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三打白骨精表格式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5
三打白骨精教案主题:三打白骨精教学内容:1. 了解《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2. 学习用简单的句子描述故事情节和角色。
3. 学习相关词汇和表达,如“三打白骨精”、“孙悟空”、“白骨精”等。
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和述说《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2. 能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故事情节和角色。
3. 丰富词汇量,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2. PPT或教案纸张3. 卡片或图片:孙悟空、白骨精等角色的图片4. 学生练习册或活动单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准备孙悟空、白骨精等角色的图片或卡片,展示给学生,问学生是否了解这些角色,并简单介绍他们。
新课讲解:1. 教师通过介绍《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和角色,用简单的句子描述三打白骨精的故事,逐步向学生阐述故事的发展和结局。
2.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通过PPT或写在黑板上的关键词和表达,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示范练习:1. 教师将故事情节分成几个关键环节,用简单的句子向学生描述,并让学生跟读和模仿。
2. 逐步加入相关词汇和表达,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
巩固练习:1.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位学生担任故事讲解员,向全班同学复述故事情节。
2. 其他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用不超过一分钟的时间写下自己对故事情节的总结。
扩展练习:1.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编写一个短小的故事剧本,重点包括孙悟空、白骨精和三打白骨精的情节。
2. 学生分组表演自己编写的故事剧本,并在班级进行分享。
总结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三打白骨精》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和思考。
拓展活动:1. 教师让学生自由阅读《西游记》中与白骨精有关的章节,并鼓励学生写下自己的读后感或感悟。
2. 学生可以尝试根据阅读的内容创作简短的诗歌或故事,分享给同学。
此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时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小学六年级8《三打白骨精》教案《小学六年级8《三打白骨精》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目标:1、能用已有的识字策略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根据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2、能用不同的语调与同学合作角色朗读、复述。
3、从读名著入手,立足“三变三打二拦”,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
4、以“三变”——“三打”——“二责”为主线,在读懂“变”、“打”和“责”过程中,走近人物内心,感知人物形象。
特别是品读语言,体会孙悟空机智、勇敢、坚定的品质。
5、搜集交流《西游记》中的其他故事,从中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品读语言,感受人物形象是本文的重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法学法:找句读句、抓词品词,感受人物形象特征;合作朗读、复述,仿写练笔,感受作者用词构句的精妙。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走近名著《红楼梦》罗贯中《三国演义》吴承恩《水浒传》曹雪芹《西游记》施耐庵2、揭题:今天我们就走进《西游记》,读一读《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在赏读故事的同时,走近作者,感受作者笔下的个性鲜明的人物,感受作者精妙准确的语言,你们有兴趣吗?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
1、口头填空: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又变成(),最后变成(),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先后()次怒打白骨精。
2、为了降妖除魔,扫清取经路上的障碍,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那么,三次斗争的情形又有什么时候不同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八课《三打白骨精》。
(板书课题)三、精读课文(一)学习第一次斗争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描写第一次斗争的段落,分别画出描写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词句,然后交流。
2、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出示下列投影片:孙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朝妖精劈脸一棒。
唐僧连忙扯住悟空……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
……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白骨精不胜欢喜……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
8、三打白骨精·教案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孙悟空三次打死白骨精的化身,而唐僧人妖不分,反把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
谁能预测一下,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事?2、出示课题:21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二)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大声读课文3-5遍,按预习要求自学课文。
2、交流自学成果。
(1)生字:戒、寡、祟、(2)词语:搭救、作祟、觉醒、寡不敌众、几次三番、人妖颠倒、是非不分(3)让学生简单说说这篇课文说了什么?(要求用一、二句话)三、指导分段。
1、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文章,可以怎样分段?2、按“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
3、交流,评议。
第一段:第1、2自然段。
第二段:第3、4、5自然段。
第三段:第6自然段。
四、作业1、完成《作业本》第1、2、3题。
2、熟读课文。
第2课时一、复习:课文是分哪几部分写的?二、学习第一段。
1、学生轻声读课文后,教师问:孙悟空走后,唐僧的命运怎样?(指名读第1自然段,再说说。
)2、为了救师父,八戒怎么做?(指名读第2自然段,在理解“寡不敌众”“直奔”两词的基础上,学懂内容,说说。
)3、学生自行小结段意:唐僧被白骨精捉进白骨洞,八戒去请孙悟空搭救师父。
三、学习第二段。
1、默读课文,想想“孙悟空用了什么巧妙的方法既消灭了白骨精,又使唐僧觉醒”。
这一段分几步写了这个过程。
2、第一步,听到师父被妖怪捉去,孙悟空怎么做?(1)指名读第3自然段第1句:孙悟空听到妖怪又出来作祟,就立即赶往白骨洞。
“理解“作祟”的意思,并注意用上“又”、“立即”,写出了妖怪“尽干坏事”,悟空对妖怪“嫉恶如仇”,对师父十分热爱。
(2)指名读这一自然段的第2、3句。
“老妖婆”和“白骨精的母亲”中间用上了踊折号,这个破折号起了什么作用?(注释)孙悟空既已打死了老妖婆,为何又要变成老妖婆的模样?(将计就计,用计揭穿白骨精的妖术,使师父觉悟,同时消灭白骨精。
)指名学生再读课本自然段最后一句,问:“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这句话写出了孙悟空的什么特点?(变成老妖婆,设计让白骨精自我暴露。
《三打白骨精》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牛牛范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8篇《三打白骨精》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篇一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
走了一天的路,唐僧感觉饥饿,就让孙悟空去找些吃的。
悟空跳上云端,四处观看,见南山有熟透的山桃,便要摘些来给师父充饥。
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现了。
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
今天机会来了!”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
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谗,夺过罐子就要动口。
正在这时,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
唐僧连忙扯住悟空。
悟空说:“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
”说着,就朝妖精劈脸一棒。
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
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
悟空打开罐子,从里面跳出来几只青蛙、癞蛤蟆,根本没有什么斋饭。
唐僧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师徒们吃了桃子继续赶路。
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
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
白骨精见棍棒落下,又用法术脱了身,丢了具假尸首在路上。
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坐在地上,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
悟空头痛难忍,连忙哀告。
唐僧喝道:“你为何不听劝说,把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它是妖精!”唐僧非常生气:“胡说!哪有那么多妖精!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去吧!”悟空说:“师父若真不要我,就请退下我头上的金箍儿!”唐僧大惊:“我只学过紧箍咒,却没有什么松箍咒儿!”悟空说:“若无松箍咒,你还带我走吧。
《三打白骨精》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三打白骨精》教案优秀10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1、材教主要内容、作用和地位本文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第十二册的第三单元的第八课。
本单元的主题是“诗文精粹”,安排了《三打白骨精》《词两首〈渔歌子〉〈如梦令〉》《螳螂捕蝉》《读书要有选择》,旨在引导学子在阅读的选择上要占领诗文经典这一制高点。
它节选自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的《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这篇课文写孙悟空三次识破妖魔,却被唐僧认为滥杀无辜。
三打白骨精是取经路上最精彩的故事,不仅表现了白骨精的狡诈多变,也塑造了孙悟空除恶务尽的战斗精神。
第五册的《三顾茅庐》、第九册的的《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两篇课文分别根据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的有关章节改写而成,它们和本文一起共同担负着引领学子阅读经典的使命。
2、重难点分析读懂课文内容不是教学的重点,也不是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子感悟作者是用什么办法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的,引领孩子通过对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一棵“树”的触摸,走进诗文精粹的“森林”。
课文具有古典白话小说的语言风格,与今天我们小学子的表达习惯不同,这给阅读理解带来一定的障碍。
教学中,指导学子多阅读,在阅读中明确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形象,感受经典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古典名着《西游记》,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3、感受名着的魅力,激发学子阅读经典的兴趣。
三、教学理念1、落实《语文教学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围绕张庆老师提的“扣读导悟,读中见悟”的语文课程改革意见组织教学。
2、借鉴着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组织课堂教学。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三打白骨精》教案(优秀5篇)《三打白骨精》教案篇一教学过程:一、导入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2,正因为白骨精的三变,所以就有了孙悟空三次棒打,那么,三次斗争的情形又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第一打第二打第三打。
二、精读课文第一次斗争1,请大家轻声读读24小节,第一次斗争的情形,分别画出描写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句子,注意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人物的性格。
2,学生读课文,画句子:3,引导学生阅读以上的内容,看看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人物的性格。
4,交流汇报。
(教师适时予以指导)白骨精:白骨精不胜欢喜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
指名读(出示段落)师:自言自语是怎么说?(自己跟自己说)师:那你再试一遍。
师:自言自语是跟自己说,你这样说都让别的妖精听见了。
师: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心里头那高兴啊,那叫不胜欢喜。
(出示挂图)指导朗读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村姑(美貌)说说美貌的词(看挂图)看到美貌,你想到了哪些词?(闭月羞花,眉清目秀,花枝招展,沉鱼落雁)这美下面藏的是恶。
()把感受送进去再读。
径直(目标明确,恨不得马上把唐僧抓走)扔下一具假尸首(嫁祸于孙悟空)所以说这里的白骨精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生:奸诈,诡计多端板书:诡计多端教师小结:同学们都有一双慧眼,看到了白骨精的真面目!孙悟空:孙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朝妖精劈脸一棒。
指名读(出示段落)师:这里孙悟空怎么样?(着急)从哪里看出来的?真的是着急吗?一般的人知道是妖精的话,早已逃之夭夭,看出什么来了?(勇敢)(聪明,厉害,火眼金睛)一眼看出师:所以说这里的孙悟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生:善于识破,勇敢板书:勇敢唐僧:唐僧连忙扯住悟空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
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8.《三打白骨精》教案教案背景:本篇教案是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三打白骨精》的教学设计。
《新课标》提出“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
“强调课程的人文内涵”。
因此,在设计中,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依据,在自读、自悟、探究人物特点中张扬个性,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课题:《三打白骨精》教材分析:三打白骨精》是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下学期教材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苏教版教材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课文单元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组合。
第三单元一组课文的主题是“诗文精粹”,由《三打白骨精》、《词两首(如梦令李清照;渔歌子张志和)》、《螳螂捕蝉》三篇课文组成。
编写的意图是吸收祖国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属于叙事性课文,选自我国古典小说名著《西游记》,根据《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改编。
课文通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故事,赞扬了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别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
课文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又是学生所熟悉的故事题材,适合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进行简要的复述训练。
课文的主要特点是:1、故事情节一波三折。
2、人物形象个性鲜明。
3、语言描写生动传神。
教学方法:研究人物的语言、动作、自主探究人物的性格。
教学过程:一、介绍《西游记》《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吴承恩,其余三大名著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曹雪芹的《红楼梦》。
孙悟空是《西游记》里的主要人物。
《西游记》想象丰富,故事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它从诞生到现在的四、五百年里,不但我们中国人喜欢,而且已拥有了世界上很多读者,被改编几国文字,还被拍成电视、电影,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二、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西游记》里其中的一则故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提出质疑,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并谈谈你对文本中人物的认识。
大班三打白骨精教案【篇一: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8、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姓名:章新柱性别:男职称:小教高级学历: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本科单位:石台县七里中心学校通讯地址: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七里中心学校电话:189********邮编:245100教学目标: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读,领悟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特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抓住细节,联系人物的表现,再把前后情节贯穿起来感悟人物形象的方法。
4、借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引领学生走进《西游记》。
教学重点:重点:有感情地读,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领悟白骨精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学1、说到《西游记》,你脑子里一下子会闪现出哪些人物?你最喜欢的是谁?为什么喜欢?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板书课题,读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
1、这篇文章中出现了哪几个重要角色?(板书:孙悟空、唐僧、白骨精)1、文章是如何将这三个人物窜连起来的?(白骨精三变骗唐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三拦孙悟空)2、你能很快地找出孙悟空的一打,二打,三打分别在哪一段吗?3、现在谁能谈谈你对这些人物的初步感受吗?4、正因为有了白骨精的“三变”,所以就有了孙悟空三次棒打。
那么,这白骨精是怎么变的呢?请大家浏览课文,用“------”划出妖精“三变”的语句,读读想想,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白骨精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二、精读课文(一)研读白骨精“三变”。
一变: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现。
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
今天机会来了!”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
1、出示以上句子,指名读,说说从中读懂什么?2、组织交流。
(1)妖怪神通广大,消息灵通,悟空刚走就来。
(2)恶毒、凶残、自私,吃别人的肉,自己长生不老。
三打白骨精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根据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2、从读名著入手,立足三变三打二拦,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
3、搜集交流《西游记》中的其他故事,从中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品读语言,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1.直接导入。
2、说说四大名著以及作者。
(板书:《西游记》)3、说到《西游记》,你脑子里一下子会闪现出哪些人物?师徒四人中,你印象最深的是谁?4、这么多人物,(板书:人物。
)必然会发生故事,有故事,就有故事的情节。
(板书:情节。
)故事发生的地方就是环境。
板书:环境。
这就是小说的三要素。
5、出示课题,读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
1、小组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口头填空: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 ),又变成( ),最后变成( ),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次怒打白骨精,前()次都被白骨精逃脱,第()次终于被孙悟空一棒打死。
三、感受环境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节,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2.出示古文,自读,有什么感受。
三、品度语言,感受人物性格(一)追溯三打,感受孙悟空的性格1、请你找出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句子,然后读一读,想一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2、学生交流,出示相关句子:3、细细得再读读这几个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具体从哪儿感受到的?4、交流,板书:5、齐读(二)追溯三变,感受白骨精的性格1、过渡:课文中的三还有其他意思吗?(白骨精三变)2、找出白骨精三次变化的句子读一读,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3、交流出示句子:4、在读,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5;其实,不仅从三次描写白骨精变化的句子中感受到白骨精的狡猾,其实文中还有两处比较明显的地方也能看出来。
是哪里?6、学生交流:7、齐读句子(三)追溯两次责怪,感受唐僧的性格特征1、找找描写唐僧的句子,读一读,想想唐僧又有着怎样的性格呢?2、交流句子,出示:3、交流感受:4、朗读深化:5、指名朗读(四)、感受猪八戒的性格1、同学们,故事还向我们描述了另外一个主人公的形象,哪一句?2、八戒嘴谗,夺过,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四、小结:五、作业第三次怒打白骨精后,课文没有写唐僧的表现,请你展开想象,想一想,当唐僧看到白骨精原形毕露时,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请用一段话生动具体地写下来。
8三打白骨精六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理念: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使他们能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在实践中感受,积累语言;在实践体验、丰富情感,形成良好的语感。
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13个,理解21个词语的意思。
2.学会按照课文后练习第3题的提示简要复述课文。
通过学习,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3.懂得对敌人不能讲慈悲,要善于识破敌人的诡计,并和敌人斗争到底。
教学重点:体会人物形象特点,感受中国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从语言入手,体验情感,又熏导语言艺术;超越文本,提升语言,感悟语言的无穷魅力。
教学难点:深入体会孙悟空、白骨精、唐僧的特点,体会文中表达的与敌人的阴谋诡计斗争到底的思想。
教学时间:2课时预习要求读的要求:1.自学生字词,注意检查字词:读音:脊梁蒙骗峰岩重叠斋比一比,再组词。
峻()俊()梁()满()蛤()骏()峻()粱()瞒()洽()2.课文至少读三遍,做到正确、流利。
思的要求:1.思考:分别划出描写白骨精和孙悟空的句子,好好品一品,看看在你的心中,这是一个怎样的白骨精?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孙悟空?()的孙悟空,至少写出4个成语。
2.读读写白骨精第二次、第三次变化和逃跑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为什么用不同的写法?3、《三打白骨精》故事的六大要素是:①时间:;②地点:;③人物:;④起因:;⑤经过:;⑥结果:。
4、孙悟空神通广大,为什么要三打才能打败妖精?练的要求:1.把这课生字写一写,写正确,写工整;2. 交流《西游记》的故事梗概,说说你所知道的故事。
3、小练笔:①白骨精变成老太太和老公公寻找亲人,她会怎么说呢?②请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英雄行为写一段颁奖词。
查的要求:1. 四大名著中含三字的故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