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政府(公共)经济学 导论
- 格式:ppt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35
第一章导论1、公共经济学的定义是什么,其研究的内容是什么,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科学。
它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分析和规范政府的职能和作用的科学。
研究的内容:公共部门,即政府及其附属物。
是中央政府的经济行为、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以及包括官方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经营的企事业的存在意义和经济行为。
2、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是什么,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活动既不能忽视收益与成本,又必须以全社会的公正与公平为前提和目标。
由于存在市场失灵,政府有时可以弥补市场的不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收入再分配功能;社会资源配置功能;宏观经济稳定功能。
3、政府定义以及政府的四个层次是什么,政府:国民经济中唯一通过政治程序建立的特定区域行使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实体。
政府除了对辖区内居民负有政治责任外,还参与辖区内非市场性社会生产活动,从事非市场性财富分配。
政府含义的四个层次:? 狭义政府:中央政府的各部、委、办及其内部各厅局、附属机构;? 广义政府:中央政府+各级地方政府及其附属机构;? 统一公共部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金融性公共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兴办的各种企事业,包括国有和公营):? 一般公共部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金融性公共企业+政策性官方金融机构。
政府的经济行为:? 非市场性社会生产活动:政府为满足辖区内全体居民的公共消费需要,通过向社会成员征税或强制转移财富的办法来筹措资金,以不盈利为目的,从事生产和提供诸如国防、治安、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产品和服务。
? 费市场型社会财富分配:为了保证辖区内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平与公正,维护社会稳定,采取税收制度和其他强制性手段对社会成员的财富进行重新分配。
4、财政学与公共经济学的相互关系如何,财政学研究政府行为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关系,是公共经济学的前身。
财政学的研究局限于财政收支,特别关注于税收。
公共经济学的传是人是美国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他在1959年出版的《财政学院里:公共经济研究》首次引入“公共经济”概念。
公共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学时:40学时学分:2学分一、课程性质和目的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的学科.通过对政府及其附属物经济行为的研究来探索如何建立一个廉价而高效的政府.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是公共经济学的两大理论,分别从理论上说明了政府应该干什么及其应该如何干.政府的经济行为还包括公共支出、公共收入和公共政策的三大部分.通过理论教学并且结合案例分析讨论,使学生掌握公共经济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了解该学科领域的热点和前沿学术问题,具备一定的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课程的基本内容第一章、导论4学时1.1与公共经济有关的问题1.2公共经济学的定义1.3公共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4公共经济学的课程内容结构第二章、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8学时2.1资源配置的内涵2.2市场失灵2.3政府经济职能第三章、公共产品理论4学时3.1公共物品的概念3.2纯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3.3准公共物品的供给第四章、外部效应理论4学时4.1外部效应概论4.2外部效应对经济行为的影响4.3外部效应的纠正第五章、公共选择理论4学时5.1公共选择方法论5.2几个重要定理5.3寻租理论第六章、公共预算4学时6.1公共预算概论6.2几种主要的预算理论第七章、公共收入理论4学时7.1公共收入概论7.2主要税种7.3税收效应分析、转嫁与归宿第八章、公共支出理论4学时8.1公共支出概论8.2公共支出分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第九章、宏观经济政策4学时9.1概论9.2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三、课程的基本要求学习该课程前要提前学习掌握西方经济学、政治学、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基本知识.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认真听课,积极参与学习讨论,深入阅读本课程的相关文献,按时完成作业,熟练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各项基本理论,能够以经济学方法讨论涉及公共部门行为目的、行为方式和行为效率效益等问题,对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各项政策活动有一定的分析和研究能力.四、教学安排40学时,讲授60%、案例20%、讨论20%五、教材和参考资料1.高培勇.公共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第2版2.黄恒学.公共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2版3.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着.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课程简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公共经济学英文名称:Thepubliceconomics学时:40学时学分:2学分课程简介: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的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共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如公共需求与公共选择、资源配置中的公共商品供给、市场与政府等,以及公共收入与公共支出的有关问题.授课对象:公共管理专业研究教材:1.高培勇.公共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第2版2.黄恒学.公共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2版3.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着.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公共经济学》第一章:导论一、公共经济学的概念公共经济学是一门横跨政治学和经济学两大学科门类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既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行为的一门学科,又是政治学几个分支之中的一个研究对象,是政治学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公共经济学就是一门经济学角度专门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特殊规律的分支学科,是用经济分析的方法来解释、分析和规范政府的职能和作用的一门学科。
二、公共经济学的两个基本问题:第一,要弄清楚政府是什么;第二,要研究政府应该做什么,要履行哪些职能——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即国家提供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的职能,如调节社会分配和完善社会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
)政府与基本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以及“如何做出生产决策”等方面。
三、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以事实依据和调查材料为基础,对客观对象进行观察和描述,来解释事物现象的本事和内在运行规律。
也就是说,会带事物现象本身“是什么”以及“将会怎样”这些问题是实证研究法的核心。
用事实说明经济现象的现状如何?回答是什么(What is)规范研究法:以一定的判断标准为出发点,力求回答应该是什么(What ought to be)。
四、公共经济学学科定位1、与微观经济学:在微观经济学看来,最基本的单个经济单位是居民和企业,前者是经济中的消费者,后者是经济中的生产者,每个经济单位经济行为的基本目标是为了实现最大化。
2、与宏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正式借鉴了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并以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政府行为进行了更广泛研究,细致考察了政府经济行为和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后果。
3、与福利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把帕累托最优与帕累托改进、效用函数和边际效用、效用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福利函数、社会福利最大化等基本概论作为自己评价政府经济行为的出发点。
4、与财政学:公共经济学是在财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财政学的研究范围只限于财政收支本身;而公共经济学不仅研究财政收支问题,而且还研究财政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
《政府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导论1、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政府经济?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它是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政府经济:(1)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即狭义的政府,也就是国家行政机构;(2)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3)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4)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5)政府经济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2、什么是政府经济学?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
第二章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政府1、如何认识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的必要性?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
也就是达不到经济学所讲的“帕累托效率”。
即资源配置达到了这样一种理想状态,任何分配方案的改变,都不能达到在不损害一部分人利益的前提下,而提高另一部分人福利水平的目的。
既然这些领域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为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就需要政府干预。
即政府凭借社会公共权力介入市场失灵的领域,强制性地矫正市场失灵的根源。
2、什么是竞争失灵?竞争失灵指的是市场处于一种不完全竞争状态,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市场往往达不到完全竞争状态,而是存在垄断,即不完全竞争。
至于垄断的具体情况,还可进一步划分,主要包括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
3、什么是信息的不对称?信息的不对称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
4、什么是自然垄断?自然垄断有时也称之为天然垄断,是与某些商品和劳务自身的特点有关,即这类商品和劳务在由一家企业提供时其成本比由多家企业提供时低,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
供电、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