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四则
- 格式:ppt
- 大小:909.50 KB
- 文档页数:30
课时讲课计划
讲课日期:2017年2
月
14日礼拜一
教课
内容《庄子》四则
第
1
课
时
(
总第2
课
时)
1.翻译及理解原文
教课目的
思虑寓言故事寓意
教课要点翻译及理解
教课难点理解庄子寓言故事深刻的文化内涵
教课流程
一、导入
“屠龙之技”你想拥有吗?“目瞪口呆”是骂人,仍是夸人?
二、赏析
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谈谈故事的粗心。
赏识动漫视频。
谈谈你对寓意的理解。
教师讲评。
作业部署抄录并翻译《屠龙之技》《目瞪口呆》
《屠龙之技》学生较易理解,但对《目瞪口呆》的解读还太浅薄。
为何会教后感
有这样古今异义的差别?庄子这样的寓言故事究竟想说明什么问题?。
第一篇:庄子寓言四则断句及翻译打印庖丁解牛庖(páo)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yǐ)砉(xū)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嘻善哉技盖(通:盍)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gū)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xíng)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huò)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望洋兴叹》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安知鱼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庄子曰鯈(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qú惊喜的样子)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2庄子,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1] (今河南商丘[2] ,一说安徽蒙城[3] )人。
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为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寓言故事大全第一则寓言故事,庖丁解牛。
庖丁是古代的一位厨师,他的手艺非常高超。
有一天,他被人请去宰杀一头牛。
庖丁对牛进行了解剖,他的刀法非常娴熟,连牛的内脏都没有受到伤害。
在庖丁的刀下,牛的身体被分成了一百多块。
庖丁的手艺之高超,让人叹为观止。
庄子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质,才能够做到游刃有余。
第二则寓言故事,蝴蝶梦。
庄子曾经说过,“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这是庄子的一则著名的寓言故事。
故事讲述了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飞来飞去,自由自在。
当他醒来后,他感到困惑,不知道自己是庄子,还是蝴蝶。
庄子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如梦,一切皆虚幻,我们应该超脱于物质世界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
第三则寓言故事,逍遥游。
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道,“且夫逍遥游者,志意閒适,形体自如,不卑不亢,不挠不屈。
”逍遥游是庄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的一则寓言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山林之间,自由自在地游走,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扰。
庄子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应该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超脱于物质世界的束缚,活出真正的自己。
第四则寓言故事,大鱼。
庄子曾经说过,“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
”这是庄子的一则著名的寓言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条大鱼游来游去,自由自在,毫无顾忌。
庄子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应该像大鱼一样,从容自在,不受任何束缚,活出真正的自己。
第五则寓言故事,莫若以明。
庄子曾经说过,“莫若以明。
”这是庄子的一则著名的寓言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却找不到出路。
庄子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如同黑暗中的迷途,只有通过明智的选择和坚定的信念,才能够找到真正的出路。
以上就是庄子寓言故事大全的精彩内容,每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让人思索不已。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些故事,找到人生的方向,活出真正的自己。
愿我们都能够像庄子的寓言故事中的人物一样,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超脱于物质世界的束缚,活出真正的自己。
诸子百家庄子集解原文与解析庄子集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集子,收录了庄子数十篇的哲学著作,主要内容包括庄子的思想、生活态度以及对人生和自然的理解等。
本文将对庄子集的原文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庄子的思想。
第一篇:“逍遥游”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解析:在这篇文章中,庄子通过描述北冥的鲲和鹏的形象,借以比喻自由自在的境界。
鲲和鹏代表了一种超越常人的存在和能力。
通过鲲和鹏的运动,庄子引出了人们对于自由无拘束状态的向往,表达了逍遥游的理念。
第二篇:“齐物论”原文:大庙坟墓,然后亦为之。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取吾所欲。
斩刈堙埋,然后亦为之。
是故富贵而无求,贫贱而无诉,气与水同。
其名曰异化。
解析:这一篇是庄子关于“齐物论”的基本论述。
通过描述庙堂富贵和一般的凡俗,并将其归结为“异化”。
庄子认为物与物之间本质上是一体的,无论是高贵还是卑贱都是各自的表象,并不存在实质上的差别。
这里,庄子展示了他的主张,即“万物齐一”的思想。
第三篇:“养生主”原文:帝喾不死,桀不治,天下困殚。
秋水共长天一色,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老域亟捷,昏沴亟廪,溪田怀戊,尸杨怀庚,班马怀乙。
问久者曰:丘文也有蓝缕乎?答曰:有。
问久者曰:子何恶乎有纨扇之翳?答曰:羿之难也。
解析:这一篇通过描述帝喾和桀的命运,以及秋水、壮士、老域等人物的遭遇,表达了庄子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
庄子认为,人生之路无论是富贵与贫贱,最终都会迎来死亡。
因此,生命应该珍惜,活在当下,不追求虚幻无常的富贵。
第四篇:“养生主”原文:天地一生,万物齐备,饮食赡养,起居有纪,可以无疾病物伤。
内外瑜之以利害,昭昭乎其不可忍也者,其如人之昭昭乎!父母劳之,妻子劳之,奔走屠门之下,不出三年而得病物者,其在口食心思之间乎!人之有疾病物者,非天然之道也,失纪纲之行者也。
庄子四则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齐物论》)注释:庄周梦蝶一成语发源于庄子故里宋国(今商丘)[1-3]。
《庄周梦蝶》又称《周公梦蝶》《庄生晓梦》.喻:通“愉”,愉快。
适志:合乎心意,心情愉快。
觉(jué):醒来。
蘧(qú渠)蘧然:惊动的样子。
一说僵直的样子.分:区分、区别。
物化:事物自身的变化。
此处意思为,外部事物都会与自身交合的,即,万事万物最后都是要合而为一的,指大道时而化为庄周,时而化为蝴蝶。
译文: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很生动逼真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
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我是庄周。
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
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与变化.背景:庄周那时还是漆园吏,没事时就在家中空想。
一日睡觉时突然做了一个梦,梦中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于是庄子就开始思考,最终成就了一本「逍遥游」.屠龙之技姓朱者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庄子《庄子·列御寇》译文:有一个姓朱的人,一心要学会一种别人都没有的技术,于是,就到支离益那里去学习宰杀龙的本领。
他花尽了家里资产,用了整整三年时间,终于把宰杀龙的技术学到手了。
姓朱的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
可是,世间哪有龙可杀呢?结果,他学的技术一点也用不上.寓意:学习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
如果脱离了实际,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
呆若木鸡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
”十日又问,曰:“几矣。
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注释:[渻]音shěng。
一、《逍遥游》原文: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文:逍遥游,达到至高境界的人没有自己,达到神境的人没有功业,达到圣境的人没有名声。
二、《齐物论》原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身且死,名何益?故大丈夫行不虚己,立不虚位,言不虚发。
译文: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已经疲惫不堪了!既然已经疲惫不堪,还去追求知识的人,已经陷入了困境!做善事不要追求名声,做恶事不要接近刑罚。
身体已经死去,名声还有什么益处呢?所以,大丈夫行事不空虚自己,站立不空虚位置,言语不空虚表达。
三、《养生主》原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吾生也有涯,而乐亦有一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乐者,殆而已矣!译文: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已经疲惫不堪了!既然已经疲惫不堪,还去追求知识的人,已经陷入了困境!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快乐也是有限的。
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快乐,已经疲惫不堪了!既然已经疲惫不堪,还去追求快乐的人,已经陷入了困境!四、《大宗师》原文: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译文:大自然用形态承载我,用生活劳役我,用衰老使我安逸,用死亡使我休息。
所以,善于养生的人,也就是善于面对死亡的人。
以上四篇文言文,均出自庄子之手,其语言优美,寓意深刻,展现了庄子独特的哲学思想。
通过翻译,我们可以领略到庄子思想的无穷魅力,以及他对人生、自然、宇宙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