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比对GB13078 2017更新后饲料卫生标准新旧版差异变化及粗浅深度解析
- 格式:xlsx
- 大小:17.45 KB
- 文档页数:8
饲料卫生标准新旧版对照表
说明:
一、标准对照说明
本对照表主要对照了2007版与2001版(包括其后续补充标准)及NY 5072-2002在卫生标准方面的区别,同时,另对比了部分原料标准中规定的卫生标准供参考。
GB 13078-2007(新标准)
NY 5072-2002(现行标准)
GB 13078-2001(旧标准)
GB 13078.1-2006(旧标准)
GB 13078.2-2006(旧标准)
GB 13078.3-2007(旧标准)
GB 21693-2008(旧标准)
二、新标准修改的主要内容
1.拓展了标准对于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的覆盖范围;
2.适用范围中删除了饲料添加剂,其卫生指标将在产品标准中规定;
3.明确提出不适用于宠物饲料,宠物饲料卫生标准另行制定;
4.增补了污染物的控制项目进口饲料登记;
5.更新了检测方法;
6.修订了部分限量指标进口饲料注册;
7.调整了列式方式。
三、新标准修订的内容包括污染物项目共5类24个
1.无机污染物(7个):总砷、铅、汞、镉、铬、氟、亚硝酸盐;
2.真菌毒素(6个):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A、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T-2毒素、伏马毒素(B1+B2);
3.天然植物毒素(4个):氰化物、游离棉酚、异硫氰酸酯、恶唑烷硫酮;
4.有机氯污染物(4个):多氯联苯、六六六、滴滴涕、六氯苯;
5.微生物污染物(3个):霉菌总数、细菌总数、沙门氏菌。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新旧NRC标准的比较前言新版NRC (1988)的猪只营养需要量最近已出版,大致上与前一版(1979版)之间有些差异。
新版对於各项数据的修订均引用学术论文及有关报告加以详述;这种改变有助於饲料业者及营养学家针对各种不同的环境,作为衡量最少营养需要量的参考。
新、旧版间的不同点在於体重1-5,5-10,10-20,20-50和50-110kg生长猪各阶段中均有稍许的修正(表1和表2),对於不同阶段的猪只,其生长速率、采食量、饲料效率均补充最新的资料并新增加表格,使该版的内容更加充实。
就如前一版对营需要量的估计,基本上是根据饲料的浓度(如百分比,mg /kg饲料来表示)每日的营养需要量可经由动物每日采食量乘以表中所建议的营养分浓度而得之。
能量部份在能量部分,最大的改变在於使用阶乘计算法(factorial approach),求出母猪在怀孕、泌乳阶段的每日能量与采食量的多寡(表3和表4),能量的需要量是以母畜增重25 kg为依据。
另加20 kg是由於母猪怀孕所增加的胚和子宫、羊水等。
当怀孕母猪是在其体重120-160 kg时配种,假设维持所需为110 kcal DE/kg 0.75/日,母畜增重为1,100 kcal DE/日和怀孕增重为190 kcal DE/日。
由上述结果可得怀孕母畜分别是每日约需要可消化能(DE) 5,820~6,760 kcal(或相当於1.8~2.0 kg/日玉米-大豆粉为主的饲料)。
泌乳期能量需要量亦根据母猪体重及每日产乳5.0~7.5 kg加以计算。
当母猪分娩後的体重平均为145~185 kg时,假设泌乳期与怀孕期维持需要量同样是110 kcal/kg 0.75,每产乳1kg可消化能为2,000 kcal,总计每日所需可消化能分别是14,500~20,500 kcal(或4.4~6.1 kg/日玉米-大豆粉为主的饲料)。
除此之外,对於生长猪只能量及饲料采食量亦以相同程式加以估计。
奶牛围产期精准化饲养管理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奶牛围产期的术语和定义、健康监测、牛舍及环境消毒、精细化饲养及精细化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奶牛规模化养殖生产和管理,小规模奶牛养殖场(户)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1饲料卫生标准饲料中亚硝酸盐允许量GB13078.2饲料卫生标准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允许量GB13078.3配合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允许量GB17890饲料用玉米GB/T22514菜籽粕NY/T14高产奶牛饲养管理规范NY/T34奶牛饲养标准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1167畜禽场环境质量与卫生控制规范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5030无公害农产品兽药使用准则NY5047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5048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饲料使用准则NY/T5049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管理准则HJ/T81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兽药国家标准和部分品种的停药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78号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06第67号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奶牛围产期奶牛产前21d和产后21d这一时期,奶牛围产期又分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
3.2奶牛酮病奶牛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致使血液中糖含量减少,而血液中酮体含量异常增多,在临床上以消化机能障碍(消化型)和神经系统紊乱(神经型)为特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
多在奶牛产后数天或数周发病,该病发病率较高,使奶产量明显减少(近50%减产),抵抗力降低,饲料报酬率也降低,是当前危害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的主要营养代谢病之一。
饲料卫生标准饲料卫生标准(新版)前言本标准所有技术内容均为强制性。
本标准是对GB 13078-1991《饲料卫生标准》的修订和补充。
本标准与GB 13078-1991的主要技术内容差异是:----根据饲料产品的客观需要,增加了铬在饲料、饲料添加剂中的允许量指标。
----补充规定了饲料添加剂及猪、禽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和浓缩饲料,牛、羊精料补充料产品中的砷允许量指标,砷在磷酸盐产品中的允许量由每千克10mg修订为20mg。
----补充规定了铅在鸭配合饲料,牛精料补充料,鸡、猪浓缩饲料,骨粉,肉骨粉,鸡、猪复合预混料中的允许量指标。
----氟在磷酸氢钙产品中的允许量由每千克2000mg修订为1800mg;补充规定了氟在骨粉,肉骨粉,鸭配合饲料,牛精料补充料,猪、禽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蛋鸡、猪、禽浓缩饲料产品中的允许量指标。
----补充规定了霉菌在豆饼(粕),菜籽饼(粕),鱼粉,肉骨粉,猪、鸡、鸭配合饲料,猪、鸡浓缩饲料,牛精料补充料产品中的允许量指标。
----黄曲霉毒素B1卫生指标中,将肉用仔鸡配合饲料分为前期和后期料两种,其允许量指标分别修订为每千克饲料中10μg和20μg;补充规定了黄曲霉毒素B1在棉籽饼(粕),菜籽饼(粕),豆粕,仔猪、种猪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鸭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鹌鹑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牛精料补充料产品中的允许量指标。
----补充规定了各项卫生指标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 13078-1991。
本标准由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武汉)、江西省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无锡轻工业大学、中国兽药监察所、上海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西北农业大学兽医系、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等。
本标准起草人如下:“砷允许量”修订起草人:姚继承、艾地云、杨林。
DB41/T 2617—2024饲料霉变防控及霉菌毒素脱毒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饲料霉变防控及霉菌毒素脱毒的术语和定义、饲料霉变控制、霉变判定、霉菌毒素脱毒、效果评价及档案管理等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饲料霉变控制及脱毒。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435饲料中水分的测定GB 13078饲料卫生标准GB/T 13092饲料中霉菌总数的测定GB/T 14699.1饲料采样GB/T 18823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GB/T 20195动物饲料试样的制备GB/T 30956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测定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30957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NY/T 1970饲料中伏马毒素的测定NY/T 2071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773号.饲料原料目录.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045号.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年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饲料霉变因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或收获、贮存、加工、运输等过程不当,致使饲料出现霉菌和霉菌毒素污染的情况。
判定标准按照GB 13078执行。
3.2饲料脱毒采用物理、化学或者生物学方法,去除或降解饲料中霉菌毒素,以消除或降低霉菌毒素对畜禽的危.害。
3.3饲料原料粮食作物或其副产物等能够用于饲料加工生产的原料。
3.4饲料防霉剂DB41/T 2617—2024能降低饲料中微生物的数量、控制微生物的代谢和生长、抑制霉菌毒素的产生,预防饲料贮存期营养成分的损失,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并延长贮存时间的饲料添加剂。
防霉剂品种参照《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
浅析新旧《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CB2760)的差异作者:佘晓麒黄文水方玉明来源:《科技视界》 2012年第23期佘晓麒黄文水方玉明(汕头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广东汕头515041)【摘要】通过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1与2007版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2007在各类食品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并结合工作实践,对在使用和执行标准过程中的遇到一些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标准Disscusionof Difference Between GB2760-2011 andGB2760-2007SHE Xiao-qi HUANG Wen-shui FANG Yu-ming(Guangdong Shantou Institute of Quality and Metrology Supervision Testing,Shantou Guangdong,515041,China)【Abstract】This article compares 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Standards for Uses of Food Additives( GB 2760-2011) and Hygienic Standards for the Use of Food Additives (GB 2760-2007) ,sum up the main change of standards for uses of food additives. Some suggestion are proposed based on resent practice.【Key words】Food;Additive;Food safety standards2011年,卫生部在第12号公告中发布了《GB2760-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1](以下简称GB2760新标准),该标准于2011年6月20日起正式实施。
1畜禽用复合预混合饲料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畜禽用复合预混合饲料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和销售畜禽用复合预混合饲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917.1 饲料粉碎粒度测定 两层筛筛分法GB/T 6435 饲料中水分的测定GB/T6436 饲料中钙的测定方法GB/T 6439 饲料中水溶性氯化物的测定GB 10648 饲料标签GB/T 10649 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GB/T 13882 饲料中碘的测定 硫氰酸铁~亚硝酸催化动力学法GB/T 13883 饲料中硒的测定GB/T 13885 动物饲料中钙、铜、铁、镁、锰、钾、钠和锌含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GB/T 14699.1 饲料 采样GB/T 14700 饲料中维生素B1的测定GB/T 14701 饲料中维生素B2的测定GB/T 14702 饲料中维生素B6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17481 预混料中氯化胆碱的测定GB/T 17778 预混合饲料中d-生物素的测定GB/T 17812 饲料中维生素E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17813 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中烟酸与叶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17817 饲料中维生素A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17818 饲料中维生素D3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17819 维生素预混料中维生素B12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18246 饲料中氨基酸的测定GB/T 18868 饲料中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快速测定 近红外光谱法GB/T 18397 复合预混合饲料中泛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18823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GB/T 18872 饲料中维生素K3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17816 饲料中维生素C(总抗坏血酸)的测定 邻苯二胺荧光法NY/T 2130 饲料中烟酰胺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方法》农业部公告第176号《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农业农村部公告 第250号 《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单》农业部公告 第1519号《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物质》农业部公告 第1773号《饲料原料目录》农业部公告 第2045号《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农业部公告 第2625号《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3 产品分类产品分类见表1。
新旧食品国标对比解读课件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国政府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并制定了一系列食品国标。
本课件将对比新旧食品国标,对其中重要的变化进行解读。
二、新旧食品国标对比1. 范围新国标扩大了标准的适用范围,不仅包括预包装食品,还包括散装食品、食用农产品等。
而旧国标主要针对预包装食品。
2. 术语和定义新国标对一些术语和定义进行了更新和明确,使标准更加严谨和准确。
例如,新国标明确了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并将其细分为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两类。
3. 食品安全指标新国标对食品安全指标进行了更新和完善,包括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污染物限量等。
其中,一些指标的限量值更加严格,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4. 食品添加剂的管理新国标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更加严格,要求食品添加剂必须经过安全评估,并建立食品添加剂的档案。
同时,新国标还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和最大使用量。
5. 营养标签的要求新国标对营养标签的要求更加严格,要求食品必须标注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及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
此外,新国标还规定了营养声称的要求。
三、解读与建议1. 重视食品安全新国标的实施体现了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企业应加强食品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国标要求,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2. 加强研发和创新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品质和口感的追求不断提高,企业应加强研发和创新,开发出更加健康、美味的食品。
同时,企业还应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政府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对违反国标要求的企业进行严厉打击,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辨别能力。
四、总结本课件对新旧食品国标进行了对比解读,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新国标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我国食品的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新版饲料标准呈现四大变化作者:暂无来源:《江西饲料》 2018年第3期新版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17饲料卫生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已于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与旧标准《GB?13078-2001 饲料卫生标准》相比,新标准拓展了对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的覆盖范围、增补了污染物的控制项目、更新了检测方法、修订了部分限量指标。
一是新标准对饲料卫生指标及试验方法进行了调整,将各种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在表中分栏描述,将污染物分为5类,在表中分类表述,分门别类,便于理解。
调整后的饲料卫生标准控制了无机污染物、真菌毒素、天然植物毒素、有机氯污染物、微生物污染物等5类有毒有害污染物,共24个污染项目。
二是新标准增加了伏马毒素1种真菌毒素和多氯联苯、六氯苯2种有机氯污染物的限量规定,删除了有关饲料添加剂产品的内容。
三是新标准对污染物执行了更严格的限量要求,很多污染物限量值被调低,如玉米赤霉烯酮在青年母猪配合饲料中的限量由旧标准中的0.5 mg/kg调整为0.1 mg/kg,降幅达80%。
四是新标准扩大了适用饲料和饲料原料的种类,新增了6种饲料原料和9种饲料类别,对一些新型饲料原料和饲料实现覆盖,细化了各项目在不同饲料原料以及不同动物类别和不同生长阶段饲料产品中的限量值。
鉴于新标准技术内容均为强制性,对此,业内专家提醒各饲料生产企业,应及时研究学习新版标准的内容,根据要求对企业的产品分类、质量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实验室检测能力进行调整升级,以顺利迎接新标准的实施。
此外新标准的适用范围不包括饲料添加剂和宠物食品,饲料添加剂的卫生指标将在产品标准中规定,宠物饲料卫生标准将另行制定。
(来源:中国饲料添加剂网)。
饲料行业发展趋势与新版饲料卫生标准作者:杨振海来源:《兽医导刊》 2017年第12期一、饲料行业发展趋势(一)发展形势1. 饲料产量稳中有升。
经过改革开放30 多年的发展,到2016 年,饲料工业围绕农牧业供给侧改革和水产业减量增效调结构保持着非常好的发展势头,产量稳中有升。
中国工业饲料总产量连续五年世界第一,占全球产量的四分之一,总产量接近2.1 亿,远超于美国。
2. 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1)2017 年上半年,全国商品饲料抽检合格率为96.43%,较上年同期提高0.1 个百分点,高于很多食品的合格率;(2)商品饲料抽检合格率也连续多年稳定在95% 以上。
比如说瘦肉精已经连续多年未检出,违规现象得到了遏制。
3. 产品集中度不断提高。
2016 年9 个省饲料产量超过1 000 万吨,其中山东、广东都超过了2 000 万吨;2016 年,年产5 万吨以上的企业集团达到51 家,其产量占前过总产量的63%,年产100万吨以上的有34 家,产量占全国的57%。
大企业在饲料企业中的骨干作用越来越明显。
4. 工业体系日趋完善。
(1)饲料添加剂均已实现自主供给。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饲用维生素和氨基酸生产国,产量分别占全球的68.5% 和38.7%。
氨基酸从无到有,2016 年产量超过10 万吨,占全球的10% ;(2)原料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积极利用小麦、高粱、大麦等原料替代玉米,开发发酵豆粕等新型优质蛋白,能量饲料原料多元化,鱼粉替代取得明显进步;(3)加工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时产10 吨以上的成套机组占比达到76%,码垛机器人、旁线检测、物联网技术等也正在体现,这也是工业体系日趋完善重要的表现之一。
5. 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
(1)饲料工业前拉后延,促进一二三产整合优势明显。
上游带动原料工业发展,仓储技术、烘干技术、防霉技术迅速普及。
由于科技创新,现在体外防霉技术应用的非常好,应用新的防霉剂之后,产品质量都大幅提升;下游带动养殖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2)金融投资。
四,数据显示鱼类随着不断长大,蛋白质保留率会逐步下降。
在提升蛋白质利用率方面,麦康森表示,目前仍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关键突破领域。
首先,要大幅度提高鱼类对脂肪的利用能力;其次,注重蛋白质分解代谢机理的研究,以减少体蛋白分解量。
目前我国渔业正处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渔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饲料质量与投喂技术是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亟待提升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麦康森表示,通过研究发现,最大限度地提高蛋白利用率,能够突破50%以上,这将为整个水产行业带来一场技术性革命。
湖州是我国淡水鱼养殖主产区之一,在全国淡水养殖产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湖州师范学院结合地方养殖产业发展特色,在水产学科方面做出了很多科研成果。
此次大会上,该校提交相关论文12篇。
(来源:科技日报)新版《饲料卫生标准》之十问近日,修订后的《饲料卫生标准》正式发布。
为深入了解新版《饲料卫生标准》的主要变化和执行措施,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人就新版标准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饲料卫生标准》的作用是什么?答:对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制定限量标准,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
强制性国家标准《饲料卫生标准》于1991年7月16日由国家技术监督局首次颁布,2001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
《饲料卫生标准》与《饲料标签》标准作为我国饲料行业两个最重要的基础性标准,构成了我国饲料工业标准体系的基石,自1991年发布以来,有效保障了养殖动物、人类消费者和环境的安全,对规范行业科学监管、促进饲料行业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什么要修订《饲料卫生标准》?答: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消费者对动物产品安全卫生的要求不断提高,加之资源和环境的约束逐步趋紧,饲料工业和养殖业在保障动物食品质量安全的同时,还要统筹兼顾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等目标,2001版《饲料卫生标准》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
为此,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力量对2001版《饲料卫生标准》进行了全面修订,力求在有毒有害物质控制项目、标准适用的动物和饲料产品种类以及饲料原料三个方面建立统一完备的限量标准体系,并与饲料法规规章协调一致,实现从原料到产品的全覆盖,进一步提升我国饲料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进而提高我国养殖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增强社会消费信心。
新版《饲料卫生标准》中两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于炎湖;齐德生
【期刊名称】《中国畜禽种业》
【年(卷),期】2003(000)002
【摘要】新版<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01)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1年7月20日发布,2001年10月1日实施.在标准实施过程中,笔者认为在标准内容中有两个问题值得商榷.……
【总页数】3页(P33-34,84)
【作者】于炎湖;齐德生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6
【相关文献】
1.食品卫生标准中致病菌指标值得商榷 [J], 刘仁昌;于萍;杨英华
2.“测量平均速度”中两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J], 薛洪
3.“测量平均速度”中两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J], 薛洪;
4.关于教材中两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探讨 [J], 周莉;黎明;陈斌
5.新版《饲料卫生标准》中两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J], 于炎湖;齐德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修订饲料标准之我见
吴筱波
【期刊名称】《四川畜牧兽医》
【年(卷),期】1999(26)12
【总页数】1页(P9-9)
【关键词】饲料标准;国家标准;鱼饲料;企业标准;产品标准
【作者】吴筱波
【作者单位】重庆市饲料质量监测管理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6.3
【相关文献】
1.日本拟修订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标准执行条例 [J],
2.饲料添加剂甜菜碱盐酸盐行业标准急需修订之我见 [J], 李俊玲;张玮;宫玲玲
3.对我国《饲料卫生标准》修订与实施工作之我见 [J], 于炎湖
4.新修订《鳗鲡配合饲料》标准更切实际——本刊专访福建省水产饲料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艾春香博士 [J], 林晓彬
5.产蛋后备鸡、产蛋鸡及肉用仔鸡配合饲料国家标准的修订说明——饲喂阶段、水分和粒度的修订 [J], 袁建敏;张炳坤;呙于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