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宣言的画里画外
- 格式:pdf
- 大小:25.98 MB
- 文档页数:9
翻译中有意误译与无意误译简析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20111104086 徐维摘要:翻译是指在译语中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不仅要完成原文的全程转换,有时需要译者的一些创造性发挥,这就容易在翻译出来成品中出现一些错误,简称为误译。
误译指的是译者部分扭曲了原文某些内容的深刻含义甚至重新创造了与原文不同的另一种意向的一种翻译。
文学翻译中的误译可分为有意误译和无意误译两大类。
关键词:有意无意误译一、有意误译的概念界定有意误译是指:“译者为了某种目的或适应一定的需要,包括读者接受的需要、文化判断与表达的需要等故意对原文的语言内涵、表达方式等作清醒、理智的选择、增删、改换形式等。
有意误译是译者为了迎合本民族读者的文化心态和接受习惯,故意用不正确手段进行翻译的一种方式。
二、有意误译存在的原因1.由于原语言与目标语言的差异,译者需要改变原文的形象和比喻说法,用内涵相似的方法再现原文的含义。
下面举三个实例来说明。
例1:美国诗人Fletcher翻译的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Fletcher的译文为:Seeing the moon before my couch so brightI thought hoar had fallen from the nightOn her clear face I gaze with lifted eyes:Then hide them full of Youth's sweet memories原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在这个译文里,译者把“故乡”译为Youth's sweet memories,外国读者从译文里是无论如何也感觉不到诗人所要表达的原本感情的。
而译者之所以这样翻译,首先考虑对于目标读者来说,Youth's sweet memories比homeland 更具有诗情画意,更浪漫,更易于接受。
2018河南省南阳市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3)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河南是文物大省,既有众多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也有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下源于河南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是()①殷墟②龙门石窟③黄帝故里拜祖大典④“天地之中”建筑群⑤豫剧⑥少林功夫A.①②④B.③④⑤C.④⑤⑥D.③⑤⑥2.“条约的网络编成了所谓条约制度: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这个制度的起点正是□□□□后的第一组条约。
这段材料的空格处应填写()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学者马勇在论述晚清后二十年历史时写道:“会议进行了两天,他们终于达成一致行动的谅解,同意适度向中国增兵,计划在条件适度成熟时先夺取天津,然后以天津为基地大本营,继续向北京用兵,向华北用兵,拯救被困在那里的外国人。
”此后,列强发动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
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
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
“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是因为此“药方”()A.在政局动荡年代难以发挥作用B.治标不治本,没触碰封建制度C.盲目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D.药力过猛,难以下咽5.一则红色旅游解说词中有如下文字:“暗夜南湖亮斗星,燎原烈火向天明。
征程二万经风雨,宝塔擎旗进北京。
”其中“征程二万经风雨”指的是()A.中共“一大”召开B.农村革命根据地扩大C.红军主力战略转移D.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6.1940年9月5日,周恩来在给中央的电报中说:“(此次)大战是第一件兴奋人心的大事……今日《大公报》、新蜀社论称赞华北八路军战绩,蒋有电嘉奖,何亦允发子弹。
第18课美国的独立练习题一、选择题1.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北美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市场B.英国殖民者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C.英国殖民者对北美人民的反抗采取高压政策D.波士顿倾茶事件2.托马斯·潘恩1776年发表的《常识》中有一句话:“所有正确的或合理的事情都在为分离作辩护,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
”潘恩呼吁“分手”的双方是()A.种植园奴隶主和工业资本家B.北美殖民地和英国政府C.美利坚合众国和法国政府D.第三等级和特权等级3.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A.英国殖民者的殖民压迫B.来克星顿枪声C.北美13个殖民地宣告脱离英国独立D.萨拉托加战役4.亨利·李在评价某一人物时说:“战争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他的同胞中的第一人。
”话中的“第一人”带领美国人民打破了英国的殖民枷锁,他是()A.查理一世 B.克伦威尔C.杰斐逊D.华盛顿5.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
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这个国家”诞生的标志是()A.《独立宣言》的发表B.英国被迫承认这个国家独立C.1787年宪法的制定D.《权利法案》的发表6.列宁说:“现代的文明的美国的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是()A.《独立宣言》的发表B.华盛顿就任大陆军总司令C.萨拉托加大捷D.1787年美国宪法的颁布7.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是在()A.1776年B.1787年C.1781年D.1783年8.1783年,华盛顿在向国会交出军权的仪式上说:“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
”华盛顿“已经完成”的使命是()A.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B.主持制定了1787年美国宪法C.废除了封建农奴制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9.与下图所示权力结构有关的法律文献是()A.《权利法案》B.1787年美国宪法C.《汉谟拉比法典》D.《独立宣言》10.“他此时正在运送大批外国雇佣兵至此,以完成其未竟之制造死亡、荒凉和暴政的勾当……他已完全不配当一个文明国家的元首。
中小学教学参考资料教学设计教育论文随堂检测湖南省张家界市2020年普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历史一、选择题1.向阳中学某历史研学小组计划暑假实地考察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的生活遗址。
他们应该去的地方是A. 周口店遗址B. 半坡遗址C. 河姆渡遗址D. 元谋遗址2.湖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胸怀祖国、忧国忧民、上下求索、敢为人先是其重要特征。
开启湖湘文化源头的人是A. 屈原和周敦颐B. 周敦颐和王船山C. 屈原和贾谊D. 贾谊和王船山3.下列历史事件与广受热议的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相关的是A. “文景之治”B. “贞观之治”C. “光武中兴”D. “开元盛世”4.学习中国古代史要善于抓住“朝代更替”这条主线。
与如图中①②③相对应的朝代是A. 隋朝、五代、宋朝B. 隋朝、宋朝、元朝C. 明朝、隋朝、宋朝D. 商朝、三国、隋朝5.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在中国古代货币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几次重要的演变。
下列演变开始于北宋的是A. 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演变B. 由杂乱形状向统一货币演变C 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演变 D. 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演变6.自1405年起,明代航海家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扩大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经济文化交流。
1492年,哥伦布率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
为两者成功航行提供重要条件和直接帮助的是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7.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一些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实践探索是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8.民国以后,“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些变化体现了A. 婚姻自主意识增强B. 交通通讯新变化C. 休闲生活方式新变化D. 自由平等新风尚9.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
1900年1月28日,艾丽丝·尼尔(Alice Neel,1900-1984)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梅里恩广场。
她的母亲是美国《独立宣言》签署者的后裔,父亲是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津贴部门的会计,这是一个标准的中产阶级家庭。
然而在那个对女性的期望和给予的机会都非常有限的时代,女孩想成为艺术家,简直比登天还难。
在一次采访中她这样描述自己成长的地方:“我在那个小镇里长大,我讨厌那里,你知道一个愚昧落后的小镇是什么样子吗?……我的生活无聊至极,小镇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一位艺术家或是作家,当年轻人从窗户探出身子,没有人会把这些场景写下来,当梨花在春天里开得烂漫,也没有画家会把它们画下来,但只有我有这样做的想法,但我还只是个孩子……”从小就想成为艺术家的尼尔高中毕业后参加对页罗伯特·梅普尔索普 (Robert Mapplethorpe)《艾丽丝·尼尔》明胶银版摄影 48.6×37.9 cm© Robert Mapplethorpe Foundation撰文=沈蓉 编辑=关月艾丽丝·尼尔,20世纪最伟大的美国画家之一。
然而,她的所有声誉只出现在她去世之后。
在过去的20年中,人们对她的作品兴趣呈指数级增长,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展览和艺术史研究牢牢巩固了她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用绝望画出人类灵魂艾丽丝·尼尔:了公务员考试,白天工作,晚上去夜校上艺术课,终于在1921年进入费城女子设计学院(现在的摩尔艺术与设计学院)。
1924年夏天,在一个暑期学校的绘画项目中,她遇到了“古巴人”卡洛斯·恩里克斯(Carlos Enriquez)(尼尔在回忆中总是用标签来指称那些在她生命中占据重要位置的男人)。
两个年轻人情投意合,迅速坠入爱河。
第二年,尼尔刚刚毕业两人便结了婚,一起前往古巴哈瓦那生活。
20世纪初,古巴经历了一系列政治运动和社会变革,包括民主革命和反帝国主义斗争。
英语诗歌名句赏析英语诗歌名句赏析1. The wild honey suckle (野金银花)if nothing once, you nothing lose,for when you die you are the samethe space between, is but an hour.译:如果未曾拥有,也无所谓失去,因为生与死本来就没有分别,二者之间只是距离短暂的一瞬。
2.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我好似一朵孤独的云) ten thousand i saw at a glance,tossing their heads in sprightly dance.译:我一眼看到万朵水仙,愉快地舞动自己的花朵。
3. to a waterfowlthere is a power whose careteaches thy way along pathless coastand desert and inlimitable air,lone wanderring,but not lost.译:有一个神明为你指明方向穿过无尽的海岸和沙漠,还有广袤的苍穹。
尽管形影单只,但道路明确。
4. nature (thoreau)for i'd rather be thy child,and pupil,in the forest wild,than be the king of men elsewhere,and most soverigh slave of care.译:我宁愿是你的孩子和学童,在狂野的森林中;而不愿成为别处众人的国王,和烦躁十足的奴隶。
5. the lake of innisfree(yeats)and i shall have some peace there, for peacecomes dropping slow,dropping from the veils of morning to where the cricket sings;译:那里我将找到一份宁静,因为它将慢慢降临;它将从清晨的纱幕降临到蟋蟀歌唱的地方。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 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这一生产方式属于()A.公有制的生产关系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C.社会主义生产关系D.私有制的生产关系2. 《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圣经》,但与以往的“圣像图”明显不同: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的窗口光,而且画中所有人的形态都与常人无异。
则体现的核心思想是()A.神权主义B.人文主义C.殖民主义D.民族主义3.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出现了如图所示现象。
从图中我们直接可以看出()A.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B.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C.人文主义思想开始诞生D.地圆学说被充分证实4. 三角贸易是人类历史上悲惨的一页,下列对“三角贸易”理解不正确的是()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三角贸易首先从美洲出发C.充分暴露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D.造成了非洲长期落后5. 史论结合是历史阐释的重要方法之一。
表中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A.AB.BC.CD.D6. 拿破仑曾经说过:“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
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法国民法典》之所以“永垂不朽”,主要是因为它()A.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法律B.首次提出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的基本原则C.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D.标志着拿破仑的个人威望达到了顶点7. 目录索引是阅读书籍的方法之一。
下列标题最适合作如图第六单元标题的是()A.步入近代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C.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D.战后初期的世界8. 如图所示,推动英国工农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文艺复兴运动兴起B.开辟新航路,掠夺殖民地C.君主立宪制确定D.大机器生产成为生产的主要方式9. 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1864年,欧洲各国工人建立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随后的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相继展开。
《独立宣言》留下智慧金句富兰克林生于波士顿,却是在费城开始并成就自己的事业。
在那里,他创建北美第一个图书馆,进行闻名世界的電风筝实验,他还在那里靠印刷起家,后来就连他的墓碑上也只刻着:印刷工富兰克林。
其实印刷工只是人们对他的爱称,富兰克林除了是个印刷工以外,还是一位让华盛顿都感到佩服的思想家。
为何如此说呢?看看关于他的这些思想名句就知道。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这个富兰克林是两个多世纪前的那个,可别误解为二战时期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了。
1.智者从别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愚者从自己的失败中也不大吸取,对别人的不幸引以为戒的人是幸运的。
2.你若买不需要的东西,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卖你必需的东西。
3.丰足的厨房造成了薄弱的意志。
4.如果你想要一个忠实的仆人,一个你所喜欢的仆人,那就自己服侍自己。
5.学问归勤奋的人,财富归仔细的人,权利归勇敢的人,天堂归有德行的人。
6.闲暇的生活与懒惰的生活是两码事,懒惰生烦恼,安逸惹愁苦。
7.要想得到闲暇,就好好利用时光,既然你对一分钟没有把握,就别丢掉一小时。
8.一个今天抵得上两个明天,如果你明天非干不可,还不如今天把事情做完。
9.我们所谓的时间足够,总是证明时间不够。
10.怠惰使万事艰难,勤勉使一切顺利。
11.倘若你热爱生命,那就别浪费光阴,因为光阴正是构成生命的原料。
12.怠惰犹如铁锈,耗损精力快过劳累。
人的智慧就像日常的钥匙,越用越能发光。
反之,就会生锈。
关于富兰克林的小故事,为何他能成为起草美国《独立宣言》的人,从这个故事就能看出一二。
一个小故事,化解大矛盾。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起草委员会委员坐下来讨论由杰斐逊主笔的《独立宣言》草案里面的措辞,自负的作者对委员会成员的意见很不以为然,讨论会上争执不断。
作为委员之一的富兰克林担心修改议程陷入僵局,从而影响大局,于是起身说:“看到大家各抒己见,我想到一个故事,不知能不能分享给大家?”听说富兰克林要讲故事,大家都表示愿意听。
九年级部编版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含答案)解析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1.材料一:1688年,英国从海外请来一位荷兰人做自己的国王。
至此,历时近半个世纪的政治风暴才得以止息。
国王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多次选择中被保留下来,英国最终选择了君主立宪制。
这是一种既克制专制的国王,又能保持一般的王权,从而避免社会动荡的最好的解决方法。
君主立宪制的建立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保护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又承继悠久的传统,照顾了人民的心理承受力,因此可以说,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是英国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摘编自汪效驷《论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建立及影响》材料二:拿破仑撼动了欧洲各国的旧制度,并将近现代欧洲各国的新秩序的各项原则推广到了欧洲其他地区,大大加快了这一演变的过程。
蓬勃发展的文化、人民主权的宣布、浪漫主义的传播等都预示了民族主义的觉醒,拿破仑进行的领土调整和种种改革促进了这种觉醒。
——乔治•勒菲佛尔《拿破仑时代》材料三: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得以建立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拿破仑对近代欧洲发展的历史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国革命中第一部伸张“人权”所颁布的法律文献。
这三场革命体现了人类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2.九(3)班开展了一次以“帝国(英国)的兴衰”为主题的活动探究课,请你参与。
材料一“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之中。
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
我只是凡人,我只要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1)材料一体现的是哪一运动的核心思潮?请写出这一运动中英国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一个即可)。
材料二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2)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对英国有什么影响?材料三英国商船从英国的港口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美洲,卖给当地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
独立宣言名词解释独立宣言英语: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在这个国家,无论以何种方式讲话、思想、写作、著述,不受法律追究。
这样一句简单而又有意义的话,就是为什么一百多年前美国人民通过独立宣言,确定了他们争取自由平等的权利,坚持反抗外国侵略和统治,把美国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富强、最先进的国家之一的原因。
现在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美国的领土是通过它的宣言而扩大的,它所奉行的原则是通过它的宣言而确定的。
当我还是一个小孩的时候,大概八九岁吧,父亲送给我一张卡片,上面有三幅画,一个是小鸟,一个是鱼,另一个是树枝,画的旁边写着,小鸟从树枝上飞出来了。
如果你读这段话的话,可能会觉得奇怪,因为我们一般的解释是,从树枝上飞出来的小鸟,就是美国。
美国就像这只小鸟一样,它从其他的鸟儿身上分出来,在这里扎根,长大,并且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但是,如果你再读一遍的话,你就会发现,这是一种暗示,用“树枝”和“小鸟”暗示着美国是在独立宣言之后才有的。
一直到今天,每年十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四都是美国的节日——总统日。
它是要庆祝谁呢?是华盛顿。
这位美国的开国总统,这位第一任美国总统,他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没有参加美国独立战争,却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签署独立宣言的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获得自由的总统。
下面是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它规定凡具有公民权的人都是美国公民,但实际上享受权利的,远远超过了拥有公民权的人。
在那个时候,每个美国人都可以得到和本州居民同等的权利,因为那时候的美国还没有成为一个联邦国家。
当时有一句名言,叫做,我们想得到什么东西,就必须付出代价,这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最早的美国人想到的,就是和其他人共享权利。
最早提出这个思想的是一些有钱的人。
他们希望,在自己死后,能够留下财产,让子孙后代能够享用。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许多普通的人加入到争取权利的队伍中去了,于是便出现了一个普通的老百姓组织的团体,叫做新英格兰信托公司。
“画”说国庆!与国庆有关的世界著名油画!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
本期【国庆特刊】,我们专门挑选了几幅与国庆有关的名画与大家一同欣赏,共同祝贺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生日快乐,繁荣富强。
特朗布尔《独立宣言》1775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7月4日后来被定为美国的国庆日。
《独立宣言》对美国建国以后的国家制度做了明确的规定,可以说它开启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
特朗布尔的油画《独立宣言》,画面上居中的是宣言起草委员会的5个成员,从左起,他们分别是:约翰亚当斯、罗杰谢尔曼、罗伯特利文斯顿、托马斯杰斐逊、本杰明富兰克林。
在油画中,作者根据他们各自的贡献分别加以安排,其中杰斐逊在画中形象突出,显得特别有力量,这与他在《独立宣言》起草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
罗拜尔《攻占巴士底狱》在法国,7月14日是巴士底日,它是法国的国庆节和国家荣耀的象征,就像7月4日对于美国的意义一样。
巴士底狱遗址位于巴黎市区东部、塞纳河右岸,这里曾是一座军事堡垒,后改为王家监狱。
从此,在法国人民心目中,巴士底狱已成为法国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1880年6月,法国将这一天定为了国庆日。
罗拜尔的油画《攻占巴士底狱》成功地激发了观赏者的崇高感,同时还传递了重要信息:只有民众身上超自然的力量才能征服这巨魔。
从这幅油画描绘的令人振奋的场景中,你可能会想,有几百名骄傲的革命者挥舞着三色旗,拥向街道。
实际上,在围攻巴士底监狱时,那里只关押着7个人。
董希文《开国大典》油画《开国大典》所描绘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天安门国庆典礼的盛况。
场面恢宏,喜庆热烈,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神采奕栾,气度不凡。
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广场开阔,红旗如海,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
董希文在进行严谨的写实描绘中,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使蓝天与地毯、红柱子、红灯笼及红旗等造成强烈的对比,并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