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人物-慈禧共21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26 MB
- 文档页数:21
慈禧太后慈禧生平简介慈禧太后,[ 1835年11月29日(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1908年11月15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死后清朝上谥号为“孝钦慈禧太后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
慈禧姓叶赫那拉,满洲镶蓝旗人,后抬旗入镶黄旗。
父惠征,曾任安徽徽宁池广太道道员,母富察氏。
叶赫那拉氏于咸丰二年(1852年)被选秀入宫,赐号兰贵人,后册封懿嫔。
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生下咸丰帝唯一的皇子载淳(即同治帝),诏晋封懿妃。
次年又晋封懿贵妃。
由于咸丰帝体弱多病,大清正值内忧外患之际(北有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南有太平天国反清农民运动)又让他心力憔悴。
懿贵妃工于书法,于是咸丰帝时常口授让懿贵妃代笔批阅奏章,使慈禧有机会接触政治。
同治帝登基,尊为圣母皇太后,号为慈禧太后。
在清文宗驾崩于避暑山庄后,治丧期间因与慈安太后分住烟波致爽殿东西暖阁,故也被称为西太后。
(一说是慈安太后住在东六宫之一的钟粹宫,慈禧太后住西六宫之一的长春宫,故称西太后。
)咸丰时期1851年慈禧被选入宫,号懿贵人,因得咸丰皇帝宠幸,1854年进封懿嫔。
1856年生子载淳。
次年进位为“储秀宫懿贵妃”。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前,她随咸丰帝逃往热河。
1861年8月咸丰帝在热河去世,遗诏立载淳为皇太子,继承皇位。
慈禧与皇后钮祜禄氏(慈安太后)并尊为皇太后。
由于皇子载淳只有6岁,咸丰帝临终前任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户部尚书肃顺等八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政。
年号“祺祥”,尊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
同年11月,那拉氏与恭亲王奕欣发动政变,将八名“赞襄政务王大臣”分别革职或处死。
同治时期1861年12月2日,两宫太后御养心殿,垂帘听政,并改年号为“同治”。
执政初期她在议政王奕訢的辅佐下,整饬吏治;重用汉臣;依靠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族地主武装,又在列强支持下,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苗民、回民起义,缓解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使清王朝得到暂时稳定。
慈禧人物简介
慈禧,字文绮,是清朝晚期著名的皇后和摄政太后。
她于1835年出生在北京,原是一个普通的宫中女仆,后来被选入宫中成为咸丰皇帝的妃子。
咸丰皇帝去世后,慈禧作为其皇后和母后,开始对国家事务产生重要影响。
慈禧是一个聪明伶俐、精明强干的女性,她在位期间对清朝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慈禧执政期间,清朝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改革和变革,尤其是在外交和经济领域上取得了一定成就。
她还积极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保护了许多文化艺术遗产。
然而,慈禧也是一个极富争议的人物。
她残忍地对待政敌,经常施行清洗和迫害。
她还因为专横跋扈和贪污腐化而备受诟病。
慈禧的统治也是清朝末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1898年甲午战争后,慈禧曾一度退位,但不久后又回到皇权的核心位置。
然而,1908年她在慈禧太后垂危时,坚持“不传位”而去世,结束了自己的统治生涯。
慈禧虽然在中国历史上备受争议,但她的政治手腕和历史影响却是不可否认的。
慈禧是一个在历史里留下深刻印记的女性,她的一生经历充满传奇色彩。
在她
的统治下,清朝发生了许多改革和变革,同时也引起了许多社会不满和矛盾。
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慈禧的一生中看到许多历史的启示和反思。
总的来说,慈禧是一个既优秀又存在争议的统治者,她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
要地位,无论是她的政治手腕还是对时代的影响,都不容忽视。
对于我们后人来说,理解慈禧的一生,不仅可以了解清朝末期的历史事实,更可以从中汲取教训,避免重演历史的错误。
慈禧太后——她是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先驱今年是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召开25周年。
妇女是人类文明的开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在各行各业书写着不平凡的成就。
在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紧要的时刻,成千上万的中国女性,以勇气和辛劳诠释了医者仁心,用担当和奉献换来了山河无恙。
如今,中国女性已然是社会的“半边天”,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家庭,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国女性,尤其是城市女性,绝大部分都可以接受和男性同等的教育。
然而回望历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大部分中国女性没能获得良好的教育。
像班昭、上官婉儿、李清照这样的大才女们,不过只是中国漫长封建史中凤毛麟角的人物。
直到近代,中国女学才逐渐受到了社会的关注。
而在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发展历程中,有一个人的名字是绕不开的。
她就是曾经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之所以支持发展近代女子教育,和她本人的经历息息相关。
慈禧太后闺名杏贞。
曾祖父吉郎阿嘉庆朝官至户部员外郎。
曾祖母为皇族爱新觉罗氏。
杏贞于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生于北京西四辟才胡同,满洲镶蓝旗人。
和其他女子一样,自幼养于深闺。
她出生的时候,其父叶赫那拉惠征为吏部笔帖式,正八品官员。
道光二十六年,惠征升任吏部文选司主事,正六品。
道光二十九年,惠征升任山西归绥道,正四品。
当时杏贞十五岁,惠征带着家眷来到归绥道驻地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
咸丰元年,刚刚即位的咸丰帝下诏选秀,十六岁的杏贞幸运地被皇帝选中。
咸丰二年,杏贞入宫,赐号兰贵人。
惠征调任安徽徽宁池太广道道员,驻地更加富庶。
和兰贵人同时入宫的还有丽贵人他他拉氏、婉贵人索绰络氏。
在新入宫的三位贵人中,丽贵人最漂亮,婉贵人出身最为高贵,而兰贵人最有才华。
中国古代妇女教育主要来自家庭。
像西汉班婕妤、东汉班昭和三国蔡文姬,都是受益于家学。
中国古代妇女并不能像男性那样在学校接受系统而全面的教育。
所以祝英台才需要假扮男装,混入学堂。
直到清光绪十年,中国才出现了第一所女子学校。
由一名英国基督教传教士在宁波创办。
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传奇的⼀⽣之慈禧⾝世之谜(⼀)公元1835年11⽉29⽇,这⼀天正直深秋,虽秋⾼⽓爽,但已略带寒意。
这⼀天随着⼀声婴⼉的啼哭在京城⼀个普通旗⼈的家⾥,⼀个毫不起眼的⼥婴呱呱坠地。
她的出⽣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但是在20多年后,她却成为⼈⼈都要顶礼膜拜的⽼佛爷,引起了整个世界的关注。
她就是后来秉掌⼤清国朝政近半个世纪的圣母皇太后慈禧。
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上从没有⼈像慈禧太后那样被恶评如潮,有⼈骂她是祸国殃民,嗜权如命的⼀代妖后,也有⼈说她是狠毒凶残⼯于⼼计的恶⼥⼈,还有⼈说她是愚昧跋扈顽固保守的误国者,她的名字被列⼊近代⼆百名⼈之中。
慈禧太后在我国清朝实际执掌朝政47年之久,是中国近代史上⼀个重要⼈物,然⽽就是这样⼀个名声显赫的⼈物,她的出⽣地及同年经历却⼀直是个谜。
这位⽇后统治⼤清帝国近半个世纪的风云⼈物她的出⽣在历史⽂献上竟然没有留下太多正式的记载,就连《清史稿》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记录说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安徽宁池⼴道惠征⼥。
除此之外,却找不到任何正式记载。
慈禧到底出⽣在哪⾥?她的⾝世中有怎样的悬疑呢?这位同治帝的母亲慈禧太后由于她的特殊地位,⾝份,影响与作⽤。
对其⾝世,有多种异说。
尤其是慈禧的出⽣地可谓众说纷纭。
除北京说之外,还有五张说法:⼀⽢肃兰州。
⼆浙江乍浦。
三内蒙古呼和浩特。
四安徽芜湖。
五⼭西长治。
⼈们都试图从这位赫赫有名的圣母皇太后降临⼈间的第⼀驿站起,追根溯源探询她的思想,性格形成的脉络;探询她成长,成名的偶然与必然以解开发⽣在她⾝上⼜给整个民族带来过深刻影响的许多历史之谜。
除了五个真假难辨的版本之外,在这些说法中最有影响的就是慈禧⽣于北京说。
这⼀说法不仅为部分史学家认同,同时也得到慈禧娘家后⼈的认可。
《清史稿后妃传》上的记载说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安徽宁池⼴道惠征⼥,咸丰元年备选⼊宫,号懿贵⼈,四年封懿嫔,六⽉三⽉庚⾠穆宗并尊为皇太后⽣,进懿妃。
七年,进懿贵妃。
⼗年,从幸热河。
慈禧太后简介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
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下面店铺为你整理了慈禧太后简介,欢迎阅读。
慈禧太后简介慈禧(1835~1908),叶赫那拉氏,是清朝的第七个皇帝咸丰的妃子,第八个皇帝同治的母亲,俗称西太后。
她统治了中国近半个世纪,是当时中国实际上最高的当权者。
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慈禧太后为了自己享乐,不顾国家安危,挪用海军经费重修,并改名为颐和园。
此后,每年夏季她即来此居住,颐和园亦被称为“夏宫”。
慈禧太后与翡翠的故事慈禧太后珍爱翡翠与历代的统治者相比是空前绝后的。
她把成色好的翡翠看得比什么珍宝都贵重。
慈禧用过的玉饰,把玩的玉器数量很多。
慈禧爱玉,被当时的满、汉达官贵人所知晓,于是他们向太后进贡宝玉,来博取慈禧的赏识,得以提拔重用。
慈禧太后有一枚高质量的翡翠戒指,是琢玉高手依玉料的色彩形态,雕琢成精致逼真的黄瓜形戒饰。
她的满族头式中,全由翡翠及珍珠镶串而成,制作精巧,能使每一颗翡翠或珍珠单独活动。
慈禧手腕上戴的是玉镯,手指上套着10厘米长的玉扳指。
饮茶用的是玉碗,用膳用的是玉筷、玉勺、玉盘。
慈禧拥有13套金钟、13套玉钟,作为皇宫乐队的主要乐器,玉钟悬挂于8尺高、3尺宽的雕刻精巧的钟架上。
1900年,义和团起义,慈禧逃离北京避难时,所带的珍宝主要是精美的玉器。
她死后,大量的翡翠制品和红蓝宝石也一同殉葬。
慈禧如此喜爱翡翠,在民间也自然少不了留下一些故事:相传慈禧太后在颐和园里有一个珠宝室,四面摆着檀木方橱,盛着**小小的玻璃锦盒,都是些用绣缎包裹着、装潢精致的盒子。
那里边装满了各式各样的珠宝,金银、宝石、珍珠、玛瑙、翡翠、珊瑚,数也数不清。
在这成千上万件宝物里,她最喜欢的是一对翡翠西瓜。
这翡翠西瓜是在昆仑山自然生成的,瓜皮翠生生、绿莹莹,还带着墨绿的条纹:瓜里的黑瓜籽、红瓜瓤还能影影绰绰的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