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初一地理上册世界的地形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202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 2023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本文将对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
1. 地球和地球上的水
- 地球的形状是椭球形,有南北两极和赤道。
- 地球表面约70%是水,分布在海洋、湖泊、河流等地方。
2. 大气环境和天气
- 大气是包围地球的气体,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成分。
- 大气的运动产生了天气现象,如风、云、降雨等。
3. 自然环境的利用
- 人类可以通过利用自然资源,如水、太阳能、石油等,满足
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第二章人文地理环境
4. 人类的繁衍和分布
- 人类具有生育能力,可以通过繁殖产生后代。
-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亚洲人口最多。
5. 社会经济活动
- 社会经济活动指人们进行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如农业、工业、服务业等。
- 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6. 地球村时代下的国家关系
- 全球化使不同国家之间联系更加紧密。
- 国家之间的关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以上是本文对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对
学生们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世界的地形》知识点湘教版1、海拔:以海平面为起点,测出地面某个地点突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在地图上用相对高度表示地面起伏大小。
2、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名称特征相同点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起伏小高原海拔较主,边缘比较陡峻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地面崎岖不平丘陵较低,海拔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米盆地四周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3、世界上最大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那海沟世界两大山脉带: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横贯亚欧大陆和非洲西北部山脉带。
4、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
大陆架是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
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煤、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洋盆)。
最深的地方(海沟)。
火山活动最强烈的地方(大洋中脊)。
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有五种地形名称:山顶、鞍部、山谷、山脊、陡崖。
6、区分方法:等高线呈闭合状且海拔升高为山顶;两个山顶之间是鞍部;等高线向高处凸,是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是山脊;等高线重合的地方是陡崖。
A B CD E F7、判断坡度陡缓的方法:等高线密,坡度陡;等高线疏,坡度缓。
第四节海陆变迁1、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1912年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3、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1、以风车而闻名的国家是荷兰,其国花是郁金香。
2、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西亚和北非,男子的传统打扮多是身着白色宽大的长袍,头戴头巾,原因是这里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
3、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4、地图上的八个方向(右图)5、描述公路的走向和河流的流向公路:XX走向,如:南北走向;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等。
河流:自___向___,如:自东向西;自南向北等。
6、地图上的方向的判读①有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来判断方向,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方②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
7、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8、比例尺的三种方式:数字式:1:1000000;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___千米。
线段式:9、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10、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范围以及地图详细程度之间的关系:尺大围小内容详,尺小围大内容简如在同样大小的两张纸上(图幅相等),一个画中国地图,一个画北京市地图比例尺的大小表示范围表示内容中国地图北京市地图11、要画一幅某学校或者某乡镇地图,就要选用______的比例尺;要画一幅中国地图或者世界地图,就要选用______的比例尺。
12、图例:地图中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和数字。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1、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2、地球的真实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3、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情和现象:①卫星图片、②环球航行、③月食、④船靠岸,先看到桅杆,船离开,桅杆最后消失、⑤登高望远4、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5、课本P19图2-7地球仪图片赤道:0°;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北极圈:66.5°N;南极圈:66.5°S;北极:90°N;南极:90°S6、站在北极,四周都是南;站在南极,四周都是北7、纬线特点:形状—圆(两极除外);指示方向—东西方向;长度—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8、纬度:赤道的度数是0°;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称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向北、向南各有90°。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世界的地形1、人们通常把陆地上的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2、高度的表示方法有相对高度和海拔高度两种,其中海拔指的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在地图上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的大小。
3、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山地: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盆地:周围高,中间低。
4、陆地上的山脉主要有两大山脉带:一是环太平洋山脉带,二是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5、世界之最:①世界上的盆地是刚果盆地,位于非洲;②世界上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③世界上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位于亚洲洲;世界上面积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位于南美洲。
④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
世界上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⑤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太平洋。
6、科迪勒拉山系主要有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等山脉组成。
7、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五部分。
学看地形图1、概念:等高线:指的是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的线。
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2、如何画和判读等高线图?等高线上的数值为海拔,单位为米,数值越大,即海拔越高说明:在区别山脊和山谷时,可利用水的流向来判断。
水总是由海拔高的地方流到海拔低的地方,但注意画流水线时要垂直于等高线画。
向两侧流的是山脊,向中部汇集的是山谷。
3、陡坡和缓坡的等高线区别: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的是缓坡,等高线稠密的地方表示的是陡坡。
4、山顶、鞍部、陡崖、山脊、山谷等地形的等高线表示方法:①鞍部:两个山顶之间低洼的部分②陡崖:等高线重合或相交的地方③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的地方④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地方1、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200多个(1)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知识点对提高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
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
1亿平方千米,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4、地球的运动①地球运动:自转/公转绕什么转:地轴/太阳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周期:约24小时/一年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形成四季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湘教版初一地理上册世界的地形知识点知识点绝对高度就是相当于海平面的高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海拔,相对高度就是我们要对比的两个地点的海拔高度差,比如A点海拔3000米,B点海拔300米,这里的海拔高度就是他们的绝对高度,而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就是他们的海拔高度差 ,也就是3000-300=2500米,相对高度的计算是以海拔高度为基础的。
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及其比较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山地: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盆地:周围高,中间低课后练习1、横亘欧亚大陆中南部的山系是 ( )A、科迪勒拉阿尔卑斯山系B、安第斯喜马拉雅山系C、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D、阿尔卑斯安第斯山系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 ( )A、青藏高原B、巴西高原C、伊朗高原D、德干高原3、下列高原和平原均位于拉丁美洲的是 ( )A、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B、青藏高原、亚马孙平原C、青藏高原、东欧平原D、巴西高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4、世界的火山和地震带是 ( )A、环太平洋喜马拉雅地中海带B、环太平洋印度洋带C、环太平洋喜马拉雅大西洋带D、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带5、地形的变化是 ( )A、内力作用的结果B、外力作用的结果C、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D、先外力后内力作用的结果6、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 )A、内蒙古高原B、巴西高原C、伊朗高原D、青藏高原7、海底地形从近海到远海依次为 ( )A、大陆坡、大陆架、大洋底B、大陆架、大洋底、大陆坡C、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D、大陆坡、大洋底、大陆架世界的地形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不知道大家是否学会了呢?更多的精彩内容请点击初一地理知识点栏目了解详情。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湘教版以下是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的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大小与地球仪: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其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7千米,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2. 经线和纬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垂直于经线的线叫做纬线。
3. 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4. 地图的方向:地图通常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绘制的。
5.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有数字式、文字式和线段式三种表示方法。
二、陆地和海洋1. 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约为亿平方千米,平均深度约为3795米。
陆地只占地球表面的29%。
2. 海陆的分布:地球表面的海洋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平均水深约为3795米。
在大洋中,有五个大洋和两个南北极洋。
3. 七大洲和四大洋: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是世界上的七大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是世界上的四大洋。
其中,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南极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洲。
4. 板块构造学说:地球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三、天气与气候1.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是短期内在某一地点所经历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期平均的大气状况。
2. 温度带:根据气候特征,可以将地球划分为热带、温带和寒带三个基本温度带。
3. 降水: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可以用降水量、降水概率等指标来描述。
4. 风向风速: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速是指空气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风向和风速也是描述天气的常用指标。
5. 气候类型:世界各地的气候类型多种多样,主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等。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概述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地球是一个近似的椭球体,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2. 地图的种类和用途:包括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用于导航、规划和教育等。
3. 地图的比例尺和方向: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地图通常以北为上。
4. 地图的基本要素:包括图例、注记、比例尺和方向指示。
二、自然地理1. 大气和气候:大气的组成,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2. 水循环和河流:水循环的过程,河流的形成和分类。
3. 陆地地形: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地形的特点和分布。
4. 自然灾害:地震、火山、洪水、干旱等灾害的成因和影响。
三、人口与城市1. 人口分布和迁移: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2.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和对策。
3. 城市规划和布局:城市的功能分区,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四、经济地理1. 农业地理:农业的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农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 工业地理:工业的分布,工业区位因素。
3. 交通运输: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交通运输网络的布局。
4. 旅游地理:旅游资源的分类和评价,旅游业的发展和影响。
五、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遥感的原理和应用,遥感图像的解读。
2.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的基本概念,GIS在地理信息处理和分析中的应用。
3. 全球定位系统(GPS):GPS的工作原理,GPS在定位和导航中的应用。
六、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水污染、土地退化等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对策。
2.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措施。
3. 资源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分类,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
七、地理实践活动1. 地理观察和调查:通过实地考察和调查,了解地理现象和问题。
2. 地理实验和制图:通过实验和制图活动,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3. 地理研究和报告撰写:通过研究和撰写报告,培养地理科学探究能力。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概述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 地球是一个近似的椭球体。
-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以及它们对季节变化和昼夜更替的影响。
2. 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的定义及其作用。
- 比例尺的概念和使用。
- 地图上的基本元素,如指北针、图例、注记。
3. 地图的类型- 等高线地形图的识别和解读。
- 政区图、气候图、资源分布图等。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
-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 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2. 水文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
- 河流的形态和流域的概念。
- 湖泊、地下水等淡水资源。
3. 地貌- 地壳的构造和板块运动。
- 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地貌类型。
- 地貌的形成过程和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
4. 土壤与植被- 土壤类型及其形成条件。
- 植被的分布与生态系统。
- 人类活动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 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 城市化进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 农业与工业- 农业的分类和分布。
- 工业的分布特点和对环境的影响。
- 农业和工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3. 交通与贸易- 交通方式的演变和分布。
- 贸易路线的形成和重要性。
- 交通与贸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 遥感在地理学中的重要作用。
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 GIS在地理数据处理和分析中的应用。
3.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用途。
- GPS在地理信息获取中的作用。
五、地理实践活动1. 地理观察- 观察自然现象和地理环境。
- 记录和分析观察数据。
2. 地理实验- 进行地理相关的科学实验。
- 通过实验理解地理知识。
3. 地理调查- 社区或区域的地理环境调查。
- 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以上是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的主要知识点概述。
湘教版初一地理上册世界的地形知识点
陆地的主要特点是地势低平,起伏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55米,坡度在5°以下。
下面查字典地理网为大家整理了世界的地形知识点,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知识点
绝对高度就是相当于海平面的高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海拔,相对高度就是我们要对比的两个地点的海拔高度差,比如A点海拔3000米,B点海拔300米,这里的海拔高度就是他们的绝对高度,而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就是他们的海拔高度差,也就是3000-300=2500米,相对高度的计算是以海拔高度为基础的。
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及其比较
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山地: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
课后练习
1、横亘欧亚大陆中南部的山系是( )
A、科迪勒拉——阿尔卑斯山系
B、安第斯——喜马拉雅山系
C、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D、阿尔卑斯——安第斯
山系
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 )
A、青藏高原
B、巴西高原
C、伊朗高原
D、德干高原
3、下列高原和平原均位于拉丁美洲的是( )
A、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
B、青藏高原、亚马孙平原
C、青藏高原、东欧平原
D、巴西高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4、世界的火山和地震带是( )
A、环太平洋——喜马拉雅——地中海带
B、环太平洋——印度洋带
C、环太平洋——喜马拉雅——大西洋带
D、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带
5、地形的变化是( )
A、内力作用的结果
B、外力作用的结果
C、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D、先外力后内力作用的结果
6、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
A、内蒙古高原
B、巴西高原
C、伊朗高原
D、青藏高原
7、海底地形从近海到远海依次为( )
A、大陆坡、大陆架、大洋底
B、大陆架、大洋底、大陆
坡
C、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
D、大陆坡、大洋底、大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