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审定西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南海的明珠》精品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14课《南海上的明珠》word教案教学目标12惯,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品读课文,感受海南岛的神奇与美丽。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介绍海南岛的图片和资料。
在中国地图上找到海南岛的位置;收集有关介绍海南岛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初步感受12——海南岛上。
要体验海南岛的神奇与美丽,当然百闻不如一见。
同学们想身临其境去领略一下海南岛的风光吗?让我们一起踏上南海上的明珠——海南岛。
二、通读课文,了解大意1语,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34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三、学习第一段,整体感知11段,说说第1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23——海南岛的富饶美丽。
四、图文结合,学习第2段1学生交流欣赏后的体会。
2贵水产等图片。
图文结合,引导学生体会海南岛的物产丰富。
32段,读出自己的感受,进一步感受海南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五、读悟结合,精读第3、4段13段:(1)可用“读读、勾勾、悟悟”的方法学习,说说本段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交流体会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
(2)背一背: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背一背。
(3)鼓励学生交流学习本段的收获和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
(4)赏读全段并小结:本段从五指山的热带雨林、滔滔奔流的万泉河、美丽壮观的天涯海角、旅游胜地亚龙湾海滩等几方面为我们展现了海南岛的美景。
24段:(1)可用学习上一段的方法“读读”、“勾勾”、“悟悟”、“背背”自学本段。
(2)讨论交流学习体会,教师相机点拨。
对文中重点词句的感悟、体会等,可借助音像画面,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遣词造句的准确。
如教学句子“你看海滩上那一片片的椰子林,如同一道道绿色的屏障”。
(3)课件出示椰子林的画面,让学生在看看议议中体会“屏障”。
(4)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体会课文将“椰子林”比喻成“屏障”好在哪里。
(5)想象情景,指导朗读。
(6)鼓励学生找出本段中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背一背。
《南海上的明珠》教学设计《南海上的明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借助旁批,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
感受海南岛的富饶美丽。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介绍海南岛的文字、图片资料,录音: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
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到海南岛的位置,有条件的学生可搜集有关介绍海南岛的图片和资料。
教材简析“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这首优美的歌曲激起了多少人对海南岛的向往。
《南海上的明珠》这篇批读课文,以优美的语言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海南岛的美丽和富饶。
课文先叙述海南岛的美丽富饶,再具体介绍了海南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风景优美。
在介绍风景优美时,特别介绍了海南岛迷人的椰林风光,展示了一幅幅精美的画面。
文章层次清楚,结构严谨,语言生动、准确、优美,极富感染力,易激起学生对海南岛的向往之情。
2~4段分别有一个总起句,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
(2)欣赏图片:感知“万里碧波”和“富饶美丽”。
(3)指导朗读,体会万里碧波上的明珠——海南岛的富饶美丽。
2.图文赏析:学习第2段。
(1)欣赏“橡胶园”、“椰子园”和“热带植物园”等图片,鼓励学生自由交流欣赏后的体会。
(2)欣赏海南岛在不同季节里硕果挂满枝头的丰收图和各种名贵水产图片。
图文结合,读第2段,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海南岛的物产丰富。
(3)再鼓励学生选用喜欢的方式朗读第2段,读出自己的感受,进一步感受海南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3.读悟结合:学习第3、第4段。
自读自悟学习第3段。
(1)读读、勾勾、悟悟:这个段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2)背一背: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背一背。
(3)鼓励学生交流学习这个段的体会,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
(4)诵读第3段,小结:这个段从五指山的热带雨林、滔滔奔流的万泉河、美丽壮观的天涯海角、旅游胜地亚龙湾海滩等几方面为我们展现了海南岛的美景。
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运用。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 借助旁批,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
感受海南岛的富饶美丽。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初步感受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14课,南海上的明珠。
昨天咱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你还认得他们吗?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课题,南海在我国的最南面,南海上的明珠指的是什么呢?你从课题发现了什么?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做什么。
在你的心目当中,明珠是什么样的?作者把海南比做了明珠说明海南岛和明珠一样珍贵美丽。
书上第一自然段有两个词语概括的描写了海南岛的特点,请同学们快速的读第一自然段,把这两个词语找出来。
二、深入课文,了解大意教师板书富饶美丽,请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些富饶的段落,写美丽的段落。
三、精读课文,入情入境1.请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谈自己的读书收获。
2、学生汇报交流。
3、图文赏析:学习第2段。
(1)欣赏“橡胶园”、“椰子园”和“热带植物园”等图片,鼓励学生自由交流欣赏后的体会。
(2)欣赏海南岛在不同季节里硕果挂满枝头的丰收图和各种名贵水产图片。
图文结合,读第2段,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海南岛的物产丰富。
4.学生自主学习第3、第4段。
(1)读读、勾勾、悟悟:你从这个2自然段中了解到什么信息,(这2个段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2)品一品: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原因。
(3)鼓励学生交流学习这2个段的体会,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
(4)教师多媒体展示五指山等地方的景物,通过图片欣赏进一步了解欣赏海南岛的风景优美。
5、自主学习第5段。
朗读第5段,领略海南岛清晨和傍晚的美景,感受作者对海南风光的赞美之情。
四、总结全文,主动积累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本文,赞美海南岛的美丽富饶。
2. 选择喜欢的词、句、段,读一读,背一背,并摘录下来。
3、请用总分的方式,写一段话,描述你家乡的一处美景。
教案:西师版四年级上册《南海上的明珠》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南海诸岛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对我国领土完整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南海诸岛的基本情况。
2.培养学生对我国领土完整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1.南海诸岛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2.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南海诸岛的美丽与神秘。
2.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南海诸岛的认识。
3.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南海诸岛的相关问题。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我国南海诸岛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南海诸岛的名称,从而引出本课《南海上的明珠》。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南海诸岛的基本情况,并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
3.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南海诸岛的地理位置、特点以及我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问题。
4.合作探究a.南海诸岛有哪些岛屿?b.南海诸岛的地理位置在哪里?c.南海诸岛的特点是什么?d.我国对南海诸岛有哪些主权要求?5.成果展示各组派代表回答问题,展示本组的合作探究成果。
六、课后作业1.根据课堂所学,绘制一幅南海诸岛的位置图。
2.写一篇关于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小论文。
3.家庭作业:和家长一起了解我国南海诸岛的相关知识,下周分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南海诸岛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对我国领土完整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情感。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南海上的明珠》教案补充内容:在教案中,我们提到了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南海诸岛的美丽与神秘。
这里的情境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南海诸岛的自然风光和地理价值。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南海诸岛的美丽景色,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了解我国领土的广阔和丰富。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南海上的明珠西师大版《南海上的明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借助旁批,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感受海南岛的富饶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品读课文,抓住课文的重点句感受海南岛的富饶与美丽。
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海南岛的特点用准确的词句进行描绘的方法。
学习课文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有关介绍海南岛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初步感知1、师谈话揭题:孩子们,在我国南海的万里碧波上,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海南岛上。
要体验海南岛的富饶与美丽,当然百闻不如一见。
同学们想身临其境去领略一下海南岛的风光吗?让我们一起踏上这个南海上的明珠。
(板书:南海上的明珠)海南岛在中国领土的最南端,是中国第二大岛。
海南地处亚热带,属季风热带气候,年均气温23.8摄氏度,凉爽的椰风吹散了盛夏的炎热,明媚的阳光温暖了冬季的大海,没有真正的酷暑和寒冬。
是冬泳和避寒的胜地。
岛上四季长青,空气清新,被誉为“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未受污染的长寿岛,人类真正的天堂。
海南岛地形中间高,四周低。
五指山是岛上最著名的山脉,从东南方望去,五峰耸立,形似五指,因此得名.海南岛是中国橡胶、椰子、油棕、剑麻、胡椒等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地。
海南岛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因此,海南岛被称为南海上的一颗“明珠”。
2、读了这个课题你的心中会有哪些疑问呢?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范读,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2、理解词语美丽、富饶。
教师总结:老师希望你们好好学习,立志成材,用咱们的聪明才智把家乡建设成为豫西南一颗最璀璨的明珠。
附:板书设计植物富饶海产矿产高歌赞美南海上的明珠五指山万泉河美丽天涯海角亚龙湾海滩椰林风光海南岛在中国的南部,面积32200多平方千米,北隔琼洲海峡同雷州半岛相望,是中国的第二大岛。
南海上的明珠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借助旁批,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感受海南岛的富饶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品读课文,抓住课文的重点句感受海南岛的富饶与美丽。
学习作者抓住海南岛的特点用准确的词句进行描绘的方法。
学习课文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有关介绍海南岛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一、1.复习导课(1)、谈话:孩子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海南岛是我国南海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了解她,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板书:南海上的明珠)(2)、请孩子们回忆一下文章抓住海南岛的什么特点来写的?(板书:富饶美丽)(3)、哪些自然段描写了她的富饶,哪些段落描写了她的美丽?2.自学设疑3.出示导纲 :探究性问题:你从课文哪些词句感受到海南岛的富饶、美丽?(用▁划出体现富饶的词句,用~划出体现美丽的词句细细品悟,美美地读一读。
过渡:“富饶美丽的海南岛是许多人向往的胜地,在文中作者对它做了详细的介绍。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旁批,边读边在课文批注栏做旁批,写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二、合作互动1、小组讨论:2、展示评价:(一)交流丰富的物产1、学生汇报2、、(课件显示)欣赏“橡胶园”、“椰子园”和“热带植物园”的图片,让学生交流欣赏后的体会,朗读这些句子。
欣赏海南岛硕果挂满枝头的美景图3、(课件显示)各种名贵水产等图片。
4、(课件出示)各种矿产资源,图文结合,引导学生体会海南岛的物产丰富,朗读这些句子。
5、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板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5、再读第2段,读出自己的感受,进一步感受海南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二)、交流体悟海南岛风景的优美。
1、汇报第3段(1)、第3段写了海南岛的几处优美风景?选一处谈一下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交流学习本段的收获和体会。
《南海的明珠》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我能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借助旁批,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
感受海南岛的富饶美丽。
二、学习过程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部同学。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出生字及不理解的词语,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1)写近义词。
挺立一一()不计其数——()
蕴藏——()果实累累——()
(2)解释词语,再选一个词造句。
郁郁葱葱:
一望无际:
造句:
2.自读第1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3.自读自悟学习第3段。
读读、勾勾、悟悟:这个段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
4.自主学习第4段。
用学习上一段的方法读读、勾勾、悟悟、背背,这个段主要写了哪
些景物?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
《南海的明珠》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我能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借助旁批,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
感受海南岛的富饶美丽。
二、学习过程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部同学。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出生字及不理解的词语,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1)写近义词。
挺立一一()不计其数——()
蕴藏——()果实累累——()
(2)解释词语,再选一个词造句。
郁郁葱葱:
一望无际:
造句:
2.自读第1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3.自读自悟学习第3段。
读读、勾勾、悟悟:这个段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
4.自主学习第4段。
用学习上一段的方法读读、勾勾、悟悟、背背,这个段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