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种治疗中风失语的中药

一种治疗中风失语的中药

一种治疗中风失语的中药

一种治疗中风失语的中药,其特征是:组成:半夏10克,橘红10克,石菖蒲10克,茯苓19克,远志19克,羌活6克,全蝎9克,苍术9克,红花10克,炙山甲6克。

摘要一种治疗中风失语的中药,属于治疗中风的中药。组成:半夏10克,橘红10克,石菖蒲10克,茯苓19克,远志19克,羌活6克,全蝎9克,苍术9克,红花10克,炙山甲6克。药方中

的配药物质全部使用天然的中草药,然后加上传统的炮制方法制作而成,材料易取,配方

及制备方法简单,制备药物费用低廉。该中草药配伍简单,药物配方中所使用的药物完全

使用天然草药,取、用方便,制作方法简单,服用治疗效果好,药物价格低廉,特别能够

适应居住在远离乡镇、较边远的村落的人们使用,对患有中风失语疾病的人们治疗费用低

廉,解决了由于家庭收入低,生活贫穷,当地缺少医疗条件治病的问题。

中风病针灸治疗

中风病针灸治疗方案 一、中经络: 1、络脉空虚,风邪入中 症状: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甚则半身不遂; 或兼见热寒,发热,肢体拘急,关节酸痛等症,苔薄白,脉浮数。 治疗: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滋养肝肾。以手足阳明经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针、灸并用;初病可单刺患侧,久病可刺双侧,先刺健侧,后刺患侧。即“补健侧,泻患侧”的疗法。 主穴:上肢:背面、曲池、手三里、外关、灵骨、大白(倒马针对侧)下肢:环跳、阳陵泉、侧三里、侧下三里、解溪、火主穴。 配穴:除上述穴位外,半身不遂迁延日久还可取患侧井穴点刺出血。 刺血:上肢:大椎、肩峰、尺泽、后溪;下肢:三金穴、委中、侧三里。治风宜治血,血行风自灭。 水针:红花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混合注射,每次两组主穴,分别取2—5个穴位,配穴据症取2—3个穴位。 2、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症状: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少寐多梦,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语蹇,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舌质红或苔腻,脉弦细数或弦滑。 治法: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主穴:上肢:肩中穴、手五里、尺泽、阳池、对侧重子、重仙穴。 下肢:髀关、驷马上穴、驷马下穴、通关、通肾、肾关、人皇、光明、太冲。配穴:上肢加刺大椎、肩髃、臂臑、阳溪。 下肢加刺天皇、地机、地皇、四花下穴。 刺血:配穴可做刺络疗法,病侧刺络效果好,当健侧关节部位屈曲拘挛者,可加刺

其局部腧穴,肌肤不仁可用皮肤针叩刺患部。 方义:风病多犯阳经,阳主动,肢体活动障碍其病在阳,故本方取手足三阳经穴,又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故以阳明经穴为主,阳明经气血通畅,肢体活动功能易于回复;半身不遂迁延日久,患侧肢体容易出现筋肉萎缩或强直拘紧,根据经络循环路线的不同,分取手足阳明经的穴位,目的在于调和经脉,疏通气血。 二、中脏腑 1、闭证 症状:突然昏迷,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阳闭:面赤鼻热,气粗口臭,燥扰不宁,苔黄腻,脉弦滑而数;阴闭: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滑,苔白腻,脉沉滑缓。 治则:平肝熄风,清心豁痰,醒脑开窍。取督脉和十二井穴为主辅以手足厥阴,足阳明三经穴位。 取穴:主穴素髎、人中、十二井穴、太冲、四花中、手解穴、 配穴:牙关禁闭配下关、颊车;两手握固配灵骨、大白;语音不利配天突、上廉泉。 刺血:十二井点刺放血,或向上斜刺;耳尖放血。 方义:本方组穴有平肝熄风,清泻火热,豁痰开窍之功。阳闭或阴闭症乃因肝阳暴涨,气血上冲夹杂痰火、痰湿,闭阻清窍所致。取十二井穴点刺放血,以清心泻热,豁痰开窍。人中是督脉的要穴,有调和督脉气血,启闭开窍之功,肝脉上达巅顶,泻肝经的原穴太冲,以镇肝降逆,潜阳熄风,脾胃失和,运化失职,痰浊内生,取阳明经的四花中穴,以调理脾胃,除湿化痰,取手厥阴心包之荣,手解穴,以清心泻热。 2、脱证 症状: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

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46例疗效观察

文章编号:100520957(2004)0520013202 ?临床研究? 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46例疗效观察 赵超蓉, 郑 缨, 张 艳 (上海市普陀区中医医院,200062)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的疗效。方法 随机收集81例患者。对照组35例采用语言康复训练;治疗组46例,在语言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针刺治疗,主穴取百会、哑门、通里、廉泉。每日1次。疗程30d 。结果 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51.4%;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0.4%。经?2检验,P <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关键词】 针刺疗法;中风;失语 【中图分类号】 R 246.6 【文献标识码】 A Observation s on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for Treat m en t of 46Patien ts with Apoplectic Aphasi a Z hao Chao 2rong ,Z hen Y ing ,Z hang Y an . S hang hai P u tuo d istrict hosp ital of trad itional Ch inese m ed icine ,200062,Ch ina 【Abstract 】 Purpos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apop lectic aphasia .M ethod E igh ty 2one patients w ere ran 2 dom ly divided into a contro l group of 35cases receiving linguistic training and a treatm ent group of 46cases receiving acupunc 2ture of Baihui ,Yam en ,Tongli and L ianquan as m ain po ints on the basis of linguistic training .T he treatm ent w as given once daily ,30days as a course .Results In the contro l group ,m arked effectiveness occurred in 10cases ,effectiveness in 8cases and ineffectiveness in 17cases ,w ith a to tal effective rate of 51%.In the treatm ent group ,m arked effectiveness occurred in 23cases ,effectiveness in 14cases and ineffectiveness in 9cases ,w ith a to tal effective rate of 80.4%.A X 2test show ed P <0.05.T he effect w as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the treatm ent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 l group .Conclusion A cupuncture has a m arked effect on apop lectic aphasia . 【Key words 】 A cupuncture ;Stroke ;A phasia 作者简介:赵超蓉(19732),女,主治医师,硕士;T el :0212626029222 302;E 2m ail :zcrsusan @yahoo .com .cn 中风后失语是指由于大脑皮层言语功能区病损而导致说话、听话、阅读和书写能力残缺或丧失的现象。中风后失语非常多见,约占中风的20%以上,包括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命名性失语、失读和失写等。目前,对中风后失语的治疗主要是依赖语言康复训练。我院中风特色专科采用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症,并结合语言康复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随机收集81例住院患者,有失语症状,经头颅 CT 或M R I 诊断为脑梗塞或脑出血,其中治疗组46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57279岁,平均69岁;病程从发病后3h 至6个月不等;脑梗塞35例,脑出血11例;运动性失语22例,感觉性失语14例,命名性失语4例,完全性失语6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60278岁,平均 66岁;病程从发病后4h 至5个月不等;脑梗塞27 例,脑出血8例;运动性失语17例,感觉性失语10例,命名性失语3例,完全性失语5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经统计,P >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语言康复训练[1],根据失语类型的不同,给予文字、言语、图画等刺激,每次30m in 。 2.1.1 运动性失语:以发音训练为主,首先从学发 音开始,如“啊”“喔”等,再学单字单词,如“吃”“喝”“妈妈”“爸爸”等。或结合图画和卡片,让患者跟读图画和卡片上的字词,最后练习说短句、读报纸、记日记等。 2.1.2 感觉性失语:以听觉辨认、复述为主,除使用 卡片训练法以外,可用视觉逻辑训练法,将语言与视堂结合在一起进行训练,如给患者端上饭,摆好勺,并告诉他“吃饭”,患者虽然不能理解“吃饭”这一句话,但从逻辑上能明白你是让他吃饭。 ? 31?上海针灸杂志2004年5月第23卷第5期

针灸治疗中风失语

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的临床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的临床研究进展 [摘要] 中风,是以突然昏扑,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失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的疾病中风也叫脑卒中。中风,西医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是指一组由各种不同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急性脑部疾病临床上以起病急骤与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侯为特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且有 20%的中风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失语。随着我国人口构成结构的逐渐老龄化,中风失语越来越困扰着我国中老年人的工作和生活,而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独特方法,在治疗中风失语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为了更好的将针灸应用于中风失语的临床治疗,现将近2O年关于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的文献概述如下。 关键词中风失语头针舌针体针综合应用 中风是以突然昏扑,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失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的疾病中风也叫脑卒中。中风,西医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是指一组由各种不同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急性脑部疾病临床上以起病急骤与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侯为特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无论世界不同地区或不同类型国家,脑血管意外都是主要的死亡原因与致残原因。中风在我国古代是四大难症之首, 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如今有调查表明:我国每年新发完全性脑卒中220-250万人,每年死于脑卒中者100-140 万人,死亡率在城市占第三位,在农村占第四位,积累下来的为数更多的存活者中约75%致残,5年内复发率高达41%。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是我们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1 病因病机 中风的发病突然,是其病理是逐渐形成的。与肝、肾、心、脾的关系最为密切,其病因与虚、风、痰、火四者密切相关,发病机理罗为复杂。①情志所伤或

脑中风脑梗塞的针灸穴位治疗(建议收藏)

脑中风的针灸治疗 ?中风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语言不利、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或仅有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为主症的疾病。 ?现代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属中风范畴。 ?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缺血性中风- 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脑梗塞) ?小中风-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包括TIA发作。 ?病因病机简述 ?中风的产生原因及机理复杂,多为风、火、痰、瘀、虚所致.且与心、肝、肾三脏失调有关。 ?肝主风,肾主水,心主火,脾主湿,气血经络易瘀,五脏易虚。?中风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亦称“卒中”。又称“大厥”,“薄厥”,“偏枯”,“风痱”。 ?作为病因,《金匮要略》认为“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根据病位深浅和病症轻重表现不同,分为中经络,中脏腑。“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文档交流 ?唐宋以前多以外风是论。唐宋以后逐渐认识到急性脑血管病为内风所致,称为“类中风”,以区别外风。多以风、火、痰、虚论. 清代王清任中风则以血瘀而论.....。.文档交流 中脏腑-病情急重,病位深。 ?闭证:卒然昏倒,意识障碍,半身不遂。 ?——阳闭:属阳症.兼见面赤身热,气粗口臭,颜面潮红,躁动不宁,舌苔黄腻,脉弦滑等。用药至宝丹,安宫牛黄丸..。。。。。文档交流?——阴闭:属阴症。兼见口噤不开,两手紧握,肢体强痉,静而不言.用药苏合香丸。 ?脱证:属阴阳离决。兼见面色苍白,瞳孔散大,四肢厥冷,手撒口开,二便失禁,汗出如油,舌苔白滑,脉沉细缓。用药参附汤加生脉饮。。。.。。.文档交流 中经络型-病情较轻,病位较浅 ?无神志意识改变,表现为口眼歪斜,肌肤麻木,半身不遂,言语不利,视物模糊等。 ?肝阳上亢:兼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苦、烦躁、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滑数。 ?风痰阻络:兼头晕目眩,不思饮食,舌苔白腻,脉弦滑。痰热腑实则

针刺配合康复治疗中风后感觉性失语的临床观察

针刺配合语言康复治疗中风后感觉性失语的临床观察 周蕾1 胡浩宇2郑水红2徐雪2 作者单位:321000 金华,金华市中医院针灸科(周蕾);金华市中医院神经科(胡浩宇、郑水红、徐雪) 通信作者:周蕾, Email:zjjhzhoulei@https://www.doczj.com/doc/709838247.html,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语言康复治疗中风后感觉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 法将66例中风后感觉性失语患者按就诊单双日分为治疗组32例(针刺加语 言康复,单)和对照组34例(语言康复组,双)。针刺组采用头皮针(语言二区、三区、运用区及视区)、舌针、体针相结合,并在头皮针留针时进行语言 训练,对照组仅予语言康复训练。两组治疗前后予《汉语失语检查法》评定失 语状况,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针刺加康复训练治疗感觉性失语与对照组相 比总有效率及自发谈话、理解、复述、命名功能都有差异(P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语言障碍临床观察分析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语言障碍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通过对中风后遗症语言障碍患者采取针灸治疗的方法,分析与探讨治疗后语言康复的效果,讨论出更适合于中风后遗症患者的针灸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某医院接受针灸治疗的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将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4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针灸治疗,实验组采用语言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在治疗前后,进行语言表达能力及偏瘫患侧肢体肌力状况进行对比,找出差异,而且采取对于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护理工作。结果:在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实验组进行针灸与语言康复训练后语言表达能力明显好于单纯针灸治疗的对照组,数据显示比较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此外语言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的实验组的患侧肌力也明显好于单纯针灸治疗的对照组,结果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为了提高中风后遗症患者的语言障碍,文中对患者采取语言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治疗后中风后遗症患者在语言表达能力及肢体肌力都有很好的的疗效。 [关键词]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语言障碍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中风患者也在逐渐增加,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症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以及肢体运动障碍,这两大原因会影响中风患者的预后自理能力身心健康及其社会交往能力的两个重要因素,对于患者中风后遗症患者采取针灸治疗及其语言的综合训练,可以使患者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在实施语言康复训练的过程中观察到语言功能锻炼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针灸治疗的效果和患者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患者肢体肌力恢复也具有促进作用,对于中风后遗症患者不仅要采取合理的治疗还要进行康复的护理工作。通过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具有一定的优势,配合语言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脑血流,促进脑功能和语言功能的尽早恢复。本文将分析语言康复训练在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某医院的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单纯针灸治疗的对照组40例,语言康复治疗结合针灸治疗40例。年龄在11-53岁之间。 1.2操作方法 选取某医院接受针灸治疗的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将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4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针灸治疗,实验组采用语言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在治疗前后,进行语言表达能力及偏瘫患侧肢体肌力状况进行对比,找出差异。 1.2.1基础护理 在中风患者患病之前,大多数患者患有基础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中风患者大多数年龄偏大、自身抵抗力差,容易并发症例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应尽量避免风寒,出门是要注意慎天气变化,避风寒,生活中不能太过劳累。对于患者的病房要保持清洁卫生,病室环境温湿度要适宜,定时打开病房窗户通风,对于年老体弱,及其鼻饲的患者要做好口腔护理,护理人员要做好指导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对于痰多粘稠难咳患者,要要遵照医师的安排服用化痰药物,以及可以采取配合雾化吸入、协助翻身叩背来进行排痰。尽可能让患者训练膀胱自行排尿,医护人员定时给患者使用便盆或尿壶,进行排尿,对于尿潴留患者可采用腹部按摩的方法,必要时要通过行留置导尿;患者要尽可能保持阴部皮肤清洁干燥。对于便秘者,要采取腹部按摩并配合治疗便秘中药进行服用。医护人员要做好每日晨晚间重点观察病人的排便及血压脉搏呼吸情况,一般来说,对于病情的稳定情况可以通过观察血压平稳状况,对于血压过高患者要防止出现脑溢血的复发,而对于血压偏低要做好防止脑梗塞的再发呼吸不畅通,对于痰多患者,要及时吸痰防止病人窒息,有不少患者昏厥,主要是因为在排便过程中太用力所造成的。 1.2.2心理护理

针灸治疗中风失语

针灸治疗中风失语得临床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中风失语得临床研究进展 [摘要] 中风,就是以突然昏扑,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失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得特点得疾病中风也叫脑卒中。中风,西医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就是指一组由各种不同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急性脑部疾病临床上以起病急骤与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侯为特征,就是中老年人得常见病、多发病,且有20%得中风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失语。随着我国人口构成结构得逐渐老龄化,中风失语越来越困扰着我国中老年人得工作与生活,而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得独特方法,在治疗中风失语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为了更好得将针灸应用于中风失语得临床治疗,现将近2O年关于针灸治疗中风失语得文献概述如下。 关键词中风失语头针舌针体针综合应用 中风就是以突然昏扑,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失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得特点得疾病中风也叫脑卒中。中风,西医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就是指一组由各种不同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急性脑部疾病临床上以起病急骤与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侯为特征,就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无论世界不同地区或不同类型国家,脑血管意外都就是主要得死亡原因与致残原因。中风在我国古代就是四大难症之首, 它就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得一类疾病。如今有调查表明:我国每年新发完全性脑卒中220-250万人,每年死于脑卒中者100-140 万人,死亡率在城市占第三位,在农村占第四位,积累下来得为数更多得存活者中约75%致残,5年内复发率高达41%。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死亡率、致残率就是我们医疗卫生事业面临得重要任务、 1 病因病机 中风得发病突然,就是其病理就是逐渐形成得。与肝、肾、心、脾得关系最为密切,其病因与虚、风、痰、火四者密切相关,发病机理罗为复杂。①情志所伤或所老肾衰,致阴阳失调,发为本病。或因暴努伤肝,使肝阳暴动,引起心火,风火相

针灸治疗中风

针灸治疗中风 (041600)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针灸科蔡晓刚 中风即脑梗塞、脑出血等脑血管意外疾病,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和并发症多的特点。西医学的发展使中风病的诊断和抢救水平明显提高,降低了患病死亡率,但其致残率仍居高不下,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语言及认知等功能障碍,特别是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能力,成为中风病康复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面对这些问题西医学目前仍没有成熟的治疗手段,只能在所谓的中风病康复阶段走中西医结合的路子,用中医针灸来来弥补治疗的不足。 首先说说针灸治疗中风病的机理。自从CT检查广泛应用以来,为临床判断中风病变性质、部位、程度及预后提供了有利手段,同时也为针灸治疗中风的疗效提供了科学依据。经统计学分析中风患者CT显示病灶大、受损重、占位明显、脑室受压者,受损脑细胞功能恢复及功能代偿能力差,其针刺疗效欠佳,反之针刺效果较好。血液粘度升高,血流速度减慢是导致脑供血不足,甚至引起脑局部组织坏死是目前普遍认为导致中风病的主要原因。有学者实验证明针刺治疗能改善血液流变学的多项指标,其中以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还原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改善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随着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瘫痪肢体逐渐恢复。在头部顶颞前、后斜线,顶旁一、二线,颞前线做针刺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观察,表明头皮针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有明显改善作用,而对出血性中风偏瘫改善不明显。证明针刺有疏通经脉、调理气血的作用,改善机体“内结血瘀”的病理状态,改善血液流变学的多项指标。脑血流图是一种反映头部搏动性血液状态的方法,它能客观判断血管的弹性、紧张度以及外周阻力等,是临床作为测定脑血管机能的手段之一。近年来绝大多数研究表明:针刺能使中风患者病灶侧波幅低增高、脑血液循环改善。说明针刺能改善脑动脉的弹性,使其紧张度下降、血管扩张、血流增加,改善了脑部供血和病灶周围脑细胞缺血缺氧状况,促进了中风病人的康复。有人认为脑电图动态改变对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针刺能使脑电图α波幅增高,δc/s慢化波改善,异常β、Q、δ波减少,调幅、调率、对称性改善,各项指标逐渐接近正常水平,尤其是对中风合并多发性脑梗塞痴呆患者针刺后脑波波平趋于增快,波幅趋于增高,α波指数明显增多,β波指数趋于增大,而Q波指数稍减少。说明大脑皮层兴奋性有所提高,可有效地改善病人的智力和记忆力。证实了针刺能调节中风患者皮层的抑制状态,以增加其代偿功能,促进患者脑电活动的有序化,提高

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述要

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述要 【摘要】对5年来有关针刺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文献,从临床选穴治疗研究方面进行综述,诸文献研究表明,针刺治疗中风失语症疗效确切,但分析后发现,目前许多文献对于中风后急性、亚急性、慢性期各阶段的病理机制、中医证候类型分布情况以及药物与针灸的作用机制缺乏深入探索,并且目前研究多集中于临床治疗方面,实验研究极其缺乏,专业设计不严,忽视诸影响因素与针刺疗效关系的研究及其交互作用的研究分析等问题。 【关键词】中风;失语症;针刺治疗;综述 近几年关于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单纯针刺 广州中医药大学江钢辉医师[3]采用CT定位围针法治疗中风失语症:以CT 所示病灶在同侧头皮的垂直投射区(最近距离在投射区)的周边为针刺部位,以30号1.5寸不锈钢毫针4~8针(针数视病灶大小而定)围刺方向皆刺向投射区的中心,进针方法同常规头皮针,得气后以180~200次/分)的频率捻转2分钟,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1次。配穴取哑门、廉泉、通里穴。治疗结果:显效7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 山东省乳山县中医院潭少牧医师[4]采用苍龟探穴法针刺廉泉穴治疗中风失语:取穴:主穴,廉泉;配穴,增音。方法:令患者仰卧敞开衣领,颈下放一矮枕头,使头略向后仰,将颈前部分暴露,找准廉泉穴进针,进针一寸,再退至皮下,依次斜向上下左右,分别按三进一退进行钻剔,最后留针呈直刺状态,再针剌增音穴(廉泉穴旁开0.5寸) 留针20分钟,间歌行针,每日一次,出针后鼓励病人大声说话。治疗结果:治愈38例,显效46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6.8%。 2舌针为主 山东省烟台市刘志滨医师[7]采用舌三针治疗中风失语:舌体三针法采用28号3-4寸毫针,从金津、玉液穴之间进针刺入舌根部为第一针,舌体两侧各斜刺深达舌根部分别为第2、3针。取廉泉穴向后上刺入深选舌根部3-4寸,得气后,将针退至皮下,再分别向左、右各斜刺深达舌根部为第2、第3针。以上穴位反复特转不留针,病人舌体有酸、胀感为宜。配穴:百会、四种聪,采用26号1.5寸毫针刺入帽状腱膜下层1.5-2寸,留针20小时左右(患者可带针回家,次日起针)隔1天1次。通里、神门、太溪、大钟留针20分钟,采取平朴平泻法。治疗结果:治愈87例,有效7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4.08%。

针刺治疗中风后复视

? 56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19 年 5 月第 8 卷第 2 期Chin J Acu and Mox ( Electronic Edition),May 2019,Vol. 8,No. 2 ?指尖医学? 针刺治疗中风后复视 李淼李澎 【关键词】针刺疗法;复视;滑车神经 患者男,62岁。主因复视、行走偏左侧2周。于2018年7月23日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 属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 双眼复视,视物上下重影,当时神清,无头晕,头痛及 胸闷憋气等症状,遂至天津市环湖医院住院治疗, 查颅脑MRI示脑干、左丘脑区梗死灶,予抗凝、抗血 小板及改善脑循环等治疗后病情平稳,为进一步治 疗收人本院。刻诊:双眼上下复视,左下明显,时有 头晕,无明显肢体无力,纳寐可,二便调,舌质红,苔 黄腻,脉弦滑。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规 律服药后血压控制在130 ~ 140/70 ~ 90 mmHg (1mmHg=0.133 kPa)。糖尿病病史20余年,规律 口服降糖药及使用胰岛素注射剂后空腹血糖控制在 6 ~8 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11 ~ 13 mmol/L。体 格检查:四肢肌力正常,活动自如,双眼瞳孔正大等 圆,对光反射灵敏,眼位无明显偏斜,垂直分离性复 视,以左下为著,虚实像间距约15 cm,无旋转复视 及眼震,代偿头位,遮盖右眼时复视消失,视近物及 远物复视像无明显变化,经眼科会诊查眼底等未见 明显异常,考虑为右上斜肌麻痹。中医诊断:中风、风牵偏视,证属气虚血瘀,风邪人络;西医诊断:脑梗 死、复视(病理性)。予内科常规治疗,并予针刺治 疗,治疗原则:醒脑调神,疏风通络。主穴:睛明(患 侧)、内关(双侧)、风池(双侧)、三阴交(对侧),配 穴:患侧承泣、攒竹、四白、阳白、太阳、血海。操作方 法:睛明进针时左手固定眼球,针尖沿眼眶边缘缓缓 刺入约15 mm后不做搶转提插手法,以局部酸胀为 主,留针30 min。双侧风池穴针尖向对侧内眼角方 向,施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三阴交提插补法出针 DOI:10.3877/cma. j. issn.2095-3240.2019.02.005 作者单位: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 通讯作者:李澎,Email: LP8771@https://www.doczj.com/doc/709838247.html, 后轻压针孔,极泉、委中施以快针提插使肢体抽动 1次为度,余穴平补平泻。针刺眼部穴位时进针要 缓慢,不可大幅度提插,退针时要用消毒干棉球按压 1~2min以防出血,每日治疗1次,每次留针30 min, 1周治疗6次。1周后患者自觉复视像距离缩短、代 偿头位减轻,头晕症状好转。15日后患者复视消 失,随访3个月复视无复发。 讨论引起复视的病因包括糖尿病、脑血管病、外伤、肿瘤、甲状腺眼病等疾病,是因眼球病变或眼 肌异常而出现的一种症状,可分为单眼复视和双眼 复视,区别点在于遮住一侧眼后有无复视消失,临床 中双眼复视较为常见[1]。在脑血管疾病所致眼肌 麻搏中,不同位置损伤导致的眼肌麻痹可分为周围 性、核性、核间性,造成这种症状的病灶在病变累及 的眼外肌,鉴别周围性眼肌麻痹和核性眼肌麻痹对 定位诊断有一定意义。在支配眼球运动的颅神经 中,最常累及的是动眼神经,其次是展神经,而由于 解剖结构上核团位置分散等原因,较少出现单一神 经的损害,并通常伴随肢体症状和或面神经麻痹[2]。现代医学治疗眼肌麻痹常采用扩血管、神经 营养、激素、手术等手段,对于卒中后眼肌麻痹的患 者,往往难以实现或疗效欠佳。 本案是以复视为首发症状的脑梗死,经神经定 位诊断考虑主要为滑车神经受损引起眼肌麻痹。大 量研究表明,针刺能够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加强肌 肉收缩,帮助受损神经重新建立对肌肉的支配功能, 同时针刺使麻痹肌肉被动收缩,可以促进肌肉的血 液循环和代谢[3]。在对针刺治疗眼肌麻痹的研究 中,普遍认为眼周局部取穴和眼肌直刺治疗眼肌麻 痹疗效较好,而在中风后复视的病例中,认为不仅应 注意调节局部气血,更应注意调节患者整体之神,依 据在于对其病机的认识。古人对复视产生的病机早

研究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及机理

研究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及机理 摘要目的研究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及机理。方法94例中风失语症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47例。参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口语表达、听理解评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口语表达、听理解能力,值得临床借鉴和普及。 关键词中风失语症;机理;针灸 中风在临床中也被称为脑卒中,其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一种统一称呼,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语言不利、半身不遂、口角歪斜等,其属于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的一种疾病类型。目前临床已将中风同癌症、冠心病视作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3大疾病。国内外医学界对预防中风的意识逐渐升高,有关医学专家分别从不同方面对中风预测及治疗进行深度探索。由于中风发病危急,病情进展速度快,类似于风之善行的临床特点,由此命名为卒中或中风。中风发病之后会遗留下一定程度的后遗症,近年来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们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的重大疾患之一。中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其主要特点包括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等,对广大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1]。因此,需要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以使其快速回归正常生活。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94例中风失语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94例中风失语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符合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2]且经MRI或头颅CT确诊,排除语言障碍者。其中男53例,女41例,年龄36~80岁,平均年龄(6 2.5±5.8)岁;病程7~65 d,平均病程(25.8±1 3.1)d。其中皮质下失语12例,传导性失语25例,命名性失语26例,完全性失语18例,经皮质性失语8例,Broca失语5例。按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47例。 1. 2 方法参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即静脉滴注20 ml银杏注射液(国药准字H22026140,通化谷红制药有限公司)+250 ml葡萄糖注射液(5%),1次/d; 12.0 g脑复康(国药准字H21020712,大连奇运生制药有限公司)+250 ml生理盐水(0.9%),1次/d,,同时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控制血压、降低血糖等基础对症治疗,1个疗程为15 d。治疗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①头针取穴:以偏瘫对侧的语言二、三区,风府穴、百会穴以及风池、上星作为主要穴位;②舌针取穴:以金津穴、玉液穴作为主要穴位,对这些穴位进行三菱针电刺放血,间隔1 d进行1次;③体针取穴:以内关穴、通里、副廉泉、哑门、

针灸治疗中风

中风又名“卒中”,该病始源于《内经》, 诸如“偏枯”、“偏风”、 “薄厥”之说。它是指由于忧思恼怒、饮食不节、恣酒纵欲等因素, 致使机体 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络之外, 从而出现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 症的疾病。中风与现代医学中的脑出血、脑栓塞、脑血栓形成等多种脑血管事 件相似。 中医理论认为, 本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复杂的病理过程,风、火、 痰、瘀是其主要的病因。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风妄动;五志过极,肝阳上 亢,引动心火,风火相煽,气血上冲;饮食不节,恣食厚味,痰浊内生;气机 失调,气滞而血运不畅,或气虚推动无力,日久血瘀;风、火、痰、瘀等病邪 上扰清窍,导致“窍壁神匿,神不导气”时,则发生中风。 结合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中风病可辨为中经络中脏腑两大类。 其证候如下: 一、中经络:以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口角呙斜而无意识障碍为主症。 1.肝阳暴亢:兼见面红目赤,眩晕头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尿黄便秘,舌 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 2. 风痰阻络:兼见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兼见口粘痰多,腹胀便秘,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大。 4.气虚血瘀:兼见肢体软弱,偏身麻木,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 悸自汗,舌黯、苔白腻,脉细涩。 5.阴虚风动:兼见肢体麻木,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舌红、 苔少,脉细数。 二、中脏腑:以神志恍惚、迷蒙、嗜睡或昏睡,甚者昏迷、半身不遂为主症。 1.闭证:兼见神昏,面赤,呼吸急促,喉中痰鸣,牙关禁闭,口噤不开,肢体 强痉,二便不通,苔黄腻,脉洪大而数。 2.脱证:兼见面色苍白,瞳神散大,气息微弱,手撒口开,汗出肢冷,二便失禁,苔滑腻,脉散或微。 结合中风病的辨病辨证,其针灸治疗当首分中经络、中脏腑,再予辨证配穴。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方法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方法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过身边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患者朋友,可以说,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首先,我们自己的穿衣住行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其次,还会影响我们的夫妻间的生活,很可能造成家庭关系破裂,那么当我们出现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呢?针灸治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能大家对此还不太清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护理方法。 方法: 取穴:主穴:分二组。甲组:内关、水沟、极泉、委中、三阴交、尺泽;

乙组:肩榭、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太冲、悬钟。 配穴:分二组。甲组:吞咽困难加风池、翳风;手指屈曲不能加合谷;失语加金津、玉液;乙组:肢瘫加肩贞、后溪、风市、秩边、昆仑、丰隆;面瘫加颊车、地仓;失语加哑门、廉泉。 操作:每次取一组,主、配穴对应选用。内关,直刺1~1.5寸,用提插捻转手法(泻法)1分钟;继刺人中,向鼻中隔下斜刺5分,用雀啄法(泻法),至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三阴交,成45度角进针1~1.5寸,采用提插补法,以病人下肢抽动为度。极泉,宜直刺进针1~1.5寸,提插泻法,至肢体连续抽动3次为度。尺泽、委中针法与极泉同。风池、翳风,快速捻转手法运针半分钟。合谷用提插泻法。金津、玉液以三棱针点刺。第2组穴,针刺得气后,持续捻转提插2分钟,留针15~20分钟。每5分钟运针一次。亦可接通电针仪,以断续波,强度以病人肢体抽动并感舒适为度。每日1次,10~15次为一疗程。

病人的病情轻重,有无并发症,能否正常饮食,消化吸收功能、体重、血脂、血糖、电解质等因素,提出不同的饮食营养治疗方案。在急性期饮食治疗是让病人能度过危急阶段,为恢复创造条件。恢复期应提出合理饮食的建议,纠正营养不足或营养失调,促进恢复和防止复发。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方法,我相信我们对于护理方面的知识已经有了全面的认识,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护理知识同样适用于照顾我们的老人,希望我们大家可以将以上的内容分享给更多行动不便的人,同时也希望大家都能够尽快的恢复身体健康。

中风病针灸治疗

中风病针灸治疗 辩证分型: 中经络: 1 风痰阻络证 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苔薄白或白腻,脉玄滑。 治法:熄风化痰、活血通络 2 痰热腑实证 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腹胀,大便秘结,痰多口粘,舌红,苔黄腻,脉玄滑。 治法:通腑清热、活血通络 3气虚血瘀证 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偏身麻木,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黯淡,苔白腻,脉沉细。 治法:补脾益肾、活血通络 4 阴虚风动证 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偏身麻木,头晕耳鸣,心烦失眠,手足拘挛或蠕动,舌红苔少,或光剥,脉细玄或数。 治法: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中脏腑:出现神识昏蒙即为中脏腑 1 痰热内闭证:起病急骤,不省人事,两目直视或斜视,肢体强直,甚或拘挛或抽搐,痰多息促,鼻鼾身热,大便秘结,舌红或绛,苔黄脉玄数。 治法:开窍醒神、豁痰清热 2 痰湿蒙窍证 症状:突然神识昏蒙,半身不遂,面色晦垢,痰涎涌盛,四肢不温,舌黯淡,苔白腻,脉滑缓。 治法:开窍醒神、豁痰熄风 针灸治疗: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病情稳定不进展即应早期开展针灸治疗。 随症取穴: 1 偏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取穴:上肢:肩髃、肩前、臂臑、曲池、外关、合谷等。下肢:伏兔、犊鼻、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解溪等。肢体偏废不用,肌力近0级者,采用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 2 口舌歪斜取穴:患侧下关、地仓、颊车、廉泉;舌体挛缩加金津、玉液。 3 呛咳、吞咽困难取穴:风府、哑门、风池、廉泉、天突、内关、通里、足三里、照海等。 4 智能障碍取穴:四神聪、上星、印堂、风府、大陵、神门、丰隆、足三里、太冲等。 5 头晕目眩或以共济失调为主偏瘫取穴:百会、上星、印堂、风池、内关、合谷、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冲等。 6 大便秘结取穴:天枢、气海、左归来、足三里、丰隆等。 7 失眠取穴:四神聪、上星、安眠、内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照海等。 8 耳鸣取穴:听宫、听会、翳风、率谷、外关、太溪等。 辩证取穴: 风痰阻络证取穴:风池、内关、阴陵泉、丰隆、三阴交。 痰热腑实证取穴:内关、上巨墟、丰隆、天枢。 气虚血瘀证取穴:气海、足三里、三阴交、血海。

针灸治疗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的临床研究进展 [摘要] 中风,是以突然昏扑,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失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的疾病中风也叫脑卒中。中风,西医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是指一组由各种不同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急性脑部疾病临床上以起病急骤与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侯为特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且有 20%的中风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失语。随着我国人口构成结构的逐渐老龄化,中风失语越来越困扰着我国中老年人的工作和生活,而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独特方法,在治疗中风失语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为了更好的将针灸应用于中风失语的临床治疗,现将近2O年关于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的文献概述如下。 关键词中风失语头针舌针体针综合应用 中风是以突然昏扑,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失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的疾病中风也叫脑卒中。中风,西医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是指一组由各种不同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急性脑部疾病临床上以起病急骤与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侯为特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无论世界不同地区或不同类型国家,脑血管意外都是主要的死亡原因与致残原因。中风在我国古代是四大难症之首, 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如今有调查表明:我国每年新发完全性脑卒中220-250万人,每年死于脑卒中者100-140 万人,死亡率在城市占第三位,在农村占第四位,积累下来的为数更多的存活者中约75%致残,5年内复发率高达41%。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是我们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1病因病机 中风的发病突然,是其病理是逐渐形成的。与肝、肾、心、脾的关系最为密切,其病因与虚、风、痰、火四者密切相关,发病机理罗为复杂。①情志所伤或所老肾衰,致阴阳失调,发为本病。或因暴努伤肝,使肝阳暴动,引起心火,风火相扇,气热郁逆,气血并走于上,心神昏冒而发病②。过食肥甘或劳倦伤脾,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 的临床及基础实验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 石学敏教授 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中风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四大主病之一,发病率在我国居首位,其死亡率高、后遗症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近些年来,全国各医疗及科研部门,对中风病的诊断、治疗及机理开展了多方面、多层次的研究,使得中风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日趋提高,发病和治疗 自1972年,我提出醒脑开窍针刺法以来,我们对于中风的诊断、治疗、机理探讨开展了系统的临床研究和深入的基础研究,临床治疗患者达200万人次,形成了一套以针灸 治疗为中心的中风 诊疗体系。 1995年以“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为题的科学研究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为建国以来中医临床研究所获得的最高奖励。此外,在针灸教学和针灸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方面分别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和科技成果推广二等奖。 1999年被国家中管局列为十大医药科技推广项目之一。 2000年天津市科技兴市突出贡献奖。 醒脑开窍针刺法 “醒脑开窍”法是针对中风病的基本病机为瘀血、肝风、痰浊等病理因素蒙蔽脑窍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而提出的治疗法则和针刺方法。在选穴上以阴经和督脉穴为主,并强调针刺手法量学规范,有别于传统的取穴和针刺方法。 临床研究部分 (一) 一般资料 中风病住院患者9005例:男性6029人,女性 2976人,年龄最小19岁,最大87岁。 病种:脑出血3077例,脑梗死5928例; 合并假球麻痹者521例。 病程:最短2小时,最长2年。 首次发病6765例,两次以上发病者2240例。 (二) 治疗方法 1. 处方 主穴:内关(手厥阴心包经) 人中(督脉) 三阴交(足太阴脾经) 辅穴:极泉(手少阴心经) 委中(足太阳膀胱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