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外伤影像诊断PPT
- 格式:ppt
- 大小:3.15 MB
- 文档页数:26
外伤性脾破裂12•位置固定膈脾韧带、胃脾韧带、脾肾韧带、脾结肠韧带•质软而脆•血供丰富脾动脉是腹腔干最大的分支●外伤性脾破裂是由直接或间接外力作用所造成的脾脏损伤或破裂。
是闭合性腹部急诊损伤中最严重、最多见的损伤之一,约占整个腹部钝性损伤的20-46%。
● 致伤因素● 按病理解剖可分为中央型破裂(破裂在脾实质深部)、包膜下破裂(破裂在脾实质周边部分)、真性破裂(破裂累及包膜)三型。
•症状①腹痛:突发性左上腹痛,可伴有左肩放射痛(Kehr氏征),严重时伴有里急后重感。
②休克:轻度仅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或脉率加速,出血明显时可有烦躁及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
•体征可出现左上腹压痛、肌紧张及很明显的反跳痛等腹膜刺激症,甚至出现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真性破裂:即脾实质损伤和其被膜破裂,受伤即刻出现脾周围、腹腔内出血。
损伤的脾实质可呈线状、星状或破碎状等。
•中央型或被膜下破裂:其被膜完整性未破坏,损伤部位分别位于脾实质内或被膜下,呈现裂伤、出血或形成血肿,无明显临床征象。
● 脾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切除后机体免疫功能削弱,抵抗力下降,还有可能会发生凶险性感染(OPSI),所以,脾脏创伤后倾向于保留脾脏并进行保守治疗。
●CT检查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手术指征的掌握有着很大的价值,如包膜下血肿未超过表面积的50%,或脾实质裂伤深度未超过3cm,则保守治疗成功的可能性相当大。
●MDCT Ⅰ 级:小于1cm的包膜下血肿、撕裂或实质内血肿●MDCT Ⅱ 级:中等大小(>1cm并<3cm)的包膜下血肿、撕裂或实质内血肿。
●MDCT Ⅲ 级:脾脏包膜破裂;或大于>3cm的撕裂或实质内血肿。
●MDCT Ⅳ A级:活动性外渗,血管损伤(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或脾脏碎裂。
● MDCT Ⅳ B级:活动性腹腔内出血。
●MDCT Ⅳ A级:活动性外渗,血管损伤(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或脾脏碎裂与活动性出血相反,假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是局限性的血管损伤,最初也表现为境界清晰的密度增高区,但延迟扫描病灶不会增大。
腹部损伤鉴别诊断模板
1. 创伤性腹痛:
肝脏损伤,右上腹疼痛,伴有肿胀和压痛,可能有出血休克
表现。
脾脏损伤,左上腹疼痛,可能有左侧胸腔积液,左肋下压痛。
胰腺损伤,上腹疼痛,可放射至背部,伴有恶心、呕吐,可
能有黄疸。
胃肠道损伤,腹痛、腹胀,呕吐、腹泻,腹部压痛。
2. 腹部外伤:
腹壁挫伤,局部疼痛、肿胀,皮下出血。
腹壁血肿,局部肿胀、疼痛,皮下血肿感。
腹壁肌肉挫伤,肌肉疼痛,肿胀,活动受限。
3. 腹部脏器损伤:
肝脏破裂,右上腹疼痛,伴有失血性休克表现。
胆囊破裂,右上腹疼痛,伴有黄疸、发热。
胰腺损伤,上腹疼痛,可放射至背部,伴有恶心、呕吐,可能有黄疸。
4. 腹部器官功能损伤:
肠道穿孔,急性腹痛,腹部压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膀胱破裂,急性腹痛,膀胱区压痛,尿潴留。
以上是常见的腹部损伤鉴别诊断模板,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在实际临床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资料进行诊断,以确定腹部损伤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