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美术《2.画中的线条》 人美版
- 格式:ppt
- 大小:20.17 MB
- 文档页数:7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课画中的线条▏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第2课《画中的线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无论是抽象还是具象的绘画作品,线条一直是创造形象和表达情感的基本要素之一。
教材安排了两个版面,左边是我国古代绘画的经典之作,右边是国外近现代作品和学生作品,虽然东西方绘画的工具不同,欣赏习惯不同,但线条丰富的表现力和多彩的艺术美感却是相通的。
学生应通过欣赏教材中和教师选择的绘画作品,提高欣赏的深度、广度,端正审美方法,在体会中外作品中线条的不同魅力时,深入思考,阐述自己的见解,学有所得。
二、学情分析:本阶段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实能力逐步提高,能够客观地理解、表现事物,并追求画面更加真实、明暗变化丰富的作品。
通过以往的学习(《我们身边的线条》、《会变的线条》等),学生对线条已不陌生,对线的基本形态和线条的美感已经有了初步感知,但对于如何运用不同的线抒发情怀、表达美感,还需要引导和提升。
三、教学目标:(1)了解线条作为一种重要的绘画语言,可以通过粗细、曲直、长短的变化表达不同的形象和情感,能够对画中的线条进行赏析和评述;(2)在欣赏中国白描的过程中,感受线条的魅力,通过观察与对比、小组讨论的方法,认识线条的表现力;(3通过对中国绘画的赏析,培养学生的质疑、分析能力,培养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对线描作品的赏析,初步了解线条可以通过粗细、曲直、长短变化表达不同的形象和情感。
(2)教学难点:对作品的赏析和评述。
五、教学方法欣赏法、观察法、谈话法(问答法)、比较法、讨论法、情景法。
六、教学准备教师教具:PPT、总结性卡片、线性作品、“智多星”、“心”形纸片。
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组织教学1`智多星进课堂:“今天,爱动脑筋的智多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看看哪组能够把它带回去呢?”课前互动常规养成训练作品(图片)导入3`1.欣赏:“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幅大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天子送王图》描绘佛祖释迦摩尼降生为悉达太子后,其父母带他去朝拜自在天神庙时,诸神向他礼拜的故事。
教学设计教案名称:《画中的线条》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人美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认识线条在绘画中的基本作用和表现力,让学生能够有意识地运用不同的线条进行创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线条的感知能力和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 学习线条的基本概念和种类,如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2. 了解线条在绘画中的表现力,如运动感、节奏感、立体感等。
3. 学习如何运用线条描绘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和造型能力。
4. 欣赏优秀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线条的基本概念和种类,了解线条在绘画中的表现力。
难点:如何运用线条描绘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和造型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图片、绘画作品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Step 2:基本概念学习(10分钟)教师讲解线条的基本概念和种类,如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并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线条的特点。
Step 3:线条的表现力(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线条的绘画作品,让学生分析线条在绘画中的表现力,如运动感、节奏感、立体感等。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尝试运用不同线条进行创作。
Step 4:线条描绘物体(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描绘物体,如描绘水果、动物等,并讲解线条的运用技巧。
然后,学生进行实践,运用线条描绘自己喜欢的物体。
Step 5:优秀作品欣赏(5分钟)教师展示优秀的学生作品,让学生相互欣赏、交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Step 6:课堂小结(5分钟)板书设计:线条的基本概念和种类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线条的表现力运动感节奏感立体感线条描绘物体描绘技巧空间感造型能力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线条绘画作品,运用所学知识表现物体的运动感、节奏感和立体感。
2. 写一篇绘画心得,分享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画中的线条》教学设计 (1)一. 教材分析《第2课画中的线条》是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了解线条的基本特点,掌握线条的运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线条的种类、线条的运用、线条的表现力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线条进行绘画创作。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线条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线条的运用和表现力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践,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线条的运用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线条的基本特点,掌握线条的运用方法,能运用线条进行绘画创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线条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线条的基本特点,线条的运用方法。
2.教学难点:线条的表现力,创新性的线条运用。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发现线条的美。
2.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绘画创作,掌握线条的运用方法。
3.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线条运用的经验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画中的线条》。
2.绘画材料:铅笔、橡皮、画纸、彩色笔等。
3.教学课件或幻灯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线条画,引导学生关注线条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知识点,包括线条的种类(直线、曲线、弧线等)、线条的运用(粗细、长短、曲直等)、线条的表现力等。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展示作品等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线条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线条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线条的运用方法。
可以让学生先用铅笔在画纸上进行练习,然后再用彩色笔进行绘制。
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2014年新编)《第2课画中的线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2课画中的线条》是新编美术三年级下册的一课,教材以生活中的线条为主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掌握线条的基本特征和运用方法。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线条的种类、线条的运用、线条的表现等,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线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线条有一定的认识,但线条运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线条不流畅、用力不均匀等。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线条的种类和特点,掌握线条的基本运用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线条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线条的种类和特点,掌握线条的基本运用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教学法:教师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线条的运用方法。
3.小组合作教学法:引导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4.评价激励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画纸、画笔、颜料等。
2.相关线条图片、作品示例。
3.投影仪、电脑、音响等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线条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线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线条的种类和特点,如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并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线条的运用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线条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线条作品,教师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画中的线条 | 人美版(2012)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理解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运用线条表达情感和创造美的能力。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将学会识别和运用不同类型的线条,并能够创作出富有创意和表现力的线条画。
教学内容线条的定义和特点- 引导学生了解线条是美术创作的基本元素,可以表达形状、轮廓和纹理。
- 讨论不同类型的线条(如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的特点和表现力。
线条的运用和表现- 通过示例作品,展示线条在不同主题和风格中的运用。
-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线条如何表达运动、节奏和情感。
线条画的创作- 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线条创作简单的线条画。
- 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类型的线条,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理解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 学会运用不同类型的线条表达情感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 理解和运用线条的节奏和表现力。
- 创作出富有创意和表现力的线条画。
教具与学具准备- 示例作品集- 画纸、铅笔、彩色铅笔- 橡皮擦、尺子、圆规- 线条画创作指导手册教学过程导入- 通过展示示例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线条的特点和表现力。
- 提问学生关于线条的基本概念和运用。
新课导入- 讲解线条的定义、特点和运用。
- 通过示例作品,展示线条在不同主题和风格中的运用。
实践操作- 分发画纸、铅笔等材料,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类型的线条创作简单的线条画。
- 提供创作指导手册,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线条的节奏和表现力。
作品展示与讨论-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其他同学分享创作过程和体验。
- 讨论线条在作品中的运用和表现,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和启发。
总结与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总结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实践线条的运用,发展自己的艺术创造力。
板书设计- 画中的线条- 副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重点内容:线条的定义、特点、运用和创作方法- 示例作品:展示线条在不同主题和风格中的运用- 创作指导:线条画的基本步骤和技巧作业设计- 创作一幅富有创意和表现力的线条画,运用不同类型的线条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造力。
教案标题:《画中的线条》课程:美术年级:三年级下册教材版本:人美版(2012)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线条在绘画中的重要性,掌握线条的基本特点和运用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3.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教学重点:1. 线条的基本特点和运用方法。
2. 学生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线条的表现力培养。
2. 学生创新思维的引导。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绘画工具、示范作品。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画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幅画作,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线条。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总结线条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线条的基本特点和运用方法。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线条的画法,如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三、课堂实践(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幅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画面中的线条。
2.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运用所学的线条画法进行绘画创作。
3.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心得。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评选出优秀作品。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线条的基本特点和运用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实践中的收获和感受。
3. 教师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绘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创作,使学生了解了线条在绘画中的重要性,掌握了线条的基本特点和运用方法。
在课堂实践中,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作品展示环节,学生能够认真评价自己和同学的作品,提出改进建议。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画中的线条》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第2课画中的线条》是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种类、特点和运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线条图片和案例,便于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线条有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在线条运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宽思路,提高运用线条表现美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种类、特点和运用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3.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参与绘画活动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线条的种类、特点和运用方法。
2.如何运用线条表现美。
五. 教学方法1.观察分析:通过观察教材中的线条图片,让学生了解线条的种类和特点。
2.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绘画,掌握线条的运用方法。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绘画心得,提高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4.示范讲解:教师进行示范,讲解线条的运用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
2.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3.线条图片和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系列线条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线条的名称,如直线、曲线、波浪线等。
通过观察,让学生对线条有直观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线条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引导学生关注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等属性,以及如何通过线条的组合来表现美。
3.操练(10分钟)学生动手绘画,尝试运用所学到的线条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通过评价,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绘画技巧。
5.拓展(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优秀的线条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画中的线条》教学设计 (3)一. 教材分析《第2课画中的线条》是人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种类、特点和运用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线条的示例,以及运用线条进行创作的步骤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线条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他们对于线条的运用和创造能力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也需要进一步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种类、特点和运用方法,能运用线条进行创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种类、特点和运用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进行创作,以及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线条的运用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线条的特点和技巧。
3.实践法: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运用线条进行创作,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交流法:学生之间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画具、作品示例等。
2.学生准备:画具、笔记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线条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线条的种类和特点,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感受线条的美。
3.操练(15分钟)教师示范线条的运用方法,并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运用线条进行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设计教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课画中的线条▏人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2. 通过观察和分析,使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线条,并能够运用线条表现生活中的美好。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周围环境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内容:1. 学习线条的基本概念,包括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2. 学习线条的运用方法,包括用笔、用墨、用色等。
3. 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生活中的线条,并能够运用线条表现生活中的美好。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线条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能够发现和表现生活中的线条。
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表现生活中的美好,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图片、画纸、画笔、墨水、色彩等。
学具:画纸、画笔、墨水、色彩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线条,如窗框、桌椅、黑板等,让学生初步了解线条的概念。
2. 向学生展示一些线条作品,让学生欣赏和感受线条的美。
二、基本概念学习(10分钟)1. 在黑板上用粉笔写出线条的基本概念,包括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2. 让学生观察和理解这些概念,并进行简单的讨论。
三、运用方法学习(10分钟)1. 向学生讲解如何用笔、用墨、用色等方法来运用线条。
2. 进行示范,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
四、发现生活中的线条(10分钟)1. 让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和寻找生活中的线条,如建筑物的边缘、道路的线条等。
2. 让学生将找到的线条画下来,并进行简单的描述。
五、线条表现生活中的美好(10分钟)1. 让学生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片,用线条表现出图片中的美好。
2. 进行示范,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
六、作业展示与评价(5分钟)1. 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进行简单的介绍。
2. 让其他同学对展示的作品进行评价,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板书设计:画中的线条基本概念直线曲线粗线细线运用方法用笔用墨用色发现生活中的线条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观察和寻找生活中的线条,并将找到的线条画下来,进行简单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