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十大人物
- 格式:doc
- 大小:251.50 KB
- 文档页数:20
中国近现代人物(素材)中国近现代人物1.季羡林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
1911年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
1946年,他由德国留学回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
季先生长年任教北大,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现在即使在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
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
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
他的书,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反映。
推荐语: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
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
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
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颁奖词: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
2.梁实秋的演讲著名作家梁实秋擅长演讲,他的演讲独具风采,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在师大任教期间,当时的校长刘真,常请名人到校演讲。
有一次,主讲人因故迟到,在座的师生都等得很不耐烦。
于是,刘真便请在座的梁实秋上台给同学们讲几句话。
梁实秋本不愿充当这类角色,但校长有令,只好以一副无奈的表情,慢吞吞地说:“过去演京戏,往往在正戏上演之前,找一个二三流的角色,上台来跳跳加官,以便让后台的主角有充分的时间准备。
我现在就是奉命出来跳加官的。
”话不寻常,引起全场哄堂大笑,驱散了师生们的不快。
话题:“语言的妙用”“幽默人生”3.林语堂上课请学生吃长生果林语堂曾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英文课,一次,开学第一天,上课钟打了好一会儿他还没有来,学生引颈翘首。
林先生终于来了,而且夹了一个皮包。
皮包装得鼓鼓的,快把皮包撑破了。
学生们满以为林先生带了一包有关讲课的资料,兴许他是为找资料而迟到了。
1.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侯官县(今福州市)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编修,历任江西、云南乡试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浙江杭嘉湖道,江苏和陕西等省按察使,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布政使。
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皇帝以则徐“出膺外任已历十年,品学俱优,办事细心可靠”,擢升为东河河道总督,主持修浚黄河、运河等工程。
十二年升江苏巡抚,十八年(1838年)任湖广总督,严禁吸食鸦片,成效卓著,十一月,钦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并节制广东水师。
林则徐在广东宣誓旦旦:“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
”英商义律等慑于林则徐的正气,被迫缴出鸦片2万多箱,即于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林则徐因此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抵御外侮的第一个民族英雄。
2.邓世昌(1849~1894)清末海军爱国将领。
字正卿。
原籍广东东莞,生于番禺(今广州市海珠区)。
18岁考入福州船政学堂,为驾驶班第一届毕业生。
后历任福建水师海东六、振威、飞霆等兵船管带。
光绪五年(1879),调北洋水师。
六年,随丁汝昌赴英接舰,驾驶扬威舰经地中海、印度洋回国,任该舰管带。
十三年,再次赴英,接带致远巡洋舰。
十四年,授记名总兵,加提督衔;同年,北洋海军编成,任中营中军副将兼致远舰管带。
二十年八月十八日,在黄海海战中,指挥致远舰奋勇战斗,遭日舰围攻,仍毅然指挥已受重创的致远舰向日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猛冲,决计与其同归于尽,不幸在冲击中被击沉,与全舰250余名官兵同殉于难。
(1782-1850年),名爱新觉罗·绵宁后改为爱新觉罗·旻宁,满族。
嘉庆病死后继位,是清入关后的第六个皇帝,在位28年。
病死,终年69岁,葬于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近现代爱国人物事迹近现代中国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涌现出了许多爱国人物,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复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的事迹,不仅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
一、鲁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
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弊病和民族的苦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
鲁迅在文化上的贡献不言而喻,他的作品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思想对于中国文化的转型和现代化进程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孙中山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也是中国现代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代表人物。
他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思想,主张“民族独立、民主政治、人民幸福”,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孙中山在推动中国革命进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中国的独立和民族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周恩来周恩来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
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阶段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中国的独立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他的思想和作风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四、邓小平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
他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邓小平的思想和作风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
五、毛泽东毛泽东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
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阶段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中国的独立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他的思想和作风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六、李大钊李大钊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思想家和革命家,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
他在中国的民主革命和思想启蒙运动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中国的独立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中国近代史人物简介中国近现代史林则徐:封建地主阶级代表。
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者。
(1)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
(2)到达广州暗访密查,缉拿烟贩。
(3)强迫外商交出鸦片二百多万斤。
(4)1839年6月3日,虎门销烟。
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5)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积极防御,使英军无隙可乘。
(6)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7)学习他以国家危亡为已任的爱国主义精神。
左宗棠:清朝地方官员。
(1)参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2)洋务运动的代表之一,创办福州船政局,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
(3)1875年,被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率兵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根据他的建议,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不仅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而且还维护了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尊严,同时对新疆的建设和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4)作为爱国者的左宗棠在收复新疆和建设新疆上功不可没,纵观左宗棠的一生,功大于过。
(5)与其相关的诗句:“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6)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奏稿》(7)“天地正气”——左宗棠题字刻石。
(藏陕西西安碑林)(8)学习他为了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而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迹P151.力主收复新疆。
2.1876年,率领清军分路进入新疆,先后收复乌鲁木齐、吐鲁番、南疆。
3.协助曾纪泽收复伊犁。
4.1884年,清政府根据他的建议,设立新疆行省。
邓世昌:清朝将领,致远舰的管带。
爱国民族英雄。
(1)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为保护旗舰,沉着应战,最后壮烈牺牲。
(2)名言:“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
”(3)光绪帝为其题词:“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4)学习他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李鸿章:清朝官员。
十大中国感动人物事迹作为一个五百年文化的民族,中华民族几经沧桑却一直屹立不倒。
在这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有着伟大的人物为中华民族作出巨大的贡献,这其中有着很多感人至深的事迹。
近代以来,多位杰出的人物在各自的领域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并感动了整个国家乃至世界。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中国十大感动人物事迹。
一、邓小平邓小平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
他不仅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还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的外交使中国在世界上获得了庞大的声望。
而他的蜚声长存的著名语录:“摸着石头过河”,更是给了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追求进步和不畏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二、毛泽东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之一。
他不仅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中国的革命和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新中国成立的功臣之一。
他红军长征的事迹,也深深打动了无数中国人心。
三、希望工程作为全国知名的公益项目之一,希望工程旨在帮助贫困地区的学童,特别是那些患有疾病或失去父母照料的儿童。
自希望工程成立以来,他们关注和帮助了上百万学童,为贫困地区的学童带去了光明。
四、“90后”教师梅兰妮梅兰妮,一个90后的青年教师,来自于一个贫困的家庭。
她因自身的聪明才智和出色的表现,被上海大学录取,并毅然决定成为一名教师。
她带领村里的孩子们来到城市里求学,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带来了希望和光明。
她用实际行动验证了自己的信念——在穷乡僻壤中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五、南方周末记者乔连山南方周末记者乔连山,是一名人口流动领域的记者。
他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个时代的特殊性,也为这个时代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他在采访过程中接触到了大量为生活苦苦挣扎的工人以及无助的儿童和老人。
他的报道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巨大反响,为人们揭示了新时代中的人口流动问题,声援无助者,扶助弱势,传递着一份关爱。
六、钟秀林钟秀林是车站进站口的扫地工人,他的工作十分辛苦,但却没有任何怨言。
中国现代十大文豪分别是中国现代十大文豪包括:1、鲁迅:鲁迅,原名周树人,是20世纪初国内最著名的作家文学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他的著作性情激昂、动情深沉,抒发了改革开放的思想,在中国文学和思想史上留下了深刻烙印。
2、茅盾:茅盾,原名茅云,被誉为当代中国文学家兼评论家,他凭借出类拔萃的文学造诣及其在文学理论上的独到见解而闻名海内外。
茅盾的著作出类拔萃,代表作有《窗外》、《太阳照常升起》等。
3、老舍:老舍,原名高小青,20世纪上半叶最为著名的剧作家、文学家,也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剧作家,他的重要著作有《茶馆》、《骆驼祥子》等。
4、林语堂:林语堂,法名德斯勒,20世纪30年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他所创立的林语堂诗歌、散文风格称为林语堂体,他在诗歌、散文、小说文学创作上都达到了较高水准。
5、贾平凹:贾平凹,20世纪80年代著名文学家、短篇小说家,他的作品以其自然清新的写作风格以及深刻入木三分的思考而受到喜爱,代表作有《半生缘》、《乡愁》等。
6、陈忠实:陈忠实,20世纪30年代著名作家、诗人,他擅长用灵动活泼的文字写出残酷社会底层的真实状态,其诗歌作品涌现相当多,代表作有《野外神鹰》、《拉山头》等。
7、钱钟书:钱钟书,20世纪50年代著名小说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自由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把小说作为自由表达的一种文学形式,他的作品有《十八般武艺》、《围城》等。
8、叶圣陶:叶圣陶,20世纪60年代著名诗集创作家,他的诗歌吟诵优美、富于文学情趣,具有浓厚的古典意味,他的诗集不仅被中国古代作品所重视,而且广受欢迎。
9、郭沫若:郭沫若,原名郭梦洁,20世纪50年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她擅长将诗歌与小说结合起来,使小说创作更加丰富多彩,其代表作有《无名谷》、《女儿国》、《花非花》等。
10、余光中:余光中,20世纪70年代著名的诗人、评论家,他的诗歌以其平易而又高雅的语言与优美典雅的文字表现能力见长,他的代表作有《小草曲》、《青春日记》等。
近现代伟大军事、政治人物1 孙中山(1866~1925)名孙文,字载之,号逸仙。
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
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2 朱德(1886~1976),四川仪陇马鞍人,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1928年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1930年任中国工农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此后被称为“朱老总”;1936年,率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会师于甘肃会宁。
3 张自忠(1891~1940),字荩忱,汉族,山东临清唐园村人,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牺牲于1940年的枣宜会战。
3 刘伯承(1892~1896),四川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第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现代军事家,中央红军总参谋长,八路军129师师长,第二野战军司令员。
4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诗人、书法家。
5 宋庆龄(1893~1981),已故中国革命家及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的第二任妻子,被尊称为“国母”,1981年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誉主席”称号,被中共称为“宋庆龄先生”,被周恩来誉为“国之魂宝”,曾是民革党的名誉主席。
6 叶挺(1896~1946),原名为询,安希夷,广东惠州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杰出的军事家,毛泽东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24师师长,21军军长,抗战时期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皖南事变被国民党非法逮捕,1946年获释,1946年3月7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4月8号飞机失事遇难。
近现代著名文学、科技人物1 康为有(1858~1927),又名祖诒,字广夏,号长素、号更生,晚年别署天,游化人,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近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和学者,维新变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代表作《康子篇》《新学伪考》。
2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是中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与康有为合称“康梁”,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3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汉侠女儿,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厦门。
秋瑾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
她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
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
同年7月15日,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4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朝花夕拾》,重要事件:新文化运动。
5 吕碧城(1884~1943)字徽旌德人,与姐姐吕惠如、吕美荪都以诗闻名于世,号称“淮南三吕,天下知名”。
6 李四光(1889~1971),中国地质学家,湖北黄冈县人,蒙古族。
首创地质力学。
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之后李四光的著名事迹也被翻拍为电影。
为中国原子弹作出了突出贡献,创立地质力学理论,为中国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贡献。
7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
哲学家。
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代表作《文学改良邹议》《卢山游记》《胡适文选》。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
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被尊称为毛主席。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他早年投身革命,在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中成长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他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毛泽东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为古老的中国赶上时代发展潮流、阔步走向繁荣昌盛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孙中山在中国近代史上,孙中山领导了两场革命,一场是辛亥革命,革命的对象是满清王朝。
另一场是国民大革命,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
推翻满清王朝是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孙中山是这场革命的领导者。
若论先行者,青洪帮一类的许多帮会组织,都是推翻满清王朝的先行者,孙中山是继承了他们的遗志。
辛亥革命早期打出的,也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帜。
虽然,北伐战争最后由蒋介石领导的,但是,也不能说孙中山是国民大革命的先行者。
因为,国民大革命是由国共合作结成的革命统一战线领导,而“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在孙中山领导下进行的。
孙中山并没有超世之才,在众多的其军事、政治等方面的才能并不显得杰出,但孙中山先生有着坚忍不拔之志。
投身革命四十余年,历尽艰险,坚忍不拔。
临死时犹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他的这种精神,鼓舞了同志,激励着来者。
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1997年2月19日),四川广安人。
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因此在1978年和1985年,曾两次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他忠诚的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政工干部,后来长期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担任过重要领到职务。
他是卓越的军事家,领到过百色起义,红七红八军的创建者之一,抗战期间129师政治委员,解放战争中与刘伯承一起率军南下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了对国民党的反攻,并参与指挥了淮海平津两大决战。
他是真正而坚定的马克思义理论的实践者。
纵观其一生,无论局势多么复杂险恶,不计较个人得失,政治上一直坚定地拥护真理,拥护党和人民利益。
做实事,讲真话,不唯上,不唯书,不搞个人崇拜,不搞一言堂。
他所主导的对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实际上是经历了数千年封建专制的中国人有史以来开天辟地的一次思想大解放,是真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为中国后来数十年改革开放,放开手脚摸索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谋求和平发展的和民族强盛,创造了思想和制度上的环境。
林则徐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第一位带头起来反抗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的民族英雄,是言行一致的爱国者。
他领导的禁烟斗争,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对鸦片烟毒的深恶痛绝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也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
1858年,马克思在所著鸦片贸易专论里就肯定了林则徐的这一禁烟壮举。
林则徐是一位不避风险、以身许国的政治家,不但在侵略者面前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英勇地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而且在遭受国内政敌陷害打击的时候,仍然始终坚持爱国理念,从不动摇。
他一生清廉自好,恪尽职守,兴利除弊,锐意改革,发展经济、关注民生。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著名诗句,抒发了他决心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崇高思想感情。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其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
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通晓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
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他最先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评价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魏源(1794~1857)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
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二十五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
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
他的著作《海国图志》向中国人介绍了世界地理概况,他也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观点,主张向西方学习,被誉为“开眼看世界得第一人”魏源在革新变法,反对侵华,兴办实业,推崇民主赋税思想上都有自己的见解。
他着重于经济领域的改革,在鸦片战争前后提出了一些改革水利的方案和措施,要求革除弊端以有利于“国计民生”,认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
这些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对于后来的资产阶级变法维新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魏源坚决反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华活动,提出“义民可用”的主张。
魏源同林则徐一样,是鸦片战争时期“睁眼看世界”,最有眼光的人物。
他既坚决反抗侵略,又重视了解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作为对付侵略的重要方法。
他在《海国图志》中很好贯彻并发挥了林则徐了解和学习西方的思想和做法,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正确口号,认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把学习西方的“长技”提高到关系国家民族安危的大事来认识,使之在当时社会上发生了振聋发聩的重大影响,为此,他提出一套具体方案,不但包括了官办军事工业,改进军队武器装备的内容,而且提出了兴办民用工业,允许商民自由兴办工业的主张。
他还倡议“立译馆翻夷书”,并“于闽粤二省武试,增设水师一科,有能造西洋战舰、火轮舟、造飞炮火箭、水雷奇器者,为科甲出身”,以奖励科学发明。
他认为这样做,即可以“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逐步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从而达到“制夷”之目的。
. 魏源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而且也很推崇和歆慕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
在赋税问题上,魏源主张培植和保护税源,指出“善赋民者,譬植柳乎,薪其枝而培其本根”。
他指责苛重税敛,“不善赋民者,譬则剪韭乎,日剪一畦,不罄不止”,认为重税破坏了纳税人的财产,也就破坏了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
魏源主张国家利用赋税手段保护工商业的发展,认为“士无富民则国贫,士无中户则国危,至下户流亡而国非其国矣”。
他所强调的富民主要是指工商业者。
提出这一思想。
有助于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魏源还对生产经营成本高低的原因及其对财政税收的影响作了一定的分析。
魏源的这一观点在我国19世纪以前的经济思想中是极为罕见的。
曾国藩曾国藩(1811-1872年),,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
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曾国藩以儒家思想治军,讲仁守义,自筹湘军,另立纲纪。
他创作的《爱民歌》,使湘军士兵行为有所遵循。
他写的《讨粤匪檄》文,号召“抱道君子”,“赫然愤怒,以卫吾道”,鼓动了不少识分子脱下长衫,心甘情愿地投入同太平军的作战中。
他镇压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使清王朝得以生存。
他学习西方文化,整肃政风,“匡救时弊”,心存高远,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
他廉服人心,远权避祸,重礼慎法,编织了最结实的关系网。
他知人善任,量才器使,推荐保举的下属有千人之多,其中,官至总督巡抚者就有40余人,实现了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大事业。
他官升得最快,十年之内,连跳七级,37岁便官至二品,能有此殊荣者,清代仅此曾国藩。
他官做得最稳,侍奉了道光、咸丰、同治三代君王,历时34年,恩宠不衰。
他官做得最好,政声卓著,治民有言,因而有“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的美誉。
他君子为学,明道经世,宁静致远,淡看得失。
他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教良好,他的《家书》,堪称。
梁启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光绪举人等。
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
他的文章富有独特的历史视角,令人深思,启蒙思想。
梁启超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能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
辛亥革命前,他在与革命派的论战中发明了一种新文体,介乎于古文和白话文之间,使得士子们和普通百姓都乐于接受。
同时,梁启超还是中国第一个在文章中用到“中华民族”一词的人,他还从日文汉字中吸收了很多新词,像现在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政治,经济,科技,组织,干部”等等很多词汇,皆始于梁启超先生。
袁世凯在中国人心目中,袁世凯可能是同汪精卫差不了多少的角色。
专制统治、复辟帝制、订立二十一条出卖主权,这些理应谴责。
可是,他还有另外一面。
从1895年开始的变法维新运动中,他是强学会的支持者,严复的朋友;除了小站练兵成绩突出外,所上奏章,谈论国事也颇有见地。
戊戌政变,另有因由,他负不了主要责任。
进入20世纪,身为北洋大臣和直隶总督,推行新政成绩最为显著。
大清王朝最后十年推行新政的主要成就之一是废除科举,实行新的教育制度。
促使朝廷当机立断,在1905年开始永远废除科举的就是他和张之洞。
而兴办学堂最多的也是他所管辖的直隶(今河北省)。
在政治体制改革和建立新的社会管理体系方面,直隶也走在全国前列。
全国首次地方选举是1907年的天津市政选举。
义和团事件后,规定中国不准在天津地区驻军;精明的袁世凯的建树之一,是训练3000警察进驻这个地区,维护了主权和地方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