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文学(一)
- 格式:ppt
- 大小:221.00 KB
- 文档页数:49
从普希金“多余人”形象分析俄国文学的民族性(一)摘要]《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之作,作品鲜明地反映了俄罗斯文学的民族性特征。
从具体作品入手进行研究可发现,多余人是当时社会一部分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从社会历史文化方面探索作品主人公奥涅金作为多余人存在的深层内涵,可以揭示出作者由自己的文化积淀创作的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关键词]多余人;民族性;历史文化;宗教《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之作,是公认的俄罗斯文学的典范,小说塑造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杜勃罗留夫曾指出,“多余人”是“我们土生的民族的典型,所以我们那些严肃的艺术家,没有一个是能够避开这种典型的。
”奥涅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多余人”的鼻祖,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相继出现的多余人的典型,诸如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莫夫等,他们身上无一不或多或少地有着奥涅金的影子。
多余人人物系列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独有的成果,同时也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最高成就之一,它鲜明地反映了俄罗斯文学的民族性特征。
一、民族性特征的表现1.多余人是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19世纪20年代正是俄罗斯解放运动第一代战士——贵族革命家成长的时期,同时也是十二月党人革命的酝酿、爆发和失败的时期。
当时俄罗斯经历了1812年反拿破仑入侵战争的胜利,民族意识普遍觉醒,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对专职农奴制的不满和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在这种情势下,贵族青年中开始出现政治上的分化:一部分人渴望为祖国做一番事业,要求改变现存制度,这些人就是十二月党人;另一部分人仍然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企图永久保持贵族特权地位;而第三种人则是贵族青年中的一部分人,他们感到时代的风暴即将来临,不甘心和贵族阶级一道灭亡,但阶级的局限又使他们没有勇气与能力去参加革命斗争,也看不见社会发展的前景,因此终日彷徨苦闷、焦躁不安,即染上了当时人们所说的“时代的忧郁病”。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第一部分十九世纪初二十五年文学一、主要作家、作品:1.进步的改革派、新派的领袖:卡拉姆津2.茹科夫斯基:继杰尔查文后成为俄国诗坛泰斗,是俄国第一个浪漫主义作家,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早期浪漫主义)(1)抒情诗:1806年的哀歌《黄昏》。
(2)故事诗:《斯维特兰娜》是茹科夫斯基全部创作中最著名的一部作品。
(3)“翻译的天才”(普希金称他):他译的罗马史诗《奥德修纪》是俄国译本中的杰作。
他认为:诗人在翻译诗歌的时候,不应当是作者的“奴隶”,而应当是一个“竞争者”,甚至可以超越作家。
3.雷列耶夫:(十二月党人中产生了许多杰出的作家,其中最著名的有:雷列耶夫、别斯图热夫、丘赫尔别凯、奥陀耶夫斯基、拉耶夫斯基等人。
)(后期浪漫主义)19世纪初期,俄国贵族革命家。
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
十二月党诗人中最著名的诗人。
特别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和诗人的社会职责。
他的诗歌充满高度的政治激情,号召人们起来为自由而战。
他们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爱国志士。
诗歌充满鲜明的俄罗斯特色。
(1)政治抒情诗:起义前不久写的《公民》(2)长诗:《沃伊纳罗夫斯基》是他唯一的也是最好的一篇长诗。
(3)组诗:他一生中共写过二十一篇《沉思》(组诗)4.克雷洛夫:(别林斯基称它为“俄国唯一的一位真正的、伟大的寓言作家。
)5.里鮑耶陀夫:手抄喜剧(诗体本)《智慧的痛苦》(恰茨基、索菲娅)表现进步青年(十二月党人)的思想情绪,盼望自由民主。
是俄国批评现实主义文学的开始。
6.普希金:俄国文学之父。
在俄国文学史上是继往开来的人物,他既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又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并对俄罗斯文学语言的改革作了划时代的贡献。
(1)1814年,普希金在一次考试期间读自己的新作《皇村回忆》一诗,深得在场的老诗人杰尔查文的赞赏,称他是自己的继承者。
1814年,公开发表了第一首诗《致诗友》。
(2)抒情诗:普希金是这一时期俄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俄罗斯文学分类
(1)民间文学-人民的口头创作:这是俄罗斯古代意识形态取向和艺术价值的基础,其作品表达了俄罗斯最普遍的理想。
它包括诸如童话、谚语、民间说唱、民歌、成语等各种各样的形式。
(2)桦树皮文献-9-12世纪:这些是诺夫哥罗德市民日常生活的“档案”,是私人信件,由普通市民撰写,写在桦树皮或书写棒上。
(3)基督教书籍:基督教在俄罗斯古代文学的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过“中间国家”接受其他国家文化(主要是拜占庭),满足了新兴封建国家的需求,促进了俄罗斯原创文学的出现。
随着基督教传入俄罗斯,基督教文本和翻译也被引入,使俄罗斯能够快速获得各种文学体裁。
主要类型包括:
1.诗篇-这是一些宗教歌曲和赞美诗的集合。
2.伪经-这些是关于圣经人物的故事,情节与圣经不同。
3.传记-例如“亚历山大的生平”,和圣徒传记。
(4)教会文学-根据基督教意识形态编写的编年史:这是一部根据基督教意识形态编写的编年史,如约翰·马雷巴斯和乔治·阿摩丹的编年史。
(5)世俗文学-约瑟夫·弗拉维乌斯的《犹太战争史》作者:这可能指的是非宗教文学作品。
(6)自然科学著作-《六日》的作者讲述了上帝六日创造世界和人类的故事。
这可能指的是具有宗教主题的自然科学著作。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收稿日期:2020-06-25作者简介:郑英魁,女,辽宁沈阳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教授,俄语语言文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语言学、对比语言学与俄罗斯文学研究。
俄罗斯的文学流派及其特点郑英魁(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52)摘要:俄罗斯文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独立、系统、完整的文学理论体系,可以称其为文学流派。
文学流派与文学艺术手段密切相关,文学流派既是很多作家多姿多彩的精神美学创作原则的综合,也是系列文学团体、联盟运用美学的创作方法进行创作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俄罗斯文学流派是在欧洲文学发展的基础上不断革新而面貌一新、异军突起的。
在俄罗斯的文学历史上,产生过很多种文学流派,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的突出特点。
总体来讲,在俄罗斯有独立体系、颇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学流派主要有6种,即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感伤主义、自然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流派;特点中图分类号:I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450(2020)06-0064-06俄罗斯文学在世界文坛上享有盛名,它为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不仅如此,俄罗斯文学在自身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还形成了独立、系统、完整的文学理论体系。
这种文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以俄罗斯作家们的世界观为导向的文学创作思想、文学创作活动与大众心理、社会交往、宗教信仰、哲学思想、政治制度、经济基础、教育体制和法律法规等诸多人文学科学方面所产生的密切联系,进而所形成的文学流派。
那么,何为文学流派?俄罗斯文学评论家Т.Н.古里耶娃说:“文学流派是建立在从单独的作家创作发展到文学团体和联盟的集体智慧所形成的具体文学艺术修辞方法的应用与具有美学思想的体系。
最常见和主要的流派有:古典派、浪漫派、现实派、象征派、未来派、先锋派和后现代派及其他”[1]。
可见,文学流派经常与文学艺术手段密切相关,文学流派既是很多作家多姿多彩的精神美学创作原则的综合,也是系列文学团体、联盟运用美学的创作方法进行创作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俄罗斯文学选读1》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70341020课程英文名称:Anthology of Russian literature 1适用专业:俄语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1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俄罗斯文学选读是一门高年级课程,是学生提高文学素养、扩大知识面以及加强语言基本功的重要途径。
研究一个国家的文学可以了解该国家和民族,所以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讲,应该通过对俄罗斯文学名著章节片段或全文的阅读、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理解、欣赏、分析原著的能力,使学生了解文学语言的基本特色,加强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同时增进对俄罗斯文学及社会文化的了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除文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作品分析基本方法的教学外,通过作品的阅读,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了解俄罗斯学发展的线索及其规律;俄罗斯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作用;不同时期俄罗斯代表作家及作品。
2.基本理论及方法:掌握俄罗斯文学史上出现的各种思潮、流派、文体、艺术方法等的有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3.基本技能:深入分析一批重要的作家作品,以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分析水平;认真把好讲授的质量关,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阅读原则,充分调动阅读的积极性,使其有极大的成就感,并培养出强烈的阅读欲望。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1)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中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培养学生言语技能和综合运用俄语的实际能力。
2)以第一课堂为主,同时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在第一课堂上认真把好讲授的质量关,把学生导入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文艺美学领域中去,领会并掌握正确的阅读原则,充分调动阅读的积极性,使其有极大的成就感,并培养出强烈的阅读欲望,自觉地寻找相关的文学资料。
俄罗斯当代文学(一)第一章“白银时代”(1895-1925年)一.社会历史背景1.俄罗斯文学史的分期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
传统的分期法是按历史学的分期来划分的。
当然,文学离不开社会,离不开社会发展的历史,与这一почва或основа紧密相连。
不过,文学自有它本身的发展脉络和发展规律。
比如,划时代的文艺流派或叫文学思潮(литературное течение и литературное направление),如古典主义(классицизм)、浪漫主义(рамантизм)、现实主义(реализм)、现代主义(модернизм)等,就是文学或文艺在它本身对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фон),对当时生产关系的一种反映。
古典主义相对于封建君主专制的建立和巩固,浪漫主义相对于资产阶级早期的个人主义的张扬,现实主义相对于资产阶级在建立和巩固后暴露出来的背离早期理想的一切丑恶,而现代主义则相对于后期资本主义时期(工业化时期或现代化时期)。
至于俄罗斯文学史的分期,除了有同于世界文学或欧洲文学的共性之外,还有的独特之处。
俄罗斯的历史自公元六世纪才开始,相当于中国的南北朝时期,在欧洲是东罗马拜Византия占庭时期。
因为在典籍上首次出现了“罗斯”(русь)和“罗斯人”的记载。
公元988年,基辅罗斯(Киевская Русь)大公(князь)符拉基米尔·斯维亚托斯拉夫把基督教(христианство)——希腊东正教(православие)引入俄罗斯,并将它定为国教,俄罗斯才开始出现书面文学。
此时,相当于中国的北宋初年。
这首先是英雄史诗(героический эпос, поэма)的年代,产生了《伊戈尔远征记》(Слово о полку Игореве)。
由此,直到十七世纪末,构成了俄罗斯文学的古代时期,也就是古代文学。
(天主教католичество)十八世纪,随着彼得一世的改革,俄罗斯由一个封闭落后的内陆国家,找到了出海口,找到了走向世界的通道,开始和欧洲文化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