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C原理、实例与应用指南 第四讲(简)
- 格式:ppt
- 大小:6.44 MB
- 文档页数:242
FLAC 讲义一、什么是FLAC1.1 FLAC之字义F(Fast)L(Lagrangian)A(Analysis of)C(Continua). Lagrangian相对于Eulerian为每一时阶(timestep)之位移在Lagrangian之公式中,需对网格之座标予以更新,而Eulerian之公式则不予更新。
1. 2 FLAC之运算流程1。
3 FLAC 基本单元1。
4 分析模式大小与RAM之关系1。
5 单位1。
6 正负号方向(1) 应力-正号代表张力,负号代表压力(2)剪应力-详见下图,图中所示剪应力为正号(3) 应变-正的应变表示伸长,负的应变代表压缩(4) 剪应变-剪应变的正负号与剪应力相同(5) 孔隙压力-孔隙压力永远为正(6) 重力-正号的重力物质往下拉,负号的重力将物质往上提。
二、FLAC内建之组合律FLAC内建之组合律有:1.空洞模式(null model)使用于土壤被移除或开挖2.弹性模式3.塑性模式,包括a。
Drucker -Prager modelb. Mohr-Coulomb modelc。
ubiquitous-joint modeld。
strain-hardening/softening modele. bilinear strain-hardening/softening model f。
double-yield modelg modified cam-clay model此外,另有选购(option)模式,包括:1. 动力模式(Dynamic Option)2. 热力模式(Thermal Option)3. 潜变模式(Creep Option)使用者另可使用FISH语言去建构独特的组合律以符合所需。
三、FLAC-以命令为输入语法请查阅相关手册四、FLAC程式之使用步骤4。
1 FLAC程式使用前准备步骤步骤1:依比例画出所欲分析之资料于纸上画出地点之位置、地层资料、并简标示距离及深度资料.步骤2:换算输入资料成同一单位将现有地层资料,如Density,Bulk modulus,Young`s modulus, tension,cohesion, friction Angle 等资料,换算成同一单位。
1FLAC 实例分析教程刘波韩彦辉(美国)编著《FLAC 原理实例与应用指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9 Appendix(附录)版权所有:人民交通出版社,Itasca Consulting Group, USA说明:1.本实例分析教程是为方便读者学习、应用FLAC 和FLAC3D 而编写的,作为《FLAC 原理、实例与应用指南》一书的附录。
2.计算算例参考了Itasca Consulting Group 的培训算例,命令流的解析旨在方便读者理解FLAC 和FLAC3D 建模及求解问题的一般原则与步骤。
3.实例分析的算例中,FLAC 算例是基于FLAC 5.00 版本、FLAC 3D 算例是基于FLAC 3D 3.00 版本实现计算分析的。
读者在学习和研究相关算例时,请务必采用Itasca 授权的合法版本进行分析计算。
4.本实例分析教程仅供读者参考,读者在参考本教程算例进行工程分析时,编者对可能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
编者2005.10.182Project: [tunnel.prj] 隧道分析-- Example 1-1 Record Tree•[new]•[tun1.sav]o configo grid 10,10o ;10*10 建立网格o model elastico ;设定为弹性模型o gen circle 5.0,5.0 2.0o ;生成圆, 该圆圆心位置为(5.0 5.0),半径为2.0o group 'Tunnel:strong rock' notnullo ;设定非零的区域为group 'Tunnel:strong rock'o model mohr notnull group 'Tunnel:strong rock'o ;设定group'Tunnel:strong rock'的非零模型的区域为弹性模型o prop density=2000.0 bulk=1E8 shear=3E7 cohesion=1000000.0 friction=35.0 dilation=0.0 tension=0.0 notnull group 'Tunnel:strong rock'o ;对group 'Tunnel:strong rock'的非空区域,设定模型材料参数。
3 FLAC应用举例分析以上内容详细地介绍了使用FLAC程序建模的过程,以及建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下面将用实例进一步说明FLAC二维程序以及三维程序的具体应用。
1、北京市引进陕甘宁天然气市内扩建工程圆明园调压站进出线下穿京包铁路及城市铁路暗挖工程。
(1)工程简介本工程为北京市引进陕甘宁天然气市内扩建工程圆明园调压站进出线土建工程的一部分。
该工程位于海淀圆明园前八家西侧、下穿城市铁路及京包铁路。
暗挖隧道呈东西走向,全程61.455m,隧道中线与京包线相交处铁路里程为K19+579.6,与城铁相交处城铁里程为K7+897.4。
为了确保北京市引进陕甘宁天然气市内扩建工程圆明园调压站进出线下穿京包铁路及城市铁路暗挖工程施工期间的安全,本着稳妥可靠、安全第一、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将对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引起的上覆岩土层和暗挖隧道移动变形进行数值计算,以确定隧道施工引起的铁路地基沉降量和隧道变形量。
(2)数值计算模型由于隧道范围较长且左右对称,假设整个隧道在轴线方向变形很小,用平面应变模型假设,即垂直于计算剖面方向的变形为零,因此本工程选择其中一个剖面的右半部分进行数值模拟和力学分析。
图6-41 城铁暗挖工程岩性分布图隧道宽度5.7m ,模型宽度取半个隧道宽度的5倍,即14.25m ,模型总高度为24.15m ,其中:自地表至隧道顶部深度7.35m ,隧道高度4.2m ,隧道底部向下取隧道高度的3倍,即12.6m ,图6-41是数值计算模型岩性分布图。
根据模型的尺寸,模型共划分为15295个平面单元,构成计算模型单元网格尺寸平均为0.15×0.15m(图6-42),模型两侧限制水平方向移动,模型底面限制垂直方向移动。
高填土素填土粉质粘土注浆区砼衬砌y =2.7 kPa挖引起的地面最大位移为17.47mm,在隧道一侧的地表下沉影响宽度为8m左右,隧道顶部沉降量为10.52mm。
计算结果表明:整个隧道的垂直位移场和水平位移场的分布是合理的,引起的路面沉降量也在合理的范围以内,因此采用标号C25的混凝土衬砌以及注浆加固部分土体可以满足工程的稳定性需要。
FLAC3D快速⼊门及简单实例FLAC3D快速⼊门及简单实例李佳宇编LJY指南针教程前⾔FLAC及FLAC3D是由国际著名学者、英国皇家⼯程院院⼠、离散元的发明⼈Peter Cundall博⼠在7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的,主要⾯对岩⼟⼯程的通⽤软件系统,⽬前已经在全球70多个国家得到⼴泛应⽤,在岩⼟⼯程学术界和⼯业界赢得了⼴泛的赞誉。
前国际岩⽯⼒学会主席 C.Fairhurst(1994)对FLAC程序的评价是:“现在它是国际上⼴泛应⽤的可靠程序。
”我从研⼆(2010年)开始接触FLAC3D,最初的原因是导师要求每⼀个⼈⾄少学会⼀个数值计算软件,⽽他嘴⾥每天念叨最多的就是FLAC,⾃⼰当时对数值计算⼀⽆所知,便答应⽼师要学会FLAC3D。
第⼀次打开软件界⾯,我⼼⾥就凉了⼤半截,⾯对着⼀个操作界⾯跟记事本⽆异的所谓“功能强⼤”的岩⼟⼯程专业软件,半点兴趣也提不起来。
年底,从项⽬⼯地回到学校准备论⽂开题,⽼师对我的开题报告⾮常不满意,当着全教研室师⽣的⾯,劈头盖脸⼤批⼀顿,第⼆天⼜找谈话。
在巨⼤的压⼒和强烈的⾃尊⼼驱使下,我硬着头⽪开始啃FLAC3D,⼀个半⽉之后,终于有了初步的计算结果,对⽼师有个交代,我也能回家过年了。
前⾯这⼀段过程可能是⼤多数FLAC3D初学者的必经阶段,或者是即将开始软件学习的⼈惧怕的事情。
毫⽆疑问,FLAC3D极其不友好的界⾯是阻碍初学者前进的很⼤障碍,当然还包括它是⼀个全英⽂的软件。
但是当你费尽周折的⾛进FLAC3D的世界,你就会发现它独特的魅⼒,⽐如简洁的界⾯,快捷的命令流操作,⾼效的计算⽅法,不易报错等等。
另外⼀个拿不上台⾯的优点就是它⾮常⼩巧,包括Manual在内⼀共才⼏⼗兆⼤⼩,⽽且已经被破解成绿⾊版,只要把它和命令流装进U盘,你就可以随便找⼀个⾝边功能最强⼤的电脑开始计算了,如果你有过ANSYS、ABAQUS等⼤型软件痛苦的安装经历,你便能毕业之后,本以为不⽤再接触数值计算,但⼯作需要使得我⼜⼀次开始与理解“绿⾊版”的含义,当然还请⼤家尊重知识产权,⽀持正版。
2.5 三维显示有限差分基本方程当FLAC3D 达到平衡或是稳定的塑性流动时,它通过显示有限差分来模拟三维连续介质的力学行为。
监控的力学响应主要是通过特殊的数学模型和数值计算过程得到。
接下来介绍这两方面。
2.5.1 数学模型描述介质的力学行为主要来源于一般原理(应变定义、运动规律),和理想材料的本构关系。
这个数学结果表达式通常是一些偏微分方程,涉及到力学(应力)和运动学(应变率、速度)变量。
这些偏微分方程联合个别的几何关系、材料参数,以及给定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就可以求解。
虽然FLAC3D 在平衡状态附近,主要关注介质的应力状态和变形,但是必须要注意到该数学模型中的运动方程。
(1) 符号约定在FLAC 3D 中采用拉格朗日算法,介质中的一个点,通过矢量i i i x u v ,,和13i dv dt i =,,来定义一个点的坐标,位移,速度和加速的。
记号i a 表示矢量[]a 的第i 个分量,在笛卡尔坐标系中;ij A 表示张量[]A 的第(i ,j )个分量。
i a ,表示变量对i x 的偏导数。
(变量a 可以使标量,矢量和张量)默认结构受拉为正,变形伸长为正。
爱因斯坦求和记号只针对下标,i ,j ,k (i ,j ,k =1,2,3)。
(2) 应力介质中一已知点的应力状态是通过对称应力张量ij σ来表示。
任意斜面上的应力矢量[]t 可以通过柯西公式得到(拉为正),如下:i ij j t n σ= (2.37)[]n 表示任意斜面上的单位法向矢量(3) 应变率和转动率假设介质的离子以张量[]v 运动。
在一个无限短时间dt 内,介质产生一个无限小的应变为i v dt ,相关的应变率张量可以写成如下:(),,12ij i j j i v v ξ=+ (2.38) 第一应变率张量不变量描述了体积单元的的膨胀程度。
张量ij ξ中没有包含变形率,由于速度矢量的平移和角速度的转动,一个体积单元会产生一个瞬间的刚体位移,如下:12i ijk jk e ωΩ=- (2.39)ijk e 表示置换符号,矢量[]ω表示转动率张量,定义如下:(),,12ij i j j i v v ω=- (2.40) (4) 运动平衡方程采用连续介质的动量原理和柯西公式,平衡方程如下:,i ij j i dvb dtσρρ+= (2.41)ρ为介质的密度,[]b 表示单位体力,[]d v dt 表示速度矢量对时间的导数。
《FLACFLAC3D基础与工程实例》阅读札记目录一、FLACFLAC3D软件概述 (2)1. 软件背景与简介 (3)1.1 FLACFLAC3D的发展历程 (4)1.2 软件的应用领域及特点 (5)2. 软件安装与运行环境 (6)2.1 系统要求 (7)2.2 安装步骤 (8)2.3 运行环境配置 (10)二、FLACFLAC3D基础知识 (11)1. 基本概念与术语 (13)1.1 有限元分析原理 (14)1.2 离散元法简介 (14)1.3 FLACFLAC3D中的相关术语解释 (15)2. 软件操作界面及功能模块 (17)2.1 操作界面介绍 (18)2.2 主要功能模块说明 (20)2.3 菜单功能详解 (20)三、工程实例分析 (22)1. 地质工程实例 (23)1.1 工程背景及问题定义 (25)1.2 模型建立与参数设置 (26)1.3 结果分析与讨论 (27)2. 土木工程实例 (29)2.1 工程概况与建模目的 (30)2.2 建模过程及计算步骤 (31)2.3 结果展示与工程应用 (32)四、FLACFLAC3D应用技巧与注意事项 (33)1. 建模技巧与优化方法 (34)1.1 建模策略及优化思路 (35)1.2 网格划分与模型简化技巧 (36)1.3 参数设置与模型验证方法 (38)2. 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 (40)2.1 数据采集与整理方法 (41)2.2 结果分析与图表展示技巧 (42)一、FLACFLAC3D软件概述3D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岩土力学与有限元分析软件。
它是一套专门用来分析连续介质中的物理力学现象的强大工具,主要应用于土木、矿山、隧道等领域,能针对各种复杂的工程问题进行数值建模和模拟分析。
3D以其高效、灵活的数值分析能力,为工程师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其主要特点包括:多功能:3D能够模拟多种物理过程,包括应力分析、稳定性分析、流体流动分析等,适用于多种工程场景。
1.FLAC 编码设置只对编码时间有较大影响而对解码影响不大;因为等级越高,编码器就会花越多的时间去寻找最佳的压缩算法,而解码器则根据给定的压缩算法直接解压。
2.FLAC简介基本结构:4byte 字符“flaC”:flac标志,用于识别flac数据流STREAMINFO 文件信息描述块(metadata block):包含必须的信息(采样率、声道数…)可选的其他描述信息块:(解码是可以不用识别)一个以上的音频帧(frame)3.编码的过程Flac把未压缩的音频流划分为块(block),并独立压缩,压缩后的数据块形成数据帧(frame),把数据帧连接形成压缩后的flac数据流(stream)分块(blocking)flac分块大小是可变的。
分块大小应适当选择,太小影响压缩率(太多帧头信息),太大难以得到高效的压缩模型。
一般44.1k线性采样,分块大小2~6k较合适(默认4096)声道内解相关性? 立体声的左右声道数据之间有许多相关性,可以利用这种相关性压缩数据。
Flac有四种方式表示声道数据。
独立模式:左右声道独立编码;Mid-side模式:转换表达式:mid = (left + right) / 2, side = left - right.。
Left-side:Left不变,sRight-side:建模(modeling)编码器尝试使用一个数学方法(近似)描述原始信号,这种描述信息一般来说比原始信息小得多,这些数学方法是编码器和解码器都已知的(flac现在有4个种类的预测方法,并可以加入更多方法)flac运行在各个块中使用不同的预测算法。
大多时候不能完全精确的描述原始信息,此时还会剩下少量数据残渣(residual, residue, or error)。
Flac 有两种产生近似值的方法:1)为信号找个合适的多项式。
2)简单线性预测(LPC)。
前者更快但不精确。
数据残渣编码对建模后剩余的数据进行编码,保证数据的无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