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对新生儿先心病的诊断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彩超诊断新生儿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17例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彩超诊断新生儿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的临床价值。
方法将2006年6月——2012年6月间在我院收治的120例患青紫新生儿,对所有青紫新生儿进行彩超检查,共诊断出新生儿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7例。
结果 17例紫绀型先心病中存在大动脉转位、法乐四联症、单心室、永存动脉干等10种类型分布,其中法乐四联症、单心室、三尖瓣下移畸形例数位居前3位。
结论彩超能够提高新生儿紫绀型先天心脏病诊断准确率,应该作为先天性心脏病常规筛选手段推广应用。
【关键词】彩超;新生儿;紫绀型先天心脏病新生儿紫绀是一种常见病症,引起紫绀的原因很多,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中毒等均能引起紫绀。
心源性紫绀是指由于先天性心脏病在心脏内或大血管之间有不正常的通路,使右半边心脏里未经氧合的血,不经过肺而直接流到左半边心脏和主动脉里去,因而动脉血里混进了许多还原血红蛋白,产生紫绀[1]。
将2006年6月——2012年6月间在我院收治的120例患青紫新生儿,对所有青紫新生儿进行彩超检查,共诊断出新生儿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7例,对其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06年6月——2012年6月间在我院收治的120例患青紫新生儿,对所有青紫新生儿进行彩超检查,共诊断出新生儿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7例,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1h-28d,平均(17.5±8.9)d,体重1300g-2500g,平均(1850±290)g,所有患儿均经彩超、心电图、x射线检查、血氧饱和度检查,部分患者经手术证实。
1.2 检查方法检查仪器:日本东芝77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患儿采用平卧位,先采用二维超声对心脏位置、房室形态结构、大血管相互连接关系、房室间隔的连续性、各瓣的形态、结构、活动情况等进行观察,然后采用叠加彩色血流显像对过瓣血流和分流情况进行观察,采用多普勒超声对其分流性、狭窄性或、返流性病变程度进一步明确,采用多个标准切面进行诊断,部分患者可采用非标准切进行诊断,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意义【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3月-2015年7月间收治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120例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经手术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
术前均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胸部X线片诊断,将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比较两种诊断方式检测准确率。
结果: 心动图组检测准确率为91.7%,X线片组为24.2%,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极明显差异,(P<0.01)。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较高,有利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olor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pediatric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en LinliChangning county of hunan province 421500【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lor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in March 2013 - July 2015 treated 120 cases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in pediatric clinical data, all the children were confirmed by surgery for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Were performed preoperative color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and chest X-ray diagnosis of children with clinical data and diagnostic resul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Comparing two diagnosis way detection accuracy. Results: the echocardiography group detection accuracy is 91.7%, the X ray film group was 24.2%, two groups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1). Conclusion: color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high value, help the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and its complications prevention,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 】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cardiogram, pediatric and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畸形疾病,此病主要是胎儿发育时期,其心脏及血管组织发育异常导致的。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心动图应用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心动图应用体会。
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1年1月检查新生儿500例,筛查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情况并进行分析。
结果:本组病例77.5%的是常见类型中的左向右分流畸形,右向左分流的占11.3%,肺动脉出口梗阻的占4.2%,左室流出道梗阻的占3.2%。
结论:重视胎儿期心脏超声的检查可以对先心病进行早期发现及时终止妊娠,出生后也应重视超声的检查以便及时治疗先心病。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624-02按病情轻重不同,先心病会不同程度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降低抵抗力,而且,一部分先心病患儿的病情是随年龄发展的,如不及时治疗,随着肺动脉压力增高或心脏增大,到了晚期便会失去治疗机会。
资料表明,先心病患儿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到1岁时有一半死亡,到2岁时有2/3死亡。
随着心血管医学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超声心动图的应用,许多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得到准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病死率已显著下降[1]。
本文旨在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心动图应用体会。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月-2012年1月间我科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新生儿500例,全部患儿不同程度存在青紫、心脏杂音,呼吸急促,心力衰竭,声音嘶哑,吃奶呛咳等,检出先心病者99例,检出率19.8%。
其中男51例,女48例;足月儿90例,早产儿8例;患儿平均年龄为11天,最小年龄为出生后1小时。
1.2 仪器与方法:1.2.1 仪器:使用hogiq400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mhz-5.0mhz,选用ob/fetal echo制式,必要时采用局部放大功能。
1.2.2 方法:超声采像流程应包括下列内容:①m型成像采集;②二维成像采集;③脉冲多普勒(pw,cw)频谱采集;④彩色血流成像采集;⑤视频显示器,须显示心电图(ecg);⑥所有图像都应有距离和深度标示以便定量;⑦每台超声仪至少配有2个采像头,一个为低频采像头(2-2.5mhz),另一个为高频采像头(3.5mhz或更高)。
彩超对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诊断体会任瑞芳(内蒙古乌海市人民医院超声室,内蒙古乌海016000) 摘 要: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室间隔缺损定位及大小定量测量及合并其它畸形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
方法:运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室缺病人228例,并将超声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超声定位与手术完全符合的占94.2%,与手术定位有差异的占5.8%,超声对室缺口测值与手术结果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彩超对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定位、大小、定量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可为临床治疗程提供较准确的依据,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还应多切面多角度进行仔细探查,尽量提高室缺合并其它心血管畸形和多发室缺的检出率。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彩超诊断;手术结果;相关性研究中图分类号:R4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113(2007)06-0493-03COM PREHENSI O N O F COLO R U L TRAS O UN D DO PPL ERI N D I AGN O SIS O F CO NGEN I TAL CARD I O PATHVENTR I CLLAR SEPTAL D EFEC TR EN R ui-fang(H os pita l of W uha i Cit y,W uha i016000China)Abstrac t:O bject i ve:T 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ol or Dopp ler fl ow i m aging(CDF I)in ventricular sep tal defect(VS D).M e thod s:228casesofV S D were confir med by C DF I,and the ultra2 soric diagr osis resultswere c ompared with the operation r e sults.R esults:About94.2%cases of ultra2 sonic alloca ti on we r e complete agree m ent w ith the operati on all ocati on,and about5.8%case s we r e c ontrast t o the operati on alloca tion.There is no obvious difference of the m essur ement in the dia m eter of VS D be t w een ultr asound exa m ina ti on and ope r a tion alloca tion.C on clusi on:It is safe,non-inva2 sive of C DF I t o diagnose VS D,which can p r ovide p r oofs for clincal hea ling and possess,ve r y i mpor2 tant value in diagnosing VS D.Key wor ds:VS D;col or ultras onic diagnosis;operati on results;correla ti on r e search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 D)的诊断,其安全、无创、准确等特点已日益受到肯定。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彩超检查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使用彩超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先天性新生儿心脏病患儿共1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使用螺旋CT进行检查,观察组使用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将两组患儿的诊断情况以及患儿预后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在心内畸形检出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心外畸形检出率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患儿后期死亡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对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的诊断中,通过彩超检查具有显著的效果,对心内畸形的检出率更高,有效的改善患儿的预后,在临床诊断中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心脏病;心脏彩超【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5-0078-01先天性心脏病在临床上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畸形病变,对新生儿生长发育以及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对其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1]。
本次研究中对使用心脏彩超检查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先天性新生儿心脏病患儿共1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79例,将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秀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使用螺旋CT进行检查,使用型号为西门子64层CT进行诊断,螺距设置为1.375,转速设置为0.5s/r,电压设置为100kV,视野为250mm*250mm,矩阵为512*512,准直器宽度为(1.2~1.4)mm*128层,重建层为1.2~1.4mm;观察组使用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使用型号为IU22的飞利浦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进行诊断。
浅谈超声对小儿先心病的诊断【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效果及流行病因。
方法:借助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0例小儿先心病的左室右房通道不同血流束的现象展开分析验测。
结果:彩色血流显像左室右房通道血流束呈偏心性右斜,连续多普勒为收缩期高速度、宽频带、负向湍流频谱。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作为诊断先心病的可靠保障。
【关键词】超声;小儿先心病;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左心室右心房通道(LVRAC)是一类及其少见的复杂疾病,临床诊断较为困难。
我院随机抽取了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先心病患者10例,均经院内外手术证实,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4例,女性患者有6例,年龄在8月至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2.3岁。
通过医院临床诊断确认为心脏室间隔缺损,10例患者的胸骨左缘3至4肋之间均显示收缩期3级以上的杂音。
1.2检测仪器及措施:采用HPSONOS1000型及HPSONOS4500型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其中探头频率为2.5至3.5MHz。
检测过程中,需帮助患者取仰卧位及左侧卧位,在患者心脏的常规切面与非标准心尖四腔心、五腔心切面进行探查。
测量除各腔室的内径、检测回声失落区的范围大小,借助彩色多普勒或连续多普勒探查异常血流、声束及异常血流间的夹角应大于60度,按时记录频谱的方向、速度及时相[1]。
2结果2.1二维超声的心动图检测结果:10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右房、右室及左室明显增大现象,其肺动脉增宽;3例患者的三尖瓣环隔叶上部与二尖瓣前瓣下部膜部间隔可见回声失落区,4例患者的三尖瓣环处膜部问隔及三尖瓣前叶、隔叶连续性发生中断,3例患者的三尖瓣环下方膜部间隔及三尖瓣隔瓣上可见回声失落区。
回声失落区范围均小于1厘米。
2.2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特征:10例患者均于收缩期出现一股以蓝色为主的偏心性右斜血流束自左室通过缺损处到右房内隔瓣侧,其中4例血流束起始于三尖瓣环隔瓣以上的膜部间隔心房部;4例患者的血流束出自三尖瓣环处膜部间隔;2例患者血流束起始于三尖瓣环隔瓣下的膜部间隔心室部,同时伴室水平左向右分流;5例病人伴发三尖瓣返流。
健康域影像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发生在新生儿身上的心血管疾病。
不同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机制不同,症状和治疗方法也不同。
病变恶化会导致肺动脉高压,出现心力衰竭,严重威胁小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接受早期的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尤为重要。
相关数据结果显示,运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方式,能够准确判定小儿是否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在检测数据支持下,帮助医生进一步确诊,表明了该技术在诊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方面的可行性。
选择常规的超声扫描方式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检查时,会受到多种不同因素的干扰。
例如,医生个人的经验以及胎动等,导致检查效果不佳,无法充分地判断患儿情况,同时其所消耗的检查时间也相对较长。
对患儿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并统计分析筛查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临床常见检查项目,在对其检测探头分析中发现,其频率一般在2~4赫兹。
通常情况下,患儿会采取左侧卧位方式,配合医护人员的检查,医护人员根据患儿检查成像,分别截取胸骨旁左心室、心底短轴、剑下四腔心等切面,仔细观察其中血流情况。
测量血流速度和压差,准确评估肺动脉压。
对于哭闹无法配合检查的患儿,医生会适当运用右美托咪定滴鼻液让其入睡,进而展开各项检查。
如果发现患儿存在心脏畸形情况,需要采取分阶段检查方式,以保证检查数据的准确性。
近几年,彩色多普勒检查渐渐成了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在检查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像学工具,其本身准确性更高,并且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不仅仅能够对小儿先天性疾病进行判断,同时也能够将其作为治疗时的最重要选择方法,能够有效评估患儿的实际状况。
在对患儿进行治疗时,大多数情况会采用手术治疗,在治疗之前同样也可以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式。
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检查患儿病情,了解患儿当前的实际状况,确保在后续的治疗过程中治疗质量得以提升,也能够对是否选择手术治疗进行基础的判断。
在完成治疗后通过超声检查能够对本次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了解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对病情本身所带来的改善程度。
浅析心脏彩超检查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结果摘要】目的: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使用心脏彩超检查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选取14年6月1日到15年5月31日我院的55例可疑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来进行回顾分析,为患儿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来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为患儿进行检查后,结果显示,有35例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占研究总数的63.64%;有11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患儿,占研究总数的20.00%。
有5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占研究总数的9.09%;有4例诊断结果大致正常,占研究总数的7.27%。
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接受心脏彩超的诊断有效率高,临床可以使用,应该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脏彩超;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是比较多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检查,尽早的确诊,提供针对性的控制治疗措施,能够让新生儿的存活率提升。
目前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彩超在临床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检查中,能够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类型进行确诊,尽早的提供治疗,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此次我院就55例接受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患儿进行了研究分析,根据研究结果有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14年6月1日到15年5月31日我院对55例可以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了研究分析,其中有男36例,女19例,早产儿15例,足月儿40例。
日龄3 h~30 d,平均日龄(15.4±2.3)d。
本次研究中的新生儿病例均在产前诊断中发现心脏有可疑问题、新生儿有心脏杂音、胸片提示心影增大以及不明原因发绀等可疑先天性心脏病,为此给予新生儿患者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1. 2 方法针对本次研究中的55例可疑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病例,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为GEVivid7和Philips iE Elite型彩超诊断仪,对可疑先天性心脏病病例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
彩超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资料分析摘要: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67例20~42周孕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胎儿心脏,观察胎儿心脏结构及血流有无异常。
结果:67例胎儿共检出心内膜垫缺损5例,右室双出2例,单心室2例,单心房1例,主动脉狭窄1例。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观察出胎儿的各种类型的先天性心脏异常,是产前诊断的一种有效方法,目前已被普遍应用。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属于胎儿畸形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新生儿及幼儿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患儿就算进行了手术矫治,但是寿命也不能达到正常人群。
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都有近10余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生,这给患儿的家庭来了沉重的精神压力,同时给社会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我们开展胎儿超声检查是产前超声监测预知胎儿健康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实施优生政策的迫切需求。
因此,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准确诊断各种类型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具有非常重大意义。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对67例胎龄为20~42周的胎儿实行了胎儿彩超检查。
孕妇年龄21~40岁,平均27.9岁,平均胎龄为24周。
初产妇为23例,经产妇为44例。
遇到的危险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产妇因素: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有些产妇在孕期服用了一些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的药物,有些产妇有先兆流产,有些产妇有高血压和结缔组织疾病史、传染性疾病等,有些产妇有其他畸形儿孕产史或胎儿先心病,长期接触放射线、毒物等;(2)胎儿因素:羊水缺乏或过盛,胎儿心外畸形,心律失常,宫内发育不正常等。
2、方法使用HP-image piont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及HDI-5000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4.0 MHz,仪器条件调整至最适状态,孕妇仰卧位或侧卧位,对胎儿进行检查。
浅谈彩超对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分析【摘要】目的:回顾十多年来笔者对已做过的498例先天性心脏病人,在诊断过程中如何通过诊断分析图像切面对先天性心脏病做出正确的诊断,浅谈一些个人体会,希望与基层超声科诊断医师共享。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1996年10月至2010年10月笔者检查的498例先天性心脏病人,年龄1天---74岁,平均37岁。
1.2仪器:采用美国HP1000型、日本ALOKA5000、飞利浦IE3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显像仪,具有M型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心动图(1)房室瓣形态和数目①短轴切面:二尖瓣呈椭圆形或鱼口型,关闭呈线形,三尖瓣的开口比二尖瓣更圆,关闭呈“花瓣状”、“Y字型”、“人字型”。
②在四腔心切面上,二尖瓣前叶较长,后叶宽而短,三尖瓣隔叶较短,运动受限,前叶较长。
③房室瓣在室间隔上的附着点:四腔切面上,三尖瓣隔叶的附着点比在二尖瓣前叶附着点低0.5—1.0cm。
(2)房室瓣与室间隔和大动脉的关系①二尖瓣前叶基底部的一部分与室间隔相连,一部分与主动脉的后壁相连,二尖瓣前叶部分被左心室流出道与室间隔分开,这种关系最好从心尖部观察,在心尖四腔图上二尖瓣前叶与室间隔相连。
在心尖五腔图上,此时二尖瓣前叶失去与室间隔的连续性而与主动脉的后壁相连,左心室流出道将室间隔和二尖瓣隔开。
②三尖瓣隔叶始终附着在室间隔上,与肺动脉无相连性。
(3)房室瓣与半月瓣的关系:①二尖瓣与半月瓣直接连续,之间无脊或其他组织。
②三尖瓣与半月瓣无连续,间距较大。
(4)腱索:①三尖瓣隔叶的腱索连于室间隔的隔束上,且较短,活动性差。
②二尖瓣腱索在正常时不与室间隔相连。
(5)乳头肌①左心室的两个乳头肌发自游离壁,两个乳头肌相距较近,在左心室短轴上,可见前后乳头肌分为位于4点与8点位置。
②右心室的乳头肌比较短小,发自心尖靠近室间隔附近。
2)心室的形状(1)左心室①左心室在短轴切面呈圆形,四腔心切面上大致呈椭圆形。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分析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影像学检查符合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标准的孕妇323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19例和对照组118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超声检查方案,试验组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案。
比较两组的诊出率和漏诊率。
结果试验组的诊出率为96.64%,高于对照组的73.73%,漏诊率为3.36%于对照组的2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先是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彩色多普勒超声;临床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是临床上多见的胎儿心脏发育畸形疾病。
患儿通过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心内膜垫缺损、室间隔缺损、心脏肿瘤、心室发育不良、室间隔膜或膈肌缺损、大动脉转位等。
采取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对20~32孕周的孕妇进行产前检查,以此对胎儿先天畸形的早期诊断,提高确诊率,降低误诊率,从而降低缺陷胎儿的出生率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设备的不断创新,临床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从普通的常规超声发展到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
本研究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常规超声检查方法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进行探讨比较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影像学检查符合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标准的孕妇23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119例和对照组118例。
排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和精神病等不符合标准的孕妇。
试验组119例,孕周19~35周,平均孕周(26±1.3)年;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31.6±2.8)岁;其中,初产孕妇65例,经产孕妇54例。
对照组ll 8例,孕周20~36周,平均孕周(26±1.4)年;年龄20~44岁,平均年龄(31.4±2.6)岁;其中,初产孕妇66例,经产孕妇52例。
心脏彩超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6-24T08:35:58.05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5期作者:赵伟王涛[导读] 目的分析心脏彩超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临床价值及现实意义。
方法新生儿心脏彩超作为常规检赵伟王涛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合肥230000【摘要】目的分析心脏彩超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临床价值及现实意义。
方法新生儿心脏彩超作为常规检查项目,选择我院新生儿科在2020年6月— 2021年10 月期间收治的32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320例新生儿完善心脏彩超检查,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20例患儿中189例心脏彩超有异常,占59.06%;其中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最多见,共153例,发生率为46.97%、构成比为80.95%;复杂及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发生率为11.56%、构成比为19.57%。
结论新生儿心脏彩超检出异常者主要以预后较好的单纯卵圆孔未闭和动脉导管未闭常见,复杂及严重占有一定的比例。
采用心脏彩超检查项目进行筛查和临床指导是非常必要的,能够尽早发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及时进行干预提供保障。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彩超;新生儿;筛查在我国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 是由于心血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障碍引起的,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疾病之一,是新生儿及婴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2]。
心脏彩超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被广泛运用,通过该方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诊断并及时实施有效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可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3]。
目前心脏彩超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对我院新生儿科320例新生儿完善心脏彩超检查进行相应的临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材料本次研究的320例新生儿,入院主要诊断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败血症、发绀查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等。
彩超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9月——2012年2月间收治的6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患儿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以确诊患者的病情。
所有病例均由手术方法证实。
结果所有患者的彩超诊断结果与手术所见基本符合,彩超对于患者的诊断效果显著。
结论临床上应用彩超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诊断的效果较为显著,诊断准确率较高,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彩超诊断;应用价值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78-02先天性心脏病属于先天性畸形中最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在检查时才会发现,而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在活动后会出现紫绀、呼吸困难、晕厥等症状,从而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尤其是对于患儿来讲,会严重影响到其健康成长,不利于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对此,应当及时给予患儿准确诊断,以维持患儿的生命体征稳定,降低患儿的病死率[1]。
现在选取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对其应用彩超诊断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09年9月——2012年2月间收治的6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其中,男性37例,年龄在2个月-1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岁,体重在2.81-26kg之间,女性31例,年龄在5个月-1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岁,体重在3.21-28kg 之间。
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患儿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以确诊患者的病情。
所有病例均采用手术方法证实。
1.2 方法对所有患者均应用ge-vivid-7-dimensong彩超诊断仪进行诊断,探头频率设定为2.2-5mhz,对患者采用大血管和心脏的常规切面,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对患者的心脏位置进行扫描,观察患者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并对其进行测量,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对分流速度及压差进行测量,并记录所得数据[2]。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意义。
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临床检查,分析和总结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像学特征。
结果50例新生儿检出显示有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3例,其中室间隔缺损有12例,动脉导管未闭有8例,房间隔缺损6例,肺动脉狭窄有3例,法洛四联症有2例,三尖瓣下移畸形1例,心内膜垫缺损1例。
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率,且操作便捷,无创性,对新生儿的早期诊治提供了有效指导。
标签:彩色多普勒超声;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价值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小儿疾病中一种病情危急的先天性疾病。
在国内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较高,每年患儿数量达到10万~15万,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中部分存在心血管畸形,病情相对复杂且严重,如果得不到及时诊治,将会致死[1]。
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目前的心脏彩超是常用的诊断技术,其操作简单、无创伤,且具有实时性以及直观性等特点,为早期患儿的临床诊治提供了有效信息[2]。
笔者为此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3例,女27例。
日龄1~41天,平均日龄(26.3±0.2)天。
出生体重为23~45 g,平均体重(31.2±2.2)克。
其中足月儿有44例,早产儿有6例。
1.2 方法50例新生儿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型号为飞利浦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仪,探头频率控制为2.5 MHz。
在患儿安静入睡后开始进行检查,新生儿取仰卧。
以新生儿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心尖四腔切面、大动脉端州横切面作为观察部位,对新生儿主动脉、左心室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并记录患者心腔的大小情况,对新生儿是否存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是否存在房室间隔缺损等先天性心脏病进行初步诊断。
彩超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体会
范震岩
【期刊名称】《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年(卷),期】2013(023)002
【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9月--2012年2月间收治的6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患儿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以确诊患者的病情.所有病例均由手术方法证实.结果所有患者的彩超诊断结果与手术所见基本符合,彩超对于患者的诊断效果显著.结论临床上应用彩超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诊断的效果较为显著,诊断准确率较高,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978-979)
【作者】范震岩
【作者单位】吉林巿儿童医院超声科,吉林,吉林,13201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275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及合并其他畸形的彩超诊断体会 [J], 翟庆华;赵亚平
2.彩超对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诊断体会 [J], 任瑞芳
3.口服麻醉药在四切面彩超筛查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镇静效果的应用 [J], 冯娟;解左平
4.彩超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体会 [J], 范震岩
5.多普勒彩超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杨春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产前筛查价值。
方法整理和分析妊娠大于20周,分娩前有高危倾向孕妇的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共300例。
结果共发现21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
其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6例,单心房2例,左侧三房心1例,单心室2例,单纯室间隔缺损5例,心包积液2例及心律不齐1例,心动过速2例。
阳性诊断率7%。
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是诊断胎儿畸形,评价胎儿心功能的有用手段,但其诊断的准确性受孕妇体形、胎儿体位以及检查者的经验积累等多方而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胎儿心脏先天性心脏病超声检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是胎儿期最常见的畸形之一,是新生儿期和婴儿期因先天畸形而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同时也是产前超声检查中最容易漏诊的先天畸形。
据报道先天性心脏病占我国出生婴儿的8%-12%。
胎儿心脏畸形包括致死性畸形: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肺动脉闭锁、三尖瓣闭锁、单心室、单心房、两腔心、右心发育不良、心内膜垫缺损、多发畸形(法洛四联症等);非致死性畸形: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室缺合并房缺、右位心、动脉导管粗大等。
致死性心脏畸形围产期死亡率高,手术治疗费高,疗效差,平均寿命远远低于正常人群。
我们总结了近年来利用超声诊断CHD的体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对2004-2009年有高危倾向孕妇的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共300例。
孕期20-42周,孕妇年龄20-40岁。
所有孕妇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列为临床高度疑有胎儿CHD可能: ①胎儿心律失常;② UCG检查可疑胎儿CHD或胎儿有其他先天畸形;③胎儿父母有CHD或其母亲有生育CHD史;④孕早期有病毒感染史或服用过可能致畸的药物;⑤产前筛查高风险者。
1.2仪器:应用美国GE公司的LOGIQ9、LOGIQ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1.3方法:常规测量胎儿双顶径、胸围、腹围、股骨径及羊水径,计算心胸比例及测量心率、心律。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
方法对疑有胎儿CHD的孕妇650例行胎儿UCG检查。
结果检出心脏异常者7例,其中肺动脉狭窄1例,法洛四联症2例,房间隔缺损1例,室间隔缺损2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1例,经引产尸体解剖或产后复查证实。
结论彩色多普勒UCG检查是高危人群产前诊断胎儿CHD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彩色多普勒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发病率约为0.8%,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也是新生儿和婴儿的重要死因[1]。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650例专科胎儿UCG检查,引产后尸体解剖及新生儿随访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1研究对象: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来我院产科检查,具有以下因素之一者高度怀疑有胎儿CHD:①胎儿心律失常。
②胎儿生长发育受限。
③胎儿合并其他系统畸形。
④胎儿父母有CHD或其母亲有生育CHD史。
⑤孕妇妊娠早期有病毒感染史或服用可致胎儿畸形药物。
⑥母亲为糖尿病或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⑦有CHD家族史。
具有以上因素之一者行胎儿UCG检查650例,孕周20-41周,孕妇年龄20-42岁。
1.2仪器:采用PHILIPS-HD1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0MHz。
1.3常用切面及观察内容:孕妇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常规检查胎儿及附属物,了解胎儿发育情况及有无畸形,确定胎方位,然后观察胎儿心脏:①四腔心切面:左右心房室位置、大小、卵圆孔及卵圆瓣大小,心房与心室连接,十字交叉及房室间隔连续性,二、三尖瓣活动,瓣口血流速度及有无反流,测量心胸比率。
②左右室流出道切面:心室与大血管连接,主动脉与肺动脉关系,半月瓣活动,瓣口血流速度及有无反流。
③三血管气管切面:胎儿上腔静脉、主动脉及肺动脉起始、走行、比例及位置关系。
④主动脉弓及动脉导管弓切面:上下腔静脉与右房连接关系。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及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总结临床诊断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7月504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所有孕产妇均接受产前超声诊断,同时产后对新生儿进行胸部X线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
结果 504例孕产妇共分娩出504名新生儿,经过临床证实,共有37例(7.3%)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37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中,通过产前超声诊断确诊的共有35例(94.6%),误诊1例,漏诊1例;产后对新生儿进行胸部X线检查发现25例先天性心脏病病患,误诊7例,漏诊5例,胸部X 线诊断符合率为67.6%。
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产后胸部X线诊断,两种检查方法差异显著(P<0.05)。
结论与产后诊断相比,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更具优势。
同时,超声检查操作方便、安全无创,且敏感性较高,在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胸部X线先天性心脏病是比较常见的新生儿畸形疾病,对孕产妇进行严格的产前超声筛查,对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课题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选择我院504例孕产妇,并对其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7月504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孕产妇年龄为23-37岁,平均年龄(27.6±2.7)岁。
所有孕产妇均在产前接受胎儿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开始时孕周为22-41周,平均孕周为(27.9±8.7)周。
1.2排除标准:所有孕产妇均对我院的相关诊疗措施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1)合并严重感染者;(2)合并其他内科疾病;(3)合并恶性肿瘤者;(4)双胎或以上妊娠者(5)精神异常导致无法进行正常交流者。
1.2检查方法所有孕产妇均接受产前超声诊断(生产公司:ATL;型号:HDI3000),将仪器的探头设置为C4-2,频率为2.0-5.0MHz。
彩超对新生儿先心病的诊断体会
摘要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
方法:使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可疑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0例。
全部病例均经随访和复查及手术证实。
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达99%。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直观可靠,诊断具有相当的准确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较准确的依据,具有重要臨床价值。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先天性心脏病
近年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新生儿各脏器疾病的诊断中广泛应用,尤其对小儿出生后青紫或新生儿肺炎、呼吸困难等、听诊心前区有杂音而就诊,可疑先天性心脏病,其安全,无创,准确等特点已日益受到肯定。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病人为我院2008~2010年临床可疑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3天至2岁。
1.2 仪器与方法运用SIEMENS G60S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
2.5~5MHz。
检查前了解患儿病史。
常规心脏听诊,采用心脏、大血管常规切面:左室长轴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心尖四腔、五腔心切面、剑下四腔、五腔心切面等,二维观察先心病的类型及测量,运用彩色多普勒、脉冲或连续多普勒测量分流速度、压差等。
2 结果
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22例,动脉导管未闭15例,室间隔缺损9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合并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1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房间隔缺损3例。
随访22例房间隔缺损中,除2例房间隔中断超过6mm,同时伴房室增大,证实为先天性心脏病,余20例1年后复查未见异常。
动脉导管未闭15例,10列1年后复查未见异常,5列经手术治愈。
室间隔缺损9例,单纯室间隔缺损4例,合并房间隔缺损2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3例。
3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是由于胚胎发育缺陷的结果。
房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如果第二房间隔孔过大或未被第二房间隔遮盖,导致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出现左、右心房间直接交通。
房缺根据缺损部位不同分为五型。
①中央型又称卵圆孔型:缺损位于房间隔中部相当于卵圆孔部位,此型最多见,约占房缺的76%。
②下腔型:缺损位置较低,位于房间隔后下方与下腔静脉入口相延续,左心房后壁构成缺损的后缘。
此型约占12%。
③上腔型又称静脉窦型:缺损位于房间隔后上方,上腔静脉入口的下方,无上缘,与上腔静脉相通,位置最高,且多伴右肺静脉异位引流入右心房或上腔静脉,此型少见,约占3.5%。
④冠状窦型:缺损为冠状窦与右心房无分隔或分隔不全,致使左心房血液经冠状窦流入右心房。
⑤混合型:两种以上缺损同时存在,此型缺损一般较大,房间隔几乎完全缺如,约占8.5%。
动脉导管未闭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发病率占先心病的10%~15%,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畸性合并存在。
动脉导管是由胚胎期左侧第6主动脉弓形成的主动脉与肺动脉通道,位于主动脉峡部和左肺动脉根部之间,胎儿期动脉导管是正常通道,通常出生后2~3周导管应自动闭合成动脉韧带,若出生后持续开放则成为异常交通。
室间隔缺损是由于胚胎期间室间隔发育不全,心室间形成异常通道,产生室水平的血流分流,通常单独存在,也可以合并一种或多种畸性。
大动脉转位为新生儿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畸形(约占20%),易发生心衰,死亡率甚高,超声心动图能无创地正确认识与鉴别,此种疾病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大动脉转位系由胚胎发育异常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畸形,原因多为胚胎5~7周时动脉球未按螺旋形进行分隔,而是沿直线方向分为主动脉与肺动脉,故两者位置及连接关系出现变异。
其病理改变大致可分为三种:完全型、不完全型和矫正型。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由于大动脉连接关系异常,导致血流运行方向的严重障碍,为维持机体的最低需求,左右心在心房、心室或大动脉水平必然存有一处或多处沟通,使两侧循环中的动静脉血得以互相混合,由于动脉血内氧饱和度甚低,患儿出现严重紫绀并常因缺氧、心衰、心肌梗死、肺梗死等死亡。
总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直观、清晰、准确、可靠、无创伤,对常见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率较高,能显示缺损部位,测量其大小,对其分型及手术方案有重要价值,早期做出诊断治疗,保证患儿正常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对复杂畸性先天性心脏病早期诊断、早期手术降低患儿死亡率,提高患儿生存质量均有意义,但其手术治疗同时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使人们对产前胎儿心脏健康状况越来越关注。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检测方法,对单一或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做出全面的解剖结构和血液动力学评价,这一无创性检测技术已成为现代心脏病学诊断价值的工具之一。
参考文献:
[1]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3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
[2]谢红宁.妇产科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段学蕴,裘佩春,张爱宏,等.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初步探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5,11.
[4]邸英芬,张晓云.新生儿先心病的彩超诊断[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