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2018年春季《心理学与生活》期末考核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5.89 KB
- 文档页数:3
东北师范大学22春“心理学”《心理学与生活》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精神障碍是由潜意识的冲突造成的。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气质即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具有好坏之分。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突触包含三个部分,即突触前成分、突触中成分和突触后成分。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借助于神经递质来完成的。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5.“潜移默化”是()A.情景记忆D.内隐记忆参考答案:D6.威廉·冯特于1897年在德国莱比锡建立了第一个正式心理学实验室。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7.当信息提取时的背景与信息编码时的背景相似与一致时,记忆效果最好,这就是编码特异性原则。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8.气质类型的体液说的提出者是()。
A、冯特B、荣格C、巴浦洛夫D、希波克拉底参考答案:D9.归类后形成范畴的心理表征称为概念,即概念是范畴的心理表征。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0.B、粘液质C、胆汁质D、抑郁质参考答案:A11.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2.知觉是事物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是对现实的理性认识形式。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3.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4.进入到瞬时记忆阶段的信息,如果受到()就转入到短时记忆阶段,否则就会很快消失。
A、注意B、感觉C、知觉D、思维参考答案:A人耳的听觉器官是前庭器官和耳蜗。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6.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的是()。
A、冯特B、洛克C、笛卡尔D、缪勒参考答案:A17.反射弧一般由神经元、传入神经、神经系统的中枢部位、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基本部分组成。
东师2018年春季《小学教学心理学》期末考核答案期末作业考核《小学教学心理学》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小学生研究活动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研究成为小学生的主导活动。
(2)研究成为小学生的一种社会义务,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3)小学生的研究任务是明确而特定的。
2、小学生研究态度的特点如何?答:我国到达入学年龄的儿童,一般都有认真研究的愿望和要求。
他们每天怀着自豪而又好奇的心情,背着书包来到学校。
他们上课认真听讲,按照老师的要求按时完成作业。
如果偶尔因病不能上学,许多小学生是很难过的。
但是,并非所有的小学生都具有正确的研究态度。
实际上,小学生的研究态度是多种多样的。
一些儿童喜欢上学,不是为了研究,而是被研究以外的一些活动所吸引。
一些小学生还保留着学前儿童的特点,把游戏和研究混在一起,对研究仍然抱着游戏的态度。
一些小学生对研究抱着应付的态度,不愿按老师的要求进行研究,听课时三心二意,不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不按时完成作业或应付了事。
这些儿童还没有形成对待研究应有的正确态度。
3、简述皮格马利翁效应答:、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XXX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XXX(XXX)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主人公的名字,相传他是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
他对自己用象牙雕刻的少女产生了爱恋之情,由于他热诚的期望竟使这座少女雕像变成了真人而与他结为伴侣。
美国心理学家XXX和XXX开始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试验研究,于1968年发表了研究成果《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一书,他们在XXX(Oak School)所作的一个实验中,先对小学1至6年级的学生进行一次名为“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实为智力测验。
然后,在这些班机中随机抽取约20%的学生,并让教师认识到“这些儿童的能力今后会得到发展的”,使教师产生对这一发展可能性的期望。
8个月后又进行了第二次智力测验。
期末作业考核《心理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 智力:是使人能顺利解决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并以抽象思维为核心。
2. 暗适应:是从亮处进入暗处时,由看不清到逐渐看清物体轮廓的视觉感受性的变化。
这是视觉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
3. 图式:心理网络结构,各种知识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4. 情景记忆:是关于个人亲身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心理学主要的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
答:学习心理学的主要方法就是观察,优缺点在于是否适合你,每种方法适合不同的人,没有什么绝对的优缺点。
想学好,就要掌握基本的弗洛伊德知识,然后再学荣格的,根据学的东西去观察周围的人,为什么他会这样做,原因是什么等。
主要方法:信度、效度、观察、实验、调查、档案研究法等。
(1)信度指测量本身的一贯性,如果测得的分数是可重复的,一贯的,则测得的分数是可信的。
一项研究结果经过重复后得到类似的结果,就意味着这项研究是有信度的。
(2)效度指当研究者所测量的正是需要测量的东西,发现的正是要发现的时,研究就有了效度。
有信度不一定有效度。
(3)观察法:优点:在于它的现实性,主要研究在现实生活条件下自然发生的过程,并可以在长时间内进行,因而能得到有关行为发生顺序和发展过程的资料。
缺点:对自变量缺乏控制,难于得出因果关系结论,同时由于被试者主观意识到自己是被观察者,在行为表现上可能有所不同,而研究者的主观意识也易于影响观察过程和结果。
(4)实验法:优点:对实验情景的控制程度高,因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比较清楚、明确。
缺点:使用这种方法时他,实验情景和实验者对被试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更加突出,需要小心处理;实验情景与生活距离过远,使研究结果往往缺乏概括力。
(5)调查法:优点:直截了当,针对性强。
缺点:主要问题在准确性上,被试者回答问题可能发生有意无意的偏差。
(6)档案研究法:优点:跨越时间空间,有些记录可追溯到几百年,这是其他方法难以胜任的。
东师2018年春季《心理学》期末考核答案期末作业考核《心理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智力是指生物一般性的精神能力。
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这个能力包括以下几点:理解、判断、解决问题,抽象思维,表达意念以及语言和研究的能力。
当考虑到动物智力时,“智力”的定义也可以概括为:通过改变自身、改变环境或找到一个新的环境去有效地适应环境的能力。
智力也叫智能,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智力包括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
2.暗适应从光亮处进入暗中,人眼对光的敏感度逐渐增加,约30分钟达到最大限度,称暗适应。
暗适应是视细胞基本功能——感光功能的反映。
在营养缺乏、眼底病变情况下,常有暗适应功能变化。
暗适应测定是眼功能检查的重要项目之一3.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
另外,图式也表征特定概念、事物或事件的认知结构,它影响对相关信息的加工过程,也指生物形态学的图式或形态发生,或在计算科学中的图式、模式识别以及系统,也涉及分形或拓朴几何学等4.情景记忆情景记忆是指记着过去某个时间、地点的特定事件。
对情景记忆的知觉又称自主意识。
情景记忆属于远事记忆范围,它是人类最初级、成熟最晚的记忆系统,也是受老化影响最大的记忆系统,存在随年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心理学主要的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
答:心理学研究方法有很多种,但其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即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验法。
1、窥察法:窥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有系统地窥察记录并分析人的行为,以期取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运用窥察法时,窥察者和被窥察者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方式:1、参与窥察者:窥察者是被窥察者活动中的一个成员。
2、非参与窥察者:窥察者不参与被窥察者的活动。
一、单选题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A.动物B.人类和动物C.人类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B2、在做心理学实验的过程中,由于研究者本人的信念影响了实验结果的现象叫做:A.期望效应B.安慰剂效应C.巴纳姆效应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3、在做心理学实验的过程中,由于被试自身的信念影响了实验结果的现象叫做:A.期望效应B.安慰剂效应C.巴纳姆效应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B4、实验设计中,双盲设计指的是:A.实验助手和被试都不知道接受了何种处理B.实验助手不知道被试接受了何种处理C.被试不知道自己接收了何种处理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5、以下哪种研究方法可以得出因果关系:A.相关法B.描述性方法C.实验法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C6、一个人越敏感,他的绝对感觉阈限越____A.低B.不确定C.高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7、在哈洛的恒河猴实验中,小猴子更喜欢哪个妈妈:A.都喜欢B.有奶瓶的铁丝妈妈C.没有奶瓶的绒布妈妈D.都不喜欢正确答案:C8、知觉加工的第一阶段是:A.辨认阶段B.识别阶段C.注意阶段D.组织阶段正确答案:C9、观看3D电影需要戴上特制的眼镜才会产生立体的错觉,感觉好像子弹飞出了画面,这是利用了什么线索A.单眼线索B.视轴辐合C.肌肉线索D.双眼视差正确答案:D10、HM没有丧失的那一部分记忆属于A.外显记忆B.以上记忆都没有丧失C.内隐记忆D.以上记忆都丧失了正确答案:C11、广告经常找明星代言,意图将顾客对明星的喜爱迁移到产品上,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产品是属于:A.以上都不对B.无条件刺激C.不确定D.条件刺激正确答案:D12、当某一个行为之后伴随着喜爱刺激的出现,这个过程叫做:A.阴性强化B.阳性惩罚C.阴性惩罚D.阳性强化正确答案:D13、为了避免电冰箱刺耳蜂鸣声的出现,我们会及时关上冰箱门,这个过程叫做:A.阳性强化B.阴性强化C.阴性惩罚D.阳性惩罚正确答案:B14、假设你的一名室友习惯在每天半夜和好朋友电话聊天,妨碍他人休息。
2018年春东北师范大学《青少年心理学》期末考核第一篇:2018年春东北师范大学《青少年心理学》期末考核期末作业考核《青少年心理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第二性征答:第二特征指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第一性征或性激素的影响下出现的男女身体形态的性别差异和性别特征。
2.焦虑答: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负性情绪,是当个体预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会造成危险或需要付出努力的事物和情境将要来临,而又感到对此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时,心理上产生的紧张的期待情绪。
3.自我意识答;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一种意识。
它是人的意识的最高形式,是人区别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
4.性别角色答:性别角色是指社会大众视为代表男性或女性的典型行为或态度,或符合大众愿望与理想的男性或女性的典型行为与态度。
5.他律答;他律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
二、判断改错(每题6分,共30分)1.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青少年应该处于后习俗道德水平。
答:对。
后习俗道德水平是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的第三级水平。
这个水平的特点是,儿童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和准则,行使权利和义务,并以此来衡量行为的道德价值。
还认识到法律的人为性,并能在考虑全人类的正义和人的尊严的基础上形成某些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儿童已理解并内化基于社会习俗的道德原则。
2.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内隐的特点指的是矛盾动荡性。
答:错,改为:矛盾的闭锁性。
当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心理上大都会出现闭锁性,即出现隐秘的心理特征。
表现为把自己封闭起来,平时很少与人交流,内心的矛盾从不外露,当困难和矛盾得不到解决时,往往因焦虑而自卑,甚至自暴自弃。
3.俗语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所以青少年的气质一旦形成就不会发生改变。
答:错,将“就不会发生改变”改为“不是绝对不变的,受环境、个人主观因素、年龄等因素和性格等条件影响”。
离线作业考核《心理学与生活》满分100分【奥鹏东师19年春季离线】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感觉阈限: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作出反应;只有在这个范围内的刺激,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
这个刺激范围及相应的感觉能力,我们称之为感觉阈限。
2.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3.图式:图式是关于物体、人和情境的概念框架或知识群。
图式是对你所体验的环境结构进行综合概括的编码的“知识包”。
4..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
二、简答题(每题10分,计40分)1.大脑两半球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解析】: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又是不对称的,这种不对称性叫做“单侧化”。
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和言语有关的,像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这些活动,左半球也占优势;右半球是不需要语言参加的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像音乐,美术能力,情绪的表达和识别能力等占优势。
两侧大脑半球之间是分工合作的关系,二者各有所长,相互补充,共同完成大脑的整体功能。
有人将左脑称为理性脑,将右脑称为感性脑。
两侧大脑半球虽有明显的机能差异,但这种分工不是绝对不变的,当一侧脑受伤后,对侧脑半球常有较强的代偿作用。
从“优势半球”学说到“双势理论”是人们对脑认识的深化。
但是,有报道表明:半脑人(一侧大脑半球因病失去功能或完全切除的人)奇迹般的表现又使裂脑人的研究成果大为失色。
经过训练以后,半脑也可以指挥全身,这一事实对“双势理论”是一次挑战。
半脑人的病例也说明大。
生活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心理现象B. 生物现象C. 社会现象D. 文化现象答案:A2.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行为的主要驱动力是什么?A. 社会规范B. 潜意识C. 道德观念D. 理性思维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情绪的基本类型?A. 喜B. 怒C. 哀D. 惊答案:D4.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卡尔·罗杰斯B. 亚伯拉罕·马斯洛C. 莱昂·费斯汀格D. 弗洛伊德答案:C5. 根据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春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获得自主性B. 获得亲密感C. 获得成就感D. 获得自我同一性答案:D6.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班杜拉B. 斯金纳C. 皮亚杰D. 弗洛伊德答案:A7.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什么?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社交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8.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什么?A. 行为B. 情绪C. 认知过程D. 社会互动答案:C9. 哪个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A. 经典条件作用B. 操作条件作用C. 社会学习理论D. 认知发展理论答案:C10. 根据自我效能理论,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念被称为什么?A. 自我意识B. 自我概念C. 自我效能D. 自我实现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A. 遗传B. 环境C. 社会支持D. 个人经历答案:ABCD2. 以下哪些属于情绪调节的策略?A. 认知重评B. 情绪表达C. 问题解决D. 回避答案:ABCD3. 根据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成年早期的主要任务包括哪些?A. 获得亲密感B. 获得繁殖感C. 获得成就感D. 获得自我同一性答案:A4. 以下哪些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领域?A. 群体行为B. 人际关系C. 社会影响D. 社会认知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内容?A. 人格特质B. 人格类型C. 人格发展D. 人格障碍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
东师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A. 人类行为B. 心理活动C. 心理过程D. 心理现象答案:D2. 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 弗洛伊德B. 威廉·詹姆斯C. 冯特D. 斯金纳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神经心理学D. 化学心理学答案:D4. 心理学研究方法中,最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是: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案例研究法5. 以下哪种记忆类型属于短期记忆?A. 感觉记忆B. 工作记忆C. 长期记忆D. 语义记忆答案:B6. 情绪理论中,詹姆斯-兰格理论认为情绪的产生是由:A. 外部刺激引起的B. 内部生理反应引起的C. 认知评估引起的D. 社会互动引起的答案:B7.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皮亚杰B. 马斯洛C. 费斯廷格D. 罗杰斯答案:C8. 以下哪种学习理论强调了模仿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 认知学习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答案:C9.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B. 罗杰斯C. 马斯洛D. 弗洛伊德答案:A10. 以下哪项不是心理测量的主要类型?A. 智力测验B. 人格测验C. 能力测验D. 情绪测验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A. 遗传因素B. 社会环境C. 个人经历D. 经济状况答案:ABCD12. 以下哪些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概念?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潜意识答案:ABCD13. 以下哪些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知觉B. 注意C. 记忆D. 情绪答案:ABC14. 以下哪些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认知发展B. 社会性发展C. 情感发展D. 道德发展答案:ABCD15. 以下哪些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群体行为B. 社会影响C. 人际关系D. 文化差异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东师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心理现象B. 生物现象C. 社会现象D. 文化现象答案:A2. 心理学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个方面?A. 可重复性B. 可证伪性C. 可操作性D. 可测量性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演绎法答案:D4.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关注哪个领域?A. 意识B. 潜意识C. 认知D. 行为答案:B5. 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A. 思维过程B. 情绪过程C. 行为表现D. 社会互动答案:A6. 哪个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条件反射实现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精神分析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答案:A7. 下列哪个不是情绪的基本类型?A. 快乐B. 悲伤C. 愤怒D. 惊讶答案:D8. 哪个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内在的驱动力所驱动?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精神分析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答案:D9. 哪个心理学流派强调自我实现和个体潜能的发挥?A. 行为主义B. 认知主义C. 精神分析D. 人本主义答案:D10. 哪个心理学概念指的是个体对自身行为的观察和评价?A. 自我意识B. 自我效能C. 自我监控D. 自我调节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包括哪些?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临床心理学D. 工业/组织心理学E. 教育心理学答案:ABCDE1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学习?A. 认知风格B. 学习动机C. 社会文化背景D. 个人兴趣E. 情绪状态答案:ABCDE13. 情绪调节的策略包括哪些?A. 认知重评B. 情绪表达C. 问题解决D. 寻求社会支持E. 情绪抑制答案:ACDE14. 以下哪些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领域?A. 群体行为B. 社会影响C. 人际关系D. 社会认知E. 社会结构答案:ABCD15.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包括哪些?A. 自我实现B. 个体潜能C. 无条件积极关注D. 自我意识E. 环境适应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期末作业考核
《心理学与生活》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感觉阈限
答: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作出反应;只有在这个范围内的刺激,才能引起人们
的感觉。
这个刺激范围及相应的感觉能力,我们称之为感觉阈限。
2.人格
答: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
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3.图式
答:图式是关于物体、人和情境的概念框架或知识群。
图式是对你所体验的环境结构进行
综合概括的编码的“知识包”。
4..差别阈限
答: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
二、简答题(每题10分,计40分)
1、大脑两半球的区别与联系。
答:两半球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明显的差异。
从结构上说,人的大脑右半球略大和重
于左半球,但左半球的灰质多于右半球;左右半球的颞叶具有明显的不对称颞叶的不对称
性是和丘脑的不对称性相关的;各种神经递质的分布,左右半球也是不平衡的。
从功能上说,在正常情况下,大脑两半球是协同活动的。
进入大脑任何一侧的信息会迅速地经过胼
胝体传达到另一侧,作出统一的反应。
语言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该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
而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
则定位于右半球。
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一侧化,并不是绝对的。
近年来的许多研究发现,右半球在语言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