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工程教材《公共财政概论》-第九章 非税收入 PPT
- 格式:ppt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20
马工程版《公共财政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第6-11章第六章社会保障支出第一节社会保障概述一、社会保障的含义和内容(一)社会保障的概念及概念要素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批准的社会保障公约,社会保障包括9个方面的内容:医疗、疾病、失业、老龄、工伤、家庭、生育、残疾和遗属津贴,几乎涉及了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
从中国国情出发,可以对社会保障的概念作如下定义:社会保障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础相适应,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社会成员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四个方面的概念要素:(1)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和社会。
(2)社会保障的实施以法律法规为支点。
(3)社会保障的最终目的是稳定社会。
(4)社会保障的目标是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二)社会保障的内容1.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政府参照保险市场原则为社会成员提供的生活保证,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
社会保险主要包括:(1)养老保险(2)医疗保险(3)失业保险(4)工伤保险(5)伤残保险(6)疾病、生育保险(7)丧葬补助2.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政府通过财政拨款,为贫困的社会成员提供的生活保证。
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的异同:同:同属于社会保障,两者都具有强迫性,且都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的目的服务的。
异:(1)社会救助具有无偿性,贫困者不用为接受政府的救助而支付任何费用,而在社会保险方式下,受保人先得缴纳一定的费用才能获得相应的生活保证;(2)社会救助的对象是贫困者,因而是一种事后补救,而社会保险的对象是所有的劳动者,因而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性措施。
3.社会福利广义的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是同义语狭义的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组成部分。
狭义的社会福利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公共福利、专项福利、区域性福利。
4.社会优抚社会优抚是指国家和社会为确保军人等处置特殊事情的人员及其家属的一定生活水平,赐与的厚待、抚恤和妥帖安置措施的总和。
5.社会互助社会互助是指在当局引导和支持下,社会整体和社会成员自愿构造和参与的扶危济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