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4
简述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超声诊断是一种非侵入性、无辐射的医学影像技术,通过超声波对人体进行扫描和成像,用于诊断和评估疾病。
其临床应用价值十分广泛,对于多种疾病的早期发现、定性定量评估以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超声诊断在妇产科领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在妊娠期,超声诊断可以用于评估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检测胎儿畸形和异常情况,如脑积水、心脏畸形等。
此外,超声诊断还可以帮助确定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颈癌等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为妇女的健康提供保障。
超声诊断在心脑血管病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超声心动图可以对心脏进行全面的检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帮助诊断心脏病和心脏血管病变。
同时,超声诊断还可以检测血管狭窄、血栓形成等血管病变,评估血流动力学状态,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超声诊断在肝胆胰脾等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超声波可以直观地观察到腹部器官的形态、大小和结构,帮助诊断肝硬化、肝肿瘤、胆道结石、胰腺炎等疾病。
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技术,可以对肝癌等肿瘤进行定位和抽取细胞进行病理学检查,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超声诊断在乳腺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甲状腺疾病、骨科疾病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乳腺超声可以帮助评估乳腺结节的性质,指导乳腺肿瘤的治疗方案;泌尿系统超声可以检测肾结石、肾积水等疾病;甲状腺超声可以评估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和功能;骨科超声可以评估骨折的愈合情况等。
超声诊断作为一种安全、无创伤的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医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早期发现疾病,还可以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评估,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随着超声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超声诊断在未来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并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讨论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出生的420例新生儿纳入此次研究中,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实施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讨论。
结果:在参加此次研究的420例新生儿患儿中,经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后发现,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及先天性心脏病分别为112例(26.67%)、62例(14.76%)及148例(35.24%)。
结论:对于新生儿来说其循环系统比较特殊,在检查的过程中给极易到各方面的影响,超声心动图具有直观、无创、经济等优势,有效的提高了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后期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降低了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应用效果先天性心脏病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发育的过程中因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心脏发育出现异常或停止发育,先天性心脏病为心血管畸形疾病,在小儿心脏病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1]。
有数据显示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约为8%,具有较高的死亡率[2]。
临床中检查先天性心脏病的方法有心导管、心血管造影等,超声心动图具有直观、无创、经济实惠的优势,具有比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在临床中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
此次研究针对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研究资料与方法1.1研究资料将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出生的420例新生儿纳入此次研究中,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实施超声心动图检查。
临床症状有哭闹、气促,在哭闹时伴有口唇发绀的症状,在进行听诊的过程中出现杂音。
男性新生儿240例,女性新生儿180例,日龄为1~25天,平均日龄为(13.0±2.8)天,出生时体重为2400~4300g,平均体重为(3350±245.2)g。
1.2方法参加此次研究新生儿均实施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技术在胎儿心脏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The Application of Echocardiographic Technic in Fetal Heart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超声科杨娅教授优生优育和提高人口素质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畸形儿的出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
目前无创性影像学方法--超声在产前筛查,发现胎儿结构和功能等重大畸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胎儿超声心动图在临床中逐渐得到推广应用,对产前胎儿心血管畸形的发现,尤其是严重畸形的检出具有重要价值。
心血管畸形是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在存活的新生儿中心血管畸形的发生率为0.5%~1%[1,2],而出生的死婴中发生率更高达3%[2]。
因此,有必要对高危的孕妇在适当的时机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及早发现心血管畸形,进行适当的处理,并在围生期加强监护和治疗,减低出生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
一.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应具备的条件检查者首先应掌握胎儿心脏的解剖和血流动力学特点。
在分析胎儿心脏结构时还应注意胎儿的3个特殊通道,即卵圆孔、动脉导管、静脉导管。
这3个特殊通道在胎儿时期为保障血液循环使高氧饱和度的血液供给心肌和脑,低氧饱和度的血回流至胎盘发挥重要作用。
出生后正常情况下这3条通道均应逐渐闭合。
检查者还应具有熟练的常规超声心动图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分析诊断能力。
只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胎儿超声心动图的显像方法,才能对胎儿心脏的结构、血流和功能进行评估。
仪器设备方面要求有较高的分辨力,彩色和频谱多普勒能较好地显示心腔和血管的血流信号,能满足评估胎儿心脏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要求。
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适应症目前,超声心动图尚未作为产前常规检查,只是对具有发生先天性心血管畸形高危因素的孕妇进行检查。
孕妇患有糖尿病、结缔组织疾病、丙酮尿症、免疫溶血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其胎儿先天性畸形发生率较高。
另外,慢性酒精中毒、孕早期接受某些药物治疗、有不正常妊娠史及高龄孕妇其胎儿也容易发生先天性畸形。
床边超声心动图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的临床应用价值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超声心动图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
特别是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床边超声心动图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诊断工具,对于患儿的临床管理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床边超声心动图的基本原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临床应用、临床应用的优势和局限性等方面进行探讨,以评估床边超声心动图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的临床应用价值。
一、床边超声心动图的基本原理超声心动图是利用超声波对心脏及其周围结构进行成像和诊断的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
通过超声波的声道效应,可在显示屏上形成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实时图像。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床边超声心动图通常使用便携式超声仪器,操作简便,可以在床边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1. 早期疾病筛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患儿往往患有多种心脏及血管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心内膜炎、心包炎等,而床边超声心动图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这些疾病的存在。
2. 监测心脏功能对于患有心脏功能障碍的新生儿患儿,床边超声心动图可以实时监测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评估心室功能和心输出量,帮助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3. 导管插入引导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需要进行多种治疗和手术,如心导管插入、心脏穿刺等,而床边超声心动图可以为医生提供实时引导,减少操作风险。
4. 评估体循环和肺循环新生儿患儿的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平衡对于生命至关重要,而床边超声心动图可以帮助医生全面评估患儿的循环动力学状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临床应用的优势和局限性1. 优势(1)实时性:床边超声心动图可以实时监测患儿的心脏功能和循环动力学状态,为医生提供及时的临床信息。
(2)无创性:对于新生儿患儿来说,床边超声心动图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不会对患儿造成额外的痛苦和风险。
(3)准确性:床边超声心动图可以提供高分辨率、高对比度的心脏图像,能够帮助医生准确判断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
2. 局限性(1)操作者水平限制:床边超声心动图需要操作者具有一定的超声心动图技术水平,对于一些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缺乏超声心动图技术人员的医疗机构来说,可能存在操作者水平不足的问题。
超声心动图技术在胎儿心脏筛查中的应用及推广【专家介绍】谢红宁,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妇产超声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超声分会妇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优生优育协会产前超声诊断委员会主任委员,广州市预防先心病群体干预超声产前筛查专家组组长,广东省超声诊断及超声介入治疗研究中心副主任。
近年来从事产前超声诊断和超声适宜技术研究和推广,每年筛查和诊断胎儿畸形1000多例,胎儿先心病和唐氏综合症的超声检出率高达 98%以上,在全国会议和各地继续医学教育课程专题演讲和授课500余次。
中国妇产科在线:超声心动图具有无辐射,方便,可重复性及动态观察等优点,是胎儿心脏结构及功能检查的最常用方法,您是国内这方面的专家,如何看待超声技术在胎心诊断方面的应用?谢红宁教授:胎儿心脏畸形在胎儿全身器官发育异常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每年全世界和全国的报道的先天出生缺陷都是以心脏畸形为主。
一个心脏病孩子出生,尤其是比较严重的复杂性心脏病,需要做几次手术才可以纠正,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也不利于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所以早期筛查和检测出胎儿心脏畸形是非常重要的产前诊断任务。
产前诊断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的方法有限,现有影像诊断技术中的CT、X线不能用于胎儿;核磁共振技术对于心脏畸形检查仍然处于研究阶段,安全性尚未得到明确结论;产前诊断技术中的染色体及基因检测等,也只能作为发现心脏畸形以后的进一步诊断手段,无法筛查和诊断出以形态学改变为特征的心脏畸形。
因此,目前具有无创、简便、可重复的超声技术是发现和诊断胎儿先心病的唯一手段,其诊断效能也得到公认,因此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心脏超声检查技术具有超声成像特有的物理局限性和诊断的经验依赖性,又存在较高的漏诊和误诊率,因此它是一把双刃剑,应用好了能够正确诊断,没有认识其局限性而过度依赖则会导致一些不好的结局。
因而在应用时应从两个方面看问题,既要肯定它的优越性,也要看到它的局限性,应用过程需注意发展其优势,这样对胎儿心脏异常的检出有重要意义。
超声心动图检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及价值文秋平;罗晓燕;张红君;敬宗玉;田志先;涂伟娴;吕晓霞;陈献明【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年(卷),期】2007(014)028【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作为产前常规检查方法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6月31日我院连续对2 851例孕妇行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引产后尸解或生后超声心动图作为对照标准.结果:2 851例胎儿超声心动图检出27例胎儿心血管畸形,漏诊房间隔缺损1例.生后超声心动图随访或引产后尸检结果与产前诊断相符.结论:超声心动图是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检查的有效方法.【总页数】2页(P3841-3842)【作者】文秋平;罗晓燕;张红君;敬宗玉;田志先;涂伟娴;吕晓霞;陈献明【作者单位】深圳市松岗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105;深圳市松岗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105;深圳市松岗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105;深圳市松岗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105;深圳市松岗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105;深圳市松岗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105;深圳市松岗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105;深圳市松岗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1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0.4+5【相关文献】1.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杨小花2.实时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分析 [J], 朱辉;刘先波;宋伟平;罗丹3.研究胎儿超声心动图联合基因检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意义 [J], 刘玉娟;彭拥花;龚丽娜;马玉红4.实时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分析 [J], 宰丹5.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及可行性分析 [J], 金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声心动图检查用于诊断胎儿心律失常和心脏结构异常的效果
分析
任守梅
【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16(8)2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查用于诊断胎儿心律失常和心脏结构异常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1 009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对比产前与产后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确定产前超声诊断的准确性.结果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律失常假阳性率3.39%,阳性率为96.61%.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脏结构异常假阳性率1.89%,阳性率为98.11%.结论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用于检查胎儿心律失常和胎儿心脏结构异常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总页数】2页(P65-66)
【作者】任守梅
【作者单位】441600 湖北省保康县妇幼保健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
【相关文献】
1.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律失常及心脏结构异常临床价值 [J], 钱春玲
2.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对胎儿心律失常和心脏结构异常的诊断价值 [J], 周开宇;华益民;朱琦;陈娇;郭楠;杨森;周小林;杨太珠;罗红
3.胎儿心脏超声和常规产前检查在胎儿心律失常诊断中的意义探讨 [J], 王小丹
4.胎儿心脏超声和常规产前检查在胎儿心律失常诊断中的意义研究 [J], 李江华
5.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律失常与心脏结构异常的价值研究 [J], 田海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声心动图在诊断胎儿心内膜垫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产前诊断胎儿心内膜垫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19例胎儿心内膜垫缺损的超声心动图的图像特征,并追踪结果。
结果16例胎儿心内膜垫缺损的经上级医院超声心动图及尸解或经产后超声心动图证实,3例失访。
16例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内膜垫缺损中,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11例,不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4例,1例为大的房间隔缺损。
15例胎儿心内膜垫缺损中,7例为单纯的心内膜垫缺损,2例为合并心包积液,3例为合并胸水、腹水,2例为合并大动脉转位,1例为合并肺动脉狭窄。
结论超声心动图产前诊断胎儿心内膜垫缺损准确率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diagnostic value of echocardiography in detecting fetal endocardial cushion defect. Methods Sonographs from 19 cases with fetal endocardial cushion defects were recorded during routine fetal echocardiography. Results 16 cases fetal endocardial cushion defect were confirmed including 11 cases complete type and 4 cases incomplete type endocardial cushion defect by postnatal echocardiography or autopsy, 1 case larger atrial septal defect, and 3 cases was lost. In the 15 endocardial cushion defect cases, 7 cases were diagnosed as single endocardial cushion defect, 2 cases were with pericardial effusion, 3 cases were with pleural effusion and ascites, 2 cases with transposition of great arteries and 1case with pulmonary stenosis. Conclusion Fetal echocardiography is the leading diagnostic tool for prenatal evaluation of fetal endocardial cushion defect.[Key words] Fetal; Endocardial cushion defect; Echocardiography; Prenatal diagnosis.心内膜垫缺损(endocardial cushion defects)是一种心脏间隔缺损,又称房室间隔缺损,范围广,累及房间隔、室间隔及房室瓣膜。
床边超声心动图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的临床应用价值引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是医院内专门用于治疗新生儿疾病和提供临时监护的部门,对于出生后不久就面临各种健康问题的新生儿来说,NICU的医疗保健和治疗至关重要。
超声心动图技术是一种无创的、安全的成像技术,能够提供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详细评估,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患儿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文将探讨床边超声心动图在NICU 患儿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
一、床边超声心动图技术在NICU的临床应用1. 心血管疾病的筛查和诊断新生儿在NICU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是心血管疾病,包括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超声心动图可以提供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详细、直观的评估,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诊断心血管疾病,为患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2. 监测心脏功能和循环状态新生儿在NICU中常常面临心脏功能不良及循环不足等问题,超声心动图可以实时监测心脏功能和循环状态,及时发现心脏功能异常或循环障碍,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和药物剂量提供重要参考。
3. 引导心血管手术治疗对于一些复杂的心脏疾病,需要进行心血管手术治疗,超声心动图可以提供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详细的心脏结构和功能信息,帮助外科医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指导手术操作,评估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
4. 指导围手术期及术后管理对于接受心脏手术治疗的新生儿患儿,超声心动图可以实时监测术后心脏功能,并发现并发症和各种并发症,指导患儿的围手术期管理和术后康复,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
1. 无创、安全、可重复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技术,不会对患儿造成疼痛和不适,是一种安全的检查方法,可以在NICU内方便地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且可以反复进行,对于需要长期监测的患儿尤为重要。
2. 提供全面的心脏结构和功能信息超声心动图技术可以提供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全面、直观的评估,通过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了解心脏血流情况,对心脏瓣膜功能、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等方面的评价更为准确,有助于及时发现各种心脏异常和疾病。
关于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关键词】超声检查,产前;超声心动描记术;讲座胎儿心脏异常是严重影响宫内胎儿生长发育及活产新生儿生存能力的严重先天性疾病之一,在胎儿畸形中的发生率较高,约占活产新生儿的5‰~8‰左右。
胎儿心脏异常可分为结构异常和心律异常两大类。
胎儿心脏异常形成复杂、种类繁多。
近20年来,先天性心脏病的救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一部分手术后存活者,仍具有较高的病死率。
而有些心脏异常为不可矫治的致死性畸形,发现后难以进行处理。
胎儿超声心动图可无创伤性地探测胎儿各期的心腔和大血管的内径、心脏瓣膜活动、胎儿血流动力学及心脏活动节律等。
这不仅对了解不同时期胎儿心脏正常的解剖和生理发育特征有直接的意义,而且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和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胎儿时期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可显著地改善新生儿严重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预后,对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可起到重要作用;对减轻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对优生优育工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胎儿超声心动图的发展围生心脏病学超越了传统的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范畴,对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结构异常和血流动力学紊乱的了解和干预提前到胎儿时期,而这种干预的实施依靠的是高科技发展而形成的胎儿心脏超声这一关键技术。
20世纪 8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以胎儿超声心动图为核心技术的围生心脏病学是基于二级预防的概念,通过产前筛查和诊断手段对先天性心脏病尽可能早期发现;通过规范的咨询体系,为家庭、父母提供科学详尽的咨询服务,对妊娠过程进行决策,或对继续妊娠可能发生的事件做好充分准备;对娩出的婴儿即刻进行必要、恰当的干预。
其中有些疾病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可行宫内或母体治疗后纠正。
胎儿超声心动图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晚期,当时主要利用一维超声心动图观察胎儿心脏。
80年代中期,开始利用二维(B型)超声心动图配合M型超声心动图,通过固定探头位置准确调整M型扫描声束的方向和取样位置,获得胎儿心脏各层组织与探头间距离的节律性改变曲线,观察胎儿心脏的解剖结构、收缩功能、心率等。
80年代中后期,国外开始利用二维(B型)超声心动图实时影像配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结合频谱多普勒超声,在妊娠中期及晚期对胎儿心脏结构、血流动力学、畸形等发育情况进行监测和综合评价。
而我国在90年代末期才开展该项工作。
近年来,三维超声的应用对提高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正确率发挥了很大作用。
2 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的适应证目前胎儿心脏超声筛查适应证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2.1 母亲因素①孕妇早期患各类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病毒性感染,如风疹、水痘、流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其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很高。
②各种类型的糖尿病,尤其是妊娠早期的胰岛素依赖型妇女,其胎儿畸形的发生率约为正常人群的4~5倍,其中1/3有心血管畸型,常见为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大动脉转位,尤其是肥厚型心肌病的发病率可高达 30%~50%。
③患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的妇女,其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为40%左右。
母体患结缔组织病所产生的抗体可以通过胎盘损害胎儿的心脏传导系统。
④孕妇孕期接受某些药物治疗或受某些毒物影响,常见有苯丙胺、锂、三甲双酮、大伦丁、乙醇、尼古丁等,其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较高。
⑤高龄孕妇,孕妇年龄大于35岁,其胎儿染色体畸变的概率增高。
⑥羊水过多或过少时,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
⑦孕妇有不正常妊娠史,既往史中有反复流产、死胎或所生胎儿有先天性畸形发生等均是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高危因素。
⑧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的孕妇。
包括父母亲本身为先天性心脏病病人,家庭中已有其他子女患先天性心脏病,较近的旁系亲属中患先天性心脏病。
在这组人群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约为3%~5%。
2.2 胎儿因素①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心脏可疑异常,尤其是四腔心切面异常,根据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的统计,其中近 80%的胎儿有各种先天性心脏病。
②常规检查中发现以下器官畸形,提示与先天性心脏病有较大关联:脑积水、食管闭锁、十二指肠闭锁、空肠闭锁、脐膨出、胃肠膨出、肾脏发育不全、膈疝等。
③染色体异常,如21�踩�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Tu��ner综合征、Noonan综合征、William综合征等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高。
其中 21��三体综合征病儿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约为 40%~50%。
④胎儿心律失常,包括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和心律不齐等。
⑤胎儿水肿,是指胎儿皮下、体腔(胸、腹腔)积液,非溶血等免疫问题引起的胎儿水肿,可能因心脏畸形或心功能不全引起。
3 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测应注意的问题在目前的超声设备条件下,胎儿超声心动图的检查可在妊娠早期12~14周进行,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可以在这一时期得到准确诊断。
作为妊娠中期胎儿超声心动图的补充,妊娠早期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开展将使得多数严重先天性心脏病在孕早期被检出并诊断。
孕早期超声心动图发现胎儿心脏严重畸形后,优生性引产成为产科临床处理的选择之一。
引产处理越早越安全,尤其是在妊娠 14~15周之前,因此超声诊断医生应尽力提早胎儿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时间。
妊娠早中期(<16周)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指征:①在妊娠早期发现胎儿颈项透明层(NT)>4 mm,应尝试在 12周进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②产科超声筛查怀疑胎儿心内或外畸形或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
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最佳时间是孕22~28周时,此时容易获得最满意的图像。
这段时期羊水相对较多,胎儿活动度较大,胎儿心脏结构、大小易于观察。
孕28周以后,随着羊水的减少,胎儿活动度减小,观察心脏缺乏好的透声窗,胎儿骨骼发育及胎方位的影响均导致胎儿心脏的探查受影响,难以获得较理想的心脏切面。
4 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4.1 心脏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早期诊断及其意义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不仅是早期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安全可靠的手段,更为进一步改善先天性心脏病的预后,提高新生儿生存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①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异常,结合心脏畸形的严重程度和生后治疗手段的有限性,可对临床决策是否终止妊娠起到重要作用;对于继续妊娠所必须面临的问题做好必要准备,同时妊娠过程中的密切监护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②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显著地改善了新生儿严重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预后,对降低新生儿病死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③近年来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和新生儿早期的干预手段有了重要进展,胎儿期严重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狭窄,可通过超声引导下的胎儿心导管解除,使相关心室的发育能够继续,使生后复杂畸形的根治手术得以进行。
另外,胎儿时期的心脏严重传导阻滞也有了起搏手段。
总之,积极开展围生期先天性心脏病诊治方面的工作,对我国的优生优育、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4.2 用于心律失常的诊断胎儿超声心动图可检出胎儿心律失常并确诊其类型,同时可检测心律失常对胎儿血流动力学所产生的影响。
并对临床治疗干预进行评价。
4.3 用于胎儿心脏功能检测胎儿心功能不全反映胎儿处于危急状态,是胎儿宫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Tei指数是一个重要的超声多普勒指数,是等容时间(包括等容收缩和等容舒张时间)与射血时间的比值。
Tei指数不受心室几何形态的影响,可以同时综合评价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并且不受心率影响。
Tei指数能够可靠地评价水肿胎儿心脏功能。
此外,心/胸面积比值>0.33、下腔静脉逆向血流流速增加、异常脐静脉搏动征、三尖瓣反流征、心室缩短分数降低及心肌运动TDE减弱等均可反映胎儿心脏功能状态。
4.4 在胎儿心脏病治疗方面的应用最近国外学者成功地将胎儿超声心动图应用于指导胎儿心脏病的治疗,为先天性心脏病治疗开辟了新的领域。
胎儿超声心动图不仅能够帮助确定产前干预治疗的最佳病员及最佳时机,而且可知道干预路径(如导管或外科手术等)及过程。
其无创及可重复性又为术后即刻及随访观察疗效提供了方便。
5 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局限性5.1 妊娠早期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测存在的问题①妊娠早期胎儿心脏体积小,受超声图像分辨率影响,诊断准确性受到限制,如小型缺损由于超声分辨率限制无法在早期被发现。
②一些随孕期进行性发展的先天性心脏病无法在早期被检出,如肺动脉狭窄、主动脉弓缩窄、左心发育不良等,以上疾病呈进行性加重,随孕周增加而逐渐显现其特征。
因此,常规进行妊娠中期胎儿超声心动图随访是必需的。
③超声检查需要检查者既有较高的超声心动图诊断水平,又要求有一定的产科超声检测的基础及产科与围生心脏病学的临床知识。
④高危人群中心外畸形及染色体畸形的发病率较高,应同时结合产科超声检查及染色体检查进行全面的评价。
⑤虽然目前无流行病学资料证实妊娠早期超声检查的危险性,但是也无肯定的安全性指数作为参考,故检查者应在达到诊断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降低超声暴露水平。
5.2 胎儿超声心动图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局限性由于胎儿血流动力学特殊性,有部分先天性心脏畸形不易确定:①胎儿心脏有卵圆孔和动脉导管2个特殊通道,出生后3~6个月逐渐闭合,一般在1周岁以后上述两个通道还持续存在才能诊断卵圆孔未闭和动脉导管未闭。
②小的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与卵圆孔难以区别,如卵圆孔直径过大可考虑有房间隔缺损或出生后卵圆孔不闭合的可能。
③小的室间隔缺损与轻微的主动脉瓣狭窄二维图像难以显示。
然而,在先天性心脏病中以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发生率最高。
④有时受胎儿体位影响,主动脉弓因脊柱的遮挡难以显示,对主动脉病变的判断也有一定的局限。
针对以上情况,利用超声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必须与孕妇进行必要的沟通,使之认识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局限性,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6 展望胎儿超声心动图技术已经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的应用中取得了巨大进展。
但在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如组织多普勒在正常胎儿心脏及胎儿心肌病诊断中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等。
我们相信,随着超声心动图检测技术的不断成熟,作为一种安全、无创的临床检查方法,胎儿超声心动图技术在围生医学及心脏外科等领域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