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儒法与现代管理(燕赵总经理)
- 格式:doc
- 大小:35.51 KB
- 文档页数:2
先秦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之一,其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深远而广泛。
而在现代社会中,儒家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先秦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出发,探讨其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关系,并尝试分析并结合其实际案例,探讨儒家思想如何影响现代企业的管理。
先秦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仁、义、礼、智、信。
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这些价值观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这些价值观同样对企业管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之一。
仁者爱人,关心他人,是儒家思想所宣扬的。
在企业管理中,注重员工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沟通,是现代企业倡导的管理理念。
一个有仁爱之心的领导者,会将员工视为组织的重要资源,关心员工的生活、工作和成长,营造有利于员工发展的良好氛围,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义是儒家思想的另一个核心价值观。
儒家强调社会秩序的维护和合理分配,注重个体与社会、上下级之间的义务和责任。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合理的激励机制、薪酬制度,保障员工的权益和利益,是企业追求的管理目标。
企业要做到公平公正,使员工有更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忠诚度。
礼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核心价值之一。
儒家主张遵循礼法,注重规范和制度。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建立健全的企业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和管理规范,有利于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效果。
企业要做到讲规矩,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使企业运行更加有序,员工行为更加规范。
智和信是儒家思想的另外两个核心价值观。
智者好学,信者不疑。
在企业管理中,注重员工的知识培训和学习,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而信任也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建立相互信任和良好的信任机制,是企业管理中需要重点关注和落实的。
一个真正信任员工的企业,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潜力,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与壮大。
以上所提到的儒家思想核心价值观,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也是企业所需要重视的。
先秦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着古代社会和政治,而且在现代社会管理中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秦儒家思想强调了人际关系、道德修养和领导者的责任,这些核心观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先秦儒家思想如何影响现代企业管理,并分析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实际运用。
先秦儒家思想包括儒家经典《论语》、《孟子》和《大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包括仁、礼、义、诚、忠、孝、慈、和、中庸等。
这些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产生影响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儒家强调人际关系。
在企业管理中,人际关系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沟通、协调和合作。
儒家思想提倡“仁”,即以人为本,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待他人。
在企业管理中,领导者需要注重员工之间的关系,建立和谐的企业氛围,让员工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得到成长和发展。
儒家注重道德修养。
在企业管理中,道德修养不仅是领导者的要求,也是整个企业文化的体现。
儒家思想倡导礼仪之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体应该注重内在的品德修养,以此来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
在企业管理中,领导者需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鼓励员工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倡导正直、诚信、守约的企业价值观念。
儒家强调领导者的责任。
儒家思想强调君子之道,即领导者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以此来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企业管理中,领导者需要具备诚信、正直、谦逊等品质,勇于担当并以身作则,为员工树立榜样,推动企业向着积极的方向前进。
儒家思想还强调“以德服人”,即通过品德和道德来影响和感化他人。
在企业管理中,领导者需要注重员工的道德建设,通过道德的感化来激发员工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从而达到共同目标。
基于儒家思想的企业管理理念,现代企业管理者从中可以获得诸多启示。
企业管理者需要注重员工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品质的培养,重视团队的凝聚力和文化建设。
企业管理者应该注重内外兼修,注重领导者自身的品德修养和领导才能的提升,以此来影响和带动整个团队的发展。
中国古代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摘要]在中国的现代企业管理中,很多人不遗余力地学习西方现代管理学理论体系知识,学习的领域从抽象的管理理念到具体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希望能够从西方的管理学体系中提高国内现代企业的管理水平。
但是,任何理论和技术都是要与本土结合的,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其中包含着很多管理哲理,学习这些管理知识能够对我国现代企业管理起到有效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古代思想;现代企业管理从现代管理学体系框架来看,人类的管理学从1911年美国的科学管理学家费雷德里克·泰的《科学管理原理》开始,已经有100年左右的时间了。
由于我们文化的特性和认知的特性,我们这个民族没有开发出现代西方意义上的管理学理论体系,但是中华文明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我们这个民族从来不缺管理智慧。
在中华文明中有一些非常经典的管理智慧、方法、技巧深埋在我们的文化当中。
用东方智慧和现代管理学知识进行一些本土化的结合,能够给我国的现代企业管理以启示。
一、儒家思想(一)儒家思想的内容孔子作为中国儒学的创始人,其思想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在这其中,“仁”学思想当属孔子儒学的核心内容,孔子论“仁”的真正含义体现在孔子不断追求内在修养,从而使自身逐步达到人生完美极致的境界。
这里包含四个方面:1.“好学”。
孔子日:“吾少而好学,晚而闻道,以此博矣。
”孔子一生“敏而好学”、“学而不厌”。
孔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从而迈出了自身修为的第一步。
2.“躬行”。
孔子认为,学习只是自身修为的开始,自身的修为仅靠“学”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要“躬行”。
所谓的“躬行”就是道德实践,就是要把学到的付诸实际行动。
3.“自省”。
“自省”就是自我批评,自我反思,这是儒家思想中道德修养的一种重要方法。
同时,孔子还认为道德修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不懈努力,才能达到“积善成德”的境界。
4.“慎独”。
儒家对现代管理的启示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儒家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这就像一场奇妙的穿越之旅,把几千年前的智慧拉到现代的职场江湖。
你看啊,儒家强调“仁”。
这在管理里就好比是管理的魔法咒语。
一个管理者要是充满“仁”心,那他就像个散发着温暖光芒的小太阳。
员工犯了错,他不会像个愤怒的喷火恐龙一样咆哮,而是像个温和的老中医,慢慢给你调理,指出问题,让你心服口服。
这“仁”就像是管理中的润滑剂,能让整个团队的运转顺畅无比,没有那些因为苛责而产生的刺耳摩擦声。
再说说“礼”。
这在现代管理中就像是团队的行为规范指南。
如果把团队比作一个热闹的动物园,那“礼”就是各个动物(员工)都要遵守的园区规则。
大家按照“礼”来行事,就不会出现猴子跑到大象池子里洗澡这种混乱场面。
每个员工都清楚自己的位置和行为准则,就像每只动物都知道自己的窝在哪,什么时候该出来活动一样。
儒家还讲究“信”呢。
管理者要是有“信”,那简直就是团队里的定海神针。
要是一个领导说话像放屁一样,今天说给奖金,明天就忘得干干净净,那这个团队就像在狂风巨浪里失去舵手的船,大家都不知道该往哪划。
而有“信”的领导,就像那个拿着精确导航的船长,员工们就会紧紧跟随,充满安全感。
“义”也很重要啊。
这就像是团队在做决策时的良心探测器。
如果为了赚钱就去干些缺德事儿,就像一个小偷穿上西装去参加商业聚会一样滑稽。
管理者要有“义”,带领团队走正道,这就好比带着一群小羊走在光明大道上,而不是被路边的毒蘑菇(不正当利益)吸引到阴森的小道。
“智”对于管理来说,那就是管理者的智慧锦囊。
管理者要是没智,就像一个拿着木棍去打高科技怪兽的原始人。
在现代复杂的商业环境中,要像聪明的狐狸一样能洞察市场的变化,根据不同的情况使出不同的策略,这样才能让团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在管理里也很妙。
不是让你做个没个性的老好人,而是像走钢丝一样,保持一种平衡。
既不能对员工太宽松,让他们像脱缰的野马;也不能太严厉,把他们变成畏畏缩缩的小老鼠。
儒家文化与现代管理智慧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管理智慧的重要源泉之一。
儒家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道德伦理、仁爱、忠诚、孝道等价值观念的培养,这些价值观念在现代管理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现代管理中的应用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详细探讨儒家文化与现代管理智慧的关系。
一、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1. 仁爱:儒家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以仁爱为核心的人际关系。
在现代管理中,领导者应该注重员工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倡导关怀、尊重和帮助他人的精神,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2. 忠诚:儒家文化强调忠诚的重要性,认为忠诚是一种道德伦理的表现。
在现代管理中,领导者应该树立忠诚的榜样,建立诚信和信任的关系,激励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3. 孝道:儒家文化将孝道视为一种基本的道德准则,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照顾。
在现代管理中,领导者应该关心员工的个人生活和家庭情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营造家庭友好型的工作环境。
二、儒家文化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1. 领导者的角色:儒家文化中的君子理念对现代管理中的领导者角色有着深远的影响。
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注重自身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提升,以及对员工的关怀和帮助。
2. 团队建设:儒家文化强调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这对现代管理中的团队建设非常重要。
领导者应该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培养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激发团队的创造力和凝聚力。
3. 绩效管理:儒家文化注重奖励和惩罚的原则,这对现代管理中的绩效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
领导者应该建立公正的绩效评价体系,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对不符合要求的行为进行适当的惩罚。
三、案例分析:儒家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以某公司为例,该公司秉承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将其应用于企业管理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 领导者的榜样作用: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以身作则,注重修身养性,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文化氛围。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的融合与发展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中国古代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等)与管理思想有关的内容,探讨了它们在数千年间的变迁与发展,以及其在发展过程中与现代文明的逐步融合,除此以外还简单介绍了现代管理思想的源泉和西方管理思想的流变与发展,最后在一定程度上探讨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诸子百家管理思想融合现代管理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概述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藏着许多哲学思想和道理,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涉及到行政、经济、军事、文化、家庭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
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先秦到汉代的诸子百家思想中。
大致可划分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正人必先正己”的管理思想;富有辩证法思想的“经权观”管理思想;经世实用的战略管理思想;“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管理思想;“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管理思想。
诸子百家中儒、墨、兵、道、法五家管理思想的本质特征在于:儒家重组织,墨家重目标,兵家重决策,道家重领导,法家重控制。
二.诸子百家管理思想的具体内容(一)《中庸》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从中可以看到一定的中国古代管理学理念与思想,它与现代的管理心理学思想有许多类似之处。
儒家后期代表人物荀子提出了“人之性恶”的假设,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其管理思想。
荀子的管理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的管理组织理论则集中体现在荀子所说的,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
三、“贵和持中”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即是“仁”。
“仁”,是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一。
有“孔子贵仁”(《吕氏春秋·不二》)的说法。
《孟子》对“仁”也作了淋漓尽致的阐述,“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仁则荣,不仁则辱”(《孟子·公孙丑上》)。
“仁”是儒学的精粹所在,所以我们有必要把“仁”的思想贯穿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之中。
摘要:近代以来,对于西方管理思想我们总是以一种膜拜的心理来学习。
而当前中西方管理思想有着不断融合的趋势。
我们有必要对我国古代管理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作为中国文化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其精华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修己安人”、“中庸之道”等方面。
这些闪光的思想对现代的企业管理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从儒家文化与管理方法关系出发,在结合文献的研究与总结之后,得出基于儒家文化的现代管理方法结构,以期为管理实践做出理论上的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儒家文化;现代管理;建构前言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以儒家为首的经典著作和诸子百家的思想学说,奠定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其中的治国安邦、民族精神、立人处事、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经验智慧,在今天仍有其生命力,值得我们来发扬光大。
不可否认,这些经典著作、思想学说带有明显的时代和阶级烙印,但我们可以以科学的态度汲取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主干,它经长期的整理加工、丰富发展,早已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比较严密、完整的文化体系,对我国古代各民族的道德生活实践,产生过无比深远的影响。
儒家所确立的道德规范,曾长期成为我国人民调解人与人相互关系的重要原则。
而且在现今也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风格。
1、选题的背景儒家文化发展至今,在国外也有着很大的发展,在东亚乃至世界都有重要的地位。
东亚国家,诸如日本、韩国等国都信奉儒家道德。
正如韩国学者金日昆教授讲到:在韩日两国,“儒家思想是最具优势的传统文化。
至今仍让作为重要的秩序原理而生存。
”在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韩国、日本、新加坡和香港等),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儒家文化正在逐渐变成一种文化和经济的纽带,深入到本地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层面。
甚至在西方,儒家文化的影响也呈现发展的趋势。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儒学风暴到九十年代美国工商管理界把《论语》作为管理伦理、商业伦理的辅助教材,而且还纷纷召开诸如“儒商精神与现代企业发展”之类的研讨会。
浅谈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摘要:本文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文化出发,分析了儒家核心思想中“仁”“和”“义”“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延伸与应用,肯定了儒家人本主义管理理念对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和引导作用,同时,本文也指出,在运用儒家思想塑造企业管理思维和商业伦理时,应注意与现实现结合,保证科学性,实用性,避免文化错位。
关键词:儒家文化现代企业管理当我们提到现代企业管理时,人们很容易想到西方管理学,从法约尔、韦伯到迈克·波特。
但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在企业经营管理哲学方面其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西方企业比较注重“理性”管理,而中国的企业更强调“人性”的管理,这明显受到了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影响。
如今,“儒家管理思想与当代企业管理实践”已经成为海内外中国儒家文化的热门课题。
作为儒家思想的发源地,结合管理学研究儒家思想,汲取有益的思想以丰富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对提高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过程儒家思想是一种伦理型思想,其主要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对现代企业管理影响较大的有:仁、和、义、信等。
(一)“仁”孟子吸收孔子的思想,确立仁政学说,在《大学》中提出“修齐治平”“内圣外王”的观点。
用现代思想来解释就是要求企业领导者能够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内圣),懂管理(外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施仁政。
仁,又谓“爱人”,源于“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致敬之”。
这就要求领导滴员工有仁爱之心,体恤下情,使得员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
(二)“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经典古语讲的就是人和的意义,儒家伦理重视团体力量,强调“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这就要求企业讲人和,讲团结,以合力促发展。
当然,在管理中也要重视个人能力,处理好二者关系,既调动个人积极性,又体系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义”儒家主张重义轻利,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观点,虽然看似有些偏颇,但对于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企业个人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无利不起早的卑劣行径无疑是有针对性的。
古人儒法与现代管理
十字箴言
纵观中国历史巨商:瑞福祥、乔志庸、陈寿亭,现代富豪:李嘉诚、荣义仁、王石等一批优秀的企业家们,他们的生意做得和天一样大,令世人所称赞。
他们所创的业绩超出我们有多少倍,是可以用数字来衡量的,但他们是不是比常人聪明5倍,甚至500倍呢?显然,是不可能的。
探索商业基因发现,他们人生价值的真谛是:仁、义、礼、智、信、道、天、地、将、法。
正是他们巧妙结合十字的结果,铸就了他们成功的一生。
前五个字是儒家的信条,后五个字是《孙子兵法》中作战取胜的五个条件。
儒家与兵家的结合,软管理与硬管理的结合,人本、人情、文化、注重心灵、感性的管理与科学、法治、制度、注重物、理性的管理的结合,将成为我们企业今后发展的核心经营理念。
我们广大客商要做强、做大,应以这“十字箴言”为指引,作为我们企业发展的管理核心。
一、仁:“仁”是儒家思想管理的核心。
什么是“仁”?“仁者,爱人”,就是去爱别人,帮助别人,体恤别人。
“仁”还有忠恕的意思。
“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即好事要与别人分享,不可独占;“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即坏事不可强加于人。
“仁”还有克己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不能私心太重,欲望膨胀,不择手段。
公司十年的经营发展,赢得了广大客商的信赖与支持,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特点之一体现了仁、义、信的宗旨。
但部分地区的客户近两三年来,虽然销售数量逐年增长,可利润却停滞不前,甚至减少。
大家怨声载道(公司也为此付出了代价),究其原因是:某些客商为了一己之私,恶意冲货砸价所导致,害人害己,他们失去的不仅是钱,更失去了人格,失去了“仁、义、信”的原则。
“人无信不立”,失信的人又怎么能够做好生意呢?
二、义:“义”就是道义,义理,行为恰当,符合君子风范。
《礼记》中说:“义者,宜也”,也就是行为要适宜。
韩愈说:“行而宜之谓之义”。
可见,“义”并非很高的达不到的要求。
孔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义以生利,利以平民”。
即做人要讲道义,做人“傻”一点,会自然带来物质上的利益。
华人首富李嘉诚与人合作,划分利益的原则是“他六我四”著称于世,换来了全世界的信任,全世界的商人都愿意和他做生意。
三、礼:“礼”就是礼节,礼貌,行为规范,文明准则,合同标准。
倡导“礼”,齐之以礼,实行礼治,就是要求人们文明待客,礼貌待人,遵守规范、准则和生产、安全、质量方面的标准。
如何做到有“礼”?孔子说,首先要“正名”,也就是名实相符。
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
具体地说,就是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君主要像个君主的样,大臣要像个大臣的样,父亲要像个父亲的样,儿子要像个儿子的样。
引申开来就是:老板要像个老板的样,经理要像个经理的样,门卫要像个门卫的样,遵守相关的行为规范与制度。
所以,实行“礼”对于一个企业、一个组织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有“礼”还可以达到“和”,最终建立和谐社会、大同社会。
关于“和”,我们应当学习日本人。
日本为人信条以“和为贵”,自称“大和”民族,处处强调和谐、和睦。
可是我们相邻的经销商之间为什么不去沟通交流,互通有无,结成共同利益的合作伙伴呢?
四、智:“智”就是智慧。
商人必须是聪明人。
古代大商人范蠡、计然提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
也就是说,天旱时花钱造船,大水时花钱造车的一种反向的思维模式。
司马迁说:“富者必用奇胜”。
《孙子兵法》中又提出:“以正合,以奇胜”,“攻其不备,出其不意”,“避实而击虚”。
这些都是中国人智谋的集中表现。
今天,管理学的差异,就是古代管理的智慧。
96年燕赵公司筹建仅有50万元,同时保定地区上马的蚊香厂共有十家,其中九家要与当时统治市场的古城牌蚊香一争高下。
价格战略都是以低于古城蚊香1.2元/盒的价格上市,甚至有的以0.95元/盒的价格出厂,其结果5年内统统倒闭,唯有燕赵公司以高于名牌1.35元/盒的价格面向市场,最终取得了价格战略的成功。
我们应当明白:统治市场的古城牌蚊香出厂价格1.2元/盒,其终端市场的零售价格必然是1.5元/盒,其他九家产品的零售价自然也是1.5元/盒。
其结果没人买,老百姓不愿意去花同样的钱买一个杂牌。
但燕赵蚊香终端市场价格必然是2元/盒,否则经销商、零售商都没有利润可赚,可是就有那么一部分(约占40%)老百姓,愿意多花5毛钱,买一盒新产品回家试试,而且回头客还很多(因质量高),一级商
高兴,零售商更高兴。
因为他们卖一盒燕赵的利润相当于销售名牌古城2-3盒的利润。
五、信:“信”就是讲信用。
“人无信不立”,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诚信已成为企业的立足之本,发展之源;在经济交往中,我们必须恪守信誉第一,用户至上,不欺骗,说到做到,兑现承诺。
六、道:“道”就是政治背景,人心所向,战略方针及营销战略是否正确。
企业的老板、厂长是否有“道”,是否贪官,对于企业是至关重要的。
《孙子兵法》提出“修道以保法”,即强调搞好内政,确立法制,收拾人心,注重团结。
还提出“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上下同欲者胜”。
“道”也指真理,规律,战略。
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志于道据于德”,“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企业家必须掌握真理,规律,人心。
七、天:“天”即天时,机遇,季节,时机,变化。
《鬼谷子》中说:“变化无穷,各有所规,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
商家、企业家要与世而移,及时地调整战略。
中国上世纪80年代改革初期,那些看清楚中共形势的人,都很容易地挣了大钱。
八、地:“地”就是地势、地利、资源、交通状况。
李嘉诚管理有“立地第一”的训示;麦当劳开店也极为重视地理位置的选择。
良好的地势,有利于形成强大的兵势,造势成为用兵的法则。
孙子曰:“善战者,求之于势”——成功的商家也应有风水先生的眼光。
九、将:“将”就是将领的素质。
孙子提出了将领的五德:“智、信、仁、勇、严”。
“智”,就是智谋。
孙子曰:“上兵伐谋”,“全国为上,破敌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不战而屈人之兵,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拔人之城而非攻”,强调上等的兵法是谋略伐敌,整体收购,双赢关系,非恶意性竞争。
“严”,就是严格管理。
“静以幽,正以治”——以严正的态度治军;“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以文的办法宣传,教育,号令大众;以武的办法、制度、法律,让部队步调整齐。
企业也需要文武并用,刚柔并济。
十、法:“法”就是法纪,制度,人员配置,职责划分,产权分明,治理结构是否合理等。
“法令孰行”,即法纪、规章、条例、标准的贯彻与否,可以判断一个企业的成败。
“法”须统一,守信。
——“法不信,则君行危矣”,“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法”需制约权贵——“杀贵大,赏贵小”,“法不阿贵,绳不绕曲”。
还需“明法”——大臣“虽有智能,不得背法而专制”使得人人守法。
燕赵公司已进入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开始,必须以十字箴言为管理核心从家族管理模式转入到法制管理模式上来,实行战略管理,组织管理,制度管理。
对内实行以任人唯贤的竞争上岗机制,对外以聚焦客户价值为管理中心。
2007年公司对老市场以稳定销售额,让客商赚钱为管理宗旨,制定了内部以区域经理负责制让客户满意措施,对新开发市场以协助客户普及市场让用户了解燕赵品牌为目标。
如果做不到这点,达不到客户满意,本区域经理,就会被降级或撤职;做好的就会重奖或晋升。
燕赵公司第三个五年计划地战略口号是“扎硬营,打死仗”。
所谓“扎硬营”就是要营垒坚固,号令严明,培训出一批具有扎实基本功的生产,销售人才。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面临的竞争对手,都比我们强大,我们必须十倍、百倍的努力,专注地把事情做好,并有敢“打死仗”的精神,才有可能超越他们。
企业的竞争,就是人的竞争,而人的观念、精神和勇气,往往能起关键的作用。
我们若能培养出“扎硬营、打死仗”的队伍,就能让对手心存畏惧,就会在竞争中有更多的胜算。
——愿我们厂商携起手来,为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保定燕赵制香有限公司
总经理
2007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