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地图介绍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451.00 KB
- 文档页数:60
什么是战略地图战略地图的绘制战略地图是在平衡计分卡的基础上发展来的,那么你对战略地图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战略地图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战略地图的绘制方法第一步,确定股东价值差距(财务层面),比如说股东期望五年之后销售收入能够达到五亿元,但是公司只达到一亿元,距离股东的价值预期还差四亿元,这个预期差就是企业的总体目标;第二步,调整客户价值主张(客户层面),要弥补股东价值差距,要实现四亿元销售额的增长,对现有的客户进行分析,调整你的客户价值主张。
客户价值主张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总成本最低,第二种价值主张强调产品创新和领导,第三种价值主张强调提供全面客户解决方案,第四种是系统锁定;第三步,确定价值提升时间表。
针对五年实现四亿元股东价值差距的目标,要确定时间表,第一年提升多少,第二年、第三年多少,将提升的时间表确定下来;第四步,确定战略主题(内部流程层面),要找关键的流程,确定企业短期、中期、长期做什么事。
有四个关键内部流程:运营管理流程、客户管理流程、创新流程、社会流程;第五步,提升战略准备度(学习和成长层面),分析企业现有无形资产的战略准备度,具备或者不具备支撑关键流程的能力,如果不具备,找出办法来予以提升,企业无形资产分为三类,人力资本、信息资本、组织资本;第六步,形成行动方案。
根据前面确定的战略地图以及相对应的不同目标、指标和目标值,再来制定一系列的行动方案,配备资源,形成预算。
战略地图的建立流程首先,建立起符合经营战略的财务指标和体现顾客价值主张的服务指标。
在这两个纬度,尽量多设置一些成长性的指标,少设置一些维持性的指标。
完成这两个纬度的指标设置后,需要对每一个指标进行提问,问题很简单,那就是“如何实现这个指标?”。
通过问题的答案找出实现这些指标的方法、流程和内部核心活动来。
从平衡计分卡的内在逻辑关系来讲,内部视角的指标是为了有效支持、帮助财务和顾客指标的实现而存在的,成长性的财务指标和顾客指标,可以带动企业内部更大的变革与改进。
战略地图目录一、战略地图的定义 (1)二、战略地图的核心内容 (2)六步绘制企业战略地图 (2)三、判断战略地图有效性的两个基本要素 (3)KPI的数量及分布比例 (3)KPI的性质比例 (3)四、战略地图与价值链比较 (3)五、战略地图案例分析 (4)案例一:湖北移动公司运用战略地图 (4)案例二:利兹大学的战略地图 (4)案例三:GW汽车公司战略地图的构建 (8)一、战略地图的定义战略地图(Strategy Map)——战略制定工具战略地图由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S. Kaplan)和戴维·诺顿(David P. Norton)提出。
他们是平衡记分卡的创始人,在对实行平衡计分卡的企业进行长期的指导和研究的过程中,两位大师发现,企业由于无法全面地描述战略,管理者之间及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无法沟通,对战略无法达成共识。
“平衡计分卡”只建立了一个战略框架,而缺乏对战略进行具体而系统、全面的描述。
2004年1 月,两位创始人的第三部著作《战略地图——化无形资产为有形成果》出版。
战略地图是在平衡计分卡的基础上发展来的,与平衡计分卡相比,它增加了两个层次的东西,一是颗粒层,每一个层面下都可以分解为很多要素;二是增加了动态的层面,也就是说战略地图是动态的,可以结合战略规划过程来绘制。
战略地图是以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目标(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内部层面、学习与增长层面)为核心,通过分析这四个层面目标的相互关系而绘制的企业战略因果关系图。
战略地图的核心内容包括:企业通过运用人力资本、信息资本和组织资本等无形资产(学习与成长),才能创新和建立战略优势和效率(内部流程),进而使公司把特定价值带给市场(客户),从而实现股东价值(财务)。
六步绘制企业战略地图第一步,确定股东价值差距(财务层面),比如说股东期望五年之后销售收入能够达到五亿元,但是现在只达到一亿元,距离股东的价值预期还差四亿元,这个预期差就是企业的总体目标;第二步,调整客户价值主张(客户层面),要弥补股东价值差距,要实现四亿元销售额的增长,对现有的客户进行分析,调整你的客户价值主张。
战略地图一、战略地图概述战略地图是以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目标〔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内部层面、学习与增长层面〕为核心,通过分析这四个层面目标的相互关系而绘制的企业战略因果关系图。
战略地图由罗伯特•卡普兰〔RobertS.Kaplan〕和戴维•诺顿(DavidP.Norton)提出。
他们是平衡记分卡的创始人,在对实行平衡计分卡的企业进行长期的指导和研究的过程中,两位大师发现,企业由于无法全面地描述战略,管理者之间及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无法沟通,对战略无法达成共识。
“平衡计分卡〞只建立了一个战略框架,而缺乏对战略进行具体而系统、全面的描述。
2004年1月,两位创始人的第三部著作?战略地图——化无形资产为有形成果?出版。
战略地图是在平衡计分卡的根底上开展来的,与平衡计分卡相比,它增加了两个层次的东西,一是颗粒层,每一个层面下都可以分解为很多要素;二是增加了动态的层面,也就是说战略地图是动态的,可以结合战略规划过程来绘制。
二、战略地图核心内容战略地图的核心内容包括企业通过运用人力资本、信息资本和组织资本等无形资产〔学习与成长〕,才能创新和建立战略优势和效率〔内部流程〕,进而使公司把特定价值带给市场〔客户〕,从而实现股东价值〔财务〕。
三、战略地图绘制程序1、确定股东价值差距〔财务层面〕,比方说股东期望五年之后销售收入能够到达五亿元,但是现在只到达一亿元,距离股东的价值预期还差四亿元,这个预期差就是企业的总体目标;2、调整客户价值主张〔客户层面〕,要弥补股东价值差距,要实现四亿元销售额的增长,对现有的客户进行分析,调整你的客户价值主张。
客户价值主张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总本钱最低,第二种价值主张强调产品创新和领导,第三种价值主张强调提供全面客户解决方案,第四种是系统锁定;3、确定价值提升时间表。
针对五年实现四亿元股东价值差距的目标,要确定时间表,第一年提升多少,第二年、第三年多少,将提升的时间表确定下来;4、确定战略主题〔内部流程层面〕,要找关键的流程,确定企业短期、中期、长期做什么事。
战略路线图与战略地图战略路线图与战略地图战略路线图和战略地图是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时常用的工具。
两者都有助于企业明确目标、规划战略、探索商业机会并提供决策依据。
本文将分别探讨战略路线图和战略地图的概念、意义以及如何制定。
一、战略路线图战略路线图是一种以时间为基准的计划工具,用于指导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实现目标的具体步骤。
战略路线图通常基于长远的愿景和目标,将其分解为中期和短期的具体行动计划。
它不仅展示了实现目标的路径和阶段性里程碑,还囊括了执行者、资源需求以及时间要求等关键要素。
制定战略路线图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明确目标:首先要明确组织的长期愿景和目标,例如成为行业领导者、实现市场占有率的提升等。
2. 制定战略:根据目标,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例如市场扩张、产品创新、资源整合等。
3. 分解计划:将长期目标分解为中期和短期的具体行动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
4. 确定关键要素:确定要执行的关键要素,例如需要的资源、人员需求、时间要求等。
5. 制定时间表:将每个阶段的行动计划安排到时间表中,明确完成每个阶段的时间节点。
6. 建立绩效指标:针对每个阶段的目标,建立相应的绩效指标,用于衡量实际执行情况和目标完成度。
一个好的战略路线图要具备可行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它需要基于充分的市场调研、战略规划和资源评估来制定,并且应该能够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需求做出调整。
战略路线图的制定需要多方参与,包括高层管理者、市场部门、技术部门等,以确保制定的路线对组织整体发展有利。
二、战略地图战略地图是一种用图形方式展示战略规划的工具,用于展示市场目标、竞争优势和业务规划等信息。
战略地图通常分为不同的层次,既可以从整体上展示企业的战略规划,也可以从细分的市场或业务领域展示策略的具体实施。
制定战略地图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定义核心竞争优势:明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例如技术优势、品牌优势、成本优势等。
2. 描绘市场格局:了解市场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分析行业的结构、竞争态势和增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