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二 迈向和平的世界
- 格式:docx
- 大小:13.33 KB
- 文档页数:1
2 迈向和平的世界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概要了解20世纪以来直接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有关战争与和平的状况;知道战争给人类,特别是儿童带来的灾难;知道为争取世界人民的平等,一些伟大的战士和国际组织所作出的努力;知道当今世界还存在着种种不安宁的因素;帮助学生拓宽眼界,知道关心世界发展中的大事;启发学生追求世界和平与人类平等的愿望。
其中《闪光的红十字》一课是“迈向和平的世界”主体中的一课。
让学生了解南丁格尔女士以及红十字会这一国际组织,在帮助和团结世界各国人民,保障人的基本权利等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2学情分析关于红十字会,以及中国志,学生并不是很了解。
一提到红十字会,学生就会联想到医院的十字。
但是这里的红十字会与医院的十字是不一样的。
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讲清二者的不同之处。
通过阅读教材以及查找相关的资料了解红十字会的宗旨以及南丁格尔的故事3教学目标1.知道红十字会的宗旨和工作内容。
2.了解南丁格尔的事迹。
4教学重难点1.知道红十字会的宗旨和工作内容。
2.学生分组搜集红十字会组织在国内、国际各种战争和自然灾害中所从事的救援及所起到的作用。
3. 让学生懂得渴望和平是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共同心愿,激发追求世界和平的愿望。
5教学准备1.搜集红十字会组织在国内、国际各种战争和自然灾害中所从事的救援活动及所起到的作用。
2.黑板上画好心型,学生准备好心卡。
6教学过程图片导入,谈话激趣。
1.出示“国际红十字会”和“中国红十字会”标志,问学生这两个是什么标志?在哪里见过?让学生自由谈谈对红十字会组织的了解。
2.教师揭题:那么红十字是一个怎样的组织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走进这个“闪光的红十字”。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采取让学生识别相对国际红十字会”和“中国红十会”这两个标志这种方式开始课堂,再联系生活实际,问学生在哪里见过这两个标志,接着让他们谈谈对红十字会组织的初步了解,这种导入方式起点低,学生容易接受。
《迈向和平的世界》教案闪光的红十字教学目标1、知道红十字会的宗旨和工作内容。
2、了解南丁格尔的事迹。
教学准备教师:检查并且落实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
学生:搜集红十字会组织在国内、国际各种战争和自然灾害中所从事的救援及所起到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红十字会的宗旨和工作内容。
教学过程一、感人故事,敲动心灵。
媒体展示瑞士人杜南创办国际红十字的故事。
1、教师动情述说瑞士人杜南创办国际红十字的故事。
十九世纪中叶,在意大利的北部索尔弗里诺,法、意、奥三国军队发生了激战,战后战场上尸体遍野,血染山冈,数不清的伤员躺倒在地上痛苦的呻吟着无人过问1859年4月,意法联军与奥地利的军队在索耳费里诺进行了一场大会战,双方伤亡惨重,尸横遍野。
这年6月,瑞士人杜南经过意大利卡斯蒂利奥内,一路上,他看到到处是腐烂发臭的尸体,心里不是滋味儿。
更使难过的是,这个小镇上还有千名伤员,他们有的断了胳膊,有的折了双腿,有的躺在干柴堆里呻吟着。
杜南虽然出生在一个富人家庭里,但从小就对贫穷、遇难的人富有同情心。
他来到一所住满病员的小学校,想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他们。
他一边给病员喂水、敷药、扎绷带,一边问:“战争结束已经一个多月了,你们创设感人故事的情境,敲动学生心灵,导入课题。
为什么还呆在这里?”伤病员听他这一问,有的唉声叹息,有的掩脸抽泣,有的破口大骂道:“那些当官的没有人性,我们为他们卖命打仗。
现在见我们受伤不能打仗了,就扔下我们不管了!”噢,原来如此!杜南为他们的遭遇而愤愤不平,于是就说:“请放心!当官的不管你们死活,我会帮助你们的!”他立刻跑出学校,来到教堂,说服教士,让他出钱出力,组织一支救护队。
救护队员在杜南的领导下,为伤病员喂水喂饭,进行力所能及的各种护理,不少队员还自己掏钱买来了药品,为伤病员治疗,回到日内瓦后,杜南写了一篇回忆录,描述了伤病员在战场上悲惨的遭遇,向世界发出呼吁,要求成立一个国际性的志愿救护伤兵组织,建议给予军事医务人员和各国志愿者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地位的国际公约。
《迈向和平的世界》迈向和平的世界,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沉重德痛苦,战争后出现了相对和平的世界,了解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都发挥的作用,学习奥林匹克精神。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联合国成立的时间,联合国宪章以及相关情况。
2、了解奥运会,体会奥运精神。
3、理解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持和帮助的价值,感受人类的美好情感和高尚情怀。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理解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持和帮助的价值,感受人类的美好情感和高尚情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感受奥林匹克精神,好好学习,为建立一个平和的、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
2. 感受和体会人们在援助行动中普遍的、没有国界的同情心和爱心:不分年龄、不分贫富、不分性别、不分健康与残疾。
【教学重点】1. 了解联合国成立的时间,联合国宪章以及相关情况。
2. 了解奥运会,体会奥运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持和帮助的价值,感受人类的美好情感和高尚情怀。
教学课件、图表、清单。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一战和二战的内容。
战争是不堪回首的,它带给人类和历史的创痛是巨大的,爱好和平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追求和平是全世界共同的主题。
经过人们的长期努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个以和平、合作、安全为宗旨的国际组织应运而生。
”那么这个组织是什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走入今天的课堂。
新课讲授一、携起手来,为了和平安全1、联合国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在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加州旧金山签定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存在着一个类似于联合国的组织国际联盟,通常可以认为是联合国的前身。
联合国对所有接受《联合国宪章》的义务以及履行这些义务的“热爱和平的国家”开放。
到2008年为止,联合国共有192个成员国。
2、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是根据有关联合国决议建立的一支跨国界的特种部队,成立于 1956年苏伊士危机之际。
它受联合国大会或安全理事会的委派,活跃于国际上有冲突的地区。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迈向和平的世界》教案闪光的红十字教学目标1、知道红十字会的宗旨和工作内容。
2、了解南丁格尔的事迹。
教学准备教师:检查并且落实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
学生:搜集红十字会组织在国内、国际各种战争和自然灾害中所从事的救援及所起到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红十字会的宗旨和工作内容。
教学过程一、感人故事,敲动心灵。
媒体展示瑞士人杜南创办国际红十字的故事。
1、教师动情述说瑞士人杜南创办国际红十字的故事。
十九世纪中叶,在意大利的北部索尔弗里诺,法、意、奥三国军队发生了激战,战后战场上尸体遍野,血染山冈,数不清的伤员躺倒在地上痛苦的呻吟着无人过问1859年4月,意法联军与奥地利的军队在索耳费里诺进行了一场大会战,双方伤亡惨重,尸横遍野。
这年6月,瑞士人杜南经过意大利卡斯蒂利奥内,一路上,他看到到处是腐烂发臭的尸体,心里不是滋味儿。
更使难过的是,这个小镇上还有千名伤员,他们有的断了胳膊,有的折了双腿,有的躺在干柴堆里呻吟着。
杜南虽然出生在一个富人家庭里,但从小就对贫穷、遇难的人富有同情心。
他来到一所住满病员的小学校,想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他们。
他一边给病员喂水、敷药、扎绷带,一边问:“战争结束已经一个多月了,你们创设感人故事的情境,敲动学生心灵,导入课题。
为什么还呆在这里?”伤病员听他这一问,有的唉声叹息,有的掩脸抽泣,有的破口大骂道:“那些当官的没有人性,我们为他们卖命打仗。
现在见我们受伤不能打仗了,就扔下我们不管了!”噢,原来如此!杜南为他们的遭遇而愤愤不平,于是就说:“请放心!当官的不管你们死活,我会帮助你们的!”他立刻跑出学校,来到教堂,说服教士,让他出钱出力,组织一支救护队。
救护队员在杜南的领导下,为伤病员喂水喂饭,进行力所能及的各种护理,不少队员还自己掏钱买来了药品,为伤病员治疗,回到日内瓦后,杜南写了一篇回忆录,描述了伤病员在战场上悲惨的遭遇,向世界发出呼吁,要求成立一个国际性的志愿救护伤兵组织,建议给予军事医务人员和各国志愿者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地位的国际公约。
2 迈向和平的世界1教学目标1、感受世界弱势儿童的苦难生活。
2、了解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概况。
3、思考自己可以为儿童做些什么。
2学情分析广州地区的六年级学生家庭条件普遍较好,对于贫困、灾难、战争地区的儿童了解不多,也较难体会他们的生活状况。
但他们的情感发展系统逐渐成熟,通过认知社会事物,可以产生独立且丰富的情感体验。
此外,他们独立意识增强,对外界充满求知欲望,渴望了解同伴的世界,而且他们也具备了认知社会、探索社会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体会弱势儿童的生活状况、掌握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概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可以为弱势儿童做些什么。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图片新闻导入(3min)呈现图片:请大家猜一下,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资料:这是2015年3月19日的一则新闻,标题为“男子被拐26年后与亲人相认”。
26年前,这个男的才4岁,他在玩耍的时候被人拐走。
从此,他的家人踏上艰难的寻子路。
漫长的26年后,通过使用一种名为“DNA盲比”的高科技手段,家人们最终找到了如今已结婚生子的儿子。
这是他和亲人相认的场景。
由于受金钱利益的诱惑,很多不法分子把目光瞄准了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孩子,通过贩卖孩子来赚取高额利润。
很多天真无邪的孩子,因为突然的被拐,生命从此完全被转变。
他们被标上不同的价格,然后卖到不知名的乡村或者县城。
幸运的,可能遇到一个好人家,平安生活;不幸的,可能受到各种伤害和虐待,悲惨地活着。
随着新闻的曝光,拐卖儿童事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反映拐卖题材的影视作品也越来越多,例如《亲爱的》、《失孤》、《宝贝儿回家》。
影片播出后,引起人们的积极响应,社会各界呼吁人们要保护儿童、关爱儿童。
这也是我们本节课的主题——给儿童一个家。
活动2【讲授】二、走近苦难儿童的世界(20min)(一)生活中的弱势儿童(5min)分享:除了被拐卖的儿童,世界上还有很多儿童的生命和安全没有得到保障。
2 迈向和平的世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奥运会是为和平、团结、友谊、公正而举行的世界盛会,知道五环旗的意义,知道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2.过程与方法: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和平,追求和平的情感以及为中国能主办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而自豪。
2学情分析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首都北京隆重召开,全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们都在关注了这一盛典,奥运精神已经渗透到每个人的心中,各种媒体(电视、网络、书籍)广泛宣传了奥运会的有关内容,显而易见,同学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奥运会知识。
而《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是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因此,让同学懂得和平是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一起心愿,作为一名同学应当具有与世界人民一起追求和维护和平的美好愿望。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搜集资料的能力,对于奥运会的相关新闻也比较关注,结合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指导学生搜集与奥运会相关的资料,并做好记录;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知道和平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愿望,明白到奥运是奥运会是为和平、团结、友谊、公正而举行的世界盛会,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3重点难点重点是让学生知道奥运会是为和平、团结、友谊、公正而举行的世界盛会,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难点是让学生具有“放眼世界、热爱和平”的思想和开放的国际意识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引出课题1.同学们,我给大家带来了五个个朋友,看看它们是谁?(对了,它们就是福娃)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
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福娃是五个可爱的亲密小伙伴,他们的造型融入了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以及奥林匹克圣火的形象。
每个娃娃都有一个琅琅上口的名字:“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在中国,叠音名字是对孩子表达喜爱的一种传统方式。
主题二迈向和平的世界
主题1.携起手来,为了和平与安全
教学目标:
1.了解联合国的宗旨及联合国的组织结构。
2.知道安理会的职责。
3.知道中国是联合国的始创国和常任领事国之一。
4.知道在维和部队中我国战士所作出的贡献。
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24~25页。
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搜集资料,了解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都发挥哪些作用。
2.教师就联合国的基本情况做一些专门准备。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
教师说明:“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一战和二战的内容。
战争是不堪
回首的,它带给人类和历史的创痛是巨大的,爱好和平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追求和平是全世界共同的主题。
经过人们的长期努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个以和平、合作、安全为宗旨的国际组织应运而生。
”(教师板书课题)
2.阅读与讨论。
教师朗读教科书第10页上方的课文,然后让学生阅读下面阅读标识框中的文字,引导学生讨论并且给予适当的补充和说明。
3.探究与讨论。
阅读教科书第11页的内容,然后以自由发言的形式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中国参加过维和部队吗?参与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就?
1.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布置家庭作业。
给教师的建议
1.本课题的内容比较抽象,教师要注意从新闻或其他媒体中积累信息,讲课时应结合生动的事例,以便学生理解。
2.对学生而言,本课题内容相对比较生疏,因此教师应尽心较为充分的准备,并且应充分利用维和部队战士的资料。
家庭作业
搜集有关奥运会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