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法 [兼容模式]
- 格式:pdf
- 大小:3.03 MB
- 文档页数:44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法⒈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电子跃迁产生的吸收带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在分析上较有实际应用的有哪几种类型?⒉无机化合物分子中电子跃迁产生的吸收带有哪几种类型?何谓配位场跃迁?请举例加以说明。
⒊采用什么方法可以区别n-π*和π-π*跃迁类型?⒋何谓朗伯-比耳定律(光吸收定律)?数学表达式及各物理量的意义如何?引起吸收定律偏离的原因是什么?⒌试比较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及各主要部件作用的异同点。
⒍试比较常规的分光光度法与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及导数分光光度法在原理及特点是有什么差别。
⒎分子能发生n-σ*跃迁,为227nm(ε为900)。
试问:若在酸中测量时,该吸收峰会怎样变化?为什么?⒏化合物的为305nm,而为307nm。
试问:引起该吸收的是n-π*还是π-π*跃迁?⒐试比较下列各化合物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大小并说明理由。
(a)(b)(c)(d)⒑若在下列情况下进行比色测定,试问:各应选用何种颜色的滤光片?(1) 蓝色的Cu(Ⅱ)-NH3配离子;(2) 红色的Fe(Ⅲ)-CNS-配离子;(3) Ti(Ⅴ)溶液中加入H2O2形成黄色的配离子。
⒒排列下列化合物的及的顺序:乙烯、1,3,5-己三烯、1,3-丁二烯。
基化氧(4-甲基戊烯酮,也称异丙又丙酮)有两种异构体,其结构为:(A)CH2=C(CH3)-CH2-CO(CH3),(B)CH3-C(CH3)=CH-CO(CH3)。
它们的紫外吸收光谱一个为235nm(ε为12000),另一个在220nm以后无强吸收。
判别各光谱属于何种异构体?⒓基化氧(4-甲基戊烯酮,也称异丙又丙酮)有两种异构体,其结构为:(A)CH2=C(CH3)-CH2-CO(CH3),(B)CH3-C(CH3)=CH-CO(CH3)。
它们的紫外吸收光谱一个为235nm(ε为12000),另一个在220nm以后无强吸收。
判别各光谱属于何种异构体?⒔紫罗兰酮有两种异构体,α异构体的吸收峰在228n m(ε=14000),β异构体吸收峰在296nm(ε=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