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机制的探索与研究——辅导员、班导师、级导生、班导生四位一体管理模式的思考
- 格式:pdf
- 大小:179.53 KB
- 文档页数:2
第25卷第2期2011年4月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 l of H enan College o f F i nance &T axati onV o.l 25.N o .2Apr .2011[收稿日期]2010-12-20[作者简介]郏旭伟(1981)),男,河南郑州人,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助教。
浅谈高校辅导员/四位一体0的功能定位郏旭伟(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河南郑州451464)[摘 要]高校辅导员处在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其工作对象是大学生,辅导员的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不仅是贯彻学校教育方针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素质养成的基本参照。
辅导员必须把自身打造成为多才多艺的教师,明确/政治辅导员0/学习辅导员0/社会辅导员0和/生活辅导员0的功能定位。
高校辅导员要成为/四位一体0的新型政工教师,应不断地学习,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
[关键词]高等教育;辅导员工作;工作对象;教师素质[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793(2011)02-0077-02高校凡涉及学生工作都离不开辅导员,但是高校对辅导员的功能定位却不明晰,简单地将其定位为/政治辅导员0。
笔者从工作实际出发,认为辅导员实际从事的工作和承担的职责远远超出了/政治辅导员0的一般功能定位。
笔者认为应从培养适应学校发展新形势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出发,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强化辅导员的功能定位,即辅导员不仅仅是/政治辅导员0,而且是/学习辅导员0/社会辅导员0和/生活辅导员0。
只有明确辅导员的功能定位,才能明确辅导员的工作目标、细化辅导员的工作要求、强化辅导员的素质要求、解决辅导员自身发展问题。
一、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对象特点及其功能定位高校扩招,使得大学生的数量大增,学生管理工作日益复杂。
当前,90后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主体,他们思想活跃但不成熟,个性较强但自我约束能力较弱,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和日益沉重的就业压力,难免迷茫困惑,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强,这无疑会增大学校管理的难度,影响学校的稳定,制约学校发展及其办学层次的提升。
“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下的班导生制度探析——以中国
海洋大学法政学院为例
周妮妮;邵晓涌;田长贵
【期刊名称】《学理论》
【年(卷),期】2017(000)006
【摘要】班导生与辅导员、班主任、班委共同构成了班级管理的四元主体.班导生制度的实施,为解决师生配比失调、学生群体多样性与精细化管理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思路.在实践中,解决班导生制度存在的角色认知模糊、工作内容不清晰、时间分配不合理等问题,是优化班级管理模式和提升学生管理水平的关键.
【总页数】2页(P185-186)
【作者】周妮妮;邵晓涌;田长贵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山东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山东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5
【相关文献】
1.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机制的探索与研究——辅导员、班导师、级导生、班导生四位一体管理模式的思考 [J], 张刘
2.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机制探究——辅导员、班主任、班导生、导师四位一体管理模式的思考 [J], 邹茹莲
3.订单培养下"四位一体"的校企管理文化对接模式研究——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五菱"订单班为例 [J], 伍东升;胡其云;范家茂
4.7S管理模式在中职班级中的实践与运用——以富阳学院2013汽修五年一贯班为例 [J], 傅慧敏;代景民;肖国君
5.家校一体式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初探——以初中低年级班币制度为载体的案例为例 [J], 肖芬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四位一体”的班级管理模式1. 引言1.1 四位一体的概念“四位一体”是指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四个方面,在班级管理中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促进班级和个体的健康发展的管理模式。
这一概念强调了四个主体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和互动性,体现了班级管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教师是班级管理的核心,负责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行为;学生是班级管理的对象,需要尊重和引导;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需要与学校密切合作;社会是班级管理的外部环境和支持力量。
1.2 浅谈班级管理模式的重要性班级管理模式是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一个良好的班级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班级的教学效率,优化班级的教学秩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班级管理模式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班级管理模式是教师行使管理权力的基础。
通过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教师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的行为和学习态度,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班级的整体素质。
其次,班级管理模式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适当的激励措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全面发展各方面的潜能。
再次,班级管理模式是构建和谐班级关系的关键。
在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中,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协作和合作的精神也会得到更好的发挥,促进班级整体发展。
总的来说,浅谈班级管理模式的重要性,不仅关乎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更关乎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发展成长。
只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模式,才能为班级的和谐发展和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保障和支持。
2. 正文2.1 四位一体的内涵“四位一体”是指班级管理中的四个重要要素: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
这种管理模式强调了四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合作,旨在实现全方位的教育管理和学生发展。
四位一体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他们是学校存在的原因和意义所在,因此班级管理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高职院校“四位一体”学生管理模式初探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不同程度上使学生整体素质下降,本文就如何在“严格管理”学生中发扬人文精神,真正体现“人文关怀”,如何正确处理“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的关系,从制度和机制层面上确保“以学生为本”工作理念的贯彻和落实上做了初步探索和论述。
关键字:四位一体;班导生;班级监察委员会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8-0059-01一、“四位一体”学生管理模式的提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职学生越来越多。
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扩大高职招生,不同程度上使学生整体素质下降,且在社会环境和教育改革的冲击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难度进一步增大,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随着“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工作理念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深化,如何在“严格管理”学生中发扬人文精神,真正体现“人文关怀”,如何正确处理“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的关系,从制度和机制层面上确保“以学生为本”工作理念的贯彻和落实,是高校学生工作者在实际管理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就管理机制上做一些简单的探讨,目前我院学生管理主要是以辅导员、班主任及学管干部为主,学生自我管理相对较少,所以很容易出现“老师来了一个样,老师走了又是一个样”的现象,自习吵闹屡禁不止,迟到旷课时有发生,尽管学生管理老师投入了很大的心血,但收效不是很明显。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笔者通过几年的学生管理实践,逐步发现原因在于学生参与管理的机制不够完善,形成了学生与老师“打游击”的怪现象,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发挥班团干部的积极性,但班团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一直缺乏机制。
为此,笔者提出了“四位一体”学生管理模式。
二、“四位一体”学生管理模式的内涵及意义“四位一体”即采用辅导员、班主任及其他学管老师为主要管理者;班团干部具体管理班级事务;由高年级优秀学生组成的班导生对班级管理进行指导;从班级普通同学选出的班级事务监察委员会实行监督的管理体制。
高职院校“四位一体”学生管理模式初探作者:赵海明来源:《新一代》2012年第08期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不同程度上使学生整体素质下降,本文就如何在“严格管理”学生中发扬人文精神,真正体现“人文关怀”,如何正确处理“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的关系,从制度和机制层面上确保“以学生为本”工作理念的贯彻和落实上做了初步探索和论述。
关键字:四位一体;班导生;班级监察委员会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8-0059-01一、“四位一体”学生管理模式的提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职学生越来越多。
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扩大高职招生,不同程度上使学生整体素质下降,且在社会环境和教育改革的冲击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难度进一步增大,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随着“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工作理念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深化,如何在“严格管理”学生中发扬人文精神,真正体现“人文关怀”,如何正确处理“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的关系,从制度和机制层面上确保“以学生为本”工作理念的贯彻和落实,是高校学生工作者在实际管理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就管理机制上做一些简单的探讨,目前我院学生管理主要是以辅导员、班主任及学管干部为主,学生自我管理相对较少,所以很容易出现“老师来了一个样,老师走了又是一个样”的现象,自习吵闹屡禁不止,迟到旷课时有发生,尽管学生管理老师投入了很大的心血,但收效不是很明显。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笔者通过几年的学生管理实践,逐步发现原因在于学生参与管理的机制不够完善,形成了学生与老师“打游击”的怪现象,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发挥班团干部的积极性,但班团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一直缺乏机制。
为此,笔者提出了“四位一体”学生管理模式。
二、“四位一体”学生管理模式的内涵及意义“四位一体”即采用辅导员、班主任及其他学管老师为主要管理者;班团干部具体管理班级事务;由高年级优秀学生组成的班导生对班级管理进行指导;从班级普通同学选出的班级事务监察委员会实行监督的管理体制。
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任课教师”四位一体教育模式的探讨伴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已有的辅导员主抓学生工作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教育的新变化,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主的工作内容已经越来越多地拓展到心理辅导、生活辅导、学业辅导、生涯辅导等领域当中,单靠辅导员队伍的一己之力难以完成更好的学生管理工作,因此,需要班主任、任课教师、导师与辅导员之间的通力配合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共同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教育和指导。
一、四位一体学生管理模式的基本内容四位一体的学生管理模式,即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和任课教师共同负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事务,通力合作对学生实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在学生成长的各环节中,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和任课教师在不同的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四者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四年的学生培养任务。
二、四位一体学生管理模式进一步发展的途径针对传统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任课教师”四位一体的学生管理模式,该模式在某些高校已经试行,已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完善的四位一体制的举措1、“辅导员――班主任”制的实施班主任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学业指导为中心,在学业指导活动中指导学生学会做人。
在新生入学之初,要为每个班级配备班主任,在学校统一的工作思路指导下,班主任配合辅导员一起通过团日活动、班会、经验交流会等各色的活动共同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班主任要与辅导员形成良好的沟通,及时汇报问题的学生,使辅导员从宏观上掌握学生不同时期的不同状态。
2、“辅导员――导师”制的实施在保证每个年级都有专职辅导员的基础上,对大学三、四年级的学生配备有经验的导师,从事学生的专业定位、学习活动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大学三年级是大学的迷茫期,学生在完成基础课和基本适应大学生活的基础上开始进入到了专业课的学习,同时,开始进入到了人生的转折点,许多人开始对考研、就业等问题进行抉择,而专业的导师在此时恰恰能够给学生以更理智和正确的引导。
浅谈“四位一体”的班级管理模式“四位一体”的班级管理模式是指以班级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学生、家长、班主任和学校四方共同参与、协同合作,共同管理班级的一种模式。
这种班级管理模式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共同负责意识,形成了家校合作、班主任引领的一种整体化班级管理方式。
该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学生作为班级的主体,应承担起管理班级的责任。
他们在班级事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班干部、班委会成员等,有机会参与班级规划、组织活动以及解决班级问题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培养良好的自主管理意识。
该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共同负责意识。
在“四位一体”的班级管理模式中,班级管理不再是班主任的个人事务,而是一个集体共同参与、协同合作的过程。
学生、家长、班主任和学校四个方面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共同为班级的管理和发展负责。
学生要积极参与班级事务,主动承担班级工作;家长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积极参与学校和班级的工作;班主任要及时指导学生、协调家校之间的关系;学校要提供相应的政策和资源支持。
这种共同参与、共同负责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责任担当意识。
该模式强调家校合作。
学校和家庭是教育的两个重要场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相辅相成。
在“四位一体”的班级管理模式中,学校与家庭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和合作关系。
学校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并与家长共同制定学生的教育计划和目标。
家长要积极支持学校的工作,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
这样可以形成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学生,形成合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该模式强调班主任的引领作用。
班主任是学生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组织、指导、协调的作用。
班主任要做好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发挥自身的教育指导作用,同时要加强与学生、家长和学校的交流与合作。
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指导学生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支持。
浅谈“四位一体”的班级管理模式“四位一体”的班级管理模式是指班主任、任课教师、班级学生和家长之间共同参与、协同合作的班级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强调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和培养,注重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紧密联系。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对“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进行浅谈。
班主任在“四位一体”管理模式中起着重要的角色。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和学生的教育指导工作。
班主任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状况和家庭背景,积极开展个别化教育,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班主任还要与任课教师和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进展,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并及时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
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班级的安全和稳定。
任课教师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任课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实施者,负责教授学科知识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四位一体”管理模式中,任课教师要积极与班主任和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帮助。
任课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学习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
与此任课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品德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思维能力。
班级学生是“四位一体”管理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在班级管理中不仅是受教育的对象,更是参与者和主体。
学生要自觉遵守班级规章制度,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
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奋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在学业和社交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学生还应积极参与学校和班级的文化、体育、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综合素质。
学生还要积极反馈自己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和需求,与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
大学生管理的“四位一体”模式帅爱军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全过程,因此在新形势下因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径和管理模式,将班团干部、学生党员、奖助学金获得者、评优先进个人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体意识,形成“四位一体”管理模式,实现独立学院学生全面发展。
一、搭建“四位一体”模式,把握管理规律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犹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围绕培养社会主义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这一总目标,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
按照《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相关要求,辅导员与师生比例为1:200,若将200名学生统一培养,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如图1所示,在大学生日常教育中要充分培养自己的“亲信”或“嫡系”,将学生干部、学生党员、评优先进个人和助学金获得者这四个群体充分调动起来,把握学生管理中的骨干力量,总结学生管理的规律,将四股力量成为大厦的四个支柱,固若金汤。
二、学生干部是学生自我管理的“领头羊”辅导员开展大学生管理,必须培养一支成绩优秀、业务精湛、忠诚度高的学生干部队伍。
高等院校的学生干部包括比较广泛,主要是指班团干部、院系学生会干部、校学生会干部及社团协会负责人。
学生干部的身份非常特殊,也决定了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首要支柱作用,学生干部首先是学生,其次发挥着“领头羊”“群同效应”等作用,最后是班级管理和思想教育的重要引领者。
面对90后,虽然没有1919年“五四”运动那样的爱国热潮,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是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仍然充斥在整个大学生内心。
为建设有中国的特色的“中国梦”,弘扬璀璨的中国文化、中国元素,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是大学生班团活动和社团文化的精髓,更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而学生干部是活动是策划者和执行者,有道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把握学生干部的思想和执行力,是辅导员开展学生管理的首要任务。
浅谈“四位一体”的班级管理模式“四位一体”指的是学生、家长、班主任和学校四者之间协作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强调了四方面之间的互动机制,强调家校合作,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使学生健康成长。
首先,学生是班级管理模式的核心。
在班级中,学生拥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果发现学生有异常,需要及时告知家长,并配合学校做好后续跟进工作。
同时,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差异化的教育,帮助每一个学生达到自己的最高水平。
其次,家长在班级管理中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家长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支持者和协作者。
他们可以积极参与学生学习的评价和反馈,与教师共同制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提高措施,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再则,班主任是班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班主任需要关注和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与家长、教师以及学校密切配合,制定出多元化、有效的班级管理措施,帮助每个学生实现全面、均衡的发展。
同时,班主任还要进行人际沟通和家访等工作,以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确保班级管理的顺利进行。
最后,学校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也需要出台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帮助教师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做出科学、公正、有效的决策。
学校还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和优秀的师资力量,为班级管理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四位一体”的班级管理模式,侧重于家校合作、师生互动、注重个性化、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对于班级管理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中的关键角色,应该在学生、家长、班级和学校之间做好各方之间的情况沟通和协调,真正做到让“四位一体”变成有机的整体,为班级管理的成功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