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2012年考研社会学理论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1
北大社会学考博试题- -1998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入学考试试题社会学理论1名词解释(3分/题)结构化 Bourdieu 沟通行动2从理论与方法两方面论述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产生、原因及学科建设的意义,以及你的观点。
(21分)3比较韦伯与Durkheim对现代社会的论述。
(20分)4中国农村体制改革目前遇到的难点与关键点是什么,试用社会结构动因及运行机制分析之。
(25分)5费孝通"乡土中国"的特点,对当今有什么意义,举例说明。
(25分)社会学方法1社会学理论解释的类型。
(10)2比较实验方法与抽样调查方法。
(10)3当代社会学方法的进展与特点。
(15)4近十几年来社会学实地研究(包括社区研究、田野调查和个案研究的进展与问题,以案例或自己的调查说明。
(20)5设X1、X2、Z(定类变量提示可以设为虚拟变量)与Y可以写成多元回归方程,请写出来。
(?)1999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入学考试社会学理论1.帕森斯结构功能论的基本观点?以后的学者有哪些批评?功能主义和新功能主义如何对待这些批评?(20)2.结合中国社会实际,分析"现代性"的几种主要观点?(10)3.马林诺夫斯基说,三十年代出现了社会学的中国学派,他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你有什么看法?(10)城乡社会学方向1.用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中国农村社会的制度或组织变迁?(20)2. 用一个或几个理论分析中国农村的非农化过程。
(20)3. 试以社会学的观点分析中国社会目前面临的"需求不足"现象。
(10)4、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有人认为与亚洲某些国家在经济活动中重视人际关系的特点有关,你有什么看法?(10)社会学研究方法1、试述社区调查与大规模问卷调查的优缺点,并以实例说明。
(20)2、试述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方法论之争。
(10)3、韦伯的个体主义方法论与科尔曼的个体主义方法论的差异?(10)城乡社会学方向1.说明社会学研究在方法上与其他学科(如经济学)的不同?(20)2.如果进行进城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社会差异和相互关系的调查,请设计问卷的基本结构和设计程序。
北京大学历年社会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作者:————————————————————————————————日期:北京大学历年社会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各位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写清题号,答在答题纸上启用前机密北京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社会学理论----------------------------------------------------------------------------------------------------------一、名词解释(5×4 = 20)情境定义索引性社会行动显功能与潜功能二、论述题(20×4 =80)1、从阶级视角和社会分层视角分析中国当前的不平等状况,以凸显这两种视角各自的特点?2、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基本命题及其对实际的意义3、试述布迪厄的“社会资本”理论及其对社会学研究的意义4、试述“社区”的涵义,并谈谈“社区建设”对于社会的意义三、简答题(10×5 = 50)1、就你对家庭社会学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并谈谈你的研究思路2、试评述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文化特异性路径3、举例说明城市社会的群体消费不平等现象及其对城市社会发展的影响4、让我再想想想起来了试述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城乡社会的影响5、如果需要你对中国劳动与异化进行经验研究,你将如何考虑或设计欣程点评:今年的理论总得来说是让人出乎意料具体来说有三点:一、重实际论述题的第1、4题,简答题的第3题二、重能力简答题的第1、5题三、反常命题论述题的第2题,与往年能出现在北大社会学理论考卷上的理论大家相比,霍曼斯绝对是一无名小辈,可今年就是考了论述题的第3题,从往年看,00年04年05年06年均考过布迪厄但是也是考查的布迪厄的不同的理论可今年就考了00年考过的内容总之,08年分支的家庭社会学、劳动社会学已显露出重视实际与能力的迹象,但今年只能用overwhelming来形容北京大学199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社会学方法考试时间:1997年1月25日上午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深度访问间接观察法同期群研究深度效度层次谬误理想类型法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分导体抽样与整群抽样的分类原则有何不同,为什么?2.试说明研究课题具体化与操作化的主要内容。
012年北京大学社会工作硕士入学考试社会工作原理(回忆版:顺序可能不太对)一、名词解释(5)1、家庭生命周期2、接纳3、制度的路径依赖4、个案会谈5、职业福利6、相对贫困7、二元劳动力市场8、社会建构理论9、身份制度10、社会性断乳二、简答(20)1、小组工作的职业伦理2、试述组织的性别环境,分析其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3、个案社会工作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一致与相冲突的地方4、简述城市化的内容,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遇到的问题。
5、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制的特点与功能三、论述题(20)1、什么是现代化的传统社会发展战略,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试述现代化传统发展战略的得失?2、个案工作中的专业技术理性与道德、政治实践的冲突。
社会工作实务(从考场上抄来的)一、名词解释1、个案访视2、小组规范3、社会发展(Midgley)4、公共服务均等化5、社会政策评估二、简答题1、试述“人在环境中”2、简述中国文化对个案工作的影响3、试述社会服务机构的战略目标与管理目标,并述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
三、论述题1、试述社区的概念与要素,说明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内容。
并从社区实质的角度评论我国的社区建设实践。
(20)2、新闻中会引用如下表述“根据网上的调查,83%的网民认为,目前的房价没有下降,反而上升。
”请问这一表述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以及统计学方法论上,是否可以接受?为什么?(19)四、选择题(每题2分,只记了关键词)1、简单随机抽样2、测验法3、纵贯研究4、函数关系5、置信区间6、观察法7、抽样8、变量层次9、回归系数10、经典统计推论五、判断改错题(每题三分)1、分析单位2、经验概括3、演绎逻辑4抽样误差5、分层6、效度7、实现调研的过程与调查研究的逻辑过程一致8、研究的过程是从观察出发得出理论9、重点访问10.二次分析2012社科院MSW真题,修正了,之前的那个社会救助写成求助了社会工作原理一、名词解释(5,共40)(内容没错,题号可能错误)1.社会救助2.差序格局3.社会事实(涂尔干)4.个别化5.个案工作6.社会服务7.倡导者8.剩余性社会福利二、简答题(10,共50)题目内容一致,可能表述不一致)1.简述家庭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的联系与区别2.简述帕森斯社会现代化模式变项理论3.简述中国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出路4.简述社会工作的要素5.简述泰乇的价值体系三、论述题(20,共60)(题目内容一致,可能表述不一致)1.论述社会保障体系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以及现阶段我们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问题2. 论述“标签理论”,并举例说明其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3.试论述社会工作、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关系社会工作实务一、名词解释1.增权2.社会目标模式3.自我的强度4.回归社会论5.常人方法论6.时间序列分析7.置信区间8.应答率二、简答题1.简述增进社会工作技巧的方法2.简述小组工作的三大模式3.简述社会行动模式的目标及关注问题4.简述“社会赞许性”是什么?在问卷设计时应该怎么处理会引起“社会赞许性”的题目(此题表述与真题不一致.题目要求没错)5.为什么分层抽样会提高样本代表性?三、论述题1.运用优势和复原力观点论述如何进行社区灾后重建2.论述传统文化中儒家、墨家思想对中国福利制度的影响3.论述入户调查过程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社会学理论考试试题一、简答题1. 解释社会学理论的概念,并讨论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社会学理论是指对社会现象、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进行系统分析与解释的理论体系。
它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的结构、制度、变迁和发展规律,旨在揭示社会的本质和运行机制。
社会学理论对于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提供了研究社会现象的理论框架,帮助研究者理解和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
其次,社会学理论可以深化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为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
最后,社会学理论还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交流与对话的基础,促进学界的学术发展。
2. 简述功能主义理论,并讨论其优点和批评。
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社会是一个具有相互依存关系的系统,社会的各个部分都对整体的稳定和运行起着功能。
它强调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的平衡性和相互关联性,关注社会秩序和社会一体性的维持。
功能主义理论的优点在于它对社会存在的秩序和稳定进行了解释,理论假设合理且易于理解。
此外,它强调了社会各个部分的相互依存和互补性,有助于理解社会的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然而,功能主义理论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首先,它过于强调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忽视了社会冲突和变革的存在。
其次,功能主义理论忽视了社会的多元性和差异性,对于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冲突的解释力度有限。
最后,该理论在对社会变迁和变革的解释上相对不足,无法很好地解释社会变迁的原因和过程。
3. 以社会行动理论为基础,分析个体在社会中的行为决策过程。
社会行动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基于个人目标和意义的选择性行动。
在社会中,个体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动机,评估不同行动的意义和可能的结果,并根据这些评估进行决策。
首先,个体在社会行为决策过程中会考虑自身的兴趣和目标。
个体的兴趣和目标会影响其对不同行动的评估和选择。
其次,社会情境也会对个体的行为决策产生影响。
个体会考虑社会期望和社会规范,以及其他人的行为对自己的影响。
最后,个体的行为决策还受到信息和认知因素的影响。
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历年真题——社会学理论真题(1997-2011年)一、名词解释1.有机团结2.科层制3.价值关联4.非正式制度二、论述1.试述并评论帕累托的精英循环思想2.试析中国单位组织中的社会互动与人际关系的特点3.从托克维尔、韦伯、齐美尔三人中任选两人,评述他们关于现代社会“平庸化”或夷平趋势在经济、政治、社会、人心等方面的观点4.试述认识与分析社会问题的几种不同理论视角三、简述题1.中国农村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取得了哪些成绩并产生了哪些问题2.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三十年来对我国城乡人口结构、家庭结构与消费模式的影响3.“中国文化是集体主义的,西方文化是个人主义的,所以中西方人的心理与行为不一样”,对这一主张进行评述4.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一般分为几个阶段?我国1949年以来城市化经历阶段与特点5.如果要研究全球化对中国劳动关系的影响,你打算从哪些方面考虑?一、名词解释(5×4 = 20)城乡二元结构、共同体、初级社会群体、新功能主义二、论述题(20×4 =80)1、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进程中,群体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发生条件及预防措施。
2、试述孔德的人类认识阶段理论,并阐述其意义。
3、试分析下列四个概念的联系:文化、社会化、社会互动和社会群体。
4、试评估吉登斯的现代性的理论特征。
三、简答题(10×5 = 50)1、试述社会转型中社会心理的特征。
2、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人口数量,按此标准中国城市人口统计中存在什么样的偏差?3、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民工潮”,有了很大的加剧,就农村方面分析其原因。
4、试述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5、试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的特点。
北京大学社会学理论1997-2015年考研真题2015一、名词解释1.field(bourdea)2.双轨政治3.共同体与社会4.再社会化5.社会分化二、论述题1.涂尔干的"反常现象"2.初级群体的发展趋势及在现代社会的作用3.比较布迪厄、常人方法学、艾里亚斯对"理性"的分析4.试述对越轨行为的几种分析理论三、简答题1.中国社会心理学的最新研究理论方向2.什么是“社会性消费设施\",分析它对城市的重要作用3.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对中国劳动力结构的影响4.有人说:\"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扩大城市化,当中国城市化水平赶上欧美城市化水平(80%—90%),三农问题就解决了,请就分析这一观点5.教育与职业地位的获得的关系以及在中国近10年的发展趋势2014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1.参照群体2.文化模式3.系统和生活世界4.(哈贝马斯)滕尼斯二、论述题(每题20分)1.在越轨行为解释中默顿提出的“手段-目标”理论。
2.“sociology of postmodernity”和“postmodern sociology”两者的含义和区别。
请列举1980年以后活跃在西方当代社会学理论中的分别代表这两种类型的社会学家,阐述他们的观点并分析差异。
3.布鲁默的符号互动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4.现代城市中初级群体的衰落及其原因。
三.简答题(每题10分)1.中国社会心理学实现“文化自觉”的可能途径。
2.我国城市人口比例53%,而城市户口只有35%,这种现象叫做“伪城市化”。
现在城市中农民工越来越多,但是这些农民工未能真正进入城市生活。
有学者提出“伪城市化”。
请你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3.农村发展对于现代中国的意义。
4.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年以来对中国城乡人口结构、家庭功能和消费模式的影响。
5.从制度和结构的角度,谈谈中国非正规就业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考研历年真题解析——660社会学理论主编:弘毅考研编者:prentice弘毅教育出品【资料说明】1.命题风格与试题难易北大社会学理论考研题的特点主要是涉及知识广,出题灵活,好多题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需要考察你的社会学底蕴和知识面。
在复习过程中,北大社会学理论考试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要广泛的涉及和识记有关理论的各种知识点,不能有明显的短板。
理论考研题比较容易拿下的是有关《社会学教程》的知识点,不过,近几年,在这方面的出题更加趋于综合,一个题会较综合地涉及到多个知识点,因此既考查你的知识掌握程度,又考查你的知识衔接能力和概括能力。
其次,如果把握好方法,在社会学分支上其实还是能取得比较好的分数的。
有些同学因为没有明确的社会学分支参考书,因此可能会相对不重视,以为只要自己发挥好言之有理即可,其实不是,社会学分支题还是有一大部分考察你的知识点,并不是信马由缰的答题,你需要契合各位社会学分支出题老师的观点,然后再结合一些自己的体会,按逻辑按题义地答题,这样才会得一个较好的分数。
最后,社会学理论的论述题是比较难的,因为你很难猜到会考哪个理论家,因此,你必须掌握每个理论家的观点,而且会在有限时间内较全面地写出他的观点,同时又不失答题逻辑,这是个很难的工作。
因为,社会学理论本身就比较理解,何况要背的出来写的出来呢,在复习过程中,要重视这一块,且不可自以为理解就不去背了,因为理解只是浅层次,真的要精短地在考试时间内写出理论框架和重要观点来才是真正考好的要求。
2.考试题型与分值大家要了解有哪些题型及每个题型的分值,这样才会有的放矢的,高效率地复习。
切不能做太多无用功,因为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有好多提分点需要你努力。
社会学理论考研题有三大题型,第一个题型是四个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分,总共20分。
基本上是2个社会学教程的题,2个社会学理论的题。
第二个题型是四个论述题,这是理论考试的中轴。
如果这块失误了,就会影响整场考试。
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工作原理(代码331)考研真题及详解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工作原理(代码331)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社会救助2.差序格局3.社会事实(涂尔干)4.个别化5.个案工作6.社会服务7.倡导者8.剩余性社会福利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家庭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的联系与区别。
2.简述帕森斯社会现代化模式变项理论。
3.简述中国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出路。
4.简述社会工作的要素。
5.简述泰彻的价值体系。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论述社会保障体系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以及现阶段我们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问题。
2.论述“标签理论”,并举例说明其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
3.试论述社会工作、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关系。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社会救助答:社会救助又称社会救济,指政府和社会团体对那些维持社会基本生活水平有困难者给予必要的物质帮助。
社会救济工作的关键是要正确划定被救济对象最低生活标准,维护贫困者的基本权益。
我国长期开展的扶贫工作是社会救济中很有特色的事业,把社会救济与生产开发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提高贫困者的生活水平。
2.差序格局答:在分析传统社会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结构时,费孝通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中国的社会关系结构是“以自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中的分子一般,大家都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3.社会事实(涂尔干)答:社会事实是种社会学概念,由涂尔干作为社会学的特殊研究对象而提出的。
社会事实就是外在于个人,却能制约个人行为社会现象。
社会事实,区别于个体事实,它以社会为基础和承担者。
具体来说,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
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1997~2009(缺2005、2006)===================================================================== 北京大学·1997年1997年1月25日上午社会学方法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1、深度访问2、间接观察法3、同期群研究4、深度效度5、层次谬误6、理想类型法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分导体抽样与整群抽样的分类原则有何不同,为什么?2、试说明研究课题具体化与操作化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16分)试比较详析模式中,条件关系分析与变量关系检验的异同。
四、(20分)为了解某地今年人民的生活比去年是否有所改善,随机抽查8户人家。
结果有7户生活有改善,1户生活下降了。
试用符号检验法,推论该地人民的生活是否比去年有所提高(X=0.05)。
写出:1)原假设2)备择假设3)检验过程4)推论结果(2=0.05)五、(20分)若根据列联表1:n11 n21 n31n12 n22 n32计算出用于检验的统计量∑∑(n_{ij}-E_{ij})^2x^2 = ------------------------------E_{ij} (注:x^2表示x的平方;E_{ij}表示ij为E的下标)那么,根据列联表2:Kn11 Kn21 Kn31kn12 kn22 Kn32计算出用于检验的统计量X2应等于什么?(注意:表2中所有格值都是表1相应格值的K倍)。
这是一道很简单的列联表检验。
用于检验的统计量卡方是等于实际频数与期望频数之间的离差与期望频数之间的比值。
卡方=∑∑(n_{ij}-E_{ij})^2/ E_{ij}期望频数是假设列联表的行与列相互独立的频数,E_{ij}=ni*n*j/n,其中ni*和n*j都是边缘和。
当样本量扩大K倍时,卡方值受其影响很大,实际上,卡方也会增大K倍。
卡方’=∑∑(Kn_{ij}-KE_{ij})^2/ KE_{ij}=K*原卡方******************************************************************************************* 北京大学·1998年1998年1月17日上午社会学方法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1、命题和假设2、社群图3、抑制度量4、典型实验设计5、客观陈述法二、简答题(每个8分,共16分)1、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北京大学2012年考研社会学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社会角色
模式变量
身份制度
“流动的现代性”
二、论述
1、试论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的理论并评价其社会学意义
2、试评科塞的功能冲突论
3、有人说,人是囚徒,是傀儡;也有人说,人是自由行动者,是导演,从社会化理论和其相关理论阐述你的看法
4、试论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并就简单评析其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适用性的意义
三、简答
1、小岗村“一夜解决了温饱,三十年未过富裕坎”原因,从中国农村发展方向说出你的看法
2、前面一段话~ 从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的角度说明城市空间的变化对人的影响
3、从社会化和公民社会的构建角度谈农民工的问题
4、运用相关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论述留守儿童的困境
5、关于新劳动法的修改内容对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的影响,可以从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