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任务一间歇操作技巧釜式反应器设计

任务一间歇操作技巧釜式反应器设计

任务一间歇操作技巧釜式反应器设计
任务一间歇操作技巧釜式反应器设计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任务一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设计

工作任务:根据化工产品的生产条件和工艺要求进行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的工艺设计预备知识:

一、反应器流动模型

(一)理想流动模型

1、理想置换流动模型

也称为平推流模型或活塞流模型。指在任一截面的物料如同活塞一样在反应器中移动,垂直于流动方向的任一横截面上所有的物料质点的年龄相同,是一种返混量为零的极限流动模型。其特点是在定态情况下,沿着物料流动方向物料的参数会发生变化,而垂直于流动方向上的任一截面的所有参数都相同,如浓度、压力、流速等。

2、理想混合流动模型

称为全混流模型。由于强烈搅拌,反应器内物料质点返混无穷大,所有空间位置物料的各种参数完全一致

3、返混及其对反应的影响

指不同时刻进入反应器的物料之间的混合,是逆向的混合,或者说是不同年龄质点之间的混合。间歇操作反应器不存在返混。其带来的最大影响是反应器进口处反应物高浓度去的消失或减低。

a 返混改变了反应器内的浓度分布,是反应器内反应物的浓度下降,反应产物的浓度上升

b 返混的结果将产生停留时间分布,并改变反应器内浓度分布。

c 不但对反应过程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对反应器的工程放大所产生的问题

d 降低返混程度的主要措施是分割,通常有横向分割和纵向分割两种

(二)非理想流动

实际反应器中流动状况偏离理想流动状况的原因课归纳为下列几个方面

a 滞留去的存在也称死区、死角,是指反应器中流体流动极慢导致几乎不流动的区域。

b 存在沟流与短路

c 循环流

d 流体流速分布不均匀

e 扩散

二、均相反应动力学基础

工业反应器中,化学反应过程与质量、热量和动量传递过程同时进行,这种化学反应与物理变化过程的综合称为宏观反应过程。研究宏观反应过程的动力学称为宏观反应动力学。排除了一切物理传递过程的影响得到的反应动力学称为化学动力学或本征动力学。

(一)化学反应速率及反应动力学方程

1、化学反应速率

其定义为:在反应系统中,某一物质在单位时间、单位反应区域内的反应量 反应速度=反应量/(反应区域)(反应时间)

其实针对某一种反应物而言,以符号+r i 表示。可以是反应物,也可以是产物。 2、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

定量描写反应速率与影响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式陈伟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有反应温度、组成、压力、溶剂性质等。但大多数为浓度和温度,所以其动力学方程一般可写为

+r i =f (c ,T )

恒温条件下,可写为 +r i =kf (C A,,C B ..........) 非恒温,

(二)均相反应速率及反应动力学 1、均相反应速率

均相反应是指在均一的液相或气相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均相反应速率的定义指在均相反应系统中某一物质在单位时间、单位反应混合物总体积的反应量,反应速率单位以Kmol/(m3?h)

(1) 用组分传化率表示-rA=n A0dx A /Vd τ (2) 用浓度表示

(3) 对于多组分单一反应体系,各个组分的反应速率受化学计量关系的约束,存在一定比列

关系。对于单一不可逆反应 各组分的变化量符合下列关系

2、均相反应动力学

(1)均相反应应满足的两个必要条件 a 反应系统可以成为均相

b 预混和速率>>反应速率

预混和指物料在反应前能否达到分子尺度的均匀混和。 实现装置:机械搅拌和高速流体造成的射流混和

(2)均相反应的特点:反应过程不存在相界面,过程总速度由化学反应本身决定。 (3)速率方程

在均相反应系统中只进行如下不可逆化学反应: 其动力学方程一般都可表示成: aA bB rR sS +??→+s

n n r n n b n n a n n S S R R B B A A 0

000-=-=-=-aA bB rR sS

+??→+12

i i A B

r k c c αα±=

于气相反应,由于分压与浓度成正比,也常常使用分压来表示:

其中

一般说来,可以用任一与浓度相当的参数来表达反应的速率,但动力学方程式中各参数的因次单位必须一致。 (4)反应分子数与反应级数 A 、基本概念

I 单一反应与复杂反应

单一反应:指只用一个化学反应式和一个动力学方程式便能代表的反应 复杂反应:有几个反应同时进行,要用几个动力学方程式才能加以描述。 常见的复杂反应有:连串反应、平行反应、平行-连串反应等 II 基元反应与非基元反应

基元反应:如果反应物分子在碰撞中一步直接转化为产物分子,则称该反应为基元反应。 非基元反应:若反应物分子要经过若干步,即经由几个基元反应才能转化成为产物分子的反应,则称为非基元反应

III 单分子、双分子、三分子反应

单分子、双分子、三分子反应,是针对基元反应而言的。参加反应的分子数是一个,称之为单分子反应;反应是由两个分子碰撞接触的,称为双分子反应。 IV 反应级数

是指动力学方程式中浓度项的指数。它是由实验确定的常数。可以是分数,也可以是负数

B 、理解反应级数时应特别注意:

I 反应级数不同于反应的分子数,前者是在动力学意义上讲的,后者是在计量化学意义上讲的。

对基元反应,反应级数 …即等于化学反应式的计量系数值,而对非基元反应,应

通过实验来确定。

II 反应级数高低并不单独决定反应速率的快慢,反应级数只反映反应速率对浓度的敏感

()11

1A

A A A

B dn r k

C C V d αβτ

-=-

=1

21()A A p A B

dn r k p p V d αατ

-=-

=12()()A A

p n

k k k RT RT αα+=

=

12,αα

程度。级数愈高,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愈大。

(5)反应速率常数k和活化能E

A、反应速率常数k

k就是当反应物浓度为1时的反应速率,又称反应的比速率。

k值大小直接决定了反应速率的高低和反应进行的难易程度。不同的反应有不同的反应速率常数,对于同一个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溶剂、催化剂的变化而变化。

k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符合阿累尼乌斯关系式:

B、活化能E

反应活化能是为使反应物分子“激发”所需给予的能量。

活化能的大小是表征化学反应进行难易程度的标志。活化能高,反应难于进行;活化能低,则容易进行。但是活化能E不是决定反应难易程度的唯一因素,它与频率因子A0共同决定反应速率。

C、在理解活化能E时,应当注意:

I 活化能E不同于反应的热效应,它不表示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而只表示使反应分子达到活化态所需的能量,故与反应热效应并无直接的关系。

II 活化能E不能独立预示反应速率的大小,它只表明反应速率对温度的敏感程度。E愈大,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愈大。除了个别的反应外,一般反应速率均随温度的上升而加快。E愈大,反应速率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加得愈快。

III 对于同一反应,即当活化能E一定时,反应速率对温度的敏感程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任务一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设计

工作任务:根据化工产品的生产条件和工艺要求进行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的工艺设计

预备知识:

3、均相单一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对于单一反应过程: 动力学方程表示为: (1)恒温恒容一级不可逆反应

I 恒容过程:液相反应和反应前后无物质的量变化的气相反应。 ① 一级不可逆反应

工业上许多有机化合物的热分解和分子重排反应等都是常见的一级不可逆反应;或有二个反应物参与的反应,若其中某一反应物极大过量,则该反应物浓度在反应过程中无多大变化,可视为定值而并入反应速率常数中。此时如果反应速率对另一反应物的浓度关系为一级,则该反应仍可按一级反应处理。

一级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为 :

初始条件 时,上式分离变量积分,

在恒温条件下,κ为常数,积分得到: 若着眼于反应物料的利用率,或者着眼于减轻后分离的任务,应用转化率积分表达式较为方便;若要求达到规定的残余浓度,即为了适应后处理工序的要求,例如有害杂质的除去即属此类,应用浓度积分表达式较为方便。 ② 恒温恒容二级不可逆反应

它有二种情况:一种是对某一反应物为二级且无其它反应物,或者是其它反应物大量存在,因而在反应过程中可视为常值;另一种是对某一反应物为一级,对另一反应物也是一级,而且二反应物初始浓度相等且为等分子反应时,亦就演变成第一种情况。

此时其动力学方程式为 :

经变量分离并考虑初始条件 ,恒温时κ为常数,则积分结果为:

若用转化率表示:

只要知道其反应动力学方程,代入式 ,积分即可求得结果。 从速率方程积分表可得到一些定性的结论:

(1)速率方程积分表达式中,左边是反应速率常数k 与反应时间τ的乘积,表示当反应初

aA bB rR sS ++??→++L L

12

i A B r kc c αα±=L

0τ=0A A c c =0k A A c c e

τ

-=1

ln 1A

k x τ=-2()A A A dc r kc d τ-=-=0τ=0A A c c =011A A k c c τ-=001A A A c c c k τ=+01A

A A x c k x τ=-0()A A c A

c A

dc r τ=--?

始条件和反应结果不变时,反应速率常数k 以任何倍数增加,将导致反应时间以同样倍数下降。

(2)一级反应所需时间τ仅与转化率XA 有关,而与初始浓度无关。因此,可

用改变初始浓度的办法来鉴别所考察的反应是否属于一级反应。以

或 对τ作图,若是直线,则为一级反应,其斜率为k 。

(3)二级反应达到一定转化率所需反应时间τ与初始浓度有关。初始浓度提 高,达到同样转化率XA 所需反应时间减小 。

(4)对n 级反应:

当n >1时,达到同样转化率,初始浓度提高,反应时间减少;

当n <1时,初始浓度提高时要达到同样转化率,反应时间增加。对 n <1的反应,反应时间达到某个值时,反应转化率可达100%。

而n ≥1的反应,反应转化率达 100%,所需反应时间为无限长。

这表明反应级数n ≥l 的反应,大部分反应时间是用于反应的末期。高转化率或低残余浓度的要求会使反应所需时间大幅度地增加。 例1-1 解题思路

根据题意是恒温恒容一级不可逆均相反应,又要求求反应一定时间后物料的残余浓度,

故选择公式

解题较简便。 对于多组分单一反应,反应物的反应量与产物的生成量之间有化学计量关系的约束,可以根据它们的化学计量关系推导出它们反应过程中的浓度关系。运用恒温恒容一级不可逆反应的转化率积分形式解题。 例1-2 解题思路:

根据题意为恒温恒容二级不可逆均相反应,运用相应的浓度积分形式解题。 4、复杂反应动力学方程 (1)复杂反应的类型

I 可逆反应 在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产物的同时,产物之间也在发生 化学反应回复成原料。如:

II 平行反应 在系统中反应物除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产物外,该反应物 还能进行另一个化学反应生成另一种产物。如: 乙烷裂解生成乙烯

0ln(/)A A c c ln[1/(1)]A x -1

00(1)A x n A A n

A dx c k x τ-=-?0k A A c c e τ

-=A B R S R S A B

+→++→+

同时乙烷也能裂解成碳和氢

III 连串反应 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产物的同时,该产物又能进一步反 应而成另一种产物。

IV 复合复杂反应 在反应系统中,同时进行有可逆反应、平行反应和连串反应,该系统进行的反应称为复合复杂反应。如:

复杂反应的动力学方程通常采用下述方法进行计算:

a 将复杂反应分解为若干个单一反应,并按单一反应过程求得各自的动力学 方程;

b 在复杂反应系统中,某一组分对化学反应的贡献通常用该组分的生成速率

来表示。某组分可能同时参与若干个单一反应时,该组分的生成速率应该是它在各个单一反应中的生成速率之和,即: 例1-3 解题思路:

1、能正确将复合复杂反应分解为简单反应

2、某组分若同时参与若干个单一反应时,该组分的生成速率应该是它在各个单一反应中的生成速率之和。加和计算时注意不要搞错符号,漏掉化学计量系数。

三、反应器计算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程 (一)反应器计算基本内容

A R S

→→A C+D E R+S

+1

M

I Ij I j

j r r ν==∑

主要包括三项内容: 1、选择合适的反应器类型

根据反应系统动力学特性,结合反应器的流动特征和传递特性,选择合适的反应器,以满足反应过程的需要,是反应结果最优。 2、确定最优的操作条件

如反应器的进口物料配比、流量、温度、压力和最终转化率,直接影响反应器的反应结果,也影响反应器的生产能力。 3、计算所需的反应器体积

反应器体积的确定是反应器工艺设计计算的最核心内容。 (二)反应器计算的基本方程

1、描述浓度变化的物料衡算式 依据:质量守衡定律。

基准:取温度、浓度等参数保持不变的单元体积和单元时间作为空间基准和时间基准。 衡算式:对任一组分A 在单元时间Δτ、单元体积ΔV :

[A 的积累量]=[A 的进入量]-[A 的离开量]-[A 的反应量] 目的:给出反应物浓度或转化率随反应器内位置或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 2、热量衡算式 依据:能量守衡定律。

基准:取温度、浓度等参数保持不变的单元体积和单元时间作为空间基准和时间基准。 衡算式:在单元时间Δτ、单元体积ΔV 内(以放热反应为例):

[积累的热量]=[原料带入的热量]+[反应产生的热量]-[出料带走的热量]-[传给环境或热载体的热量]

目的:给出温度随反应器内位置或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

3、动量衡算式

以动量守恒与转化定律为基础,计算反应器的压力变化。 4、动力学方程

对于均相反应,需要有本征动力学方程;对于非均相反应,应该包括有相际传质过程在内的宏观动力学方程。

四、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体积和数量计算

每天处理物料总体积VD (或反应物料每小时体积流量V0) 或 V0=FA0/CA0=W0/ρ

D

D G V ρ

=

操作周期——指生产第一线一批料的全部操作时间,由反应时间(生产时间)τ和非生

产时间τ‘ 组成。

反应时间理论上可以用动力学方程式计算,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定。 设备装料系数——设备中物料所占体积与设备实际容积之比,其具体数值根据实际情况而变化,参见表2-5。

1、给定V ,求n

按设计任务每天需要操作的总次数为: 每个设备每天能操作的批数为: 则需用设备个数为:

n ’需取整数n , n > n ’ 。因此实际设备总能力比设计要求提高了,其提高的程度称为设备能力的后备系数,以δ表示,则:

反应器有效体积按下式计算: 2、给定n ,求V

已知每小时处理物料体积V0与操作周期 ,则需要设备的总容积为:

求得设备总容积后,可查得系列设备标准选用决定设备的容积V 和个数n 。 讲解例题2-4

00

2424R V V V V α?

=

=0(')'V n V

ττα

β?+==()''

0/R V V V n

?ττ==+100%'n

n δ=?'

ττ+0(')R V V nV ττ??

+==总2424'

t βττ==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任务一 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设计

工作任务:根据化工产品的生产条件和工艺要求进行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的工艺设计 预备知识:

五、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的动力学计算法

以反应物A 为关键组分,A 的反应速率记作rA ,根据间歇反应器的特点,在单位时间内 对整个反应器作物料衡算:

0 0 即:

或 =

积分得: (间歇反应器的设计基础式)

恒容时

讲解例题2-5

四、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直径和高度的计算

一般搅拌反应釜的高度与直径之比H/D=1.2左右,釜盖与釜底采用椭圆形封头,如图所示。 由工艺计算决定了反应器的体积后,即可按下式求得其直径与高度:

所求得的圆筒高度及直径需要圆整,并检验装料系数是否合适。确定了的反应釜的主要尺寸后,其壁厚、法兰尺寸以及手孔、视镜、工艺接管口等均可按工艺条件由标准中选择 五、设备之间的平衡

当产品由多道工序经间歇釜反应而制得时,当前后工序设备之间不平衡时,就会出现

???

? ??+???? ??+???? ??=???? ??的积累速度反应器中的反应量单位时间的流出量单位时间的流入量单位时间A A A A R

A V r dt

C V d A R )

(R A

V r R A d V C dt

=-()dt

dx n A

A 0

R

A V r ?

=A

x R

A A A V r dx n t 0

?

-

=A

A C C A

A

r dC t 02"30.1314

V D H D π

=+

前工序操作完了要出料,后工序却不能接受来料;或者,后工序待接受来料,而前工序尚未反应完毕的情况。这时将大大延长辅助操作的时间。

为了便于生产的组织管理和产品的质量检验,通常要求不同批号的物料不相混。各道工序每天操作的批次相同,即为一常数。

计算时一般首先确定主要反应工序的设备体积、数量及每天操作批数,然后使其它工序的α值都与其相同,再确定各工序的设备体积与数量。

例题讲解2-6

1.2立方米搅拌装置毕业设计

1.2m3反应釜设计 摘要 带搅拌的夹套反应釜是化学、医药及食品等工业中常用的典型反应设备之一。它是一种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借助搅拌器将一定容积的两种(或多种)液体以及液体或气 体物料混匀,促进其反应的设备。 一台带搅拌的夹套反应釜。它主要由搅拌容器、搅拌装置、传动装置、轴封装置、支座、人孔、工艺接管和一些附件组成。 本文主要介绍的时一种推进式夹套反应釜设计,包括整体结构设计、强度校核以及一些工艺设计。夹套反应釜分罐体和夹套两部分,主要有封头和筒体组成,多为中、低压压力容器;搅拌装置有搅拌器和搅拌轴组成,其形式通常由工艺而定;传动装置主要有电动机、减速器、联轴器和传动轴等组成;轴封装置一般采用机械密封或填料密封;它们与支座、人孔、工艺接管等附件一起,构成完整的夹套反应釜。 关键词:反应釜、筒体设计、夹套设计、法兰、接管、焊缝、开孔补强

1.2m3 reactor design Abstract A stirred jacketed reactor is the chemical, pharmaceutical and food industries in the typical reaction to one of the devices used. It is a certain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by means of a stirrer to a volume of two (or more) of liquid and the liquid or gas,Body material mix, promoting the reaction of the device. A jacketed stirred reactor. It mainly consists of mixing vessel, a stirring device, transmission device, the shaft sealing device, bearing, manholes, pipe connection and some accessories. This paper describes time-jacketed reactor one kind push design, including the overall structural design, strength check, and some process design. Jacketed reactor tank and a jacket of two parts, the main composition and the cylinder head, mostly in low pressure vessel; stirring means with a stirrer and the stirring shaft, whose form is usually determined by the process and; transmission main motor, reducer, couplings and drive shafts and other components; seal device commonly used mechanical seal or packing seal; them with support, manholes, and other accessories takeover process, together constitute a complete jacketed reactor. Keywords: reactor、cylinder design、jacket design、flange、 receivership、welds, opening reinforcement

釜式反应器的维护示范文本

釜式反应器的维护示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釜式反应器的维护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运行正常,效能良好: a.设备生产能力能达到设计规定的90%以上; b.带压釜需取得压力容器使用许可证: c.机械传动无杂音,搅拌器与设备内加热蛇管,压料 管内部件应无碰撞并按规定留有间隙; d.设备运转正常,无异常振动; e.减速机温度正常,轴承温度应符合规定;

f.润滑良好,油质符合规定,油位正常; g.主轴密封及减速机,管线、管件、阀门,人(手)孔、法兰等无泄漏。 2、内部机件无损坏,质量符合要求: a.釜体,轴封、搅拌器、内外蛇管等主要机件材质选用符合图纸要求; b.釜体,轴封、搅拌器、内外蛇管等主要机件安装配合,磨损、腐蚀极限应符合检修规程规定; c.釜内衬里不渗漏,不鼓包,内蛇管装置紧固可靠。

反应釜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1立方米反应釜设计 学生姓名学号1103020402 教学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2011级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指导教师职称 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1.概述 1.1反应釜的结构组成和材料选择 1.1.1反应釜的结构组成 反应釜由釜体、釜盖、夹套、搅拌器、传动装置、轴封装置、支承等组成。搅拌装置在高径比较大时,可用多层搅拌桨叶,也可根据用户的要求任意选配。釜壁外设置夹套,或在器内设置换热面,也可通过外循环进行换热。支承座有支承式或耳式支座等。转速超过160转以上宜使用齿轮减速机.开孔数量、规格或其它要求可根据用户要求设计、制作。 1.通常在常压或低压条件下采用填料密封,一般使用压力小于2公斤。 2.在一般中等压力或抽真空情况会采用机械密封,一般压力为负压或4公斤。 3.在高压或介质挥发性高得情况下会采用磁力密封,一般压力超过14公斤以上。除了磁力密封均采用水降温外,其他密封形式在超过120度以上会增加冷却水套。 根据任务书要求,采用夹套换热。 1.1.2反应釜的材料选择 反应釜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反应釜可采用SUS304、SUS316L等不锈钢材料制造。 根据工作介质是否具有腐蚀性,工作温度与压力,性价比等,参照《化工设备用钢》进行具体选材。 1.2.反应釜的工作原理和工艺流程 1.2.1反应釜的工作原理 在内层放入反应溶媒可做搅拌反应,夹层可通上不同的冷热源(冷冻液,热水或热油)做循环加热或冷却反应。通过反应釜夹层,注入恒温的(高温或低温)热溶媒体或冷却媒体,对反应釜内的物料进行恒温加热或制冷。同时可根据使用要求在常压或负压条件下进行搅拌反应。物料在反应釜内进行反应,并能控制反应溶液的蒸发与回流,反应完毕,物料可从釜底的出料口放出,操作极为方便。 1.2.2反应釜的工艺流程 反应釜是综合反应容器,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设计。从开始的进料-反应-出料均能够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反应步骤,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力学控制(搅拌、鼓风等)、反应物/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严格的调控。 1.3反应釜的失效形式

任务一 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设计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案首页本学期授课次序授课班级15化工01班课题名称任务一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理想流动模型及返混对反应的影响 2、掌握化学反应速率及反应动力学方程 3、掌握均相反应速率表示方式 4、掌握均相反应动力学 教学重点及难点 均相反应速率的表示方式、均相反应动力学 次序内容计划时间(min)

教学程序设计1 2 3 4 5 6 点名、回顾上节课内容 反应器流动模型 化学反应速率及反应动力学方程 均相反应速率 均相反应动力学 小结 5 25 20 15 20 5 作业: 小结: 任务一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设计 工作任务:根据化工产品的生产条件和工艺要求进行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的工艺设计预备知识:

一、反应器流动模型 (一)理想流动模型 1、理想置换流动模型 也称为平推流模型或活塞流模型。指在任一截面的物料如同活塞一样在反应器中移动,垂直于流动方向的任一横截面上所有的物料质点的年龄相同,是一种返混量为零的极限流动模型。其特点是在定态情况下,沿着物料流动方向物料的参数会发生变化,而垂直于流动方向上的任一截面的所有参数都相同,如浓度、压力、流速等。 2、理想混合流动模型 称为全混流模型。由于强烈搅拌,反应器内物料质点返混无穷大,所有空间位置物料的各种参数完全一致 3、返混及其对反应的影响 指不同时刻进入反应器的物料之间的混合,是逆向的混合,或者说是不同年龄质点之间的混合。间歇操作反应器不存在返混。其带来的最大影响是反应器进口处反应物高浓度去的消失或减低。 a 返混改变了反应器内的浓度分布,是反应器内反应物的浓度下降,反应产物的浓度上升 b 返混的结果将产生停留时间分布,并改变反应器内浓度分布。 c 不但对反应过程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对反应器的工程放大所产生的问题 d 降低返混程度的主要措施是分割,通常有横向分割和纵向分割两种 (二)非理想流动 实际反应器中流动状况偏离理想流动状况的原因课归纳为下列几个方面 a 滞留去的存在也称死区、死角,是指反应器中流体流动极慢导致几乎不流动的区域。 b 存在沟流与短路 c 循环流 d 流体流速分布不均匀 e 扩散 二、均相反应动力学基础 工业反应器中,化学反应过程与质量、热量和动量传递过程同时进行,这种化学反应与物理变化过程的综合称为宏观反应过程。研究宏观反应过程的动力学称为宏观反应动力学。排除了一切物理传递过程的影响得到的反应动力学称为化学动力学或本征动力学。 (一)化学反应速率及反应动力学方程

釜式反应器的应用

釜式反应器的应用、技术进展 什么是釜式反应器?一种低高径比的圆筒形反应器,用于实现液相单相反应过程和液液、气液、液固、气液固等多相反应过程。器内常设有搅拌(机械搅拌、气流搅拌等)装置。在高径比较大时,可用多层搅拌桨叶。在反应过程中物料需加热或冷却时,可在反应器壁处设置夹套,或在器内设置换热面,也可通过外循环进行换热。 工业应用,釜式反应器按操作方式可分为:①间歇釜式反应器,或称间歇釜。操作灵活,易于适应不同操作条件和产品品种,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反应时间较长的产品生产。间歇釜的缺点是:需有装料和卸料等辅助操作,产品质量也不易稳定。但有些反应过程,如一些发酵反应和聚合反应,实现连续生产尚有困难,至今还采用间歇釜。②连续釜式反应器,或称连续釜。可避免间歇釜的缺点,但搅拌作用会造成釜内流体的返混。在搅拌剧烈、液体粘度较低或平均停留时间较长的场合,釜内物料流型可视作全混流,反应釜相应地称作全混釜。在要求转化率高或有串联副反应的场合,釜式反应器中的返混现象是不利因素。此时可采用多釜串联反应器,以减小返混的不利影响,并可分釜控制反应条件。③半连续釜式反应器。指一种原料一次加入,另一种原料连续加入的反应器,其特性介于间歇釜和连续釜之间。间歇式反应器操作灵活,易于适应不同操作条件和产品品种,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反应时间较长的产品生产。间歇釜的缺点是:需有装料和卸料等辅助操作,产品质量也不易稳定。但有些反应过程,如一些发酵反应和聚合反应,实现连续生产尚有困难,至今还采用间歇釜。 有搅拌器的釜式设备是化学工业中广泛采用的反应器之一,它可用来进行液液均相反应,也可用于非均相反应,如非均相液相、液固相、气液相、气液固相等。普遍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等工业,用来完成磺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以及有机染料和医药中间体的许多其他工艺过程的反应设备。聚合反应过程约90%采用搅拌釜式反应器,如聚氯乙烯,在美国70%以上用悬浮法生产,采用10~1503m 的搅拌反应器:德国氯乙烯悬浮聚合采用的是2003m 的大型搅拌釜式反应器:中国生产聚氯乙烯,大多采用13.53m 、333m 不锈钢或复合钢板的聚合釜式反应器,以及73m 、143m 的搪瓷釜式反应器。又如涤纶树脂的生产采用本体熔融缩聚,聚合反应也使用釜式反应器。在精细化工的生产中,几乎所有的单元操作都可以在釜式反应器中进行。 釜式反应器的技术进展 1、大容积化,这是增加产量、减少批量生产之间的质量误差、降低产品成本的有效途径和发展趋势。染料生产用反应釜国内多为6000L 以下,其它行业有的达30m3;国外在染料行业有20000~40000L ,而其它行业可达120m3。 2、反应釜的搅拌器,已由单一搅拌器发展到用双搅拌器或外加泵强制循环。反应釜发展趋势除了装有搅拌器外,尚使釜体沿水平线旋转,从而提高反应速度。 3、以生产自动化和连续化代替笨重的间隙手工操作,如采用程序控制,既可保证稳定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收益,减轻体力劳动,又可消除对环境的污染。 4、合理地利用热能,选择最佳的工艺操作条件,加强保温措施,提高传热效率,使热损失降至最低限度,余热或反应后产生的热能充分地综合利用。热管技术的应用,将是今后反应釜发展趋势。>

第三章 釜式反应器

3 釜式反应器 3.1在等温间歇反应器中进行乙酸乙酯皂化反应: 325325+→+CH COOC H NaOH CH COONa C H OH 该反应对乙酸乙酯及氢氧化钠均为一级。反应开始时乙酸乙酯及氢氧化钠的浓度均为0.02mol/l ,反应速率常数等于5.6l/mol.min 。要求最终转化率达到95%。试问: (1) (1) 当反应器的反应体积为1m 3时,需要多长的反应时间? (2) (2) 若反应器的反应体积为2m 3,,所需的反应时间又是多少? 解:(1)002220 00001()(1)110.95169.6min(2.83) 5.60.0210.95 ===?---= ?=?-??Af Af X X A A A A A A A A A A A dX dX X t C C R k C X kC X h (2) 因为间歇反应器的反应时间与反应器的大小无关,所以反应时间仍为2.83h 。 3.2拟在等温间歇反应器中进行氯乙醇的皂化反应: 223222+→++CH ClCH OH NaHCO CH OHCH OH NaCl CO 以生产乙二醇,产量为20㎏/h ,使用15%(重量)的NaHCO 3水溶液及30%(重量)的氯乙醇水溶液作原料,反应器装料中氯乙醇和碳酸氢钠的摩尔比为1:1,混合液的比重为1.02。该反应对氯乙醇和碳酸氢钠均为一级,在反应温度下反应速率常数等于5.2l/mol.h ,要求转化率达到95%。 (1) (1) 若辅助时间为0.5h ,试计算反应器的有效体积; (2) (2) 若装填系数取0.75,试计算反应器的实际体积。 解:氯乙醇,碳酸氢钠,和乙二醇的分子量分别为80.5,84 和 62kg/kmol,每小时产乙二醇:20/62=0.3226 kmol/h 每小时需氯乙醇:0.326680.5 91.11/0.9530%?=?kg h 每小时需碳酸氢钠:0.326684 190.2/0.9515%?=?kg h 原料体积流量:091.11190.2275.8/1.02+==Q l h 氯乙醇初始浓度:00.32661000 1.231/0.95275.8?==?A C mol l 反应时间: 02000110.95 2.968(1) 5.2 1.23110.95===?=-?-??Af Af X X A A A A B A A dX dX t C h kC C kC X 反应体积:0(')275.8(2.9680.5)956.5=+=?+=r V Q t t l (2) (2) 反应器的实际体积:956.512750.75= ==r V V l f 3.3丙酸钠与盐酸的反应: 2525+?+C H COONa HCl C H COOH NaCl 为二级可逆反应(对丙酸钠和盐酸均为一级),在实验室中用间歇反应器于50℃等温下进行该 反应的实验。反应开始时两反应物的摩尔比为1,为了确定反应进行的程度,在不同的反应时间下取出10ml 反应液用0.515N 的NaOH 溶液滴定,以确定未反应盐酸浓度。不同反应时间下,NaOH 溶液用量如下表所示:

反应釜设计开题报告

齐齐哈尔大学 开题报告 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依据、意义和理论或实际应用方面的价值 反应釜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化学,制药,高分子合成,冶金,环保等领域的重要设备[1]。因此在工业发展过程中研究反应釜的改进技术会使我们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资金和时间。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传质、传热效率高,温度浓度分布均匀,操作灵活性大,便于控制和改变反应条件,适合于多种,小批量生产[2]。适合于各种不同组态组合的反应物料,几乎所有有机合成的单元操作,只要选择适当的溶剂作为反应介质,都可以在釜式反应器内进行[3]。 在实际生产中所遇到的传热过程很少是单一的传热方式,往往是几种基本方式同时出现,这使实际的换热过程很复杂。流体的性质对换热换热器类型的选择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流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结垢情况,以及是否有磨蚀性等因素,都对传热设备的选型有影响[4]。 通过对夹套传热反应装置的研究,可以让我了解当今传热反应装置的分类,以及每一种传热器应用的场合,和对物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要求,同时也让我知道了传热器在我国化学工业中的应用。这对我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内:我国正处于反应釜生产和消费的高速增长期,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轻工、食品、酿酒、制药、家电、水电、机械、建筑、市政和各种民用器具中[5]。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夹套传热反应装置的研究,国内由原料能源转变为最终有效利用能源转化率目前只有27%,节能的潜力很大。夹套传热设备总是应用的非常的广泛,在日产千吨的合成氨厂中,各种传热设备约占全厂设备总数的40%左右[6]。随着我国化工业的发展化工生产对反应釜的要求越来越高:1.大容积化,这是增加产量,减少批量之间的质量误差,降低产品成本的有效途径和发展趋势。2.反应釜的搅拌器,已由单一搅拌器发展到双搅拌器或外加泵制循环。3. 以生产连续化和自动化代替笨重的间隙手工操作。4.合理利用热能,选择最佳的工艺操作条件[7]。 国外:反应釜的研究备受各国政府和机构的重视,生产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加工,检测并试运行。不锈钢反应釜,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操作条件等,反应釜的设计结构和参数不同[8]。采用新技术,在提高和保证设备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难度减少维护成本。国外的自动化水平高,在大工厂当中已经实现了电脑自动化生产[9]。外国的许多研究人员也在致力于夹套传热反应装置的研究,其中由美国专家史蒂夫研制出的多孔介质夹套传热反应装置,受到了各个国家的一致好评,把传热效率大大的提升[10]。

任务一-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设计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任务一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设计 工作任务:根据化工产品的生产条件和工艺要求进行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的工艺设计预备知识:

一、反应器流动模型 (一)理想流动模型 1、理想置换流动模型 也称为平推流模型或活塞流模型。指在任一截面的物料如同活塞一样在反应器中移动,垂直于流动方向的任一横截面上所有的物料质点的年龄相同,是一种返混量为零的极限流动模型。其特点是在定态情况下,沿着物料流动方向物料的参数会发生变化,而垂直于流动方向上的任一截面的所有参数都相同,如浓度、压力、流速等。 2、理想混合流动模型 称为全混流模型。由于强烈搅拌,反应器内物料质点返混无穷大,所有空间位置物料的各种参数完全一致 3、返混及其对反应的影响 指不同时刻进入反应器的物料之间的混合,是逆向的混合,或者说是不同年龄质点之间的混合。间歇操作反应器不存在返混。其带来的最大影响是反应器进口处反应物高浓度去的消失或减低。 a 返混改变了反应器内的浓度分布,是反应器内反应物的浓度下降,反应产物的浓度上升 b 返混的结果将产生停留时间分布,并改变反应器内浓度分布。 c 不但对反应过程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对反应器的工程放大所产生的问题 d 降低返混程度的主要措施是分割,通常有横向分割和纵向分割两种 (二)非理想流动 实际反应器中流动状况偏离理想流动状况的原因课归纳为下列几个方面 a 滞留去的存在也称死区、死角,是指反应器中流体流动极慢导致几乎不流动的区域。 b 存在沟流与短路 c 循环流 d 流体流速分布不均匀 e 扩散 二、均相反应动力学基础 工业反应器中,化学反应过程与质量、热量和动量传递过程同时进行,这种化学反应与物理变化过程的综合称为宏观反应过程。研究宏观反应过程的动力学称为宏观反应动力学。排除了一切物理传递过程的影响得到的反应动力学称为化学动力学或本征动力学。 (一)化学反应速率及反应动力学方程

反应釜开题报告

长春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 6300L K型反应釜的设计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姓名:赵真 学号:110331232 指导教师:姜吉光 开题时间:2015年3月20日

1.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1 课题的目的 化工设备毕业设计是培养我们学生设计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可以使我们独立的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的知识,综合的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我们完成毕业设计后,应达到下列目的:(1)通过毕业设计,能够将我们所学的知识,在设计中综合的加以运用,使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加深和提高。 (2)使我们具有独立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化工容器及设备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为今后从事工程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毕业设计可以使我们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如有关国家颁布标准,以完成我们在机械设计方面所必备的基本训练。 1.2 课题的意义 反应釜是化学、医药及食品等工业中常用的典型设备之一。搪玻璃反应釜先用胎具将钢板压制成符合烧成要求的折流板,其横截面成类似字母“Ω”形,折流板的宽度H为釜体直径的1/8~1/6,折流板顶面弧度半径R为:3δ≤R≤150mm,δ为折流板钢板厚度,侧面弧度半径r为6~50mm,然后根据反应釜体积的大小,将折流板制成一层或多层,焊接在釜体内壁上,焊缝处处理圆滑过度后,进行搪烧,组装成成品,较好地改善了反应物料流动状态,提高了反应效率。搪玻璃设备运行中停车后的检验国内、国外高品质的制造商都选用高品质的钢板、焊条、瓷釉,钢板焊条含碳、硫、磷杂质低,钢板内晶格结构紧密并有微量元素以抑制制造过程中吸氢,瓷釉选用耐腐蚀性能好、耐温差急变性能优异、熔点低的瓷釉。搪烧时采用“低温长烧”、“搪烧后缓冷”的烧制工艺,一般在搪烧三次后就没有了气孔,以后的三到四次搪烧仅仅是瓷层的加厚,瓷层一半以上的厚度是致密不导电的,这样的瓷层耐腐蚀性能优异,腐蚀、摩擦、碰撞后即便瓷层厚度减薄也不会影响瓷层的性能。 本设计为6300L K型反应釜[2]。搅拌可以使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物质在彼此之中互相分散,从而达到均匀混合;也可以加速传热和传质过程。搅拌操作的例子颇为常见,例如在化学实验室里制备某种盐类的水溶液时,为了加速溶解,常常用玻璃棒将烧杯中的液体进行搅拌。在工业生产中,搅拌操作是从化学工业开始的,围绕食品、纤维、造纸、石油、水处理等,作为工艺过程的一部分而被广泛应用,搅拌操作分机械搅拌和气流搅拌。气流搅拌是利用气体鼓泡通过液体层,对液体产生搅拌作用,但气泡的作用对液体所进行的搅拌是比较弱的,对粘度高的液体不适用,在工业生产中,大多数的搅拌操作均系机械搅拌。搅拌设备主要由搅拌装置、轴封和搅拌罐三大部分组成。本设计说明书着重对此作计算和说明。 搅拌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很广,尤其是化学工业中,很多的化工生产都 2

反应釜文献

文献综述 题目名称:晶化反应釜及温度控制系统 题目类别:毕业论文 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班级:08531 摘要:运用VB 语言, 编制了反应釜结构设计中相关设计参数和系数的自动查取程序, 以及反应釜结构尺寸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程序, 使反应釜的结构设计简单、易行, 避免了设计过程中繁琐、重复的劳动。 关键词:反应釜结构尺寸计算机辅助设计 搅拌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农药及染料等行业。由于其操作条件的可控范围较广,又能适用多样化的生产, 应用越来越广泛。搅拌式反应釜是一种典型的搅拌反应设备, 由于过程换热的需要, 在一般情况下设备设有夹套及蛇管, 以满足传热要求。 釜体的设计是结构设计的第一步, 其包括反应釜的体积、直径及高度设计; 夹套的体积、直径及高度设计; 釜体及夹套的壁厚设计。尽管其结构设计本身并不复杂, 但当涉及到外压 计算时, 设计者要做大量的重复、繁琐的查取数据、重复计算及反复试算的工作, 设计效率较低。这种方法已不能适应设计及使用单位对产品设计质量及设计周期的要求, 且相关报道几乎没有。所以本文尝试用计算机对其进行辅助设计计算。 1设计方法 1.1反应釜容积、内径及高度的设计 反应釜釜体的主要部分是容器, 其筒体部分为圆柱形; 筒体的内径Di和高度H是首先要设计的内容, 其值取决于工艺要求, 其中设备容积V 为主要决定参数; 而设备的容积通常是由生产能力、装料系数等工艺参数确定。通常情况下, 可用式(1)、式(2)及式(3)求得。 1.2反应釜釜体及夹套的壁厚设计 通常情况下反应釜都存在着换热的需要。最常见的是夹套式反应釜, 其结构简单, 能起 到一定的换热效果。反应釜夹套的直径及高度一般由筒体的直径及高度按经验公式而定。由 于夹套内流体往往具有一定的压力, 计算釜体及其封头壁厚时, 需同时考虑承受内、外压力 的情况。通常是先按式(4)进行釜体及夹套壁厚的内压计算, 再按外压进行校核。若[P ]> P

(完整版)釜式反应器-教案

釜式反应器 Tank Reactor 釜式反应器的学习任务 1、了解釜式反应器的基本结构、特点及工业应用。 2、掌握各类釜式反应器的计算。 3、了解釜式反应器的热稳定性。 4、掌握釜式反应器的操作技能。 项目一釜式反应器的结构 釜式反应器又称: 槽型反应器或锅式反应器一种低高径比的圆筒形反应器,用于实现液相单相反应过程和液液、气液、液固、气液固等多相反应过程。 反应器内常设有搅拌(机械搅拌、气流搅拌等)装置。在高径比较大时,可用多层搅拌桨叶。在反应过程中物料需加热或冷却时,可在反应器壁处设置夹套,或在器内设置换热面,也可通过外循环进行换热。 操作时温度、浓度容易控制,产品质量均一。在化工生产中,既可适用于间歇操作过程,又可用于连续操作过程;可单釜操作,也可多釜串联使用;但若应用在需要较高转化率的工艺要求时,有需要较大容积的缺点。通常在操作条件比较缓和的情况下,如常压、温度较低且低于物料沸点时,釜式反应器的应用最为普遍。 一、釜式反应器基本结构 釜式反应器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 反应器壳体、搅拌装置、密封装置、换热装置、传动装置。 壳体结构:一般为碳钢材料,筒体皆为圆筒型。釜式反应器壳体部分的结构包括筒体、底、盖(或称封头)、手孔或人孔、视镜、安全装置及各种工艺接管口等。封头;反应釜的顶盖,为了满足拆卸方便以及维护检修。 平面形:适用于常压或压力不高时; 碟形:应用较广。 球形:适用于高压场合; 椭圆形:应用较广。 锥形:适用于反应后物料需要分层处理的场合。 手孔、人孔:为了检查内部空间以及安装和拆卸设备内部构件。 视镜: 观察设备内部物料的反应情况,也作液面指示用。 工艺接管: 用于进、出物料及安装温度、压力的测定装置。

化工反应工程答案 第三章

3 釜式反应器 3.1在等温间歇反应器中进行乙酸乙酯皂化反应: 325325+→+C H C O O C H N aO H C H C O O N a C H O H 该反应对乙酸乙酯及氢氧化钠均为一级。反应开始时乙酸乙酯及氢氧化钠的浓度均为0.02mol/l ,反应速率常数等于5.6l/mol.min 。要求最终转化率达到95%。试问: (1) (1) 当反应器的反应体积为1m 3时,需要多长的反应时间? (2) (2) 若反应器的反应体积为2m 3, ,所需的反应时间又是多少? 解:(1)00222000001()(1)11 0.95 169.6m in(2.83) 5.60.0210.95===?---= ? =?-??A f A f X X A A A A A A A A A A A dX dX X t C C R k C X kC X h (2) 因为间歇反应器的反应时间与反应器的大小无关,所以反应时间仍为2.83h 。 3.2拟在等温间歇反应器中进行氯乙醇的皂化反应: 223222+→++C H C lC H O H N aH C O C H O H C H O H N aC l C O 以生产乙二醇,产量为20㎏/h ,使用15%(重量)的NaHCO 3水溶液及30%(重量)的氯乙醇水溶液作原料,反应器装料中氯乙醇和碳酸氢钠的摩尔比为1:1,混合液的比重为1.02。该反应对氯乙醇和碳酸氢钠均为一级,在反应温度下反应速率常数等于5.2l/mol.h ,要求转化率达到95%。 (1) (1) 若辅助时间为0.5h ,试计算反应器的有效体积; (2) (2) 若装填系数取0.75,试计算反应器的实际体积。 解:氯乙醇,碳酸氢钠,和乙二醇的分子量分别为80.5,84 和 62kg/kmol,每小时产乙二醇:20/62=0.3226 kmol/h 每小时需氯乙醇:0.326680.5 91.11/0.9530%?=?kg h 每小时需碳酸氢钠:0.326684 190.2/0.9515%?=?kg h 原料体积流量:091.11190.2275.8/1.02+==Q l h 氯乙醇初始浓度:00.32661000 1.231/0.95275.8?==?A C m ol l 反应时间: 02000110.95 2.968(1) 5.2 1.23110.95===?=-?-??Af Af X X A A A A B A A dX dX t C h kC C kC X 反应体积:0(')275.8(2.9680.5)956.5=+=?+=r V Q t t l

聚氯乙烯反应釜的设计

摘要 随着国内聚氯乙烯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小规模聚氯乙烯生产设备将越来越表现出不经济性。考虑到今后国内新建聚氯乙烯生产设备规模至少将在20万t/a 以上,60m3聚氯乙烯反应釜及其成套工艺技术具有很大的推广前景。由于引进国外60m3以上聚氯乙烯反应釜及其成套工艺技术的设备和技术费用相当昂贵,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国产化60m3聚氯乙烯反应釜及其成套工艺技术将是企业的理想选择。因此,60m3聚氯乙烯反应釜的设计和成套工艺技术的开发,将极大的推动国内PVC行业的技术进步和长远发展。本次毕业设计是设计一个60m3聚氯乙烯反应釜,考虑到了筒体所受的内压和外压,进行了罐体和夹套内压强度计算,对罐体进行了外压强度校核,另外还设计了搅拌装置与传动装置,并对其进行了强度和刚度校核。 关键词:聚氯乙烯; 反应釜;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domestic PVC industry more competitive, PVC production equipment for small-scale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non-economic. Tacking into account the future of domestic new PVC production equipment will be at least more than 200,000t/a, 60m3PVC reactor and packaged process have a great spread. The equipment investments and construction investments for bring in the 60m3 PVC reactor and packaged process is so expensive that the companies should choose the 60m3 PVC reactor and packaged process that we have in the near future. So, the design of the 60m3PVC reactor and the study of packaged process have great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far-reaching impact in the history of domestic PVC production, will grea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PVC industry.This graduation design is to design a 60m3PVC reactor.This design considered the cylinder body from the internal pressure and the external pressure,Tank and jacket were calculated compressive strength,and the tank strength of the external pressure was checked.In addition, I also designed a mixing device and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checked its strength and stiffness. Key words: PVC; reactor; design

釜式反应器的维护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8911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釜式反应器的维护标准 版本

釜式反应器的维护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操作规程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运行正常,效能良好: a.设备生产能力能达到设计规定的90%以上; b.带压釜需取得压力容器使用许可证: c.机械传动无杂音,搅拌器与设备内加热蛇管,压料管内部件应无碰撞并按规定留有间隙; d.设备运转正常,无异常振动;

e.减速机温度正常,轴承温度应符合规定; f.润滑良好,油质符合规定,油位正常; g.主轴密封及减速机,管线、管件、阀门,人(手)孔、法兰等无泄漏。 2、内部机件无损坏,质量符合要求: a.釜体,轴封、搅拌器、内外蛇管等主要机件材质选用符合图纸要求; b.釜体,轴封、搅拌器、内外蛇管等主要机件安装配合,磨损、腐蚀极限应符合检修规程规定;

c.釜内衬里不渗漏,不鼓包,内蛇管装置紧固可靠。 3、主体整洁,零附件齐全好用: a.主体及附件整洁,基础坚固,保温油漆完整美观; b.减压阀、安全阀,疏水器、控制阀、自控仪表、通风、防爆、安全防护等设施齐全灵敏好用,并应定期检查校验; c.管件、管线、阀门、支架等安装合理,横平竖直,涂色明显;

d.所有螺栓均应满扣、齐整、紧固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 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

反应釜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装┊┊┊┊┊订┊┊┊┊┊线┊┊┊┊┊┊┊┊┊┊┊┊┊ 安徽工业大学 毕业设计任务书 学院、系:电气信息学院自动化系 专业:自动化 学生姓名:学号: 设计题目: 基于HDU4000过程控制系统的反应釜温 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起迄日期: 设计地点: 指导教师: 系主任:

┊┊┊┊┊┊┊┊┊┊┊┊┊装┊┊┊┊┊订┊┊┊┊┊线┊┊┊┊┊┊┊┊┊┊┊┊┊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装┊┊┊┊┊订┊┊┊┊┊线┊┊┊┊┊┊┊┊┊┊┊┊┊ 毕业设计任务书 1.毕业设计课题的任务和要求: 反应釜生产和消费应用的高速增长期,已广泛应用。化工生产等必不可缺,所以反应釜的温度控制也尤为重要,尤其是恒温阶段,本设计要求 1.介绍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所采用的控制方案; 2.利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实现反应釜温度控制; 3.使用组态软件对系统进行组态; 4.监控温度PLC 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 2.毕业设计课题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本系统是以PLC、WinCC为基础,利用PLC实现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设计人员应具备下列知识: 1. 以过程控制实验装置中的反应釜温度作为被控对象设计一个控制对象,实现对反应釜温度的恒值控制; 2.组态测控界面上,实时设定并显示温度给定值、测量值及控制器输出值; 3.实时显示温度给定值实时曲线、温度测量值实时曲线; 4.选择合适的整定方法确定PID参数,并能在组态测控界面上实时改变PID参数。 5.设计的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要能够实现反应釜温度的自动控制,控制作用又快又好,。

釜式反应器设计说明书123

一概述 1.1醋酸乙酯生产工艺的现状和特点 醋酸乙酯分子式C4H8O2,又名:乙酸乙酯,英文名称:acetic ester;ethyl acetate,简称EA。醋酸乙酯是醋酸工业重要的下游产品,也是一种重要的绿色有机溶剂,溶解能力及快干性能均属上乘,主要用做涂料(油漆和瓷漆)、油墨和粘合剂配方中的活性溶剂,也可用做制药和有机化学合成的工艺溶剂。 EA可用于制造乙酰胺、乙酰醋酸酯、甲基庚烯酮等,并在香料、油漆、医药、火胶棉、硝化纤维、人造革、染料等行业中广泛应用,还可用作萃取剂和脱水剂,亦可用于食品工业。还可用于硝酸纤维、乙基纤维、氯化橡胶和乙烯树脂、乙酸纤维素脂、纤维素乙酸丁酯和合成橡胶等的生产过程;也可用于复印机的液体硝基纤维墨水。在纺织工业中用作清洗剂;在食品工业中作为特殊改性酒精的香味萃取剂;在香料工业中是重要的香料添加剂,可作为调香剂的组份。同时醋酸乙酯本身也是制造染料、香料和药物的原料。在高级油墨、油漆及制鞋用胶生产过程中,对醋酸乙酯的质量要求较高。 当前全球醋酸乙酯的市场状况是:欧美等发达国家醋酸乙酯的市场发展比较成熟,产量和消费量的增长都比较缓慢,亚洲尤其是中国成为醋酸乙酯生产和消费增长最为快速的国家和地区。由于中国国内快速发展的市场,尤其是建筑、汽车等行业的强劲发展,推动国内醋酸乙酯的需求,但是同时,醋酸乙酯生产能力的增长也非常快速,市场未来发展充满了机遇与挑战。 醋酸乙酯消费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它取代了污染空气环境的用于表面涂层和油墨

配方的甲乙酮和甲基异丁基酮。醋酸乙酯作为优良溶剂,正逐步替代一些低档溶剂,发展潜力较大。 受消费拉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醋酸乙酯生产发展迅速。“八五”期间,产量年均增长率为13.0%;1995-2000年,年均增长率达到20.5%;2000-2002年,年均增长率高达30.5%。目前我国有醋酸乙酯生产企业30多家,年产能力为57.2万吨。其中,万吨级以上规模的企业有14家,年产能力为47万吨。2001年5月,山东金沂蒙集团将醋酸乙酯产能增至8万吨/年,2003年6月又扩能至16万吨/年;2001年,上海石化采用黑龙江省石化研究院技术,建成2万吨/年乙醛缩合法生产醋酸乙酯装置;2002年5月,中英合资BP--扬子江乙酰化工有限公司8万吨/年醋酸乙酯装置投产,采用BP 切换式醋酸乙酯技术生产醋酸乙酯和醋酸丁酯,工艺技术国内领先;2001年,江西南昌赣江溶剂厂将醋酸乙酯年产能力从2万吨扩至8万吨;2003年,江门谦信化工发展有限公司将产能从1.5万吨/年扩至3.5万吨/年。近2-3年内,国内新增醋酸乙酯年产能力达31万吨。 虽然我国醋酸乙酯市场仍有潜力,但由于扩能速度太快,近两年已出现开工率不足的现象。据了解,2002年国内装置平均开工率约77%,预计2003年平均开工率将为66%。目前市场已经饱和,产品价格呈走软趋势,利润已渐微薄。而在建和拟建醋酸乙酯项目尚有20万吨/年产能。如果这些项目到2005年如期投产,我国醋酸乙酯供应将平衡有余。随着国内新增能力陆续投产,近两年我国醋酸乙酯进口量有所下降。2001年进口5.35万吨,2002年进口4.8万吨,2003年上半年进口2.45万吨。 醋酸乙酯制备方法主要有醋酸酯化法、乙醛缩合法、乙醇脱氢法和乙烯加成法。 用醋酸和乙醇酯化制醋酸乙酯是开发较早,工艺成熟,且为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反应在酸催化剂(如硫酸)存在下进行液相酯化,分为间歇法和连续法。间歇法使用釜式反

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测试

理论部分 一、是非题 1、釜式反应器可用来进行均相反应,也可用于以液相为主的非均相反应。 2、釜式反应器的所有人孔、手孔、视镜和工艺接管口,除出料口外,一律都开在顶盖上。 3、对于低粘度液体,应选用大直径、低转速搅拌器,如锚式、框式和桨式。 4、釜式反应器的夹套高度一般应高于料液的高度,以保证充分传热。 5、含有固体颗粒的物料及粘稠的物料,不宜采用蛇管式换热器。 6、当反应在沸腾温度下进行且反应热效应很大时,可采用回流冷凝法进行换热。 7、计算反应釜理论传热面积时应以反应开始阶段的放热速率为依据。 二、填空题 1、釜式反应器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____ 、、。 2、搅拌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搅拌器的选型主要根据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_的性能特征来进 行。 4、轴封是指搅拌釜封头和间的密封。 分为_________密封和密封。 5、采用有机载热体作为高温热源的突出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对于非均相液-液分散过程,应优先选择__ _搅拌器。 A 锚式 B 涡轮式 C 桨式 D 推进式 2、对低粘度均相液体混合,应优先选择__ __ 搅拌器。 A 螺带式 B 涡轮式 C 桨式 D 推进式 3、对于以传热为主的搅拌操作,可选用__ _ 搅拌器。 A 锚式 B 涡轮式 C 桨式 D 推进式 4、反应釜内壁有非金属衬里且物料易结垢时,应选用 __ __传热。 A 夹套 B列管式换热器 C 蛇管换热器 D 插入式传热构件 E 回流冷凝器 5、为维持200℃的反应温度,工业生产上常用__ _作载热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