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移植术后护理常规
- 格式:docx
- 大小:9.24 KB
- 文档页数:4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88期221投稿邮箱:zuixinyixue@·病例报告·1例EcmO 联合CRRT 治疗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的护理曾莹莹(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湖北 武汉 430071)0 引言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 )是一种呼吸循环支持技术,将静脉血引流至体外,经人工肺(氧合器)氧合后再经动脉或静脉输回,使心肺得到充分休息,为心肺功能的恢复赢得时间[2]。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 )即为每日持续24小时开展的一种体外血液净化措施,以便于将受损肾功能取代[3]。
2019年2月本科室收治的一例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应用E cmO 联合CRRT 辅助治疗病情逐渐好转,患者成功转出,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4岁,在全麻下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移植术”,术中给予患者建立VA-E cmO 支持,术后转入ICU 。
患者意识为镇静状态,HR:90次/分,SPO2:100%,RR :12次/分,ABP :80/75mmHg ,相关检查指标,血常规:WBC:19.12×109/L ,PLT:56×109/L ,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14.5秒,凝血酶原标准化值:1.32,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69%,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7.3秒,心功能检查:高敏肌钙蛋白I :12957.1 pg/mL ,肌酸激酶同工酶:13.4 ng/mL ,心肌红蛋白:1194.6 ng/mL ,术后10 h 后伤口引流管引流量增多,血压维持在77/70 mmHg ,去甲肾上腺素34-56 g/min 维持血压。
患者因术后第1天尿量少为90 mL ,同时合并代谢性酸中毒,给予CRRT 治疗。
术后第2天床边心脏彩超示右心房未显示,同日行CT 检查及食道镜检查,术后第3天因右心房填塞,行胸部伤口清创术后并摆放引流管,术后第9天拔出气管插管,拔管后2日因氧饱和度持续下降予以气管插管,行纤支镜治疗,术后第12天撤除VA-EcmO 支持,术后第14天行经皮气管切开术机械通气,术后第16天,脱离呼吸机,自主呼吸,间断CRRT 治疗,术后第25天后,患者转回病房。
《心脏移植术后突发出血性脑卒中 1 例护理体会》一、疾病概述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手段,但术后并发症较多,其中突发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危及患者生命。
出血性脑卒中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 - 30%。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心脏移植术后抗凝治疗:心脏移植术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以防止血栓形成。
但抗凝药物使用不当或个体差异等原因,可能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增加出血风险。
2. 高血压: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常伴有高血压,血压控制不佳可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
3. 脑血管病变:患者可能存在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等脑血管病变,在心脏移植术后由于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因素,容易引发出血性脑卒中。
4. 感染:术后感染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增加出血风险。
5. 免疫排斥反应:心脏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可能影响脑血管的稳定性,增加出血的可能性。
三、临床表现1. 头痛:是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的症状,多为剧烈头痛,可伴有恶心、呕吐。
2. 意识障碍: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等。
3. 肢体瘫痪:可表现为一侧肢体无力或完全瘫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4. 言语障碍:患者可能出现言语不清、失语等症状。
5. 其他症状:还可出现头晕、视物模糊、抽搐等症状。
四、治疗要点1. 一般治疗:- 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和用力排便。
-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
-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等。
2. 控制血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适当水平,避免血压过高导致出血加重。
3. 降低颅内压:可使用甘露醇、甘油果糖等药物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
4. 止血治疗:根据患者的凝血功能情况,给予相应的止血药物。
5. 手术治疗:对于出血量较大、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开颅血肿清除术、脑室引流术等。
五、实验室检查结果1. 头颅CT:可显示脑内出血的部位、范围和出血量,是诊断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检查方法。
1例巨细胞性心肌炎植入全磁悬浮式人工心脏后联合E C MO右心辅助病人的护理吕璐,阳玉蓉摘要总结1例巨细胞性心肌炎导致心源性休克同时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人植入全磁悬浮式人工心脏术后联合体外膜肺氧合(e x t r a c o r p o r e a lm e m b r a n e o x y g e n a t i o n,E C MO)右心辅助的术后护理㊂如迅速成立团队;循环容量管理;右心功能管理;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护理;感染控制;抗凝;人工左室辅助泵的护理;后期康复及心理护理等㊂该病人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90d后由重症监护室(i n t e n s i v e c a r eu n i t,I C U)转入普通病房㊂关键词巨细胞性心肌炎;全磁悬浮式人工心脏;心源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体外膜肺氧合右心辅助护理K e y w o r d s g i a n tc e l lm y o c a r d i t i s;f u l lm a g n e t i cl e v i t a t i o na r t i f i c i a lh e a r t;c a r d i o g e n i cs h o c k;m u l t i p l eo r g a nf a i l u r e;e x t r a c o r p o r e a l m e m b r a n e o x y g e n a t i o n r i g h t h e a r t a s s i s t e dn u r s i n gd o i:10.12104/j.i s s n.1674-4748.2023.30.034巨细胞性心肌炎(g i a n t c e l lm y o c a r d i t i s,G C M)是罕见且易致命的心肌炎症病变,1905年由S a l t y k o w首次提出,其发生率约为0.007%~0.051%[1],好发于中青年人,病情进展迅速,其预后取决于炎症的严重程度,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心源性休克㊂心源性休克是指心脏泵血功能极度减退,导致心排血量明显减少,并引发严重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临床综合征,明确诊断后应尽早规范治疗,药物治疗心源性休克目前是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法,为较好控制病情,常需借助机械装置进一步挽救病人生命[2]㊂体外膜肺氧合(e x t r a c o r p o r e a l m e m b r a n e o x y g e n a t i o n,E C MO)治疗能够部分或完全替代心脏功能,使病人重大脏器血流灌注迅速恢复,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3-4],是一种有效的心肺辅助方法,是围术期心功能衰竭病人最重要的机械辅助手段,能有效减轻右心负荷,增加左心灌注,促进右心功能恢复[5-6]㊂本例病人病情危重且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需要联合新的治疗模式,如人工左心室辅助装置(1e f t v e n t r i c u l a r a s s i s td e v i c e,L V A D),能直接快速改善心脏泵血功能[7],部分或完全代替心脏工作[8],维持循环系统稳定,可使病人术后2年存活率超过80%[9],有文献报道可为病人提供长达14年的生命支持[10]㊂本例病人植入的全磁悬浮式心室辅助装置可为难治性左心衰竭病人血液循环提供机械支持,为本例病人适应证㊂2022年7月14日,我科收治1例急性巨细胞性心肌炎导致心源性休克同时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人,病人持续呈严重心源性休克状态,血管活性药物+E C MO+主动脉球囊基金项目2021年度武汉市医学科研项目(青年项目),编号:W X21Q55.作者简介吕璐,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430000,武汉亚心总医院;阳玉蓉单位:430000,武汉亚心总医院㊂引用信息吕璐,阳玉蓉.1例巨细胞性心肌炎植入全磁悬浮式人工心脏后联合E C MO右心辅助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23,21(30):4315-4318.反搏术等循环辅助装置完全依赖,主动脉瓣基本无开瓣活动,考虑右心室衰竭,是植入L V A D后常见并发症[11],植入L V A D后维护右心室功能是重要的临床问题,右心室功能对评估病情㊁选择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价均至关重要[12],拟定术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持续监测右心功能,最后在我科医护人员精心治疗与护理下,病人在治疗90d后由重症监护室(i n t e n s i v ec a r eu n i t,I C U)转入普通病房,具体报道如下㊂1病例简介病人,女,52岁,2022年7月14日入院㊂主诉胸闷㊁胸痛4天,呼吸心搏骤停1天,7月13日07:50左右突发反复室速,血压下降至测不出,意识丧失,血氧测不出,后心电监护示室性逸搏心律,予以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呼吸机+E C MO+主动脉球囊反搏术㊁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等支持治疗㊂当地医院考虑病人存在 暴发性心肌炎 可能,因病人病情严重,建议转我院进一步诊治,遂由我院特色医疗服务直升机接入㊂病人意识深昏迷,E C MO+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呼吸机辅助呼吸循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0mm,对光反射迟钝,双肺弥漫肺水肿,且已出现心脏㊁肝脏㊁肾脏㊁颅脑㊁肺部㊁肠腔等多器官功能衰竭,尤其是腹部C T提示肝内多处积气,结肠明显积气扩张,考虑缺血性肠坏死穿孔可能,且合并严重脓毒症,死亡风险巨大;心功能Ⅳ级,予以抗凝㊁维护心功能㊁维持血压㊁补液㊁维持内环境㊁抗感染㊁免疫调节㊁营养调节支持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 o n t i n u o u s r e n a l r e p l a c e m e n t t h e r a p y,C R R T)改善心力衰竭及肺水肿㊂经过20余天治疗,病人依然持续呈严重心源性休克状态,血管活性药物+E C MO+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循环辅助装置完全依赖,主动脉瓣基本无开瓣活动,根据病情,病人需要过渡到进一步心脏替代或终点治疗,专家组评估后认为病人不具备外科心脏移植术指征,若想长期存活只能考虑行L V A D植入术㊂2022年8月7日,病人在手术室行L V A D植入术+右心室辅助系统植入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左心耳夹闭+主动脉㊃5134㊃全科护理2023年10月第21卷第30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球囊反搏撤出+E C MO撤出+心脏表面临时起搏器安置术㊂术中将L V A D固定在底座上,将装置电源及控制缆线固定于右侧上腹部,低流量运行L V A D,将其回血管道端侧吻合至升主动脉,排气后打结,开放侧壁钳,L V A D流量逐渐加大,体外循环停机,右心功能欠佳,经右房㊁肺动脉插管连接E C MO机器,行右心室辅助㊂循环容量管理及右心功能管理是术后早期的重点观察事项,术后第10天,拔除气管插管,予以高流量呼吸机辅助,术后第13天,撤除E C MO,术后第30天,肾功能较前无明显恢复,持续C R R T,肝功能等其余脏器功能较前明显好转,感染情况较前好转,术后第70天,病人肾功能逐渐恢复,每日自主小便量达到2000m L,术后第90天,病人转出I C U㊂2护理2.1迅速成立团队因病人病情危重,全心衰竭,术后同时联合E C MO右心辅助,且L V A D植入术为本院第1例,在医生拟定手术后,我院立即成立L V A D团队,包括手术团队㊁体外循环团队㊁医护人员团队㊁胃肠专科团队㊁超声团队以及L V A D厂家技术人员㊂由L V A D厂家技术人员及我院心外科专家共同对L V A D团队以理论与视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现场培训,针对常见的报警问题及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对应的应急预案,以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L V A D团队尤其是医护人员团队中的每个人都熟练掌握,L V A D厂家技术人员从手术当天一直在现场协助处理,保障病人安全㊂2.2循环容量管理全磁悬浮心室辅助装置是连续流量泵,触诊脉搏无法探及,监测血压接近动脉平均压力㊂本例病人循环主要依赖L V A D,围术期严格关注L V A D的泵速及功率,同时考虑右心匹配心排血量,避免右心负荷过重继发右心衰竭,平均动脉压维持在70~80mmH g㊂本例病人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增强右心收缩,每日复查超声评估右心功能,主要包括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㊁右室收缩协调性㊁右心室射血分数,以保证左㊁右心排血量匹配㊂本例病人为小体重㊁全心衰竭,故容量管理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关键环节[13],每日入量控制在1500m L以内㊂出入量依靠C R R T超滤负平衡1000~2000m L/d,减少水钠潴留,维持内环境及血流动力学稳定㊂2.3右心功能管理本例病人属于终末期全心衰竭,L V A D植入后,病人左心排血量明显增加,右心回心血量即增加;病人原本衰竭的右心无法做功,术后即带入E C MO右心辅助,同时植入经食管超声探头以持续监测右心功能,评估右心体积形态和收缩性,确定正确的全磁悬浮心室辅助装置转速,保持室间隔在中线位置㊁不移位,血泵运转时引起的室间隔左移会增加右心衰竭的发生率[14]㊂因此,需严密监测右心功能,时刻关注E C MO参数及L V A D血泵转速㊁流量以及功率的变化,避免L V A D过度工作,良好的容量评估是避免心力衰竭的关键㊂本例病人术后第1天B型利钠肽(B N P)为3779p g/m L,中心静脉压(c e n t r a l v e n o u s p r e s s u r e,C V P)波动在8~14c mH2O,继续给予多巴胺㊁肾上腺素强心治疗,降低前负荷,持续C R R T,维持容量负平衡,术后当天给予一氧化氮(N O)吸入,降低病人心脏后负荷,术中留置临时心外膜起搏导线,便于处理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心律失常,同时增加心脏临时起搏器频率㊂心律失常是L V A D植入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与术后金属异物刺激心脏[15]㊁电解质紊乱及术中心肌损伤有关㊂本例病人术后发生心房颤动㊁室性早搏及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给予尼非卡兰㊁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持续泵入及胺碘酮㊁美托洛尔片口服后缓解㊂早期应严密监测病人电解质,关注心律变化㊂2.4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本例病人入院即已出现心脏㊁肝脏㊁肾脏㊁颅脑㊁肺部㊁肠腔等多器官功能衰竭,有文献指出,合并3个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人死亡率高达80%~86%;同时出现4个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人,死亡率高达100%[16]㊂本例病人植入全磁悬浮式人工心脏前持续E C MO辅助,植入后给予E C MO右心辅助,E C MO具有强有力的心肺支持功能,结合C R R T连续24h治疗,给予病人血液净化,既清除体内多余的溶质及水分,也较好地维持了病人血流动力学稳定,E C MO与C R R T联合进行心㊁肺㊁肾的替代[17]㊂同时给予护肝对症治疗,避免使用损伤肝功能的药物,同时辅以中医治疗,体温维持在36ħ左右,减少机体氧耗,病人早期由于感染导致肠道积气坏死,消化道出血㊂持续禁食㊁水,行肛管及胃管减压,加强抗感染,每班听诊肠鸣音,每隔4h测量1次腹围并记录,随时观察胃液及大便的颜色㊁性质及量,给予全肠外营养支持,以补充营养㊂病人消化道出血停止㊁血流动力学稳定㊁腹胀缓解后在胃镜下留置鼻肠管,行幽门后喂养,肠内营养以短肽制剂为主,遵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感染控制后,抗生素随即降阶梯,使用广谱抗生素,防止全身感染㊂2.5感染病人侵入性管道较多,因此预防感染尤为重要㊂病人手术结束后入我科即进入单间层流病房,严格落实保护性隔离,出入穿无菌隔离衣,其他无关人员禁止入内,加强手卫生㊁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基础护理,每日使用含氯己定成分的溶液行晨晚间护理,每班使用消毒湿巾对病人床单位及所用仪器进行擦拭㊁消毒并记录,地面使用含氯消毒液拖地,物品尽量做到专用㊂术时更新动静脉留置导管,开胸前5h应用抗生素,术后使用美罗培南+万古霉素+氟康唑控制感染,密切观测病人体温㊁血常规等变化,进一步动态监测感染状况,预防肠道菌群失调及二重感染㊂每班观察伤口有无渗血㊁红肿等㊂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给予处理,同时严格按照营养科医生指导给予营养支持㊂2.6抗凝植入L V A D后,在病人离开手术室之前,采用鱼精蛋白全量中和肝素,便于关胸和减少引流量,植入术后早期严密观察胸腔引流量及颜色,确认无活动性出血,血气分析显示,血细胞比容稳定,且引流管总引流量3h内<40m L/h㊂术后12~24h,开始肝素抗凝,普通肝素持续静脉泵入500~1000U/h,维持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在45~55s,逐渐增加肝素剂量,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保持在50~65s,维持血液凝固时间在175~200s,防止E C MO设备内,特别是氧合器内发生血栓,E C MO在转机过程中,血液未抗凝时处于持续高凝状态,血栓发生率高达㊃6134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O c t o b e r2023V o l.21N o.30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20%[18],实时监测凝血功能,便于医生及时调整凝血药物剂量㊂每小时观察四肢末梢循环,特别是双足皮肤温度和足背动脉情况,关注置管肢体的皮肤温度及动脉搏动情况,出现明显缺血时,及时告知医生,本例病人在术后第5天开始华法林抗凝,初始剂量为3.0m g㊂每日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n o r m a l i z e d r a t i o,I N R),当I N R>2时,停止使用普通肝素㊂本例病人住院期间,未发生鼻腔㊁小便及消化道等出血现象㊂2.7人工左室辅助泵的护理2.7.1经皮泵缆线连接病人体内血泵和体外控制器的缆线不可单独更换㊂泵缆线出口处伤口干燥㊁泵缆线稳固不牵拉伤口是保证体内血泵正常运行的关键[19]㊂护理泵缆线需遵循以下原则:1)预防感染㊂在护理经皮电缆出口处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班检查伤口周围有无渗血㊁渗液㊁红肿等感染症状,发现问题及时告知医生处理㊂在病情稳定后,尽早撤除血管内注射管路,以减少全身感染,避免在经皮电缆出口附近组织使用抗菌乳膏,可能会伤害皮肤组织,避免使用碘伏对经皮电缆出口的伤口以及经皮电缆进行消毒,建议使用75%乙醇或2%葡萄糖酸氯己定消毒㊂2)妥善固定㊂泵缆线不能沿伤口方向直接拉出,采取弯曲且向上倾斜45ʎ固定,病人改变体位时需将泵缆线固定在合适位置㊂3)安全宣教㊂本例病人住院期间,未出现泵缆线出口处伤口感染及泵缆线牵拉和反折,务必做好病人及其家属的安全宣教,严格避免泵缆线牵拉及受压㊂2.7.2体外调节器体外调节器是反映血泵是否正常运行的控制设备,是保证血泵正常运行的关键㊂反复多次告知病人及家属工作原理,指导如何操作以及出现报警后的紧急处理㊂2.8康复训练本例病人卧床时间长,获得性衰弱,上肢挛缩,双侧肩关节㊁肘关节㊁腕关节及指间关节均活动受限,应尽早落实康复护理,但是早期康复难度大㊂该病人术后第1天循环稳定,在镇静状态下每天2次康复训练,主要行关节被动运动,包括手㊁足趾和踝泵运动,每次30~45m i n㊂病人意识清楚后,康复师与责任护士共同协助病人行肌力锻炼,保持坐位平衡,逐渐过渡到完成无阻力主动关节运动,病人入住后第45天,术后21d综合评估其心脏功能Ⅳ级,之后每日协助并指导病人开展抗阻力锻炼,如进行脚踏车运动,循序渐进,病人转出I C U时可手推助力车独立行走㊂2.9心理护理有研究显示,心理异常可使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增加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引起血中儿茶酚胺浓度升高,导致细胞内离子内流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20],心理护理对疏导病人心理㊁减轻精神症状[21]㊁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22]㊂本例病人意识清楚后告知医护人员不要放弃她,病人本身有强烈的求生欲,早期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病人心理,出现不良情绪时医护人员及时安抚病人,同时也为病人争取了家属每日探视时间,共同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期间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病人心情放松,也为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提供很大的帮助㊂3小结L V A D植入术对于终末期心力衰竭的病人而言,是生命的延续㊂本例病人确诊巨细胞性心肌炎同时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情发展极为迅速,病人早期感染严重,术后采用了L V A D+ E C MO右心支持,治疗及护理难度极大㊂术前成立L V A D医护人员团队并落实培训;术后维护心功能;维持循环稳定;预防血栓与控制出血;预防感染;整个病程期间进行康复护理㊂护理质量的好坏可直接影响病人安全以及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㊁合作关系,L V A D植入术在我国发展相对较晚,手术难度高,风险大,术后护理要求也高,如何做好优质护理依然是我们要共同面对的问题㊂参考文献:[1] T H I E L E H,O HMA N E M,D E S C H S,e ta l.M a n a g e m e n to fc a rd i o ge n i c s h o c k[J].E u r o p e a nH e a r t J o u r n a l,2015,36(20):1223-1230.[2]刘学路,孟永.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联合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对术后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4):6114-6116.[3]胡绍娟,常丽丽,孟德平,等.体外膜肺氧合在心脏术后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研究,2020,34(7):1223-1225.[4] L E E SNJ,R O S E N B E R G A,HU R T A D O-D O C E A I,e t a l.C o m b i n a t i o no fE C MOa n d c y t o k i n e a d s o r p t i o n t h e r a p y f o r s e v e r es e p s i sw i t hc a r d i o g e n i cs h o c ka n d A R D Sd u et o p e n t o n-v a l e n t i n e l e u k o c i d i n e-p o s i t i v es t a p h y l o c o c c u sa u r e u s p n e u m o n i aa n d H1N1[J].J o u r n a l o fA r t i f i c i a lO r g a n s,2016,19(4):399-402. [5]S T R A U BA.B l o o d c o a g u l a t i o n d i s o r d e r s d u r i n g E C M Oa n dL V A Dt h e r a p y[J].A n a s t h e s i o l o g i e,I n t e n s i v m e d i z i n,N o t f a l l m e d i z i n,S c h m e r z t h e r a p i e, 2019,54(6):402-412.[6] N OW A C K T,C H R I S T I EDB3r d.U l t r a s o u n d i n t r a u m a r e s u s c i t a t i o na n d c r i t i c a l c a r ew i t hh e m o d y n a m i c t r a n s e s o p h a g e a l e c h o c a r d i o g r a p h yg u i d a n c e[J].T h eJ o u r n a lo f T r a u m aa n d A c u t e C a r eS u r g e r y,2019,87(1):234-239.[7] ÜN D A RA,W A N G SG.C u r r e n td e v i c e s f o r p e d i a t r i ce x t r a c o r p o r e a ll i f es u p p o r ta n d m e c h a n i c a lc i r c u l a t o r y s u p p o r ts y s t e m si nt h e U n i t e dS t a t e s[J].B i o-M e d i c a lM a t e r i a l s a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2013,23(1/2):57-62.[8] C A P R I O T T IT,M I C A R IM.C h r o n i ch e a r t f a i l u r e t r e a t m e n tw i t ht h e l e f t v e n t r i c u l a r a s s i s t d e v i c e[J].H o m eH e a l t h c a r eN o w,2019, 37(4):190-197.[9] M E H R A M R,G O L D S T E I N D J,U R I E L N,e t a l.T w o-y e a ro u t c o m e s w i t h a m a g n e t i c a l l y l e v i t a t e d c a r d i a c p u m p i n h e a r tf a i l u r e[J].N e wE ng l a n d J o u r n a l o fM e d i c i n e,2018,378(15):1386-1395.[10] W I L L E M S E ND,C O R D E SC,B J A R N A S O N㊃W E H R E N SB,e t a l.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s t a n d a r d s f o r f o l l o w-u p t r e a t m e n t a n d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o fp a t i e n t s w i t h v e n t r i c u l a r a s s i s t d e v i c e(V A D)[J].C l i n i c a lR e s e a r c h i nC a r d i o l o g y S u p p l e m e n t s,2016,11(S u p p l1):2-49.[11]魏颖,张波.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心室辅助装置对围手术期右心室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0,36(10):1571-1574.[12] A S C HA U E RS,Z O T T E R-T U F A R OC,D U C AF,e t a l.M o d e s o f㊃7134㊃全科护理2023年10月第21卷第30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d e a t h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h e a r t f a i l u r e a n d p r e s e r v e d e j e c t i o n f r a c t i o n[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C a r d i o l o g y,2017,228:422-426. [13]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心力衰竭容量管理中国专家建议[J].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中英文),2018,2(1):8-16.[14] G E D E L A M,G O HA R A,J O N S S O N O T.Ab r i e f r e v i e wo f l e f tv e n t r i c u l a r a s s i s t d e v i c e s a n d t h e i rm a n a g e m e n t[J].S o u t hD a k o t aM e d i c i n e,2019,72(1):19-26.[15]王海燕.肾脏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47.[16] G O P I N A T H A N N A I R R,C O R N W E L L W K,D U K E SJ W,e ta l.D e v i c e t h e r a p y a n da r r h y t h m i a m a n a g e m e n ti nl e f tv e n t r i c u l a ra s s i s t d e v i c e r e c i p i e n t s:as c i e n t i f i c s t a t e m e n t f r o mt h eA m e r i c a nh e a r t a s s o c i a t i o n[J].C i r c u l a t i o n,2019,139(20):e967-e989.[17] R E N G M,P H I L I P P A,K A I S E R M,e ta l.P u m p l e s se x t r a c o r p o r e a ll u n g a s s i s ta n d a d u l tr e s p i r a t o r y d i s t r e s s s y n d r o m e[J].T h eL a n c e t,2000,356(9225):219-220.[18] R O U M YA,L I A U D E TL,R U S C A M,e ta l.P u l m o n a r y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 v e n o-a r t e r i a l e x t r a-c o r p o r e a lm e mb r a n e o x y g e n a t i o n:a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r e v i e w[J].C r i t i c a lC a r e(L o nd o n,E n g l a n d)2020,24(1):212.[19] P A V L O V I CN V,R A N D E L LT,MA D E I R A T,e t a l.R i s ko f l e f tv e n t r i c u l a r a s s i s t d e v i c e d r i v e l i n e i n f e c t i o n:a s y s t e m a t i c l i t e r a t u r e r e v i e w[J].H e a r t&L u n g,2019,48(2):90-104.[20] E L S A F T AWY A,J A BŁE C K IJ.A c u t ec o m p a r t m e n ts y n d r o m ea f t e r o p e n f o r e a r mf r a c t u r e-s c a l eo f t h e p r ob l e ma n dc a s e r e p o r t[J].P o l i s hJ o u r n a l o f S u r g e r y,2014,86(1):44-47.[21] B O R D E I P.L o c a l l y a p p l i e d p l a t e l e t-d e r i v e d g r o w t hf a c t o ra c c e l e r a t e sf r a c t u r eh e a l i n g[J].T h e J o u r n a l o f B o n e a n d J o i n t S u rg e r y.B r i t i s hV o l u m e,2011,93(12),1653-1659.[22]吴晗,张鉴,李强,等.手术治疗老年人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2):3004-3005.(收稿日期:2023-02-16;修回日期:2023-10-19)(本文编辑蒋尔丹)1例冠状动脉病变病人在V A-E C M O辅助下行P C I的术中护理陈春莉,黄晓燕摘要目的:总结1例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病人在静脉-动脉E C MO(V A-E C MO)辅助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 e r c u t a n e o u s c o r o n a r y i n t e r v e n t i o n,P C I)的术中护理配合要点㊂方法:成立多学科团队合作,对1例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病人在V A-E C MO辅助下行P C I的介入耗材㊁器械药物准备,导管间的仪器设备布局㊁手术病人的准备工作㊁介入护理工作安排㊁生命体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监测㊁出血及抗凝情况的监测㊁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 x t r a c o r p o r e a lm e m b r a n e o x y g e n a t i o n,E C MO)管路的维持㊁术中主要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进行总结㊂结果:医㊁护㊁技多个学科通力合作,P C I术中护士熟练配合传递各种医疗器械和耗材,密切监测病情,重视病人的生命体征㊁液体及管道的管理,掌握P C I术中护理配合的步骤及要点,对并发症进行预见性护理,保证P C I的顺利实施㊂结论:护士应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正确配合医生传递医疗器械及耗材,密切监测病情,提高识别风险的能力,评估P C I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对并发症进行预见性护理㊂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介入手术;术中护理K e y w o r d s e x t r a c o r p o r e a lm e m b r a n e o x y g e n a t i o n;i n t e r v e n t i o n a l s u r g e r y;i n t r a o p e r a t i v en u r s i n gd o i:10.12104/j.i s s n.1674-4748.2023.30.035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 x t r a c o r p o r e a lm e m b r a n e o x y g e n a t i o n, E C MO)是一种支持呼吸和心脏功能的技术[1-2]㊂根据管路的回流,E C MO分为静脉-动脉E C MO(V A-E C MO)和静脉-静脉E C MO(A A-E C MO)2种模式[3-4]㊂V A-E C MO是通过动脉泵入,将血液从中心静脉引出,并提供呼吸和循环的支持㊂目前主作者简介陈春莉,主管护师,硕士,单位:515000,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黄晓燕(通讯作者)单位:510080,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㊂引用信息陈春莉,黄晓燕.1例冠状动脉病变病人在V A-E C MO辅助下行P C I的术中护理[J].全科护理,2023,21(30):4318-4320.要应用于急性严重心功能衰竭㊁呼吸功能衰竭㊁心搏骤停㊁器官移植支持治疗中及其他严重威胁呼吸循环功能的疾病[5-6]㊂据统计,截至2020年体外生命支持组织记录到已有282家国际中心24000例成年病人使用呼吸性E C MO[7]㊂20世纪90年代E C MO在我国开始应用,据报道,我国1年使用E C MO的例数达到3923例[8-9]㊂我国E C MO使用起步晚,在非心脏手术中使用少,随着设备的历代更新及管理技术的不断完善,E C MO 已经从少有人使用的辅助器械逐渐演变为患有严重心肺衰竭病人常规㊁积极的选择[10-11]㊂现将2022年8月5日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的1例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病人在V A-E C MO辅助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 C I)的术中护理配合进行总结㊂㊃8134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O c t o b e r2023V o l.21N o.30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心脏移植是终末期心脏病治疗的有效方法。
也是评价心脏外科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所谓的心脏移植就是取出人或者动物的心脏,然后移植到患者体内。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一方面既要考虑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另一方面还很难找到合适的供者。
自2002年开科以来,我们科成功开展了12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
1905年法国(卡雷尔)首例动物异位心脏移植;1946年苏联Demikhov(德米科霍夫)首例动物胸腔内异位心脏移植;1964年美国Hardy (哈迪)首例异种心脏移植;1967年南非Barnard (巴纳德)首例人类同种异体心脏原位移植----人类心脏移植史上的里程碑。
1967年12月2日是人类心脏移植史上的里程碑,南非克里斯蒂安?巴纳德医生首次完成了人对人的心脏移植。
受体刘易斯?沃什坎斯基是一位54岁糖尿病心脏病患者,两次心搏骤停。
供体是一个24岁女性,因头部外伤致脑死亡。
术后采用激素、硫唑嘌呤及局部放射线等免疫抑制治疗,不幸病人于术后18天死于肺部感染,尸检未发现移植物排斥现象。
心脏移植虽然开始于1967年,但仅在80年代初才被接受为终末期心脏病的治疗方法。
免疫抑制剂治疗和移植物处置的进展才使心脏移植成为可能,并导致了心肺移植的成功和不断发展。
据1994年国际心脏移植协会的登记,在257个移植中心,心脏移植手术累计超过30200例,而在1980年前,心脏移植总数不到360例,这进—步表明心脏移植术是在近期发展起来的。
国际1981年斯坦福大学首先将环孢素A应用于心脏移植,心脏移植进入高潮;全世界300多个心脏中心进行心脏移植;1994年国际心脏移植协会的登记,在257个移植中心,心脏移植手术累计超过30200例2005年国际心肺移植协会(ISHLT)报告70201例心脏移植患者;目前手术的成功率达90%以上;国内1978年,张世泽完成中国首例心脏移植,也是亚洲第一例原位心脏移植手术;年,台湾朱树勋完成亚洲第一例异位心脏移植;1987.1995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成亚洲首例婴儿心脏移植术;截止至2004年10月据中华器官移植协会统计,我国大陆共完成310例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成功率达90%,1年生存率为75%。
心脏移植术后护理常规心脏移植术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对患者进行严格的护理,以确保他们能够成功康复。
事实上,这种护理在整个康复过程中都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心脏移植术后的护理常规。
常规观察在心脏移植术后,患者需要接受常规观察,以确保他们的健康状况良好。
这需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等是很重要的。
每天两次检查这些指标是必须的。
需要注意的是,当患者流失血量大的时候,血压、脉搏都会下降。
各种体征除了生命体征之外,还需要观察患者的其他体征,例如呼吸状况、胸腔的呼吸音、心脏的心音、心电图和肺功能指标等等。
这些体征可以用来监测患者的康复情况。
饮食心脏移植术后,患者需要按照医嘱进行饮食,以确保身体健康状况稳定。
通常,可以开始逐渐恢复饮食,量和质也会在逐渐增加。
此外,医生还可能会个性化的制定营养计划,以确保身体能够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
药物药物是心脏移植后治疗的重要部分,其中一些药物必须从手术当天起终身服用。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药物计划,包括种类、剂量和频率等方面的信息。
在药物服用期间,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药物监测,以确保服药量正确,同时也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活动术后,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活动。
这个过程是逐渐进行的,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掌握步伐,确保活动的安全。
情感支持心脏移植手术后,患者可能会经历一系列的情感问题,例如抑郁或其他有关手术和治疗的问题。
在这个时候,患者需要得到温暖的情感支持,以便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家人和医疗人员应该给予患者温暖的拥抱和鼓励,让他们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保持乐观的心态。
在心脏移植手术后,一系列的护理工作是必须进行的。
这些工作可以确保患者康复得更快,更顺利。
总的来说,护理过程需要考虑到病人的情况、每个病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护理的步骤也需要得到个性化的处理。
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加关注患者的健康,不断发掘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心脏手术后护理常规1.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体温等指标的监测,以及监测心脏电活动,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呼吸道管理:患者需要保持通畅的呼吸道,护理人员应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和氧饱和度,及时辅助呼吸或吸痰。
3.疼痛管理:心脏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评估疼痛程度,根据需要给予镇痛药物。
4.导尿管理:术后患者可能需要导尿,保持导尿管通畅,注意观察尿液量和颜色,并及时更换导尿袋。
5.液体管理:根据患者的体液平衡情况,及时调整和监测输液速度和种类,预防心脏负荷过重和呼吸困难。
6.睡眠和休息:心脏手术后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安静。
7.抗凝治疗:一些心脏手术后患者需要抗凝治疗,护理人员需要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定期检查血常规和凝血功能。
8.洗澡和换衣:术后患者通常需要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进行洗澡和换衣,保持清洁和舒适。
9.伤口护理:及时观察伤口情况,防止感染,定期更换敷料,并根据医嘱进行伤口护理。
10.活动和体位:术后患者需要适度的活动和体位调整,防止血栓形成和肌肉萎缩。
11.饮食管理:根据患者的食欲和营养需求,提供适宜的饮食,注意避免过度饮食和饮食性状不良导致消化不良。
12.心理支持:心脏手术是一项重大的手术,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调整情绪。
13.康复指导:术后患者需要逐渐恢复体力和心肺功能,护理人员可以提供康复指导,帮助患者逐步增加活动量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之,心脏手术后护理常规措施的目标是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并与医生协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分为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和临时心脏起搏。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是在皮下埋植心脏起搏器,起搏器产生电脉冲经过起搏电极导线传送至心脏,刺激心脏激动和收缩,以治疗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一种方法。
临时心脏起搏是将电极导线经外周静脉(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送至右心室心内膜,将临时起搏器置于体外,发放脉冲电流来刺激心脏起搏,一般应用时间不超过1个月。
一、概述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由脉冲发生器和起搏电极导线组成。
永久性起搏器根据电极导线植入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和三腔起搏器。
单腔起搏器是将一根电极导线放置于一个心腔,如右心室(心尖部)或右心房(右心耳)。
双腔起搏器是将两根电极导线分别置于心房和心室进行房室顺序起搏治疗。
三腔起搏器电极导线的放置方法,根据治疗目的不同分为双房+右室、右房+双室两种。
双房+右室主要用于治疗房室传导阻滞合并阵发性房颤,右房+双室主要用于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以协调房室和(或)室间活动,改善心功能。
(一)适应症1.永久性起搏器手术适应证(1)房室传导阻滞。
(2)慢性双束支和三束支阻滞。
(3)急性心肌梗死。
(4)窦房结功能不全。
(5)室上性心动过速。
(6)治疗心动过速起搏。
(7)血管迷走性晕厥。
(8)肥厚性心肌病和扩张性心肌病。
(9)心脏移植患者。
2.临时心脏起搏手术适应证:主要是用于需紧急心脏起搏、病情可能恢复的患者。
(1)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束支阻滞或心动过缓伴循环不良症状。
(2)超速抑制治疗。
(3)病窦综合征。
(4)心动过缓。
(5)心脏骤停。
(6)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
(7)急性心肌炎伴严重房室传导阻滞。
(8)药物中毒或电解质紊乱引起严重房室传导阻滞。
(9)需保护性应用的患者。
(二)禁忌症1.重度主动脉反流。
2.周身性感染性疾病。
3.感染性心内膜炎和败血症。
4.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5.严重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心脏移植术后护理常规
1. 循环系统的护理
1)血液动力学的维护
病人术毕回ICU,首先接好有创动脉压及心电监护,监测PAP PWP、CVP、CO及血氧饱和度作为调整有效循环量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依据。
术后早期15-30min 记录生命体征一次,稳定后改为30-60min 一次。
各种测压管在病情稳定后,尽早拔除。
注意对循环状态的临床观察,如神志、皮肤黏膜颜色、湿度、末梢循环状态等。
注意保持动脉血压90-120/60-80mmhg 左右,不宜过高,以免吻合口出血,补充血容量,以白蛋白、红细胞为主,尽量少输血浆,及时给于止血剂,减少失血量。
2)观察心率、心律
严密监测心率、心律变化,术中常规置起搏导线安装起搏器,术后第一周警惕夜间出现心动过缓。
心率<60 次/分,应连接起搏器辅助,同时可静脉泵入异丙肾上腺素。
3)维护心功能因为供心有过完全性缺血损害,加之患者术前由于心衰,各个脏器均已受累,术后应加强强心利尿治疗。
常使用多巴酚丁胺、米力农等静脉输入,术后早期应用速尿,平稳后可以改为口服利尿片。
2. 呼吸系统护理
1) 保证氧供
术后入ICU即给于呼吸机辅助通气,使用容量控制或压力控制方式,给于PEER定时查血气,保持PaO2 lOOmmhg左右,PaCO2 30-35mmHg。
定期吸痰,保持气道通畅。
每2-4小时抽血查动脉血气分析,根据结果适当调节呼吸机参数。
2)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并发症。
因患者术前常年心衰,肺部长期淤血,造成术后肺部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因此需要加强体疗。
拔除气管插管后,鼓励患者咳痰。
给于面罩湿化吸氧,4-6L/min。
定期做痰培养,及时发现有无感染。
3. 泌尿系统的护理
体外循环以及术后心功能不全以及应用免疫抑制剂均可造成肾功能损害。
应用精密集尿袋,每小时准确记录尿量,尿量维持在
2ml/kg/h以上,尿量多时,注意监测血钾浓度及CVP,及时补充血钾及血容量。
尿管给于妥善固定,防止脱出。
会阴及尿管消毒2次/日,尿管尽早拔除。
一旦发现尿少或无尿等机型肾衰竭表现,及时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4. 引流管的护理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给于低负压 (15-
20cmH2O),每小时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如引流量突然增多,或有心包填塞的表现,及时通知医师给
于开胸探查。
5. 消化系统的护理
术后常规留置胃管,用于必要时给于胃肠减压,及时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的情况。
撤除呼吸机4小时,经口进水无呛咳后,可给予拔除胃管。
为了防止应激性溃疡导致消化道出血,术后可应用保护胃黏膜及抗胃酸分泌药物。
6.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排斥反应
排斥反应是受心者对移植心脏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并且是造成心脏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超急性排斥反应一般发生在供心恢复血液循环后,供心复跳困难,不能脱离体外循环;慢性排斥反应多发生在移植术后1年后;急性排斥反应一般发生在术后1-20周内,半年后发生率明显减少。
如病人出现全身乏力不适、心脏扩大、心率快,并伴有心律失常、循环不稳定、心功能不全等症状,应高度重视。
2)心包填塞
术后恢复期病人可能出现慢性心包填塞,这可能与受心者心包腔与供心大小不匹配造成,也可能是慢性排斥反应。
因此术后每日做心超,观察心脏功能。
3)心律失常
病人术后出现心律失常,可能与长时间利尿,造成患者电解
质紊乱有关。
因此需要定时查电解质,及时补充。
7. 神经、精神症状
由于长期焦虑及术后高度精神紧张,部分患者会出现对移植及预后缺乏信心,出现恐惧感,加上术后隔离时间较长,环境陌生,无法与家人见面,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疑心重等一些与以往性格不同的举动,有的认为与供心有关。
因此,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护士要对患者出现的各种症状作耐心地解释工作,并及时的对症处理,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焦虑情绪。
对于情绪过于激动的患者,要耐心观察及劝导,必要时配合镇静剂,保证其良好的休息。
8. 康复指导
术后1周以上,若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可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开始离床站立,2天后每日床边活动2次,1周后可室内散步,逐渐过渡到生活自理。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