗人光未然(即张光年)在黄河壶口附近从西岸东渡,进入山西吕梁山抗日根据地。
途中亲临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境地,目睹日本侵略者在山西烧杀掠抢、无恶不作的残酷暴行,与人民音乐家洗星海共同创作了《黄河大合唱》这部不朽的大型声乐名作。
其中第四首《黄水谣》采用山西歌谣的形式,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入侵中国,在华北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反映了黄河两岸人民遭受的深重苦难。
歌中唱道:“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奸淫烧杀,一片凄凉,扶老携幼,四处逃亡,丢掉了爹娘,回不了家乡!黄水奔流日夜忙,妻离子散,天各一方!”1943年,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山西灵丘县刘庄惨案,杀害村民243人。
刘庄惨案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城南26公里处有西沟和后山两个村,因居民刘姓居多,又统称刘庄。
共有160户人家,近500人,属晋察冀边区第二专署管辖。
距日军据点北泉很近。
刘庄人民经常协助八路军打击日军,铲除汉奸伪军。
在道路上埋设地雷,炸毁桥梁。
卡断了日军从北泉通往上寨的通路。
为此,刘庄遭到了日军疯狂的“扫荡”。
1943年3月1日凌晨,北泉的日军队长佐滕率日军80余人,另有汉奸10余人,清乡队50余人,从北泉出发到刘庄进行"扫荡"。
行至刘庄不远处,被站岗的民兵刘周发现。
刘周立即投出一颗手榴弹报警。
不久,日军又踩上了民兵埋设的地雷,当场有数名日军伤亡。
村内侦察员孟光禄和刘朋听到手榴弹及地雷的爆炸声后,立即奔走呼号,叫群众马上突围转移。
不久,日军包围了村庄并进村,首先杀死了在街上的孟光禄和刘朋。
接着,日军挨家挨户搜捕。
一伙日军窜到村民刘勤家,威逼其妻出去,因她刚生孩子,走不动,日军当场用刺刀将她捅死,接着又用刺刀挑起婴孩,摔到墙头上。
另一伙日军到村民靳大海的家,捅死其不满三岁的孩子。
日军将从各家中搜到的两百余名村民都驱赶到村西的西后台,把场上群众都驱赶到村民刘檀家的大院里,诱骗群众说继续开会。
到了刘家大院,日军将群众关进了院内6间房子里,并把柴禾堆在房子四周,浇上汽油准备点火焚烧。
屋内群众见此情景,知道大难临头,纷纷破门砸窗,争先恐后地往外冲。
村民刘贵全一人拆下两根窗档,跳到院中与日军拼搏,接连打倒两个日军后不幸中弹牺牲。
凶残的日军这时已点起了大火,并用机枪疯狂扫射冲入院内的群众。
顿时院内烟尘滚滚,叫骂声,哭号声,机枪声混成一片。
不久,院内尸体横陈,血流成河,还有很多人没能逃出屋子而被烈火活活烧死。
在这次惨案中,被害群众男女老少共计242人,约占全村人口的6/10。
其中有新婚的夫妇,临产的妇女,走亲访友的人。
全村35户人家被杀绝,跑进山沟的32户幸免于难,刘益三一家密藏无恙,余者每家都有死者。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八路军115师挺进山东在陆房粉碎日寇九路围攻
导语:1938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派兵去山东”。
115师主力挺进泰西八路军115师师部、师直属队、343旅686团等组成东
1938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派兵去山东”。
115师主力挺进泰西
八路军115师师部、师直属队、343旅686团等组成东进支队,陈光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治委员。
东进支队在115师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的率领下挺进山东。
从1938年底开始,日军增强驻山东的兵力,组建第12军,下辖第5、第21、第114师团、独立混成第5旅团、骑兵集团等部,占据着山东大部分城市和交通要道,并开始向乡村渗透。
1939年3月,我东进支队由河南与河北交界地区进入山东,随后抵达东平无盐村。
12日,在东平的夏谢村召开部队干部会议。
罗荣桓指出,东进支队的任务就是创建泰西抗日根据地,依山(泰山)、傍湖(东平湖)向外发展。
1939年3月,东进支队智取汶上草桥伪据点,俘伪军一个中队。
当时,115师以一部骑兵深入敌占区,侦察敌情。
战士们身着日本军大衣,骑着缴获来的大洋马,伪装成日军来到草桥伪据点。
115师骑兵连长叽里呱拉地讲着“东洋话”,命令伪军集合。
伪军见“皇军”来到,急忙列队,我骑兵连趁机包围据点,并将伪军全部俘获。
“草桥阅兵”的故事,后来在泰西群众中广为流传。
而我军的这次智取行动,在当年刚创办不久的《大众日报》上也有报道。
1939年4月,东进支队在肥城阎王桥、东平香山、宁阳葛石店、泰生活常识分享。
我党早期的革命活动家张秋人■毛峥嵘积极开展学生运动1919年,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
此时,在宁波崇信中学读书的张秋人被推选为学生领袖。
他积极上街演说,发动和组织学生运动,因此被反动当局和教会头子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学校企图开除他,却遭到学生们的极力反对,许多工人和农民也提出强烈抗议。
迫于压力,学校只好让他继续学习,但毕业时,没有得到毕业证书。
1920年中学毕业后,张秋人抱着寻求革命真理和求学的愿望来到上海,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仓圣明智大学,成为免费生。
然而由于左眼有点斜视,在口试时被剥夺了录取资格。
后来,他加入“中国社会主义研究会”,陆续结识了李大钊、陈独秀、谭平山、恽代英、李达、沈泽民、高语罕等人。
同年8月,张秋人等以“中国社会主义研究会”为基础组织成立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他成为正式团员。
1922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为传播马列主义,宣传党的主张,他夜以继日地学习和翻译马列主义相关著作,同时为《中国青年》等革命刊物编写文章。
他写的文章理论性强,观点鲜◇张秋人张秋人,1898年2月17日出生在浙江省诸暨县水霞张村一个农民家庭,是我党早期的优秀党员,革命活动家。
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为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做了大量工作。
DOI:10.16684/ki.hycq.2019.10.012明,对传播马列主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一年,张秋人受党组织派遣,到安徽芜湖开展学生运动,公开身份是芜湖师范的教师。
在他的组织发动下,学生运动迅速蔓延到芜湖的每所学校。
当地军阀惊慌失措,对他提出警告,他被迫离开芜湖,来到湖南。
到湖南后,张秋人很快和毛泽东取得联系。
毛泽东介绍他到湖南省立第三师范(衡阳)任英文教员,以此为掩护,领导党的地下斗争。
之后,他领导了水口山矿区的建党工作,组织成立工人俱乐部,创办工人夜校,培养工人骨干。
这年冬天,水口山铅锌矿工人举行大罢工。
张秋人组织衡阳的党团员和进步学生组成“后援会”,掀起了震动湖南全省的三师学潮。
大同西沙窝村旅游攻略路线为推动大同市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结合大同市乡村旅游发展实际,以每个县区为中心,大同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15条乡村旅游线路。
1、“塞上江南颐养广灵”沟峪风光游地点:广灵县“灵石峭立”汉白玉石林→“空中草原”甸顶山→“人间仙境”圣眷峪→“灵韵秀美”白羊峪(山水白羊村、极乐寺)→“神农仙谷”长江峪→“千岩竟秀”黄龙峪(松柏抱塔-圣佛寺、圣泉松涛-圣泉寺)2、“塞上江南颐养广灵”古韵民俗游地点:广灵县“传统古村落”涧西古堡(北魏古寺-朝阳寺)→“世界非遗”广灵剪纸博物馆→“手工巧编”巧娘宫编织园区→“丰水神祠”水神堂→“修养圣地”壶流河湿地3、“边塞风光温泉康养”休闲度假游地点:阳高县长城乡镇边堡→龙泉镇守口堡→罗文皂温泉水镇4、“红色精神幽涧探秘水上乐园”主题线路地点:阳高县大泉山→杏泉峪生态区→玉安生态岛5、“云州区环湖露营”生态体验游地点:云州区忘忧农场→西沙窝村(云小萱万亩花海)→东沙窝村(桑干左岸露营基地)→于家寨村(塞尚“云水在”营地)→西册田村(“嗨风之谷”营地)→南坨村(“凤栖沙-银滩”营地)→东马庄村(“梨园水庄野奢”营地)→桑干河湿地公园(桑干河星空露营地)→土林→世家小镇(云起生态度假区星空营地)→上泉村(曼园野奢露营基地)6、“小黄花·大产业”生态观光游地点:云州区忘忧大道入口(大同市云州街东口)→唐家堡黄花公园→坊城新村7、“得胜堡群赏景、游玩”主题线路地点:新荣区得胜堡→得胜堡史俗馆→市场堡→得胜口→镇羌堡→饮马河→云中伴山民宿→宏赐堡8、远离城市喧嚣,开启休闲生态之旅地点:灵丘县(1):城头会→觉山寺→车河有机社区→龙渠沟有机社区→沿河传统村落→北泉旅游示范村(2):唐河大峡谷旅游度假区(觉山寺景区、车河有机社区、沿河传统村落)→曲回寺→花塔民俗村9、见证历史文化,感受大美灵丘之旅地点:灵丘县赵武灵王墓→博物馆→存孝故里庄头→龙泉寺景区→空中大草原10、重走革命征程,开启红色文化之旅地点:灵丘县(1):平型关大捷景区(包括含水人家、乔沟游客中心、老爷庙高地争夺战遗址、平型关大捷景区将帅广场、平型关大捷纪念馆、115师指挥所旧址、平型关大捷纪念碑等景点)→林彪、聂荣臻临时住所旧址→杨庄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八路军359旅旅部石矾旧址(2):平型关大捷景区乔沟游客中心(乔沟遗址)→老爷庙高地争夺战遗址→平型关大捷景区将帅广场→平型关大捷纪念馆→115师指挥所旧址→平型关大捷纪念碑→林彪、聂荣臻临时住所旧址→平型关长城(3):平型关烈士陵园→红石塄乡第三十二兵工厂(谢氏宅院)→刘庄“三一”惨案纪念地→八路军359旅旅部石矾旧址→杨庄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11、“李二口明长城”乡村魅力游地点:天镇县李二口长城景区→保平堡村→新平堡村12、“长城故乡,醉美左云”美丽乡村游地点:左云县月华池→保安村→八台教堂→箭楼→摩天岭长城→五路山风景区→夏都旅游写生接待中心13、北岳文化与康养游地点:浑源县二岭景区→神溪湿地公园景区→浑源黄芪文化园→浑源古城14、“戏水清凉世界,领略田园风光”休闲度假游地点:云冈区魏都水世界-北村影视基地-北村采摘园-曼园生态园15、“追忆知青岁月·展望农业未来”乡村体验游地点:平城区大同农业嘉年华——阳和坡知青大院。
关于刘庄煤矿“5.29”重伤事故处理的通报各单位:2011年5月29日中班,刘庄煤矿揭煤二队在151301高抽巷施工时发生一起压风软管接头脱节甩伤人员事故,造成一人重伤。
事故发生后,该队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向矿调度及公司汇报。
这是继刘庄煤矿“5.24”事故之后,又一起瞒报工伤事故行为。
现将事故经过及处理情况通报如下:一、事故经过揭煤二队在151301高抽巷施工。
5月29日中班交接班后,班长谢亚成带着职工马长军、张成光接好压风管准备扫眼时,发现压风软管长度不够,于是安排马长军接压风管。
17时20分,马长军接好压风软管,用铁丝进行二次保护后开启压风阀门,和风动工具检修工王军一起向迎头走去。
两人走到压风管接头处发现漏风,马长军准备关掉压风阀门处理,刚走出5米左右,压风软管在接头处炸开脱节,软管接头甩到王军的胸部将其击倒。
马长军关掉压风阀门后立即跑到事故点,发现王军没有明显伤痕。
班长谢亚成闻声后立即赶到现场,并向跟班队长白衍成和副队长吴彼得进行了汇报。
吴彼得立即带领马长军、孙钦亮护送伤者升井。
升井后,吴彼得向队值班人员张明汇报后,用出租车将王军送到颍上县协和医院。
经医院检查,王军左侧肺部有淤血和积气,左胸第五根肋骨骨裂,于是住院进行治疗。
20时左右,揭煤二队队长浦玉海赶到医院。
6月5日13时,王军感到右胸疼痛,其家属要求转到阜阳市人民医院治疗。
浦玉海与阜阳市人民医院联系后,于6月5日21时将王军转到阜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
6月6日13时,看护人员张树才用电话向浦玉海报告“伤者右胸导流管导出米粒,阜阳市人民医院做此手术有较大困难”。
浦玉海感到事态严重,于15时向安监处处长高云汇报了事故情况。
15时40分,副矿长马占光、高云、浦玉海等人从刘庄煤矿赶到阜阳市人民医院。
17时50分,高云向刘庄矿调度室汇报了揭煤二队职工王军受伤情况,并要求其立即向公司调度汇报。
18时09分,公司调度接到刘庄煤矿事故汇报。
20时30分,刘庄矿领导联系新集医院将伤者转送安徽省立医院治疗。
刘庄惨案
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城南26公里处有西沟和后山两个村,因居民刘姓居多,又统称刘庄。
共有160户人家,近500人,属晋察冀边区第二专署管辖。
距日军据点北泉很近。
刘庄人民经常协助八路军打击日军,铲除汉奸伪军。
在道路上埋设地雷,炸毁桥梁。
卡断了日军从北泉通往上寨的通路。
为此,刘庄遭到了日军疯狂的“扫荡”。
1943年3月1日凌晨,北泉的日军队长佐滕率日军80余人,另有汉奸10余人,清乡队50余人,从北泉出发到刘庄进行"扫荡"。
行至刘庄不远处,被站岗的民兵刘周发现。
刘周立即投出一颗手榴弹报警。
不久,日军又踩上了民兵埋设的地雷,当场有数名日军伤亡。
村内侦察员孟光禄和刘朋听到手榴弹及地雷的爆炸声后,立即奔走呼号,叫群众马上突围转移。
不久,日军包围了村庄并进村,首先杀死了在街上的孟光禄和刘朋。
接着,日军挨家挨户搜捕。
一伙日军窜到村民刘勤家,威逼其妻出去,因她刚生孩子,走不动,
日军当场用刺刀将她捅死,接着又用刺刀挑起婴孩,摔到墙头上。
另一伙日军到村民靳大海的家,捅死其不满三岁的孩子。
日军将从各家中搜到的两百余名村民都驱赶到村西的西后台,把场上群众都驱赶到村民刘檀家的大院里,诱骗群众说继续开会。
到了刘家大院,日军将群众关进了院内6间房子里,并把柴禾堆在房子四周,浇上汽油准备点火焚烧。
屋内群众见此情景,知道大难临头,纷纷破门砸窗,争先恐后地往外冲。
村民刘贵全一人拆下两根窗档,跳到院中与日军拼搏,接连打倒两个日军后不幸中弹牺牲。
凶残的日军这时已点起了大火,并用机枪疯狂扫射冲入院内的群众。
顿时院内烟尘滚滚,叫骂声,哭号声,机枪声混成一片。
不久,院内尸体横陈,血流成河,还有很多人没能逃出屋子而被烈火活活烧死。
在这次惨案中,被害群众男女老少共计242人,约占全村人口的6/10。
其中有新婚的夫妇,临产的妇女,走亲访友的人。
全村35户人家被杀绝,跑进山沟的32户幸免于难,刘益三一家密藏无恙,余者每家都有死者。
日军在刘家大院屠杀群众后,还在村中掠物烧房,共抢走大牲畜约300头,羊约150头,还有一些粮食和财物,烧毁房屋约1500间,昔日人欢马叫的兴旺山村,顿时变成凄惨残破的废墟,余下的孤男寡女,零丁老幼,饥寒交迫无以为生。
惨案后,饿死的群众就达16名。
这笔血海深仇,刘庄的父老乡亲们世世代代都不会忘记。
日军的这一笔笔血债,每一位中国人都不会忘记,我们会永远铭记这一段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