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windows_2008综合实训

windows_2008综合实训

windows_2008综合实训
windows_2008综合实训

Windows网络系统管理综合实训

——基于windows系统的中型企业网络组建与管理

姓名:

学号:

组别:

班级:

院系:

指导老师:

提交时间:2014.1.3

一.组建局域网络 (2)

1. 局域网ip地址规划 (2)

2. Ip地址设置 (2)

3. 计算几名设置 (2)

4. 工作组名设置 (2)

5. 共享文件夹设置 (3)

6. 访问共享文件夹 (3)

7. 在计算机中添加user1,user2,user3用户,并建立三个文佳夹,每个用户只能将文件

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并不能让其他用户访问自己的文件夹 (4)

二.组建中型企业网络 (5)

1. 安装活动目录,域名为https://www.doczj.com/doc/705648386.html,,添加共享文件夹,并在活动目录中发布,从客户

机登录到域,访问共享文件夹 (5)

2. 添加额外的域控制器 (8)

3. 创建子域,域名为sub (10)

4. 创建林中第二棵域树,域名为https://www.doczj.com/doc/705648386.html, (11)

5. 创建新林中的新域,域名为;https://www.doczj.com/doc/705648386.html, (13)

6. 建立https://www.doczj.com/doc/705648386.html, 域与https://www.doczj.com/doc/705648386.html, 域之间的双向信任与委托,并在两个域中分别添加共

享文件夹,从客户机登录到任何一个域,访问两个域的共享文件 (13)

7. 独立服务器组策略的使用 (14)

8. 域组策略的使用,安装AD 域名为https://www.doczj.com/doc/705648386.html,控制客户机登录的桌面,计算机客户机

登录到域,客户机桌面没有原有的图标 (14)

三.服务器数据管理 (17)

1. 磁盘管理MMC的使用 (17)

2. 基本磁盘分区的使用 (18)

3. 简单卷的使用 (19)

4.扩展卷的使用 (19)

5.带区卷的使用 (19)

6.镜像卷的使用 (19)

7.RAID-5的使用 (19)

四.网络安全管理 (21)

1. 网络防火墙 (21)

2. 端口安全管理 (22)

3. Windows Server安全配置 (23)

4. Windows Server安全措施 (25)

5. 文件本地安全 (26)

6. 文件夹本地安全 (26)

7. 共享安全 (27)

8. 用户账户安全 (27)

五.IP地址分配 (27)

1. 相同网段中主机的IP地址规划 (27)

2.安装并配置DHCP (27)

3.客户机获取IP 地址 (28)

六.Internet域名管理 (29)

1. 申请Internet域名 (29)

2. 安装DNS (29)

3. 创建正向和反向区域 (30)

4. 添加主机 (31)

5添加WWW记录 (31)

6. 添加MX记录 (31)

7. 客户机DNS设置 (31)

8.检测DNS (31)

9.在另一台计算机安装辅助DNS (32)

10.安装子DNS服务器,域名为: (33)

七.网站管理 (35)

1. 安装配置IIS (35)

2..配置WWW服务器 (35)

3.创建虚拟主机 (36)

4.创建虚拟目录 (37)

八.邮件服务器管理 (38)

1.安装电子邮件服务器,域名为:https://www.doczj.com/doc/705648386.html, (38)

2.配置POP3服务器 (38)

3.配置SMTP服务器 (39)

4.用outlook软件收发电子邮件 (39)

一.

一.组建局域网络

1.局域网ip地址规划

服务器ip:192.168.10.1 /24,实验中ip范围为192.168.10.1~192.168.10.254,牧人网关:192.168.10.254

2.Ip地址设置

图1-1

3.计算几名设置

如图1-2

4.工作组名设置

如图1-2

图1-2 5.共享文件夹设置

在2008-R3上建立共享文件

图1-3 6.访问共享文件夹

在2008-R1上使用命令访问

图1-4

成功

图1-5

7.在计算机中添加user1,user2,user3用户,并建立三个文佳夹,每个用户只能将文件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并不能让其他用户访问自己的文件夹

图1-6

右键user1文件,选择共享下的特定用户

图1-7

访问效果,在命令行输入\\ip后显示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图1-8

User2 和user3 同上

二.组建中型企业网络

1.安装活动目录,域名为https://www.doczj.com/doc/705648386.html,,添加共享文件夹,并在活动目录中发布,从客户机登录

到域,访问共享文件夹

方法:命令行输入dcpromo ,进入安装向导

安装好后如下图

图2-1

通过windows 2003加入到域中,加入后重启并进入https://www.doczj.com/doc/705648386.html,的域中

图2-2

在windows server 2008上创建共享文件夹share

图2-3

在活动目录中发布方法:

1.在域控制器上,单击“开始”,在运行里面输入“dsa.msc”,然后回车。

2.在Active Directory用户和计算机控制台中,右击你的域,选择“新建”,单击“组

织单元”。

3.在新建页面里面输入“SharingFiles”,然后“确定”。

4.右击“SharingFiles”OU,选择“新建”,单击“共享文件夹”。

5.在新建页面中,输入名称:“Share”,网络路径:“\\https://www.doczj.com/doc/705648386.html,\share”(学员

输入自己的服务器名称或IP地址),单击“确定”。

6.右击“share”共享文件夹,单击“属性”。

7.在属性页面里,单击“关键字”。在关键字对话框中输入“file”(访问方法二)

图2-4

客户机访问方法:

1.登录到客户计算机中,双击“网上邻居”。

2.在网上邻居窗口中,双击“整个网络”,再单击左下角的“全部内容”,双击“目录”。

3.现在可以看到“https://www.doczj.com/doc/705648386.html,”这个域,右击它,单击“查找”。需提供用户名和密码

4.在查找页面中,选择查找类型是“共享文件夹”。在命名为中输入“share”,单击

“开始查找”。结果可以搜索到相应的共享文件夹。

图2-5

图2-6

2.添加额外的域控制器,域名为:https://www.doczj.com/doc/705648386.html,

需要两台虚拟机,在装好一台https://www.doczj.com/doc/705648386.html,的域后装额外的域控制器

图2-7

图2-8

3.创建子域,域名为sub

图2-9

注意:由于虚拟机中各计算机使用相同的SID,故最后加入子域不成功,此时只需更改两台中任意一台的SID即可

更改SID方法

(1)查看SID

图2-10

(2)使用PStools工具修改SID,在虚拟机中添加下载好的PStools 共享文件夹,并通过映射网络驱动器添加到虚拟机中

(3)在windows—〉system32—〉sysprep下打开运行程序,选择OOBE,选中通用,一

系列操作后重启就好

(4)重启后显示的SID

图2-11

(5)注:以上是针对windows server 2008修改的子域效果

图2-12

4.创建林中第二棵域树,域名为https://www.doczj.com/doc/705648386.html,

在另一台虚拟机上安装AD,选中高级模式安装

图2-13

图2-14

注:一系列操作后需填写管理员账户和密码才可以继续,若最后仍安装失败,就需要更改SID,(针对机房内电脑会还原儿说明,若是自己的笔记本,则只需做一次修改即可)

效果:在第一台上通过域和信任关系查看

图2-15

5.创建新林中的新域,域名为;https://www.doczj.com/doc/705648386.html,

同第一个实验,只需把域名设为https://www.doczj.com/doc/705648386.html,,

6.建立https://www.doczj.com/doc/705648386.html, 域与https://www.doczj.com/doc/705648386.html, 域之间的双向信任与委托,并在两个域中分别添加共享文件夹,从客户机登录到任何一个域,访问两个域的共享文件

注:在创建好的域上右击,属性,新建信任向导。(通过一台虚拟机一系列操作后会显示成功,在另一台上操作后会显示失败,原因在于两台虚拟机使用相同的SID,需要更改)

图2-16

图2-17

7.独立服务器组策略的使用

独立服务器指的是服务器在局域网中所担任的一种职能。服务器只向网络内的计算机提供单一的服务。不负责网络内计算机的管理职能。

独立服务器组策略是在单一的服务器上使用组策略

8.域组策略的使用,安装AD 域名为https://www.doczj.com/doc/705648386.html,控制客户机登录的桌面,计算机客户机登录到域,客户机桌面没有原有的图标

图2-18

注:XP原有的图标

图2-19

注:登录到域后的图标(XP加入域后要重新启动并进入域中)

图2-20

图2-21

图2-22

图2-23

图2-24

三.服务器数据管理

1.磁盘管理MMC的使用

:Microsoft Manage Console微软管理控制台:MMC本身并不执行管理功能,他只是集成管理工具而已,它允许用户创建,保存并打开管理工具,这些打开的管理工具可以用来管理硬件,软件和windows系统的网络组建。另外,可以添加到控制台中的主要工具类型称为管理单元

例:添加删除管理单元

1.在命令符下输入MMC,弹出MMC管理控制台

2.添加/删除管理单元

注:在文件下

图3-1

3.效果

图3-2

2.基本磁盘分区的使用

定义:windows server2003中磁盘有基本磁盘和动态磁盘,基本磁盘中用分区来分割磁盘,动态磁盘中用卷来分割磁盘,同种目的不同表述

基本磁盘中的分区分为:主分区和扩展分区

步骤:

电子综合实训

电子综合实训 电子综合实训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电子技能综合实训 目的:HX203T FM/AM收音机装配 系部:电子工程系 姓名: 学号: 指导: 20xx年5月27日 1 目录 1、引言????????????????????3 2、设计目的??????????????????3 3、设计方案??????????????????3 4、方案设计??????????????????4 、收音机的基本原理?????????????4 、最简单收音机原理?????????????4 、超外差收音机原理?????????????4 、3CXA1691M(CD1691M)与HX218AM/FM型收音机?6 5、HX203收音机AM/FM音机简述?????????9

6、安装步骤??????????????????11 7、调试????????????????????13 8、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4 9、实训注意事项????????????????15 2 摘要: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新型的电子科学已经成为国家发展富强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掌握一定的电子技术已经成为对每个电子方面专业人员的基本要求。 收音机的装配与调试是高频电子电路的一门最重要的实训课程,通过本课程的设计可以加深我们对无线电发送与接收设备中的有关电路的原理、组成与功能的认识,同时该课程设计也融合了模电与数电的知识,巩固我们队已经学过课程知识的总结。 关键词:收音机,课程设计,调幅,调频,CXA1691M (CD1691M)。 1、引言 电子技术实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要我们对电子元器件识别,相应工具的操作,相关仪器的使用,电子设备制作、装调的全过程,掌握查找及排除电子电路故障的常用方法有个更加详实的体验,不能在面对这样的东西时还像以前那样一筹莫展。有助于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助我们学习专业知识。使我们对电子元件及收音机的装机与

综合布线实验报告

综合布线实验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综合布线实验报告 姓名:xxx 学号:0614130x 班级:xxxxxx 课程名称 综合布线 实验项目 跳线制作 实验项目类型 验 证 演示 综合 设计 其 他 指导教师 xxx 成 绩 ■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双绞线的介质标准和RJ45连接器接口制作方法 2、掌握直通UTP 和交叉UTP 的使用环境 3、掌握测试网络通信速度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 五类UTP 电缆,RJ-45水晶头,RJ-45线缆测试仪,压线钳,剥线钳,剪刀,装有网卡的计算机两台。 三、实验步骤 1、制作直通UTP 电缆 (1) 取一段1m 左右的双绞线,两端用剪刀剪齐,用剥线钳剥去一端的塑 料包皮约20mm 。注意在剥线的过程中不要将导线的绝缘层割破或弄 断导线。 (2) 将四对线扇状排开,从左到右一次为“橙白/橙”“蓝白/蓝”“绿白/绿”“棕 白/棕”。将缠绕的导线拉直,按照T568B 的线序平排。(见图) (3) 并拢、铰齐线头。并留有14mm 的长度。注意,芯线留得太长,芯 间的相互干扰就会增强。如果线芯太短,接头的金属不能全部接触 到芯线,则会造成断路或接触不良。 图:

(4)检查芯线的排列顺序,将钳断插入到RJ-45头中。注意插入的时候,水晶头的带有拴卡的一面向下。尽量将芯线顶到接头的前端。 (5)再次检查水晶头中的线序。并检查芯线是否已经到了水晶头的前端。 (6)将水晶头塞入压线钳的RJ-45插座内,用力压下压线钳的手柄。(见图 (7)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另一头的制作,也按照568B的线序来制作。这样就完成直连线的制作了。 2、制作交叉UTP电缆 特别要注意:与前面制作方法一样,但一端用568B,另外一端则用568A 标准。这样就完成了交叉线的制作。 3、测试双绞线 要测试双绞线是否接通,可用测线器来测试。通常测试仪一组有两个:其中一个为信号发射器,另一个为信号接受器,双方各有8个LED灯以及一个RJ-45插槽。 (1)将两端做好RJ-45机头的网线两端别插至侧线器上。 (2)打开测线器的电源,观察测试灯闪烁的情况。正确的情况下,连在同一条芯线上的指示灯会一起亮起来。若发射器的第一个灯亮时, 接受器却没有仍和灯亮起,表示连通有问题。 (3)观察直通线和交叉线在测试时有什么差别 4、使用直连UTP电缆连接到交换机和网卡 将RJ-45接头插入计算机网卡或交换机接口,听到“喀”一声,就可以了。拔出接头时,应该按柱接头的卡拴。如果插入、拔出不顺,说明接头夹的不紧,在用压线钳用力夹一夹。 看指示交换机和网卡的指示灯是否亮 5、使用交叉UTP电缆连接两台计算机 操作方法同上,看指示网卡的指示灯是否亮 6、设置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 按照操作4:将第一台计算机的IP地址设为:机器号1.机器号 图

电子设计实训

学号:087000569 专业:商务英语姓名:王磊 社会实践报告 实践目的: 使自己对电子元件及电路板焊接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对电子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做进一步的理解;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能力,使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地结合,作到不仅具有专业知识,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将自己培养成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打下基础,为自己以后的顺利就业作好准备。 实践内容: 对电子元器件的认识、感应电路板的测试与维修和电路的焊接,51单片机的使用及编程,Fresscale单片机的使用及编程,各种传感器的性能测试,电机驱动电路及程序等等。 实践过程: 1.任务分析 设计并制作一个声音导引系统,声音导引系统有一个可移动声源S,三个声音接收器A、B和C,声音接收器之间可以有线连接。声音接收器能利用可移动声源和接收器之间的不同距离,产生一个可移动声源离停靠线Ox线误差信号,并用无线方式将此误差信号传输至可移动声源,引导其运动;可移动声源产生的信号为周期性音频脉冲信号频率不限,脉冲周期不限。

2.方案设计与可行性分析 2.1声源发生及声源检测方案的设计与比较 方案一:采用超声波作为声源发生装置,用超声波检测装置检测声源位置,此方案电路设计简单,容易实现,但超声波传播具有单向性,容易形成盲区,造成检测的偏差。 方案二:采用共鸣腔作为声源发生和检测装置,通过一个合适的频率使共鸣腔发出最佳声音,此方案不容易形成盲区。 综合各种原因,我们选用方案二。 2.2电机驱动设计与比较 方案一:采用两个继电器和三极管组成的电路来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及PWM输入。此方案优点是电路较简单,缺点是继电器响应时间慢、机械结构易损坏、可靠性不高。 方案二:采用两对互补型晶体管F9540 和 IRFZ44 接成桥式电路,两个斜对角晶体管道通,分别控制电机正反转,采用互补型对管的目的是用最简单的电路实现对电机的驱动,这种电路由于工作在管子饱和截止模式下,效率非常高;H型电路可以简单的实现转速和方向的控制而且电子开关速度快、稳定性好。 基于上面的理论分析,最终我们选用了方案二。 2.3电机的选择与比较 采用直流减速电机。直流减速电机转动力矩大,体积小,重量轻,装配简单,使用方便。由于其内部由高速电动机提供原始动

e网络综合布线实验报告完整.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电子工程系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实验报告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同组者: 指导教师:

任务一建筑物基本情况与用户需求调查实践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训掌握综合布线总体方案和各子系统的设计方法,熟悉一种施工图的绘制方法(AUTOCAD 或VISIO ),掌握设备材料预算方法、工程费用计算方法。设计内容符合国家《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T-50311-2000 》以桂林航专2号实验楼为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目标,通过设计,掌握综合布线总体方案和各子系统的设计方法,熟悉一种施工图的绘制方法(AUTOCAD 或VISIO ),掌握设备材料预算方法、工程费用计算方法。 二、实验内容 通过对桂林航专2号实验楼的实地测量和考察,完成下列任务: 1、工程概况现场考察,画出项目建筑三视图、平面图(标注尺寸) 2、用户需求调查(按二号实验楼的具体实验室分布进行估算) 三、实验步骤 1 )、现场勘测大楼,从用户处获取用户需求和建筑结构图等资料,掌握大楼建筑结构,熟悉用户需求、确定布线路由和信息点分布。 2 )、总体方案和各子系统的设计。 3 )、根据建筑结构图和用户需求绘制综合布线路由图,信息点分布图。 4 )、综合布线材料设备预算。 5 )、设计方案文档书写。 四、实验结果记录(以报告形式,每组一份另行装订) 五、实验心得体会:(手写)

任务二RJ-45跳线制作与测试 一、实训目的:掌握网络跳线的制作方法 二、实训理论与步骤: 制作步骤如下: 步骤 1:利用斜口错剪下所需要的双绞线长度,至少 0.6米,最多不超过 100米。然后再利用双绞线剥线器(实际用什么剪都可以)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2-3厘米。有一些双绞线电缆上含有一条柔软的尼龙绳,如果您在剥除双绞线的外皮时,觉得裸露出的部分太短,而不利于制作RJ-45接头时,可以紧握双绞线外皮,再捏住尼龙线往外皮的下方剥开,就可以得到较长的裸露线; 步骤 2:剥线完成后的双绞线电缆; 步骤 3:接下来就要进行拨线的操作。将裸露的双绞线中的橙色对线拨向自己的前方,棕色对线拨向自己的方向,绿色对线剥向左方,蓝色对线剥向右方; 步骤 4:将绿色对线与蓝色对线放在中间位置,而橙色对线与棕色对线保持不动,即在靠外的位置,调整线序为以下顺序 左一:橙左二:蓝左三:绿左四:棕 步骤 5:小心的剥开每一对线,白色混线朝前。因为我们是遵循EIA/TIA 568B的标准来制作接头,所以线对颜色是有一定顺序的。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绿色条线应该跨越蓝色对线。这里最容易犯错的地方就是将白绿线与绿线相邻放在一起,这样会造成串扰,使传输效率降低。左起: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常见的错误接法是将绿色线放到第 4只脚的位置。 应该将绿色线放在第 6只脚的位置才是正确的,因为在100BaseT网络中,第3只脚与第6只脚是同一对的,所以需要使用同一对线。(见标准EIA/TIA 568B)左起: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步骤 6:将裸露出的双绞线用剪刀或斜口钳剪下只剩约 13mm的长度,之所以留下这个长度是为了符合EIA/TIA的标准,您可以参考有关用RJ-45接头和双绞线制作标准的介绍。最后再将双绞线的每一根线依序放入RJ-45接头的引脚内,第一只引脚内应该放白橙色的线,其余类推。 步骤 7:确定双绞线的每根线已经正确放置之后,就可以用RJ-45压线钳压接RJ -45接头,市面上还有一种RJ-45接头的保护套,可以防止接头在拉扯时造成接触不良。使用这种保护套时,需要在压接RJ-45接头之前就将这种胶套插在双绞线电缆上。 步骤8:网络跳线的测试 将制作好的网络跳线接到测试仪的两个端口,仔细观察信号出现的顺序。 三、实训心得体会:(详细记录自己制作网络跳线的过程,总结成功经验和测试结果,写在背面)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实验报告 所选课题:±15V直流双路可调电源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6年06月

摘要本次设计本来是要做±15V直流双路可调电源的,但由于买不到规格为±18V的变压器,只有±15V大小的变压器,所以最后输出结果会较原本预期要小。本设计主要采用三端稳压电路设计直流稳压电源来达到双路可调的要求。最后实物模型的输出电压在±13左右波动。 1、任务需求 ⑴有+15V和-15V两路输出,误差不超过上下1.5V。(但在本次设计中,没有所需变压器,所以只能到±12.5V) ⑵在保证正常稳压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功效。 ⑶做出实物并且可调满足需求 2、提出方案 直流可变稳压电源一般由整流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器和稳压环节组成如下图a所示。 ⑴单相桥式整流 作用之后的输出波形图如下:

⑵电容滤波 作用之后的输出波形图如下: ⑶可调式三端集成稳压器是指输出电压可以连续调节的稳压器,有输出正电压的LM317三端稳压器;有输出负电压的LM337三端稳压器。在可调式三端集成稳压器中,稳压器的三个端是指输入端、输出端和调节端。 LM317的引脚图如下图所示:(LM337的2和3引脚作用与317相反)

3、详细电路图: 因为大容量电解电容C1,C2有一定的绕制电感分布电感,易引起自激振荡,形成高频干扰,所以稳压器的输入、输出端常并入瓷介质小容量电容C5,C6,C7,C8用来抵消电感效应,抑制高频干扰。 参数计算: 滤波电容计算: 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电压为15V ,当输出电流为0.5A 时,我们可以求得电路的负载为I =U /R=34Ω时,我们可以根据滤波电容的计算公式: C=т/R,来求滤波电容的取值范围,其中在电路频率为50HZ 的情况下,T 为20ms 则电容的取值范围大于600uF ,保险起见我们可以取标准值为2200uF 额定电压为50V 的点解电容。另外,由于实际电阻或电路

网络综合布线 实 训 总 结 报 告

岗前实训报告2012/2013学年第1学期 网络综合布线 实训总结报告 姓名:张兴睿 班级:网络1001 指导教师:袁德利于桂宾实训时间:2012.9.23~2012.10.12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目录 前言 1.实训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1.1网络综合布线知识介绍 结构化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配线(水平)子系统、干线(垂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六个子系统组成。 1.建筑群子系统(CAMPUS SUBSYSTEM)。 2.设备子系统(EQUIPMENT SUBSYSTEM) 3.垂直干线子系统(RISER BACKBONE SUBSYSTEM)。 4.管理子系统(ADMINISTRATION SUBSYSTEM)。 5.水平布线子系统(HORIZONTAL SUBSYSTEM)。 6.工作区子系统(WORK AREA SUBSYSTEM)。 各子系统所实现的功能如下: 1.工作区子系统由配线(水平)布线系统的信息插座延伸到工作站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电缆及 适配器组成,每个工作区根据用户要求,设置一个电话机接口和1至2个计算机终端接口。 2.配线(水平)子系统由工作区用的信息插座,每层配线设备至信息插座的配线电缆、楼层 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 3.干线(垂直)子系统由设备间的配线设备和跳线,以及设备间至各楼层配线间的连接电缆 组成。 4.设备间子系统由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物进线设备,电话、数据、计算机等各种主机设备及 其保安配线设备等组成。 5.管理子系统设置在每层配线设备的房间内,是由交接间的配线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组 成。 6.建筑群子系统由二个及以上建筑物的电话、数据、电视系统组成一个建筑群子系统,它 是室外设备与室内网络设备的接口,它终结进入建筑物的铜缆和/或光缆,提供避雷及电源超荷保护等。 1.2综合布线工具 剥线钳:用来剥网线保护套管 打线钳:把双绞线打到配线架上 压线钳:把水晶头与正确的线序进行压合 网络测线仪:测试网线的联通性 配线架:将多组双绞线进行组合 理线架:理线 1.3相关国家标准文件的介绍: 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2-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电子设计综合实训报告

目录 摘要 (2) 1、前言 (3) 2、设计过程 (4) 2.1、任务及要求 (4) 2.1.1、任务 (4) 2.1.2、要求 (4) 2.2、总体设计方案 (4) 2.2.1、系统设计原理 (4) 2.2.2、总体控制框图 (4) 2.3、硬件电路 (5) 2.3.1、SCT89C52单片机介绍 (5) 2.3.2、时钟电路 (7) 2.3.3、复位电路 (7) 2.4、软件电路 (9) 2.4.1、系统流程图 (9) 2.4.2、系统程序 (9) 3、结果 (11) 4、结论 (11) 5、参考文献 (12) 6、致谢 (12)

摘要 彩灯,又名花灯,是我国普遍流行的传统的民间的综合性的工艺品。彩灯艺术也就是灯的综合性的装饰艺术。 在古代,彩灯主要作用是照明,人类用动植物和矿物的油蜡来作采光的灯。由纸或者绢作为灯笼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条制作,中间放上蜡烛。《周礼、司恒氏》载“凡邦之大事,供烛庭燎、烛麻烛也”,可见,周朝就有了烛灯。到了战国,灯的制造工艺蓬勃发展,这在屈原《楚辞》中就有所表述:“兰膏明烛华铜错”。汉代是铜灯制作的鼎盛时期。《西京杂记》载:“汉高祖入咸阳宫,秦有青玉五枝灯,高七尺五寸,下作蟠螭,口衔灯,燃则鳞甲皆动,焕炳若列星盈盈。””到了唐朝,元宵放灯发展成盛况空前的灯市,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这之后,各地花灯活动尤为盛行。 到了现代彩灯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店面的装饰。变换无穷的彩灯样式,给城市增添活力,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深受人民的喜爱。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将彩灯摆放成各种图案,增添美感。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彩灯逐渐被LED彩灯所代替,可以通过单片机编程控制的LED彩灯变换更加丰富多彩。 关键词:LED灯单片机控制系统

综合布线实训报告

综合布线实训报告 摘要: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几乎与计算机的发展一同起步。近年来,随着数字化城市和智能化建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已经成为每栋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技术标准不断完善,大力促进了综合布线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网络综合布线是一门新发展起来工程技术,它涉及许多理论和技术问题,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领域,也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与建筑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综合布线是自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我国的,随着我国政府大力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市场需求在不断的扩大,庞大的市场需求促进了该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200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和GB50312-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两个中国标准,对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管理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规定,大力促进了综合布线系统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 综合布线系统指用数据和通信电缆、光缆、各种软电缆及有关连接硬件构成的通用布线系统,它能支持语音、数据、影像和其他信息技术的标准应用系统。 综合布线是集成网络系统的基础,它能够支持数据、语音及其图像等的传输要求,为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系统的支撑环境。同时,作为开放系统,综合布线也为其它系统的接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关键字:布线网络配置技术标准施工

第一章需求分析 (1)公司简要需求: 本期项目的目标是建立如下系统: 1.构造一个既能覆盖总公司又能与外界、子公司进行网络互通、共享信息、展示企业的计算机企业网。 2.选用技术先进、具有容错能力的网络产品,在投资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采用结构容错的方法。 3.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为今后的网络扩容作好准备。 4.采用OA办公,做到集数据、图像、声音三位一体,提高企业管理效率、降低企业信息传递成本 5.整个公司计划采用100M光纤接入到运营商提供的Internet。每日17点前必须完成当日的订单数据床送,数据容量大约在10G以上。集团统一一个出口,便于控制网络安全 6.设备选型上必须在技术上具有先进性,通用性,且必须便于管理,维护。应具备未来良好的可扩展性,可升级性,保护公司的投资。设备要在满足该项目的功能和性能上还具有良好的性价比。设备在选型上要是拥有足够实力和市场份额的主流产品,同时也要有好的售后服务. (2)具体用户需求: 1.网络设备配置配备网络交换设备,实现楼宇间的千兆光纤连接,保证未来各应用系统的实施以及满足集团各种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大信息量的传输。 2.网管系统设计提供可以对整个网络系统进行管理的中文图形界面工具,使系统维护人员可以集中控制网络的所有设备。

网络综合布线实训报告模板

网络综合布线实训 报告 1 2020年4月19日

郑州轻工业学院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网络综合布线 课程名称:网络综合布线 院(系):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网络工程 姓名: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 日期: 地点: 2020年4月19日

目录 一、设计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总体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实验一...............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实验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实验准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实验步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实验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实验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实验准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实验步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实验三...............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实验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实验准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实验步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实验四...............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实验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2020年4月19日

2.4.2实验准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3实验步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实验五...............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1实验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2实验准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3实验步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实验六...............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1实验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2实验准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3实验步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实验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2020年4月19日

网络综合布线 实训报告

郑州轻工业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网络综合布线 课程名称:网络综合布线 院(系):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网络工程 姓名: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 日期: 地点:

目录 一、设计概述 (1) 二、总体设计 (1) 2.1实验一 (1) 2.1.1实验目的 (1) 2.1.2实验准备 (2) 2.1.3实验步骤 (2) 2.2实验二 (4) 2.2.1实验目的 (5) 2.2.2实验准备 (5) 2.2.3实验步骤 (5) 2.3实验三 (8) 2.3.1实验目的 (8) 2.3.2实验准备 (8) 2.3.3实验步骤 (9) 2.4实验四 (11) 2.4.1实验目的 (11)

2.4.2实验准备 (11) 2.4.3实验步骤 (12) 2.5实验五 (16) 2.5.1实验目的 (16) 2.5.2实验准备 (16) 2.5.3实验步骤 (17) 2.6实验六 (19) 2.6.1实验目的 (19) 2.6.2实验准备 (19) 2.6.3实验步骤 (20) 三、实验总结 (23)

一、设计概述 网络综合布线要求熟练掌握综合布线七个子系统的划分方式、位置、作用。能够完成七个子系统的设计,并计算设计预算。能够熟练绘制综合布线施工图。熟练掌握综合布线各种工具、材料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二、总体设计 2.1实验一 1综合布线产品及工具认知教学 2双绞线端接故障认知教学 2.1.1实验目的 1)认识综合布线工程中常用的传输介质。 2)认识综合布线工程中常用的连接器件。 3)认识综合布线工程中常用的工具。 4)能够正确选购使用传输介质、连接器件及工具。 5)知道综合布线工程中常见的双绞线端接故障种类和产生原因。 6)认识到双绞线端接故障对数据传输的影响。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实训

数字电阻电容测量仪仿真设计 1、测量原理图 图1 测量原理图 R C V 电路主要由单片机U 1、NE555定时芯片U 2和检测电容C X 组成。NE555定时器芯片的6脚与7脚相连,与电阻R 和待测电容C X 组成单稳态触发电路。 上电复位后,比较器OP 1、OP 2的输出为高电平,R=S=1,RS 触发器处于保持状态,单稳态触发器输出稳态0。 系统需要测量时,单片机的P37引脚上输出负向窄脉冲V TR 控制单稳态触发器进入暂态,即可实现一次测量,工作时序图如图2所示。V TR 电平变低后,比较器OP 2的输出为低电平。此时,S=0,R=1,RS 触发器处于置1状态,单稳态触发器进入了暂态1。G 3输出的低电平使三极管T 截至,电源通过电阻R 开始对待测电容充电,如图2的V CX 波形所示。当V CX 上升到电源电压的三分之二后,比较器OP 1 翻转,使得R=0。由于 V TR 的脉冲宽度为T 1,在V CX 升到三分之二电源电压前已经拉高。此时,R=0,S=1,单稳态触发器的暂态1结束,返回到稳态0,暂态的持续时间为T W ,如图3的V O 波形所示。在暂态期间,如果V TR 的低电平宽度变为T 2,V CX 到达翻转点后还没有变高,基本RS 触发器就会进入到R=0,S=0的禁止状态,输出V O 的波形无法预测,测量出错误结果。因此,要保证T 1

综合布线--实训报告内容

1安装信息插座(3月1日) 信息插座由面板、信息模块和盒体底座几部分组成,信息模块端接是信息插座安装的关键。先介绍信息模块端接步骤 1 端接信息模块 信息模块分打线模块(又称冲压型模块)和免打线模块(又称扣锁端接帽模块)两种,打线模块需要用打线工具将每个电缆线对的线芯端接在信息模块上,扣锁端接帽模块使用一个塑料端接帽把每根导线端接在模块上,也有一些类型的模块既可用打线工具也可用塑料端接帽压接线芯(如下面介绍的MOU456-WH模块)。所有模块的每个端接槽都有T568A和T568B接线标准的颜色编码,通过为些编码可以确定双绞线电缆每根线芯的确切位置。以下以二种信息模块的端接为例,介绍信息模块的端接步骤。 (1)Vcom公司打线信息模块MOU456-WH端接步骤。 如下图所示 1.把线的外皮用剥线器 2.用剪刀把线风撕裂绳剪掉 3.按照模块上的B标分好剥去2-3cm,线对并放入相 应的位置 4.各个线对不用打开直接 5.当线对都放入相应的位置后 6.用准备好的 单用打线刀 入相应位置对各线对进行 检查是否正确 (刀要与模块 垂直,刀口向

外)逐条压入 并打断多余的 线 7.把各线压入模块后再检查一次 8.无误后给模块安装保护帽 9.一个模块安 装完毕 (2)Vcom公司免打线信息模块MOU45E-WH端接步骤 如图1为Vcom公司免打线信息模块MOU45E-WH 1)、用双绞线剥线器将双绞线塑料外皮剥去2—3cm; 2)、按信息模块扣锁端接帽上标定的B标(或A标)线序打开双绞线; 3)、理平、理直线缆,斜口剪齐导线(便于插入),如图2所示; 图1 Vcom公司免打线信息模块MOU45E-WH 图2 理平、理直线缆,斜 口剪齐导线 4)、线缆按标示线序方向插入至扣锁端接帽,注意开绞长度(至信息模块底座卡接点)不能超过13mm,如图3所示; 5)、将多余导线拉直并弯至反面,如图4所示;

电子设计综合实训报告

目录 1、前言 (3) 2、设计过程 (4) 、任务及要求 (4) (4) (4) 、总体设计方案 (4) (4) (4) 、硬件电路 (5) (5) (7) (7) 、软件电路 (9) (9) (9) 3、结果 (11) 4、结论 (11) 5、参考文献 (12) 6、致谢 (12)

摘要 彩灯,又名花灯,是我国普遍流行的传统的民间的综合性的工艺品。彩灯艺术也就是灯的综合性的装饰艺术。 在古代,彩灯主要作用是照明,人类用动植物和矿物的油蜡来作采光的灯。由纸或者绢作为灯笼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条制作,中间放上蜡烛。《周礼、司恒氏》载“凡邦之大事,供烛庭燎、烛麻烛也”,可见,周朝就有了烛灯。到了战国,灯的制造工艺蓬勃发展,这在屈原《楚辞》中就有所表述:“兰膏明烛华铜错”。汉代是铜灯制作的鼎盛时期。《西京杂记》载:“汉高祖入咸阳宫,秦有青玉五枝灯,高七尺五寸,下作蟠螭,口衔灯,燃则鳞甲皆动,焕炳若列星盈盈。””到了唐朝,元宵放灯发展成盛况空前的灯市,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这之后,各地花灯活动尤为盛行。 到了现代彩灯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店面的装饰。变换无穷的彩灯样式,给城市增添活力,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深受人民的喜爱。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将彩灯摆放成各种图案,增添美感。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彩灯逐渐被LED彩灯所代替,可以通过单片机编程控制的LED彩灯变换更加丰富多彩。 关键词:LED灯?单片机控制系统? 1、前言 现在彩灯多用于节日装饰或商店广告牌,随着计算机、微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智能化技术的开发速度越来越快,智能度越来越高,应用范围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利用单片机控制LED彩灯,使彩灯变化多种多样,通过按钮的控制可以使彩灯切换成不同的点亮方式,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 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在工业控制领域广泛应用。从上世纪80年代,由当时的4位、8位单片机,发展到现在的300M 的高速单片机。 STC89C52是STC公司生产的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8K字节系统可编程Flash存储器。STC89C52使用经典的MCS-51内核,但做了很多的改进使得芯片具有传统51单片机不具备的功能。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位CPU和在

综合布线实训报告.

网络技术专业综合布线实训报告 信息工程系 指导教师:张殿明 班级:网络111 姓名:高霞 学号: 2011241013

目录 第一部分绪论 ....................................................................................................................... - 1 - 第二部分基本实训............................................................................................................... - 3 - 实训一工作区子系统:网络插座的设计和安装实训.................................................. - 3 - 实训目的............................................................................................................................. - 3 - 实训要求............................................................................................................................. - 3 - 主要仪器及耗材................................................................................................................ - 3 - 实训内容与步骤................................................................................................................ - 3 - 实训二水平子系统:PVC线管(槽)布线实训.......................................................... - 6 - 实训目的............................................................................................................................. - 6 - 实训要求............................................................................................................................. - 6 - 实训设备、材料和工具................................................................................................... - 6 - 实训内容与步骤................................................................................................................ - 7 - 实训三水平子系统——PVC 线管布线实训 ............................................................... - 10 - 实训目的........................................................................................................................... - 10 - 实训要求........................................................................................................................... - 10 - 实训设备、材料和工具................................................................................................. - 10 - 实训内容与步骤.............................................................................................................. - 10 - 第三部分实训总结............................................................................................................. - 13 -

综合性电子系统设计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王金庭

Vol.9No.9 2012年9月 第9卷第9期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S ep.2012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目前人才市场最受欢迎的专业之一。本专业主要学习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与信息应用等方面的理论、技术和工程实现问题,包括:信息的传感与获取、信息的表达与度量、信息的存储、信号通过系统的响应、信息的传输、信息的识别与分离、信息的人机界面等。该专业培养从事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学习的知识面很宽,专业的适用面很广,测重于电子系统的设计与构建,以及硬件平台上软件系统的开发。因此,本专业对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工程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二、课程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综合性电子系统设计》是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学生三年级下学期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是在学习了本专业的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高频电路、传感器及检测技术、电子线路设计制作、EDA 技术、DSP 技术、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PROTEL 等各门理论课和相应的实验实践课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已经掌握了的实践技能,完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电子系统的规划、设计、安装和调试。通过学习本课程,培养学生资料查找、系统分析与设计、项目分工与管理、科学研究、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设计性报告写作、表达、交流沟通、团队协作、毅力等综合素质;能使学生把已经掌握的原理性知识和未来将要从事的工程设计工作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引导学生顺利地由书本走向实际,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少走弯路,更好地适应市场对本专业人才的需要。 三、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 (一)本课程的教学基础 本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传感器及检测技术、电子线路设计制件、 EDA 技术、DSP 技术、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PROTEL 等各门 理论课和相应的实验实践课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课程,本课程对学生的专业理论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对学生所学过的课程,要求如下: 1.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需要掌握信号处理电路、信号发生 电路、电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生学习本课程以后能独立完成共射极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电路、运算电路、电路比较器、RC 弦波振荡等单元电路的实验,以及实验报告的撰写。能独立完成直流稳压电源、功率放大器等电路的设计、安装和调试,以及设计性实验报告的撰写。掌握模拟电路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的技能。 2.数字电子技术课程需要掌握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 电路、脉冲的产生与整形电路、数模和模数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生学习本课程以后能独立完成门电路的功能测试、加法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触发器、计数器、AD 和DA 等数字单元电路的实验,以及实验报告的撰写。能独立完成多路智力抢答器或多功能数字钟等综合性数字电路的设计、安装和调试;掌握数字电路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 3.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需要掌握硬件系统、指令系统、汇编和C51程序设计方法、定时与中断系统、单片机的接 口、系统扩展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生学习本课程以后能独立完成定时器、中断等单片机的基础实验,以及实验报告的撰写。能独立完成艺术彩灯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整机安装和调试;掌握单片机开发的流程和单片机小系统的使用。 4.EDA 技术课程需要掌握EDA 的基础知识、设计输入 方法。学生学习本课程以后能独立完成组合逻辑、时序电路基础实验。能独立完成简易存储示波器等用EDA 技术实现的综合系统设计。掌握VHDL 的开发流程和EDA 小系统的使用。 5.电子线路设计制件课程需要掌握单元电路的设计流 程,安装及调试技术。学生学习本课程以后能独立完成精密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等单元电路的设计安装和调试,能独立完成系统电路数控直流稳压电源设计、安装调试和VHDL 控制程序的编写,以及综合性电路设计性实验报告的撰写。 6.传感器及检测技术课程需要掌握各类传感器的工作 原理、基本结构、相应的测量电路和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使学生掌握传感器的使用方法和设计要点。 (二)课程教学内容设置 本课程首先从电子技术综合设计中的分类基础内容的回顾与复习入手,通过对实际工程案例的分析和设计,将学生各先修课程中自成体系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进行融合贯通;对综合性电子系统最常用的单片机小系统和FPGA 小系统进行讲解和实践;课程最后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个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较复杂的完整的电子作品设计,包括:设计的前期规划、功能分析、作品制作和调试。本课程总共51学时,计3学分,其中理论教学25学时,实践教学26学时,具体的教学内 《综合性电子系统设计》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王金庭,刘 伟 (湖北经济学院电子工程系,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本文介绍了综合性电子系统设计课程在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课 程体系和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提出了的本课程主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后介绍了该课程教学近几年来在我校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电子系统设计;教学体系;工程设计 190··

综合布线实习报告

综合布线实习报告 系别: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 姓名:张云飞 学号:094413153 指导教师:祁林、王宪、田巍 完成时间:2015年12月14日~12月18日 河南城建学院 2015年12月18日

一、实习目的 综合布线系统建设应能为语音、数据、视频和图像的传输提供实用、 先进、扩展方便的通道,充分保证校园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可靠运行,并适应计算机和通信网络产业技术的发展,支持多种网络结构及网络设备,达到使用灵活、管理简便、扩充方便、技术先进、运行可靠的高标准布线系统要求。 二、实习单位或岗位介绍 1、图书馆 图书馆综合布线系统是为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系统数据、图像及控制信号提供统一的传输线路、设备接口和高质量的传输性能。全面实现图书馆管理的智能化、集成化,把图书馆计算机通信网络建成一个高起点、高标准、功能设施一流、且具有高开放性和平滑升级性的网络平台。综合布线同传统的布线相比较,有着许多优越性,是传统布线所无法比及的。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它的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可靠性、先进性和经济性。而且在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作为图书馆智能化系统的基础平台,综合布线系统将为整个图书馆的语音通信、宽带数据、 图像 联网、图书馆管理系统及网站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传输通道。

2.十号教学楼综合布线实验室 1、网络配线和端接工程技术实验功能。 多种链路组合端接技术实验,熟练掌握网络配线端接基本技术。每次端接有指示灯直观显示连接状况和线序,直观显示和判断跨接、反接、短路、断路等故障。 2、网络配线端接常见故障模拟和显示功能。能够直观模拟永久链路、信道链路的各种故障,并且有指示灯直观显示跨接、反接、短路、断路等故障。 3、综合布线系统--工作区子系统设计和实验功能。 设计图纸--点数统计表--编制材料表--预算—按图实验/考核—实验报告。 4、综合布线系统—水平子系统设计和实验功能。 设计图纸--编制材料表--工程预算—按图实验操作—实验考核—实验报告。 5、综合布线系统—设备间子系统设计和实验功能。 设计图纸--编制材料表--工程预算—按图实验操作—实验考核—实验报告。 6、综合布线系统—管理间子系统设计和实验功能。 设计图纸--编制材料表--工程预算—按图实验操作—实验考核—实验报告。 7、综合布线系统—垂直子系统设计和实验功能。 设计图纸--编制材料表--工程预算—按图实验操作—实验考核—实验报告。 8、综合布线系统—建筑物子系统设计和实验功能。 设计图纸--编制材料表--工程预算—按图实验操作—实验考核—实验报告。 9、综合布线系统--材料现场制作和加工功能。 10、综合布线系统维护管理实验功能。 11、网络综合布线常用工具/器材等展示功能。 专业展示柜分别展示铜缆、光缆、工具、器材等。 12、网络测试实验功能。 同时提供了多个网络测试分析链路平台。 13、光纤熔接实验功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