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情况及贫血原因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血液透析病人贫血原因分析及防治血液透析是一种用于治疗肾衰竭的替代性治疗方法,它通过过滤和清洁血液来代替肾脏失去的功能。
然而,长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常常会出现贫血的情况。
本文将分析血液透析病人贫血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和治疗贫血的方法。
血液透析病人贫血的主要原因是肾脏功能不全和慢性疾病导致的营养不良。
肾脏在正常情况下会产生一种名为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简称EPO)的激素,它能促进骨髓产生红细胞。
然而,肾脏功能不全会导致EPO生成减少,进而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和寿命,导致贫血。
慢性疾病也是导致血液透析病人贫血的原因之一、慢性疾病患者在长期生病期间,消耗体内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导致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会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和功能,进而导致贫血。
此外,慢性疾病本身也可能影响红细胞生成和寿命。
预防和治疗血液透析病人贫血的方法主要包括补充EPO和改善营养状况。
补充EPO可以通过注射外源性EPO来实现。
建议在血红蛋白低于100g/L时开始注射EPO,以提高红细胞的生成和减少贫血的程度。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过量的EPO使用可能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因此使用EPO的剂量应在一个安全范围内。
改善营养状况也是预防和治疗贫血的关键。
血液透析病人常伴有食欲不振、味觉改变和容纳量限制等问题,导致营养摄入不足。
因此,建议血液透析病人在治疗期间加强蛋白质和能量的摄入,保证足够的营养供给。
此外,补充铁和其他必需维生素和矿物质也很重要,以确保红细胞的正常生成和功能。
除了补充EPO和改善营养状况外,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预防和治疗贫血。
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和铁代谢指标,可以及早发现贫血的存在并采取相应措施。
此外,血液透析病人还可以尝试减少出血和减轻慢性疾病的症状,以降低贫血的风险。
总之,血液透析病人贫血的原因主要是肾脏功能不全和慢性疾病导致的营养不良。
预防和治疗贫血的方法包括补充EPO、改善营养状况和监测血液指标。
针对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医生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降低贫血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指南最新版本
前言
贫血是长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根据最新研究结果和临床经验,本指南对原有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治疗方案进行更新。
一、诊断与发病机制
1. 根据标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水平低于100 /视为贫血。
2. 主要原因是肾功能不全导致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下降。
3. 感染、营养不良也是诱发因素。
二、治疗方案
1. 红细胞生成素()治疉:单独用药或联合铁剂。
2. 铁剂治疗:口服或静脉输注。
3. 血红蛋白水平目标值:目标水平在100-120 /之间。
4. 对特殊人群可能需要个体化治疗目标值。
三、疗效监测与
1. 每2周监测1次水平。
2. 加强对感染和营养状态监测。
3. 根据实际效果调整药物剂量。
四、新发现与传达
1. 注意个体差异,不设一个尺寸适合所有人。
2. 新药研发进展将及时传达给临床医生。
3. 持续优化指南,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服务。
以上内容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指南将按照研究进展不断更新和完善。
透析病人要持续注射“促红素”透析病人要持续注射“促红素”尿毒症病人都会出现贫血,随着进入尿毒症的时间延长,患者贫血会越来越重。
这种情况在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中也存在。
如果不能及时纠正贫血,长期贫血会使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出现一系列并发症,最后导致死亡。
所以对透析患者的贫血必须进行治疗。
要治疗贫血,首先要明白尿毒症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贫血。
引起尿毒症患者贫血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肾脏衰竭后不能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简称“促红素”)。
促红素是一种糖蛋白,大部分由肾脏产生,另有10%~15%由肝脏产生。
正常人血中促红素的浓度约为5pmol/L。
促红素的作用是促进骨髓中的红系祖细胞生成前驱细胞,使织红细胞增生,从而转化为红细胞。
引起尿毒症病人贫血的原因还有:尿毒症致使胃肠功能减退,使营养物质包括铁、叶酸等吸收障碍,造成造血原料缺少;毒素直接作用于红细胞,导致红细胞的破坏增加;此外做血液透析的患者由于透析膜生物相容性问题导致红细胞的破坏增加,进一步加重贫血。
所以治疗尿毒症患者贫血的重点是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
现在临床上常用基因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透析病人贫血。
临床使用时可以皮下或静脉注射。
皮下注射的半衰期约一天(12~28小时),约为静脉注射的两倍,生血效果以皮下注射较好。
一般来说,透析患者经过持续注射促红素一段时间后,血色素可提升到正常水平,但是有些患者会问,为什么我一直在注射促红素,血色素提升仍然不理想?这就要分析一下原因。
导致促红素疗效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促红素剂量不够。
有些患者由于经济等原因,虽然一直在注射促红素,但剂量不够,有的一周注射一次甚至几周注射一次,这样的剂量远远达不到要求,身体仍然缺少促红素。
2.铁剂补充不足。
尿毒症患者本来就缺铁,在促红素治疗时,病人会迅速大量造血,这时需要大量的铁剂,若患者本身的铁储存量不够,或这些铁不能迅速从储存处转运到骨髓(功能性缺铁),这样治疗效果就会很差。
因此在进行促红素治疗的时候,应该同时补充足够的铁剂以及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
血液透析患者出现贫血有哪些症状及危害
透析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贫血?
透析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且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贫血逐渐加重。
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
1.红细胞生成减少:健康肾脏可以产生一种叫做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的物质,它可以刺激骨髓产生红细胞,慢性肾功能衰竭时,EPO的产生明显减少是透析病人发生贫血的最主要原因;尿毒症病人体内堆积的毒素抑制骨髓,引起造血功能障碍;铁和叶酸也是造血的主要原料,慢性肾功能衰竭时二者摄入不足及利用障碍均可加重贫血。
2.红细胞破坏增多:透析病人的红细胞寿命缩短,并有破坏增加。
3.红细胞丢失增加:慢性长期上消化道或下消化道隐性出血,实验室经常抽血化验或透析器中残留血的损失,可加重贫血。
4.甲状旁腺激素PTH有拮抗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红细胞生成的作用,可增加红细胞的脆性,缩短红细胞的寿命。
5.铝中毒时铝可以和转铁蛋白结合干扰铁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从而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治疗达标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贫血;血红蛋白;影响因素终末期肾病(ESRD)是指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终末阶段,一般认为当小球滤过率降至15ml/(min.1.73m2)以下,慢性肾脏病到了5期时就进入了终末期肾脏病阶段。
终末期肾病患者需要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贫血等并发症,贫血是一种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的常见的一种并发症[1],贫血可增加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加重患者疾病进展,增加住院率和死亡率。
贫血导致疲乏、认知功能减退、食欲降低、体能下降、情绪低落、睡眠障碍等症状,影响患者的身体及心理健康,甚至造成患者的不良预后。
因此,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应当给予重视,研究表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应当≥110g/L[2]。
目前研究表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达标率较低,约为43%-70%[3]。
临床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造成贫血的原因主要包括患者肾脏生成红细胞色素生成不足、透析治疗的影响、铁缺乏、营养不良等[4]。
因此,临床中应当及时纠正患者贫血,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本研究对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分析患者贫血治疗的达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材料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00例,纳入标准:患者经临床诊断为肾病终末期;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时间三个月以上,持续接受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时间3个月以上,患者能够定期复查血常规、血生化、转铁蛋白饱和度、铁蛋白等指标;自愿参与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排除标准:患者伴发肿瘤、出血性疾病等;近三个月发生感染的患者;近期有输血史患者;存在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根据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了100例患者,患者中位年龄65岁,男60例,女40例,伴发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等。
关于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情况及贫血原因分析摘要: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状况以及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原因。
方法选取某院2010年5月至2014年7月的血液透析患者100例,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血液透析患者会输适量的血液,观察组的血液透析患者会同时进行“铁剂治疗”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分析两组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情况以及分析其贫血的原因。
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情况出现的重要原因在于缺铁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我们可以通过补充铁剂与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
关键词: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情况;贫血原因;分析
维持血液透析时间长患者贫血纠正效果优于维持血液透析时间短的患者,临床上注意早期检测血红蛋白,调整用药。
我们通过观察分析所选取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状况,探究患者血液当中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积压的相关数据,了解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情况,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出现贫血的主要原因,总结出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治疗方法以及策略,并将这些策略和方法恰当地应用到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临床治疗当中,提高患者的贫血治愈效率和质量。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某院2010年5月至2014年7月进行3个月以上的血液透析患者100例,其中包括50例男性血液透析患者,50例女性血液透析患者,患者的血液透析时间最长的为4年,在这100例血液透析患者当中有2例多囊肾,1例狼疮性肾炎,4例结石性肾衰竭;10例高血压肾病;7例糖尿病肾病;7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
选取的这100例血液透析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我们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这两组中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时间、性别以及年龄等不存在明显的区别。
2.研究方法
观察该医院100例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前的血液,详细记录他们的贫血情况,分析探究他们贫血的原因;依据本院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时间将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的50例血液透析病人作为对照组,将2012年6月至2014年7
月的50例血液透析病人作为观察组。
对照组的血液透析患者要输适量的血液,观察组的血液透析患者要给予“口服铁剂治疗”或者“静脉补充蔗糖铁治疗”,同时还要在透析结束或者皮下注射时将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到血液透析器的静脉端。
在治疗之前我们通过测量两组血液透析患者的红细胞压积以及血红蛋白,了解患者的贫血情况,分析他们贫血存在的主要原因,并且在实施治疗的过程当中记录治疗的第2、4、8等周两组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红细胞压积以及血红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数据,通过观察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液变化情况,探究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最适宜的方法。
二、研究结果
我们发现在选取的这100例血液透析患者当中,患者血液当中的血清铁蛋白含量在500ug/L以上的占1%,患者血液当中的血清铁蛋白含量在400ug/L至500ug/L之间的占7%,患者血液当中的血清铁蛋白含量在300ug/L至400ug/L 之间的占23%,患者血液当中的血清铁蛋白含量在300ug/L以下的占69%;患者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在60g/L以下的占5%,患者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在60g/L至70g/L之间的占15%,患者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在70g/L至90g/L之间的占80%;患者红细胞压积在0.3以上的占6%,红细胞压积在0.2至0.3之间的占22%,红细胞压积在0.1至0.2之间的占72%。
贫血是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可以引起组织氧供与氧耗下降、心输出量增加、心脏扩大、心室肥厚、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认知能力和思维敏度下降等,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病情进展。
在这100例血液透析患者当中血液透析过程失血或者透析不充分导致的贫血占10%,红细胞丢失引起的贫血占23%,铁剂不足引起的贫血占65%,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引起的贫血占90%。
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的第二周观察组的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压积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对照组中有10例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出现下降;在血液透析患者治疗的第四周观察组中有15例的患者的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压积有上升的趋势,其中血红蛋白的含量高达100克,红细胞积压达到35%,对照组中有23例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含量出现下降;在血液透析患者治疗的第八周观察组中40位患者的红细胞积压高达35%,血红蛋白达到100克左右,有2例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的第一周至第八周血红蛋白与红细胞积压都没有变化,对照组当中
几乎所有的患者在第八周血红蛋白与红细胞积压都明显下降。
三、结论
通过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状态,分析贫血相关因素,并根据数据调整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贫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当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通过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并不能阻止贫血的出现,由于血液透析过程当中的失血、透析不充分、红细胞的寿命减短、红细胞的缺失、摄入铁不足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等原因导致血液透析患者出现贫血的症状。
大量的研究表明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肾脏所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无法满足机体的需要,同时,贫血在血液透析患者当中出现的另一的重要原因是缺乏铁。
血液透析患者缺铁现象的存在是由于抽血化验的频繁性,导致胃肠道失血和透析器与透析管路上残留血液等慢性失血的出现。
为了提升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红蛋白与红细胞积压,我们需要将补充铁剂与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同时进行,这样既可以保证血红蛋白与红细胞积压的快速上升,又可以确保他们的稳定性和长期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并且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
通过分析探究我们可以得出: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铁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因此,在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时候,可以将“铁剂治疗”与“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相结合,这样既能够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相关费用,又能够增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大量的临床实验和研究都表明铁剂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摄入能够很好地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状况,在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铁剂治疗”与“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过程当中,我们应该注意防止由于铁剂摄入过度而造成心脏、脾脏以及肝脏的沉积,因此,在铁剂静脉注射的时候要小心谨慎,降低医疗风险,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王美岩;292例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情况及贫血原因分析[J];吉林大学;2013
[2]徐会强李新华蔡巧芬;血液透析病人贫血原因分析及防治[J];《中国卫生产业》;2012年31期
[3]徐丽霞梁馨苓李志莲李锐钊陶一鸣黎思嘉刘双信史伟;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14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